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最新押题预测:儒家文化传承 作文范文集萃(附:精彩点评)

发布时间:2020-06-12 15:41: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高考作文最新押题预测:儒家文化传承 作文范文集萃(附:精彩点评)

押题预测

子思受邀回到高中母校与学弟学妹们进行交流。听说子思正在跟研究生导师学习儒家文化,有些同学表示担心:“我对儒家文化有些了解,比如‘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之类的道理,我也很认可;可是,在生活中真要那样做,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

如果你是子思,你将怎样回应这样的提问?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范文】

01 守得儒道 方得和美

亲爱的同学:

你好!作为学长,我非常高兴你对儒家文化有如此现实的考量。的确,你的担心不无道理,但我想告诉你,守得儒文化,方得大同。坚守儒家文化,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大益处。

儒家文化以“仁”和“礼”为核心,弘扬道德和至善的力量,但听上去没有任何强制力,这也许正是你担心的来由。但你的担心却是以仅有你一个人去践行这种道德行为立论的前提的,故而略显单薄。但如果设想人人都践行并弘扬这种理念,其中的美德力量也必然能引导个人行为规范,推动社会向大同并轨。如果这样说不够清楚,那么我就从“守”、“破”、“离”三方面来进一步解释。

守,即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三毛曾经说过:“心之如何,有如万丈迷津,其中并无舟子可以渡人,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你对待儒家文化,就应当保持类似的态度,不管别人怎么做,不管世界怎么变,你坚持礼让,坚持以德服人,其实是你坚守自我,不向逆流妥协的体现。况且如果人人都能在喧嚣中守得一份儒家文化的宁静,那么又何惧被争抢无序的人群侵夺了正当的权力?

破,即打破惯性思维,看到这个世界好的一面。我们今天的社会,已经在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建设中加固了向善的道德堤防,大部分市民已十分理性,道德的社会集体认可度在稳步提升,诸如你提及的乱象已基本无迹可寻。故而你这种十分现实的考虑很好,但社会已经悄然改变,你的忧虑大可打消了。

离,即锐意创新,给儒家文化找到一条通往现今的路。时代在变革,社会在发展,儒家文化如果一成不变,确实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以如果你能在保持儒道积极核心内涵的基础上,将其与时代要求相符合,那么更多的人会乐于接受它,并主动践行儒道,而不会再有这些顾虑。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那些把灯背在背上的人,他们的身影投射在自己面前,成为前路的阴影。”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本应是指引社会前进的明灯,如果你过度忧虑,它也会变成前进进路上的阴影。所以,希望你记住,坚守儒道,方得大同,为儒道守破离,你会看到世界和谐的风景。

希望我的回答让你满意,也希望你能坚持热爱儒家文化。

学长子思

XXX

【点评】

结合作文原材料,合理选择角度与对象,采用书信体成文,是一部分考生在文体上创新的首选,我要说的是,书信体不是得高分的必由之路。本文虽然采用书信体,但是行文中体现的“思想性”远远超越了“文体”本身。围绕“儒学的现实困惑”,该考生创造性地提出了“守破离”三个维度加以阐释,虽然不一定科学准确,但基本上能自圆其说,这番勇气与胆量,可为广大考生示范!

02 人人自律,不愁公车

子思笃古好儒,于高中时代便颇有文名。毕业后,受邀回校讲演,其间遭一生诘问:“夫子倡‘约之以礼’‘以德服人’‘推己及人’等道理,但若真将之推及生活,岂非连公车都挤不上?

我若子思,必会回答:夫子所倡之‘礼’、‘德’皆非针对某一单一个体,而是对整个社会而言的。试想,若人人克己自律,等公交车时自会排队等候,又何谈‘挤’呢?

