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

发布时间:2016-11-27 18:57:5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五台山是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1经藏有记载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东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亦说:‘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邦,其国有山号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上,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所说清凉山及五顶山,即今中国山西五台山。此山在五台县东北,离县城一百二十里,五峰环抱,顶无森林,如垒土之合,因名五台山、五顶山。地居边境,寒冷异常,无炎暑之热,又名清凉山。

众所周知,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音译文殊师利或殊师利。意译:妙德,妙吉祥。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之一。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他们合称为“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智慧、辩才第一,在大乘佛教里,文殊菩萨是助佛弘法的菩萨,主司智慧为众菩萨之首,被称为“大智文殊菩萨”。仅从敦煌石窟最大的壁画“五台山图”及“新样文殊”中即可领略历史上五台山文殊信仰之盛和其在佛教徒心目中所占的特殊位置。

所以,五台山被评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最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文殊菩萨为众菩萨之首。

2年代最早

佛教传入五台山,普遍的说法是始于东汉。大多数佛教徒都知道,中国佛寺最早是洛阳白马寺,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很少有人知道,就在同年,两位印度高僧迦叶摩腾和法兰从洛来到了五台山(当时叫清凉山)进行了选址。《清凉山志》载:“在大塔左侧,有释迦佛所遗足迹,其长一尺六寸,广六寸,千幅轮相,十指皆现”。相传他二人不仅发现此足迹,而且还发现有舍利, 再加上营坊村这座山的山势奇伟,气象不凡,和印度的灵山(释迦佛修行处)相似。由于这三种原因 ,故决定在此建寺。寺院落成后,寺以山名--灵寺。汉明帝刘庄为了表示信佛,乃加“大孚”两字,因而寺院落成后的全名,叫做大孚灵寺。大孚灵寺是现今显通寺的前身。时起,五台山开始成为中国佛教中心,五台山的大孚灵寺与洛阳白马寺同为中国最早的寺院。

中国佛教有三次高潮,一是北魏,二是唐,三是清。北魏早期定都大同,始有云冈石窟,五台山离大同直线距离也就四五十公里,在辐射带里。北魏孝文帝对灵寺进行规模较大的扩建,并在周围兴建了善经院、真容院等十二个寺院。北齐时,五台山寺庙猛增到二百余座。到了隋朝,隋文帝又下诏在五个台顶各建一座寺庙。即东台望海寺、南台普济寺、西台法雷寺、北台灵应寺、中台演教寺。 也因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的地方,所以这五个台顶上的寺庙均供奉文殊菩萨,但五个文殊的法号完全不同:东台望海寺供聪明文殊、南台普济寺供智慧文殊、西台法雷寺供狮子文殊、北台灵应寺供无垢文殊、中台演教寺供童文此时,五台山之名已经大量出现在北齐史籍之中了。

二是唐代,太原是长安的后备京都,号称北都。大唐中兴,山陕一河之隔,伊水盈袖,五台山又沾了地缘的光盛唐时期,五台山佛教的发展出现了第二个高潮。《华严钞》载:“自宗至德宗凡九帝(公元62 7-805年)莫不倾仰灵山,留神圣境,御天衣,每光五顶……不可悉记。”这个期间据《古清凉传》, 全山寺院多达三百所,有僧侣三千多人。此时的五台山,不仅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名山之一,而且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了,被誉为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

三是明清时期,五台山佛教再度振兴,出现了第三个高潮。清代各帝,均信佛法。康熙时,还在台怀、 射虎川和南台等地营建行宫,每隔两三年必朝山一次。乾隆时也是如此,直到嘉庆中年以后,才不复继续下去。据一九五三年成立的“五台山古迹保护所”调查,台内、台外、台顶、台下,青庙有九十九座,黄庙有二十五座,共计一百二十四座。

3宗派齐全

五台山佛教以兼容并包的文化胸怀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容纳过中国佛教各宗的弘传,中国佛教的兴衰在五台山上都留有深深的印痕。五台山佛教的宗派很多,除有中国佛教所有的宗派唯识宗、律宗、华严宗、天台宗、净土宗、密宗、禅宗及藏传佛教外,五台山还有其独有的宗派摩法宗。

4汉蔵共存

五台山是被汉藏佛教徒共同确认的文殊菩萨的道场,也是中国唯一的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共处一山的、“青黄相连”的佛教名山与“皇家道场”。自元代藏传佛教传入五台山以来,这里就成为藏传佛教在中原内地的重要发展中心。五台山藏传佛教也随之而成为连接中央和蒙藏地方关系的纽带和汉、藏、蒙、满、回等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桥梁。一直以来,五台山都在中央政权处理民族、宗教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五台山现有寺庙68座,其中黄庙8座、青庙60座。在这里,汉、藏佛教共处一山,汉、藏文化互融一体,因而也可以说是文殊信仰把汉、藏人民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5享誉海内外

  早在唐代中叶(769),五台山就已不仅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而且也成为了与印度灵鹫山争峻的佛教灵山圣地。于是,天下学佛者多宗旨于五台山,至山巡礼者接踵而来。印度、尼泊尔、斯里兰卡、缅甸、越南、韩国、日本等国僧人均频来五台山取经求法。由于五台山文殊信仰得到广泛传播,而文殊道场五台山便自然成为了佛教徒的信仰中心。日本、韩国还把自己国内形似五台山的山脉也称作五台山,亦建文殊寺专供文殊,弘扬文殊信仰。

清代的三章嘉国师曾在《圣地清凉山志》中说,五台山与古印度的金刚座、乌仗那、香巴拉、布达拉山等被世人共称为世界佛教五大圣地,而时至今日这五大佛教圣地中除了五台山佛教仍绵延兴盛之外,其余四处则都早已佛教衰落、圣迹颓废了。而五台山自东晋升平五年(361)佛教大量传入五台山开始,在迄今的1600余年间,始终生机勃勃,以至成为全世界佛教徒朝觐的圣地。他们不远万里,频频来此朝山拜佛、取经学法,从事佛教文化交流。

总而言之:

这些都使得五台山佛教圣地的盛名和五台山的香火一样,千百年以来绵延不绝。在五台山文殊信仰形成的1600年间,佛教超越了地区和民族,超越了朝代更替,也超越了君主和平民香客的界限,以至成为世界性的经世不衰、影响深远的佛教文殊信仰中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d1603b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1.html

《五台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