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 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04 11:15:1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初中七年级 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 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一)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二)

    卢庄道,范阳人也,天下称为名家。聪慧而敏悟,冠于今古。父彦与高士廉有旧。庄道少孤,年十二,访士廉。廉以故人子,令坐。会上有上书者,庄道窃窥览,谓士廉曰:此文庄道所作。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请诵之,果通。请倒诵,又通。乃跪曰:此文实非庄道所作,傍窥而记耳。士廉取他文及案牍,命读之,一览而倒诵。士廉称叹久之。

(节选自《大唐新语》,有删改)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担而立________

康肃忿然________

敢轻吾射________

以杓酌油沥之________

令坐________

请倒诵________

2)根据《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相关注释,为下列句子中划线字选择正确义项。

乃跪谢曰________       A.道歉     B.推辞     C.感谢     D.辞别

向傍窥而记耳________   A.朝向     B.先前     C.假如     D.窗户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士廉怪谓曰:后生勿妄言,为轻薄之行。

4)两文末,陈尧咨笑而遣之与高士廉称叹久之分别体现了二人对卖油翁、卢庄道怎样的态度?请简要概括。

【答案】 1)放下;气愤的样子;怎么;慢慢地;拉;再,又

2AB

3(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高士廉责怪他说: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4)陈尧咨的笑而遣之体现了对卖油翁的熟能生巧观点的认同;高士廉称叹久之体现了对卢庄道天赋极高、能力出众的称赞和惊叹。

【解析】【分析】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释:动词,放下 忿然:形容词, 气愤的样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徐:形容词, 慢慢地 引:动词,拉 复:副词,再,又

辨析一词多义,要确定词语在本题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明确每组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再作比较。谢:道歉,古今异义词,句意是:于是就跪下道歉说。向:先前。句意是:而是我先前在旁边偷看时记住的。

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颔:点头 。句意是:(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怪谓曰:责怪他说。句意是:高士廉责怪他说: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陈尧咨的笑而遣之,表现卖油翁的绝技征服了大家,证明他但微颔之不是没有根据的,体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的熟能生巧观点的认同,同时也对他的高超的酌油技艺的赞同;高士廉称叹久之体现了对卢庄道记忆力出众、天赋极高、能力出众的称赞和惊叹。

故答案为:⑴①放下;气愤的样子;怎么;慢慢地; 再,又。

⑵AB

⑶①(卖油翁)见陈尧咨射十箭中八九箭,只是对他微微点头。高士廉责怪他说:小孩不要说大话、做轻浮的事情。

陈尧咨的笑而遣之体现了对卖油翁的熟能生巧观点的认同;高士廉称叹久之体现了对卢庄道天赋极高、能力出众的称赞和惊叹。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答题时应注意,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尽量做到解释准确、恰当。

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答题时应注意,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明确题目中这个词所有的解释或用法,探究每一项中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本题考查理解内容和概括文章信息。答题时应注意,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概括作答。

【参考译文】

(一)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以此自夸。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园圃外,斜着眼睛看着他,很久不离开。这个老翁见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也不过是微微地点点头。康肃公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难道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十分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你射箭也是凭手熟的)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不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肃公笑着将老翁送走了。

(二) 卢庄道是范阳人,被天下公认为有学问的人,他的聪明才智超过了古今所有的人,他的父亲卢彦和高士廉的关系很好。卢庄道从小丧父,十二岁的时候去拜见高士廉,高士廉因为他是故人的儿子,让他坐下。恰巧有人送来文章向高士廉请教,卢庄道偷着观看,然后对高士廉说:"这篇文章是我写的。"高士林责怪他说:"小孩子不要说大话!"认为他轻薄,让他背诵,卢庄道果然背下来了。又让他倒着背诵,他又背下来了。 卢庄道跪下请罪说:"这篇文章实在不是我作的,而是在旁边偷看时记住的。"高士廉取来其他文章和官府文书叫他读,卢庄道全都能看一遍以后就能倒背下来。 高士廉称赞感叹不已。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安贫乐道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 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选自《晋书》)

【注释】耽:非常爱好。营:谋求。斗储:一斗粮食的储存。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哂(shěn):讥笑。通儒:指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是陋室________          ②何陋________

其妻________          ④食诵《诗》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3)【甲】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

4)【乙】文写王欢与妻子的对话有何作用?

