高中历史天文历法

发布时间:2019-06-25 20:49:0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中历史天文历法

(考试总分:160 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120 分)

1、(4分)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文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命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究天文书籍被严厉禁止。对此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造成古代天文学长期落后 B.观测天文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C.天文知识有利于农业发展 D.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2、(4分)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月流火。指暑气已退,天气转凉。

B.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变化。

C.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

D.北斗丛星中有七十二个天罡星,三十六个地煞星。

3、(4分)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这说明

A.天象变化体现天人感应思想 B.天象记录与历法制定密切相关

C.天象变化体现君权神授思想 D.天象记录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

4、(4分)清初,传教士利玛窦帮助中国绘制了一幅世界地图,但不经意地把美洲画在了左面、欧洲在中间而亚洲在右面,引起了朝廷的不满;他马上修改了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这幅地图获得了中国人的高度称赞,并在中国广为流传,也为传教士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反映了

A.中西方文化科技交流频繁 B.西方传教士在华影响力大

C.传统的夷夏观念根深蒂固 D.闭关锁国政策还没有推行

5、(4分)中国古代严禁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有的人甚至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B.天文知识主要用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动摇儒学独尊地位 D.造成了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6、(4分)从《夏小正》到唐代的“大衍历”再到郭守敬的《授时历》,体现了我国历代王朝对立法编订的重视。从主观目的考虑,主要是

A.发展我国的天文事业 B.保证农时

C.指导农业生产 D.提升天文学家的政治地位

7、(4分)据史料记载:1279年,一位著名天文学家奉旨进行“四海测验”,在南海的测量点就在黄岩岛。这是黄岩岛属于中国领土的历史证据之一。这位天文学家可能是

A.张衡 B.僧一行 C.蔡伦 D.郭守敬

8、(4分)下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望。“既望”使用的是干支纪日法。

B.天干。指“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C.二十八星宿。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D.云气。古代封建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

9、(4分)月球上有些环形山以中国历史人物的名字命名,其中包括石申、张衡、祖冲之和郭守敬。以下对他们取得的成就表述正确的是

A.战国石申发明了天文观测仪器“简仪”

B.东汉张衡撰写了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

C.南朝祖冲之所著《九章算术》在当时领先世界

D.元代郭守敬编订了我国古代历法《授时历》

10、(4分)中国古代的天文机构具有皇家性质,太史令等天文官员,常常由皇帝亲自任命。朝廷对天文台的观测记录严格保密,禁止流传到民间,天文官员不允许与平民百姓随便接触。同时,民间也不许私自研习天文。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为了维护君主的绝对统治 B.造成了天文学的长期落后

C.源于小农经济地位的提高 D.反映了民间教育水平低下

A.政府重视积累地理知识 B.宋代登州地震导致了兵变发生

C.仁宗积极应对自然灾害 D.宋代登州地区曾持续发生地震

12、(4分)孔子在编订《六经》的时候,其中有一篇叫《尧典》,其开篇就叙述帝尧命令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民授时”,古代帝王对观象授时工作一直都高度重视,这主要是因为

A.儒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 B.古代经济发展离不开历法

C.掌握历法有利于维护统治 D.尧时代出现了最早的历法

13、(4分)以下关于秦汉时期所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汉的“蔡侯纸”便于书写,是书写材料的革命

B.西汉的《氾胜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业著作

C.东汉张仲景的《黄帝内经》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

D.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

14、(4分)以天文历算之学而论,“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要求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易·贲卦传》)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至于宇宙的性质怎样,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则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以然’。”这主要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

A.和算学整合为统一研究领域 B.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

C.存在浓厚的神学和迷信色彩 D.深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

15、(4分)我国古代历法成果丰硕,阅读下列图表,可以看出

A.我国古代历法越来越精确 B.我国古代重视“天人合一”

C.制订历法是巩固国家统一的需要 D.历法频繁制订是政治动荡的表现

A.A B.B C.C D.D

17、(4分)中国古代天文学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这一倾向导致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A.专注于对“天时”“农时”的关注 B.缺失探究天体运行规律的科学精神

C.崇拜上天忽视自然而极具神秘色彩 D.为专制政治服务与生产实际相脱离

18、(4分)美国学者曾赞叹中国古代某一科技成就说:“回顾古代观测天象,如此精勤,实属惊人。他们观测日斑,比西方早的2000年,历史上记载不绝,并且都很正确可信。”该学者所赞叹的成就属于

