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代表中国的元素

发布时间:2014-03-03 11:41:4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最能代表中国的元素

1 中国书法2 篆刻印章 3 中国结

代表中国元素的色彩

红色——国旗 凤凰

——国旗 牡丹

绿——很多,非常浅近白色的可以是玉器,很青翠的可以是草木比如说竹、柳,略黄的可以是兰,偏蓝的也就是青色可以是龙(如果是苍龙出海,更深近黑色好)

——青花瓷(比较深的蓝色或者墨蓝)海浪

——水墨山水

代表中国元素的图案

黑头发黄皮肤、红旗、天安门、五角星、红太阳、长江、黄河

代表中国元素的服饰

汉服,唐装,中山装,旗袍,团扇,步摇

代表中国元素的建筑

故宫,天安门,苏州园林,天坛,中国馆

代表中国元素的节日

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国庆节

代表中国元素的人物

秦始皇,西施,武则天,毛泽东,姚明

代表中国元素的手工艺

中国结,苏绣,陶瓷,景泰蓝,面人

代表中国元素的城市

北京,上海,苏州,杭州,南京

代表中国元素的动物

熊猫,梅花鹿,东北虎,麋鹿

代表中国元素的植物

梅花,牡丹,竹子,兰花,松树

代表中国元素的创举

原子弹氢弹爆炸,杂交水稻,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举办奥运会,世博会

代表中国元素的食品

饺子,元宵,粽子,月饼,桂花糕

代表中国元素的戏曲

京剧,越剧,吕剧,豫剧,沂蒙小调

代表中国元素的乐器

编钟,古筝,萧,马头琴,琵琶,花鼓

代表中国元素的体育项目

体操,射击,田径,乒乓球,羽毛球

代表中国元素的企业

海尔,红旗,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银行

代表中国元素的自然景观

九寨沟,桂林溶洞,西湖,桂林山水,香格里拉

这场讲座,仿佛与我是一场如期而至的约会。智者的每一观点原来早已降临在我的心中,许多的观点在这里与我照应。如只有真正会读,你才真正会教,本人在这一点上还算有

点先见之明,算是一个践行者。

不读书,精神之花就将枯萎,而只有肉体没有灵魂的身躯那是怎样的生命,怎样的讲台。

——雨点儿

细心会文本—— 关于小学语文教材研读的思考

兰州新区:袁丽

2013923

一、为什么要如此重视教材研读

作为教师来讲,上好一堂课有3个关键

教材研读

教学设计

教学实施

作为语文老师来说,教材研读能力是教师最重要的专业能力。相对于教师的粉笔字、普通话等外显的基本功来说,教材研读能力是内隐的。

教作文的难与易

比较好教:作文知识、作文技巧(对实际写作恰恰用处不是太大)

比较难教:思维能力、表现能力(用处大而难传授)

无法教或不能教:才气、生气、灵气(对作文的优劣起着关键的作用)

记住,最好的课堂管理手段,是把课上精彩,上得吸引人。花时间仔细备课,让你的学生每天带着好奇走进你的教室。

一个故事:一辈子与15分钟

一份资料:学生学习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老师,认真写三年教案,不一定成为优秀教师;但三年认真钻研教材,必定成为一个有思想的老师。

二、什么是教材研读

教材研读是一个信息传递、解码、重组的十分复杂的现象,涉及到文章学心理学、语义学、社会学、文化学、传播学美学等众多领域。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 《史记》:卷六十三 /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老子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曾做过周朝掌管藏书室的史官。

从肇庆市驱车半小时左右,便到了东郊风景名胜鼎湖山。下了几天的小雨刚停,满山笼罩着轻纱似的薄雾。

——《鼎湖山听泉》

那是一个飘浮着桔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我忽然对在一旁修剪茉莉花枝的母亲问道:妈妈,你爱茉莉吗?

—— 《爱如茉莉》

三、教材研读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识结构

文化视野

生活经历

思维方式

价值取向

审美趣味

语文老师今天上一堂语文课,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生活、思想、文化、审美等方面的积累。

四、教材研读其实是做什么

1.信息解码

阅读是理解文字承载的意义内涵。心理上的感知是阅读的基础,而理解即信息的解码才是阅读的核心。尤其是沉浸于文字符号之中的大量潜在信息,需要读者根据存储于自己大脑中的某种与作者共有的编码本,来进行解码识别。这是一种十分复杂的思维活动,其深层的规律还未完全搞清。

2.文化浸润

阅读是接受特定文化的过程。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种特定文化传统的体现,传递出某种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审美趣味、习俗行为等,无一例外。作为语文读本,中外的选家都十分重视体现本民族的文化精华,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浸润。

3.心灵沟通

叶圣陶先生认为阅读就是吸收信息,接受前人的智慧和思想,与前人进行心灵的对话。阅读是两颗心灵的碰撞和融通。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在与文章的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有的产生冲撞,有的发生共鸣,有的融为一体。因为文章的深层总是潜藏着一颗涌动的心灵,作者也是在用自己的心和生命体验着作品的思想内涵。

五、教材研读应注意的问题

杨再隋教授:如何研读教材

把握文旨

把握文脉

理清文情

抓住文魂

把握5个点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明确疑点

展示亮点

形成特点

教材解读要点

1.抓关键词句:理解它们在语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其感情色彩,推想它们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2.抓篇章结构:揣摩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

3.抓文体的辨别:明确记叙性、说明性课文及诗歌的基本特征和教学重点。

4.关注课文的组合,瞻前顾后,温故知新。

五、教材研读应注意的问题

1.这篇文章整体上说了什么?

2.作者细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言下之意是什么?言外之意是什么?

3.作者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为什么要这样说?还有比这更好的说法吗?

4.还有哪些话没说?为什么不说?

5.这篇文章与我有什么关系?

联想——你读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什么?能勾起你什么联想?有哪些难懂的地方?

时间——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年代?有哪些事与当今类似?哪些不同?

地点——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人物来自何方?居住何处?迁往何处?

情节——发生什么事情?情节由哪些内容构成?是否有几个情节穿插在一起?你能否提供解决问题和矛盾的其他方法?

人物——有哪些人物?他们是何种关系?他们如何交往?如何感受?有哪些情景?你觉得哪一个情景最重要?

联系自我——你与故事人物有没有共同的性格?这篇文章对你意味着什么?是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品题目——文章的标题是否在故事中出现?标题与作品内容有无关联之处?

语篇类型——这篇文章属于哪一种语篇类型(文学形式)?这篇文章体现了这类语篇的哪些典型特征?

语文教学二十韵(节选)

教亦多术矣,运用在乎人,孰善孰寡效,贵能验诸身。

为教纵详密,亦仅一隅陈,贵能令三反,触处自引伸。

陶不求甚解,疏狂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

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惟文通彼此,譬如梁与津。

1.做一个有思想的老师

2.研读的心态:慢慢走,欣赏啊

3.在教材研读中提高教材研读的能力

4.热爱读书并影响你的学生热爱读书

5.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

6.在整合中建构

只有真正会读,你才真正会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6f76637763231126edb117d.html

《最能代表中国的元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