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小粒咖啡

发布时间:2012-05-31 07:57: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味道:

云南小粒咖啡入口时候,先品尝到一丝清甘苦味,鼻端全是一种类似花香的咖啡香气,在舌的两侧有一丝淡淡的酸味,继续品尝,酸味会扩散到两腮,但是很淡很幽,如果喜欢喝浓一点的咖啡,这时会出现太阳穴和心脏的有力悸动,让人兴奋。

喝云南小粒咖啡,最好不加糖,本来就不苦,另外糖会掩盖咖啡本来的香气和酸味。而这正是云南小粒的特色。但可以加上一点奶精,又滑又香。

地理:

云南小粒咖啡,是国产的仅有两种咖啡之一,另外一种产在海南,产量也不大。云南的咖啡,生长在海拔10001400米的无霜期较长的高原山地,若海拔太高则味酸,太低则味苦。小粒咖啡多数植于海拔1100米左有的干热河谷地区。生长期长,土质略为贫瘠,空气纯净,阳光充足。这样的咖啡,果实饱满,风味独特,绝对绿色产品。最为独特的是云南小粒咖啡的咖啡豆,比一般的阿布比拉种咖啡豆略为小一点,所以称作云南小粒咖啡。但目前有的庄园已经改良了品种,也有部份正常大小的咖啡豆生产,这种咖啡豆香气和口感更好一些,但还是沿用了云南小粒咖啡的称呼。据我所知,雀巢速溶卡咖啡的组成中,70%都是云南小粒咖啡的豆,一是取起便宜,二是因为云南小粒咖啡香气足、苦味淡、略呈酸味的原因。

历史:

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神父在云南一个叫朱苦拉的地方试种咖啡成功。至今朱苦拉乡仍生长着有90多年树龄的咖啡树24株。

  

朱苦拉村的咖啡林

朱苦拉是一个神秘、传奇、美丽的自然村寨,隶属于大理州宾川县平川镇朱苦拉村委会,位于金沙江支流渔泡江畔,这是一个大理州、楚雄州、丽江市3地交界的地方。

  100多年前,朱苦拉叫“若客来”(彝语),彝语的意思是弯曲的山路。1892年,由于法国传教士田神父的到来,将彝语的精华与法国人的浪漫结合,于是有了朱苦拉这个名字,后人把朱苦拉译为“人间天堂”之意。

  据介绍,1892年,法国传教士田神父为了自己喝咖啡的需要,用 咖啡果在教堂门外繁殖了第一株咖啡树,之后又培育了更多的咖啡树,栽种在教堂周围。从那时开始,朱苦拉村开始了咖啡种植,村子周围从此一直都被咖啡树包围着。村里年纪最大的两位长者杞光辉和李福生今年都已经八十多岁了,他们共同见证了中国最古老的咖啡林的形成。

  朱苦拉虽然贫穷落后,但它是一个与咖啡有着不解之缘的地方。除了全民种植咖啡,村民们都有喝咖啡的传统:自种、自磨、自煮,现在村子里不论男女老少都有喝咖啡的习惯。这里的村民们对咖啡树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即使咖啡豆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经济效 益,村民们也不舍得砍掉一棵咖啡树。

  朱苦拉村接待宾客是用当地的咖啡和核桃,虽然用土罐罐煮出来的咖啡味道不是最好,但这种原始喝法却体现了朱苦拉村民们对咖啡的热爱,也是对来宾的最高礼仪接待。独特而浓郁的原生态咖啡文化,让每个认识朱苦拉的人都不得不心叹,这里不愧为中国咖啡第一村。

  

古教堂

朱苦拉咖啡林属于阿拉比卡豆(Arabica)云南小粒波邦(bourbon)和铁毕卡(Typica)品种。

  现在,云南种植的阿拉比卡咖啡园已超过2.1万公顷。

品种

国际咖啡组织品尝专家在考察了云南咖啡种植及初加工基地后,将云南咖啡评价为哥伦比亚湿法加工的小粒种咖啡一类,为世界上最高品质的咖啡。

  铁毕卡(Typica)和波邦(Bourbon)这两个经典的优质咖啡品种为云南咖啡主要栽培品种,1991年又从肯尼亚引入了卡蒂莫Catimor系列品种(抗病毒能力更强,产量更高)。属阿拉伯种(又称小粒种)的变种。由于这两个品种形态和习性相似,因而两者多混合栽培。

