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自然地理概况

发布时间:2011-06-05 12:24: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庐山地区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指导

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九江市南部,西北滨临长江,东南临鄱阳湖,地理坐标是:东经115°50′~116°10′,北纬29°28′~29 °45′。庐山是由断裂抬升而形成的断块山,山体平面形态呈肾形,由西南向东北方倾斜延伸,中部宽而向东北和西南渐收窄,长20多公里,最宽10多公里,主峰为大汉阳峰,海拔1473.8m,高出四周平原约1440m,属于中山类型。

庐山的形成经历了复杂而又漫长的历史过程,留下了许多自然地理遗迹。山体也由时代不同的岩石组成。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它具有中山地地貌 特征,亚热带山地气候特征,土壤和植被垂直分带明显等特点,故成为一个很好的自然地理实习地点。

一、庐山自然地理要素的主要特征

庐山地质概况

1.庐山的地层

庐山主要由震旦纪及前震旦纪地层组成,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山体中部出露最宽,向东北部和西部收敛。以九奇峰、仰天坪一带为界,将庐山地层分为南、北两部。南部主要出露前震旦系双桥山群,庐山最高峰汉阳峰由前震旦纪喷出变流纹岩组成,因易受风化,故山峰略呈浑圆状,北部出露震旦系下统南沱组,该组分为上、中、下三部,各部岩性及其分布如表1所示。

1 庐山地层及其分布概要

地层单位及代号

岩性

分布

第四系Q

全新统Q4

黄色砂砾、黄褐色粉砂亚黏土、灰黑色淤泥

庐山山下江湖、现代河谷

晚更新统Q3

上部:棕黄色亚黏土

下部:棕黄色土巨砾层

庐山上上

中更新统Q2

网纹红土——砂砾层

山上:大较场、王家坡、西谷、山下

早更新统Q1

浅棕黄色、棕红、灰白色砂砾层、砂层、灰白色砂质黏土层

山下

白垩系K

南雄组

砂岩、砂砾岩、砾岩

山下

二叠系P

石灰岩

山下

石炭系C

石灰岩

山下

泥盆系D

上统 五通组

砂岩、砂砾岩

山下

志留系S

砂质页岩、页岩、长石石英砂岩

山下

奥陶系O

中统 汤山组

下统 仓山组

白云质灰岩

石灰岩

山下

寒武系Є

中上统 杨柳岗组

下统 王音铺组

泥质灰岩、白云岩

震旦系Z

西峰寺组

下统 南沱组

石灰岩、硅质岩

上部:长石石英砂岩、凝灰岩

中部:石英砂岩、砂砾岩、长石石英砂岩

下部:石英粗砂岩

东谷(中谷)、莲谷、牯峡、女儿城、玉屏峰、西谷、大较场、小天池、五老峰、大月山、虎背岭、大林峰

前震旦系A

双桥山群

片岩、片麻岩、板岩、混合岩

九奇峰仰天坪线南

2.庐山的地质构造(见图1和图2)

庐山内的褶曲,有背斜及向斜两列,排列由北向南是:(A)大马颈虎背岭背斜;(B)牯岭向斜;(C)大月山背斜;(D)三叠泉向斜。不论背斜或向斜均作NE走向。它们奠定了庐山的地质基础。

主要断层有二组,其中一组NE走向的有:①莲花洞正断层;②好汉坡正断层;③大月山正断层;④庐山垄正断层;⑤红石崖逆断层;⑥温泉正断层。另一组NW走向的有:⑦息肩亭逆断层;⑧九奇峰逆断层;⑨仰天坪正断层。

其中最主要的有二列:即北侧的莲花洞正断层和南侧的温泉正断层。二者将庐山包围,成为庐山断裂上升的主要机制。

3.庐山地质发育史

庐山地区是一个古老的陆块,在杨子准地台的南缘。准地台比较稳定,其中的庐山地区前期下沉,后期缓慢上升,发育过程可分为4个阶段:

地台褶皱基底发育阶段

在前震旦纪(An)时,即距今10亿年前,庐山地区已经下沉,成为滨海及浅海(<200m)环境,沉积了厚约3000m以上的碎屑岩。An末期的吕梁运动,使An地层发生了褶皱、变质和流纹岩喷出,构成了该区的褶皱基底。

地台盖层沉积阶段

由震旦纪(Z)—二叠纪(P),地壳仍然下沉,海水有时加深,故沉积层中除了碎屑岩外还有白云岩和石灰岩岩层,共厚约5000m,成为地台的盖层。在此期间,曾经有过二次短暂升起,即晚奥陶纪及志留纪末中泥盆纪,后者是加里东运动影响所致。

地壳上升和褶皱断裂阶段

二叠纪沉积以后,在海西运动影响下,地壳稳定上升,从此脱离了海侵历史。侏罗纪(J)—白垩纪(K)时,由于受到剧烈的燕山运动影响,使盖层(Z—P)发生褶皱、断裂和微弱的花岗岩侵入(花岗岩零星分布在五老峰以南至温泉一线,呈岩株状或岩盆状产出)。庐山亦由此断裂升起,但其四周在晚白垩纪(K2)时下降,发生过陆相沉积。

第三纪(R)喜马拉雅运动时,庐山地区再次全面上升(因而缺失第三纪地层)

地壳急剧上升成山阶段

自中更新世(Q2)至现在庐山的新构造运动十分明显,使庐山主体沿南北断裂带急剧上升,从而造成了目前断块山的形态。上升证据:

从网纹红土的分布高度上看:目前庐山的红土发育高度在海拔300m左右,但古红土(中更新统)在山上分布的高度为8001200m,上升幅度为500900m。说明高度800m以上的Q2红土沉积之后随地壳上升而成。

分布在1100m 左右的古河谷(宽谷)和古谷中沉积的中更新统红土层,仍然得到良好的保存,说明上升的时间不长。

由断裂上升而成的断层仍然很明显,高度大(1000m以上),未遭强烈破坏,只有少数河流切过断层崖伸入山内而形成峡谷和深沟。说明断层崖的生成时代比较新近。

山麓四周广泛堆积了第四纪的砾石层,它与该山快速上升以及高差大有关系。

庐山的地貌

庐山是由北东南西向断裂作用上升而形成的断块中山(>1000m)。山体内

1 庐山地区地质简图

2 庐山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

的褶皱、断层和单斜构造地貌都很明显,河谷地貌特殊。此外还有尚在争议中的第四纪山岳冰川地貌。

1.构造地貌

庐山由构造(褶皱和断层)所控制的山脊主要有5列:五老峰、大月山、女儿城、牯岭、虎背岭。山脊之间为谷地,主要有4列:七里冲、大校场船洼、中谷(东谷)、西谷(大林冲),山脊和谷地平行排列,而且均作北东南西走向。

