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教案 苏教版

发布时间:2019-09-06 06:05:0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教案 苏教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阅读文学作品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2.学习本文深入浅出,生动形象,阐述道理的方法。

3.领会并掌握丰富多彩的语汇和比喻,拟人等修辞。

重点难点:

1.文学的内容和阅读的意义。

2.优美丰富的语言。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等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一个“门”的简图,问: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学:这是一扇门。

教:很好。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门。但我们只要用心去感触,每扇门里都有一个神奇的小小世界。推开家里的门,和家人在一起,我们能感受到家的温馨;进入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古代陈列品,又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信你们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赵丽宏先生的一篇文章——《为你打开一扇门》,看看他要为我们打开一扇怎样的门。

二、作者简介:

教: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赵丽宏先生。

赵丽宏,散文家,诗人。上海人,1951年出生于上海。“文革”期间曾下乡插队,1977年考入华东师大中文系,1982年毕业。从事多年文学编辑工作,1987年应聘为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副主席。80年代以来,先后出版散文集、诗集、报告文学集等共30余部。作品多次获全国文学奖。

三、解题:

教:大家来看一下,这里(题目中)的“你”指的是谁?

学:读者(明确:青少年读者)

教:对,关键是这一扇是什么样的门?别着急,在我们学习了文章之后自然会得到解答。

教:先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在我朗读的过程中,请同学们注意生词的读音与意思,另外在我读完以后,请你们告诉我题目中的“门”指的是什么。

明确:题目是一种形象化的说法,意思是把你领进文学领域的入口处。“为”字引出行为的对象——“你”(青少年),从中寄寓着作者的一片诚意和良好的愿望,“打开”指拉开,使门洞开,“一扇门”告诉读者,这只是无数门中的一扇,世界大着呢,但作者要为你打开的正是无数关闭着的门中特定的“一扇”,可见这扇门是何等的重要。用“门”来比作某一领域的入口,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四、学习第一部分:

这一部分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1—2),概述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强调打开这些门的必要性和充分条件。

1自然段分析: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教:同学们,“打开这些门”与“不想打开这些门”之间是什么关系吗?

学:(明确是对比关系)

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吗?

学:(明确揭示打开门的必要性)

明确:第1自然段由“门”引出话题。首句“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给人一疑——哪来那么多的门?为什么都关闭着?接着“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给人二疑——世界上有那么多未知的领域?然后用“打开这些门”与“不想开门探寻”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给人三疑——二者所产生的感受和结果竟会那样的截然相反,这又是为什么?这种种疑团无疑会深深打动青少年读者的心灵,激起他们打开这些“关闭着的门”的强烈欲望。

2自然段分析:

教:“只要…只要…”的句子,说明了什么?

学:(明确打开这些门的两个重要条件:一、花时间,花功夫;二、有探索与了解的愿望。)

教:这一节说明了打开这些门的可能性。

明确:第2自然段因势利导,告诉青少年读者这些门都能打开,接着话锋一转,用“只要……只要……一定会……”的句式,点明了打开这些门的两个充分条件。

这两段文字是引子,为下文亮出文学这扇大门的蓄势。

第二层(3—4),点题,阐明打开文学之门的重要性以及对文学的理解。

3自然段节分析:

教:这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学:(明确:初步点题,引出下文)

——文学之门

明确:第3自然段由“无数”转到“一扇”,初步点题,写明这扇门是“文学”之门。

4自然段分析:

教:“高智商的野蛮人”,对立的概念,内涵深刻,道出了对文学一无所知者的本质特征。

修辞手法:

暗喻:本体与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结。典型形式为:AB

举例:书是我们学习的伴侣。

书本例子:文学是……是……;一个民族的文学……是……是……等

教:暗喻的作用在形象化的比喻中更体现真情实感。(强调)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举例: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

书本例子: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明确:第4自然段简要阐述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全段共13句话。

教:⑴句阐述文学的特征,⑵⑷句阐述文学的内涵,⑸⑻句阐述文学的功能,⑼⒀阐述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

这些议论性的语言,有助于青少年读者从理性的高度了解文学世界的概貌,明确阅读优秀文学作品、亲近文学对于现代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了打开文学之门的自觉性。

五、训练巩固:

文章的题目特别吸引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用了恰当的比喻,作者把文学比作一扇门。这样的标题有什么好处?你知道还有人把一本好书比作什么吗?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题目“为你打开一扇门”的字面意思是为你(青少年)打开某一领域的入口,深层意思是让你由此登堂入室,尽情领略某一领域(指文学)的无限风光。这种说法形象生动。

人们还把一本好书比作“窗口”、“阶梯”、“朋友”等等。让学生积累名人名言。

六、作业布置:

1.背诵“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一段文字。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谈自己对“文学”的理解,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来谈谈自己的体会,答案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二、继续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学生朗读课文,概括段意。讨论、交流后,明确。

5自然段,交代以下引文来历,点明这样写的目的。这是一个过度段,由此引入作者和文学的对话。

6自然段,称道文学能形象地展现客观世界五光十色的景象,增长读者的知识。

7自然段,称道文学能生动展现古往今来多姿多彩的人生,打动读者的心灵。

8自然段,称道文学用艺术的手法跨越时空,交汇虚实,启迪读者自由地想象。

9自然段,称道文学反映生活贵在求真,以此拨动读者的心弦,引起内心强烈的共鸣。

10自然段,称道文学对人真诚而忠实,使读者反求诸己,提高自身修养。

11自然段,称道文学神奇而圣洁,它爱憎分明,不容亵渎。照应文章题目,将对文学的认识深入一步,勉励青少年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待文学,告诫人们切不可将文学当作追名求利的敲门砖。

教:为什么在《致文学》中对文学的对话用了第二人称“你”?

学:(明确:这里是拟人的手法,把文学当作人来写,表现作者与文学的亲切关系,也强调文学与人生是相互贴切的。)

教:作者与文学的对话要告诉我们什么?

学:(明确:强调打开文学之门的必要性)

三、品味语言:

学生阅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谈谈理由。学生交流、讨论。老师点拨,明确。

词汇丰富多彩,用语灵活多变,体现了作者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高超水平。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不同的意思。如“世界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一扇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前一个“世界”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后一个“世界”则指领域。又如,课文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在题目和第1—4自然段中的“你”指代的对象是青少年读者,从第5自然段开始到结尾中的“你”指代的对象则是文学。后者用拟人的手法,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同一意思用不同的语句来表达。如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对此,在6—9自然段中都有形象和生动的描述。又如第4自然段“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后文则把它说成“你只是为热爱你的人们默默奉献,把他们引入辽阔美好的世界,让他们看到世界上最奇丽的风景,让他们懂得人生的真谛”。

教:本文语言表达凝练含蓄、形象准确。语言丰富多彩,灵活多变。

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积极运用,也使得文章语言表达更加优美,富于激情,给人以亲切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四、概括中心意思:

这是一篇书序,作者凭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向读这部《文学卷》一书的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课文用散文诗式的语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生动描绘了文学的感染力,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他们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五、小结:

文章以“议论大门——初识大门——打开大门”的思路展开,逐层深入,使青少年读者渐入佳境。第一部分重在阐述文学的功能,以理激人;第二部分重在描绘文学的魅力,以情感人。这两大部分在内容上相辅相成,结构上前后照应,语言风格上相互映衬,可谓珠联璧合,浑然一体。

六、作业布置:

1.课后练习二。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为你打开一扇门

赵丽宏

一、(1—4)(亲近文学)(抽象领域比喻成门)

条件(只要…只要…)  开门的可能性

二、(5—11)(领悟文学) 作者与文学的对话

教学反思后记:

繁星

新生中学语文组 范海燕

教学目标:

1、树立热爱大自然的思想,学会观察大自然

2、学习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3、掌握虚实结合的写法,学习并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观察过天上的星星吗?有什么感受?生活中的万物都是有灵性的,都是美的,关键是你有没有用心观察,用心发现。当你为那些无聊的肥皂剧、累人的电子游戏空耗光阴时,可知有人却正对着星天静静沉思,任自己的思想自由驰骋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著名文学家巴金的散文《繁星》,看看作者对星天的深切感受。

二、写作背景、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上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的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115,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9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洲的社会活动。法国既是无政府主义的发源地,也是当时欧洲的政治流放者的庇护所。218,“昂热号”邮轮抵达马赛。19日巴金抵达巴黎。在邮船航行期间,巴金撰写了《海上杂记》38则。《繁星》是其中的一篇游记,写于19271月。

作者简介:巴金,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主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三、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1、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其余同学:

①用波浪线勾画出写巴金观察繁星的感受的词句

②思考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用横线画出相关的词句

③理清文章结构

2、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

参考答案:

①“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好象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说话一样。”“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那四颗明亮的星星是头,下面几颗……看,那个三人还在跑呢!”