5)比较【甲】【乙】两文,说说刘禹锡与王欢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案】1)这;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以……为患,为……而担忧;乞讨

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3)从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描写陋室的。

4)侧面衬托了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

5)相同之处:安贫乐道。

不同之处:刘禹锡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王欢安于穷困的生活,专心求知。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要注意的意思是……为患,为……而担忧

2)此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尽量直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要等实词的意思。

3)要注意在理解短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内容加以概括。从文章内容看,它从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描写陋室的。

4)本题考查对话的作用,从文中王欢与妻子的对话可以看出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

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比较两篇文章主题思想的异同,要反复阅读选文,疏通文意,结合选文内容来分析。

故答案为:(1   ②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③ ……为患,为……而担忧   ④乞讨

2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王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志向,后来终于成为贯通古今、学识渊博的儒者。

3)从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个方面来描写陋室的。

4)侧面衬托了王欢专心求学的决心。

5)相同之处:安贫乐道。 不同之处:刘禹锡居室简陋,生活高雅,品德高尚;王欢安于穷困的生活,专心求知。

【点评】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要注意补充省略的句子成分,一定注意先把原文省略的句子成分补充完整,否则译文易句意不清、不通,翻译要抓住关键词,联系语境,重点突破。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勺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陈康肃公尧咨________

久而不________

取一葫芦于地________  ________

以钱其口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3)谈谈你对康肃笑而遣之一句中的字的理解。

4)作者详写卖油翁酌油情节的原因是什么?

5公亦以此自矜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本文通过讲故事阐明道理,说说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答案】1)善于,擅长

;离开

;就,于是

;放

;盖

2)(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地点点头。①②卖油翁接着说:我也没有别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3)一方面表现了陈尧咨对卖油翁的高超技艺以及其所说的道理的肯定,另一方面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

4)突出卖油翁是以理服人,以酌油的技艺说服对方的。

5)点明人物的性格特点,为后文埋下伏笔。

6)我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人各有所长,即使自己有什么长处也不能骄傲自大。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注意句意: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置:放

2)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重点词有:颔:点头 

句意:(卖油翁)看到他每十箭射中八九箭,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重点词有:尔:罢了 

句意:卖油翁接着说:我也没有别的,只是手法熟练罢了。” 

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情节来分析。 

4)解答此题,需要疏通文意,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在此基础上,按照题目要求,结合选文内容,从筛选出符合题意的语句,摘抄时注意书写正确。文中详写卖油翁酌油情节是刻画人物和表达中心的需要,突出他以理服人,以酌油的技艺制胜对方的形象。

5)结合句意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人能和他相比,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理解分析。

6)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

【点评】翻译文言句子,首先,要理解整篇文章的文意,弄清句子前后的语境,做到句不离篇。其次,要注意句中的关键字词,要翻译准确,不可遗漏,字字落实。第三,尽量直译,不便直译就要意译,注意特殊句式、通假字、词类的活用、古今异义等问题。第四,句子要通顺,语气要连贯,结构要完整,注意句子中省略内容,在不影响句子原意的前提下,可增加少量字词来疏通句子。

4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二石兽沉焉________

以为顺流下矣________

数小舟________

于沙上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3)用文中的话说说老河兵是怎样具体分析石必倒掷坎穴中的。

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哪些因素得出的?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5)你从这则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示?(15字以内)

【答案】1)一起;认为;船桨,这里指划船;埋没

2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像老河兵所说的那样,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

3)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这些因素得出的。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根据实际经验,全面综合考虑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5)应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此题较为简单,弄明白句意的基础上回答即可。要注意解释为一起

2转转的意思是翻转的意思是停止的意思是于是,就溯流的意思是逆流的意思是与顺相对

3)仔细阅读全文,根据题目要求找出文中语句即可。

4)从选文来看,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等因素。从其老河兵的身份看,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5)解答本题,需要疏通文意,反复阅读,整体感知文本,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选文及主题,联系生活实际,由此及彼,谈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启示,符合字数要求即可。从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来看,可以得出如下启示:实际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故答案为:(1)一起;认为;船桨,这里指划船;埋没。

2像这样又冲刷,石头又会再次转动。这样不停地转动,(石头)于是反而逆着河水朝相反方向移到上游去了。像老河兵所说的那样,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处找到了石兽。

3)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4)老河兵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的论断是综合分析了水、石、沙这些因素得出的。他能作出正确推断的根本原因是他根据实际经验,全面综合考虑石性、沙性、水流运动等因素,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5)应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不能凭主观臆断去判断事物。

【点评】理解文言实词要遵照词不离句的原则,把实词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结合整句的意思来判断它的具体含义。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等现象。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灵活多变,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结合具体语境来分析。平时要注意积累,加强记忆。

5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余春夏秋尝在西湖,但未见寒山而归。甲辰 同二王参云栖。时已二月,大雪盈尺。出赤山埠,一路琼枝玉干,披拂照耀。望江南诸山皑皑云端尤可爱也。庚戌秋,与白民看雪两堤。余既归,白民留,迟雪至腊尽。是岁无雪,怏怏而返。世间事各有缘,不可以意求也。

(李流芳《云栖春雪图跋》)

【乙】

    甲子嘉平月九日大雪,泊舟阊门 作此图。忆往岁在西湖遇雪,雪后两山出云,上下一白,不辩其为云为雪也。余画时目中有雪,而中有云,观者指为云山图,不知乃画雪山耳。放笔一笑。

(李流芳《题雪山图》)

【注】甲辰: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云栖:寺名。在杭州西湖西面山中,以产竹闻名。江南:钱塘江南岸。庚戌: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迟:等待。甲子:明天启四年(1624年)。嘉平月:农历十二月的别称。阊门:苏州古城之西门。

