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会写“醋、饺”等15个字,会写“腊月、展览”等35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习俗,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理解节日习俗中的民族文明和传统文化。
教学重难点: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了解详写、略写的好处。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儿”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朗读课文,小组内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zhēng掺和(chānhuo
3.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醋、宵、戚、骆、驼、浒”,并且在黑板上的方格中示范。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老北京过春节的情景。
2.再默读课文,想一想: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的?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
成下表

腊月初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到孩子:买杂拌儿,买火暴竹,买各种玩意儿腊月二十大人准备各种过年物品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放鞭火包,吃糖过了二十三大扫除,把吃的预备充足
除夕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火包,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铺户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小孩逛庙会
正月初六多数铺户开张,伙计们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元宵节
看花灯,小孩放花火包,吃元宵
正月十九春节结束


2.说一说腊月二十三为什么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过年的味道(除夕:
1.指名读第7自然段,说说除夕给你什么样的感觉。(热闹你们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除夕真热闹”?


2腊八粥
教学目标
1.会写“腊、粥”等15个字,会写“糊涂、搅和”等9个词语。2.朗读课文,想象八儿的馋样儿。教学重难点:1
了解课文的内容,说说哪部分写得详细,哪部分写得简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体会
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2.找出文中描写细腻的句子,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在上节课中,我们跟着老舍先生一起去看了北京的春节,其中提到了一种腊八那天会吃的食物——腊八粥。民间有句俗语“腊七腊八,冻掉下巴”,这说明在腊月天气很冷。于,产生了一种民俗,在腊八这一天要喝腊八粥,把下巴粘牢。这就是腊八粥的由来。234
二、
在你的心目中腊八粥是什么样的?谈谈你对腊八粥的印象。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跟着沈从文一起去品尝一碗热腾腾的腊八粥。板书课题,介绍作者和作品。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
孥孥(núnú
1.指名读生字、新词。着重指导:唾沫(tuòmo
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着重分析指导“腻、灌、褐、筷”,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围绕“腊八粥”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本文围绕八儿等着吃母亲熬煮的腊八粥的经过,展现了一幅淳朴、和睦、温馨的图景,表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23
通读课文,你认为整个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能否用小标题概括故事说一说哪一部分写得详细。(等粥哪一部分写得简略?(吃粥
情节?(盼粥—想粥—猜粥—看粥—喝粥
4.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小组内读一读,谈一谈你的感受。四、课堂小结。
初读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八儿天真、可爱、嘴馋,腊八粥香甜诱人、惹人喜爱。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这节课,咱们继续学习作家沈从文笔下的文章——《腊八粥》(师生齐。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一幅细腻独特的腊八风俗画。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品读第一部分(1自然段
1.请一位同学朗读文章第1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作者写腊八粥时,为什么要花费那么多的笔墨去列举腊八粥的原料?(写出了腊八粥的材料丰富。我们在上节课也曾经提到过关于腊八粥的句子,回忆一下。
从中你可以感受到腊八粥吃起来一定如何?(美味可口23
那么作者是如何描写腊八粥的美味的呢?(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腊八粥在写腊八粥的材料和煮的状态除了能够衬托腊八粥的香甜可口,还有什么作
锅里煮的状态,还有腊八粥的香气。?(为后文的故事情节做铺垫。(品读第二部分(2~8自然段
那么多人都喜爱腊八粥,八儿也是其中的一员。那么面对这样的一锅粥,八儿又是如何表现的呢?自读第2~8自然段,画出描写八儿的语句,体会一下八儿的心理是怎样的?作者是如何表现的?
①“喜得快要发疯”:心理描写,略带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八儿的兴奋。“眼睛可急红了”: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语言和神态描写,写出了八儿的迫不及待。
②从八儿的心理、神态、语言中能感受到八儿有什么特点?(天真、可爱、颇有童趣(品读第三、四部分(9~19自然段
1.朗读第9~13自然段,从八儿与妈妈卝的对话中,你能感受到八儿的心理和人物特点是怎样的?
(八儿急切地想要吃到腊八粥,但是只能苦苦等待;看到腊八粥淡淡的烟气,开始猜想锅内的情;但是同时也没有只想着自己,也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所以八儿不但天真可爱,而且也孝顺体贴。
2.从妈妈对八儿的回答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妈妈是非常疼爱八儿的。
3.从这段富有生活气息的对话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八儿与妈妈之间浓厚温馨的亲情。4.一位同学朗读第14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八儿猜想的腊八粥是怎样的呢?画出相关句子并进行品析。
①“饭豆……月中月长了吧”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想象中豆子发胀饱满的状态。②栗子、花生仁煮得软糯稀烂。
③哪个词可以形容八儿想象中的腊八粥?(妙极了
④这段猜想有什么作用?(写出了八儿对腊八粥的猜想,为八儿实际看到腊八粥做铺垫。⑤写出八儿怎样的心理?(憧憬、渴望的心理
5.当妈妈把八儿抱起来以后,他终于看到了腊八粥的庐山真面目了。妈妈煮的粥究竟是怎样的?作者是怎样描写的?齐读第15~17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

栗子跌进锅,饭豆煮得月中月长,花生仁儿脱了红外套,锅巴围了锅边成一圈儿,粥的颜色是深褐。
②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腊八粥内各种东西的状态。6.你觉得当八儿看到这锅粥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呢?从哪里可以看出来?①“他惊异得喊起来了”——感到惊讶。
②“怎么,黑的!”——有点嫌弃,觉得腊八粥很脏。
7.看到八儿有这样的反应时,妈妈是如何表现的?(“捡了一枚大得特别吓人的赤枣给了八儿”。
从妈妈的行为中你能感受什么?(妈妈对八儿的疼爱。