A.农学 B.天文学 C.历法 D.中医学

19、(4分)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从事天象观测的人员都是朝廷官员,甚至有人担任高官并拥有特殊的政治地位。民间私藏和研习天文学书籍被严厉禁止。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造成古代天文学研究长期落后 B.天文知识有助于发展农业生产

C.观测天象会打破对君权的迷信 D.统治者信奉君权神授维护统治

20、(4分)《史记·天官书》专门记载天象、星占,在其全部309条占文中,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由此判断当时天文学的发展

A.被用来决定战争的胜负 B.缺乏系统的天象观测

C.科学性受政治因素影响 D.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

21、(4分)《韩束五行志》记录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黑子的发生过程,“河平元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到明末,中国共记录了太阳黑子出现达一百多次。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常将天象附会于人事 B.科技服务于农业生产

C.天文学领域成就突出 D.重视科技的理论研究

22、(4分)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中提到“王者异姓受命必慎始初。改正朔,易服色,推本天元,顺承厥意”,在《史记·历书》中说“敬授民时”。这说明古代帝王们

A.认为天象直接关系皇家的命运 B.十分注重其统治的合法性解释

C.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 D.重视农业以维护封建统治基础

23、(4分)《史记·天官书》专门记载天象、星占,在其全部309条占文中,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这三项占了总数的三分之二。由此判断当时天文学的发展

A.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 B.缺乏系统的天象观测

C.科学性受政治因素影响 D.被用来决定战争的胜负

24、(4分)战国时期成书的《吕氏春秋》“十二月纪”中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并用于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的出现说明了

A.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 B.中国古代科技体系的成熟

C.中国古代历法实用性强 D.官府垄断古代历法的制定

25、(4分)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价值不大 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26、(4分)在古时一天计为十二时辰,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对应十二个时辰,又把晚上分为五更。平时常说的“夜半三更”中的“三更”对应于今天的什么时间

A.23时到01时 B.01时到03时 C.03时到05时 D.24时到02时

27、(4分)2010年初始,地球忽然狂躁不安起来。1月12日,海地发生7.3级地震;2月27日,8.8级智利大地震发生;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世界人民团结起来积极救灾。而在古代中国,有位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测报地震的仪器,并经过了实践的检验,这种仪器是

A.僧一行的黄道游仪 B.张衡的地动仪

C.张衡的浑象仪 D.郭守敬的简仪

28、(4分)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和商人马可·波罗(1254-1324年)在中国游历了17年,著有《马可,波罗行记》,记述他在中国的见闻,刺激了新航路的开辟。与马可·波罗同时代的文化成就有

A.活字印刷术、量子力学 B.《授时历》《神曲》

C.《天下郡国利病书》、印象派 D.《窦娥冤》《格林尼卡》

29、(4分)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 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30、(4分)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撰写的《中国古代科技史》一书首次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然而,余秋雨却对“四大发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农耕文化的民族,天文历法理应是第一发明;而中医中药对于中国这个人口最多的民族而言,重要性也非同一般,应排在第二位,中国的四大发明应首先考虑这两项。这反映

A.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贡献巨大 B.中华文明在很长一段时期领先世界文明

C.深入研究历史可以还原历史真相 D.从不同角度研究历史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共计 40 分)

31、(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四方风是著名的中国历史文物,在一片牛肩胛骨上刻有24个甲骨文(,全文应为28),记载了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神与对应的四位风神。这篇甲骨文约出自公元前1200,是典型武丁时期(约公元前1200-1189)豳组卜辞。四个方向的风反映了春分与秋分、夏至与冬至,以及四季的变化。他们是殷朝人发明的独立标准四季体系,是确定日历与闰月的重要依据。这表示在当时“二分二至”的节气体系已经形成了。

在成书于战国后期的《吕氏春秋》中,有了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的名称。而这八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重要的八个。这标志着季节的转换清楚地划分出一年的四季。

在汉初的《淮南子·天文训》中首次出现了完整的二十四节气名称,与现今通行的名称致。24节气是相间的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的总称。太初历首次确定以中气所在决定月的名称,如雨水所在月为一月,春分所在月为二月……冬至所在月为十一月等等。而无中气的月无名称,只能称为前一个月的闰月,这一原则称无中气置闰。它合理地调整了年和月的关系,使季节与月份大体稳定,从太初历开始一直沿用到现在。

1645年清朝《时宪历》开始,“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开始计算,它以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二十四节气”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度所达到的位置。

