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

发布时间:2018-06-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7 抗击八国联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知道《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培养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史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帝国主义列强的凶恶和清政府的腐朽学习义和团的反帝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点】
1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2《辛丑条约》的影响及如何理解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 【教学过程】 一、设问导读 1义和团运动
(1义和团主要由哪些人组成?这些人有何特征?如何评价义和团“扶清灭洋”的口号?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讲述:
义和团的主要成员是贫苦农民也有手工业者和城市贫民。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
评价:口号的核心是“灭洋”其斗争锋芒直指外国侵略者这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对动员社会各阶层人士参加反侵略斗争起了积极作用具有进步性的一面。
但口号中的“扶清”并不科学说明义和团没有认清清政府的本质最终导致义和团被清朝统治者利用。“灭洋”又包含了反对一切与“洋”有关的事物带有盲目排外的性质具有落后性的一面。
(2义和团反对的矛头主要指向谁?如何评价义和团的性质? 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义和团的斗争矛头直指外国侵略者。
义和团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2抗击八国联军
(1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时间、国家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师在学生回答后指导学生总结:
直接原因:为镇压义和团运动。时间:1900年。国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结果: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强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2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主要事迹有哪些?
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
廊坊阻击战、天津老龙头火车站争夺战、炮轰紫竹林租界。 (3八国联军侵华时都有哪些暴行?
侵略军大肆屠杀义和团团民和百姓。占领北京后联军官兵公开抢掠三日从将军到士从外交使节到传教士全都参加了抢劫。他们洗劫了皇宫、颐和园等劫掠大量白银抢走或毁坏无数的珍贵文物、图书等。烧杀奸淫无恶不作。

3《辛丑条约》的签订
(1《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国家、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要求学生在课本中划出《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保。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2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条约的影响。
①赔款白银4.5亿两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经济的凋敝。 ②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说明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强的帮凶和忠实走狗。
③拆毁大沽炮台、驻扎军队说明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的军事控制之下失去军事自主权。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中国人不得居住出现了“国中之国”的局面严重损害了国家主权。
所以说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二、合作探究 1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前期和后期有何改变?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义和团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八国联军的“围剿”和清政府的镇压。
清政府对义和团的态度前期是“招抚”承认其合法性;后期则下令剿杀。原因都是为了利用义和团玩弄政治权术。
2《辛丑条约》的签订
结合具体史实说说近代中国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 师在学生回答后指导学生总结:
《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课堂小结
19世纪末期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义和团运动兴起这是一次以农民为主的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攻占北京清政府借师“助剿”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之后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至此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四、课后作业 《辛丑条约》是在哪次侵华战争后签订的?列强这次侵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条约有什么危害?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为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c381b95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1.html

《第7课 抗击八国联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