②按时间顺序。标志有“从前”、“三年前”、“如今”、“有一夜”

③第一部分(第一段):描写“我”最爱看繁星,回忆从前在家乡夜晚望星天的情景和感受。

第二部分(第二段):描写“我”三年前在南京读书时看望繁星的情景和感受。

第三部分(第三~第四段):描写“我”在海上观看繁星的情景和感受。(如学生将第34段内容分开为“在海上的每一天观看的情景与感受”,“有一夜看到的情景与感受”,也应加以肯定、认可)

四、合作探究

1、研究比较三次看繁星的情景与感受有什么不同。讨论为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这个不相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2、阅读赏析第3

1)本文写作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描摹眼前的景物是实写,由眼前的景物产生的联想和想象是虚写。

明确:第三段共十句话,前三句是实写,后七句是虚写。实写的是海上观看繁星的夜景,虚写的是由仰望夜空产生的种种奇妙的感受。

2)作者把星天比作母亲,把星星比作朋友,并和它们说话,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把繁星比作朋友,是为了突出作者看繁星时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觉得它们正友好地对“我”霎眼,同“我”小声地说话,突出了舒心、安详、陶醉之感,表达了作者对星空、繁星(即大自然)的热爱之情,美好生活的向往,童心、童趣不减。

3)本段还运用了拟人、排比等修辞,充分渲染了海上之夜的柔美、静谧和奇妙。

4)指导换位法背诵第三段

把自己换位成作者,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背诵。

3、阅读第4段,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那个天上的巨人”指什么?——指英国人指给“我”看的天上那个像巨人般的星座。

②怎样理解“?”——一是那个星座有着像巨人在跑似的形状,二是因为“船在动,星也在动。”(此题如学生提出其他理由,只要合理亦可)

4、体会“看,那个巨人还在奔跑呢?”中“看”和“呢”的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一个“看”字,呼唤读者,感情上与读者直接交流,更能引人注意,一个“呢”字,表示动作正在继续,显得更加生动。

五、品味语言,揣摩感情

让学生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找出最能表现作者热爱星天、热爱自然的句子。

小结:著名画家罗丹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愿同学们像巴金一样,用一颗热爱自然的心灵,用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细心观察自然,用心感受自然之美。

六、总结

繁星是常见的,却引起古今中外无数人的遐想。本文作者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由此产生的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美的享受。学习本文,我们不仅要品味本文精妙的语言,学习联想、想象手法,还要培养自己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习惯。

板书设计:

巴金

从前——三年前——如今

依恋 伙伴 知心

(虚实结合)

作业设计: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半明半 )摇摇欲 眼( 火虫(

2、根据下列加点词语的句式造句。

1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

2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

-----------------------------------------------------------------------------

3、如果你来到海边,面对着碧海蓝天,你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象?请以“大海,你像————”为题,写一段抒情文字。(不少于100字)

教学反思后记:

冰心诗四首

新生中学语文组 王海燕

教学目标:

1.从《成功的花》中体会成功背后的辛苦。

2.从《嫩绿的芽儿》中探讨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积极美好。

3.体会《纸船》中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4.学习这些诗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重点:

1.品位这四首诗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哲理。

2.学习这四首诗中丰富的想象、奇巧的构思、凝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通过生动的形象表达深刻的哲理及“冰心体”诗歌的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冰心(1900-xx),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诗集《繁星》《春水》,冰心的诗以抒写纯真的重心和圣洁的母爱为主,影响很大。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炼流畅的特点,具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比小说和诗歌取得更高的成就。这种独特的风格曾被时人称为“冰心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被人称为“春水体”。她的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

二、学习《母亲》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争取背诵。

(二)体会“我只躲到你的怀里。”中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诗人巧妙地借助前一个躲引出第二个躲字:如同鸟儿躲到鸟巢里避风雨一样,儿女的心灵(精神和感情)受到了打击,总会在母爱中得到慰藉。表现了诗人寻求母爱保护的心态,同时也讴歌了母爱的温暖、无私、伟大。

三、学习《纸船》

(一)熟悉全诗指导朗读。

1.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2.教师范读。要读得低沉而富有深情。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纸船

-寄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泊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凉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分析、解读全诗。

1.请根据诗中给出的信息,想象这是诗人在何种情形下写的这首诗?

海浪涛涛,天风吹卷,诗人正坐在一艘颠簸在太平洋的邮轮上,远离亲人,驶向陌生的国度,不知何时才能回到祖国,回到亲人的怀抱?诗人因为强烈地思念故国、思念亲人,愈发感到孤独、惆怅。

2.第一节中哪些诗句词语表明诗人对母亲思念之深,且由来已久?

“从不肯”“总是”表明诗人并非这一次出门远行才有此举动,而是对母亲的依恋思念之情由来已久,一直就很浓烈,“一只一只”点出所叠纸船的数量多,表明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极深。

3.第二节诗人写出精心叠成的纸船抛入大海后瞬间发生的种种令人心碎的结果,并写出自己明知没有结果还是不灰心地叠,又在表达自己的情感上有什么作用?

实际中是否可能,愿望能否实现,这对诗人来说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这是诗人是否寄托思念、排解孤独、忧伤的惟一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最充分地表达出诗人那种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

4.第三节是诗人展开的想象。这一想象有何特点?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纸船虽然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一定能漂入母亲的梦中,这一想象新奇、大胆、瑰丽,充分地写出了诗人对母亲强烈的思念之情,点明题旨。

5.叠纸船原是儿童的一种游戏,诗中的这一行为意味着什么?诗中的纸船又象征着什么呢?

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情,赋予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漂泊无依的孤独,象征思念母亲思念祖国的一颗心,象征诗人纯洁、美好的心愿。诗人叠纸船这一行为表明诗人对母亲对祖国爱的无比深厚。

(三)问题解惑

1、诗人为什么要叠纸船并把它抛进海里?

诗人在船上无法与母亲通音信,只幻想纸船抛进海里能载着她对母亲的一颗爱心飘到母亲的怀抱中。                                                                                   2、诗人叠好的纸船有的被风卷进窗子里,有的被海浪打湿了,沾在船头上,可她为什么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因为诗人心中保存着永远的希望。                                                                                           

3、全诗的点睛之笔是哪一句?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4、叠纸船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悲哀?

因为与母亲远隔万水千山,十分想念自己的母亲,思念不着最是难受,所以“含泪”“悲哀”。                                           

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抒发热爱母亲、思念母亲的情感;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恩和回报。                                            

6、本诗用“纸船”做题有什么好处?

诗人以纸船展开自己的情思,使抽象的情感变得具体可感,又富有童稚气,适合表达子女的心态。

四、学习《成功的花》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争取背诵。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二)赏析这首诗

这首诗只是一个意思,一个组织句子的单位:漂亮的花,人们都只是惊叹、羡慕她开花时的美丽,并没有意识到它还在芽儿的时候,经历了多少艰苦的奋斗和巨大的牺牲。

“明艳”就是指色彩鲜明、艳丽。“明艳”一词,形象生动地说明、突出了花的“成功”; 而“惊羡”一词用在这里比“羡慕”多了一层惊叹的意思,从而又更衬托出成功之花的明艳。不管是艳丽的鲜花还是其他成果,待到她亮出成功时,确实是令人羡慕的、欣赏的,但她背后的艰辛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明白呢?作者用惊叹号抒发了她对人们仅仅懂得惊叹、羡慕别人的成功,而看不到在成功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劳动的感慨。

“然而”一词承接了“只”字,自然地转折,开启了后面的思维:追溯成功的历程。花之所以成功,并不是生来就有的,是她还在小芽儿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努力奋斗了,到成为今天的明艳的花儿,一路上浸透了辛酸乃至痛苦的无尽泪水,撒遍了鲜红的血泪,甚至付出了牺牲的代价。一句话,“成功的花”是血与泪滋润的结晶,是奋斗与牺牲孕育的蓓蕾。只有经历这样的一种洗礼,才会有花“现时”的明艳,花的成功。作者将“现时”与“当初”对比,将“奋斗”、“牺牲”与“成功”关联,“泪泉”、“血泪”与“明艳”关联,更加突出了花的成功之不易。

这首诗,表达了这样的一个意旨:不要只惊羡别人的成功,更应该知道别人的成功是多少艰苦奋斗乃至牺牲的结果,并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而且给我们以启示:花的成功尚且如此,那人的事业的成功,人的成长与发展,不也都是如此吗?从而使人领悟到奋斗者与牺牲者的伟大。

(三)问题解惑

1、“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一句中“惊 羡”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羡慕”,为什么?

 “惊羡”,有惊叹羡慕的意思, “惊羡”比 “羡慕”多一层惊叹的意味,也更能衬托成功之花的明艳。

2、这是一首哲理小诗,但作者并未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给人鲜明的印象,请问“花”“芽儿”“泪泉”“血雨”分别比作什么?

 “花”比作人生事业的成功;“芽儿”比作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泪泉”比作为培养花付出的辛劳;“血雨”比作为滋润花而作出的牺牲。

3、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首诗告诉人们,不要只看到并惊羡于别人成功所得到的荣誉,而要了解在这成功的后面所蕴含着的艰苦努力,要学习花的奋斗和牺牲,从它的成功中吸取成长的经验,这才是更重要的。

4、读了本诗,你受到了什么启示?谈谈你自己的感想。只要能联系自己,围绕本首诗的道理来谈即可。

五、学习《嫩绿的芽儿》

(一)全班分读,齐读课文,争取背诵。

嫩绿的芽儿,

和青年说:

“发展你自己!”①

淡白的花儿,

和青年说:

“贡献你自己!”②

深红的果儿,

和青年说:

“牺牲你自己!”③

(二)赏析这首诗

  嫩绿的芽儿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这是一个独立的意思,如果拆开便不知所云了。“嫩绿”显示了芽儿的健壮、活力与朝气,在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嫩绿的芽儿有着儿童般的天真无邪,对青年说,发展你自己。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人一样也需要学习与提高,来发展自己,使自己成才。植物发展由芽儿长成花儿,那么,人呢?