褶皱构造主要地貌如下:

五老峰单面山 它由五老峰背斜的北翼所成,其南翼因断层陷落于山南。五老峰高1358m

七里冲向斜谷 位于大月山与五老峰之间,发育在三叠泉向斜构造之上。

大月山背斜山 大月山背斜山受大月山背斜构造控制,走向北东南西,主要由石英砂岩组成。大月山高1453m

大校场(谷地名称)及西谷次成谷 前者在大月山与女儿城之间,后者位于虎背岭与牯岭之间。成因是牯岭向斜两翼的软弱岩层受外力的强烈侵蚀、破坏而成,地貌特别低下,故成为谷地。

女儿城(山名)及牯岭次成山 位于莲谷东谷的两侧,原是牯岭向斜的两翼,由于岩石坚硬未被侵蚀而成为低矮的山岭,故称为次成山,山岭的相对高度不大。牯岭的日照峰海拔1310m

东谷(又称中谷)—莲谷、王家坡谷向斜谷 受牯岭向斜控制,位于女儿城与牯岭之间,两谷地本来向同一方向延伸,但因受剪刀峡断层的错动影响,故使莲谷、王家坡谷向东北倾斜,而东谷向西南倾斜。

虎背岭单面山 它是虎背岭倒转背斜残留的南翼(北翼断陷),成为单斜层及单面山。

断层构造主要地貌如下:

虎背岭断层崖地貌 它是因虎背岭北侧的莲花洞大断层把虎背岭错开,使其北翼断落而成。该断崖在石门涧和莲花洞一带高达1000m,向东北方和西南方降低,断层崖呈阶梯状下降,如好汉坡一带呈二级阶梯。

五老峰断层崖地貌 因庐山正断层切进五老峰背斜南翼而成,它在秀峰、海会一带崖高达1000m,向东北方递降。断层崖亦分23级,断崖受流水下切和溯源侵蚀,形成许多垭口,所谓五老峰就是五大垭口之间的山峰。

2.山地夷平面地貌

夷平面在山北分布的高度为10001100m左右,生成于第三纪末第四纪初,即地壳上升之前。夷平面的地形起伏和缓,高差不大,有略为高起的岭脊(齐顶)和相对低凹的宽谷(如西谷、东谷、莲谷王家坡、大校场谷、七里冲等)。宽谷属古老河谷,谷内发育了Q2红土层,二者均表示为庐山上升前夷平面作用期的产物。夷平面的发育对庐山的建设及旅游业的发展起着巨大作用。

3.河谷地貌

发源于庐山的河流,主要是循软弱层和向斜构造发育,其流向以日照峰为分水岭,其东流向东北,其西流向西南,少数是横切构造发育的较新河流。它们流向大都与上述流向垂直,作南东-北西向。

河谷的形态十分特殊,与常态河谷不同,这就是上游为宽谷,下游反而是峡谷,两者之间出现裂点和瀑布。

宽谷 多发育在软弱岩层之上,并与向斜构造相适应,且与岩层走向一致,如西谷、东谷、莲谷王家坡、大校场谷、七里冲等宽谷,谷宽而浅,谷地内覆盖着第四纪堆积物,主要有三层:

上层:黑色灰黑色土层,时代全新世。

中层:棕黄色砂砾层,时代晚更新世。

下层:棕红色砂砾层,时代中更新世。

宽谷的高程,在山的中南部最高,向东北降低,如仰天坪:12601300m;七里冲:11001250m;东谷、西谷:为9001100m;小天 池:9001000m;天花井:400m。表示老谷生成后,山体不等量上升的结果。

峡谷 是第四纪地壳上升时,河流侵蚀复活(回春),河谷下游的河床首先遭到强烈下切而成峡谷。峡谷谷坡陡峭或呈阶梯状,纵比降大,多裂点和瀑布,表示幼年期河谷特征。如庐山西侧的石门涧,它是东谷和西谷的下游,在长约45km范围内,高度下降800m。又如东南侧三叠泉峡谷,它在七里冲青莲寺谷的下游,深切300650m,分三级跌水,形成三叠泉瀑布,三级高差共达300多米。又如牯岭窑洼以下的剪刀峡,峡口下降700m。再如锦绣峡谷。

宽谷和峡谷之间出现大裂点,表示第四纪庐山上升,河流重新下切和溯源侵蚀到达之处,如三叠泉裂点、天桥裂点、芦菱桥裂点。

2 庐山的峡谷与宽谷的相对应名称及其间的裂点位置

下游峡谷名称

裂点位置

上游宽谷名称

锦绣谷

石门涧

三叠泉谷

天桥

芦菱桥

三叠泉

西谷

大校场

七里冲

综合上述谷地的特点表明:

宽谷是早期发育的老河谷,它是在地壳稳定时,河流长期侵蚀而成。宽谷形成时的当日庐山,高度比现在低矮得多。庐山上升后,谷地保留在山地上部,仍未受到新的重大侵蚀。

峡谷是年轻河谷,是在地壳强烈上升和河流重新下切而成的。它从下游开始发育说明宽谷生成之后,庐山曾经发生强烈上升。

从宽谷的高度和峡谷的下切深度表明,庐山上升量由中部向东北和西南递减。

庐山之四周,由于地壳断裂下沉,故产生厚层的Q4沉积,并出现长江河漫滩或湖泊,如九江附近的八里湖、甘棠湖、白水湖等以及鄱阳湖盆。

庐山河流带出的物质出山后,在出口外围堆积成扇形地,这些古扇地受切割后,成为阶地状,约有3级。

4.水系及其演变

水系的形态 在构造影响下,河流流向与构造走向一致,两者相互平行,作北东南西向,少数河流流向与构造垂直,作南东北西向。

河流袭夺(三处)

1) 锦绣谷袭夺西谷:西谷原来由虎背岭南侧向南西流入石门涧,但在天桥附近被向西流的锦绣谷袭夺。证据是:

A.花径风口:风口段河谷是西谷自然延伸部分,谷内堆积物又与西谷相似,保持着棕红色棕黄色砂砾层及棕红色网纹红土风化壳。

B.天桥袭夺湾及裂点:在裂点(天桥)以上为宽谷(西谷),以下为峡谷(锦绣谷)。袭夺时代为晚更新世之后。理由是:第一,裂点上溯不远;第二,西谷内由晚更新统棕黄色堆积物所覆盖的谷底未受明显的破坏。

