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进行安全检测...

发布时间:2023-12-02 21:04:3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关于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湖南汝城一中余云德邮编:424100
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向教育者和被教育者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要求之一,就是未来的建设者首先必须是一个生理和心理都是健康的人,因为只有如此,才能适应高速度发展的社会,才能胜任各项繁重复杂的工作。
而现实却是十分严峻的。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心理品质呈下降趋势。不少学生,特别是大、中学校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心理品质,缺乏坚忍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缺乏积极乐观、勤奋好学的进取精神。所有这些,严重影响着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十年前,专家曾预言,二十一世纪,心理健康问题将是人类一大负担。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现状也充分证明,专家们的预言并非毫无依据的危言耸听。由于中国教育界长时间地忽略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而且由于认识上面的局限,“心理健康”问题谈虎色变,所以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极度紧缺,要在短时间内使大部分的学校师资配备实现到位,这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那么在这个过渡的时期,如何对学生进行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比较一下中学的众多科目,无论是数理化等理科,还是政、史、地等文科,都是偏重于客观规律的理性分析,这可以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但较少能触及人的情感、人格等领域,基本上是“死”的。而语文,则是活生生的,包罗万象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说穿了,语文,就是以母语为工具,以文学、生活为载体,以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为量化指标,旨在使学生能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类,抱有一种终极的关怀,真诚地面对心灵,能时时感爱到快乐、美、爱和幸福,从而去创造它。这就是语文学科的天然具有的鲜明的人文特征和深厚的感召力。它使语文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塑造人的精神这一突出的功能。所谓“文1

学即人学”,语文科最具有人的思想、感情、情操、意志、品性、爱好、禀赋、性格、才能、气质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所以,通过语文学习达到人的身心全面发展,尤其是情感世界的健康发展,应该是语文教育的必经之路。因此,语文教师有义不容辞的职责,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自己的教学计划之中,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落到实处,付诸行动。
(一)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学生
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心态,身体力行,以自己健康的心态感染学生。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J.M索里和C.W特尔福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各种不同的角色,而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因此,教师要做好教学工作,必须不断地充实完善自己,维护自我的身心健康。
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积极的工作态度,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尊重学生。
我们深知,教师工作辛苦烦琐,“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定位,赋予了教师太多的使命,教师所承担的社会压力确实不小。据有关部门统计,教师中有心理障碍者的比例达40%,远远高于全国普通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的20%这就更要求教师必须及时地调节自己的心态,否则将会影响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同时,老师也不妨换一个角度考虑,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承受巨大工作压力的岂止是教育工作者?白衣战士,人民警察,解放军战士,他们的辛苦,有时甚于教师。而许多为社会默默工作的人,他们则远远没有教师那么幸运,工作压力大,且报酬十分低廉。从这个角度思考,教师的心态就会释然了。
古人曾告诫我们: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教师如果能经常性地保持这么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淡泊名利,甘为人梯,那就必定会加倍努力地工作,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形象,在不知不觉中增添了教师的人格魅力。
2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9ed69991b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10.html

《正在进行安全检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