教师小结:在第三、四部分中,八儿的心理发生了哪些变化?(迫不及待—等待—憧憬—惊讶—嫌弃
(品读第五部分(20~21自然段
最后八儿终于喝到了腊八粥。作者又是怎样来写喝腊八粥的呢?画出你觉得写得好的句子进行赏析。
①“靠着”、“斜立”、筷子“摆”成十字,动作描写
②“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外貌描写,写出了八儿喝饱了以后满足的样子。③“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八儿的父母也喝得十分满足,通过对人们喝完腊八粥后状态的描写,表现出腊八粥的美味。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虽然文章的标题是《腊八粥》,但读完全文后,我们发现文章详写的部分是第二部分,等腊八粥,而喝腊八粥则略写。为什么?(通过写熬制腊八粥的过程,表现八儿和家人其乐融融、温馨和睦的家庭气氛。2
作者的写作目的并不是写腊八粥的美味,而是通过描绘这个生活场景体现普
通百姓对生活和家庭的热爱。
3.作者笔下的腊八粥让人垂涎欲滴。再读读课文第1自然段,仿写一种你最喜爱的食物。
四、布置作业。抄写词语,背诵喜欢段落。板书设计:
腊八粥



略写:喝粥

3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宫、侯”等8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结合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描绘的景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春色是美好的,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也如春光一样,安静美好。杜甫借花、蝶、莺来歌颂春,一起背诵《江畔独步寻花》。我们再走入春天的长安城去看看寒食节的景象吧。2.知诗人,解诗题。
,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官至中书舍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原有诗


(连词成句,读懂诗意。
1.想想每个词的意思,遇到不会的怎么办?(查字典、看注释
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清明节前1~2,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2.把词语连成句子,小组内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3.全班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展开想象悟诗情。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1.指名读第一句。出现在你眼前的是什么景象?(板书:飞花御柳
2.“飞花”是什么情景?“无处不飞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呢?(落花随风飞舞,写出了花的轻盈美丽。
①不说“落花”而说“飞花”,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意蕴深远。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
②指导读出花飞柳摇的美。
③用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3.交流寒食节有哪些习俗。(寒食节禁火、吃冷食。“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4.日落天黑时,长安城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指名读第二句。5.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板书:蜡烛轻烟四、补充资料,加深理解。
1.补充课前搜集到的资料,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这首诗的含义。2.寒食节民间禁火,而汉宫却传烛赐火,这说明了什么?
(皇帝特许重臣“五侯”可破例燃烛并直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讽喻皇宫的牜寺木又以及宦官的专宠。
五、布置作业,熟读成诵,拓展延伸。1.朗读全诗,熟读成诵。
2.课下搜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和同学交流你自己的见解。板书设计:
寒食
飞花御柳——写景以汉喻今蜡烛轻烟——抒情
流露不满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展示牛郎织女故事图,提问:这是什么故事?请同学们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一首跟这个故事有关的诗《迢迢牵牛星》。
3.板书课题,解释题意。(选自《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迢迢,远。
二、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同桌互读,集体交流。指导生读好以下词语。迢迢(tiáotiáo皎皎(jiǎojiǎo(zhuó素手札札(zházhá机杼(jīzhù脉脉(mòmò
2.重点指导书写“素、章、盈、脉”四个生字,注意字的占格和笔顺。3.熟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三、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
1.汇报词语意思。
迢迢:遥远。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银河东。
皎皎:明亮的样子。河汉:银河。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西。织女星与牵牛星隔银河相对。
:伸出,抽出。:白皙的。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机杼:织机的梭子。: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落下。几许:多少。盈盈:形容清澈。脉脉: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2.连词成句,交流每句诗的意思。
(看那天边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发出札札的织布声。(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整幅布帛,眼泪像下雨一样落下来。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再读古诗,与同学交流诗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织女与牛郎被银河阻隔,不能相见的哀伤与不幸的情感。
2.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织女的哀伤与不幸的情感?(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五、布置作业,熟读成诵,拓展延伸。
1.熟读成诵,小组交流:诗中的织女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美丽、勤劳、孤独、哀怨、痛苦2.推荐阅读《牛郎和织女》。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贴出图片(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一轮玉盘似的月亮高悬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发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可诵读关于月亮的古诗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另一首关于月亮的诗《十五夜望月》。二、释题意,明作者。
1.十五夜: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2.王建,字仲初,许州(治今河南许昌,唐进士,曾任昭应丞、渭南尉。一生困顿,晚景尤其凄凉。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纟充氵台阝介纟及的暴彳亍。语言通俗明晰,凝练精悍,风格简括爽利,善用七言歌行体。三、初读古诗,扫清字词障碍。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诗。同桌互读,集体交流。
2.重点指导书写“栖、鸦”两个生字,注意“栖”字右面是“西”,不要加横。“鸦”是左右结,注意书写时笔画的穿插避让。3.熟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四、结合注释,理解诗意。
1.借助注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小组内交流。2.全班汇报。
①汇报词语意思。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栖:,休息。
冷露:清冷的露珠。湿:打湿。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思乡怀亲的思绪。
②连词成句,感悟诗意。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白霜,树枝上栖息着乌鸦。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院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家?五、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文中写了哪些传统习俗?(八月十五望月你还知道哪些传统习俗?
2.再读古诗,与同学交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八月十五游子的思乡之情。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熟读成诵,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2.课下搜集描写中秋节习俗的古诗或思乡的古诗,与同学交流。七、布置作业:抄写诗三首。板书设计:
十五夜望月
:地白栖鸦冷露桂花明月望月兴叹:秋思

4*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播放戏曲音乐,欣赏不同的戏曲剧种。2.播放藏戏视频,
介绍藏戏:其实,还有一个剧种,它一直流传于我国的最高处,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它就是藏戏。(板书课题
3.默读课前导语,看看本课对我们提出了什么要求。二、
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默读课文,注意默读的速度。画出文中不懂的词语,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想想意思。2.出示“旷野、布施、开山鼻祖”等词语,认读、理解词语。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2.交流收获。
(戴着面具演出;没有舞台;一部戏演三五天还没有结束。本文主要写了藏戏的形成、特点和作用。重点写了藏戏的特点和作用。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课文浓墨重彩地向我们详细介绍了藏戏的艺术特色,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感受藏戏独特的艺术魅力,边默读边思考藏戏有什么特点,做好批注后,在小组内合作探讨,然后在全班交流。2.交流汇报。(1藏戏的面具。
①藏戏的面具有什么特点?它为什么能历经几百年仍保留到现在?
②藏戏的面具到底是如何运用象征、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性格的呢?从文章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体会。
③展示藏戏面具图片,出示京剧脸谱。你觉得藏戏的面具与京剧的脸谱有什么异同?
了解了藏戏的面具,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藏民的智慧和艺术天分。这也是藏戏千百年后仍具魅力的地方。(2藏戏的舞台。
与现在的流行音乐、其他地方戏的舞台相比,藏戏的舞台简单到什么程
?(藏戏的艺人们不求高档的舞台,不求华丽的服装,他们将雪山江河、草原大地当作背景,席地