2) 三叠泉河袭夺七里冲:原来的七里冲向北东流,在三叠泉附近被向南流的三叠泉河袭夺,河流成直角拐弯,河流袭夺后,裂点向七里冲上溯了2km之远,河流下切深度达150300多米。可见袭夺时间应早于锦绣谷。

3) 东谷支流袭夺大校场河:该小河切穿女儿城山岭,袭夺了大校场河上游,使大校场河上游原来向南西流入芦林盆地的,现改向北西流入东谷,造成汉口峡。

河流袭夺原因分析:

庐山上升之前,山体内的河流已发育为成熟的老河谷阶段,即河流循软弱岩层发育和沿岩层走向(作北东向或南西向)流动。当山体上升后,新出现的东西向或南东向河流溯源侵蚀,由于它的流程短和纵比降大,所以不论下切或溯源侵蚀的速度均大于老河流,因此袭夺了东北流或西南流向的古老河流。

其他水体 庐山人工湖有芦林湖、如琴湖以及承接黄龙潭、乌龙潭储水的庐山水库,并建成水力发电站,即电站大坝。庐山瀑布分布广泛,著名的有三叠泉、黄岩瀑布等。与瀑布相关的还有许多深潭,著名的有黄龙潭、乌龙潭、青玉峡、碧龙潭等。此外,由流水侵蚀、塑造,山上山下沟谷发育,溪流众多。它们与瀑布、深潭、人工湖共同组成庐山水文网。

5.关于庐山第四纪冰川问题的争论

问题的提出:1947年李四光先生在专著《冰期之庐山》一书中提出,庐山在第四纪更新世曾经出现过三次冰期。它们是:鄱阳期(Q1)、大姑期(Q2)和庐山期(Q3),证据是:

冰蚀地貌

1)冰斗:如大坳冰斗、五乳寺冰斗、鼓子寨冰斗等。

2)冰川谷:如大校场、王家坡、七里冲冰川谷。

3)羊背石:如白石嘴的羊背石。

4)冰窖:如东谷、西谷、天花井、窑洼等。

冰碛地貌

1) 终碛垄:在山下东侧的高垅、新桥一带;在山上的王家坡、莲花寺谷内。

2) 侧碛:如裁缝岭侧碛。

3) 漂砾:如西谷中的“飞来石“等。

质疑:近20多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对庐山是否出现过冰川及冰川地貌等问题,提出不少质疑。例如关于冰斗与冰蚀盆地的区别,冰川谷与向斜谷和次成谷的区别,冰碛地貌与泥石流、洪积地貌的区别等等。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应用地质、地貌学方法分析以外,还需与古气候学及古植物学的分析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科学的结论。

庐山的气候

庐山地处我国亚热带东部季风区域,因受东亚季风环流影响,具有鲜明的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特色。庐山是一座中山,随着海拔高度增加,水热状况存在着垂直分异。与周围平原地区相比较,又具有山地气候特色。庐山年太阳辐射能比较丰富,如南昌为4676.15MJ/㎡,而在海拔1165m的庐山牯岭为5040.4MJ/㎡。

庐山气温比同纬度平原地区低 牯岭年平均气温11.5,而山下平原地区的星子、九江分别为17.317.2,牯岭1月平均气温为-0.1,而星子、九江分别为4.64.4。牯岭比同纬度的山下平原地区低约5。牯岭7月平均气温为22.6,而星子、九江分别为29.329.6,牯岭比山下的星子、九江低约7。牯岭极端最低气温-16.8,早晚气温常在20.0左右,很少超过25.0。极端最高气温只有32.0。山上空气密度较小,空气与地面热交换过程快。山上气候显得凉爽宜人。

庐山降水比同纬度的山下平原多 牯岭平均年降水量1833.5mm1970年为2359.4mm1954在庐山植物园测得3362.6mm。而山下的星子、九江平均年降水量分别为1344.7mm1300.0mm,分别比山上少488.4mm 533.5mm。但庐山各月降水分配并不均匀,39月各月降水量均在100mm以上,其中46月均在200300mm,雨季3个月左右,降水总量773.1mm,占全年降水量的42.1%123月降水量214.8mm,仅占全年降水总量的11.7%,表示庐山气候的季风特色。庐山阴雨日数比山下平原要多,牯岭 >0.1mm雨日多年平均为167.7天,而山下的星子、九江为138天左右。

庐山相对湿度山下山上也有差别 牯岭年相对湿度为78%,星子、九江分别为75%77%。庐山雾日较多,牯岭全年雾日平均为188.1天,最多的1961年有221天,最少的1963年也有158天。黄山光明顶全年有雾日多达255.7天,可见庐山不是雾日最多的地方。

庐山的气候有明显的垂直带性差异 若按我国采用日平均温度≥10持续期间累计值(活动积温∑t10)来确定,即以热带∑t1080009000℃;亚热带∑t1045008000℃;暖温带为∑t1034004500℃的标准划分,庐山东南坡麓的星子∑t105450.6,西北坡麓的九江∑t105399.8,则庐山山麓符合亚热带标准;牯岭∑t103295.5,虽不到暖温带标准低限,但山地气候垂直分异不同水平气候带的分异,高原、山地积温的有效性比平原要大,若以∑t103200定为暖温带标准低限为合理的话,则庐山至少存在两个热量带——亚热带和暖温带。若按海拔升高100m,≥10活动积温值递减200计,庐山南坡的亚热带上限约在550600m,北坡约在500m,大约在1250m以上为温带。

庐山的土壤

1.土壤形成的自然条件

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使庐山沿着断裂上升为目前相对高度达10001400m的山地,为土壤垂直地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并给予南、北坡的气候、生物和土壤的分布以一定的影响。山体内部由于内外力作用塑造的各种地貌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土壤性状的差异和土壤类型的分布规律。

由于庐山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地表水、热状况的垂直变化,深刻地制约着植被的垂直分布,因此由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带的更替,从而直接影响着土壤的形成过程和分布。

地貌和水文条件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影响到局部地区土壤发育的方向,形成某些非地带性的土壤。如仰天坪一带,地形平缓,地面相对低洼处,因排水不畅,多喜湿沼泽植被,普遍发生沼泽化的过程,从而发育着山地沼泽土。在江边和湖滨平地地区,因地下水的影响,往往形成草甸土。

本区成土母质类型多种多样,在山区剥蚀和侵蚀作用强烈,成土母质一般以坡积,坡积残积为主,其上发育的土壤一般土层浅薄,且多含碎石块。在丘陵和山坡平缓之处,却广泛分布着一定厚度的残积母质,其上发育的土壤较深厚,质地较细,向下粗骨部分逐渐增加。在湖滨及河谷地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的沉积物,其上发育的土壤组成物质较细,土层较厚,第四纪风积母质分布也较广泛。