  淡白的花儿对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同样是一个独立的意思。“淡白”说明了花的朴素无华,纯洁,不追求华丽的外表。植物用花儿来装点这个世界,不孤芳自赏。人呢?在发展了自己的基础上,应当来为社会做贡献。这里作者的意思又进了一层。

  深红的果儿对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用“深红”来修饰“果儿”,象征着“果儿”的成熟、丰硕和甜蜜。经历了芽儿、花儿的积累、成长,成了深红的果实,这时就要奉献给人类了。如果没有奉献,这些果实有什么用呢?青年人呢?也应该懂得奉献自己,甚至要有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人生才显得更完美,更充实。

这首诗中的每一节都可以独立成为一首诗,意思也相当完整,但从思想境界、艺术造诣上讲,它们又意联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使意脉得以贯通。“芽儿”“花儿”“果儿”的排列顺序,暗指果树从抽芽发展、开花让人们欣赏到将结果奉献于人类的过程,这一过程正好对应了青年的人生过程。“芽儿”需要成长发展,正如青年需要学习提高。当芽变成花时,不要孤芳自赏,而是要美化自然,正如青年要以自己的青春为社会作贡献。最后结成“果儿”,又如青年要以牺牲精神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使人生更辉煌。全诗正是这样,以植物的生长来比喻青年的成长,从而告诫青年人,包括作者自己,要发奋图强,不断充实、提高和发展自己,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诗中运用拟人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展示了一个纯洁的心灵和现实的世界。同时,也讴歌了美好的青春,积极的人生。“嫩绿的芽儿”的时候、“淡白的花儿”的时候、“深红的果儿”的时候,组合起来正是整个纯洁的人生。这样的一种纯洁的人生,赋予了作者笔下的语言以诗意,使其散文诗化,而从此不再是散文,只能以诗来解读。也正因为这样,作者才能将这些本来就难以组织起来的话语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可以说,是她的纯洁的心灵给世界、给语言带来了一种独特的体系,一种一般人及粗俗的语言所不可能具有的体系。

(三)问题解惑

正当青春年华的年轻人,在投入社会生活的大海时,该如何把握人生的方向?用诗中的原话作答。 “发展你自己!” 贡献你自己!”

六、作业布置:

课后探究练习题

教学反思后记:

诺曼底号遇难记

新生中学语文组 范海燕

教学目标:

1.品味和积累优美的文学语言

2.感受小说中生动的人物形象

3.学习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好,在上新课之前,我们先来完成一个智力测验:

一条木船破了,舱里进满了水,单凭破船本身的浮力已承受不了船上一对夫妻和一个即将成年的儿子的重量,他们又都不会游泳,怎么办?远处有一条船正在驶来,但坐等获救是不可能的。如果你就是船上那个未成年的孩子的话,请你想一个办法,帮助全家脱险。

2、刚才同学们说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可是如果船大人多,又在夜深雾浓之际,你将如何处理呢?请大家速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哈尔威船长救人的过程。

二、作者简介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反对专制和教会,但认为可以用爱情、善良和仁慈改造社会;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从人道主义观点描写资本主义的罪恶。

三、探究,初步感知课文

故事听完了,不知道同学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受,有什么疑问?教师适当启发、点拨四、品味语言,感知描写手法

1.本文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方法?能不能从文中找几例?

对话描写、场面描写、对比描写

2.除了大家刚才提到的外,本文还成功地运用了另外一种描写方式,叫细节描写。

(运用绘画的方式讲述什么是细节描写)老师来画棵树(一笔画出树的主干),这在美术中叫勾勒,(仔细的画叶片、芽胞)这叫工笔细描,这个工笔细描,就颇似我们写作中的细节描写。在大家学过的课文中有没有运用这种描写手法的?

3.在掌握各种描写手法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复述故事内容。

小结:生动的描写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注意此种手法的运用。

五、品评争论,分析人物形象

1、现在我们来谈谈哈尔威船长这个人,请同学们完成一个填空题:哈尔威船长是一个 )的人,并且申述自己的理由。(镇定自若)

2、如果换了你,你也会像哈尔威船长一样做到镇定自若吗?

读课文“震荡可怕极了”到“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一段。

3、哈尔威船长在想什么、做什么呢?请学生分角色朗读第十六段以后的“简短有力的对话”。指导学生用升调、降调、重读等,读出危机时刻的急来,读出船长的镇定自若。

1.点拨:面对猝然而至的灾难,为什么独有哈尔威船长镇定自若你呢?(忠于职守)

2.哈尔威船长的职责是什么呢?你觉得他尽到自己的职责了吗?

3.由此看来,他是一个舍己救人的人。(舍己救人)老师觉得课文中有一句话说得太好了: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同学们通过电视新闻或是报纸,杂志,有没有看到过类似的新闻呢?

1.其实,面对死亡,求生是每个人的本能。可是,上帝在赋予我们生命的同时,也赋予我们责任和义务,因为,活着固然重要,可是履行做人之道同样重要,能做到舍己救人就更加难能可贵了。在此,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哈尔威船长能不能自救?他的死值不值得呢?

2.他的可爱伟大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3.小结:时穷节见,危难出英雄。危难时刻,是放弃责任,违背天良,只求独自活命呢,还是舍己救人、舍生取义呢?哈尔威船长已经用自己的行动给我们做出了响亮的回答。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一起朗读课文后三自然段,深情缅怀我们可敬的船长吧!

六、总结

雨果写这篇小说的时候,在小说一开始就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强者是有自制力的人。哈尔威船长就是这样的人,在灾难在面前,他克制了自己的恐惧,克制了可耻的利已主义,沉着冷静,忠于职守,履行了自己的做人之道。同学们以后不一定会碰不上这样的灾难,但你们依然可以成为强者,只要你们能克制那些悲观消沉的情绪,自私自利的想法,忠于自己的职责,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信念,你们就是哈尔威船长那样的强者,样的英雄

板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

镇定自若 忠于职守 舍己救人

一个伟大的人

作业设计: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急( 然( 祸( 睡( 地(

2.仿写句子

如果生命是水,尊严就是流动;如果生命是火,___________;如果生命是鹰,_________

3.哈尔威船长舍己救人,以身殉职,面对这个高大英雄,你最想对他说什么?

4.“哪里有可卑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请你列举具体示例来理解这句话。

教学反思后记:

古代寓言二则

新生中学语文组 王海燕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寓言这种文学形式。

2.了解课文中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郑人买履》讽刺那种不从实际出发,一味迷信教条的人。《刻舟求剑》讽刺那种连生活常识都不顾、思想顽固不化的人。

3.能借助注释及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

4.学习一些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掌握寓言故事中常见的文言词语(涉江、遽、契、惑、置履、度、至之市、反、及、遂、宁)

重点难点:教学目的的234

课时安排:2课时

教材分析:

一、了解“寓言”:

“寓”寄物,“言”讲道理,寓言是一种具有深厚群众基础和悠久历史的文学样式,它通常是通过短小精悍而又富于风趣的动物故事或人物故事,采用象征、拟人等修辞手法寄寓一种思想、哲理或经验教训,优秀的寓言故事往往在给人美的享受的同时发挥其深刻的思想教育作用,增长人们的智慧和才干。

二、主题思想:

《郑人买履》这篇寓言以简洁生动的语言叙述了古代有个郑国人去集市买鞋,因只相信量好的尺寸却不相信自己的脚下,结果没有买到鞋的故事,讽刺世上很多人不顾实际情况,只相信教条的做法。

《刻舟求剑》讲的是这样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个人乘船渡江,他佩带的剑掉到了江里,他马上在船舷上刻了一个记号,船靠岸之后,他立即从刻下记号的地方跳进水里去找自己的剑,结果当然是找不到的,这则寓言故事,用来调整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三、思路结构:

《郑人买履》

第一层:郑人买履的过程和结果。第二层:通过人物对话,使故事的讽刺效果大大增强。

《刻舟求剑》

第一层:楚人丢剑和找剑的过程。第二层:议论、讥笑这种找剑方法是糊涂的方法。

四、 写作特色

这两则寓言故事篇幅都很短,但情节完整、叙事生动、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3分钟)

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1)龟兔赛跑:乌龟跟兔子赛跑,结果兔子失败。

2)守株待兔:种田人放弃劳作,想不劳而获。

解答:寓意(1)骄傲使人落后、失败。

2)成果靠劳动取得,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是危害自己的。

学习《郑人买履》

二、 初读课文(6分钟)

1、老师范读(注意字音、朗读节奏、重音、语调)。

学生找出应注意的字音和字型。

2、学生散读(两遍,体会朗读节奏,了解大意)。

3、老师细读(纠正字音和朗读节奏、重音、语调。

4、学生齐读(边读边注意事物的发生和发展)

三、构建画面(6分钟)

事情的起因,欲买履,度其足

事情的经过:至之市——已得履 忘持度——反归取之

结果:市罢,遂不得履

四、进一步了解课文内容(15分钟)

1、圈划重点的文言词(履、度、坐、之、操、反、及、遂、宁、无、其、以)

A独立学习,看课文注释查工具书。

B合作学习,四人小组疏通文字

C老师巡回释疑。

D小组汇报

E教师讲解重点、难点(师生讨论)

1)操、持、取的意义

2)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3)宁信度、无自信也

五、把握寓意(10分钟)

1)《郑人买履》中那个买鞋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寓意是怎样刻画这一形象的。

2)说了寓言故事的寓意,并谈了它的现实意义。

答案:(1)《郑人买履》中的买履者是一个十分死板,固执的又愚蠢的人,文章在交代了故事的起因之后,用“至”、“忘”、“反”、“取”等动词,勾画了买履者相信量好的尺寸,不相信自己脚的愚态,当别人问他“何不试之以足”时,他“宁信度,无自信也”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市罢,遂不得履“一句讽刺了死搬教条者徒劳无益的结局。

2)寓意:讽刺那些做事不注意从实际出发,教条主义的人。

现实意义:我们在处理实际问题时,不能盲目照搬照抄现成的东西,而要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以免出现不应该的失误。

六、背诵课文(5分钟)

第二课时

一、朗读课文

1)学生读通课文,注意字音,断句。(3分钟)

2)学生展示学习效果。

楚人//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二、疏通全文,把握文章结构(3分钟)

三、学习文言词语句式

小组间讨论,小组间比赛,采用一问一答。

涉:渡江    遽:立刻、急忙   契:雕刻

是:指示代词,这儿 止:停止 惑:迷惑、糊涂

老师补充讲解:

A、楚人有涉江者,定语后置,有涉江者之楚人

B、是吾剑之所从坠,这几是是我的剑坠落之处。

C、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

注意强调BC的肯定与委婉的反问语气。学生揣摩试读。

四、阅读讨论(8分钟)

A、《刻舟求剑》的故事为什么要详写“刻记号”这一细节?