1)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白民           晋陶渊明爱菊      出心裁

B. 是岁           不可得            有志者事

C. 不可以意求也     求之下流,      根深蒂

D. 中有云         目似瞑,暇甚      词不达

2)用“/”给【甲】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也。

3)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余春夏秋尝在西湖,但未见寒山而归。

4)【甲】【乙】两文都写到雪景,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甲】文的琼枝玉干,披拂照耀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雪景________的特点;【乙】文的雪后两山出云,上下一白,不辩其为云为雪也运用________的描写手法,写出了雪景________的特点。

【答案】 1B

2)望 / / 也。

3)我春夏秋三季曾经在西湖游玩过,只是没有看到冬天的山景就回来了。

4)比喻;洁白美艳;白描;苍茫浩大

【解析】【分析】(1A项的解释为:独自/独自/独到;B项的解释为:最终;C项的解释为:本来/本来/牢固。D项的解释为:意念/神情/意思。故选B

2)翻译为:遥望江南群山,白雪皑皑,如浮云端,尤其令人喜爱。故可断句为:望江南诸山/皑皑云端/尤可爱也。

3)本题重点字词:,曾经;,只是;,回来。

4)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结合琼枝玉干,披拂照耀的意思分析,采用了比喻的修辞。琼枝玉干,披拂照耀写出了雪洁白美艳的特点。雪后两山出云,上下一白,不辩其为云为雪也运用了白描(主要用朴素简练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的描写方法。结合其意思雪后两座山上与天上全是白色,不能分清哪是云,哪是雪。写出了雪景苍茫浩大的特点。

故答案为:⑴ B

/ / 也。

我春夏秋三季曾经在西湖游玩过,只是没有看到冬天的山景就回来了。

比喻;洁白美艳;白描;苍茫浩大

【点评】此题考查文言实词一词多义。单音节实词大多是多义词,接触时一要清楚它的几种常规的解释;二是根据语境判断句中意义。

断句的基本方法是:断句前要通读几遍,弄清楚大概写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根据理解先断开较大的层次,将能断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在集中精力分析句中的虚词和句式特点(如判断句和对称句);最后还要回读一遍,看看哪些地方读起来有拗口之感。一般来说,断句主要难在一两个词上,突破这一两个点之后其余的就迎刃而解了。断句的真正基础在于平时加强对文言文的诵读,增强语感、提高能力。

文言翻译注意先抓字眼,本句子重点词为”“。翻译时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除,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保证不丢分。平时训练注意自己抓住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本题考查对两篇文章写作艺术特色的把握。只要理解文意,要注意结合学过的写景抒情类文言文,如《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等,结合所学的分析艺术特色的方法。

【附参考译文】

    【甲】我春夏秋一直待在西湖,但没有参观寒山寺就回来了。甲辰月,我和两位王姓的同伴一起参谒了云栖寺。出了赤山步行,一路琼枝玉干,披拂耀眼。遥望江南群山,白雪皑皑,如浮云端,尤其令人喜爱。庚戌月已是秋天,我和白民相约在两堤看雪。我已经回来了,白民独自留了下来,雪到腊月快结束了也迟迟未下。这一年最终也没有下雪,白民失望而返。人世间的事各有缘法,本来就不能强求的。

    【乙】明天启四年农历十二月初九下大雪,将船停在苏州古城的西门。做此图。回忆往年在西湖遇雪的故事,雪后两座山上与天上全是白色,不能分清哪是云,哪是雪。我画画时,看到的是雪,而想象中有云。观看我的图的人都说是云山图。却不知道我画的乃是雪山图。放下笔笑一笑吧。

6课内文言文阅读

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本文作者________(人名),除醉翁之外,他晚年又自号“________”

2)解释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以此自矜________

担而立________

但微________

笑而________

3)请结合作者对卖油翁的描写,分析康肃由忿然的原因。

4)请写出两点卖油老人的过人之处。

【答案】 1)欧阳修;六一居士

2)自夸;放;点头;打发

3)对于自己的射箭技术,卖油的老头不仅不表示出赞叹、惊讶,而是睨之”“微颔之,康肃生疑而;当老者说出无他,但手熟尔这样轻描淡写的话之后,使康肃变得忿然

4)见多识广;技艺精湛;富有智慧;善于说理……

【解析】【分析】(1)本文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欧阳修: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字永叔,谥号文忠,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意为:藏书一万卷、金石拓片一千件、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醉翁一人这六个)。

2)本题中的名词用如动词,点头打发的意思。

3)陈康肃公尝射于家圃,而卖油翁看后表现出睨之”“微颔的神情,便使得陈康肃产生疑问;当卖油翁对陈康肃的射箭技艺用无他,但手熟尔这样轻描淡写的话进行回应后,使康肃变得忿然。作答时结合语境将陈康肃从忿然的过程概述出来即可。