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只要有观众即可。(3藏戏的演出。
①指名朗读后,:“藏戏在演出的程序、时间、唱腔、动作上有什么特点呢?②生汇报。
多媒体展示一段藏戏《文成公主》的片段让生欣赏。加深生对藏戏面具、舞台、演出特点的认识。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藏戏的独特魅力。五、自主品读,了解形成。
1.自读课文第4~7自然段,小组讨论: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2.集体交流。
(1以弱抗强的传奇:年轻的僧人→凶险的自然。结合“数不清的牛皮船,被掀翻在野马脱缰般的激流中,许多涉水过江的百姓,被咆哮的江水吞噬”体会雅鲁藏布江的凶险,一个年轻的僧人想为百姓造福,要与天抗争。这是勇敢的传奇。
(2创造奇迹的传奇:一无所有→58座铁索桥。通过七兄妹组成藏戏班子,以艺术和善良感召人们,大家由赏戏到献出人力、物力、财力,在江上建了58座铁索桥的事迹,来体会这种齐心合力、人定胜天的传奇色彩。
(3艺术的传奇:僧人→藏戏的开山鼻祖。这个仅由7个人组成的藏戏班子,开创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诞生了一个为人们接受并赞叹的剧种。六、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师生合作朗读课文,交流:你有什么新发现吗?这样写妙在哪里?(感受藏戏的特点和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2.回顾全文,本课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生自由说
3.不同的地方不仅有不同的节日风俗,还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你还了解哪些有特色的艺术形,试着用本文学习的表达方法去描述一种你熟悉的艺术形式。七、布置作业:抄写本课词语。板书设计:藏戏
形成:唐东杰布为民造福特色:面具
习作家乡的风俗
教学目标:
1.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2.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3.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
舞台演出独具魅力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展示各民族民风民俗图片“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2.如果要让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你会选择介绍什么呢?(生自由发言
3.导入新课: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来把家乡特别的风俗介绍出来吧!(板书:家乡的风俗二、启发思路。
1.介绍之前,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风俗。(生自由讨论2.汇报讨论成果。(1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
(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3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去写?
3.根据你要介绍的风俗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1写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称作为作文题目。(2可供选择的题目:《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欢度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种风俗,想想它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抓.住重点课文,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进行指导。出示课文片段欣赏: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火包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教师点拨:这一段采用“总—分”的结构写除夕。中心句是“除夕真热闹”,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从味、色、声三个角度描写老北京除夕的风俗习惯。“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火包声日夜不绝”,作者从气味到色彩再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1.写作技巧点拨。
(1要把风俗活动的各个环节写清楚,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
(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一般先简要地交代风俗活动的时间、地点、人物和内容,然后详写参加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及感受。可以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风俗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很多,写时既要对群体活动的情景做总体描述,也要对其中的个体作具体的描述。对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细描写,其余部分可一笔带过,这样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题鲜明。
2.写自己对风俗活动的看法,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注意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
3.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节》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风俗,内容详略得当、特点突出,语言通顺恰当,等等。五、小结。
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风俗,选取不同材料,运用抓.住特点描写风俗的方法,介绍出家乡的风俗活动,详略得当,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六、作业、延伸。
将你的习作与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勾画出对方习作中所刻画的家乡的风俗特点。(看看是否详略得当
板书设计:
习作:家乡的风俗抓特点
详略得当

语文园地一
教学目标:
1.学习分清文章主次、详略得当的表达方法。2.了解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表达方法。3.了解不同习俗的寓意。4.学写一段文字,提高书写速度。5.诵读古诗词,积累优美词句。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将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说一说每篇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自由交流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本单元的几篇课文让你学到了什么?(生自由交流
2.交流《北京的春节》,课文重点写了什么?(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元旦<旧时指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为什么这么写?(突出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3.交流学习心得。
①《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情。其中八儿等粥写得详细,一家人喝粥写得简略。八儿等粥之所以写得详细,是因为通过八儿母子的对话以及八儿渴望吃粥的心理描写,更能表现出腊八粥的色香味美,及一家人温馨美好、其乐融融的氛围。而对一家人吃粥这件事,作者别出心裁地用简略生动的语言描写了一家人吃饱后的情景,对表现腊八粥的美味,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氛围起了锦上添花的作用,使文章结构完整紧凑。
②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心突出、条理清晰、表达清楚。要做到详略得当,首先应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哪些次要内容,然后主要内容详细写,次要内容则要简略。
③写人的文章,首先确定好想表现的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围绕中心选材,对表现人物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进行详写。
小结:读文章的时候,分清文章的主次,就能领会作者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习作的时候,先想好要表达哪些主要内容,这些内容要写得具体详细一点,而次要内容则写得简略一些。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表达才清楚。三、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题。
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的部分,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展示:生自由读后交流:“一律”“清一色”“都是”“通通”都是“全部”的意思。“勇夺第一”“喜获金牌”“摘得桂冠”“拔得头筹”都是“取得第一”的意思。这样写的好处是

什么?(不同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避免重复,让文章表达更生动。(第二题。
1.课件展示问题:你知道下面这些习俗的寓意吗?你还知道哪些寓意吉祥的习俗?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的时候吃鱼:建筑上雕刻蝙蝠:2.生自由交流。
四、学习“书写提示”。
1.生观察书写提示里的文字,交流书写注意事项。
(1大小相兼。每个字字形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
(2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3疏密得体。一般是上密下疏,左密右疏,内密外疏。被包围部分大小适宜,周围留白越小越好。
2.生照样子写一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强调书写速度3.师生交流、评价。五、学习“日积月累”。
1.生自由读“日积月累”的诗句,注意读准“晞(xī”的读音。2.生交流诗句意思,明白时间是宝贵的,要珍惜时间。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等待阳光照耀。春天给大地普施阳光雨露,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老来悲伤也没用了。(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只要大致说出语意就好。
3.多种形式朗读,熟读成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表明要珍惜时间。
4.结合实际,生谈谈如何珍惜时间。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抓.住特点介绍事物、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学习了用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意思的表达方法,了解了不同习俗的寓意,同时积累了珍惜时间的古诗词。同学们要学会珍惜时间,好好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七、布置作业:抄写日积月累。