此生有此疑问,自是未得肯綮(不准确)。夫子生于春秋战火之中,其时周室辙东,王纲渐坠,诸侯坐大,攻伐益甚。在那个年代,道德之标杆欲倾,故宣圣提出“克己复礼”,希冀能以此扶正人们的道德观念。因为在当时若仅凭夫子一己之力,是不可能阻止大国间的相互征讨的,所以他希望人们自己觉悟,人人克己、推己及人而近取诸譬,最终达到天下太平的境界。

宣尼公“礼”、“德”,不仅有人人自我约束的意义,也有“上行下效”的意味。譬如他说“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统治者就好比天上太阳、月亮,他的德行是为人所效仿、歌颂的。相悖于法家冷酷的法治、术治、势治,先师更是提倡“焉用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曹,草上之风,必偃”。有了一个楷模供人效仿,民皆会如子来(化用《诗经·大雅·灵台》“经史勿亟,庶民子来”),根本就不需要严加管理。处在一个人人争相追逐贤能,去恶向善的社会中,怎么还需要为挤公车而发愁呢?

当然,在春秋那时,夫子的思想是很可笑的,是以子路宿于石门是见讥于守门侍卫。但将夫子的理论推广到当今的社会,必定是有极大价值的。社会本就是人与人组成的共同体,穷其根本便会发现,治理社会便是修身正心。自律者使自己这滴水变得澄清,若千千万万滴水皆为清澈,社会这条河流又怎会污浊呢?“礼禁未然之前,法施必然之后”,固夫子之“礼”,能使人耻且格,即有了人之四端,又为何会不顾廉耻,去与人争抢而上公车呢?

人人克己,何愁公车?君子之于道,颠沛造次亦不能去之,何况只是为了赶几分钟,就抛却礼义,与人争抢,挤上公车呢?何况,沐浴在人人自律的社会氛围中,就算跖民复生,也会谦让排队的吧!

【总评】

文章段落精干、条理清晰、引用合理。文章密切关注写作要求——回应学生对儒家学说如何规范当今社会秩序的疑问。文章简要引述材料之后即亮出中心观点,然后分两个方面论述,并就自己积累的《论语》、《三字经》、《诗经》等传统经典格言,展开合理引用和充分阐述。文章条理清晰、文完意足。在限时作文中,能够如此准确地引用正是该生出类拔萃的地方。

语言表达简洁精炼有力量。尽管有几处细节表达需要推敲,但该考生表现出的文言文引用和表达能力、熔铸经史语言的能力、文言文表达的勇气和“务去陈言”的写作心态,是非常值得赞赏的。文章也因此形成了简洁精炼、内蕴浑厚的语言风格。

03 不妨做一个行儒道的少年

这位同学,你好。首先我对于你能有所了解并认同儒家文化表示十分欣慰,但你同时怀疑行儒家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

在这里,我想打消你的疑虑,请你放心地在生活中做一个行儒道的少年。

为什么要在生活中行儒道呢?首先,我们无需质疑儒家文化深厚的底蕴及其正确性。悠悠千年传承,无数人、事考验她、磨炼她、优化她,使之至今俨然一块温润无瑕的美玉,以其荣光再滋润我中华子孙。其次,儒家文化的濡染能提升你的修养。修养的提升外化为儒雅的气质,你难道不愿自己也能如翩翩之君子吗?

当你能在生活中“约之以礼”,即以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行力时,你便懂得谈吐应温和,脚步宜轻缓,待人需包容,正是君子之举。

同时,当你已行儒道后,他人也会受你和煦之风的吹拂,当你渐渐“推己及人”,学会理解他人的感受,朋友间也许就少了几次不必要的争吵,邻里间免了几场不必有的纠葛,当你将自身修养所得之“德”示人,你不再下意识伸出拳头解决问题, 而别人依旧顺服,便做到了“以德服人"。此时,他人也会认定你便是一位君子。

这样一来,你行使历经千载的儒家文化,由己及人地被认可为翩翩君子,此般如何? 所以做一个行儒道的少年吧。

至于你怀疑行儒道会不会连公交车都挤不上,我想说的是: 也许儒家文化不是你优先就座的会员卡,但是她一定能让你在此纷乱拥挤的时刻,少一分戾气,多一分谦让,当不行儒道的他们挤得那样狠狈不堪时,你却仍旧儒雅出众——我辈岂是囿于挤公交之人? 如此是不是多一分大气 ?

