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叙事性散文经典篇

发布时间:2019-06-16 01:03:3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初中叙事性散文经典篇



  篇一:初中经典散文
  初中经典散文:漂泊京都
  人生的漂泊,会让你收获不一样的经历。现在请欣赏学习初中经典散文,相信这些文字会给你带来启发的。
  初中经典散文:漂泊京都
  漂泊京都,业已是第二个年头了,初来的浮躁、苦闷和迷茫也逐渐地在时间里消解,所得的是一颗平常心。独自地在京都的居所里写作,或采买,或做饭烧菜、饮酒,典型的一个人的“作坊”,就把日子过得很静,很淡。间或去到热闹的城区,也是为匆匆的过客,并不把自己当作完全的京人。只是想,我是一个纯粹为文学而投奔京城的人,把文学当作事业,也把文学当作谋生的手段,就这样把日子过下去,把文章写下去,日积夜累,可供大家卒读或不堪卒读的文字也就多起来。多得有些个泛滥么?每天来的样报多多,便也就把它看做是生命的“影子”。如今,热爱文学的人是不多了吧?
  然而,在京都却也有如我等痴者,打全国各地而来,朝圣般栖居京都。后些来的人,总有一些找上门来,要探讨文学的发展以及以文学谋生的问题。这令我很感动。感动的是,大约他们都从书店里买到我的那本散文集子,那本散文集子,我给它取名叫做《男人的蜕变》,大意是一个男人的精神从一种状态转向另一种状态,这就是可以理解的了。也就在那本散文里,有一篇的标题为《无人呼我》,讲的是我自己的故事,说是初到京城买了一个bp机,却是没有人呼我,寂寞时,自己呼了自己一回。这也不是什么精彩的故事,却是在那篇文章里,无意公布了我的bp机的号码,所以大凡来京的文学青年买了书,就以那个号呼我来。呼得多了,人就略略有些后悔,心想不该把bp机的号公开。只是这样地想了想罢,每有人呼来,还是赶快去公共电话亭回话。当对方告诉我,他也是流浪者时,我总是要与他在电话里作长谈。流浪的心,总是能够相通的吧,所以,我并不去想如何的不该。因为这样的
  交流,总是让我得到多多,那些个男女文学青年原本与我一样,过去都有着一份安适的工作,有固定的收入,便是心中的那一个梦想,使得他们背井离乡,走上了艰难曲折的流浪之路,而前途未卜。那一份漂泊的心境,那一份无奈的焦灼,那一份孤独的期待,不期然地从话语里传达,进入到我的心灵。还记得是去年的冬日,一个大雪纷飞的夜里,我正在写一篇散文,忽然bp机叫了,我一看,是一个并不熟悉的电话,想来是有什么人有什么急事呼我,便出门去打电话。其时已是夜里十点,雪花在冷冷的路灯光下飞扬,而大街上,已是车少人稀,大多的店铺也已关门。我顶着风雪骑车穿过好几条街,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电话,那个店子也正准备关门的,我来了,店主听到我的南方口音,便宽容地让我打,他也是南方人。拨通了电话,对方传来的是一个苦闷的声音。他说,我也是一个外省人,刚才读了您的散文,我跟您一样的心境,睡不着觉了,就想着呼您来,您不见怪吧?我在冷风里打了个哆嗦,那天大约在零下十度,实在是冷的。我说,不怪不怪,找我有什么事吗?他说,我……主要是想和您聊一聊。我们就这样一个在北京城的东头,一个在北京城的最西头,开始了电话交谈。末了,我问他,你还回去么?他说,回不去了。回不去了,这是我从外地来京的很多文化人口中听到的,而我也一样,回不到过去中去。且我的散文集中也收入了这样一篇文章。我们这样大约谈了半个多小时,脚是冻得发疼,手也麻木得快要抓不住电话了,我只好告诉他,我不能再陪你谈了,太冷。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总有一些外省的青年文学朋友呼来。他们谈着各式各样的想法,讲述各种各样的处境。近时有一位南国来的文学青年也是这样呼我,而他的想法却是让我惊叹,并促使我想到要写一篇文章,告知那些欲来京都流浪的文学朋友一些什么。
  那位朋友,原是一位教师的,大学毕业,辞了职到京都来回他的文学梦。这些,原本也很正常,京都是一个大城市,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东西南北文化交杂,平日里玩笑地说,京都是中国的纽约。很多外省人来京都圆梦,有成功者,也有失败者,成功者是微笑,失败者是泪水。然而那位朋友的思想却是让我沉思。他呼过我之后,要了我的地址,然后给我写来一封长信,告诉我,他这是第二次来京都了。第一次来时,呆了些时日,用尽了身上为数不多的钱,只好又回到他的南国去,准备去更南的南方广东去时,一位朋友在北京帮他找到一份工作,是电脑公司。他又来到京都到电脑公司打工。这原本也是很好的,老板很器重他,并想把他培养成一个商人。然而,他却心仪文学,并不想走商人的路,也不曾安下心来经商,这样,老板只好推荐他到一家书店去,以为在那里他可以有所作为。到了书店,自也是可以栖身的,与之文学也近了一些。可是,他一去书店便对老板说,他只是暂时想呆在书店,他的目标仍是文学。老板劝他先干好工作再说,这话好像不大合乎他的心情,及至这一位老板也想炒他的鱿鱼了。因为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店子成为
