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生平事迹介绍

发布时间:2019-04-03 20:04: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李清照生平事迹介绍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豪放纵恣之笔,写着激动悲怆之怀,一股无限孤寂、悲凄、痛楚,抑郁之情油然而生,从心头涌出。如此凄凉的意境,不禁令人好奇,怎样的女人才能写出这样惨恻寂冷的词来?而作者怎会有如此悲凄、痛楚的心情?心中的疑惑不断的浮现。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情无计可消除,纔下眉头,却上心头。」这两首同样是李清照的词,同样带着浓浓的愁。李清照是中国众所皆知的女才子,也是宋朝的著名的女词人,翻开他的词集,他的作品大多充满了「愁」:相思之愁、国破之愁、流亡之愁……。难道他的一生都只充满了悲伤寂寞吗?如此有才情的女子到底遭遇了多少凄惨的悲剧,才能写出这样悲怆的词作

一、李清照生平事迹介绍

01.前期生涯

李清照(1084~?)号 易安居士,生于济南(今山东市名)历城西南的柳絮泉。父亲李格非,字文叔,熙宁九年进士及第,其文章曾受苏轼等人激赏,是一个能文的官吏,曾任官礼部侍郎,提点京东刑狱,是一位很风雅的官员。母亲是状元名臣王拱辰的孙女,文学造诣极深。丈夫赵明诚,山东诸城人,历任地方官职,对于金石学很有研究,其父亲曾任宰相。

相传,李清照十二三岁时,不但人长得秀丽清越,诗词作品更大有可观,美女兼才女之名不胫而走,传遍了汴京,虽然当时有许多人上门提亲,但因女儿东挑西捡,直到及笄之年仍待字闺中。当时有一位太学生赵明诚,父亲赵挺之是吏部侍郎,可谓官宦世家,眼高于顶,迄未选定婚配对象,一日读到李清照的一阙「点绛唇」,便道:「安得娶此词女为妻,则了无遗憾矣!」其父知此心意,寻寻觅觅,赵李两家终于缔结秦晋之好。

另外,据说两人之间的因缘有一段小故事:在赵明诚幼小时,梦见一本奇书,醒来时只记得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不解何意,以告伊父赵挺之。挺之是位解梦专家,笑着说:「孩子!『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你将来可能是『词女之夫』啊!」后来格非以清照妻明诚,而清照正是一位优秀的女词家,这离奇的梦,不期而然的应验了。

婚后,两人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甜蜜生活,绮窗画眉,绿荫对弈,觅词填句,互竞巧思,沉浸在无边的幸福之中。当明诚离开她时,这个不堪寂寞的少妇,不免黯然神伤,顾影自怜,写出了像「醉花阴」、「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箫」........这一类凄艳缠绵的作品,风格极近秦观,却又罩上婉约一派的色彩。

赵明诚在婚后曾任几个地方的长吏,曾知莱淄两州(山东)及湖州太守(浙江。但未到任),他家原相当富有,而明诚数服官,收入当亦可观。但赵明诚把钱都用在搜集金石书画这方面去了。编着及刻印『金石录』一书,大约耗掉了他们财产的大半。由于服官,赵明诚和妻子分别的时候便时常有,他们是恩爱的,清照在和丈夫分别后,相思不已,她曾写过不少词给丈夫。

 

相传,李清照十二三岁时,不但人长得秀丽清越,诗词作品更大有可观,美女兼才女之名不胫而走,传遍了汴京,虽然当时有许多人上门提亲,但因女儿东挑西捡,直到及笄之年仍待字闺中。当时有一位太学生赵明诚,父亲赵挺之是吏部侍郎,可谓官宦世家,眼高于顶,迄未选定婚配对象,一日读到李清照的一阙「点绛唇」,便道:「安得娶此词女为妻,则了无遗憾矣!」其父知此心意,寻寻觅觅,赵李两家终于缔结秦晋之好。

 

另外,据说两人之间的因缘有一段小故事:在赵明诚幼小时,梦见一本奇书,醒来时只记得三句――『言与司合,安上已脱,芝芙草拔』,不解何意,以告伊父赵挺之。挺之是位解梦专家,笑着说:「孩子!『言与司合』是『词』字,『安上已脱』是『女』字,『芝芙草拔』是『之夫』二字,你将来可能是『词女之夫』啊!」后来格非以清照妻明诚,而清照正是一位优秀的女词家,这离奇的梦,不期而然的应验了。