答:“刻舟”时把握十足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没有结果的无奈相趣成趣“,这一细节生动刻画了这个愚蠢不知变通的家伙的心理状态。想象“刻舟”时的神态和“求剑”时的茫然,用自己的话表述。

B、这个寓言有什么现实意义呢?

答:现实意义,当今社会是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在改革进程中,一定会碰到许多新的问题,但我们面对现实,思想不能僵化,而要善于变通,只有这样才能搞好改革,才能将改革不断的推向深入,我们的事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五、多形式背诵课文(6分钟)

六、表演

选择两则寓言中你喜欢的一则,小组表演,注意丰富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板书设计(见教学安排中)

七、练习

A解释下列词语

置之其坐                  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至之市               

试之以足                  遽契其舟

说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区别。

1)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2)宁信度,无自信也。

3)而置于其坐.

4)是吾剑之所从坠。

C说出两则寓言的寓意。

参考答案:

A、(1)量好的尺寸;到……去;履(2)他的;那,那个,指示代词

B、(1)没有行走;不可以,不能(2)相信自己的脚;不相信自己(3)坐同“座”,座位,名词;动词,坐下。(4)这,这是,指示代词;做判断动词。

C、不顾实际,只信教条的人可笑。 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是办不成事的。

拓展资料:

1.韩非和《韩非子》

韩非(约前280——233),出身韩国贵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说他“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著有《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

《韩非子》是法家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理论散文集大成者的著作,全书属于论辩文占绝大部分,文风犀利,有很强的说服力。

2.吕不韦和《吕氏春秋》

吕不韦:战国末年政治家,原为大商人,在赵国首都,遇见做人质的秦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认为奇货可居,入秦为之游说,使之归国继位(即庄襄王)。

《吕氏春秋》也称《吕览》,据《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吕不韦使其门客各著所闻,集论成书,全书二十六卷,内分十二记、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教学反思后记:

往事依依

新生中学语文组 范甜甜

教学目标:

1、能学习并进行情况描写。

2、能学习文中的优美字句,语段。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文中的优美字句、语段

教学方法

独立合作研读课文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师:同学们,自从我们学习了赵丽宏先生的《为你打开一扇门》之后,文学就在我们心中留下了初步的影子。生活中不能没有文学啊!今天,我们和于老师一起走进《往事依依》,探究一下老师是怎样在文学作品的熏陶下步入人生之路的。(板书课题)

二、预习检查:

1、注音

徜徉(  )(   浩淼(   镌刻(  

2、解释

年华: 依依: 邱: 淼: 旷: 呈:

3、作者简介

三、研读课文,探讨:

1、大家都已预习了这篇文章,下面,我想请一个同学把这篇文章的第1段朗读一遍,要带着感情读。在听读的过程中,同学们想一想:这一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生朗读课文第1段)

:读得怎么样?(生答)还有哪个同学愿望再读一遍?(又一生读)这一次读得怎么样?(读得有感情,好像有点意味深长)突出这点。

2、哪个词最能体现?“年华似流水”,还有“但”字。

师:看来同学们已经有些感情了,不错。让我们来齐读这一段吧。(生齐读课文第1段,感情投入,在“年华似流水”和“但”等处作重音和语调的处理。)

师:(略有夸张地范读这一句,表达出一种感慨万端的情绪)“年华————流水——”这几个字为什么要如此朗读呢?听到老师的朗读,你领悟到其中哪些感情?

A、年华像流水一样,非常快,从小到大,一步一步就流走了,很难再回来。

B、时间过得很快,有惋惜的意味,还想让时间再来一次。

C、舍不得年华流去,有一种希望,让年华停下来,让自己重新走一次。

D、这里表达的是一种感叹,感叹时间过得很快。跟下文的转折正好联系起来。

:同学们说得不错。回忆往事,感慨万端,它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也紧扣了题目。紧扣题目的是哪一个词呢?(生齐声回答:依依)

3、请大家看书下注释,什么叫“依依”呢?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生回答)

“依依”是留恋的意思,在文中指萦绕胸怀,十分留恋。以这里我们已基本明白,文章的第1段很重要,它有总领全文的作用,它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师边讲边板书)

4、这一段中哪两个词最重要,为什么?

“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5、下面的文章应该怎么写呢?应该回忆往事了吧?下文回忆哪些事呢?你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件事吗?这句话力求精练、准确。(生充分阅读课文,准备回答)

E、主要写老师小时候读《水浒传》和对《千家诗》的热爱,还有国文老师对于老师的影响。

F、还有小时候在家里看山水画。还有初中读书的时候新派老师教田汉的《南归》诗。

G、看山水画不能算一件事,它只是为引出读《水浒传》的。这两者实际上是一件事。

师:同学们发言很踊跃,概括得也比较准确。主要写了四件事情:一是读《水浒传》,二是读《千家诗》,三是听国文老师讲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四是听新派的老师讲田汉的新诗《南归》。(师边讲边板书)

师:根据老师描写的情景,我们也跟着国文老师背诵一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好吗?(生齐背)同学们真不简单,没有学过,大家竟然背下来了。看来是被老师所描写的情景感染了,也热爱上了这首词了。

6、想一想:老师为什么要选择这几件事来回忆呢?可以讨论一下。(生围绕问题讨论)

H、因为这几件事给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些事都跟读书有关系,因为老师学生时代的生活乐趣,绝大部分来自读书。

I、因为倒数第2段写了“多读书,读好书,能丰富知识,增添智慧,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可以看出读书给于老师很多帮助。

:同学们说得都有道理,其实,这些都包含在“往往依依”里,特别是“依依”一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也是紧扣这些事。开头是总领,这一部分写了四件事,当然就是分写了。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结尾,请同学们朗读末尾两节。(生齐读末尾两节)

师:我觉得,同学们还没有读到位,没有把老师那种深厚的感情读到位。文章开头写了:“年华————流水——”结尾又写道:“往往——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青春的激——情……”(生情不自禁地齐声跟读起来)

师:好,我们来齐读一遍,要读出“依依”的分量,读出深情,读出前后呼应的感觉。 (生齐读课文末尾两段)

师:老师在优秀文学作品的熏陶中,成长为一位知名的教育家、著名的特级教师。好,我们还是回到题目上来吧。文章的最后两段有何作用?开头总领,中间分写了四件事,结尾应该干什么?(总结全文)

师:是的,总结全文。(师边讲边板书)同学们在文章开头抓了两个词语,结尾该抓哪些词语呢?“青春激情”。

师:还有什么词语?还有“不断奋进”。

师:同学们有没有不同意见?其实,两个动词“唤”和“催”也很有表现力。它们表达了回忆往事的意义,对我们也有启发意义。

师:我想,同学们讲的这些正是老师写作这篇文章目的之所在。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理解渗透到朗读中,再来品读这两节。(生齐读课文最后两段)

师:同学们研究一下,这几件事是怎么衔接在一起的?(学生快速阅读,寻找答案)有承上启下的句子,我觉得是第3段。

:请你读一下。(生声情并茂地朗读第3段)

师:读得非常好。我已受到了感染,好像是被老师的情感带进去一样。除了这一处,还有没有呢?

还有“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也在我心上雕镂(误读为lóu)下深刻的印象,培养了

我课外阅读的情趣”。

:找得正确。“雕镂”的“镂”应该读作lǒu,者不读lóu(师边纠正边板书:镂lǒu)这一句中还有重要的字读时应该强调出来,是哪一个字呢?生:“也”字。

师:你为什么要抓这个“也”字呢?