而现代的“二十四节气”则是沿用定气法,具体节气时间由专家测算。

20161130,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摘编自《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节气”诞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二十四节气的主要因素。

(3)根据二十四节气的发展历程,说明其在哪些方面改善了中国人的生活。

32、(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

英国学者李约瑟对中国科技发展研究后指出:(16世纪前)中国人在科学技术发展上的确非常伟大,除“四大发明”外,还有许多发明。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材料二 《西方文明史》中写道: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专制主义盛行,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也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

材料三 17世纪整个欧洲大陆处于宗教迫害之中,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新思想被当作“异端”、“邪说”而受压制,不少有发明创造的科技人才被处罚。与此同时,战争也连绵不断,法国处于内战和向外扩展的连年战争中,意大利四分五裂,……这样,就使科学人才纷纷流向地处欧洲边缘而较稳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又增加了4件。

——《英国经济史编》

材料四 科学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逐步地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人类先后开始在18世纪后期进入“① ”,19世纪晚期步入“② ”,20世纪末跨入“③ ”。

——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三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经济、思想文化两方面回答李约瑟先生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推动这一时期“欧洲智力和文化的历史”发生重大变化的科技、思想因素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归纳英国此次科技革命发生的条件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完整材料四中的空白处,并举例说明科技的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33、(10分)材料一 美国科学史学家乔治·萨顿说:“科学史的目的是,考虑到精神的全部变化和文明进步所产生的全部影响,说明科学事实和科学思想的发生和发展。其中,科学的进步是注意的中心,而一般历史经常作为背景而存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的科学史权威薮内清精辟地指出:“在古代文明中,天文学一直属于高层次的科学,而且深深地染上了世界各种文明时代所具有的特色。构成中国天文学史主流的是历法研究和以占星术为目的的天文观测。”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李时珍指出:“医者贵在格物。”……他为写作《本草纲目》,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详尽阅读、研究前代医药典籍……他动手栽培和加工炮制过不少药物,为了解某些药性,甚至冒着危险亲自试服。宋应星为写作《天工开物》,长期深入田间、作坊……他十分重视科学实验,认为科学的结论应当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皆须试见而后详之”。……徐光启博闻强识,“……考古证今,广咨博讯……一事一物,必讲究精研,不穷其极不已。故学问皆有根本,议论皆有实见”。……他主持编撰的《农政全书》,其写作特点是“杂采众家,兼出独见”,主要以辑录前人农业文献为主。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1)分别列举两汉、宋元时期的天文历法成就。(至少两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科学成就取得的社会背景。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二中三位晚明科学家在科学态度与方法上的共同特点。

34、(10分)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主要力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几项重大发明:火药、罗盘针和印刷术等对封建社会末期的欧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15世纪到今天,欧洲科技巨匠辈出,从哥白尼、伽利略到牛顿、瓦特,到卡尔·本茨、爱迪生再到爱因斯坦、比尔·盖茨……而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先驱动力正掌握在他们的手中。

——《面向21世纪的科技》

1)请结合有关史实,说明春秋战国时期农业技术革新对社会变革产生的重大影响。

2)概述材料一中提到的中国三大发明对资产阶级革命或资本主义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西欧文艺复兴时期天文学革命相比有何差异?


一、 单选题 (本题共计 30 小题,共计 120 分)

1、(4分)【答案】D

【解析】材料“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拥有特殊政治地位”反映出统治者对于天文的重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君主将自身的权力来源追溯至上天,因而天文学作为一门直接与“上天”沟通的学科必须由官方垄断,以维护君主统治,故D项正确,B项错误;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发展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故A项错误;天文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农业发展,但是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C项错误。

2、(4分)【答案】D

【解析】北斗丛星中三十六个星天罡星,七十二个是地煞星,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七月流火是指暑气已退,天气转凉,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地支纪时法以十二地支来表示一昼夜十二个时辰变化,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3、(4分)【答案】D

【解析】材料“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可以看出天象记录与现实政治密切相关,故D项正确;“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学说是董仲舒汉代儒学的内容,与“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不符,故A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历法和天象记录之间的关系,故B项排除。

【点睛】

“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是解题的关键信息。

4、(4分)【答案】C

【解析】交流频繁未从材料中看出,故A项错误;西方传教士因为朝廷不满而修改地图,所以不能说明其在华影响力大,故B项错误;从修改地图,把中国放在中央,可以看出中国以自己为中心,故C项正确;清朝初期实行了闭关锁国政策,故D项错误。