5鲁滨逊漂流记
教学目标:
1.会写“惧、凄”等14个字,会写“航海、荒岛”等46个词语。2.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提炼小标题。
3.关注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体会并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4.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提炼小标题。体会并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二、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设想有一天你身处这样的困境:黄沙漫漫,无边无垠。你一个人被困沙漠之中,头上是炎炎烈日,脚下是如焚热沙。你和骆驼茫然地前行着,而你的水,只够用两天了……你该怎么办?
2.出示作品《鲁滨逊漂流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荒岛求生的人物——鲁滨逊。3.简介作品,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塞尔柯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形象,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二、认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木筏(fá(xù
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宴、籍、聊、贷”4个字,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梗概部分,说一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自由交流2.小组内交流,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获救回国四、课堂小结。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这部小说主要写了流落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的故事。文中的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生自由交流五、布置作业:阅读《鲁滨孙漂流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导入新课: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冒险精神、坚忍、有毅力、有智慧、勇敢、果断、勇于进取……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浏览精彩片段,说一说在表达上它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精彩片段用第一人称描写“我”流落荒岛后的所见所闻和所想所做,其中运用了大量细腻逼真的心理描写,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第一人称叙述角度的好处是使小说情境显得更为真切,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精彩片段十分详尽地描写了鲁滨逊的心理活动,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效果,令人读起来兴味盎然。
2.默读节选片段,说一说,鲁滨逊遇到了哪些困难?他又是怎么解决的?(自由交流3..住精彩句子来体会。
(1(鲁滨逊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鲁滨逊救下野人的时间正好是星期五,所以他给野人取名“星期五”。这个名字,与鲁滨逊一贯对时间的重视是有关的。在原著中,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记录,他记得是“930日”来到海岛,上岛十一二天后,想到用刀子在大木杆上刻痕来记录年月日……所以给野人用时间取名字,也在情理之中。
(2我现在处在一个……在世界上是前所未闻的。
这句话正是鲁滨逊孤岛生活的写照。他所要过的生活是从未听说过的,他的心情是忧郁和寂寞的。一个人置身于孤岛,鲁滨逊面对的困难除了吃穿住等物质方面的窘迫,还有精神上的孤寂和绝望。如何占戈胜心灵上的忧郁和孤独,是他在岛上活下去的关键。
(3我不稀罕它可以给我弄来的任何东西,也不稀罕它可以同我做伴,我只需要它同我聊聊天,但是却办不到。
鲁滨逊这样说,是他极度寂寞的表现。人是需要交流的,由于这种想法太强烈,所以希望身边的狗也能开口说话。
(4总的说来,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但是其中也有一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句话要结合前文鲁滨逊把流落荒岛的“幸(好处”和“不幸(坏处”排列出来来理解:孤身一,流落荒岛,艰险重重,是大不幸,是消极的东西;可是,比起葬身大海的伙伴,还是幸运的,毕竟还活,活着就有希望,所以应该心存感激。这句话是鲁滨逊“知足安命”思想的集中体现。
(5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在困境中,我们可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
这句话是鲁滨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的集中体现。他之所以能在荒岛上生活28,跟他这种生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自由交流
2.出示尼尔斯的图片,导入新课:能自由自在地在天空飞翔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如果能骑在鹅背上旅行就更刺激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骑鹅旅行记》的节选部分,看看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3.简介作品,激发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童话作品,作者是瑞典的塞尔玛•拉格洛芙。二、认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1.指名读生字、新词。2.重点指导:(páo虫子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自由交流2.小组内交流,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男孩尼尔斯调皮捣蛋,好捉弄小动物,常惹母亲生气,被小狐仙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他想去找小狐仙讲和,院子里却没有动物愿意帮忙。正在这时,一群大雁从空中飞过,家中的一只雄鹅也想展翅跟随大雁飞行,尼尔斯紧紧抱住鹅的脖子,被雄鹅带上了高空。3.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主要写了哪几件事情?
文章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的,分别介绍了“变成狐仙”“动物控诉”“骑鹅飞行”等情节。
四、精读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1.快速默读课文,小组内讨论:男孩尼尔斯经历了哪些奇妙的变化?(1变成小狐仙。
①男孩发现自己有了什么变化?
(他那淡黄的头发、鼻子上的雀斑、皮裤和袜子上的补丁都和过去一模一样,只不过变得很小很小罢了。
②男孩希望变成这个样子吗?
(男孩不希望变成这个样子,他希望这是一场梦、一种幻觉,他希望当他闭上眼睛再睁开时就可以变成从前的样子。(2动物的控诉。
男孩变成小狐仙之后,他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尼尔斯变成小狐仙之后,最大的变化就是他变成了拇指大的小人儿。一只麻雀看见他叫起
潺潺(chánchán

,平日里经常被他欺负的鸡、鹅、猫、牛都开始控诉他的劣行,他完全陷入了一种孤立无援的境地。(3骑鹅飞行。
男孩是怎样开始骑鹅旅行的?
(家中的一只雄鹅想跟随大雁一起飞行,他怕雄鹅不见了,父母会伤心,所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雄鹅起飞后,他被带到高空下不来了,为了使自己舒服一点儿和不处于危险的境地,他只能爬到鹅的背上,并且两只手狠狠地抓.住雄鹅的羽毛。就这样男孩的骑鹅旅行开始了。
五、尼尔斯是个怎样的男孩?(淘气、调皮、勇敢、有孝心。
六、通过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不能恶作剧、要爱护动物、做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七、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淘气、调皮、勇敢、有孝心的小男孩。在今后阅读文章和著作时,我们要学着评价人物,记得评价人物时要全面。
2.飞上高空的尼尔斯还会发生哪些奇妙的故事呢?课下请同学们拓展阅读《骑鹅旅行记》