  铁毕卡咖啡原产于埃塞俄比亚及苏丹的东南部,是西半球栽培最广的咖啡变种。植株较健壮,但不耐光照,在夏威夷产量较高。铁毕卡顶叶为红铜色,称红顶咖啡。

  波邦咖啡是小粒咖啡中仅次于铁毕卡的变种。主枝最初和主干呈45度向上生长,随果实负荷下 下垂,侧枝节部较密,结果多,产量较高。但浆果较小,成熟较慢。 波邦顶芽嫩叶为绿色,称绿顶咖啡;

  卡第摩Catimor 是铁毕卡种的改良品种,有25% Robusta 的基因。

  从咖啡的植物学角度来讲,云南小粒咖啡和公认最优秀的牙买加蓝山(Jamaica Blue Mountain)、夏威夷可那(Kona)有基因上的相近性。

经济:

每次去海南总要带点咖啡回来,这次也不例外,买了5大袋放在行李箱拖了7天才回深圳。喜欢喝咖啡的人都知道中国有两个地方出产上等的咖啡豆,一个是云南,一个是海南。据说雀巢咖啡已经推出了云南小粒咖啡豆产品,我看过相关的新闻,大意是介绍雀巢如何注重在中国的长远发展,花了10年时间在云南偏僻山区建立咖啡种植场,教会当地农民种植咖啡脱离贫困等等,那口气简直是新一代的瑞士白求恩。商业当然会改变当地人的生活状况,我还是很欣赏鸟粪公司在供应链和产品本土化方面的长远规划。



  但是从品牌角度看,我不太记得云南有什么本地咖啡品牌,但知道海南起码有不下10个咖啡品牌,比如春光五指山椰奶等等(当然它们下面还有椰子粉、椰奶糖等系列产品),在海南各个大小超市都可以看到这些品牌,而且竞争比较激烈,不断在做陈列,赠送活动,做户外广告,免费品尝等,声势绝对不输过雀巢麦氏,而且产品品质也好过这些国际品牌很多(当然我并非咖啡专家,大多数时间都在喝instant咖啡),更香浓醇厚,价格要略便宜一点。尤其是在咖啡著名产地之一的兴隆镇,各个路口和店招都是这些咖啡的品牌,店铺中最好的陈列位置一般都有咖啡品牌,可以说,咖啡已经是海南一个非常重要的招牌食品/饮品。

  

  然而一离开海南岛,你就基本见不到上述任何品牌出现,哪怕是一点的铺货。非常奇怪,为什么这么好的咖啡走不出海南?

  

  我曾和几位海南朋友探讨过这个问题,得出如下这些答案:多数海南咖啡企业是国有农场转型,或者是县镇小企业,缺少市场意识;另外咖啡市场竞争比较激烈,高度集中在雀巢麦氏等国际品牌,而一个海南的小企业如果想要跨出小岛进入大陆市场,力量太弱小;当然另外和缺少营销能力、资金不足、产能跟不上也有关系。最后总结一句话:大多数海南的咖啡企业还是处于农产品加工销售的初级阶段,只能做好区域市场,无法进行扩张。

  

  这或许是现实,但并非是一个好现象,我们可以列举很多全国扩张的农产品或者是土特产品牌(假设我们把海南咖啡也看成是一种土特产吧),从榨菜、板鸭到苹果等。虽然雀巢麦氏力量强大,但是我个人认为咖啡市场还有很多机会,从最近5年不断进入咖啡市场的新品牌可以看出来,从过去新加坡的金味,还有个什么袋鼠,到现在的雅哈,以及一些台湾、马来西亚公司推出的更高档次的咖啡品牌,比如摩卡白咖啡等等。

  

