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赏读课爱莲说陋室铭

发布时间:2017-11-28 08:34:5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古文赏读课主题五: 陋室可铭,德者居之 出淤泥不染,持一身傲骨

学习篇目:《短文两篇》

方法指导:朗读 赏析 背诵

一、整体把握

1.《陋室铭》

铭,古代文体名,用于述功纪行或警诫劝勉,文辞精练,有韵,读来铿锵有力;体制短小,最短者不足10字,与格言颇相似。本文虽只有81字,却是铭辞中的长者。“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期间在当地居住的简易房子。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全文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从开头至“惟吾德馨”):文章开篇四句,简洁有力。山可以不在高低,水可以不在深浅,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芬芳馥郁。以类比的方式开头,引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也为后面歌颂陋室埋下了伏笔。

第二层(“苔痕上阶绿”至“无案牍之劳形”):描写居室环境与日常生活。先以“苔痕”二句写“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再以“谈笑”四句写室内生活情趣之高雅,“无丝竹”二句则含有对比的意味,突出了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远离嘈杂的音乐,远离伤神的公务,这种既像隐士,又居于尘世的生活方式,是道德高尚之士羡慕的,也是凡夫俗子们向往的,让我们看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第三层(“南阳诸葛庐”至“何陋之有”):运用类比手法,连举三位古人来证明“陋室”不陋。作者借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雄的屋舍来对比自己的陋室,有引诸葛亮与扬雄为自己同道的意思,也表明了作者以这二人为自己的楷模,说明自己也有他们一样的德操与才能。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话,更具有雄辩的力量。 “何陋之有”一句,语出《论语·子罕》,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截取后一句,一方面暗含着以“君子”自居的意思,另一方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即本文开头所说的“惟吾德馨”。

2.《爱莲说》

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作者周敦颐是北宋哲学家,人品高尚,胸怀洒落。任南康军(治所在今江西星子县,“军”是宋代行政区的名称)地方行政长官时,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文章。

本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从而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文章分为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对莲高洁的形象铺排描绘,后一部分则揭示了莲的喻义,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作者开篇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这是为下文将要说到的“菊之爱”“牡丹之爱”“莲之爱”张本,是入题的准备。接下来入题,先以陶渊明爱菊和世人爱牡丹二事做烘托,然后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自己心意。这种在污世保持清白的心态,与陶渊明独自避世和众人皆羡富贵(牡丹)的从众心态是有着思想境界上的区别的。接下来说到莲的种种可贵之处。从“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至“亭亭净植”几句,在描写中渗透作者对莲的无限赞美之情,突出了莲的洁净、单纯、雅致,语言精练而一气呵成。最后一句“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则高度概括了莲的气质与品格。

第二部分,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品性进行了比较和品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在作者眼里,三种花都具有象征不同人群的意义。莲花近于菊,却不像菊那样逃避现实,更不像牡丹,以富贵媚人,从俗从众。莲花出于污浊现实而不受沾染,受清水洗濯而不显妖冶,实为百花丛中的君子。到篇末,作者进而对“爱”做出评价:“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这里运用感叹的方式含蓄地表明了自己的人生态度: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消极避世,又不愿像世人那种追逐功名富贵,他要在污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远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爱莲”即爱君子之德──这是本文的主旨。

二、素养提升

理解托物言志的文章,要引导学生从物象的特征入手,抓住理解“物”的特点,也就类比出作者的感受或思想了。这是一个由实到虚的过程,也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陋室铭》的作者借“陋室”表达自己的志趣。他笔下的陋室,是“苔痕上阶绿”,读者从淡雅之色中可以感触作者的恬淡之心;是“草色入帘青”,淡雅中又生机盎然,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恬淡中充满生机的鲜活生活状态;而“素琴”“金经”则暗示了质朴高雅的情趣。自然环境、生活情境,共同构建了一个鲜明生动的“陋室”,也就突显了一个鲜明生动的“吾”(作者),从而使“德馨”的含义变得具体可感了。

《爱莲说》的作者则赋予了莲花丰富的象征意味。具体地说,“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理解本文的主旨,关键在于要引导学生把握莲的整体形象,然后借助丰富的联想仔细寻味,这样作者心目中的君子形象才会鲜明生动起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自读课文

1.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熟了文章,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谁来说说在朗读课文时也没有不会读的字啊?)

3.谁来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评价朗读的效果。

4.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

三、疏通文意

(1)词语理解

2)重点句子

四、探究道理

《陋室铭》陋室可铭,德者居之

1.文中哪句话统领全文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主旨句的?

用“山、水”来比“室”;用“不在高”和“不在深”比“陋”;用“仙、龙”来比“德”;用“名”和“灵”来比“馨”。

3.在文章最后引用了孔子的话,作用何在?

画龙点睛,总结全文,与篇首的“惟吾德馨”相呼应,有力表现甘居陋室,不以为陋的品质。

4.文章借写“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操?这是什么写法?

高尚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5.拓展延伸

(1.)阅读主题丛书4221页)《新陋室铭》。

(2.)仿写:以“ ”铭为题

提示:学习铭,劳动铭……

师抛砖引玉:

为师铭

路不怕远,坚持就行;厄不怕近,拼搏就成。桃李不言,润物无声。春夏送笑颜,秋冬迎新容。讲解细入微,谈心意诚诚。课堂品文章,谈人生。摒世俗之影扰,涤纯净之心灵。古有孔夫子,今有陶知行。欣然曰:无愧今生。

《爱莲说》出淤泥不染,持一身傲骨

1.作者喜欢莲花的什么?(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这几句话从哪几个方面说莲花的品格?

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气质。

3.作者写这篇文章仅仅是为了写对莲花的喜爱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作者写莲花是为了写人,用莲花的高洁品质来象征君子高尚的品质。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点拨: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4.拓展延伸 
阅读主题丛书4 160页《枫叶礼赞》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点拨: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格的人,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3dc8f2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d3.html

《古文赏读课爱莲说陋室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