庐山海拔9001200m处,广泛分布着网纹红土母质,其SiO2/Al2O32.02.3之间,SiO2/Al2O31.101.86之间,它们与山下及江西其他地区红壤的硅铝比率和硅铝铁比率基本一致,而目前海拔9001200m处,已是山地黄棕壤分布的地区,网纹红土已残存成为现代土壤的母质。

2.主要土壤类型

红壤 红壤广泛分布于海拔4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地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以及灌丛草本。成土母质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石英砂岩等残积和残积坡积物。现以白鹿洞北,海拔200m处,马尾松林中花岗岩残积风化的母质上发育的红壤为例。其剖特征如下:

08cm(A11) 浅灰棕色,砂质壤黏土,粒状至屑状,结持力松散。逐渐向A12层过渡。

835cm(A12) 浅红色,壤黏土,粒状,结持力松散,过渡明显。

3580cm(B) 棕红色,砂质壤黏土,块状,结持力较松,过渡较明显。

80100cm(C) 棕红色,夹少量黄色斑点,砂质壤黏土,块状,夹有岩石碎屑,接近基岩。

从红壤的颗粒组成来看,各层次间质地相当均匀(3),说明成土过程中有红壤化的性质。

3 红壤的颗粒分析

深度/cm

层次

粉砂

0.050.005mm

黏粒部分

<5um

<2um

<1um

08

835

3580

80100

A11

A12

B

C

14.21

34.81

21.67

21.40

39.07

31.96

32.86

30.12

32.61

27.95

27.43

28.92

18.18

26.15

24.13

红壤的有机质含量很低,表层在1.5%以下。土壤的代换量不高(每百克土为78mg当量);土壤吸收复合体高度不饱和,土壤pH值差异不大,土壤呈强酸性反应,硬度主要由活性铝引起。

红壤黏粒部分的化学组成特征是:黏粒中铁、铝三氧化物(三水铝矿和针铁矿)的含量较高,红壤硅铁铝率的变化范围在1.861.95之间,其硅铝率在在2.252.42之间,各层间的硅铁铝率、硅铝率和硅铁率比较一致,黏土组成以结晶不良的高岭石为主,同时,还含有水云母、石英等。

黄壤及山地黄壤 黄壤分布于山麓地形比较低平的部位,或发育在黏重而排水不良的母质上,山地黄壤分布在900(800)m以下的地带,局部地区可达1000m左右,两者母质大都为花岗岩、砂岩、混合岩及第四纪风积物。以观音桥东,海拔为250m的第四纪风积母质上发育的黄壤为例,其剖面特征如下:

012cm(A11) 浅灰黄色,粉砂黏壤,屑状到粒状,结持力较松,根系很多,过渡明显。

1245cm(A12) 浅黄色,粉砂黏壤,粒状到小块状,结持力较紧实,有少量铁锰结核,根系较少,过渡不明显。

4575cm(B) 浅黄色,少量灰色斑点,粉砂黏壤,块状,结持力较紧实,含少量铁锰结核。

75100cm(BC1) 黄色带棕红色斑点,壤黏土,块状,结持力紧实,少量铁锰结核。

山地黄壤以水电站、黄龙寺至庐林大桥一带为典型,现以庐林大桥附近海拔约1000m的第四纪风积物母质上发育的山地黄壤为例,其剖面特征如下:

08cm(A11) 浅灰黄,壤黏土,黏状,结持力较松,根系较多,逐渐过渡。

825cm(A12) 浅黄带灰色,少量棕红色斑点,壤黏土,小快状,结持力稍紧,少量碎屑和少而小的铁子,过渡较明显。

2548cm(B) 浅黄带少量棕色斑点,壤黏土,块状,结持力紧实,有少量的铁子。

48110cm(BC) 浅棕红色,黏土,块状了,结持力紧实。

根据剖面采样分析(分析项目同红壤)可知:

1)黄壤和山地黄壤小于5um的黏粒,下层比上层含量要高,山地黄壤尤为显著。这可能是黏粒下移,或是母质本身性质所致,也可能是表层受到侵蚀,以致黏粒含量较少。

2)黄壤和山地黄壤的基本性状是:黄壤的有机质含量很低,表层有机质含量仅1.5%左右,山地黄壤有机质可达3%左右。这是由于海拔较高,温度降低,湿度增大,从而有利于有机质的累积。植被保存较好,盖度较大的山地黄壤,有机质含量可高达6%8%,山地黄壤表层全氮量(0.181%)较黄壤(0.08%)为高,黄壤和山地黄壤的水解性酸和代换性酸量大致相同,代换量均较低,代换性盐基也很少,所以盐基饱和度非常低。这是由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和受土壤吸收性复合体的数量及性质影响的结果。

3)黄壤和山地黄壤均呈酸性反应,pH值差异不大,酸度主要由活性铝所致,黄壤和山地黄壤的硅铁铝率较红壤为大,但不规则,从胶体差热分析资料可知,黄壤和山地黄壤中高岭石的含量都有所减少。

4)黄壤与山地黄壤其富铝化程度与红壤相近或略低。由于黄壤受局部低洼地影响,排水不良,而山地黄壤所处海拔较高,空气湿度较大,因此,它们经常处于湿润状态,其自然含水量及吸湿水含量均较红壤为高。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以及在有机酸的作用下,岩石风化强烈,原生矿物(铝硅酸盐)遭受破坏,产生游离的硅、铁、铝的氧化物,其中氧化铁与氧化铝便与水结合,形成含水的铁铝矿物,使土壤呈黄色。

山地黄棕壤 分布于海拔800(900)1200m地带的各种母质上,植被为常绿、落叶混交林,或灌木、草本。现以海拔1100m左右的土坝岭北,第四纪风积物上发育的山地黄棕壤为例:

014cm(A11) 深灰色,壤质黏土,碎屑状到细粒状,结持力十分松散,根系多。

1422cm(A12) 深棕灰色,粉砂质黏土,粒状到小块状,结持力松散,根系较多。

223cm(B) 黄棕色,粉砂质黏土,小块状,较紧实,有少量坡积石块,根系少。

3868cm(BC) 黄棕色,粉砂质黏壤土,块状,多碎石块。

剖面采样分析结果表明:

1)山地黄棕壤粉砂粒含量较高,黏粒含量不及山地黄壤明显。这与其所处地形部位较高,气候较冷湿,风化作用较弱有关。但黏粒(特别是<1um)仍有一定含量,说明山地黄棕壤在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下,原生矿物的分解与次生矿物的化学作用,有一定强度。

