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不必贤于弟子

发布时间:2022-11-09 18:35:4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师不必贤于弟子
新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从此,教师走下神坛,不再高高在上。有人甚至提出: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始终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指导谁的问题,教师并不一定比学生高明,因为教师是单脑,学生是群脑。由此似乎可以得出:师不必贤于弟子!
有幸观摩了第二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这次赛课,选的是连云港新海中学的学生,国家级重点中学的学生的表现可圈可点,相比之下,有些老师的表现就相形见绌了,在学生的精彩发言后,只会赞叹“你真棒,你说得真精彩”,几个人发过言就总结一句“你们都棒,说得都精彩!”吉林教育学院教授刘华曾说:“你棒”“你真棒”这类课改标志词只适合于小学。苏州大学硕士生导师黄厚江也指出:“学生说得棒,老师应该说得更棒,几个学生说得都棒,老师应该说出谁更棒,为什么?”如果教师不加鉴别地肯定学生所有的言论,而不对其进行一定的点评和拔高,学生是很难获得进步的。
印象颇深的还有一位老师执教的《囚绿记》文中有这样一句:“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学生的观点有:常春藤象征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常春藤象征了抗战的希望,常春藤象征了当时的中国等等,有个学生反诘道:如果说

常春藤象征了中国,那么,日寇侵华是不是因为喜欢中国?这个归谬是合乎逻辑的。教师说是同学们做出了多元解读。其实这不是多元解读,而是误读,这种误读当然不能责怪孩子,因为文章创作时有其深层的社会原因。是教者没能读通文章,还是怕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的阅读体验是教学预设的重要依据,新课程提倡的教学民主不等于教师妥协。
“语文课堂上的师生平等”绝不是师生在任何事务上都平起平坐,更不是说教师与学生具有同等的知识水平。因此,教师应在坚持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学生。
张雪峰老师执教的《湖心亭看雪》,有同学提出:“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金陵是籍贯,而不是姓氏,是不是答非所问?教者提供相关材料,并结合材料,分析强调金陵就是代指明朝,说明他是前朝遗民,自称“金陵人”是对前朝、对明朝的一种怀念。再如饶美红老师执教的《台阶》,切入非常好,就是学生预习课文时所提的问题。这么长的一篇文章,在一堂课结束,教者巧妙地将学生的散乱的问题系统地集中起来,从而使课堂流程清晰,第一个问题:“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是整体感知。第二步是精读课文,结合学生提问,精读了两段文章,并结合细节描写深入体会了父亲的心情。当屏幕上打出9位同学的问题“父亲闪了腰,为什么不让我帮忙?”老师的点拨也很好,让学生明白,父亲粗暴地一把推开我,是源于父亲不服老。紧接着老师就问:为什么“我”在父亲最

累、最苦的时候,就真的让在一边?如果是你,你怎么办?第三位学生说:选择不帮助,因为心灵的伤害是抚不平的,要保护父亲的自尊。”接着老师满怀深情地讲道:生命是让人敬仰,而不是怜悯。这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对学生的提升。
再联系今年暑假中语会在扬州文津中学举办的“十一五”结题暨“十二五”开题现场会,其中一个环节给很多老师留有深刻的印象,在李晔老师执教的示范课《千江有水千江月》中,李老师由信息时代广告无处不在,先让同学们说出自己记得最深刻的广告词,并说出记得最深刻的理由,也就是让学生明白这些广告词之所以让人过目不忘就是因为运用了语文上的一些表现手法。接着,课件上出现三叶钢琴,老师要求学生为三叶钢琴设计一个广告语,并催促赶快动笔,第一位同学“华丽高贵使您与众不同,山叶钢琴!“不错”第二位同学“山叶钢琴,让音乐舞动奇迹!“很好”;第三个同学“停车坐爱枫林晚,山叶红于二月花”,老师点出他化用得不恰当;第四个同学“彰显简单黑白键中的独特”,老师对此也作出了肯定;第五个同学犹豫半天,显然是没想好却被老师喊起来,磨磨蹭蹭终于说出自己的答案“山叶钢琴,真好!”老师很有些失望,觉得太简单不能算是一个广告词。学生在别人的哄笑中坐下,气氛有些尴尬,我们都觉得有些不妥。课后,全国中语会常务理事、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胡勤老师在点评此处时,给这则简单的广告语设计了一个画面,由郎朗弹琴,弹好后双手(特写:大拇指向上)从琴键上

缓缓抬起,配上一句“山叶钢琴,真好!”此时就不是简单而是简洁。这个创意赢得满堂喝彩。试想,如果课堂上为学生的答案进行这样的完善,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是对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并为学生的前行指明了方向!
由此可见,师应该贤于弟子!教师丰厚的文学积累,深厚的生活积淀,厚实的语文功底,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对学生的准确预设,对课堂的敏锐掌控,才有可能带领学生营造一个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师在尊重学生平等地位的同时就应该是高于学生的,因为只有教师的适时介入,必要的点拨归纳,对文本的拓展,才能激发学生深层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更广泛且更有深度的语文知识。 (作者单位 江苏省姜堰市南苑学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8b0f850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d1.html

《师不必贤于弟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