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大厦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上海中心大厦
工程简介
上海中心大厦由一幢632米的超高层塔楼建筑、一幢5层高的裙房建筑和一5层地下室建筑组成。
塔楼外部幕墙呈三角形旋转上升状,内部办公平面由九个圆形建筑彼此叠加构成,共分九个区域,各区域含有一个空中花园。楼层结构平面由底部836米直径逐渐收进并减小到42米。上海中心大厦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伸缩桁臂”抗侧力结构体系。巨型框架由8根钢骨混凝土主柱、4根角柱及8道位于设备层的箱型环带桁架组成。主柱截面尺寸最大为3.7X5.3米。核心筒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壁厚达到0.5-1.2米,使用C60混凝土。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中央核心筒底部为30x30米方形混凝土筒体。从第五区开始,核心筒四角被削掉,逐渐变化为十字形,直至顶部。
特色1:上海中心大厦是一个垂直的城市
上海中心大厦乃城中之城,上下共分为九个区域,每区1215层不等。一区的幕墙间都有大量的公共空间,而每一区本身也分为不同的功能块来迎合租客的日常需要。不同的电梯负责将人送到不同的楼层,地下停车场也和周围的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联通。
所谓垂直的城市,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上海中心的容量,相当于将目前外滩15公里中的第一排近60万平米建筑竖立起来。在街区中还有21个空中大堂,以便住户之间交流,这是一个全新的创意设计。高度总会被超越.而上海中心作为上海乃至中国未来地标建筑,应该在高度之外,有所突破和创新。事实上,该建设一开始就没有刻意强调高度.建设者认为更重要的是,上海中心要主动承担创建绿色建筑、完善区域功能、丰富城市空间、推进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
特色2上海中心大厦实施绿色建筑的技术策略
通过综合节能和新能源利用、节水和雨污水回收利用、节约用材和绿色建筑材料利用、控制室内空气污染并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等,实现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高效“绿色”运行。上海中心大厦以“中国绿色建筑标准”和“美国LEED”认证体系为目标,力争成为中国第一座得到双认证的绿色超高层建筑。
具体措施:
1)分布式能源的利用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是一种成熟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它以靠近用户、梯级利用、一次能源利用效率高、环境友好、能源供应安全可靠等特点,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开发商、运营商的关注。
本工程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即是以天然气为一次能源,产生热、电、冷的联产联供系统,它以城市天然气为燃料,利用小型燃气轮机、燃气内燃机等设备将天然气燃烧后获得的高温烟气首先用于发电,然后利用余热在冬季供暖:在夏季通过驱动吸收式制冷机供冷;同时利用排气热量提供生活热水。能源利用率从一般的40%左右可以大大提高到80%左右,大量节省了一次能源。
2)变风量空气调节技术
变风量空调系统是利用改变进入空调区域的送风量来满足负荷变化的一种空调系统,与定风量系统相比最大的优点在于节能。空
调系统,可以灵活测定温度,计算机能根据不同季节智能控制,不需要8小时全开时会自动关闭。
3)热回收利用技术

大楼在运营过程中,酒店、办公等会产生大量的热空气,特别是上海中心大厦有24个直接对外营业的大空间的空中花园,在夏季会集聚温度较高的热空气,因此,热回收利用技术就是将这部分的热空气进行回收,采用热泵型热水加热器,为酒店提供生产生活热水。上海中心大厦设计成空气一一水热泵系统,采用带ECM电机的风机盘管机组。
4)其他技术:双层玻璃幕墙、涡轮式风力发电技术、雨水收集处理和回用技术。
特色3运用先进技术手段——BIM技术
BIM的英文全称是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国内较为一致的中文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它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
设计阶段通过BIM技术在参数化设计、可视化设计、可持续设计、多专业协同等方面的应用,改善和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完整性和协调性。
施工阶段通过BIM技术在施工3D协调、施工深化图、旋工现场监控、4D工模拟、机电安装模拟等方面的应用.实现对施工质量、安全、成本和进度的有效管理和监控。运营阶段通过整合设计、施工阶段的B1M模型及其构件信息数据,应用在项目运营维护、应急预案、空间及资产管理中,提高运营维护的管理水平。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a901f5bf18583d0496459f7.html

《上海中心大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