  文学院的。他在信中还说,他只想搞文学,别的都毫无兴趣。这话也是无错,但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生活姿态,他目前又面临着生存的危机了。流浪者呵,读他的信的时候,我为他的那份执著而感动,也为他那份艰辛而心酸,但我却无论如何也不能认同他的这种思维。为事业从外省来到京都,这很令人感佩,不愿意平庸,不甘心无所作为,这已经是九十年代青年的精神走向。但是,京都并不是慈善机构,不会因为你有事业心而救济你,生存只有靠你自己。在还不能够靠文学养活自己的时候,自是要谋得一份职业,找到一个饭碗,且还要把它守住,这样才是可以立住足,然后再谋求发展。而那位朋友,这一切他都不想,我完全能够清楚他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却又帮不上他,即便我现在完全靠稿酬为生,也是要在一家报社打工的,最起码我有一个通讯地址罢。我读完那位朋友的信,想写一封信告诉他,无论如何也得保住眼前的饭碗,文学的事,总是要等吃饱饭才可以谈的,可是,他却没有给我留下地址,大约他根本就没有地址,只是到处寻找那种极小极便宜的旅馆住罢。我心里顿时怅然无限,一种为朋友心酸的感念便也充塞于胸。但偌大的京都,我又怎能找见这些漂泊的文学朋友而—一把我的想法告知他们呢?
  篇二:中考满分记叙性散文两篇
  中考满分记叙性散文两篇
  动力来自精彩的课外书
  寂寞的童年,没有想象中的蓝天、白云与碧海,没有梦幻中的绿草、卵石与小鱼,但那一本本美丽而神奇的课外书,却让我的生活变得美不胜收。
  我学习语文的动力来自爸爸,准确地说是来自爸爸的一个故事。记得爸爸与我讲的第一个故事就是“从前有座山??”刚开始时还听得津津有味,重复几遍后,就发现了玄机。我要求爸爸讲一讲其他的故事,爸爸不说话,神秘地走到那典雅的书橱前说:看书吧,书里有看不完的故事。这就是我学习的最初动力。
  带着疑问与好奇的心理,我翻开了书橱里那些有着精美插图的童话书。起初,我看到的是书里可爱的白雪公主和小矮人,是书里漂亮的美人鱼与滑稽的小丑,不到几天工夫,幼稚的童心被彻底征服,我如同一个饥饿的人闻到了面包的香味,仿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推着我走进那美妙的世界。后来,我走进了一座座金碧辉煌的宫殿,我畅游了让人心生遐想的海底世界和茫茫无际的宇宙空间。书本里的一切,都是那么新奇美妙。
  进入中学后,一本本精美的书籍成为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朋友,成了我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精神动力。在一篇篇满含思想的文字里,我读懂了余秋雨的惆怅;在一个个曲折的情节中,我读懂了张爱玲的痛苦;在一幅幅诗意的画面里,我读懂了池莉的清新。在那里,我遇到了给予我生命力量的史铁生,衰败的地坛之中透露的那些新绿,不仅激起了他生存的希望,也给了我信心与信念。在那里,我遇到了驰骋球场的贝克汉姆,顽强的拼搏不仅让他撑起了一片属于自己的蓝天,也教会了我奋斗,让我不再是一个对着霞光幻想的人。
  一本本精彩的课外书,让我品味到了不同于课堂的味道,它们在我心中升起了一轮全新的太阳,这是一轮催我奋进、促我进步的太阳。感谢你噢,可爱的课外书!有了你,我的生活将永远充满着动力,永远充满着激情。
  本文写作角度精辟。课外书带给自己以动力,于是历代文人骚客、经典诗词作品、传统古典小说,精美童话小说等,无一不可进入文章。但课外书又是如何带来动力的呢?请看文章第二、三段,作者用大量的笔墨谈童年那个小小的故事与书橱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结束时,并且用“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在推着我走进那美妙的世界”一语锁定,妙不可言。
