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四下《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

发布时间:2020-06-09 10:46:3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1.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用感情地朗读古诗词。

2. 学会其中生字,理解重点词句。

3. 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感悟田园生活的意境,感受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宿、徐、篱、疏”。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理解关键词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3. 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情景,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情景,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过程

学程一 谈话导入,揭示试题

1.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描写田园风景的古诗让我们一起先走进《宿新市徐公店》

2. 了解诗题,走近作者

(1)“宿新市徐公店”是什么意思?(宿;过夜、夜里投宿;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县北;徐公店:店名,姓徐的人开的客店;公:古代对上了年纪的男子的尊称。“宿新市徐公店”是“投宿在新市一家姓徐的客栈”)

(2)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诗人。他的诗通俗易懂,清新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当时人称“诚斋体”。据说他写的诗有两万多首,是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之一,流传至今的就有四千所首。

学程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出示导学单

导学单: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释义,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

2. 交流意思

1重点字词的意思。

篱落篱笆疏疏 稀疏 小路 深远、幽远,指小路一直伸向远方,有一眼望不到头之感;树头:树的枝头;没有:树荫;急走 匆匆地奔跑。古语走就是跑的意思;寻:寻找

(2)整首诗的意思。

在稀稀疏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通向远方,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但刚长出来的叶子还不能茂密的形成树荫。儿童们奔跑着,追捕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蝴蝶飞到一片金灿灿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就再也找不到它们了

学程三 领悟诗境,感受诗情

1.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

(1)前两句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稀疏的篱笆、伸向远方的小路、飘落的花朵、刚长出来的叶子

(2)这两句诗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诗人采用白描的手法,语言自然,诗意浓郁,意境高远,诗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使人物我两忘

(3)这两句写景色,一远一近,略加勾勒,即成画意,即生诗情。边读边感受田园风光。

2.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1)读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了怎样的情景

(2)“急、追”两词用的好不好?(十分形象贴切,写出了儿童追逐黄蝶嬉笑玩耍的行动和天真活泼的性格。)

(3)“无处寻三个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无处寻三个字给我们留下想象和回味的余地,我们面前仿佛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搔首踟蹰、不知所措的儿童形象。

(4)后两句由景而入,画面也由静而动。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在眼前。

3. 这首诗描绘了在幽静安逸的田园风光里,儿童在菜花地里追逐蝴蝶的生动画面。诗篇洋溢着浓烈的乡村生活情趣,渗透着诗人对美丽田园春色的赞美和乡村对儿童的喜爱之情。

作业设计

1. 完成《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中的相关习题

2.把古诗创编程成一个小故事

板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

远近 动静

喜爱春天美景和乡村儿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杂、希、蜻、蜓 ”。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 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大意,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学程一 谈话导入,揭示诗题

1. 这节课,我们学习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

2. 简介作者:范成大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南宋名臣、文学家。

3. 解释课题。(课件展示)。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指兴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田园:田地和园圃,泛指农村。

那么整个题目的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

4. 诗人为什么对农村生活那么情有独钟呢?让我们一同去感受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

学程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导学单

导学单:

1)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把诗读正确,读通顺

2)结合书中的解释,试着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

2.指导朗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七言古诗的节奏

3.交流诗意:初夏时节,梅子已经变成金黄色,杏子的果实硕大而饱满。麦田里,麦子抽出一片雪白的麦花,与稀疏的菜花相映成趣。夏天白天很长,篱笆墙外无人走过,四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绕着篱笆飞来飞去。

学程三 领悟诗境,感受诗情

1.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1)诗句中描述了哪几种景物?这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2)学生说景物的特点。

多美的景色呀!诗人就是这样抓住事物的特点,用短短的两句诗,就勾勒出了如此美妙的景色。

(3)“肥”和“稀”字用得好吗?好在哪里?。

“肥”字突出了杏子果实硕大、饱满,“稀”字写出了初夏油菜花花落结籽。这样的“肥”和“稀”,皆因植物的丰收,在静态的对比中,让我们仿佛看到初夏丰收在望的景象。

(4) 这两句从正面写出了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给我们呈现了江南初夏的田园风光。指导朗读。