5、(4分)【答案】A

【解析】材料可以反映出统治者对于天文的重视,古代君主将自身的权力来源追溯至上天,因而天文学作为一门直接与“上天”沟通的学科必须由官方垄断,以神化君主的统治,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天文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统治而非发展农业生产,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观测天象不会动摇儒学独尊地位,选项C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并不落后,选项D不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搞清备选项的内涵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史实的备选项。

6、(4分)【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统治阶级重视历法编订是为巩固其统治,由于历法与农业发展密切相关,它对指导农业生产大有帮助,因此要保护其经济基础必须重视农业,要促进农业发展也必然会重视历法的编订,故C项正确;重视历法客观上促进了天文事业的发展,故A项排除;B项是C项的具体表现,排除;D项不是主观目的,排除。

7、(4分)【答案】D

【解析】1279属于元朝,测量黄岩岛属于天文测量,该时期文学家是郭守敬,D正确;A主要是地动仪;B是唐朝时期;C是造纸术改进。

8、(4分)【答案】B

【解析】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天干”,简称“天干”,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既望指的是一月内的有些天有特定的称呼,十六称既望。"望"即"望日",指阴历每月十五。"既"表示达到的状态,既望就是农历十六日,表示满月后一天,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泛指二十八星宿,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云气是一种借助上天迷信说法,传说是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9、(4分)【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石申作《天文》,与甘德作《天文星占》合编起来《甘石星经》,故A项错误;东汉张衡发明浑象仪和候风地动仪,故B项错误;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故C项错误;元代郭守敬编订了我国古代历法《授时历》,故D项正确。

10、(4分)【答案】A

【解析】古代实行君主和君权的神话,借用上天愚弄百姓思想,天文机构管理者身份的特殊说明是维护君主的绝对统治,A正确;材料中现象是从思想统治出发,不会导致天文学落后,B错误;这一思想源于“君权神授”,C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天文学的垄断,D错误。

11、(4分)【答案】D

【解析】由《宋史》中的“登州地震”和“自是震不已”、《东都事略·仁宗纪》中的“登州地震…岠嵎山震十月不止”、《续资治通鉴长编》中的“登州地震不止”、《渑水燕谈录》中的“登州岠嵎山数震”等信息可以得出D符合题意;题干中材料的出处不全是政府组织编写的资料,故A不能得出;题干中只有《续资治通鉴长编》提到了“请增屯禁军,以防兵寇之变”,所以不能说C符合题意;C中没有体现仁宗积极应对地震的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12、(4分)【答案】C

【解析】掌握历法有利于农业生产,掌握历法还表明掌握了天象运动的规律,从而有利于维护统治。故答案为C项。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逐渐成为正统思想,排除A项;掌握历法对农业生产有利,B项说法绝对,排除;D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

13、(4分)【答案】D

【解析】中国古代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形成了完整的体系是东汉时期《九章算术》出现,D正确,符合题意;蔡侯纸是东汉时出现,A错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农业著作是《农书》,B错误;创造性地提出了辩证施治的方法是《伤寒杂病论》,C错误。

14、(4分)【答案】B

【解析】材料“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主要说明天文对于时令变化,“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说明对于宇宙讨论很少,体现出古代科学的实用性,故B项正确;材料只涉及天文学,没有算学,故A错误;迷信色彩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儒家思想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错误。

15、(4分)【答案】A

【解析】根据题中的表格与所学知识可知,从夏朝到元朝,制定的历法由夏小正到授时历,历法的内容越来越精确,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天人合一”,故排除B项。制定历法是经济活动发展的需要,图表无法看出巩固国家统一的目的,故排除C项。立法的频繁制定与修改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有关,非政治动荡的表现,故排除D项。

16、(4分)【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文字的混乱导致汉字交流功能削弱,故B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郭守敬主持测定了黄道和赤道的交角值,只是反映了历法成就,无法得出元朝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的结论,故A项错误;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不能得出活字印刷完全取代雕版印刷,故C项错误;市民阶层兴起,导致明清小说发展起来,故D项因果倒置,排除。

17、(4分)【答案】B

【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认为天是一个有意志和情感的、至高无上的存在者,以某种神秘的方式与地上的人事发生关联,于是了解天象、破解天意成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并不以发现天界运行规律为目标,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反映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注重“天时”、“农时”,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忽视自然”,C项排除;中国古代天文学并没有与生产实际想脱离,故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18、(4分)【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天文学成就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古代观测天象,如此精勤,实属惊人。他们观测日斑,比西方早的2000年”,由此可见,这是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赞叹,B项正确;A、C、D三项同材料天文学无关,排除。故选B。