4)结合文本内容对人物的特点进行概括即可作答。文章叙写卖油翁酌油时,用”“”“”“”“等词语,突出了他有娴熟的技能;而用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平静坦然的话语,则充分体现了他的朴实沉稳、见多识广;从卖油翁用行动来印证自己的话语并让陈康肃笑而遣之,可见其思维敏捷、富有智慧。据此可概括作答。

故答案为:欧阳修 六一居士

⑵① 自夸; 点头 打发

对于自己的射箭技术,卖油的老头不仅不表示出赞叹、惊讶,而是睨之”“微颔之,康肃生疑而;当老者说出无他,但手熟尔这样轻描淡写的话之后,使康肃变得忿然

见多识广;技艺精湛;富有智慧;善于说理…… 

【点评】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把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把握,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描写,分析人物性格。

【参考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在世界上没有第二人(能同他相比),康肃公也凭这种(本领)自夸。(有一次)他曾在自己家(射箭的)场地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头放下担子,站在场边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都没有离开。(卖油翁)看见康肃公射十箭能中八九箭,(对陈尧咨的射箭技术)只是微微地点了点头。

    康肃公问(他)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的箭法不是很精深吗?老翁说:(这也)没有别的(原因),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听后)气愤地说道: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就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上,慢慢地用油勺舀油注入(葫芦),(油)从钱孔注入,但钱币却未被打湿。(卖油翁)于是说:我并没有别的(本事),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苦)笑着打发他走了。

7现代文阅读

沙枣

梁衡

    1968年冬,我大学毕业后分到内蒙古临河县,在大队劳动锻炼。我们住的房子旁是一条公路,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第二年春天,柳树开始透出了绿色,接着杨树也发出了断叶,但这两排灌木却没有一点表示。我想大概早已干死了,也不去管它。

    后来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只是在每天上井台担水时,注意别让它的刺钩着我的袖子。

    6月初,我们劳动回来,大家在门前的空场上吃饭,这时隐隐约约飘来一种花香。第二天傍晚我去担水才发现,原来醉人的香味是从不起眼的灌木丛里发出的。从此,我开始注意沙枣。

    认识的深化还是第二年春天。那是4月下旬,我参加了县里的一期党校学习班。党校院里有很大的一片沙枣林,房前屋后也都是沙枣树。沙枣的外表极不惹人注意,叶虽绿但不是葱绿,而是灰绿;花虽黄,但不是深黄、金黄,而是淡黄;个头很小,连一般梅花的一个花瓣大都没有。它的幼枝在冬天时为灰色,发干,春天灰绿,其粗干却无论冬夏都是古铜色。总之,色彩是极不鲜艳引人的,但是它却有极浓的香味。我一下想到鲁迅说过的,牛吃进去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

    1972年秋天,我已调到报社,到杭锦后旗的太荣大队去采访,这个大队紧靠乌兰布和大沙漠,为了防止风沙的侵蚀,大队专门成立了一个林业队,造林围沙。十几年来,他们沿着沙漠的边缘造起了一条20多里长的沙枣林带,沙枣林带的后面又是柳、杨,榆等其他树的林带,再后才是果木和农田。我去时已是秋后,阴历十月了。沙枣已经开始落叶,只有那些没有被风刮落的果实还稀疏地缀在树上,有的鲜红鲜红,有的没有变过来,还是原来的青绿,形状也有滚圆的和椭圆的两种。我们摘着吃了一些,面而涩,侧也有它自己的味道,小孩子们是不会放过它的。当地人把它打下来当饲料喂猪。在这里,我才第一次感觉到了它的实用价值。

    长长的沙枣林带锁住了咆哮的黄沙。你看那浩浩的沙海波峰起伏,但一到沙枣林前就止步不前了。沙浪先是凶猛地冲到树前,打在树干上,但是它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风卷回去几尺远,这样,在树带下就形成了一个几尺宽的无沙通道,像有一个无形的磁场挡着,沙总是不能越过。而高大的沙枣树带着一种威慑力量巍然屹立在沙海边上,迎着风发出豪壮的呼叫。沙枣能防风治沙,这是它最大的用处。

    沙枣还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是抗旱力强,无论怎样干旱,只要插下苗子,就会茁壮生长,虽不水嫩可爱,但顽强不死,直到长大。二是能自卫,它的枝条上长着尖尖的刺,动物不能伤它,人也不能随便攀折它。正因为这点,沙枣林常被载在房前屋后当墙围,或在地边护田。

    三是它能抗盐碱。它的根扎在白色的盐碱土上,枝却那样红,叶却那样绿。因为有这些优点,它在严酷的环境里照样能茁壮地生长。

    过去我以为沙枣是灌木。在这里我才发现沙枣是乔木,它可以长得很高大。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那古铜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我采访的林业队长是一个近60岁的老人,20多年来一直在栽树。花白的头发,脸上深而密的被蚊,古铜色的脸膛,粗大的双手,我一下就联想到,他像一株成年的沙枣,年年月月在这里和风沙作战,保护着千万顷的庄稼不受风沙之害。质朴、顽强、吃苦耐劳,这些可贵的品质就通过他那双满是老茧的手在育苗时注到沙枣秧里,通过他那双深沉的眼睛在期待中注到沙枣那红色的树干上。不是人像沙枣,而是沙枣像人。