  最优秀的营销,就是把握了这个社会和人的趋势。而人与人交流越来越频繁,意味着茶、咖啡等饮品市场容量的扩大,从这点说,我非常欣赏立顿 “Starbucks”这两个品牌在中国的作为,前者创造了袋泡茶市场,而后者大大激发了咖啡市场的消费(虽然我最早接受咖啡教育,是在永远充满了台湾卤肉饭味道的名典咖啡物语真锅之类的台湾咖啡馆)。中国这个市场咖啡品牌不是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因此海南的咖啡企业应该后起直追,除非他们愿意以后沦落为雀巢等国际公司的原料提供基地。

  

  如何才能让海南咖啡走出海南成为全国品牌?这当然不是我在此三言两语就能解答。不过从此次海南之行,我观察到如下两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大家从中或许能发现一些问题:

  

  第一,品牌命名和定位。

  

  海南咖啡的品牌名字大多比较土气,比如春光五指山什么的,而它们的广告宣传也大多集中在产地上,我留意了一下,在袋装咖啡的包装上,总写着海南特产、传统精制”……这说明了在这些企业心目中,他们是把咖啡作为一种海南土特产来经营的。

  

  这是一个最根本的错误,在过去,大多数中国人没有喝咖啡的习惯(很多人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咖啡这个东西),因此他们或许只是来海南旅游时,顺便尝试这种苦而涩、黑糊糊的土特产饮料,好象金华火腿,北京板鸭一样,那倒是有道理。

  

  然而今天,我想只要生活在城镇的居民,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咖啡,也很少有人从来没有尝试过咖啡。但是在咖啡的主力顾客心中,一定认为咖啡是一种来自西方的饮料,而且它不仅代表是咖啡香或解乏这些功能层面的东西,还代表一种忙碌并充满乐趣的现代生活方式。这点要感谢雀巢”——它的味道好极了带动了多数中国人对咖啡的理解。而且,我们从麦氏推出和朋友分享好心情的广告,以及雀巢如何围绕上班的年轻男女推出俏皮而有趣的广告,可以看到,咖啡品牌的运做已经集中在生活方式和个性诉求上,这点是海南咖啡难以达到的。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正因为两大主力品牌雀巢麦氏过多偏重感情的诉求,而忽视了对产品品质的提升,这也给这些品质优良的地方品牌提供了新的定位机会,它们可以围绕在品质上准确地传达自己的利益。

  

  第二,产品包装。

  

  下面是两袋咖啡的对比,大家注意观察一些细节:

  

  海南咖啡尺寸明显大过雀巢,包装设计比较简单,英文居然写拼音。

  

  背面,海南咖啡更不够精细。

  

  3年前,我购买过海南的袋装速溶咖啡时,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它的规格和容量比较大,一袋是18克,而雀巢麦氏等咖啡都是13克,也就是说我们朴实的海南咖啡品牌容量比这些国际品牌多了1/3。刚开始我很高兴,因为冲调的咖啡量更多,也更浓厚,但是后来我发现了一个问题:由于长期以来习惯了小咖啡杯(无论是买咖啡赠送的小杯,还是自己购买的),它们刚好是冲调13克咖啡的尺寸,如果我冲海南咖啡,我必须要换一个大杯子(最好是starbucks那样的大马克杯),但如果杯子太大,冲满后味道又偏淡,而且最麻烦的是,我们通常很难在短时间内喝完这么一大杯热咖啡(因为大家都知道,在上班的时候,一般是冲一小杯咖啡,三口两口喝完就工作),结果常常是只喝到一半,后面的就凉掉然后倒了。

  

  这个细节说明,海南咖啡品牌还需要深入观察和了解消费者的使用习惯,从而调整它的产品包装,以及品牌定位,这才具备了走向全国市场的基础。然后,然后……海南几个小型咖啡企业合并成大公司进行扩张,还是邀请外部投资公司比如morganstanley来助力?希望中国也能成长一个象蒙牛这样的咖啡公司,我们以后在办公桌上放的都是产自海南或云南的咖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5d4f9df7f1922791688e8d3.html

《云南小粒咖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