  第四段同样写从课外书中得到的收获,但写法并不相同,文章边叙边议,叙议结合,语言颇有力度。本文最终被评为满分文。(唐治英)
  动力来自心中的偶像
  当历史的长河消逝在时间的大海时,有些偶像却依然清晰地活在我们的心中。他们就像心中的一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仅给予了我们视觉上的美感,更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
  当你站在那汨罗江畔观看江流涌动的时候,是否记得那天地含悲的历史画面,是否还记得那“举世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英勇投江的场面。屈原,你是我们智慧与情感动力的源泉。当你站在那乌江边上观看波浪翻腾的时候,是否记得那楚汉争霸的纷飞战火,是否还记得那“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项羽自刎乌江的场面。项羽,你是我们英勇气概的源泉与动力。
  顾城曾经说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我心里,每一位偶像,都给我带来了生命的激情与动力。也许洪战辉可以扔下小不点,可他选择了坚守责任;也许李春燕可以不下乡来,前往富裕之地就医,可他心里放不下乡亲;也许陈健可以违背诺言,到大陆去发展,但他铭记着他人的恩情;也许丛飞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他心系着贫困山村的孩子。每一位不平凡的偶像,都以不同的方式在鼓励着我、推动着我。
  偶像,它是你前进的动力,当你迷茫时,读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你会看清自己的目标;当你失落时,读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会看到一丝光明。即使你现在只是一只柔弱的雏鹰,但你有蓝天为你的偶像,只要你心存高远,终可以直击蓝天,俯视大地。即使你现在只是一条涓涓细流,但你有大海作为你的偶像,只要你锲而不舍,终会拥抱大海;即使你现在只是一株稚嫩的树苗,但你有大树作为你的偶像,只要你坚忍不拔,终会长成参天大树!
  偶像,我们生命动力的不竭源泉!让我们用知识为船,用行动为帆,用偶像为舵,满怀激情地驶向成功的彼岸。
  本文极具底蕴,也能关注现实生活。文章材料鲜活而且分析到位,如第二段里对屈原与项羽的引用,先有一笔传神的画面描写,继而是对相关诗词的深入解读,最后还有对自我影响的阐述,内容属于“点”上论述;第三段虽然也是对偶像素材的解读,但方法不同,一是视角转向“感动中国”获奖人物,内容更具时代感、新鲜感,述说也更为简洁,内容重在“面”上的佐证。从语言上看,清新流畅,文采飞扬,开篇的比喻贴切美妙,下笔引人;收束时的排比,比喻贴切,鼓舞人心。(唐治英)
  中考优秀作文:我成长中经历的财富
  清楚地记得,小时的我是那么淘气,那么贪玩。夏天即使是大雨滂沱也要在雨中光着脚丫,在大地这架大琴盘上,与雨滴一起击奏欢乐的节拍。冬天,纵然天寒地冻,千里冰封,我也在雪地里与伙伴们掷雪球、堆雪人,鼻尖冻得通红,嘴里哈着热气,脸上溢满快乐。那时的生活虽然有些艰活,所以我觉得我更应该快乐。与他们相比,我不用承担生活的艰辛,却可以享受生活的快乐,他们的微笑时时感染着我,让我体会着生活的美好与甜蜜。于是,微笑着,真诚地,在风雨中我度过了欢乐的童年。
  ——这,是我的第一笔财富。
  二
  时间老人慢慢地老去,但他没有忘记把我的身体拉长,没有忘记将健康与智慧装入我的头脑。
  我不再迷恋于夏天的风雨和冬天的冰雪,开始探寻书本里的奥秘,探雪人生的真谛,撷取奋斗的乐趣,体验成长的滋味。可是生活的风雨真有点让我站不住脚,伤心的时候,我真想趴下,永远不再站起。但我又怕时间老人那严慈的目光。于是,我就像一棵生长在狂风暴雨中的小树,虽左右摇摆但绝不倒下,一旦雨过天晴,我依然追求灿烂的阳光。于是,我又得到了第二笔财富——乐观、坚强、奋斗不息。
  三
  我的时间终究会走到尽头,我所能带走的也只有一堆碳、氢、氧、氮的化合物。这也是我的第n+1笔财富。
  在第二次与第n+1次之间,我不知道将有什么,但我知道坎坷与痛苦将是大部分。上
  帝是公正的,他分给每一个人的财富也是公平的。一位哲人这样说道:“上帝造物用了7天,他分给人的各种财富也将是7的倍数,其中有71次方次次欢乐,77次方次痛苦,70次方次死亡??”面对上帝的赐与,我不会抛弃痛苦,逃避坎坷,因为那也是我的财富。有了这些坎坷与痛苦,我的人生才会真正丰富而充实!
