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浮生六记》赏析林语堂译“神”之美

发布时间:2013-11-28 08:09:2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浮生六记》赏析林语堂译“神”之美

摘要:文学翻译不仅要通顺达意,还要以传神为目的。这正是目前文学翻译中最大的难题。林语堂先生英译沈复的《浮生六记》较好地做到了这一点,堪称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译作,其译文遣字用词精练,富有表现力,意境生动清新,完整地再现了原文的神韵,为读者创造了极好的审美环境。其译“神”之法至今仍具有可借鉴意义。

关键词:文学翻译;传神;《浮生六记》;字神;意境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1-0-02

一、引言

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造成了中西方民族思维方式的迥异。学界已普遍认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以实践理性为基础的直觉思维, 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以思辨理性为基础的逻辑思维。思维方式的不同必定在语言中体现出来,这给翻译工作带来了难题。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不仅要通顺达意,还要以达到传神为目的。本文正是基于此点,对林语堂先生译的《浮生六记》进行探讨,赏析其译“神”之美,以期为翻译实践带来一些指导意义。

二、传神——林语堂翻译的“忠实标准”

(一)传神的必要性。文学翻译不仅要通顺达意,还要以传神为目的,突显源文和源语文化特色。这一翻译见解在林氏提出之前就已有多位翻译大家提及过。茅盾于1921年在《小说月报》写到:“文学作品最重要的艺术色就是该作品的神韵。译本如不能保留原本的“神韵”难免要失了许多感人的力量。”应该强调指出,这是迄今所知中国译论史上最早又最明确地提出翻译不可失却“神气句调”,即强调“神韵”这一重要观点的。[1]1922年郭沫若发文于《创造季刊》:“我始终相信,译诗于直译、意译之外,还有一种风韵译。字面,意义,风韵,三者均能兼顾,自是上乘。理想的翻译对于原文的字句,对于原文的意义自然不许走转,而对于原文的气韵尤其不许走转。”郭氏的“风韵译”不仅对诗歌是如此,对整个文学翻译也强调必须不失原作“风韵”。[1]其实,郭氏所强调的“风韵”与“气韵”,与茅盾当时所强调的“神韵”是一个意思。而鲁迅于1935年在《文学》月刊第1期中,还作有精彩的论述:“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1]可见,译出文学作品的“神韵”(即译“神”)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abc1c4e5acfa1c7ab00cc21.html

《从《浮生六记》赏析林语堂译“神”之美.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