2)山地黄棕壤全剖面呈较强的酸性反应,有机质全氮含量较高,甚至底层含量相当红壤、黄壤表层的含量,C/N较宽,说明山地黄棕壤,随气候的冷湿,生物小循环的速度减缓,形成的腐殖质类型与上述土壤不尽相同,水解性酸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代换性酸明显降低,代换量不高,吸收性复合体不饱和度达80%以上。

3)土壤酸度以活性铝为主。从差热分析曲线看,山地黄棕壤可能不含高岭石类矿物,但可能含有某些蒙脱石类矿物,无定形物质也比黄壤、山地黄壤少。矿物遭受分解、破坏程度不如山地黄壤那么强烈。

山地棕壤 分布于海拔1200m以上的山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由于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目前大都成为灌丛草类。母质主要为砂岩,板岩的坡积物,局部地区以风积物为主。以大汉阳峰顶以下约60m,母质为风积黄土状物质,植被为灌丛草类,坡度较平缓部位的剖面为例:

02cm(A0) 半腐烂夹有未腐烂枯枝落叶层,土壤成分很少,黑灰色。

216cm(A11) 深棕灰色,壤质黏土,屑状至细粒状,疏松、根系很多。

1632cm(AB) 浅灰棕色,粉砂质黏土,粒状至团块状,较紧实,根系较上层少,但粗根多。

3265cm(B) 棕色,粉砂质黏土,小块状或小核块状,少许主根。

6595cm(BC) 黄棕色,粉砂质黏土,块状或核块状,近于母质层。

山地棕壤的特点是:有机质含量较高;黏粒下移现象不甚明显;由于山地降水较多,物质有一定的淋溶,土壤呈微酸性反应,土壤代换量不高,吸收复合体不饱和;代换性酸比前述土壤均低;吸收性钙的含量远比前述土壤为多。

山地草甸土 这类土壤曾分布在大月山一带,现在由于利用,已逐渐减少。其剖面特征概述如下:

027cm(A11) 浅黄色,壤黏土至黏土,碎屑状至细粒状,结持力松散,根多。

2748cm(A12) 浅黄灰色,黏壤土至粉砂黏土,碎屑状至粒状,结持力较紧,根少。

48105cm(AB) 浅灰黄色,黏壤土至粉砂黏土,块状,紧实,接近基岩。

这类土壤分布于山地比较平缓地段,植被为茂密的山地草甸群落。在生长季节中,土温并不过低,草本植物生长高大而旺盛,不论地表或地下,都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因此,土壤形成的生草过程旺盛,但由于暖湿的生长季节不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有机质分解缓慢,较深的土层,积累了大量的有机质,形成暗黑色或灰色的腐殖质层。

剖面采样分析数据表明:

1)山地草甸土的粉砂粒和黏粒含量均较高,特别是表层,随深度增加,黏粒下降,这可能与表层矿物黏化过程相当快有关.<1um的黏粒含量,除表层之外,均较其他土壤偏低。

2)山地草甸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可与草原地带的黑钙土相比,随深度的增加,有机质明显减少,但到50cm处,其含量约为6%,至100cm以下约为3.5%。有机质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湿度较大,生物有机质积累过程大于分解过程所致。渗漏水的渗滤及腐殖质的酸性都能促进腐殖质渗入土层深处。因有机质和腐殖质的作用,使土壤具有良好粒状结构。

3)土壤呈酸性反应,活性铝含量较前述土壤为低,水解性酸较高,但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代换性酸不高,但不规则,代换量较本区其他土类均高,其饱和度较低,吸收性复合体不饱和度达85%90%以上。

4)胶体硅铝率、硅铁铝率较大。具有相当高的水解性酸和相对低的代换性酸的草甸土,有一定高的潜酸差(C-d)和潜酸比(C/d)值,这是该土的独特性质。

山地沼泽土 该土类分布于地势平坦、低洼,容易积水之处,例如仰天坪、大校场一带。现以大校场的山地沼泽土为例,其剖面特点如下:

012cm(A11) 浅灰黑色,腐殖质黏土至粉砂黏土,粒状,根多。

1224cm(A12) 深灰色,腐殖质粉砂黏土,粒状,根多。

2452cm(BC) 浅蓝灰色,粉砂黏壤土,块状,有锈斑、锈痕。

剖面采样分析结果表明:

1)该土类粉砂粒含量较高,黏粒也有一定的含量,这可能与地下水位较高、水溶性较强有关。

2)该土有机质含量很高,心土常年或一年中有一段时期积水,有机质含量急剧低。由于该土受到生物环境条件的限制,表层尚不足以形成深厚的泥炭,从C/N比也可以反映出来:该土的C/N比与本区其他土壤类似,比值较小,这表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程度较强,而且其分解的初期相当迅速。

3)土壤呈酸性反应,水解性酸较高,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代换性酸量相当高,近于或稍高于红壤、黄壤和山地黄壤。

4)表土的代换量仅次于山地草甸土,代换量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饱和度很低,吸收性复合体高度不饱和,胶体硅铁铝率、硅铝率比其他土类均高,三氧化二铁含量最低。

3.土壤的垂直分布规律

山地由于海拔的增加,土壤形成的生物、气候条件产生相应地变化,致使土壤形成的类型和分布产生垂直变化的现象。

庐山土壤的垂直结构类型比较简单,自山麓至山顶,依次分布着红壤和黄壤、山地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棕壤。海拔400m以下的山麓及附近岗丘地区,属中亚热带,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林及草类,广泛分布着纬度地带性的红壤和黄壤。海拔400900(800)m,气候湿润暖热,植被为常绿阔叶林、马尾松及杉木林等,发育一种具有明显富铝化特征的山地黄壤。海拔900(800)1100(1200)m,气候温暖湿润,植被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发育着既具有山地黄壤性质,又具有山地棕壤特征的山地黄棕壤。海拔1200m以上的地区,植被为落叶和灌丛,分布着山地棕壤。山地顶部由于气温低,风速大,木本植被少,多灌丛,草本植物生长茂盛,形成山地草甸土。局部洼地,排水不良,生长喜湿植物,形成山地沼泽土。

由于坡向不同,影响到各个土壤带分布的高度。如山地黄壤在南坡分布的上限在海拔900m左右;而在北坡的上限只达海拔800m左右。山地黄棕壤的下限与山地棕壤带的下限也有类似的情况,其界限,南坡高于北坡约100m左右。从湿润程度来看,南、北坡差别不大,均属于湿润型,但从热量条件来看,南坡向阳,北坡背阴,同一海拔高度,南北坡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南坡高于北坡。

庐山的植被

1.庐山植被的垂直分带

由于庐山独特的地理位置,典型的山地地貌,亚热带季风山地湿润气候条件,因此发育了多种多样的土壤,以及比较典型的山地植被。根据庐山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可以分为三个垂直带。