    第二年冬季,我搬到县城中学来住。这个校园其实就是一个沙枣园。一进校门,大道两旁便是一片密密的沙枣林。初夏时节,每天上下班,特别是晚饭后,黄昏时,或皓月初升的时候,那沁人的香味四处蒸起,八方袭来,飘飘漫漫,流溢不绝,让人陶醉。这时,我感到万物都融化在这清香中,充盈于宇宙间。

    宋人咏梅有一名向: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这句移来写沙枣何尝不可?这浮动着的暗香是整个初夏河尝平原的标志。沙枣飘香过后,接着而来的就是八百里平原上仲夏的麦香,初秋的菜香,仲秋的玉米香和晚秋糖菜的甜香。

    沙枣花香,香飘四季,40多年了还一直飘在我的心里。

1  作者对沙枣的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

2  作者笔下的沙枣有哪些可贵品质?

3)请按括号里的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沙浪先是凶猛地到树前,在树干上,但是它立即被个粉碎,又被风回去几尺远……(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是哪一类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那古铜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4)结尾句沙枣花香,香飘四季,40多年了还一直飘在我的心里。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答案】 1)如:忽视(不在意)——关注(注意)——喜欢——赞美……

2)生命力顽强、香远益清、无私奉献、质朴、吃苦耐劳……

3动词。这些动词生动地再现了风沙到来的过程,表现出风沙的凶猛,突出了沙枣守土固林的作用。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枣(高大粗壮,林带密不透风、坚不可摧)的特点,突出了沙枣林防风固沙的作用。

4)表面是写沙枣的香味让人难忘,实际是写沙枣的质朴、坚韧、顽强、奉献等精神品质,让作者难以忘怀,表达了作者对沙枣精神的无限赞美之情。

【解析】【分析】(1)本文叙写大学毕业到内蒙古临河县劳动,对公路边长着两排很密的灌木丛也不去管它”——漠视不在意;在门前空地上吃饭,隐隐约约闻到花香,不解其因——引起关注;参加县里学习班对花香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喜欢;搬到县城中学,再次闻到沙枣的香,沙枣花香,一只漂在我心里——赞美。据此理解概括作答。

2)结合文章中的不知不觉中这灌木丛发绿了,叶很小,灰绿色,较厚,有刺,并不显眼,我想大概就是这么一种树吧,也并不十分注意”“沙枣还有顽强的生命力。一是抗旱力强……二是能自卫为……三是它能抗盐碱”“它就这样悄悄地为人送着暗香”“那沁人的香味四处蒸起,八方袭来,飘飘漫漫,流溢不绝,让人陶醉等内容,从沙枣的生命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香满人间等角度来概括作答。

3语句沙浪先是凶猛地冲到树前,打在树干上,但是它立即被撞个粉碎,又被风卷回去几尺远……”中的”“突出风沙的凶猛;被撞个粉碎”“被风卷回去突出了沙枣守土固林的作用,语句通过这些动词的使用具体、准确、生动地写出了风沙侵袭和沙枣抵御的过程。语句那沙海前的林带,就像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那古铜色的粗干多么像男人健康的臂膀,把沙海前的林带比喻为巨人手挽手站成的队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枣的高大粗壮,林带的厚重和坚不可摧的特点,从而突出了沙枣林防风固沙的作用。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4)文章的结尾句沙枣花香,香飘四季,40多年了还一直飘在我的心里,从表面上看,写出沙枣的香味让人难忘;从深层含意来看,这里的更指沙枣所具有的质朴、顽强、奉献等精神品质对作者的影响深远,从而表达了作者对沙枣的赞美之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如:忽视(不在意)——关注(注意)——喜欢——赞美……

生命力顽强、香远益清、无私奉献、质朴、吃苦耐劳……

⑶ ①动词。这些动词生动地再现了风沙到来的过程,表现出风沙的凶猛,突出了沙枣守土固林的作用。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沙枣(高大粗壮,林带密不透风、坚不可摧)的特点,突出了沙枣林防风固沙的作用。

表面是写沙枣的香味让人难忘,实际是写沙枣的质朴、坚韧、顽强、奉献等精神品质,让作者难以忘怀,表达了作者对沙枣精神的无限赞美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分析。细读文本可知,全文以作者对沙枣的感情变化为线索。

本题考查作品形象的把握,注意从文章后半部分介绍的内容提炼即可。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注意从句子的修辞方法和写作方法,分析内容,揣摩感情。

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理解,注意结合文章内容的理解,体会一语双关意义。

8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顾《爱莲说》)

【乙】

    黄杨每岁长一寸,不溢分毫,至间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木也。植此宜生怜之心。予新授一名曰知命树。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冬不改柯,夏不易叶,其素行原如是也……因于天而能自全于天,非知命君子能若是哉?最可者,岁长一寸是已。至间年反缩一寸,其义何居?岁闰而我不闰,人间而己不,已见天地之私;乃非止不闰,又复从而刻