  曾经,有一笔可观的财富摆在我面前,我珍惜了,并感谢了生活,于是财富滚滚而来:一元钱可以买天下所有的商品;一本书可阅遍精神世界;一辈子可以享受生活??
  精彩读书行
  我畅游在书的海洋,坐着轻舟在三峡之中急流勇进,感受李太白“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与豪情,时而又体验郦道元“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凄凉,不禁潸然泪下。两种截然不同的感情荡涤心扉,我不禁大呼“精彩”!
  我漫步于塞外大漠中,看王维点燃的那一柱孤烟笔直入天,欣赏“长河落日圆”的动人画卷,令人流连忘返。天空中,雁去衡阳,大漠边是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报国思乡之情。军营中羌管悠悠,倾诉思乡之情。此情此景,怎能不令人感动至深,我于是大呼“精彩”!
  我在岳阳楼上凭栏伫立,看着长江水滚滚东逝,孤帆远影,旭日东升,我看到了范公笔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壮阔。中华四大名楼之一的岳阳楼名不虚传,雕梁画栋,给人的是一种气势,一种美感。站在这里,你会感受到什么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我不禁大呼“精彩”!我流泪于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因为我亲眼目睹驼背的卡西莫多攀上高高的钟楼,在晨曦中敲响嘹亮的钟声;我亲眼目睹漂亮的爱斯美拉达被一帮坏人拐走,受尽苦难,终与母亲相认。我更为卡西莫多与爱斯美拉达的死感到沉痛。因为这深深的触动,我感慨流泪,
  篇三:叙事性散文阅读方法及例题分析
  叙事类散文复习技巧
  ①理解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
  ②理解文章中重要句子的深层含义和表达作用。
  ③能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把握文章中作者的态度或观点,作出自己的评价。
  ④能分析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思路。⑤能就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写作特色等作初步的鉴赏品评,提倡多角度有个性地理解。
  ⑥能由文章的感情、观点、价值观和思维方法等产生联想和创新。
  现代文阅读考察中,先考察对文章整体阅读的宏观把握和感受,在考察细微之处的字词句的具体理解和运用;最后考察级和自身实际的延伸阐发。其中既有对阅读方法的评估,又有对学习习惯的展示和量化。
  备考指南]
  1.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从而理清脉络。
  2.掌握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时间先后);按事物或观察的空间方位顺序来叙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用:脉络清晰,条理分明。倒叙:是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叙述。作用:埋下伏笔,造成悬念,以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感染力,避免叙述的平直呆板。插叙:在叙述过程中,由于内容的需要,中断原来情节的叙述,插入有关的情节或事件,然
  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作用:衬托文章的中心内容,丰富了情节、深化了主题,或对主要情节起补充作用和衬托作用。
  3.熟悉各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
  记叙是叙事类散文基本的写作方法。记叙的人称(第一人称:亲切、真实。第二人称:直接,拉近距离,面对面。第三人称:灵活自由,叙述空间大。)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抒情:有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与人、事、物上,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
  然渗透作者的感情。抒情的作用在于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议论: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往往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结尾的议论。
  4.关注剪裁的详略记事、写人、绘景详写的必定是为突出主题和人物思想性格来服务的。
  5.紧抓人物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抓住人物的外貌(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神态、侧面、细节描写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评价人物。
  ①外貌描写(肖像):描写人物容貌、体态、衣着。作用:交代了人物的××身份,揭示人物性格;
  ②神态描写:描写人物的神情、姿态等:表现人物××心理、××思想性格等。③语言描写:描写人物的话语: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④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⑤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者××品质。
  ⑥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为或细微的事件、细小的景物片断进行细致的描绘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或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6.品味环境描写,揣摩描写作用