八、布置作业:课外阅读《骑鹅旅行记》板书设计
骑鹅旅行记(节选麻雀

(调皮、淘气尼尔斯→小狐仙鸡、鹅骑鹅飞到空中
猫牛
7*汤姆索亚历险记
教学目标:
1.阅读选段,了解大意。
2.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3.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关注人物命运,体会汤姆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由熟悉的儿歌导入:“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更漂亮。刷完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这首儿歌就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电影中的一首插曲,我们中国的孩子也会唱。这本书在世界上影响甚广。
2.导入新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汤姆的世界,看看他有哪些惊险的经历。
3.简要介绍作品和作者。(《汤姆•索亚历险记》这本书是马克•吐温的著名作品之一。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的现实主义作家、著名演说家。他的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课本上标画出文中出现的人物。(萨契尔太太、波莉阿姨、汤姆、贝奇、哈克、道格拉斯寡女彐、萨契尔法官、印江•乔埃及镇上的人们。2.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选段讲述的是汤姆和贝奇从迷路的山洞返回家的故事。先讲述萨契尔太太和波莉阿姨悲痛绝望的心情,再描述汤姆、贝奇回来后村里欢乐的场景。先悲后喜,充满了喜剧气氛。接着通过

汤姆的讲述,介绍他和贝奇在洞中的历险经过。最后讲述汤姆去看望伙伴哈克和贝奇,从萨契尔法官口中意外地知道山洞已被封上,印江•乔埃被困洞中。三、精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
1.出示读书要求:你觉得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小组内交流2.汇报交流成果。
(1汤姆是个怎样的孩子?(结合具体的内容来说:他是个乐观勇敢的孩子,当他们在山洞中迷路,贝奇绝望时,他三次探路,最终找到通道;他是个足智多谋的孩子,在迷路的情况下利用风筝线探;他是个有爱心的孩子,恢复后立即看望朋友哈克;他是个顽皮的孩子,讲述历险过程时,还不忘大肆渲染一番;他是个喜欢冒险的孩子,当有人问他是否还想再到洞里去时,他说自己不会在意的。
(2说说这个片段中你感觉精彩的地方。引导生关注表达的特点。
如细节描写传神:萨契尔太太和波莉阿姨的绝望状态和汤姆讲述自己的历险过程时的语言,都细腻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情与性格;侧面烘托:村里的居民的表现,有力地衬托出汤姆的冒险精神与勇敢机智;幽默:如村里的居民略显失常的表现——没有穿戴整齐,疯狂地大嚷大叫,一阵又一阵的欢呼,搂着那两个得救的孩子,和他们亲吻等。(3摘抄你认为精彩的语段。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汤姆•索亚这个男孩的特点,他的聪明、调皮、有正义感、有冒险精神……汤姆是个多种角色的复合,他身上有着各种各样的性格特征,也许还有你的影子。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
2.查找资料,了解作家马克•吐温;阅读小说,标记好你认为最有趣的段落,结合对汤姆的认识写一篇心得体会,也可以摘录精彩句段,准备参加班级读书会。五、布置作业:阅读《汤姆•索亚历险记》板书设计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孩子失踪人们悲痛
脱险回家全村欢庆敢于冒险讲述历险夸张吹嘘足智多谋看望伙伴乔埃被困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
教学目标:
1.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收获。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要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有条理地进行表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
2.导入新课。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即使同读一本书,不同的读者,心得体会也可能不一样。今天让我们一起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的收获。二、明确交际要求。
1.读教科书,说说这次口语交际给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分享阅读收获。
2.互相交流,说说这次口语交际可以选择哪些方面的内容来讲。(
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②你怎样评价主人公?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为什么?
③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意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④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⑤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么写?……
3.小组交流:本次口语交际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①引用原文说明观点,使观点更有说服力。②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三、互动交流,汇报心得。
1.选定主题。(选择一个主题交流读书心得
2.交流读书心得的基本要求。(①可以借助批注梳理思路,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②表达观点时要以内容为依据,从书中找出例子来说明自己的观点。③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哪怕你的想法与大多数人都不一样。
3.组内交流:根据选定的主题,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和同学讨论:在交流读书心得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什么?
4.评议谁最棒。小组评议,看同学说的是否符合要求,能否说服别人。根据每个同学的表现说说谁是最佳分享者。

5.上台交流,分享收获。小组内选定代表,上台交流读书心得。四、欣赏范例。
示例:《夏洛的网》这本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快乐地生活着一群小动物,其中小猪威尔伯和蜘蛛夏洛建立了最真挚的友谊。然而,一个可怕的消息打破了谷仓的平,威尔伯未来的命运竟然是成为熏肉火腿。作为一只猪,悲痛绝望的威尔伯似乎只能接受任人宰割的命运。然而,看似渺小的夏洛却说:“我一定会救你的。”不起眼的蜘蛛居然说它可以救一只猪,一开始我也不信,但看着看着,我终于相信了夏洛,因为夏洛真的实现了它的诺言!它用它的网织出了“王牌猪”“了不起”和“谦卑”这几个字。这几个字改变了小猪威尔伯的命运。然而蜘蛛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多么感人的故事啊!我跟很多人一样,平时特别讨厌蜘蛛,但看了这个故事后,我就不那么讨厌蜘蛛了。蜘蛛夏洛说过:“你一直是我的朋友,我为了救你而死去,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是的,它渺小、瘦弱,但它有一个宽大的胸怀和一颗善良的心。它为了不让威尔伯成为熏肉火腿,那么努力,那么勇敢,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夏洛这种高贵的品质让人感动、让人敬佩。
示例:读了《夏洛的网》,我心潮澎湃。这本书主要写了小女孩弗恩救下了一只小猪,并给他取名威尔伯,当她把威尔伯养到父母不再同意养时,威尔伯就被送到了朱克曼家的谷仓里。在那,小猪威尔伯与蜘蛛夏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夏洛知道威尔伯的命运将是成为熏肉火腿时,义无反顾地编织出被人类视为奇迹的文字,救下了小猪。从此,威尔伯有了一个安享天年的未来,但夏洛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为了小猪,夏洛奉献了太多太多。当威尔伯孤单时,是夏洛陪伴它一起走过了无数个漫长、难熬的黑夜,给威尔伯带来了快乐;当威尔伯面临被宰杀的命运时,还是夏洛,用爱编织了大网,拯救了小猪……至今我依然记得夏洛在临死前编织的“谦卑”二字,它们正是赞美夏洛的语言。五、小结。办一期读书交流会。六、作业:读老师推荐的一本书。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内容