    之。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乃黄杨不憾天地,枝叶较他木加荣,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莲为花之君子,此树当为木之君子。为花之君子,茂叔知之;黄杨为木之君子,非稍能格物之笠翁,敦知之哉?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注】格物:穷究事物的道理。笠翁:李渔,字谪凡,号笠翁

1)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使                        然。

2)根据语境,为下面句中划线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冬不改柯,夏不叶,其行原如是也。

________A.容易          B.改变

________A.朴素,质朴    B.向来,平素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莲之爱,同子者何人?丹之爱,宜平众矣。

是天地之待黄杨,可谓不仁之至,不义之甚者矣

4)【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君子,但各有所侧重。请结合两文内容,写出你对君子品质的理解。

【答案】 1)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2BB

3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这样(看来)天地对待黄杨,可以说是不仁不义到了极点。

4)莲花虽生长在淤泥中却不沾染污秽,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气远播,洁净挺立,可见君子洁身自好、正直不阿、庄重质朴的坚贞品质;黄杨虽每年能生长一寸,年不长反缩,是受到天命限制的树,但它的枝叶却比別的树更茂盛,可见君子不争不显不露、安守困境、低调知命、宽容大度的美好品质。

【解析】【分析】文言文断句考查的是考生的综合阅读能力,是否弄懂该句的大意,是否能根据句式、词性、语感将句子断开,考查的知识点多样,需要考生加以重视。句意是:老天不让他长高,强争也没用,在艰苦环境下坚守是根本。据此断句为: 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易:动词,改变。素,副词, 向来,平素

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字字落实,对号入座。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宜乎众矣:(爱牡丹的)应当有很多人吧。宜乎:当然(应该)。宜:当。众:众多。 句意是: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是:这样。待:对待。谓:说。至:极点。句意是:这样(看来)天地对待黄杨,可以说是不仁不义到了极点。

⑷ “君子一般指品德高尚的人。甲文的莲花: 莲花挺拔秀丽的芳姿,清逸超群的令德,特别是可敬而不可侮慢的嵚崎磊落的风范, 可见君子洁身自好、正直不阿、庄重质朴的坚贞品质。乙文的黄杨:虽每年能生长一寸,年不长反缩,是受到天命限制的树,但它的枝叶却比別的树更茂盛,可见君子不争不显不露、安守困境、低调知命、宽容大度的美好品质。 以黄杨的知命劝喻世人当知艰苦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奋发有为,摆脱困厄以求成功。

故答案为:天不使高/强争无益/故守困厄为当然。

⑵BB

⑶ ①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当很多了。这样(看来)天地对待黄杨,可以说是不仁不义到了极点。

莲花虽生长在淤泥中却不沾染污秽,虽经过清水洗涤但不显得妖艳,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气远播,洁净挺立,可见君子洁身自好、正直不阿、庄重质朴的坚贞品质;黄杨虽每年能生长一寸,年不长反缩,是受到天命限制的树,但它的枝叶却比別的树更茂盛,可见君子不争不显不露、安守困境、低调知命、宽容大度的美好品质。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答题时应注意,首先明白语句大意,,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

本题考查解释文言文中实词的意义。答题时应注意,对重点实词的解释,要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答题时应注意,遵循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的原则,把文言文句子对换成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句子,注意翻译出来的句子要做到字字准确,忠于原文,通顺规范。

本题考查分析形象的品质。答题时应注意,把握好文言文的形象的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思想品质的特点,我们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思想品质。

【附参考译文】

【乙】 黄杨木生长在千米高山云雾笼罩的岩壁上,以岩缝中的滴水和雨露为养分,可以说吸收了天地之精华而长成。黄杨生长极其缓慢,有千年黄杨长一寸之说。

李渔在《闲情偶寄》里这样评价黄杨木说:黄杨每岁一寸,不溢分毫,至闰年反缩一寸,是天限之命也。黄杨木长得慢是大家共知的,但是至于闰年反缩一寸,倒是未有人考证过。苏轼也有诗云: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但即便是这样,黄杨也安守困境,冬不改柯,夏不换叶,所以李渔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知命树,安于天命,老天不让他长高,强争也没用。李渔说,按常理,闰年闰月,树木应该多长一寸才是,现在黄杨非但不多长,反而缩短一寸,这造物主对它的安排实在太不公平了。但黄杨并不恨天怨地,而照样把枝叶长得很茂盛。所以李渔评价它有君子之风,说莲是花中君子,黄杨就是树中君子了。

9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

可爱者甚________

不枝________

益清__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课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质,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势态的厌恶。

B. 《爱莲说》和《陋室铭》两篇短文在写作上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一者借陋室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一者借赞美莲花来歌颂君子的坚贞美德。

C. “是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但在本文中,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均有所见。

D. 本文语言精练,骈散相间,读起来铿锵悦耳,顿挫有致。

【答案】 1)多;横生枝蔓;远播

2我只喜欢莲花,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对于牡丹的喜爱,那应当是有很多人了。

3C

【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文言词语的积累以及句意理解词语,注意”“属于词类活用。

