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2008-201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发布时间:2016-07-03 15:55: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一、2008—2015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梳理

(一)2008年

1、经济背景

1) 2007年,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下,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积极变化,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GDP年均增长11.9%.

2) 20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

3) 2007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积极进展,初步形成了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4) 2008年期间,世界经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进而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

5) 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从过快偏热迅速下滑,GDP增速由第一季度的10.6%迅速回落到第三季度的9.0%,为200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低增幅

2、经济目标

2008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

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上,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

2)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8%左右——去年价格上涨对今年价格的翘尾影响较大,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控制物价上涨的难度加大。

3) 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

4) 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

5) 年中,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

3、经济政策

1) 政策名称与方向

年初规划: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

9月份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果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 政策工具

稳健的财政政策:

A. 变动政府支出:财政支出重点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减少国家建设型支出,缓解投资的快速增长势头

B. 加大保障措施,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C. 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再就业政策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D. 采取措施,抑制物价持续上涨。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四个文件,概括起来有10个方面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积极的财政政策:

A. 减少税收:实施了证券交易税的下降和利息税的取消

B. 扩大政府支出:40000亿拉动内需实施。

从紧的货币政策:

A.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人民银行接连6次宣布上调准备金率,每次上调0.5个百分点,调整后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7.5%。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A. 下调基准利率: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B.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C. 降低利率:200810月8日,中国人民银行再次降息27个基点。

D. 下调再贴现率: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利率。

3)政策评价

2008年是我国宏观经济发生巨大变动的一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一年来,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经历了迅速而大幅度的调整:从“双防”转向“一保一控”,再转向“保增长、扩内需。然而在经受国际金融海啸冲击和国内特大自然灾害影响的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国家,能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足以说明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及时有效。政策实施明确要求“出手要快、出拳要重、措施要准、工作要实” ,有效缓解了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的明显下滑。

()2009年

1、经济背景

1) 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

2) 2008年物价总水平涨幅得到控制;财政收入6.13万亿元,增长19.5%;

3) 2008年城镇新增就业1113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实际增长8.4%和8%。

4) 2008年期间,世界经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进而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

5) 2008年中国经济发展从过快偏热迅速下滑,GDP增速由第一季度的10.6%迅速回落到第三季度的9.0%

6) 2008年物价冲高回落,CPI指数由2008年1月份的7.1%冲高到2月份的8.7%,之后逐月回落,11月份仅同比增长2.4%,通货膨胀压力大大减轻。

2、经济目标

2009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

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综合考虑了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在我国,要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维护社会稳定,就必须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

2)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6%以内。

3) 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

4)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4%左右

5)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3、经济政策

1)政策名称与方向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政策工具

积极的财政政策:

A. 扩大政府支出:实施总额4万亿元的两年投资计划,其中中央政府拟新增1.18万亿元扩大政府公共投资,着力加强重点建设。

B. 减少税收:推进税费改革,实行结构性减税,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扩大企业投资,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C. 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大力促进消费需求。提高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D. 发行公债:安排中央财政赤字7500亿元,同时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全国财政赤字合计9500亿元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A. 增加货币供给:广义货币增长17%左右,新增贷款5万亿元以上。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呈快速回升之势。

B. 稳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保持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利率政策稳定。

C. 公开市场业务:2009年适时适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积极发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的作用。

3)政策评价

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我国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实施并不断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2009年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2009年宏观经济政策保证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发展地位,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又前进了一步虽然经济总体回升形势较好,但内需回升的基础还不平衡,民间投资和内生增长动力尚待强化,持续扩大居民消费、促进经济结构优化的任务还很艰巨。同时,要关注价格走势,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三)2010年

1、经济背景

1) 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8.7%;

2) 2009年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财政收入6.85万亿元,增长11.7%

3) 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实际增长9.8%和8.5%。

4)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扩散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失业人员大量增加,农民工大批返乡,经济增速陡然下滑。

2、经济目标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

2)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3)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综合考虑了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传导效应、国内货币信贷增长的滞后影响以及居民的承受能力。

3、经济政策

1)政策名称与方向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政策工具

积极的财政政策:

A. 农产品价格维持政策:完善支农补贴政策并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最低收购价粮食对市场的调控作用,保护种粮农民利益。

B. 增加政府支出:加大社会保障投入。 

C. 减少税收:加大科技投入,运用补助、贴息、税收、价格等扶持政策

D. 变动税收:推进资源税改革。完善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消费税制度,抓好增值税转型。

E. 变动政府转移支付: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A. 增加货币供给:广义货币M2增长目标为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

B.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2010年的1月、2月人民银行两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一是应对通货膨胀预期,缓解通货膨胀的未来压力,先适度收紧金融机构的放贷力量。二是平衡修正2009年超限的放贷量。

C. 积极扩大直接融资。扩大股权和债券融资规模,更好地满足多样化投融资需求。

3)政策评价

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中国经济景气稳步复苏。2010年国际经济形势较2009年有明显改善,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压力有所减轻,宏观经济保持了回稳向好的态势,经济运行整体上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但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放缓,国内投资仍需稳步推进,避免再次出现下滑可能。

(四)2011年

1、经济背景

1)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比2009年增长10.3%

2) 2010年CPI为3.3%

3) 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9%;中国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实际增长7.8%。

4) 2011年是“十二五”计划的第一年,中国将在2011年开始为“十二五”计划奠定基础,是经济结构的转型年。

2、经济目标

2011年国民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2)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3)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左右。

4)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3、经济政策

1)政策名称与方向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2)政策工具

积极的财政政策:

A. 增加政府支出:2011年拟安排财政赤字9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7000亿元,

B. 发行公债:继续代地方发债2000亿元并纳入地方预算

C. 增加政府投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增加“三农”、欠发达地区、民生、社会事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等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性支出

D. 变动税收: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依法加强税收征管。

稳健的货币政策:

A. 货币供给:广义货币增长目标为16%。

B.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主要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C. 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5个百分点。

D. 发行债券:开展地方政府自行发债试点。上海市、广东省、浙江省和深圳市政府分别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71亿元、69亿元、67亿元和22亿元

3)政策评价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做好2011年的工作对于完成“十二五”各项目标任务至关重要。2011年,面对着高通胀的压力以及实现增长的目标,我国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经过一系列的调控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组合,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在高通胀的压力下有效降低了我国的通胀率,并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增长,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2%。

2012

1、经济背景

1)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

2) 2011年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

3) 2011年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

4) 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

2、经济目标

2012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与“十二五”规划目标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2)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3)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

3、经济政策

1) 政策名称与方向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2)政策工具

积极的财政政策:

A. 增加政府支出: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

B. 发行国债:保证适当规模,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

C. 减少税收: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

稳健的货币政策:

A. 调整货币供给:计划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

B. 变动基准利率:在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同时,通过适当扩大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C. 公开市场业务: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科学安排公开市场双向操作。合理把握公开市场利率弹性。

D.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适时适当发挥存款准备金工具的流动性调节作用。

E. 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随着物价涨幅的回落和通胀预期趋于下降,中国人民银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调整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

3)政策评价

2012年通过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力争实现经济增长目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时2012年财政政策的基调也可以看到除了保证民生领域投入外,促进产业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也是重点之一。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通胀水平有所降低等形势变化,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着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组合搭配、灵活运用,调节货币市场,保障我国整体经济稳定。

(六2013

1、经济背景

1) 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城市上涨2.7%,农村上涨2.5%。

3)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6%。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7%

4) 全国就业比上年末增加284万人。

5) 广义货币(M2)余额97.4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3.8%;狭义货币(M1)余额30.87万亿元,增长6.5%

2、经济目标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储蓄率较高,劳动力总量很大。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心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

2)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主要发达国家实行宽松货币政策输入性通货膨胀压力不容忽视,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影响约有1个百分点

3)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4.6%

4)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3、经济政策

1)政策名称与方向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2)政策工具

积极的财政政策:

A. 增加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2013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去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赤字8500亿元,代地方发债3500亿元。

B. 减少税收: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

稳健的货币政策:

A. 调整货币供给: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为13%左右。

B. 公开市场业务:启用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

C. 增加再贴现额度:中国人民银行增加再贴现额度120亿元,支持金融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投放。

3)政策评价

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经济运行总体平稳,是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所在。 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2013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十分明显,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下,经济增长速度略有降低,但企业赢利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物价水平总体保持平稳,结构性通胀并未被有效遏制。 央行实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但资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利率趋于上升,供需矛盾更加突出。2014年,我国应该还在经济复苏的道路上持续前进,面对更深层次,更复杂的矛盾,还需要有效的调控措施加以调整。

(七2014

1、经济背景

1) 201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6.9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7%。

2)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2.6%。

3) 2013年城镇登记失业率4.1%。城镇新增就业1310万人,创历史新高。

4) 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9.3%。财政收入增长10.1%。

5) 2013年结构调整效果明显,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1%。中西部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继续提高,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2、经济目标

2014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长速度。稳增长更是为了保就业,根本上是为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改善人民生活。

2)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5%左右——考虑了去年涨价翘尾影响和今年新涨价因素,而我国农业连年增产,工业品总体上供大于求,粮食等物资储备充裕。

3) 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4)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3、经济政策

1)政策名称与方向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2)政策工具

积极的财政政策:

A. 变动政府支出和国债2014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3500亿元。由中央代地方发债4000亿元,赤字率稳定在2.1%。

B. 减少税收:铁路运输、邮政业电信业启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简并和统一增值税征收率,将6%和4%的增值税征收率统一调整为3%。

稳健的货币政策:

A. 货币供给:2014年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3%左右。

B. 下调存款准备金率:2014年,央行共实施两次定向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实施一次非对称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3)政策评价

2014年在面对经济持续下行的压力,新一届政府坚持去年以来的探索,继续创新调控思路和方式,在加强区间管理的基础上,推出定向调控措施,宏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特别关注的是货币政策中的定向下调和非对称下调,让我国经济保持基本稳定,避免了硬着陆的冲击。并且在持续几年连贯性的政策支持下,我国经济结构优化明显。当然面对2015年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如何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问题仍值得我们关注。

(八2015

1、经济背景

1) 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3.6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

2) 2014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3) 2014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

4) 2014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3个百分点,达到51.2%,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由46.9%提高到48.2%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快于东部地区。

5) 2014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9.2%

2、经济目标

201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与经济总量扩大和结构升级的要求相适应。稳增长也是为了保就业。

2)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

3) 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4) 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3、经济政策

1)政策名称与方向

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

2)政策工具

积极的财政政策:

A. 变动政府支出:2015年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赤字率提高到2.3%。

B. 减少税收:继续实行结构性减税和普遍性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负担。

稳健的货币政策:

A. 货币供给:广义货币M2预期增长12%左右。

B. 灵活运用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等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增长。

二、2008——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评述

通过对近几年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归纳整理,我们可以看到,在2008年开始,我国实行的是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那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防止经济发展过热。

然而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 ,从发达国家传导到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全球经济遭到了巨大的冲击。面对骤然变化的国内外经济局势,我国迅速调整宏观调控目标,在未来的几年里,一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到稳健的货币政策

我们可以看到,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我国经济在经济危机中避免了巨大的震荡,率先在全球实现了国民经济的总体回升,为世界面对这次金融危机做出贡献。在经济率先复苏的现实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关注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这几年如何实现可持续良好发展。

货币政策而言,我国货币政策一直有着高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的政策目标。结合过去几年的成果来看,这些目标基本实现。然而面对迅速变化的经济市场,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在强调的保增长、防通胀和调结构三个方面,我们一直注重前两个方面,而忽视了调结构。而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在转型,我国经济增长已经抛弃了过去的片面追求国内生产总值的高增长转向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结构升级。所以要保障增长模式的顺利转型,需要金融改革、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全面配合。

结合现实我们看到,我国经济目前还面临许多挑战:就业依旧困难,通胀压力问题高房价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等。在过去,我国增长模式的鲜明特点是高速增长和结构失衡。这个增长模式是不协调的、不均衡的、低效率的,从而是不可持续的。所以在未来我们需要持续关注中国经济的转型,实现中国经济新常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宏观调控发挥着特别有效的调控作用,所以在新的经济现实下,我国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需要与时俱进,并进行创新调控方式,实现中国经济的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0b83ef6a21614791611286f.html

《中国2008-201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