习作写作品梗概
教学目标
1.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介绍一本书。2.理清书籍内容的框架、把握要点。

3.锤炼语言,表达连贯。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最近我们学校要举办一次读书活动,要求我们六年级的生为低年级的同学推荐一本书。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说你的想法?(同桌相互交流
2.教师点评导入新课: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可以用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进行介绍。我们在用文字向别人介绍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或推荐一篇文章时,常常会用到写梗概的方法。写梗概,就是把书、文章或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学会写故事梗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自己看过的书、文章和影视作品,还能培养分析概括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品梗概的写法。二、启发思路。
1.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梗概部分,说说你的发现。(脉络清晰,写出了书的内容的基本框架,使用概括性语言,主次分明,过渡自然,语意清楚连贯。
2.生小组交流汇报,引导生从内容、构段方式、语言、立意几个方面进行交流。(1引导生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主要讲了几件事。(2引导生把每件事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并合并成段。(3适当补充内容,自然过渡,使语意清楚连贯。
3.梗概要求。(不能改变作品的中心思想;.住作品的主要内容,保留作品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的思想内容,使它成为通顺的、连贯的短文章。4.根据要求,挑选自己想介绍的书试写作品梗概。三、习作指导。
1.整理思路: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本书。2.写作技巧点拨。
第一步:读。通过精读原作,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了解原作内容,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白就多读几遍,直到完全理解原作。
第二步:抽。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抽取出原作各部分的大意。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对一些简短的、不影响作品主题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
第三步:连。将抽取出来的各部分大意连接起来。
第四步:理。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删去重复的文字,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使它成为

一段通顺的话。不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梗概也不例外。成文后多读多改,梗概才能更精彩。四、片段练习。
1.教师出示:片段一:毛(mao)主(zhu)席舀了两碗水送到她们母女俩手里,:“你们俩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毛(mao)主(zhu)席推碾子还挺在行,一边推,一边还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
片段二: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mao)泽(ze)东(dong)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2.生练习概括。(片段一:毛(mao)主(zhu)席让母女俩歇会儿,然后与警卫员一起帮她们推碾子。片段二:毛(mao)泽(ze)东(dong)收到电报后悲痛万分,茶饭不思。
3.总结:(1要把人物语言描写概括成叙述性的话——直接引语变为转述句。(2要把人物动作描写进行选择后,概括成叙述性的话。4.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五、习作点评。
1.范文展示,教师挑选优秀的梗概作品,实物投影。
2.请有代表性的一两位同学朗读自己的梗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梗概好在哪里?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3.师生共同评议修改,交流值得学习的地方。六、小组交流,互评互改。
七、布置作业:誊写、展览。让生将修改后的梗概认真誊写一遍,张贴在宣传栏展览。板书设计
习作:写作品梗概读懂内容,把握脉络读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抽、连锤炼语言,表达连贯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学习阅读文章时评价人物的方法以及评价人物的不同角度。2.了解比喻与夸张的表达特点。
3.了解自古以来,我国各个年龄段的不同称谓。教学过程:
一、学习“交流平台”。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本单元学的几篇文章吗?
1.展示课文中的插图,让生说一说对文中人物的评价,并说一说从哪里可以看出来。2.出示文中重点的语句。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讨论人物性格特点。

3.探讨评价人物的角度。《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是个怎样的男孩?除了顽皮、淘气,你觉得他还是个怎样的孩子?(从他担心父母发现雄鹅不见后会伤心可以看出他其实也是个好孩子。
4.教师总结阅读名著的方法。(1我们要结合事件,对人物作出评价。例如,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
喜欢冒险的人,这是从他五次历险的经历中分析出来的。从他叙述历险经过时,添加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大肆渲染了一番,可以看出他的有趣和有点儿虚荣心的特点。评价人物要立体、全面。例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中的尼尔斯有淘气、顽皮的一面,也有有孝心的一面。经历了骑鹅旅行之后,他更是变成了一个具有正义感、真诚、智慧、勇敢、善良的小英雄。
(2评价人物还要注意结合文化背景和时代特点。《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的鲁滨逊,正是由于受当时英国的航海和冒险热潮的鼓动,而参加的冒险活动。
(3塑造人物可以用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方法,通过这些描写可以分析出人物性格,这样就能更好地评价人物。例如,《骑鹅旅行记》(节选中“‘如果这只大雄鹅飞走,可是一个很大的损失,’他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当他这样想的时候,他又忘记了他是多么弱小无力。他一下子从墙上跳下来,跑进鹅群里,用双臂抱住了雄鹅的脖子。”这些心理、动作描写细致地刻画了尼尔斯有孝心、勇敢的性格特点。二、学习“词句段运用”。(第一题。
1.读下面的例句,说说加点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课件展示:生自由读后交流:加点部分的共同特点是都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第一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人们的喜悦和激动。第二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春节到来的速度之快。第三句话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八儿的高兴程度。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更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人物的不同心情。
2.从“盼望、饿、安静、喜欢、厚”中选择一两个,发挥想象,仿写句子。示例:(1盼望:漂泊异乡的儿子要回来了,母亲觉得一天的等待仿佛过了一年。
(2饿:已经一天没有吃东西了,他觉得自己的前胸已经贴在了后背上。(3安静:校园里安静极了,连树叶落到地面的声音都能听得清清楚楚。(4喜欢:蒙蒙非常喜欢那本书,恨不能把那本书都装进自己的肚子里去。(5:东北边陲的雪下得可真厚啊,一脚下去直接没过了腰。(第二题。
课件展示句子:下面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1.生自由读,同桌交流。2.全班交流。
“这天晚上的伟大场面是这个小镇从来没有见到过的”写出了场面的伟大,同时给人无尽的遐想,可以是辉煌的,也可以是激动人心的……