2)翻译文言文句子,首先要是否为特殊句式,然后再把关键词语翻译准确,最后再根据现代汉语的规范翻译。独:只,仅仅。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出:长出。故此句可以翻译为:我只喜欢莲花,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宜:当。众:众多。故此句可以翻译为:对于牡丹的喜爱,那应当是有很多人了。

3ABD分析正确。C错在却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均有所见的表述,这篇文章没有运用记叙和说明的表达方式。

故答案为:多;横生枝蔓;远播

⑵ ①我只喜欢莲花,它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对于牡丹的喜爱,那应当是有很多人了。

⑶ C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平时对课文注释的识记及积累,结合具体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另外还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含义推断的方法,如:字形推断法,语境推断法,结构推断法等。

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

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

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答这样的题,首先要疏通文意,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然后在此基础上分析文章写作手法、表达方式及语言特点,最后再辨析每个选项并作出选择。

10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金山夜戏

袁中道

    崇祯二年中秋后一日 余道镇江往兖。日晡 至北固 舣舟江口。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奚携戏具 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剧锣鼓喧阗 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 翕然张口 呵欠与笑嚏俱至。徐定睛,视为何许人,以何事何时至,皆不敢问。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

【注】金山:在今江苏镇江西北,金山寺位于此处。崇祯二年:1629年。兖:即兖州。脯():古代时刻,申时,相当于现在的下午三点到五点。北固:即北固山,今江苏镇江北长江边上。舣()舟:船停靠岸边。噀(xùn):喷水,喷吐。漆静:漆黑寂静。小奚:小奴仆,未成年仆人。韩蕲王:韩世忠,两宋名将,死后被追封为蕲王。喧阗(tián):形容声音大而杂。摋(shā):揉。翳(),眼翳,妨碍视力的白斑。翕()然张口:张大嘴巴合不拢,形容目瞪口呆的样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镇江往兖________

有老僧手背摋眼翳________

呵欠与笑嚏________

何事何时至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目送久之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然后知松柏后凋也(《论语十则》)               B. 何陋有(《陋室铭》)

C.  目似暝,意暇甚(《狼》)                    D. 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势(《观潮》)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大意。

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

4)通读全文,请概括文段内容。

5)请赏析下列句子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搬眼翳,翁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

【答案】 1)取道、经过;介词,用;一起;因为

2C

3)树林里,从树缝里漏下皎洁的月光疏疏落落,像残雪一般。

4)文章回忆了作者在崇祯二年(1629)路过镇江金山寺,兴致大发,即兴表演韩世忠抗金戏剧的故事。

5)总写(全景)写出了全寺人一起看戏,具体(特写)写出了老僧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惊喜交加的情态,刻画细致传神。

【解析】【分析】(1)此题有古今异义词,如:取道、经过。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而在现代汉语中也有一起,都的意思;属于文言虚词,其意思和用法要理解好上下文内容。

2A项,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取独,不译。B项,宾语前置的标志。结构助词,不译。C项,与题干句目送久之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都是起凑足音节作用的语气助词,无实在意义。D项,结构助词,。故选C

3)本题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洒漏。疏疏:稀稀疏疏,疏疏落落。

4)文章写的是作者在崇祯二年路过镇江金山寺,即兴表演韩世忠抗金戏剧的故事。文中通过细致描写一位老僧的一连串动作,展现出了被惊醒的僧人们惊疑不定、惊喜交加的复杂情绪。

5)首先要读懂文句的大意。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有老僧以手背搬眼翳,翁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锣鼓喧哗,一寺的人都起来观看。有一个老年僧人,用手背擦着眼翳,突然张嘴,呵欠和笑、喷嚏一起出来。这句话既有锣鼓喧阗”“一寺人皆起看等热闹场面的渲染,又有老僧以手背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的特写,两者相映成趣。

故答案为:取道、经过;介词,用;一起;因为;

⑵ C

树林里,从树缝里漏下皎洁的月光疏疏落落,像残雪一般;

文章回忆了作者在崇祯二年(1629)路过镇江金山寺,兴致大发,即兴表演韩世忠抗金戏剧的故事;

总写(全景)写出了全寺人一起看戏,具体(特写)写出了老僧摋眼翳,翕然张口,呵欠与笑嚏俱至惊喜交加的情态,刻画细致传神。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文言词语的学习和积累是学习文言文的首要环节,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理解和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而且还要注意词语在上下文中的特殊含意和用法,这就要求学生能活学活用;

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思,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虚词,答题关键是熟记常见的一些虚词的用法;

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既可作答。

考查的是对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的赏析。解答此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着手:一是修辞角度、二是描写角度、三是表现手法角度,分析完角度后再分析具体的知识点的作用,再结合具体的句子进行分析,最后套用答题模式进行规范答题。