当然,立刻做到像古代众先贤般终身行儒道是不易的,但是行儒道仍可从小事开始。只要从此时此刻开始,从细微处思索儒文化的行事方式。等宣讲结束,试着让其他同学先走,试着降低自己说活的音量;等下次挤公交的时候,试着不大力推搡别人,试着把座位让给更需要的人。当每件小事都能做到“约之以礼”“推己及人”,你会渐渐发现行儒道成了自然之举,成了内心流露。

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但他所创之儒家文化的影响流及至今,哪止这三千人? 我愿你,愿我们都能做一个行儒道之人,愿你成为孔子跨越千年的弟子,成为下一个贤者。

做一个行儒道的少年吧。

【点评】

文章标题“生动、简洁、富有青春气息”;文章第一段,扣住“回应”这一任务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然后自然亮出观点,追寻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最后结合现实,合理剖析行儒道的方式方法。层次明晰,便于快速阅卷。在行文中,漂亮的衔接、有底蕴的文句、准确的用例、甚至标点符号的丰富,都会为自身的作文增色。希望考生们铭记考场作文的规则,同时营造更多的亮点!

04 莫把解药当毒鸩

儒术独尊之时,和字当道慢而有序;科技称霸今日,效率至上稳中求快。两相对照,儒之于今日之社会似乎水火不相容。却不知,儒学精华在当下可当解药而非毒鸩。

挤不上公交的担忧确乎难免存在,但静言思之,此等焦虑纯属“叶公好龙”。(“叶公好龙”,比喻自称爱好某种事物,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害怕。但是观后文论述,主要论及对儒家文化内涵的错误解读,而非虚假推崇、喜爱。)这反应了对儒家思想理解的剑走偏锋,是把谦和有礼异化成一团和气,将谦谦君子误解成了软弱男子,把礼让等同于让,把谦和等价于附和。如此观之,儒礼本无罪,对他的错误解读是原罪之觞。

换言之,该同学的无理焦虑,映射出的是以“和”为思想内核的传统观念与当今浮躁世风的不可调和矛盾。木心先生所推崇的“从前慢”是“和”栖居的温和土壤,而今人所慨叹的“总浮总疏总麻木”,则是浮躁红尘滋长的温床。我们赞扬上世纪英伦社会的绅士风气,却不可避免今日的女士优先车厢中全是男性。我们欣赏慢时光里邻里谦让大众熟知,却无法改变今日人人封闭自我为主。假若人们都熟谙儒之谦让有礼,又怎么会出现“挤不上公交”的窘境?

昔日温润如玉的君子啊,真的需要儒学精核来唤醒。要知道,儒学文化能绵延上千年,至今在中华文化的庞大体系中自成一个派别,必然是有其活力和时代感的。《礼记》有言:“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其道也光明。”(语出《易传·艮》,原文如下:“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意为当止则止,当行则行。但是观后文论述,考生似乎将其解释为“时代变化,行事也应当与之共同变化”,有引喻失义之嫌。)做事如此,儒学发扬亦如是。在当下对个人竞争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板下,儒学选择的“与时变,与俗化”,是在申明底线的前提下,给人随和亲切,让人自觉感悟。谦和与强势也能碰撞出思维和谐的火花。

宰相赵普叹曰:“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语道破儒学的现实意义,更在一定程度上点出了传统文化的弘扬由径。古人尚且如此,我们又何能将儒家大智弃如泥沙?不曾忘傅雷愿在浮浮沉沉中勿失本心,这是儒家淡薄安贫的缩影。不曾忘,文化兴国是治国纲领之一,经世致用的人才是国之所望所求。这些又何尝不是儒道中“积极用世”思想的外化?

时代的潮流浩浩汤汤,杂质被冲刷真金被保留。去腐来新,儒之大道,文化传扬之正道,切莫止于来时路。

【点评】

本文“颜值”很高,在考场中无疑能够令阅卷人眼前一亮。高颜值,源于考生对文字高超的驾驭能力:对仗的语句使文章富有韵律,简练的文字使行文干脆利落,自创词汇有陌生化效果而不晦涩,从容的文字风格与论述内容相得益彰,成语、名言、名人事例也为文章增色不少。

这篇文章的另一个优点是论述的层层推进:先指出对方的错误,再分析具体问题产生的原因、解决的办法;从个别事件中的论述,延伸到更广大层面的意义和价值。这样的论证思路,既紧扣材料,又不拘泥于材料,以广阔的视野完成了写作任务。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7eb1c21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ba.html

《高考作文最新押题预测:儒家文化传承 作文范文集萃(附:精彩点评).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