  环境描写主要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A、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b、渲染某种环境气氛。c、衬托人物心情。D、推动故事情节的情节。自然环境描写作用:A、烘托人物的心情。b、表现人物的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c、起到突出中心主旨的作用。自然环境描写的角度:视觉、嗅觉、触觉、听觉、感觉。
  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7.理清记叙的线索
  线索是记叙文组织和串联材料的纽带。常见叙事线索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②事件线索。以中心事件为线索。③时间线索: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④地点线索:以地点的转移为线索。⑤物品线索:以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⑥感情线索:以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如何找线索:①文章的标题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线索的作用:文章内容井然有序地组合在一起,是文章浑然一体。
  8.记叙文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及作用
  ①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事物的一些特性,赋予事物以一定的象征意义,委婉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马说》《海燕》、《爱莲说》等。
  作用:把抽象的事理或含蓄的情感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使文章更含蓄,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②烘托(正面和侧面):以他体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本体。如《口技》、中描写观众的反映;《爱莲说》中写菊花和牡丹。
  作用:通过描写??从侧面(正面)烘托,突出人或物的××特征(性格或情感)。
  ③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人、事、物或一种人、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通过××与××对比,鲜明地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特征(性格或情感)。
  ④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
  作用: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
  ⑤欲扬先抑: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尔后深入挖掘事物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如《白扬礼赞》中“白杨树算不得书中的好女子,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作用:更加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美好品质。
  ⑥侧面(间接)描写:通过侧面描写他体来陪衬主体,烘托出主体的××性格、品行。如《口技》、中描写观众的反映;《陌上桑》中写罗敷之美。
  作用:直接和间接描写方法结合运用,可以使被描写的人物或景物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⑦伏笔和铺垫:为下文出现的人或事预先提供一种提示或暗示。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⑧照应前后出现相似的内容,构成照应。作用:使文章浑然一体,突出主题。
  9.
  总起全文、引起下文、埋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等。
  [重点突破]
  1.整体感知,概括主要内容(信息筛选整合)
  (1)感知文章大体内容
  ①分析题目,揣摩中心。好题目就是文章的“眼睛”,通过仔细推敲,可预知文章中心。②把握文意,了解意图。③理清结构,归纳中心。
  (2)划分结构的方法:a、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地点的转移、事物或感情的发展变化,“总——分——总”的结构特点来划分。
  (3)归纳中心的方法有:a、提取法,即提取文章的标题、过渡句、中心句、主旨句、结论句。b、组合法。即组合文中的关键性语句或关键性的词语(一类是在结构上起特殊作用的重点句子:篇首段首的总领句;篇末段末的总结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下文的引出句;前后关照的照应句等。另一类是能表明或突出人物性格、情感、态度、观点的句子和词语,也就是和中心密切相关的词句。)进行概括。c、自写法。答题时应进行要点式综合式的概括,分部分层,突出重点主体。
  写作思路:段落之间关系是怎样的(先写-----又写------后写。为什么这样写?)主要内容:文章写了一件或几件什么样的事。
  写作意图:作者的感情、观点及阐述的道理是怎样的。(情、理、观点)
  (4)把握思想感情的方法有:a、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应着眼于全文,结合语境。抓住中心句、过渡句、议论句、抒情句、其他含有鲜明感情的词句或较为含蓄的词句,挖掘文章隐含的信息,力求准确。b、根据内容想象情节以及人物的心理、神态、语言,要合乎情理,合乎人物的性格,合乎故事情节的发展趋势。
  中考例题分析:
  一窠八哥的谜(09年中考)
  牛汉
  我不是个养鸟的人。我连自己都养活不好,还养什么鸟?