因为不仅把上面的内容——读书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雕镂在我心上,还把后面的事情也……

师:噢,你是说“也”字起到了联系上下文的作用。

38页的“也是在初中读书时,来了一位代课的国文教师,是年轻的新派人物……”也是的。

:同学们找得很仔细。这里也有一个“也”字。老师用了一个并不起眼的字,却把文章的前后内容自然地衔接起来,使文章结构特别紧凑,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还是通过朗读来感悟一下这几处过渡语句吧。(生齐读几处过渡句)

师:最后,让我们齐读课文的第4段,跟随老师一起陶醉《千家诗》的意境中。(生齐读课文第4段)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难忘的课就要结束了,我希望大家做人就要做像老师这样的人,从小热爱自然,热爱读书,热爱文学,把握现在,创造明天,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板书设计:

往事依依

于漪

总提(感叹)

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分写读 《水浒传》(古典小说) 

《千家诗》(古典诗歌) 

听教辛词《南乡子》(宋词) 

听教新诗《南归》(现代诗歌) 

总结(呼应)

青春激情、不断奋进

教学反思后记:

幼时记趣

新生中学语文组 范甜甜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词典和教师指导,能初步读懂课文并能正确朗读。

2、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体现的童心。

3、认识观察与想象、联想的关系。

教学重点

1、借助注释、词典和教师指导,能初步读懂课文并能正确朗读。

2、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中体现的童心。

教学难点:重点字词理解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通过学生独立合作的研读课文,借助注释及词典,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读懂课文内容;教师适当指导,引导学生学习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的意义、用法及文中的特殊句式,并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童年时或许都观察过蚂蚁,那你看到蚂蚁搬家或搬运食物时感受到了一种什么样的乐趣?今天学习一篇清朝人写的文章,来了解他在幼小时由观察微小生物产生的丰富奇特的想象及其中的盎然童趣,也许它也会勾起我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

2、结合注释读课文,给课文中不认识的字注音,并试着断句。

3、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一、二两段:结合注释、词典,试着翻译这两段的意思,把自己翻译的结果在小组内交流(互相发现问题,提出意见),最后把小组统一的译文在全班内交流。

4、教师指导,强调重点:

1)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无则省略) 

2)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余      明察秋毫                           

怡然称快                                 

3)特殊句式:群鹤舞(于)空      徐喷以烟(以烟徐喷之)         作……观 

5、朗读课文第一、二段,指导朗读 

6、小组合作,学习课文第34段:结合注释、词典,试着翻译这两段的意思,把自己的译文在小组内交流,最后把小组统一的译文在全班交流。

7、教师指导,强调重点:

1)翻译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2)常用文言实词及虚词:       神游      庞然大物                         拔山倒树; 

3)特殊句式:使(之)与台齐 驱之(于)别院  以……为 ……为所…… 

8、朗读课文第三、四段,指导朗读 

9、齐读课文 

10、总结:针对学习情况进行适当评述,以鼓励表扬为主。

11、作业:随堂练1+2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研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物外之趣”及其产生的原因,“物外之趣”所体现出来的童心;说一说自己童年生活中类似的趣事。

教学步骤:

1、复习:(1)注音:童稚   项为之强   藐小   怡然称快    鹤唳云端 

2)解释加点字的含义: 

必细查其纹理     和拟作群鹤舞空      徐喷以烟     又留蚊于素帐中

3)翻译句子: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故时有物外之趣 

2、导入:昨天我们通过仔细的阅读课文,基本上读懂了文章的大意,今天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学习,了解一下作者童年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外之趣”,“趣”又因何而来。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件有趣的事情?(观蚊成鹤:群鹤舞空、鹤唳云端;神游山林;鞭打蛤蟆)

4、小组合作学习:

1)讨论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班内交流(观察细致,想象奇特,找出文中能体现观察仔细的语句)。 

2)文中所叙“物外之趣”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童心、童趣?(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童心,观小为大、想象奇特的童趣) 

3)根据课文所叙,你能说一说作者的童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吗? 

5、齐读课文,注意体会文中的童趣。

6、说一说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

7、总结:想象力是心灵自由翱翔的翅膀,乘着这双翅膀你会探寻到更为广阔的奇妙的世界,体会到更多的创造的乐趣。观察会给你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了这双眼睛你便不会错过生活中所有精彩的瞬间,希望我们都能充分运用这双眼睛和翅膀。

8、作业:随堂练1+2

板书设计: 

      物外之趣:                        产生原因: 

      观蚊如鹤:(1)群鹤舞空 2)鹤唳云端 

      神游山林:                                      观察仔细,想象奇特 

      鞭打蛤蟆:

教学反思后记:

十三岁的际遇

新生中学语文组 王海燕

教学目标:

1、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准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2、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体会并学习作者“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

这是一位十六岁的北大学生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而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文章回顾了自己在不同年龄段对北大的感受和理解,重点描述了北大图书馆和北大人,请同学们快速地阅读课文,思考作者写了自己哪几个年龄段、选取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生回答后师总结:文章用空行隔开为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先写了自己的七岁的梦想,十岁的信心、十三岁的际遇、十六岁的回顾,接着回忆介绍了北大图书馆和北大人,最后一再表示要作“不系之舟”,为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告慰北大。强烈地抒发了对北大的依恋和感动,同时也表达了渴望取得更大成绩来回报北大的愿望和深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 知识与技能

1、题解

“际遇”即“遭遇”之意,不过多指好的。“十三岁的际遇”则指作者十三岁时就被“北大”破格录取一事。这是一篇抒情性很强的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回忆自己从七岁到十六岁的一段生活,抒发了对“北大”的无限感激和热爱之情。

2、常见字词

尘缘(yuán):尘世的缘分。佛教徒或道教徒指现社会界人与人才人与事物之间发生联系的机会。

涉足(shè):指进入某种环境或生活范围。

徜徉(chángyáng):安闲自在地步行。

犀利(xī):(武器、言语等)锋利;锐利。

安恬(tián):安详恬静。

撷取(xié):摘下,取下。

沉淀(diàn):溶液中难溶解的物质沉到溶液底层,课文指许多话堆积在心底。

茫然若失:心中感到空虚、无所知,好像失去了什么。

白驹过隙(Xì):白驹,原指骏马,后比喻日影。隙,空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就像骏马在细小的缝隙前飞快地越过一样。

二、过程与方法 

1、课文的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1—3):写“我”进了北大,实现了童年的梦想。

第二部分(4—13):写“我”在北大三年里的学习和收获。

第三部分(1418):抒发“我”对北大的热爱之情。

这样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从过去写到现在,从现在写到未来;从初识写到进校,从校内的三年生活再写到对北大的赞美歌颂。

2、第二部分中哪句是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后来作者分别赞美了哪些人以及他们的特点?

明确:“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 

写同学对知识和人生的探索,蓬勃的朝气,横溢的才华,敏锐的思想;写老师的治学,为人,育才;写“我”两年来的充实时光。

3、本文结构自由,内容纷杂,主旨含蓄,众多内容是靠什么统领于一体的?

(分析  本题旨在要求学生梳理全文的线索,可结合文章结构的分析来思考。)

明确:作者对北大的“惊奇、喜悦与感动”之情,是统领全文所有内容的一条感情线索。

4、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意?

在学生充分发言,讨论并归纳:这三个部分综合起来表达了作者向往北大,热爱北大,感谢北大和要为北大做贡献的情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和船工”这个句子的内涵。

分析:这是文中一个精彩的比喻。把北大比作“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不仅写出了北大的丰富,也写出了北大精神与学术的流动;把北大的学生比作“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把北大的老师比作“舵手与船工”,不但承接“河流”之喻,而且富有意蕴。

(答案:从大建校到现在,再到未来,不管外界如何变化,北大莘莘学子都会在老师的指导下,永不停息地在知识的海洋里奋力前行。)

2、在第三部分课文中作者把自己比喻为“不系之舟”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情感?(仔细体味)

明确:把自己比作“不系之舟”的意思是:作者是不会像永远靠在避风港湾的小船一样,而是要积极的驶向大海,去干一番大事业。这个比喻坚定无悔地表达了作者不懈进取的雄心和建功立业,报答母校的情怀。

3、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归纳:本文叙写了作者与北大的际遇以及自己在北大的怀抱中成长的经历,抒发了作者对北大的向往、热爱、感激和要为北大做出贡献的情意。

四、课程资源:

作者简介:

田晓菲,天津人。五六岁时,地家长的引导读了很多诗和其他文学作品,是个不折不扣的“小书呆子”,后来,又学写作,并地初中时出了第一本诗集,她的诗作还获得“世界儿童诗歌比赛”的国内奖。1985年,十三岁时,地天津十三中读初三的她被 北京大学英语系破格录取,接下来,她又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是她十六岁时(1987年),也就是读三年级时,为纪念北京大学建校90周年写的。

背景材料:

粉碎“四人帮”后,我国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为此,80代部分名牌大学,如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教学设施齐备、师资力量雄厚的学校破格招收品学兼优、有超常自学能力的少年大学生以加快人才培养,所以13岁的田晓菲有幸于1984年进入北京大学少年班学习。

相关田晓菲的童年生活还可读田晓菲的《童年琐忆》来了解。

五、妙题妙解:

1、 十岁时的小事表现什么含义?文中哪一句话提示了答案?

答:表现“我”对考上北大的信心。第3段“我从未怀疑过我要成为北大的学生。” 

2、 第四段中“她”指谁?这里人称变换有什么好处?(巧妙的写法) 

答:“她”就是作者,即“我”。变换人称可以突破“我”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把时间由北大一下子挪到两年前,把空间由“三十五楼下”移到了“结冰的湖面上”,写“我”在两年后回顾两年前的自己。这样写使文章变化多姿,行文活泼。

3、文以“我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再次像个十六岁的小女孩那样,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作结,有什么作用?