2.“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1)读读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2)为什么篱笆边没有行人,他们都到哪儿去了?(让学生结合“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夏天人们的劳动情况进行充分的讨论,感受农民的繁忙和劳动的辛苦)

(3)我们所说的这些人们的劳动情景,在诗中并没有直接地写出来,但我们却通过对诗句的质疑,再展开适当的想象,就挖掘出来了。

(4) 后两句描写乡村的寂静,从侧面衬托了农村繁忙的劳动景象。指导朗读

3.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作业设计

完成《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中的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景美 热爱

人忙 赞美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六个,理解生词,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想象等方法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借助课文的语言材料, 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体会作者对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难点

感受词中田园生活的情景,体会作者对闲适和谐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学过程

学程一 谈话导入,诗词比较

1.出示高鼎《村居》,辛弃疾也用“村居”这个名字写了另一种体裁的作品,出示《清平乐 村居》。看看这两个题目和内容发现了什么?

2.诗只供吟咏,词则入乐而歌唱。清平乐,词牌名,注意“乐”的读音。

村居,是词的题目,它与词的内容有关。看到“村居”二字,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2. 读题,注意词牌名和题目之间要有停顿。

学程二 理解词意 ,体会意境

1. 朗读全词,读的时候要求字正腔圆,读音准确,腔调圆润。

(1) 翁媪,掌握读音。

(2)剥莲蓬,注意“剥”和“蓬”的读音

(3)读好词的韵脚:“小,草,好,媪;东,笼,蓬”。

2.出示导学单

导学单:

一首词,一幅画,这首词,读着读着,读到哪一句时,说说你的眼前看到的画面

交流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word/media/image1.gif “青青草”,是盛夏的草,浓郁,茂盛。

word/media/image2.gif 这是怎样的一条小溪呢?放溪流声,在静静的溪流声中让我们在一起读词,感受村居生活的美好。

(2)醉里无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word/media/image1.gif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醉?(喝醉酒;看到美景)

word/media/image2.gif无论是哪种醉,总之是一种很享受的模样。指导朗读。

word/media/image3.gif吴音是什么意思?指的是江西上饶地区的方言。当时辛弃疾就住在这里。)翁媪,指老年夫妻。

谁在说话呢,说些什么,相媚好是什么意思?翁会对媪说些什么,媪又会对翁说些什么呢?

word/media/image4.gif这么大年龄了还亲亲热热的,难怪辛弃疾忍不住问了,白发谁家翁媪,这是谁家的老公公老婆婆呀?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看着他们如此的恩爱,诗人感动了,于是更加的陶醉了。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觉来读这句话。

(3)“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读诗句,说说你眼前看到了怎样的情景?

(4)“大儿锄豆溪东”

word/media/image1.gif假如你是大儿,你不热吗?不累吗?心里会在想些什么?

word/media/image2.gif读出大儿的懂事。

(5)“中儿正织鸡笼”

word/media/image1.gif看他织鸡笼时的神情,送他一个词。

word/media/image2.gif他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6)“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word/media/image1.gif无赖的意思是?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卧)还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来? word/media/image2.gif如此开心,如此悠闲,难怪他的父母最喜欢它。

3.这就是一幅完整的乡村生活图,你能把整首词描绘的画面,连起来说说吗?

学程三 拓展研究,总结全诗

1.这户人家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翁媪醉在一家人的其乐融融中。可是,我们再来看这幅画面,你们觉得这家人的生活条件如何?

3.那为什么还如此开心,如此陶醉呢?

因景而醉: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鸟鸣花香,是处世外桃源。

因人而醉:孩子们勤劳,懂事,夫复何求!老俩口身体健康。千金不换啊!

因情而醉:一家人没有争吵,详和,安宁。

4.作者也醉了,他又为何而醉呢?介绍作者生平。再读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体会到什么?

国家和平,百姓安宁。国泰——才能民安。因此,当他看到这样一户老有所乐、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和睦家庭时,怎么不醉,因此,他低吟出——齐读全文。

作业设计

1.完成《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中的相关习题

2.根据这首词词描绘的景象,编成一个小故事,也可以拿起画笔画一画

板书设计

清平乐 村居

茅 青

醉 锄 向往平静

织 国泰民安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ec2b90d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d3a88dd.html

《统编四下《古诗词三首》 教学设计(有配套课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