19、(4分)【答案】D

【解析】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发展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故A项错误。天文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农业发展,但是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故B项错误。事实上,天象和君权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这种所谓的联系是由官方统治者构建的,C项言过其实,排除。通过材料可以反映出统治者对于天文的重视,古代君主将自身的权力来源追溯至上天,因而天文学作为一门直接与“上天”沟通的学科必须由官方垄断,以维护君主统治,故D项正确。

20、(4分)【答案】C

【解析】材料体现用兵的记录只占三分之一,但没有涉及用兵的结果,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天象观测手段的信息,排除B;政治、军事的记录占总数的三分之二,表明当时的天文学主要服务于统治阶级,体现了科学性受政治因素影响,故选C;关于农业的记录只占六分之一,说明当时天文学的发展并非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排除D。

21、(4分)【答案】C

【解析】据材料“中国共记录了太阳黑子出现达一百多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天文学领域成就突出,太阳黑子的记录就是一个典型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中国古代将天象附会于人事,故A项错误;材料也未涉及科技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问题,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也没有重视科技的理论研究,科技的理论研究属于近代西方科学的特点,故D项错误。故选C。

22、(4分)【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改正朔”“敬授民时”指的是重视修订历法,即每个改朝换代的帝王即位后要重新修订历法,以顺承天意,这说明古代帝王重视历法以维护封建统治利益,故C项正确;A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材料没有注重统治合法性的信息,故B项错误。

23、(4分)【答案】C

【解析】材料“309条占文中,关于用兵的124条,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关于皇族和大臣行为的26条”说明关于用兵和皇族、大臣行为的内容占多数,而用兵和皇族、大臣行为都属于国家政治方面内容,这体现了当时天文学的发展受政治因素影响,故C正确;“关于年成丰歉的49条”,这并不占多数,故不能说明天文学的发展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故A错误;材料未涉及当时是否缺乏系统的天象观测的问题,故B错误;天文学的发展并不能决定战争的胜负,故D错误。故选C。

24、(4分)【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历法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从材料中“公元前104年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位置并用于农业生产”的信息,可以说明中国古代历法服务于农业,实用性强,故C正确;材料仅仅介绍的是节气历法,不能推导出古代科技领先世界和科技体系成熟,故A、B排除;官府垄断古代历法的制定,材料无法说明,排除D。故选C。

25、(4分)【答案】D

【解析】材料中对于《夏小正》的认识不同,有人认为它是天文历法纪录,有人认为它是农业著作,表明研究的角度影响着历史认识的差异,故D正确;A项说法过于绝对,《夏小正》可以作为资料佐证,故A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对《夏小正》研究角度不同产生认识差异,B项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即使有争论的史料也具有一定的价值,故C说法错误。

26、(4分)【答案】A

【解析】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前半夜11时至1时为“子时”,即“三更”,故A正确;午夜1时至3时为“丑时”,即“四更”,故B错误;后半夜3时至5时为“寅时”,即“五更”,故C错误;24时到02时跨越了三更和四更,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故选A。

27、(4分)【答案】B

【解析】张衡的地动仪主要是测量地震,B正确;A、C和D均属于天文学成就,排除。

28、(4分)【答案】B

【解析】根据马可·波罗的生活年代,应该是在中国元朝时期(1271-1368),《授时历》是元朝郭守敬制定的,《神曲》是但丁的代表作,写于1307-1321年,处于中国元朝时期,故B正确。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量子力学由普朗克提出的,是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排除A。《天下郡国利病书》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代表作,印象派产生于19世纪中期,与材料不符,排除C。《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杂剧的代表作,《格林尼卡》是现代主义美术,与材料不符,排除D。

29、(4分)【答案】D

【解析】材料中前者是从天文历法角度研究《夏小正》,后者从农业的角度阐述《夏小正》,显然对于《夏小正》的研究由于研究者视角不同导致历史认识的差异,故D项正确;历史并不都是依靠考古印证才被认为是可信的,二手史料同样具有史料价值,故A项错误;历史不因为年代久远就无从认识,只要有足够史料印证即可采信,故B项错误;史料是客观事实存在,不因为学者争论就没有价值,故C项错误。

