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习俗大全

发布时间:2018-01-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春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习俗大全

春节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名称为新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阴历年、农历新年、农历年、旧历年,俗称过年、大年、过大年。。辞旧迎新的意义。 古时春节曾专指节气中的立春,也被视为一年的开始,后来改为农历正月初一开始为新年。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机勃勃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除夕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迎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跳钟馗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贴门神
中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门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钟馗故里赐福镇宅圣钟馗门神,猛将秦琼尉迟敬德(尉迟恭)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贴春联
春联亦名门对春帖,是对联的一种,因在春节时张贴,故名。春联的一个源头是桃符,所以才有那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最初人们以桃木刻人形挂在门旁以避邪,后来画门神像于桃木上,最后简化为直接在桃木板上题写门神名字。 贴年画
这些都具有祈福、装点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画是中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反映了人民大众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年画,也和春联一样,起源于门神。春联由神荼、郁垒的名字而向文字发展,而年画依然沿着绘画方向发展。 守岁
中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还有的人家除了很小的孩子,其他人整晚都不能入眠。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35ceb3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a.html

《”春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春节习俗大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