山地常绿阔叶林带 是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基带,为水平地带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向山地的延伸部分。分布于海拔700m(西北坡)或800m(东南坡)以下,占有最大的垂直幅度。这里属于中亚热带气候,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和山地黄壤,有机质含量很低,表层在3%以下,土壤呈强酸性反应,pH4.55.5

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林,目前仅在秀峰寺、白鹿洞、观音桥、石门涧、碧云庵等地有小面积残存,而南坡优于北坡,其群落性质、类型、区系组成等与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基本相似。植物群落主要由壳斗科、山茶科和樟科等科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乔木层的建群种和优势种有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苦槠(Castanopsis scleropylla)、甜槠(C.eyrei)、大叶锥栗(C.tibetana)、青栲(Cyolobalanopsis myrsinaefolia)、青冈栎(C.glauca)、小叶青冈栎(C.glauca- var.gracilis)、石栎(Lithocarpus glabra)、白楠(Phocbe neurantha)、紫楠(P.sheoreri)、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木荷(Schima superba)、杨桐(Cleyera japokica)等。林中上层也往往混有少数的落叶树种,如枫香(Liquidambar taiwaniana)、锥栗(Castane henryi)、枹栎(Quercus glandulifera)等。灌木层的优势种有继木(Loropetalum chinense)、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细齿木柃(Eurya nitida)、尖叶茶(Camellis cuspidata)、乌饭树(Vaccinium bacteatum)、牡荆(Vitem regundo)、天台乌药(Lindera strychnifolia)等。草本层主要有芒箕(Dicranopteris dichotoma)、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里白(Hicriopteris glauca)等蕨类植物。以及淡竹叶(Lophatherum gracile)、禾叶土麦冬(Liriope graminifolia)等耐阴性草本。

由于本带所处海拔低,其基部与农业地区相连,人类活动频繁,常绿阔叶林破坏十分严重,仅保存在寺院、沟谷以及陡峭的山坡上,其余的或被开垦为梯田,种植水稻或其他作物或次生演替为灌丛和草丛,或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毛竹(Phyllostachya pubescens)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所代替。这些次生林中,至今还散生着生长良好的樟树、苦槠、青冈栎等常绿阔叶树种。尤其在白鹿洞附近的马尾松林中,林下几乎全为这些常绿树种,表明群落正朝着常绿阔叶林的方向演替。

山地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分布在海拔700m800m1000m(西北坡)或1100m(东南坡),为常绿阔叶林和落叶林两植被型垂直带之间的过渡带。这里属亚热带气候向暖温带气候的过渡类型,土壤为山地黄棕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表层可达8%左右,全剖面呈较强的酸性反应,pH56

地带性植被类型为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目前仅在黄龙潭、黄龙寺、碧云庵、明耻桥等地和沟谷,陡坡处有天然的次生林分布。群落的主要种类成分,常绿树种有甜槠、青冈栎、小叶青冈栎、青拷、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浙江桂(C.chekiangense)、细叶香桂(C.chingii)、白楠等,通常位于乔木层的第二亚层。落叶树种有锥栗、短柄枹树(Querous glandulifera var. brevipetiolata)、麻栎(Q.acutissima)、四照花(Dendrobenthamia kousa var. chinensis)、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小叶白辛树(Pterostyrax corymbosa)、糯米椴(Tilia henryana)、青榨槭(Acer davidii)等,一般位于乔木层的第一亚层。偶见杉木,黄山松(Pinus hwangshanensis)等针叶树散生其间。林下灌木层的优势种有细齿叶柃、钩樟(Lindera umbellata)、红脉钩樟(L. rubronervia)、山鸡椒(Litsea cubeba)、老鼠矢(Symplocos stellaris)等。草本层则以淡竹叶、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珠芽景天(Sedum bulbiferum)等为主。

目前,受人为影响,本地带多为人工栽种的黄山松林、日本柳杉(Cryptomeria japonicum)林、柳杉(C. chinensis)林、扁柏(Chamaecyparis obtusa)林等针叶林,或为次生灌丛和草丛所占据。

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在海拔1000m1100m以上。这里属暖温带湿润气候,发育山地棕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呈微酸性反应。

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林,目前大片成林不多,以牧马场至铁船峰一带保存较好。组成落叶阔叶林乔木层的主要树种有四照花、灯台树、短柄枹树、锥栗、茅栗(Castanea sequinii)、小叶白辛树、庐山椴(Tiliabreviradiata)、糯米椴、青榨槭、石灰树(Sorbusfolgneri)、山槐(Albiszia kalkora)等。灌木层的主要树种有映山红(Rhododendron simsii)、满山红(R. mariesii)、中华腊瓣花(Corylopsis sinensis)、山橿(Lindera reflexa)、小叶石楠(Photinia paroifolia)、美丽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野珠兰(Spiraeachinensis)等。草本层则以大油芒(Spodiopogom sibiricus)、刺芒野古草(Arundinella setosa)、芒(Msicanthus sinnensis)等为主。

本地带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还分布着面积较大的黄山松林,以及日本柳杉林、柳杉林等针叶林。在森林植被遭受破坏的地段,则为次生山地灌丛或草甸所占据。

2.关于庐山植被垂直分带的讨论

庐山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地区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类型复杂、植被垂直带谱较完整的一座山地。许多学者对庐山植被垂直分异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至今仍存在一些分歧,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山地海拔1200m以上的地段,其地带性植被的类型和植被垂直带的性质。这一地段,由于人为因素的影响,自然植被面目全非,除极少数地段有次生林分布外,其余或沦为次生灌丛和草甸,或为黄山松林所代替,为正确划分植被垂直带谱来了许多困难。这里根据山地植被垂直带的划分原则,提出下列见解,供实习讨论。

有的学者把庐山海拔1200m以上划为灌木林带,是基于这里分布着以映山红、满山红和茅栗等为主的灌木群落。从植被演替角度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些灌木群落应是原来的落叶阔叶林遭受破坏后形成的次生类型,这一演替过程在局部保存较好的坡地上表现得十分清楚,而且,灌丛下发育的土壤普遍具有明显的森林土壤的特征,也表明灌丛形成之前的原始植被是森林植被。其次,庐山的五老峰、大月山、大汉阳峰等地,现今多为人工植被所覆盖,亦是这带原为森林植被的最有力证据,因此,在划分山地植被垂直带时,不能仅仅以现状植被作为划分的依据,而应注重植被的历史发展,尽可能地复原植被。

