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体会

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体会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体会1
据悉,陕西日前出台《陕西省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办法》《陕西省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陕西省推进省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办法》。建立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是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制度安排。三项机制衔接配套是培养干部健康成长的新方法,各级部门应急时准确的运用到工作中去。
建立鼓励激励办法是干部成长的一剂良药,这一政策的出台在很多程度上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让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褒奖、获重用。在办法中,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工作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贫困县扶贫绩效考核结果为主要依据,充分运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平时考核、综合研判等结果。来推动干部对于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是干部成长的心理鸡汤。常在河边走,湿了鞋怎么办?记者了解到,《陕西省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日前出台,就是为了让干部没有后顾之忧,愿干事、想干事、敢干事,在改革深水区,买了份“涉水意外险”。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因政策界限不明确或不可预知的因素,在创造性开展工作中出现失误或造成影响和损失的;在推动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中,因大胆履职、大力推进

出现一定失误或引发矛盾的;在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中,因着眼于提高效率进行容缺受理、容缺审查容错认定按照提出申请、调查核实和认定反馈的程序进行。
建立“能上能下”机制是干部成长的最终归宿。综合运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监测考评、扶贫绩效考核及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综治、党的建设等方面工作不力的责任认定结果进行调整。履职不力领导干部就得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这样的干事创业环境才有精气神。日前,《陕西省推进省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办法》出台,这不仅可以弥补干部管理中退出机制的缺位,又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办法》重点解决省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下问题,建立健全不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履职不力、工作平庸,不适宜担任现职的领导干部调整退出机制。明确省管党政领导干部下的调整方式主要有:调离岗位、改任非领导职务、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等,视情节轻重予以确定。
省管党政领导干部因上述情形进行组织调整或问责追责,一般按照报告、审核、报批、决定、谈话等程序进行。调整后的领导干部,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突出,因工作需要经考察符合任职条件的,可以提拔任职。
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体会2
陕西省委出台的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意味着省委在把脉陕西发展的背后,正在把人才培育和机制建设作为追赶超越的关键提升到战略层面加以重视,可谓给干事创业之士注入了强

心针、注射了兴奋剂、吃下了定心丸,必将为陕西实现追赶超越提供全新活力和组织保障。但是,笔者认为,推进三项机制的关键还是要让其实践中落地生根。
老陕爱参观,回来不动弹,这句流传甚广、颇具讽刺意味儿的调侃,确实也或多或少的反映出、至少包括笔者在内一些干部的行为习惯。陕西人留守着八百里秦川厚土、在意着十三朝辉煌古都、陶醉于纯天然省粹秦腔,加上普遍存有洋芋糊涂疙瘩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的生存习惯,以及秦楚交融、秦巴杂汇,以及制度文化与汉水情怀之间的激烈碰撞,让我们既没有生成放眼世界的创业大气,也没有造就无为思辨的文化底蕴,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这样一令人极其困惑却又无可奈何的尴尬局面:面对新生事物心潮澎湃,回到现实却了无冲动;面对发展机遇感慨万千,遇到困难却裹足不前;面对热点难点思绪难平,遭遇阻力却一筹莫展;面对群众滔滔不绝,见到领导却低头不言;面对成绩谈笑风生,说到责任集体失声;面对利益冲锋陷阵,谈到担当缩头推诿……就是这些平时看似见怪不怪的种种现象,严重影响着社会的公平正义,进而让绝对不让老好人吃亏的政治承诺变成了老好人绝对吃亏的流行规则,让绝对给干事的人留舞台领导讲话的变成了留在舞台上的人基本上不干事的社会定律,让绝对不给溜须拍马之人以机会的拍胸陈词变成了机会绝对是留给溜须拍马之人慷慨奉送等社会乱象,让潜规则代替了明规则的结果,往往把干事创业之士拒于圈子之外,导致党和国家及人民的形象、事业、利益受损。

