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爱的事例

发布时间:2019-04-15 16:54:3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2011年04月10日 08:3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夏安

   中新网4月10日电 据日本《中文导报》报道,一名姓汪的旅日留学生回上海后,在机场向前来接机的母亲连刺了数刀。

    4月1日晚,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到达大厅内的这一幕令周围人都惊诧不已。随即留学生被警方带走。

    上海警方透露,纠纷的原因是因为在日本上学的学费。母子二人因学费问题发生争执。儿子汪某拔刀伤人后被迅速控制住,母亲顾某则当场被送医救治。

    搭乘从日本成田飞出的航班抵达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不久,留学生就与来接机的母亲发生争执,焦点是关于学费问题。 据围观者介绍,当时,汪某从托运的行李中取出一把水果刀,对着母亲顾某连刺了数刀,导致顾某当场昏迷。机场民警赶来将汪某抓获,母亲顾某则被送往附近医院救治。

    目前,犯罪嫌疑人汪某已经被机场警方刑事拘留。

    此外据悉这名留学生在日5年,从未打过工,学费和生活费都靠母亲每月7000人民币的收入来出。(夏安)

(二)本报记者杨智勇为您报道

  记者调查发现,父母“陪读”现象愈演愈烈

  “陪读”,对许多家长来说,早就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然而,随着今年“90后”大学生的入学,“陪读”现象变得更为普遍,普遍到让人吃惊。记者调查发现,不少父母每天的生活重心就是照顾孩子,他们惟一的心愿就是把孩子培养成材,这种被教育专家称为“畸形”培养的方式愈演愈烈。

  当我们静下心来感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同时,却不得不思考:现代“孟母三迁”良苦用心的故事背后,家长们真的经过理性思考了吗?“陪读”,真的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吗?

  事例一为了孩子前途农民举家陪读

  通常在人们的印象中,大学周边密密麻麻的出租房,是大学生们的另一个“家”,大学期间学生们除了在宿舍里度过,可能更多的时间则是在这些出租房中度过的。近两年来,随着“90后”的孩子踏入大学的门槛,陪读的家长们也在这些出租房里占有一席之地,当你看到家长们提着蔬菜等生活物品进入出租房的时候,由“陪读一族”构成的小型“社区”变得日益红火起来,这些陪读一族中包含着形色各异的人群,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为了孩子的前途。

  张静宜(化名)的父母都是农民,今年其考入大学之后,张静宜一家三口全部来到兰州为孩子报名。而在报完名后,三口人就直接“落户”在了大学的附近。除了种庄稼再没有什么收入的张静宜一家,自张静宜考上大学后,一种能够从山沟里飞出金凤凰的感觉充斥在全家人的意识中,这让一家人放弃了祖祖辈辈靠天吃饭的庄稼地。

  在花了两百元钱租了个一室一厅后,张静宜的母亲负责一家人每天的吃喝。“我们的孩子以前经常帮着家里干农活,虽然没有娇生惯养过,但这孩子也没有享过福,孩子考上大学给家里光宗耀祖了,我们考虑了一下,再不能给孩子那么多的生活压力了,为了一家人和她自己的前途,我们要为她提供一个最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让张静宜在大学中依然保持一个好成绩,将来能在社会上立足,一家人放弃了庄稼地,专门到兰州陪孩子上大学,目的就是让张静宜轻松地去上大学。父亲很快在一家私营企业找到了工作,母亲也每天在附近的自由市场里摆摊,每个月上千元的收入支撑着一家三口的“凤凰”梦。作为一个农村的“90后”学生,张静宜虽然没有像城里的孩子那样自理能力差,但是面对父母的这个做法,她还很高兴地默许了:“这样能让我更踏实地学习,不会为家里的事情分心,我觉得这样挺好。”从张静宜简单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她已经习惯了父母围着转的生活状态。

  点评:兰州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建老师认为,父母陪读,实际上是父母对子女学校教育过程的过度参与。陪读虽然可能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会削弱学校教育的功能,而带给学生更多的则是负面影响。中学时代正是人格形成和个性发展的时候,孩子和父母住在学校外面,就会减少和同学接触的机会,从而容易养成孤僻、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导致与同学关系的不融洽,甚至造成性格上的缺陷和出现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事例二不会叠被子优等生带母上学