答:流露了“我”对“湖光塔影”的无限依恋之情,与七岁时所见照片中的“湖光塔影”相映生辉。首尾遥相呼应,意味深长。(提示:从内容和结构上回答) 

六、巩固拓展:

一、9段中“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的面目向我揭示和呈现,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运用了什么修辞?语序能否颠倒?说明理由。 

二、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90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不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拥抱未来的船客,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它运用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三、本文作者有那种“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的精神,你有什么渴望?请你模仿这个排比句,写出自己的渴望。

明确:

一、排比。语序不能颠倒。这个排比展示了“我”的成长与成熟,表达了“我”对自己进步的喜悦,对北大的感激之情。思想的成熟过程是不能颠倒顺序的。 

二、比喻。作者把北大比作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把向往北大的学生比作渴望波向美丽彼岸的船客,把北大的教工比作舵手和船工,形象生动地形容了北大老师们对学生们的教育和培养,表达了作者的赞美和感动之情。

教学反思后记:

伟人细胞

新生中学语文组 王海燕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本文的故事情节,感受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

2、品味本文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

3、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道理。

重点难点:

1、感受充满个性的人物形象。

2、品味本文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

3、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请一位学生上黑板默写生字词,其余在位置上默写。

二、导入新课: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理想。你长大后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请学生自由谈,师小结)。虽然大家的理想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大家都想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有一个小男孩贾里,也非常想成为伟人,他能成功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贾里的伟人细胞

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板书作者的姓名。

三、作者简介

秦文君,当代最出色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作品400万字,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小鬼鲁智胜》《小妖林晓梅》等。

四、读一读贾里日记,说说看,在日记中贾里认为自己是怎样的人?别人又是如何评价他的?这说明了什么?

伟人不是自认自封的,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才可能逐步为他人所接受和承认。

五、请同学们用5分钟时间速读课文,读的时候想一想,全文一共写了几件事?能否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大概内容?

课文记叙了初中一年级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曲折过程,阐明了从小事做起方能干成大事的道理。

贾里为追求伟人细胞做了哪些事情?

读完以后小组内讨论讨论,看看如何来复述这几个小故事的情节,用四个字来概括怎么说?

明确概述要求:

1)交待清楚事件的起因(贾里做这几件事的意图分别是什么)、简单经过、结果。

2)抓住故事主要情节概述。

A、化敌为友。贾里有爱有恨,恨邱士力,结果“恨不起来,却成了朋友”。

B、矮个风度。贾里追求“矮个风度”而参加健美班训练,结果却被人认为他的体型符合新潮观念而不了了之。

C、打工计划。贾里打算“一鸣惊人”去大工厂打工,结果把借来的名牌西装的羽纱剪了一个口子,让朋友足足笑了150秒。

D、意外成功。贾里当伟人的计划失败后,心里闷闷不乐。后来却因为主动要求把那套破损的书分给自己的区区小事而引起了轰动,获得了意外的成功。

六、精读课文:

A)、贾里认为自己刻意做的三件事都失败了,他认为自己失败在哪里?你同意吗?

贾里失败和成功之处:

1.化敌为友:

失败:由于不能轰轰烈烈的去恨,不符合他的伟人标准。

成功:用“大师风度”律己,运动会上反对播放软绵绵的流行音乐,有正义感。以军乐号压倒了流行音乐,振奋了运动员的竞技精神,化敌为友,被说成是初一的“两条好汉”之一。

2.矮个风度:

失败:想通过改变体形以成为公众瞩目的人物,这个想法本身是很可笑的,结果仍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符合某些人新潮的观念。

成功:胳膊硬了,腿也结实了。

3.打工计划:

失败:本来准备“一鸣惊人”,结果把借来的西装的羽纱剪了一个大口子,“曾剪过线头”这一履历也不能添多少光彩,让好朋友足足笑了150秒。

成功:主动推荐自己,勇于实践。

4.意外成功:

失败:对于一心想做伟人的贾里来说,这件事跟过去为实现伟人计划而干的可歌可泣的事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B)、你觉得贾里想当伟人的想法本身有错吗?他身上有伟人细胞吗?

(没错。贾里身上的伟人细胞体现在 “鲁智胜提议拿小刀划邱士力的车胎,这虽然解气,但缺乏大师风度,贾里懒得去做 还体现在他自愿领取破书,有不怕吃亏的品质等方面。错就错在动机不当,不切实际,充满个人主义色彩。)

C)、在最后一个故事中,贾里说:看来,我是个普通人,只配做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

(对于一心想做伟人的贾里来说,在自我评价方面又滑到了另一个极端,且仍把做小事与做伟人对立起来,这是不对的。但他能摆脱不切实际的追求,意识到做小事的重要,这应该是巨大进步。)

D)、如果你是贾里的朋友,你会对他怎样说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贾里,你想对他说句什么心理话?(同桌对讲)

(贾里啊,伟人必须从小事做起,努力吧;贾里呀贾里,想做伟人和造房子一样,要打好地基,你还是先打基础吧;贾里,不做小事,将来怎么能做大事;贾里,不要灰心,这一次没有成功不要紧,下一次继续努力,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只有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才能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其实文末爸爸的话就揭示了这个道理,可看作全文的主旨所在。)

七、拓展训练:

1)你认为伟人应该有怎样的细胞?不做小事能成为伟人吗?做了小事将来就一定能成为伟人吗?

(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踏实做好每一件小事;多为他人着想;甘于奉献自己等。不做小事一定不会成为伟人,贾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今天能做好鸡毛蒜皮的小事,发展下去也可能做好惊天动地的大事,成就一番伟人的事业。实际上有很多小事本身就包含着伟大的一面,像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水电工人徐虎,他们也只是一名普通工人,普通服务员而已,但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在平凡的岗位上,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这样的人,既是平凡的人,也是伟大的人。伟大孕育于平凡之中!)

2)伟人细胞是伟人的专利吗?贾里有一个伟人梦,作为他的同龄人,你也能有伟人梦。(3你想成为伟人吗?要成为伟人你认为自己要在哪方面加强呢?假如细胞可以移植,你想移植哪个伟人的细胞?为什么?你最崇拜的伟人是谁?

4)大家也有伟人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你做过像贾里这样的努力吗?

八、阅读《石墨和金刚石》,你发现了什么?

弄清石墨与金刚石的异同点,从而延伸到一个人在成才的道路中,伟人与一般人都有许多相似之处,即本来都是普通人,只不过伟人承受过更大压力,经受过更严酷的烈火锻炼,离开不寻常的高温和高压,结晶碳不能变成金刚石,离开非凡的锻炼和考验,变通人不能成为伟人。

九、总结全文:

古人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通过《伟人细胞》一文的学习,我们感悟到要想成就一番大事必须从小事做起的道理,实现伟人之梦的历程虽然充满艰辛和坎坷,我相信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勇往直前这些优秀的伟人细胞一定会助你走向成功之路!老师对你们有信心!

十、课外链接:

《男生贾里》是当代女作家秦文君的力作。小说描述了当代中学生的真实的生活,塑造了如贾里、贾梅、鲁智胜、林晓梅等一批可爱、鲜活的人物。读《男生贾里》,感觉好象走进了自己的校园。课后,我们不妨借阅这本书,更近距离接近贾里。

教学反思后记:

社戏

新生中学语文组 范海燕

教学目标:

1、理解主题与材料、写景与抒情的关系。

2、领会课文用词造句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3、认识农民及农民孩子的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了解课文所表达的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4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简介及题解;通读课文,理清脉络。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课,引出新课:

问:上学期,我们学过鲁迅哪篇文章?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上学期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写了百草园中生活的趣味、欢乐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枯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对大自然,对自由生活的热爱,对束缚儿童思想的封建教育的批判。

教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回忆童年时代生活的文章,内容基本上是真人真事。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文章,虽然也是写童年生活的,不过这是一篇小说,是在真人真事基础上的艺术概括,它的题目叫社戏

社戏 鲁迅(板书)

二、作者介绍及题解:

鲁迅在谈到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和思想时曾说:我母亲的母家是农村,使我能够间或和许多农民相亲近。(《集外集拾遗》)这一种十分可贵的亲近,对鲁迅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鲁迅虽然出生在城市绍兴,但从小就同农民和农村保持密切的联系。少年时代的鲁迅接触长妈妈等贫苦善良的农民,受到他们的启发和教育。特别是鲁迅家庭破落以后,他更了解农民痛苦的生活,更同情他们悲惨的命运。这些都反映在他的作品中。《社戏》就形象地表现了迅哥儿和农民少年的美好友情,热情地歌颂了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品质。

《社戏》的故事情节很简单,是用第一人称写的。课文叙述(即作品中的迅哥儿)与外婆家的农民孩子在看戏前后的一些有意思的事。鲁迅把这些事写得十分生动有趣,使人读后印象深刻,难以忘怀。

在鲁迅写作《社戏》的那个年代,一般作家不大愿意去描写农民;有的人即使写了农民,也是瞧不起农民,甚至歪曲农民。鲁迅能写出象《社戏》这样歌颂农民高尚品质的作品,是很了不起的。

三、汉字正音:

(归)省:xǐng 行辈:háng 惮:dàn 絮叨:xùdāo 怠(慢):dài

撺掇:cuānduō 凫(水):fú 潺潺:chán 蕴藻:yùnzǎo (家)眷:juòn

皎(洁):jiǒo 漂渺:piāomiǎo 纠葛:jiūgé

四、补充注释:

1)社戏: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庙。在绍兴,是相当于村庄的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里每年在一定的时间所演的戏。(2)日里:白天。(3)神棚:供神名牌位的凉棚,演社戏时,搭在戏台正对面,意思是请这些神看戏。(4)白篷船:船篷没有加油漆的船,旧时绍兴人民一般都使用这种船。(5)乌篷船:在白篷上用桐油抹黑,课文中指财主乡绅使用的船。