C.最好能结合自己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3)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
A.对于有些难懂的名著,要认为能成为经典的书不简单,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就让自己沉下心来,越读越有味。
B.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前,先大致了解它的写作背景,能帮助理解作品的内容和价值。读的时候如果能做一些读书笔记,收获会更大。
C.阅读中可以在书上页面空白处作一些批注,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阅读后通过写阅读卡或读书笔记留下读书思考的轨迹。并可以与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家长、老师进行交流。D.看到特别喜欢的段落或精彩的语句,可以摘抄在笔记本中,并把页码标注下来。
E.如果遇到人物关系比较复杂的情况,可以画一个人物图谱,以便在后面的阅读中随时查阅。F.读完整本书以后,还可以写下全书的结构,以及作者在书中想要表达的一些想法。
【出示课件5】(板书:学习阅读方法了解写作背景作批注笔记摘抄精彩语段画人物图谱了解全书结构)四、拓展延伸
1.相信你可以读更多在这个单元里,我们接触了好几本世界名著,它们不仅情节引人入胜,更有复杂的内涵,正因为如此,阅读才更有乐趣。
《鲁滨逊漂流记》背后鲜明的时代烙印,《骑鹅旅行记》字里行间的怀乡之情,《汤姆•索亚历险记》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的讽刺,都需要我们慢慢去品味。
2.【出示课件6】出示书名《爱丽丝漫游奇境》及图片,出示精彩的段落。正如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爱丽丝漫游
奇境》也是如此。介绍《爱丽丝漫游奇境》的主要内容,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人物形象。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翻开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我们会置身一个异
彩纷呈的历史画廊,进入奇情异闻的异域他乡,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血肉丰满的风云人物,将使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
2.【出示课件7】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夏洛的网》《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王子与贫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六、布置作业:阅读老师推荐的书板书设计:
快乐读书吧:漫步世界名著花园
《鲁滨逊漂流记》学习阅读方法
了解写作背景
作批注笔记
摘抄精彩语段画人物图谱了解全书结构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回顾: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还能用什么词句表达这个“匆匆”的意思?
2.导入新课: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二、深入研读,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写了“时光一去不复返”?找出相关的语,深入体会。
(根据生汇报,顺学而导,品读“时光一去不复返”的内容。重点品读以下内容: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A.引导生汇报感受。B.生个性化朗读。
C.改成小诗,感受课文语言的美。改成的小诗: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1探讨:一连串的问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对时光流逝却无法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去日子的深深留恋之情。(2诵读积累语言。
2.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1品读“八千多日子”的无声无息,体会作者比喻运用的巧妙。(2教师介绍创作背景。创作背景:
这篇散文写于19223,此时正是五四运云力落潮期,现实不断让朱自清失望。他在犹豫、徘徊中眼看宝贵的时间从身边白白流逝,不甘心沉沦,于是写下了这篇感人的散文。(3生交流读书体会。(时光飞逝

三、领悟写法,拓展延伸。
过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作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作者的“八千多日子”是怎样过去的呢?边读边想,感触深的地方可以写下自己的感受。1.生汇报。
相关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2.学习表达技巧,理解“八千多日子”的来去匆匆。
这段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排比、拟人作者用哪些生活细节表现了日子的来去匆匆?(手、吃饭、默思、遮挽、睡觉、睡醒、叹息等
3.你对“时间之流”有什么感触?请仿照课文第3自然段,说说你的感触。引导生联想时光还会怎么样匆匆流逝。课件:
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
的时候,日子从的时候,日子从
过去;过去。
4.体会情感,指导朗读。
用导读引导生反复体会,体会情感,提升朗读。
(指名读第4自然段。思考: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1.生汇报读书感悟。
2.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作者的思考、无奈和彷徨指导朗读。(读出无奈、感慨
3.读“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一句。这句话有什么妙处?(时间的流逝比喻成轻烟被吹散、薄雾被蒸融,比喻独特,联想新奇。
4.读“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衤果衤果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衤果衤果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1“游丝样的痕迹”指什么?(一点儿微不足道的成就
(2这一连串的问句写出了什么?(作者对人生的思索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内心感受?(甘心虚度光阴,力求上进指导朗读。(读出沉稳、坚定
讨论:运用一连串的问句来表达情感,有何好处?(增强感情,点明主题5.指导生朗读第4自然段,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四、拓展迁移,布置作业。
1.拓展,读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加深感悟。2.布置作业。
(1认真读朱自清的《春》《荷塘月色》《背影》等文章。
(2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组织一次演讲比赛。

(3办一期以“珍惜时间”为主题的手抄报。(选择其中的一项或者两项板书设计
匆匆——珍惜时间洗手时
吃饭时默默时……
只有徘徊
匆匆(无奈、追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一起感受了作者的第一次盼望,请一位同学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2.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探索作者在等待中的心路历程。二、品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
(读课文中有关早晨“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1.要求:用中括号画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括号画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2.“……这不会错;……都不会错”“我想到底是让我盼来了”(满怀期待的心情3.“春天的早晨,阳光明媚”“跑出去,站在街门口”“藏在大门后”(通过描写天气和“我”的动作,体现出“我”心情的愉快。4.“这段时光不好挨。”思考:作者是怎么表现“时光不好挨”的?
5.“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院子很大,空空落落”(通过描写“我”的动作来写“我”焦急又兴奋的心理;通过写“我”坐在草丛里看电影画报时的想象来表现“我”等待时的无聊与孤独。
6.“整个上午我就跟在母亲腿底下……”“那两条不停顿的腿至今都在我眼前晃动,它们不停下,它们好几次绊在我身上,我好几次差点儿绞在它们中间把它们碰倒”(“我”紧跟着母亲,想要等母亲停下来,表现了“我”急切的心情。这里也从侧面表现出母亲的忙碌。思考:这几句话在写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以孩子的视角来写,富有童趣,更加真实(读课文中有关下午“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要求:用中括号画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括号画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1.我蹲在她身边,看着她洗。我一声不吭,盼着。我想我再不离开半步,再不把觉睡过头。我想衣服一洗完我马上拉起她就走,决不许她再耽搁。(通过细致地写“我”的动作和心理活动,表现了“我”急切地盼望母亲快点洗完衣服好带“我”出去的心理。
2我看着盆里的衣服和盆外的衣服,我看着太阳,看着光线,我一声不吭。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我一声不吭,忽然有点儿明白了。
(环境描写,写出光线变暗,暗示时间的推移,“我”的期盼落空;同时也照应“我”的心情——希望渐渐破灭的失落。
(读课文中有关黄昏“我”的心情变化的片段。
要求:用中括号画出表现母亲行为的句子,用括号画出表现出“我”的心情的关键语句,并且思考“我”的心情经历了哪些变化。
1.思考:为什么说光线的变化是“漫长而急遽”的?(运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等待中的孤独、时间的漫长及等待无果后的悲伤。
2“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
“闭上眼睛不再看太阳,光线正无可挽回地消逝,一派荒凉”(“我”无比悲伤、绝望。联想《迢