  近年来,西北师大附近的租房价格不断攀升,以至于超过了繁华地段,但即使这样,陈军(化名)的母亲眼睛都没眨一下就将2100元付给了房东。2100元是一个季度的房费,母子二人在陈军报名后的第二天住进了两室一厅的房子。

  儿子叠被子次数不超过10次

  房子是八楼的顶楼,陈军的母亲提着刚从早市上买的菜开房门的时候已经是上气不接下气。放下手中的菜,她开始了一天的“陪读”生活。擦擦额头的汗水,陈母推开了房门,房间的单人床上被拧成麻花般的被子扔在角落里,换下来的内裤和袜子摆放在床头柜上,开始着手叠被子的陈母开了口:“陈军1990年出生,今年刚18岁,在我和他父亲的眼中,他永远是一个孩子,在个人生活方面他还照顾不了自己,所以我选择‘陪读’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陈军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为了让他能够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学习上,他的生活从来都是我照顾的,可以说18岁的陈军叠被子的次数不超过10次。”

  其实在陈军准备踏上求学之路,离开武汉的家的时候,母亲看着他收拾行囊时的混乱情况,就担心了。在父母面前,陈军郑重其事地叠了一回被子,看着好似花卷的被子,陈军的母亲立即决定:和陈军一起到兰州上大学,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陈军的家庭条件很优越,对于每个月700元的房租,母亲没有任何舍不得。每天早晨为陈军做好早饭后,陈母就会到附近的市场里购买一天要吃的菜,陈军起床后吃完早餐,碗筷什么都不用收拾,就直接到学校上课,等到中午下课后,一桌丰盛的午餐已经摆放在饭桌上。

  她想为孩子铺好所有的路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陈军母亲为他提供的大学生活。作为“90后”的一个优等学生,在掌握充足文化知识的同时,陈军失去了在生活中历练的机会。“他大学毕业后就正式进入社会了,到那个时候他会自己照顾自己!”这是一个母亲对“陪读现象”的辩解,陈母很清楚自己的所作是在抹杀孩子生活能力的成长,但她就是不能眼睁睁看着孩子受到挫折,她想为孩子铺好所有的路,不管花去多少金钱和精力。

  从西北师大东门附近的达家庄开始,到兰州交通大学西侧,不论是楼房还是农民的自建房,都成了众多陪读家长的热捧对象,据西北师大周边各种房屋中介和房东提供的信息,陪读家长租住的房屋竟有50余间。兰州交通大学和甘肃政法学院周边也有上百间房屋被陪读父母所租赁,这个数字表明陪读的队伍已经发展壮大。

  点评:西北师范大学石永福老师认为,陪读是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在作祟。现在的中年一代,许多人都因时代的原因而失去了学习的机会,所以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中年家长愿意以“牺牲”的形式成就孩子的学业,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们普遍存在的“补偿心理”。再者,就业市场对求职者学历的要求,使家长感到了竞争的压力和教育的重要性。三是家长们的“从众”心理,总希望为自己的孩子创造出与别人的孩子一样的甚至是更好的条件。父母陪读不仅弱化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也弱化了他们今后面对人生挫折的应变能力。父母陪读不仅让子女失去了本来不多的锻炼机会,也极易让他们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使他们在生活和精神上都长期依赖父母,成为一个永远也长不大的孩子。

  事例三护“犊”心切父亲寸步不离

  没有钱去租住每个月房租700元的楼房,于强(化名)的父亲找了两间附近的农民自建房安顿下来,两间房子挨在一起,一间房子每月120元。对于于强来说,父亲跟随他一起到兰州上大学,他也是非常的无奈,按他的话说就是“我的4年大学生活就要被毁于一旦了!”

  儿子自律性差父亲“寸步不离”

  于强的高中三年是在父亲的高压下度过的。高一的时候,于强迷上了电脑游戏,曾经被父亲揪着耳朵从网吧带回家,当时于强的学习成绩随着上网和打游戏时间的增加而一落千丈,为此,于强的父亲一边上班一边严密监视儿子的行踪,每天放学之后于强的父亲就会在学校门口等他,回家后就看着他学习,在这样的高强度监护下,于强的成绩提高了,也考上了大学。可就在于强来大学报名的时候,于强的父亲就干脆辞掉了自己的工作,跟随他一起来到兰州,目的就是继续那种严密监视的教育。