庐山的黄山松林主要分布在海拔800m850m以上至山顶的地段,在海拔1250m以上成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有的学者把海拔1250m1300m以上划分为山地针叶林带,有的则以为在海拔1000m1200m之间,黄山松与落叶阔叶树组成落叶阔叶和针叶混交林带。这里从下述几个方面讨论黄山松林在垂直带谱中的位置问题,从而把黄山松林归属于山地落叶阔叶林带。

1)黄山松林属温性针叶林,在庐山山地上部占据优势是由于人为活动的结果,在自然状态下势必向落叶阔叶林方向民展。因此,黄山松林不宜作为划分垂直带的主要依据。

2)在山地植被垂直带谱中,山地针叶林带是指由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所组成的植被带。黄山松林属温性针叶林,庐山又无由寒温性针叶树种组成的寒温性针叶林,故不存在山地针叶林带。

3)黄山松与短柄枹树、锥栗等落叶乔木树种所构成的落叶阔叶混交林,在庐山仅小面积地存在,根本不构成一个垂直带。且这种混交群落正处于一个演替阶段,即由黄山松林向落叶阔叶林演替的中间阶段,从群落乔木层的种类组成、生长状态和群落动态等方面都证实了这一演替过程。

二、实习路线及观察的主要内容

根据庐山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及实习目的和要求,设定如下路线及观察点供参考。

牯岭气象站-剪刀峡-望江亭-小天池-王家坡-莲谷

1.目的要求

对照地质和地形图,了解牯岭一带的地地理位置和初步了解庐山北部五岭四谷的地形大势。介绍庐山地质地形的情况,主要地层性、构造与地貌发育的关系。

分析剪刀峡谷地、窑洼冰窖、小天池等地的地貌形态特征及其原因。了解东谷、莲谷及王家坡谷地三者在构造上的关系,南沱组地层及其岩性。了解莲谷的侵蚀地貌形态和谷底堆积物的性质及其原因。

观察王家坡一带的地貌和堆积地貌的特征及其原因。

油库、莲谷、公路旁山坡上的埋藏土壤剖面、莲谷口的土壤发育、了解山地土壤形成的基本特征。

远眺庐山北麓及长江河谷地貌的地形大势。

素描剪刀峡谷地。

2.观测点及内容

牯岭气象站

①牯岭及其邻近地区的地名和地理位置。②地质基础:a.结合地质构造图,了解震旦系南沱组地层及其分布情况;b.大月山背斜,东谷向斜(牯岭向斜的西南段),虎背岭背斜;c.测量并认识牯牛岭的地层产状及其岩性特征;③主要地貌类型,山岭、谷地、剥夷面。

月照松林附近

①比较东谷与西谷的地貌特征。②观察由风化侵蚀形成的基岩松动、变位及重叠石现象。

望江亭

①窑洼的形态特征及形成。②剪刀峡的形态特征与成因。

小天池

①小天池洼地及小天池谷地的形态特征及其成因。②小天池垭口的成因。

莲谷水库

①谷地的形态及其成因。②认识谷底堆积物的沉积结构,岩性特征并测量砾石的产状及大小。③辨别不同成因类型的堆积特征。④分析日照峰的形成与东谷、莲谷、王家坡谷地等三谷分开的原因。

莲谷口

①观察白沙河谷地、莲谷及小天池谷地的形态特征及其成因。②观察王家坡谷地的形态特征,并论证它的成因。③简单素描王家坡谷地。④大坳冰斗。⑤遥望高垅、姑塘一带的湖滨地貌。

茶厂东

①观察裁缝岭堆积物的结构及岩性特征,测量砾石的产状和大小。②作剖面图。

上述观测点以东

①观察庐山冰期的终碛垅地貌。②观察组成终碛的堆积物结构、岩性及砾石的性质(岩性、产状、大小等),并与裁缝岭堆积物做比较。

王家坡谷地瀑布附近

①观察现代山区河流河床地貌特征及水文特征。②认识组成河床的岩性。③观察、分析河流发育的地貌特征部位及其原因。

3.讨论与思考

试分析王家坡一带岭谷地貌形态特征及其成因。

试分析:虎背岭、大寨脑、西谷、窑洼、小天池谷地以及日照峰、牯牛岭等与构造的关系及原因。

牯岭-西谷-锦绣谷-虎背岭-仙人洞-龙首崖

1.目的要求

了解庐山西麓及长江沿岸地貌大势。

了解西谷、仙人洞、龙首崖一带的地层、产状、岩性,分析岩性、构造与地貌发育的关系。

观察天桥裂点上下谷地纵横剖面的变化,分析天桥河流袭夺的原因。

塔状地形,仙人洞成因、幼年谷。

西谷西北侧,测量地层坡度、坡向、走向等要素,分析坡面的稳定性。

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垂直结构特征以及针、阔叶混交林的立地条件。

2.观测点与内容

庐山中学附近 

①观察第四纪堆积物的组构特征,并测制沉积物剖面图。②鉴定“冰桌”的岩性,测量“冰桌”形态,分析成因。

花径

西谷次成谷的形态特征及其发育过程。

天桥

①测量地层,认识岩性,观察滑坡现象。②天桥裂点上下谷地纵横剖面的比较。③观察河流袭夺地貌的标志证据及原因。

虎背岭

①虎背岭与牯牛岭刃脊生态环境特征的异同,植物与环境的依存关系,生物风化作用。②仙人洞公路两侧的针、阔叶混交林的立地条件。

锦绣谷

①锦绣谷发育的地质构造条件及发育过程。②观察地层产状、岩性、构造,并分析塔状地形的成因。③观察断层地貌及虎背岭上部的逆掩推覆构造现象。

仙人洞

①观察仙人洞的成因及其与岩性的关系。②望庐山西麓地貌。③仙人洞泉的观察,分析泉水出露的地质、地貌条件及泉的特征。

龙首崖

①天池山的古夷平面与石门涧左侧夷平面的比较。②石门涧谷地的发育特征。③铁船峰北坡的冰坡。④石门涧谷地左岸的断层地貌。⑤龙首崖附近的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垂直结构特征,旗形树冠;庐山茶园。

3.讨论与思考

比较锦绣谷、石门涧与三叠泉谷地的异同,说明其原因。

对比西谷、大校场谷地的异同,说明其原因。

试分析庐山北部窄岭宽谷相间的地形对植被分布的影响。

牯岭-汉口峡-大月山-芦林盆地

1.目的要求

庐林湖的形成。

鸟瞰庐山北部山地全貌,了解南沱组地层,认识岩性、构造与地貌的关系,背斜山(大月山)、次成谷(大校场),分析大校场U谷的形态特征及成因以及汉口峡河流袭夺等地貌现象。