五、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字的准确读音,并考虑课文大意。)

六、划分结构: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板书: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的乐土平桥村。(从我们鲁镇的习惯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第二部分,在乐土中也有不乐的时候。(从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第三部分,与农民孩子们到赵庄去看戏的情景。(从这天我不钓虾各自回去了。)

第四部分,对吃豆和看戏的怀念。(从第二天到文末)

七、布置作业:

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辨析词义,复述课文大意。)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旧课部分内容,指导学生学习第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旧课:(以下内容预先写在小黑板上)

(一)辨别字音:

行( )辈、银行( )、行( )走、归省( )、省( )略 省( )悟

(二)辨别字形并组词:

倘若、淌汗;抵挡、底细;同伴、搅拌;鱼钩、钓竿;挖掘、倔强;豆浆、木桨;竭力、揭示;陪伴、赔偿

(三)解释下列各词并指出词类:

朦胧 模糊 皎洁 飘渺 婉转 悠扬

明确:朦胧,在课文中指月光不明亮的样子。模糊,指不分明、不清楚。(其余词的解释可参阅课本注释)以上这些词的词性都是形容词。

(四)学生朗读课文第一、二两段。(要求学生注意,课文中最能表现的乐与不乐心情的词语。)

二、指导学习课文:(教师板书:(一)(二)(三)(四),后面的内容要学生回答。)

(一)课文写乐土平桥村,只用一句话,却表达了多方面的内容。想一想,是哪句话?表达了哪些内容?

明确:课文写乐土平桥村,用这样一句话:(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

虽然只有一句话,但表达内容很丰富。第一,写清了它的位置:离海边不远,临河;第二,交代了环境:极偏僻;第三,指出人口:住户不满三十家;第四,点明了平桥村人民的生活情况: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说明多是劳动人民。这样,以极少的文字,表现丰富的内容,文章就精炼了。

(二)为什么平桥村是的乐土?课文是怎样具体写乐土的乐的?

明确:因为在平桥村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

课文写乐土之乐很具体。先从与农民孩子的关系上来描写乐土:客人是公共的;游乐时所谓犯上之类的封建伦理观念已被打破。再从生活情趣上写乐土:对农村中钓虾、放牛等事充满兴趣。钓虾、放牛在农村中原是极平常的事,但作者却满怀深情地叙述,充分反映了对农村生活的新奇感。

课文写乐土的乐正是为了反衬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不乐,因为十一二岁的孩子成天要死记硬背这些时代隔得远,语言差别大的句子,肯定要感到乏味和讨厌。这也反映了作者对封建教育的厌恶。

(三)平桥村既然是乐土,为什么会有不乐的时候?课文怎样写的不乐?

明确:因为在平桥村所第一盼望的,是到赵庄去看戏,可是没有船,不能看戏,所以很不乐。

的不乐,课文抓住心情急剧变化来写。先是,接着是急得要哭。最后是猜测: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这样的猜测,把儿童特有的焦躁心情活龙活现地表现出来了。写的不乐,课文还从不同的角度渲染:外祖母气恼”“絮叨;母亲既怕外祖母生气,又怕和别人同去会使外祖母担心。

齐读就在我十一二岁时候……怕外祖母要担心,体会对不同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的不乐,实际上是欲扬先抑,为烘托下文看戏之乐作了铺垫。

(四)课文表达的不乐心情,用词十分确切,我们要很好地体会。试比较下列两组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明确:第1组第一句表达较笼统。第二句把着急的程度描写得具体,所第一盼望的看戏的愿望没有实现,急得要哭是很自然的事。第2组第一句与事实不符。第二句的似乎一词用得很好,因为这是猜测。正因为有这猜测,所以有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的推测。从猜测到推测,反映了儿童的焦躁的心理状态,写得确实生动形象。

由此可见,鲁迅用词是准确、鲜明、生动。当然,需要说明一点:由于课文的写作时间以及所反映的生活距离今天较远,特别是五四时期有些词的用法与现在有点不同。如结构助词不分,一律用;人称代词不分,都用。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读课文时要注意。

三、布置作业:

1、复习第二部分,着重注意作者是怎样描写外祖母、母亲和的不同神态和心情的。

2、阅读第三部分,熟悉从出发看戏到回家的记叙过程。

3、抄写词语:

怠慢 大悟 撺掇 委实 凫水 潺潺 朦胧 婉转

悠扬 疏疏朗朗 缥缈 蹿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检查旧课作业,重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段。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堂课作:

(一)检查抄写的词语。并在检查时改为课堂听写。

(二)复述课文第5、第6段内容,把气恼絮叨宽慰急得要哭嘱咐装模装样等词语用进去。

二、指导学生学习课文第三段:

(一)引导讨论第三段的记叙层次。明确:这一段写晚上乘航船到赵庄去看戏,是课文的中心部分,写得具体、生动,按照事情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五个层次(分行板书):

1.双喜的好主意(7—10段);2.行船到赵庄(10—16段);3.船头看戏(17—21段);4.返航路上(22—27段);5.平安到家(28—30段)。

(二)根据思考和练习一,引导学生讨论课文怎样写出双喜、阿发这些劳动人民孩子的优秀品质,怎样写出迅哥儿对他们的思想感情。

讨论中明确:这一段的第一层和第四层中最能突出双喜、阿发等劳动人民孩子的优秀品质,和对他们的感情。第一层写双喜提议乘航船去看夜戏。作者称双喜最聪明大悟,表示赞美和钦佩。当外祖母担心,母亲不安时,双喜果断表示:我写包票,并列举了三点无可辩驳的理由。(船又大;迅哥儿向来不乱跑;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双喜的话充满胆识和自信,解决了外祖母和母亲无法使去看戏的难题。第四层写了归航途中偷罗汉豆的事,阿发让大家自家的豆,理由是大得多

这两件事说明了什么呢?学生回答,明确:它们说明双喜聪明能干,阿发淳朴、慷慨无私,总之农民孩子具有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也说明热爱农村少年朋友,与他们有着深厚的情谊。总之,这些是由乘船去看夜戏和偷豆两件事来表现的。

指名朗读第7段和第24—26段。

(三)学生朗读第10段: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找出这一节用了哪些动词,然后讨论:

1大家跳下船,这里为什么用而不用呢?因为要表现孩子们的高兴和看戏的急切心情。

2双喜拔前篙,这里为什么用而不用呢?因为篙是插在河底泥中的,所以用,而拿不能表示这个动作。再说这个字,充分反映了农民孩子驾船技艺的熟练。

3、除了这两个动词,还有哪些主要的动词?还有”“说笑等。点开船,在石桥上一磕准确地写出了农民孩子熟练的驾船技巧。有说笑的,有嚷的,确切地表达了孩子们迫切和兴奋的心情。(以上加点的词板书,下同)

齐读第10段,体会作者用动词的好处。

(四)学生朗读思考和练习五中的第二段话,找出这段话写在课文的什么地方。说说它是怎样跟前面一段话互相照应的。

思考,讨论后明确:这段话写在第21节末尾,也是写孩子们撑船的动作的。这里写大家看戏看得没劲了,在双喜的提议下便开船返航。前面写船来时是向赵庄前进,经过松柏林,松柏林在船的尾后;而现在船要离开赵庄,因此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前后照应十分严密自然。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这种前后照应的地方,写作时更要注意前后的照应,使文章结构严密,贯通一气。

(五)阅读第11—13段。考虑一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景状物的,第1213段同第11段的关系如何。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归纳板书(或挂出小黑板):

讨论明确下列问题:

1.“朦胧在句子里作什么词用?朦胧原来是形容词。现在作动词用,在句子里充当谓语。下面写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模糊也是这种用法。

2.写航行的迅速,为什么说连山象兽脊踊跃,向船尾跑?这是静物动态的写法,形象地突出船速之快;这样写也符合坐在船上观察夜景的实际情况。由于连山起伏的,又感到是在动,便联想到象兽脊,这样比喻,显得形象真切。这一句描写呼应了前面的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一句。

3.12节和13节里哪些词句是跟11节的记叙呼应连贯的?要求在这些语句下划线:那声音大概是横笛似乎听到歌吹了相呼应;果然是渔火也许是渔火相呼应: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渐望见依稀的赵庄相呼应;因此,这三节的过渡照应很紧密、自然。

学生默读11—13节,进一步领会记叙的顺序和内容。

(六)在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这四个自然段中,既写了景,也写了的心情,那么课文是怎样写的心情的呢?