根除这些顽疾的猛药就是省委出台的三项机制.推进三项机制,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刮骨疗毒的决心。核心在旷日持久、关键在落地生根。
一是单位带头。在工作实践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状况,单位在布置重要工作任务时,往往先是做出干部只负责干事,出问题了有组织兜底,并许之以优厚的待遇、级别、提拔等庄严承诺,让能干事、敢干事的干部认为遇到了知音,挺身而出为单位干事。但是,干部在干事中遇到失误、不公正或是遭到误解、诬陷时,单位总会推三阻四让这些干部找东找西就是找不着单位,更有甚者还会来一句自己处理好、不能因个人原因影响了单位声誉的训诫,这些干部此时已经心灰意冷。最后,由于单位换帅,新任到后一般都会否认前任,新任新政自会聚集一批新人。因为这些敢于担当的干部在落实前任决策时出现过失误,便被一棍子打死,甚至还会被划成前任阵营遭到排挤,这些干部的一辈子就被这样轻松断送。因此,在推进三项机制的实践中,各级单位要按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的具体要求,在培养干部、选人用人上要本着对党和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坚决把三项机制挺在前面,把这个相互衔接、密切配套,系统科学、便于操作的制度链条贯穿于干部培养、使用、管理的各个环节,切实发挥机制的统筹、教育、制约、惩戒、规范、保障作用,积极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彻底改变有些单位那种事前重压、事中逃避、事后无关的管理格局,让广大干部始终有激情干事、有信心办事、有动力成事。

二是领导示范。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单位,无论是主要领导,还是分管领导,都是这个单位的主心骨。领导的一言一行决定着这个单位的精气神。但是,由于一些领导缺乏办大事、成大事的胸怀和格局,缺乏聚则成、散则败的包容和理解,善于把迎合作为判断,喜欢把喜好作为准则,乐于把权力当作权威,高高在上、自以为是,容不得半点棱角、听不进半句建议、受不得半点委屈,在自己的决策领域如有半点杂音,便会给干部穿小鞋、设障碍,甚至于在关键时刻来个阴招,让身边的干部永无出头之日。如果这样的领导长期当道,何谈工作,哪来事业?因此,领导必须在推进三项机制中发挥示范作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带头干事、带头创新、带头攻坚、带头克难,用自己的行动和实绩感染、培育各级干部形成干事创新的行为习惯,为实现追赶超越持续发力。
三是干部实践。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干部干部,关键要干。可是一些干部不在干字上做文章,却往往在部字上下功夫,统筹部署、设法进位。如研究上级干部的喜好,模仿上级干部的打扮,亲近上级干部的家眷,揣摩上级干部的心思等等,千方百计进入上级干部的视线、赢取上级干部的信任,而对待同事阳奉阴违、诡计多端,人前满口道义、背后扯筋使绊,对待群众置之不理漠然相待,对待事业上蒙下骗钻营过关,成绩面前从不放过、责任面前全身而退,逼真演绎着干的不如看的,官不大僚不小,权不大势不小。长此以往,干事的越来越少,投机的越来越多,这些干部最后倒是自己舒服了也心想事成了,但党和人民的事业也就搁浅了。所以,推进三

项机制,重在干部实践。只有各级干部在党言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在党兴党,想人民之所想、忧人民之所忧、干人民之所干,在两学一做中把自己摆进去,爱党爱国爱人民、俯首甘为孺子牛,就一定能够在落实三项机制中奋发有为、实现价值。
四是社会监督。推进三项机制,说到底,就是要在严守法纪制度底线的前提下,打破条条框框、实现思想革命,进而调动全省干部干事创新的’积极性,为三秦人民谋福祉。但是,由来已久的固化思维很难打破,久已成局的僵硬模式很难摧毁,无为而治的懒政观念很难改变。如我妈是我妈的证明还在开具,今天网络坏了的借口还在发生,摄像头遭到损坏的理由还在上演,这是领导交代的强硬还在逞威,这些久拖不决、久治不力、久而成习的社会怪相一经曝光,解决起来的速度甚至超过世界冠军刘翔。因此,要想毕其功于一役推进三项机,各级各部门必须敞开大门通风、推开窗户透气,把阳光、规范、公开、透明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发挥人民群众、各个层面、各类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让能干的有市场、让投机的靠边站,让创新的有舞台、让守旧的看热闹,让成事的有位置、让平庸的退出来,让新制度带来新自觉、新自觉带来新变化、新变化带来新发展。浅谈三项人才机制
喜闻日前我省出台《陕西省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办法》《陕西省党政干部容错纠错办法》《陕西省推进省管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办法》。建立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旨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制度安排。