观察山地棕壤、山地草甸土的基本特征,分组观察土壤剖面,采集标本。

2.观测点与观测内容

汉口峡

①大月山、大校场(厂)、女儿城、东谷和牯牛岭的地质基础与地貌发育的关系。②大校场(厂)U谷及汉口峡的形态特征与成因,以及东谷地貌的发育特征。③河流袭夺(汉口峡河流袭夺大校场上段的河流),和风口附近的水库建设。④观察山地草甸土的基本特征,分组观察土壤剖面,采集标本。

大月山西南段山脊上

①周围的地名及地理位置,地层与地质构造概况(了解大月山背斜向西南倾伏,东谷向斜向东北翘起,虎背岭背斜西北翼断层下降,青莲寺向斜,五老峰背斜东南翼断落,断层崖,及出露的地层),结合实际熟悉地质、地形图。②岩性、构造与地貌发育的关系(褶曲构造地区岭谷地貌,循长石石英沙岩及石英沙岩发育的次成谷及次成山,分析它们的形态特征及成因)。③观察山地棕壤的基本特征,分组观察土壤剖面,采集标本。

青莲谷上段

①组成青莲寺谷地的地层和构造部位,及其与谷地发育的关系。②青莲寺U谷及谷底堆积物的成因分析。

芦林盆地

①大校场(厂)谷口堆积物的成因分析,作剖面图。②芦林盆地的地质基础及芦林湖形成的地质、地貌条件,石门涧河流上溯至芦林,蒋庐桥裂点的成因。③庐山博物馆地形模型的参观,了解庐山地区地形大势及水系概况,试绘制水系示意图。

3.讨论与思考

比较王家坡、大校场(厂)、七里冲、莲谷等谷地的异同,并分析其原因。

比较大月山水库、庐林湖和将军坝水库建库条件的异同。

月照松林-东谷-大校场-含鄱口-植物园

1.目的要求

西谷针叶、阔叶混交林特征及其成因。

黄山松林特征。了解光照、水分、土壤、地形等要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以及植被对各生态因子的适应。

通过对东谷落叶阔叶林过行样地调查,了解落叶阔叶林的外貌、结构、种类组成和生境条件,认识该群落的主要代表种类。

参观庐山植物园,识别庐山地区的主要乔、灌木种类和引种栽培植物;认识庐山特有的和我国及世界珍稀树种40种。

观察黄山松林、山地灌丛和三逸乡落叶阔叶林,认识它们的分布特点和演替规律。

观察女儿城的形态并分析其成因。观察柳杉林,了解柳杉林的外貌、结构、种类组成和生境条件。

含鄱岭刃脊、九奇峰、犁头尖角峰。

2.观测点及内容 

西谷

西谷主要植物群落原为落叶阔叶林,由于受人为影响较大,现存植被多属针叶、阔叶混交林,以庐山常见的落叶阔叶树种为主,花径有栽培花卉。

月照松林

月照松林位于牯牛岭脊部,由黄山松林组成,林下有多种常绿和落叶灌木。由于地形影响植物组合,因而在不同地形部位植物群落自谷底至山脊呈有规律分布。观察光照、水分、土壤、地形等要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植被对各生态因子的适应。

东谷

对东谷落叶阔叶林进行样了调查,了解落叶阔叶林的外貌、结构、种类组成和生境条件,认识该群落的主要代表种类。

女儿城

观察女儿城的形态并分析其成因。

大校场

观察柳杉林,了解柳杉林的外貌、结构、种类组成和生境条件。

庐山植物园

参观庐山植物园,识别庐山地区的主要乔、灌木种类和引种栽培植物;观察 黄山松林、山地灌丛和三逸乡落叶阔叶林,认识它们的分布特点和演替规律。要求认识庐山特有的和我国及世界珍稀树种40种。

含鄱口

观察含鄱岭刃脊、九奇峰、犁头尖角峰,远眺鄱阳湖。

3.讨论与思考

光照、水分、土壤、地形等要素与植物生长的关系以及植被对各生态因子的适应。

简述庐山植物园园址选择条件与植被分布的关系。

运用自然地理知识解释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词。

五老峰-七里冲-三叠泉

1.目的与要求

理解岭谷与褶曲构造发育的关系。分析新构造运动对河谷发育的影响。

观察三叠泉的岩性及成因构造等的关系。

认识宽谷与峡谷的基本特征及其成因。

2.观测点与观测内容

五老峰

观测五老峰北坡的组成岩层,产状要素与坡面发育特征。五老峰断层崖。

青莲寺

青莲寺U谷的形态特征和成因。青莲寺谷底块砾堆积物的剖面结构特征及其岩性特征。观察比较大月山南坡、五老峰北坡的坡面发育特征。

三叠泉

三叠泉谷地的形态特征、分析河流流向与岩性、断层、节理及新构造上升运动的关系。三叠泉一带河流溯源侵蚀现象。三叠泉一带的夷平面与断层地貌。

3.讨论与思考

分析、对比青莲寺宽谷段,青莲寺至三叠泉窄谷段两段谷地的纵横剖面发育特征及其成因。

分析三叠泉三级构造台坡的成因

分析青莲寺附近巨大块砾的产生及运移堆积过程。

通过对石门涧、东谷、西谷、三叠泉等的观察,从河谷形态、比降、晴雨天水情变化、河床组成、泥沙粒径等方面分析庐山河道的特点。瀑布分布的规律及构造、岩性、地壳运动的关系。

三、实习要求及考核

实习要求

实习结束时,每个同学应独立完成一份有实际观察资料为依据的野外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应包括以下几部分:

1.题目:应体现实习的基本内容,前面要求冠以实习地区的名称。

2.前言:简述自然地理概况,研究简史,本次实习目的和过程。

3.正文:包括地层与地质构造,地貌外营力与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及其分布,植被类型及其分布,区域资源利用与环境整治。

4.结论:全面概要地总结实习的主要成果,提出实习过程中的新发现和新见解,归纳实习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5.附图: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图,实习路线及实习观察点的分布图,实测剖面图,各类自然地理现象的素描图或照片。

实习效果的考核

地理调查是沿路线进行,在各条路线上布有若干个观察点,通过在点上的观察、点的联结和比较完成该线的内容,线的联网就构成区域性概况。野外的考核有如下的内容:

1.野外识别典型地质构造、地貌形态

2.海拔仪、地质罗盘、风向仪等仪器使用。

3.岩石类型和性态判定;构造类型和成因分析以及其与地貌的关系。

4.土壤类型和性态。

5.植物(典型乔、灌、草)识别。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bd96a17ca26925c52cc5bf2e.html

《庐山自然地理概况.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