  “大学生活对于儿子这种自律能力差的孩子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诱惑,以前就出现了很多好学生因为在上大学时不上课而通宵上网或者谈恋爱,直接影响到孩子学习的事情。对于于强这样自律能力不强的孩子,我只能一直跟随他,直到他大学毕业开始工作。”于强的父亲告诉记者。每天,于强在上完课后,就要回到父亲为他们租住的房子,吃饭学习睡觉。偶尔,于强可以和同学们一起在宿舍里住一晚。

  “90后”不抵诱惑家长要当保护伞

  对于这种将孩子捏在手中的教育方式,于强的父亲有自己的看法:“‘90后’的孩子,面对的这个世界有太多的诱惑,在父母的翅膀下长大的这些孩子,在诱惑面前根本把持不住自己,就会去尝试那些不好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往往会毁了孩子们。大人们含辛茹苦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优越环境,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能全身心地学习,并能抵挡那些不好的诱惑。说实话,我经常会到于强上课的教室外面,透过窗户看到他认真学习后,我的心才会放下来,生怕他和那些不学习的学生一样,不上课跑出去玩。”

  自律能力差,这确实是“90后”大学生们的一个通病,为了保证自己的孩子能安稳地上大学,家长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辞掉工作将孩子罩在自己的保护伞下。都说大学四年是最值得回忆的精彩时光,但是于强说,他在根本上已经失去了享受精彩生活的机会,有父亲存在的大学生活对他来说,能值得回忆的只有父亲严肃的脸。在聊天结束的时候,于强告诉记者,他已经和父亲谈论过是否要继续陪读下去,父亲也答应他陪读一年后就回家,让于强一个人上大学。本来一个人上大学就是对学生们的一种锻炼,但由于“90后”的通病让“90后”的孩子们付出了这样那样的代价,这种情况的出现,家长的责任要比孩子们的责任更大。

点评:西北师范大学石永福老师认为,父母陪读还反映出一些家长对子女“管”字当头的教条。父母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管起,小学要管、中学要管,甚至上了大学还要管。但“管”并不能取代教育和疏导,因为毕竟不能“管”孩子一辈子。重管不重教的教育方式,不仅让父母们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劳动,也不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

(三)正义网四川7月15日电(记者 刘德华 通讯员 吴明远 林科)由于儿子嗜赌好闲,没有工作,30岁了还靠父母养活,陈升甫不止一次劝说儿子要争气,但每次换来的却是儿子的破口大骂。终于,在又一次父子争吵中,忍无可忍的陈升甫将儿子乱刀砍死,临上警车前,他还叮嘱老伴要把儿子欠别人的钱还了。昨日记者从四川省获悉,经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检察院以涉嫌故意杀人罪提起公诉,法院审理后,以陈升甫案发后自动投案,认罪态度较好,依法从轻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年。

据了解,陈升甫一家四口,夫妻俩都是退休职工,大儿子长期在外打工,已成家立业,但小儿子陈淼却还是单身一人。据其父母和知情者讲述,近10多年来,陈淼一直没有正式工作,成天打麻将,睡懒觉,在家不做任何家务,连个人衣服都要母亲洗。赌输了,他就伸手向父母要钱,稍不如意还破口大骂,砸家里的东西。这些年,陈淼在外面欠下了许多赌债,其父母长期省吃俭用供其生活,为他还债,本来条件还算可以的一个家,被陈淼败得一贫如洗,老俩口有时还得靠亲戚接济过日子。

去年中秋,正在家准备团员饭的陈升甫让儿子起床帮着做点事,但陈淼蒙头睡觉根本不理。“你有钱就起得早去赌钱,没得钱就在床上困起。”听到父亲这样数落自己后,陈淼翻身起床就对父亲大骂。陈升甫气得浑身发抖,强忍眼泪,走出房门抽了支烟,而陈淼在床上继续辱骂其父和已去世的奶奶。甚至狂言“反正老子不想活了,死以前老子要看下是你把老子弄死,还是老子弄死你!”

陈升甫气得从厨房拿出菜刀,想进去砍儿子,但走到房门口又下不起心,放下了刀。此时,陈淼仍在骂个不停,陈升甫忍无可忍,再次拿起菜刀向儿子砍去。两刀下去,儿子已是浑身是血,陈升甫顿时心软,说:“儿子,你要听话,听话我就送你上医院去看。”但陈淼却还是大骂,“今天不是你死,就是老子死”。陈升甫第三次拿起菜刀,这一次,直砍得儿子不动了才收了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1cf8aaf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9.html

《溺爱的事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