作为一个参加基层工作几年下来的老青年,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首先第一项鼓励机制,对于我们这些贫苦农民家出生的子弟来说,自己没有什么经济能力,也没用什么社会背景,走上这条为人民服务的路,有时也想着有个前途,也时刻想着进步,所以平日里就是努力的工作,渴望得到领导的赏识领导的重用,但是,有时候工作做得好了未必就可以进步,这是所有基层干部的共识。此次,政府通过出这项鼓励激励机制,旨在通过领导干部平日里的工作情况,日常考核来研判一个干部,这无疑给很多的老基层干部了莫大的信心,期待着可以落实到实处,真正能让这项政策来到我们基层来,我们可以作为受益人享受到这项政策机制。其次,容错纠错机制。不管是老基层还是新近参加工作的小干部,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政治上的录有时候一步走错了,可能整个政治生涯也就意味着拜拜,当然这往往指的是政治性的错误。此次罗列出的项可以容错的情形也正是我们日常工作中最容易最频繁犯的错误,容错认定按照提出申请、调查核实和认定反馈的程序进行。对容错的单位或个人,可在以下方面免责或减责: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不受影响;干部提拔任用、职级职称晋升不受影响;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后备干部资格不受影响;个人评优评先不受影响等,对于我们年轻的还处于比较浮躁期的干部来说,这真的确实是一个莫大的鼓励,但是同样的,我们期待落实,期待应用。最后,能上能下机制。貌似,第一理解就是,当官没有永恒的了,也就是任人唯贤了,有能力的,工作表现突出的,进步意愿强烈且确实优秀的,经考核合格就可以使用,相

反的,对于能力平庸,无进步意识,得过且过的就可以让位退贤。以上就是我对此次组织提出的三项政策的认识,不管是否能和我本人扯上关系,但是,满心期待着落实!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体会3
陕西省委制定的党政干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办法引起全省各地党政干部的关注和热议。大家认为三项机制出台及时,示要认真学习贯彻,努力激发干事创业的新活力,确保省委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彭汉生是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农技站的副站长,今年54岁的他常常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干起工作开始追求四平八稳。这两天,学习了省委制定的“三项机制”,老彭觉得得年轻时的干事激情又被点燃了。
汉中市汉台区河东店镇农技站副站长彭汉生:“拿我们的话说,你老都老了,踏踏实实的。实际上说内心话,我还是想干点事,要不你就给人家让位子,让有能力的上,让年轻人上。你干不好,你不吃凉粉就让板凳,或许别人干的比你还好。”
在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周湾村,党支部书记张翠霞正在农田里查看油用牡丹的长势。近年来,她带领村民成立了合作社,将大伙的年人均收入提高到了近万元。上个月,县里本着“能者上”的原则,张翠霞被提拔为副镇长人选。
商洛市洛南县石坡镇周湾村村支部书记张翠霞:“省上出台了“三个机制”,对基层干部就是很大的鼓励,把工作干好了,就有了