教学预设:《匆匆》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设问,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很能打动读者,容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那个星期天》中,有一段叙述了“我”“挨时光”:“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3.生围绕“抒发真情实感”进行交流。教师指导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说自己的发现。(1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2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4.课件展示抒发情感的精彩片段。《我的老师》片段:
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直接抒情的部分: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
在叙述中流露感情的部分: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5.教师总结在文章中抒发真情实感的好处。
我们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让读者感动,就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抒情,就需要运用一些表达情感的方法,或直接抒情,或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文章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生动。二、学习“初试身手”。
1.创设情境:临时抽查课文背诵,询问被抽查的同学和其他同学的心情。(担心、害怕;窃喜、开心。
2.: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不同。3.出示不同的情境,体会不同心情的不同表达。
(1分组交流,具体说一说自己有哪些新的发现。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对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提问、补充。
(2每组推荐一位生在全班进行交流,共享发现的乐趣。师生共同评价,培养生准确、有条理地进行交流的能力。
(3再读课本中的示例,说说这两个例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愿望实现——高兴;打球失败——遗憾、压抑、难过。
4.同学们,你们一定也有心情“好”与“不好”的状态,现在就让我们选取一两个情境,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感受吧。
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走在小巷里奔跑在田野中5.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6.完成后,让生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互相倾听,发表意见。优秀示例:(1走在小巷里
①心情好: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小巷里,带给我温暖的感觉。我一蹦一跳地走在长长的小巷里。今天,我的一篇作文在报纸上发表了。老师、同学们都向我祝贺。正当我回想时,小巷的
弹琴钓鱼


2.写完之后,能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与小组同学交流。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文章中最能打动人的莫过于真实的情感,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有的直接表达主人公的情感,有的通过细致的叙述表达情感。上节课,我们用几句话表达了不同情境下的情感,今天,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生活中的经历,把它写成一篇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板书:让真情自然流露二、回忆经历,拓展思路。
1.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想想都有哪些情感体验,用一个词说一说。(生自由交流2.教师展示表示情感的词语。畅快感动莫及忐忑不安愧疚
沮丧……
3.给这些词语归类,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表示“好”与“不好”三、联系生活,思考题材。
1.生活中你有什么令你难忘的情感体验?引导生回忆生活。2.说说是什么事让你产生了这种情感。
3.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四、交流感受,总结写法。
1.引导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说一说。2.各抒己见,细说自己的感受。
(1同桌互相说一说:先回顾事情的经过,回忆当时的心情,然后理清思路。(2集体交流,互相评议。3.教师点评总结。
要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情感有所变化,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写作方法指导:
(1精描细绘见真情。用心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细节,发挥想象,适当地添加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等,展现人物形象,抒发人物情感。
(2万事求实显真情。注重反映生活中真实的事情,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如实记录、叙述这些事情,是写出真情实感的基础。(3直抒胸臆见真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大胆地抒发自己的真情,用真挚的情感唤起读者的共鸣,打动读者。
4巧妙地安排结构。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手法,选取一个典型的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使文章跌宕起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5第一人称描写叙述。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运用第一人称描写叙述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五、构思起草,修改完善。
1.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展开竞赛,看谁写得既快又好。
欣喜若狂
归心似箭
激动盼望欣慰……惧怕
愤怒难过追悔



诗。
2.学到这儿,老师不禁要问一个问题:诗人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他真的只是在写马吗?马能发出这样的呼唤吗?
实际上,这首诗是用托物言志(板书:托物言志的手法写的,通过咏马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那诗人是要抒发什么样的情感呢?(怀才不遇,渴望有所作为
3.师:李贺是唐代非常重要的诗人,年少时便极负盛名,他为何会发出如此感叹呢?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李贺的生平。(展示幻灯片
4.师:诗人在这万里平沙中,想到自己的才华不能得以施展,怎能不焦急?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诗人想到昏庸腐败的朝廷,怎能不忧虑?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人想到自己被小人迫卝害,英雄无用武之地,怎能不愤慨?因此他感叹:“何当金络脑,走踏清秋。”
五:布置作业:抄写诗词。板书设计:
马诗沙如雪、月似钩——环境描写金络脑、踏清秋——托物言志

第二课时
一、二、
容。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李贺通过咏马表达自己的志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另一首托物言志诗——《石灰吟》。三、“吟”出诗题,弄清题意。出示“吟”字,引出诗题。
:同学们,古人写诗经常在题目中用上一个字——“吟”(课件出示。它是个形声字,从口,今声。吟,是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有吟诵、赞美之意。我们也曾经学过题目中带有“吟”字的古诗,如白居易的《暮江吟》、孟郊的《游子吟》,谁能给大家背一背?(抽生背诵
1.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带“吟”的诗——明代于谦《石灰吟》(出示题目并板书。《石灰吟》可以说是一首石灰的赞歌,更是高尚情操的体现。(齐读诗题2.看着这个诗题,你会产生什么疑问呢?(引导生思考
过渡:是啊,司空见惯、平平凡凡的石灰(展示相关图片有什么值得赞颂的?让我们在诗中寻找一下答案吧。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诗意绽放(读懂诗意,读出诗情
2.默读古诗。读到“千锤万凿”,仿佛看到了铁锤,听到了铁锤击打声;读到“烈火焚烧”“粉
复习故知,导入新课。背诵《马诗》,说说诗歌内

骨碎身”,眼前仿佛出现了焚烧的火光烈焰、生石灰入水的腾腾热气。读完古诗,我们能想象出石灰石在石灰窑里被烧成石灰粉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石灰的什么品质?(板书:志向清
坚强不屈
诗歌前两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意思是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诗歌后两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意思是纵然粉骨碎身也全不惧怕,只要能将清白留在人世间。
让我们带着钦佩,带着赞美,再次来感受石灰的坚强和洁身自好的追求吧。(板书:洁身自好四、交流探讨,体会诗人情感。
1.“诗言志”:诗人借石灰的志向、清白和坚强不屈,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
3.集体交流,指导朗读。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a0149b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8.html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