【附参考译文】

    崇祯二年,中秋的第二天,我由镇江前往兖州。日暮时分到达北固山,将船停靠在江口。月光如同流水从囊中倾泻而出,江中波涛汹涌,露气吸收着月光,喷薄至天空都成了白色。我感到极大的惊喜。划动小舟去拜访金山寺,已经是二更时分了。经过龙王堂,进入大殿,十分寂静。树林下洒漏的月光,稀稀疏疏如同残雪一般。我呼唤小奴携带演戏的用具,在大殿中大张灯火,唱韩蕲王金山及长江大战等几出戏。锣鼓喧哗,一寺的人都起来观看。有一个老年僧人,用手背擦着眼翳,突然张嘴,呵欠和笑、喷嚏一起出来。慢慢地定睛到底该看作什么人,为了什么事情,什么时候来到的,都不敢去问。戏演完了,将要天亮了,解开缆绳,划船过江。山僧送到山脚,久久地目送我们,弄不清楚我们到底是是人、是怪、还是鬼。

1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强项令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侯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捶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捶,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 终不肯俯。主曰:父叔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稃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視,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敞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1)下列四个选项中,加横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 后特征洛阳令/故其欲卿治经博士也             B. 主出行/鲁肃过浔阳

C. 大言数主/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染             D. 驻车叩马/始就学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使                      俯。

3天子不与白衣同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案】 1C

2)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3天子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答到大意即可给满分)

【解析】【分析】(1A.做,担任。B.等到。C前者结构助词;后者主谓之间的结构助词,取独,不译。D.于是。故选C

2)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译为: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此题要注意把相关的几个意思之间划开。

3天子不与白衣同: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结合下文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等句分析,作为天子,要胸怀宽广,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还要善待像董宣这样坚守法纪的人。说明文中的皇帝是个明君。

故答案为:⑴ C

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⑶ “天子白衣(百姓)地位不同,身份不同,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应不同;作为天子,要治理天下,更应遵守法纪。(答到大意即可给满分)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本题考查文言文的断句。文言文断句首先要读懂句子的意思,根据句子的意思可以准确断句。句子意思读不懂的时候,也可根据虚词、对话、修辞、句子结构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习惯句式等断句。

本题考查句意的把握,通读全文,把握天子不与白衣同的含义。结合具体句子分析作为天子应该具有的品行。

【参考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今河南杞县南)人。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伤心地说: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因此追授予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

1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 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

【注】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典郡:掌管郡务。罔不:无不。务:致力,从事。伎:同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字。

之久而不去________

康肃忿然________

________

守荆南回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 微颔之/当涉猎

B. 敢轻吾射/能辨我是雄雌

C. 但手熟/安敢轻吾射

D. 睨之久而不/旦辞爷娘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岂汝先人志邪?

4)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

5)说说【甲】【乙】两文共同体现出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气愤的样子;(用棒子)打;等到

2C

3(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难道是你去世的父亲的意愿吗?

4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的射箭技术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5)射技纯熟(高超);傲慢自大。

【解析】【分析】(1)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做出判断。,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名词作动词,(用棒子)打。

2A项的解释为:只,只是;B项的解释为:怎么;C项的解释为:罢了/你;D项的解释为:离开。故选C

3)本题重点字词:发矢,射箭;,点头;,你的;先人,去世的父亲。

4)结合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分析,但微颔之的原因是:卖油翁觉得陈尧咨的射箭技术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结合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岂汝先人志邪?得出,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的原因是: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5)结合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分析得出:陈康肃射箭的技术高超,但是傲慢自大。

故答案为: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气愤的样子;(用棒子)打;等到。

⑵C

⑶ ①(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微点头。难道是你去世的父亲的意愿吗?

⑷ ①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的射箭技术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陈尧咨的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射技纯熟(高超);傲慢自大。

【点评】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学生一要注重平时的积累,结合所学课文语境积累常用的实词的意思和所运用的具体语境以及所属词性或语法功能;二要关注所做试题选文的语境,以及所给比较选项的语境,在具体语境下理解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本题考查辨析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常见,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只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表示不同的意思。

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文言文翻译首先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尤其是句中的重点词,如实词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翻译重点语句是一项综合能力的体现,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丰富的文言词汇知识储备,还要有一定的古汉语知识,同时要求语言表达流畅与优美。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找出相关的语句即可。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大意,然后锁定目标句作答。

本题考查学分析人物形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两文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

【附参考译文】

    【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翁打发走了。

    【乙】陈晓咨擅长于射箭,百发百中,世人把他当作神射手,(陈晓咨)常常自称为小由基。等到驻守荆南回到家中,他的母亲冯夫人问他:你掌管郡务有什么新政?陈晓咨说:荆南位处要冲,白天有宴会,每次我用射箭来取乐,在座的人没有不叹服的。他的母亲说:你的父亲教你要以忠孝来报效国家,而今你不致于施行仁化之政却专注于个人的射箭技艺,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用棒子打他,摔碎了他的金鱼配饰。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b6cdd74a1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c.html

《初中七年级 语文文言文阅读解题方法和技巧及习题训练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