个人施展才能的平台和机会;不干实事混日子,你的官也当不成。”商洛市洛南县委书记璩泽涛:“干部激励机制,重点解决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不足,以问题为导向,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旨在通过考核把干部的工作激情调动起来,心无旁骛抓发展。”
延安市组织部副部长薛耀军今天一大早来到办公室加班,研究省委制定的三项机制办法。他说,组织部门作为机制的执行者和推动者,必须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延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薛耀军:“能上能下机制重点解决的是压力不足的问题,让这些不作为,懒政的人让出位置,受到惩戒。这个三项机制的出台,非常及时,非常必要。”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委会考核办的工作人员今天对重点项目进行二季度考核。这次考核结合了省委制定的三项机制,把工作推进的实际效果作为最主要的内容。
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城建二局副局长丁志伟:“现在的容错机制,就说你只要有利于项目建设,有利于开发建设,你都可以大胆去闯,这个情况下以后实际上就鼓励我们更加努力大胆地去做这些事。”为了把三项机制落到实处,省发改委工作人员这两天正在研究“三项机制”的贯彻实施意见和具体措施办法。
省发改委人事处处长黄海楠:“让发改委的干部在改革创新和体制建设方面能够大胆的先行先试,让发改委的干部能够在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工作推进方面大胆的去履职,真正让三项机制落地生根。省发改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刘迎军:“三项机制的出台在当前

经济下行压力确实非常大的情况下给我们干部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我们干部就要敢于涉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
陕西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吴刚:“促使我们把握底线,能放开手脚。特别是我们陕西,还面临着扶贫攻坚的艰巨任务,那么按部就班,循规蹈矩,我们的扶贫攻坚,进展肯定是很缓慢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一些特殊的政策,激励和宽容失败,使我们干部群众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体会4
“救急难”工作是国务院、民政部在社会救助方面的重大创新创制,对于有效缓解群众各类突发性、紧迫性急难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家选择有特点、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救急难”试点工作,旨在鼓励各地进行探索创新,先行先试,为不断完善社会救助各项制度,全面开展“救急难”工作提供经验,打牢基础。自20xx年以来,芝罘区作为全国首批“救急难”工作试点地区积极建立相关工作机制,坚持以“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为目标,形成了政府各部门高效联动以及政府救助与慈善救助紧密衔接的工作新格局,稳步推动“救急难”工作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经验,得到了民政部领导的充分肯定。
自“救急难”工作开展以来,芝罘区共受理各项救助申请1.3余次,实施救助1.2万余次,累计发放救助金2770余万元。一、提供三大保障,奠定托底救助的工作基础
强化救助政策体系完善。贯彻落实国务院《社会救助暂行办法》

和山东省《社会救助办法》,并结合芝罘区实际,先后出台了《芝罘区医疗救助办法》《芝罘区临时救助办法》和《芝罘区支出型贫困家庭基本生活救助办法》等政策,在烟台市率先实现了最低生活保障、各类救助城乡一体化。医疗救助取消救助起付线,提高救助比例和封顶线,将重特大疾病救助住院费救助比例由原来的60%提高到80%救助封顶线由原来的1万元提高到3万元,并将低保边缘家庭和其他城市居民纳入了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对遭受意外事故、自然灾害、重大疾病等各种原因造成家庭生活暂时困难的城市居民家庭展开全面临时救助。同时,将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上年度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水平、家庭收入符合当地低收入家庭认定标准,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因重大疾病、重大灾害等原因造成支出过大的,通过急难救助后,基本生活仍有困难的家庭全部纳入低保救助范围,有效的发挥急难救助“托底线”的强大功能。
强化基层民政能力建设。为保障基层服务救助队伍充实有力,罘区多措并举配齐配强民政工作人员,全区13个街道现有民政工作人员54人,社区民政协管员146人,满足了日常工作运转的需要。同时,定期组织街道及社区的社会救助工作人员开展社会救助政策培训、社会救助平台培训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服务水平。
强化救助资金落实保障。完善以财政为主体、社会捐赠为补充的多渠道筹资机制,保障了托底救助制度的长效性和可持续性。每年区财政在足额拨付低保金的同时,还按照临时救助资金300万元、医疗