30、(4分)【答案】D

【解析】英国汉学家李约瑟对“中国四大发明”给予了世界性高度评价是站在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立场上来评价四大发明的,余秋雨对“四大发明”提出的看法是站在中国农耕文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没法说谁的更有道理,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就有不同的结果而已,故选D;AB只符合李约瑟的角度,C与题意无关,故排除ABC。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计 4 小题,共计 40 分)

31、(10分)【答案】(1)背景:政治上弥浸着神权色彩;农业经济有所发展;文字的发展成熟天文学知识的进步。

主要因素:从战国到秦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发展;随着农耕经济的不断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需要更为细致的历法指导;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宜扬君权神授;历代统治者均重视天文历法的修订;受到西洋历法影响:;科技的不断进步。

指导农业生产生活,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丰富了古代文学作品的内容,满足了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有利于强化国家的统治和统一,形成了正确的家国观念;成为中国和世界的宝贵文化遗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豪感。

【解析】(1)从材料中的“甲骨文记载了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神与对应的四位风神”,可以得出政治上弥浸着神权色彩和文字的发展成熟;从材料中的殷商到战国到汉初各个时间“节气”的丰富和完善,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天文学知识的进步;“节气”的出现是为农业经济服务,可以得出农业经济有所发展。

2)从材料中的“从1645年清朝《时宪历》开始,“二十四节气”采用定气法开始计算,它以太阳运行的位置为准”,可以得出受到西洋历法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农业与天文历法之间的关系密切,可以得出随着农耕经济的不断发展,精耕细作的农业模式需要更为细致的历法指导;农业为封建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政府重视农业发展,可以得出历代统治者均重视天文历法的修订;科技不断进步,使二十四节气不断发展完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有利于政府落实历法的修订;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使皇帝更加重视。

3)二十四节气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可以从经济、思想、政治、节气本身的深远影响等方面来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32、(10分)【答案】(1)医学:战国问世、西汉编定了《黄帝内经》;数学:最早发明了十进位记数法;天文学:《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列举三方面其它的正确成就同样得分。)经济:自然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不能为科技发展提供内在的动力;思想:儒家思想束缚人们的思想,导致中华民族存在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缺点,没有进行理论创新;。

2)因素:以牛顿经典力学体系为代表的近代科学的诞生与发展;以法国为中心的启蒙运动兴起。

3)国内政局稳定;政府重视科技文化的实际应用;重视人才等

4)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信息时代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所学古代科技成就从医学、数学以及天文学各列举一个例子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所学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以及儒家思想束缚等角度思考回答。

(2)依据材料二“1660一1789”的时间,科技从牛顿经典力学回答;思想从启蒙运动回答。

(3)依据材料三“较稳定的英伦三岛。1740年经英国政府批准的实用专利只有4件,1750年为7件,1760年又增加了4件”的信息并结合所学从政局稳定、政府政策以及人才等方面归纳回答。

(4)依据材料四“18世纪后期,19世纪晚期以及20世纪末的时间结合科技革命出现分别从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以及信息时代分析回答。

33、(10分)【答案】(1)成就:张衡发明浑天仪;郭守敬编订《授时历》。背景: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农业生产的需要;“天人感应”思想的影响。

2)特点:反对明朝中期以来知识界“空谈心性、不重实事”的学风;亲身实践、强调实验;对前代科学成果进行总结。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两汉、宋元时期”“天文历法”并结合相关史实可以得出答案。第二小问,结合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思想特点归纳。

2)根据材料“《本草纲目》,在长期临床实践”“《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农业和手工业”“辑录前人农业文献为主”等信息归纳具有总结性;“医者贵在格物”“皆需试见而后详之”“学问皆有根本,议论皆有实见”归纳学风;三人的实践归纳为亲身实践、强调实验。

34、(10分)【答案】(1)铁器时代的到来和牛耕的运用,促进了封建生产方式的出现(或社会转型)。

2)火药帮助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翻封建制度;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3)差异:中国的天文学只局限于对观测到的现象和数据的记载,缺乏进一步的分析和探究;而西欧天文学注重在观测基础上对科学规律的总结和严密推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四大发明对世界影响、中西方科技比较等方面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代农业技术的革新主要体现在生产工具方面,出现了铁器和牛耕,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改变的旧的生产方式,出现了封建的生产方式。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火药帮助新兴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推翻封建制度;指南针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出现;印刷术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765348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0d.html

《高中历史天文历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