  小时候,只喂养过家乡叫做“小雀儿”的鸟,就是麻雀。会唱的鸟没有养过一只。也许是受我祖母和父亲的影响,他们说,天上的鸟飞着唱才好听,养在笼子里的鸟,唱得再好也听着难过。但愚顽的我总还想逮一只会唱歌的鸟。
  天上过境的大雁,盘旋于高空的老鹰,它们那凄厉而缥缈的声音也许就是它们的歌,不管是悲的还是喜的,由于太高远,我听不懂。它们不是豢养的鸟类,只管自己唱,不是唱给人听的。绕着村子低飞的鸟,都不会唱,比如鸽子、麻雀,还有喜鹊,只会嘁嘁喳喳,可能是离人间太近,都想学人话。这种鸟,以为自己会唱,唱给人听,讨人喜欢,绝不是真正的鸟歌。
  我不会养鸟,却有探险和猎取神秘事物的野性。有一年的麦收季节,听说城墙上出现了一窠八哥,我在城墙下绕来绕去寻找。果然,听到了一丝儿很稚嫩而清脆的声音,似出壳不久的雏鸡的叫声。顺着细微的声音找去,终于望见了在高高的城墙上一孔洞穴里,四五张鲜红的小嘴正张着,像一束喇叭花悬挂在崖衅上,好看极了。我当下就想把它们掏下来。但壁立的城墙太高太陡,无法攀登。八哥的窠在城墙的上方,用梯子够不着,从城墙上用绳子缒下来一定可以掏着,但我不敢。我只能立在城墙跟前,仰起头望着那一窠神秘的八哥。
  记得父亲曾对我说过,县城墙最早是隋朝时筑的土城,明朝时包的青砖。墙面上已经有一段砖朽烂成窟窿,很有点像现在北京故宫东北角的那一段城墙,但比故宫的城墙似乎要高些。我异想天开,想攀登上去掏这窠八哥。
  全村的孩子中,我最会爬墙上树。我相信自己会手抠着脚蹬着那些孔洞往上攀登,总有一天能把这窠八哥掏到手。
  我天天练攀登,苦练了一二十天,一天比一天攀登得高。小八哥的爹妈从天空“嗖”的一声回到窠里喂食,翅膀又黑又亮,在我眼前一闪而过,随后从窠里伸出头,朝下望着我,吱吱地叫,我知道它(:初中叙事性散文经典篇)们在咒骂我。有几次,头发上落了雨点似的鸟粪,还有脏土。我心里明白,这是大八哥在对我进行反抗。
  小八哥抖动着茸茸的羽毛,我闻到了奇异的鸟的气味,再往上攀登三五尺,就够着了八哥。
  一天清早,我来到城墙下,感到有点异样,没有听到小八哥的声音。前几天,我已听出小八哥的声音变得洪亮了起来,不再是嗷嗷待哺,而是牙牙学语,已经很像歌唱。八哥的歌,一定不同于鸽子那种柔媚而混浊的声音,更不是麻雀粗糙的吵叫,也不同于村里八音会上的任何一种乐器声。
  已经移居到不可知的地方。
  叫卖黄酒的小栽根告诉我,他看见天亮前后,有一朵黑亮的云彩,向滹沱河那个方向飞走了,那一定就是八哥一家。我伤心地扒在城墙上哭了半天。我知道小八哥还没长到该出飞的时候,它们如何在大鸟翅羽的扶托下逃到远方,真是一个猜不透的谜。我为它们担忧。
  我曾在村子上空看见过成千上万只蜜蜂嗡嗡叫着,扶托着它们不会飞的蜂王,像金黄色的云朵从天空飞过,后来落在我家院子的老槐树上,父亲用涂了蜜的大笊篱,把抱成团儿的蜂,小心地收了下来,于是我家有了一窠蜜蜂,养在西房的屋顶上。
  我想连那么小的蜜蜂都能扶着蜂王飞,那窠小八哥一定能够让自己的父母扶托着飞走。但是我不大相信它们能飞得很远,我在村里村外到处寻找,没有发现八哥的踪影。它们究竟飞到什么地方?难道真的飞越过了滹沱河,飞到了二十里以外的北山上?是的,一定飞到了那个郁郁葱葱的鸟的世界。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33c829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39.html

《初中叙事性散文经典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