救助资金300万元、教育救助资金210万元的标准设立专项补助资金。区慈善总会则多方链接社会资源,设立慈善救助专项账户,每年面向社会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年接收捐款1100余万元,全部用于教育、医疗等救助,实现了救助资金的多元化保障渠道。二、创新三项机制,确保救急救助规范运作
创新“主动发现”机制,确保急难对象早发现。芝罘区依托社区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广泛动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及时了解、掌握、核实辖区居民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事故、罹患重病等特殊情况,主动发现其困难,帮助其提出救助申请。建立“急难”对象绿色通道,对于因紧急性、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或住院就医确实有困难的群众,实行“先发救助金、后补手续”的人性化制度,大力缓解了困难群众“因贫弃医”的现象。为保障“救急难”绿色通道运转高效,罘区设立了100万元的“救急难”专项基金,迅速反应、专项专用,有效地帮助困难群众解燃眉之急,渡过难关。同时,芝罘区建设了“89000”民生服务中心,开通全区统一的“89000”民生服务热线,畅通了困难群众申请救助和报送困难情况的渠道,多维联动,确保急难险情早发现、早申报、早核查、早救助。
创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构建救急救难大格局。在民政局设立了区级社会救助中心,在13个街道办事处及芝罘区民生服务中心设立社会救助分中心,并统一悬挂“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社会救助流程,积极构建“政府主导、民政统筹、部门联动”的区级救助运作支撑支架,及时高效的接收办理群众遭遇的急难事项。所有

受理窗口均安排专职的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救急难”工作,对急需接收办理的“急难”事项及时进行受理、转办。同时,当面对情况复杂覆盖多部门业务的急难救助事项时,及时、主动联合相关救助部门进行协同办理,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体会5
三项机制的建立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顺应广大干部群众意愿,对于调动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保持追赶超越精气神、打赢全面小康决胜战,必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一、加强学习宣传。
“三项机制”的建立是省委着眼于解决党员干部在经济新常态、政治新生态、改革新要求下干事创业内生动力不足、担当精神不强、压力传导不够问题开出的一剂“良方”,打出的一套“组合拳”。正发挥“三项机制”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作用,基础在于抓好学习宣传,使全体党员干部对“三项机制”入脑入心。要把“三项机制”作为“两学与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专题研讨,并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宣传、解读“三项机制”,让全体党员干部深刻把握“三项机制”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核心内容和鲜明导向,思想上高度重视、行为上自觉跟进;让全社会共同关注、监督执行,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二、狠抓责任落实。
“三项机制”体现了从严管党治吏的新要求,要真正落地生根、

发挥作用,必须要有行知可行的制度做保障。结合我镇党委实际,及时对《镇党委会议议事规则》《领导干部绩效考核》《镇村干部述职述廉制度》《花石崖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等10项工作管理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并加强日常管理,多形式、多角度激发干部干事创业动力,全力推动干部工作创新,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基层干部队伍。同时把“三项机制”的贯彻落实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融入到脱贫攻坚、引领发展、基层党建、综治维稳、深化改革等实践中去,列出任务清单,明确工作责任,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重要内容,以务实的举措推动“三项机制”落到实处。三、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以人为本目标。“三项机制”的核心要义在于鼓励激励,终目的在于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现从严管理与关怀关爱的有机统一。因此,在贯彻落实过程中,要注重健全体现关怀关爱的配套制度,建立纠正改错机制,注重抓早抓小,用好“四种形态”。完善谈心谈话制度,有针对性地做好被调整干部的思想工作,使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挥作用。建立被调整干部的跟踪管理考核制度,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管理,及时了解干部在新岗位上的工作表现,对素质过硬、成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及时重启选任程序,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建立起科学合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干部使用机制。真正解决干部能力不足“不善为”、动力不足“不想为”、担当不足“不敢为”方面的问题,确保“三项机制”取得实效。

通过“激励、容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的建立,把干部选准用,尤其是我们基层一线干部,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人员少、事情多、责任大,精力容易分散。三项机制的建立解决了年轻干部不敢、不愿去基层和基层干部流不动、不愿留、不安心的问题。通过靠制度来规范和保证,从而推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有担当的干部队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9a5d50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e.html

《三项机制学习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