 

婚后,两人过着只羡鸳鸯不羡仙的甜蜜生活,绮窗画眉,绿荫对弈,觅词填句,互竞巧思,沉浸在无边的幸福之中。当明诚离开她时,这个不堪寂寞的少妇,不免黯然神伤,顾影自怜,写出了像「醉花阴」、「一剪梅」、「凤凰台上忆吹箫」........这一类凄艳缠绵的作品,风格极近秦观,却又罩上婉约一派的色彩。

赵明诚在婚后曾任几个地方的长吏,曾知莱淄两州(山东)及湖州太守(浙江。但未到任),他家原相当富有,而明诚数服官,收入当亦可观。但赵明诚把钱都用在搜集金石书画这方面去了。编着及刻印『金石录』一书,大约耗掉了他们财产的大半。由于服官,赵明诚和妻子分别的时候便时常有,他们是恩爱的,清照在和丈夫分别后,相思不已,她曾写过不少词给丈夫。

若以1127年的大变乱为界的话,李清照前后期作品有显著的区别。前期作品中,在幼年和婚后的词里可以看出李清照女性柔情的一面,反映在词里是清丽、活泼、缠绵、柔婉,但仅限于闺情一类,反映面比较狭隘。虽说如此,但是李清照前期的词并非一无是处,像是「此情无计可消除,纔下眉头,却上心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都是脍炙一时的名作。

02.后期生涯

李清照在年轻时,北宋皇朝已濒临末日,北方的金人日强,汴京却还在歌舞升平之中,当金人南侵,皇帝投降之后,中原局面日非,他们夫妇在山东无法安居了。建炎元年,他们流亡到南京。他们由山东入苏北,渡江到金陵。这时,宋高宗已在南京登基,赵明诚是有官守的,他一到金陵,便向政府报到,后来,高宗委他为湖州太守。这次流亡,对赵明诚的健康是有着损害的,他到南京的次年,就病倒了。李清照守着他,风景不殊,举目有河山之异,心情的低沈,当然可想而知,这样拖到建炎三年,赵明诚一病不起。享年祇四十九岁。湖州太守,也迄未到任。

明诚死后,清照陷入悲苦的困境中,而且,就在赵明诚死的那一年,江南局面也起了大变,金兀朮引大兵南侵,于建炎三年有月攻南京,清照又仓皇走上流亡之途。她由南京到杭州,年底杭州又陷,清照渡钱塘江入浙东避难。李清照浙东走了不少地方,她到绍兴、金华、到宁波,又到温州等地,后来临安(杭州)光复,她才回到临安居住。

对于南渡朝廷的政治,清照是愤懑的、不平的-南渡君臣,昏瞶而少进取心,和汴京时并无本质的差异。她看在眼里,发而为诗。由于她对时政的不平,自然也得罪不少人,于是,人们便造出一些谣言来诋毁她,说她在投老之年,改嫁一个品德败坏的男人,这谣言还说出那男人的姓名为张汝舟。

她晚年的生活非常凄苦,其居住的地区也很流动,大致在金华的时间为多,她的祖父、丈夫及家翁等均是名人,她自已,也负一时重誉。但她的暮年是孤独的,南渡君臣,在绍兴之后已逐渐安定下来,大家在山明水丽的临安享乐,我们的女词人行吟双溪,不与当时的权贵同调。

到了后期,凄凉的身世之感深刻地影响了她的创作思想,风格突变,由清丽婉约一变而为凄怆沈痛,近于苏辛豪放悲郁一派。「感怀诗」的「南渡衣冠思王导,北来消息少刘琨」;「武陵春」词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声情激越,和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一样的奔放,已不似纯粹女性的作风了。而『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菩萨蛮》),『点滴霖霪,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添字采桑子》),『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武陵春》),这种愁苦之词所反映的不仅是个人的情感,同时也是南渡人士辞乡别土、破国亡家的共同哀愁,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93566b6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83.html

《李清照生平事迹介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