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雎不辱使命

发布时间:2019-07-12 11:52:1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日积月累

一、通假字

1.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

2.轻寡人与(与:通“欤”。表示询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3.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苍鹰即老鹰)

二、古今异义

1.唐雎不辱使命(使命:古义指出使的任务;今指重大的任务)

2.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寡人:古代君主的谦称;今义指孤独无助的人)

3.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古代为两个词,“虽”即虽然,“然”,即这样、如此;今作转折连词,常与“但是”配套使用)

4.非若是也(是:古义指这样、如此;今常用作判断词)

5.休祲降于天(休:古义指吉祥;今常用为休息)

6.愿终守之,弗敢易(愿:古义指希望;今义为愿望)

三、一词多义

①此庸夫之怒也(成年男子,名词)

②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发语词,无义)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拿、把、凭,介词,下文“以头抢地尔”、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中的“以”与此同)

②以君为长者(因,介词,下文“徒以有先生也”中的“以”与此同)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也,副词)

②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不过,副词)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日(派、派遣,动词)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前一个‘‘使”是派遣,后一个“使”是出使,两个“使’’均为动词)

①虽然,受地于先王(虽然,转折连词)

②虽千里不敢易也(即使,让步连词)

1 秦王怫然怒(生气、发怒,动词,下文“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天子之怒” “大王尝闻

布衣之怒乎”、“布衣之怒”、“此庸夫之怒”、“非士之

②怀怒未发(愤怒,形容词)

免冠徒跣(光着,动词)

②徒以有先王也(只、仅仅,副词)

四、词类活用

1.亦免冠徒跣(免: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免。脱去。徒: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徒、光着)

2.天下缟素(缟素:名词活用作动词。穿丧服)

3.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

4.且秦灭韩亡魏(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亡、灭亡)

5.请广于君(广: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扩大、补充)

6.轻寡人与(轻: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看不起)

五、特殊句式

1.判断句

(1)非若是也(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2)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前一分句用“……也”表肯定判断,后一分句用“非……也”表否定判断)

(3)此三子者,皆布依之士也(用“……者,……也”的格式表判断语气)

(4)今日是也(用“……也”的表判断语气,“是”在这里译为“这样”,不表判断)

2.倒装句

(1)受地于先王(“受地于先王”即“于先王受地”,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

(2)仓鹰击于殿上(“击于殿上”即“于殿上击”,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

(3)请广于君(“广于君”即“于君广”,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将其语序调整回来)

3.省略句

挺剑而起(句首省略了“唐雎”,翻译时应将其补出)

备战中考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是 (朝代) (人名)编辑的。

2.本文描写的主要人物是 ,他具有 的英雄气概。文中的“先王”是指 ,“布衣”是指 ,是 的修辞手法;“寡人”是 。秦王的换地要求看似好意,实际上是一种 行为。而唐雎的不答应实际上是 行为。

二、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

(1)(  ) (2)(   ) (3)(   )

(4)(  ) (5)(  ) (6)(   )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以大易小,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 ( )

2.唐雎不使命。 ( )

3.而君寡人者,轻寡人与? ( ) ( )

4.长跪而之。 ( )

5。安陵君不寡人,何也( )

6岂直五百里哉。 ( )

7.大王闻布衣之怒乎( )

8.否,非是也( )

四、辨析下列句子中“”字的含义:

1.受地于先王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3.请广于君 4.仓鹰击于殿上

5.休祲降于天 6.何至于此

五、下面几句中的“之”与“皆布衣之士也”中的“之字意思相同的句于有( )

A、寡人欲以五百里地易安陵。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

C天子怒,伏尸百万。

D.肉食者谋

E.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六、下面对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当唐雎说出“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挺剑而起”时,“秦王色挠,长跪而谢。”这是秦王在生命危急关头采取的暂时退让的做法。这里也反映了秦王的狡诈。

B.秦王用自己“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的话,表明自己不想吞并安陵的诚意。

C“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表明了秦王骄横狂妄,企图通过武力恫吓,迫使唐雎“易地”。

D.唐雌陈述“士之怒”的三个壮举,目的是暗示秦王,他要效法三壮士刺杀秦王。

E.全文主要通过对话描写人物。

七、下面是对秦王的三句话的不同理解,从中分别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

1 “不错意”( )

(1)因为安陵地方太小,不值得用武力吞并。

(2)不是不能用武力夺取,只是暂时不打算使用武力。

2.“轻寡人”( )

(1)希望你们看清形势,不要误认为我们不能用武力夺取。

(2)希望你们尊重我的建议,不要采取顽固的态度。

3.“先生坐!何至于此!( )

(1)请您坐下来谈判!何必用动武的方式来解决这么一个小问题呢!

(2)请您坐下来!你们不愿“易地”就算了吧,何必动武呢!

八、阅读《唐雎不辱使命》节选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 “公尝闻天子之怒乎? 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 “天子之怒,浮尸百万,流血于里。”唐雎曰: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投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卜列加点词:

(1)鹰击于殿上( ) (2)休祲降于天( )

2.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寡人谕矣:夫韩、魏火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3.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

才能灵活应付。清揣摩下列各积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

(1)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2)与臣而将矣。                                 

4.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店雎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

出唐睢是个怎样的人?

答:                                       

针对性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然(fú jìn yù

B陵(yān guī ráo

C(jū) (xián) (gǎo)

D(qiǎng) (qiāng) (mò)

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陵君许寡人(其:一定) 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使:派)

C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以:因为) D.寡人(谕:通“喻”,明白、知道)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发闾左戍渔阳 B.度已失期

C.仓鹰击于殿上 D.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4.下列加点的字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以五百里之地安陵 B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C、长跪而 D.或以为死,或以为

5.下列各句中的“之”属于动词用法的是( )

A.聂政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B.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

C、又间令吴广次所旁丛祠中 D、怅恨久

6.下列各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的一项是( )

A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 B.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C.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D.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7、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B.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C.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D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8、对下列文言语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即使这样(优惠),这地是继承先王的()愿意一辈子守护着它,不敢交换!

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虽然是千里也不敢交换,何况只是五百里呢?

C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普通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赤着脚,用头撞地罢了。

D怀怒未发,休浸降:于天。

心里的怒气还没发作,祸福的征兆就从天上降下来了。

二、填空题

1.《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本书是末年 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 篇,其中记载了许多“士”的言行奇谋。所谓“士”是指

2.安陵国的使臣唐雎不臣强暴,冒死与秦王抗争。终于使秦王词穷色挠。唐雎这种 的独立人格和 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什么词?表示什么语气?

(1)安陵君不听寡人,何?( )

(2)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 )

(3)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 )

(4)技亦灵怪矣!( )

(5)大王尝闻布衣之怒?( )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

(7)与臣而将四( )

(8)泯然众人( )

三、课内阅读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平?”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 。此三予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枝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以头地耳( ) 免冠徒( ) ( ) ( )

2释下列加点的字。

(1)臣未闻也( ) (2)专诸之刺王僚也( ) (3)天下缟素( ) (4)( )

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原文。

4.文中写了哪几种人的“怒”?其后果各是什么?

5.本段表现了唐雎什么样的精神?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c355dc30c22590102029d33.html

《唐雎不辱使命.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