讨论明确:课文始终将情与景结合起来写,从而很好地突出了看戏的急切和兴奋的心情。(要求划出这些词语)轻松”“舒展,极言一旦实现愿望的兴奋。船飞一般地快,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说明心情何等之急。通过似乎料想也许等词,写出了猜测的心理,表达了急于到达戏台的心情。的心情从沉静自失,那就因为被美丽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缘故。赵庄便真在眼前了,一个字,把儿童心理写得维妙维肖。课文写出了优美动人的夜景。同时又表达了儿童愉快迫切的心情。这种情与景的紧密结合,我们称它为情景交融,阅读时要很好体会。这四节要求背诵,学生再各自读一遍。

(七)由于作者善于细心观察事物,所以把戏台写得生动具体,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

明确:课文描写戏台,有从远处看的,有从近处看的。

14段是写从远处看戏台。这一节写戏台有两个特点:

1.注意观察的位置和距离。作者一开始写戏台,是自远而近,先交代戏台的位置:庄外临河的空地上。再点明疑为仙境的缘由: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接着,由于船走得很快,渐渐接近戏台,便看到台上显出人物来,也看到近台的河里有一望乌黑的船篷。

2.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从远处看戏台,因为模糊,所以疑为仙境。因为距离还较远,所以台上人物看不清,只看见红红绿绿的动

后面第22段里也有一句是写从远处看戏台,那是返航时回望戏台,也抓住了它的特征:因为远而又在灯火光中,所以又漂渺得象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14节的疑为仙境遥相呼应。

可将上述内容列成下表:

对戏台的描写

学生齐读第14节,体会写景的好处。

(八)第17节到第21节,写他们都挤在船头上看戏,这是从近处看,所以角色的上场,下场,甚至连那老旦将手一抬都看得清清楚楚。这五节描写的特点是把角色的出场和表演跟孩子们的反应(语言、动作、心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生动地写出了儿童们看戏的心理特点。请找出有关语句,并用线划出来:如看见台上……正打仗咿咿呀呀的唱谁肯显本领给白地看呢我最愿意看的是……跳老虎、第20小节的大部分语句、老旦坐在一把交椅上唱,双喜他们却就破口喃喃的骂等。

三、课堂练习:

(一)说说下列句子中括号里的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1)我们立刻(一哄的)出了门。

2)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参考答案]

括号里的字都不能去掉。(1)中的一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表现了孩子们天真、活泼的行动和欢乐、迫切的心情。(2)中的到赵庄看戏是盼望已久的,何况前面还有把渔火作为戏台的错误猜测,因此赵庄──出现,的心情是无比喜悦的。这个字用得十分传神。

(二)指出下列两句中终于一词的词类,并说明用法。

1)然而老旦终于出台了。

2)双喜终于熬不住了。

[参考答案]

终于是副词,表示经过一番周折而产生了某种结果。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习课文第四部分,归纳主题及主要写作方法,布置读写练习。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指名试背第10──13段课文。

二、指导学习课文:

(一)课文怎样写出老农民六一公公纯朴、爽朗的性格?

指名朗读第32节和第34──38段,体会六一公公的语言特色。

明确:课文写六一公公的笔墨简洁而洗炼,主要通过他的对话来表现他纯朴、爽朗的性格。他的第一句话并不责问孩子们豆之事,只是可惜于踏坏了不少,说明他珍视劳动果实。第二句话:请客?──这是应该的。更充分地表现了他的性格。至于以后送豆给吃,也说明了这一点。(要求学生在以上有关语句下划线)

(二)指名朗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读后提问:同样是六一公公的豆;为什么当天的豆没有昨夜的豆好?为什么说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

明确:同样是六一公公的豆,但昨夜的豆是与农村少年朋友一起吃的,充分体现了与少年朋友的友情,所以在孩子看来,当天的豆不如昨夜的豆好。

这两句话是用豆陪衬社戏。其实那夜的戏也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可是大可怀念的是农民孩子的美好友情,而这友情是在着社戏过程中集中地体现出来的,因此也就产生出对那夜社戏的怀念了。

(三)《社戏》按题目所示似乎应该写戏,但文中大量的篇幅写了戏外的天地,是不是离题了呢?

明确:《社戏》的题目放在戏上,按理说该写戏,但文章真正写看戏的内容并不多。用大量篇幅写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以为是乐土)和因看不成戏的焦急心情,写了赴赵庄看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归途中豆、剥豆、烧豆、吃豆和事后谈豆等事。这样花笔墨写,非但没有离题,而是紧扣主题的。因为《社戏》并不是专门为了写看戏的,而是通过写看戏反映与农民孩子的美好友情,歌颂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课文的主题就是:

通过与农村孩子看社戏前后的故事的叙述,赞美农民及农民孩子高尚淳朴的优秀品质和聪明的才干,表现了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挚的思想感情。

正因为如此,戏的内容写得并不多(甚至并没有写出戏究竟好在哪里,相反倒写了许多对戏不满的内容),围绕看戏,选取了一些戏外的生活素材,这些材料都是集中反映主题思想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材料是为表达主题服务的。

(四)我们懂得了主题和材料的关系,来思考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社戏》有相当大的篇幅写戏外的生活琐事,作者对这类生活琐事取而不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作者一段童年经历为题材,写了百草园的有趣和三味书屋的枯燥。但有两件有关鲁迅读书的事没有写上;一是当时一般学生到先生面前背书,希望别人大声读书,使先生听不清楚自己的背书,因而胡混过去。鲁迅书读得熟,背得熟,不需要打混。二是有一次鲁迅上学迟到,他为了勉励自己,从此不再迟到,在书桌上刻了个字。这两件事作者舍而不取。请把两篇文章比较一下,为什么前者取而不舍,后者舍而不取。

明确:《社戏》写戏外的生活琐事,实质是表现了与农民孩子的美好友情,赞颂劳动人民,正是出于表达主题的要求,所以对这类材料取而不舍。相反,鲁迅没有将在三味书屋的两件事写进文章,原因在于这篇文章主题表现对封建教育的不满和反抗,与此无关或不合题意的材料便舍而不取,两篇课文材料的取舍说明了: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材料是用以表达主题的,材料的取舍由文章的主题决定。

(五)关于课文的写作特色,大致上可归纳这样几点:用词造句准确、鲜明、生动;情景结合,借景抒情;结合语言和行动、确切地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活动。这些特点,分析课文时都已经学过了,课后再好好体会。

三、课堂练习:

(一)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诚然(实在)潺潺(流水声)弥散(满、遍)渴睡(迫切地希望)纠葛(纠缠不清的事情)皎洁(洁白)

(二)用下列单音词组成同义双音词:

倘(若)伴(侣)邀(请)(舟)楫懈(怠)

(三)把下列书面语言改成口头言:

大抵(大概)不惮(不怕)伊(他、她)委实(确实)惹眼(显眼)漂渺(隐隐约约)

四、布置作业:

写一篇短文,题目是《童年趣事》要求:(1)以记事为主,但一定要把与事有关的人写好;(2)事情的发生、经过、结尾要写清楚,重在经过上,要写得比较具体(3)要扣住童年趣事中的字充分反映出儿童的心理特征。

教学反思后记:

端午日

新生中学语文组 范海燕

教学目标

1、了解民俗,感受乡土文化。

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联想、想象能力。

3、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教学重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

教学难点 

精彩的场面描写。详写和略写相结合。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三大传统节日是什么吧?(春节、端午、仲秋)

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生答)

是的,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那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呢?(出示儿歌:艾叶香,香满堂;粽子香,香厨房,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看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师生齐读。

可见,端午节习俗之多,场面之热烈。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课文《端午日》,它的作者是沈从文。

二、范读课文:

注意读音、字词、停顿,初步感知课文。感受一下“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的节日气氛和湘西一带的端午习俗。

1—2名学生复述课文大意)

三、品读课文:

本文比较短小,不难理解,我们就采用分组讨论自主学习的方法。先自由朗读课文,再次感知,细细品味,标示疑点,困惑和不解的地方。边读边讨论,能在小组内解决的就解决,不能解决的过会儿在班内交流。

1、字词方面的不解。如“缓促”“调理”“不拘”等。

2、本文写的是端午节的竞赛,为什么还要写以前练习的事?

1)讨论侧面烘托的作用。

2)再从文中找出有这样作用的句子。(3处)

3、以“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颧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中“种种情形”不描述出来为切入点找出略写的句子。

1 讨论详写和略写的处理。

2 从文中再找类似的句子。

3 在此完成“竞追鸭子”场面的简析,让学生想象并描述具体的场面,明确略写给人留有想象空间这一重要特点。

四、谈感受最深的场面:

(一)人山人海的场地写得好。

1)三个“莫不”的句子

2)从文中找其它写人多的句子。

(二)重点赏析“赛龙舟”场面。

1、动词的运用。学生谈动词对表现场面的作用。

1)表现了不同人的不同动作。

2)指导阅读带动词的句子,读出力度、读出气氛,纠正声音高低、短促,把动作突出出来。(生齐读)

2、拓展。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假如你是一岸上的一名观众,你会怎么办做?有何感受?

2)假如你是船上的一名赛手,你希望是做什么的?

(师生明确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3、精彩段落背诵。

1)介绍背诵方法:关键词语背诵法。

2)根椐课件显示的关键词背诵这一精彩场面。

五、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壮阔的场面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受到了有益的人年启示。中国还有很多民俗,比如:-----------------、等(让学生举例),在每一个民俗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六、拓展延伸:

出示“清明节的来历”段来感受所体现的精神,引导学生热爱民俗文化。同学们可以课下收集一些民风民俗,从中了解一下异地风情,感受一下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你一定会受益非浅的。

教学反思后记:

本命年的回想

新生中学语文组 王海燕

教学目标:

1、中国气派,民族风格,乡土题材,地方特色。

2、品味通俗易懂而又富有情趣的语言。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让学生谈谈自己了解到的本地过年的风俗

(喝腊八粥、辞灶、祭祖、接财神、拜年、发压岁钱等)

二、检查预习:

bò jiē suì kē

)箕 秫( 鬼( )头

三、朗读课文:

先自由读,然后点名读。

四、初读课文:

1、学生提出预习中发现的问题。

2、让学生归纳课文中写的事件,然后分组讨论。

3、教师主持全班交流讨论,明确主要事件。

五、结构特色:

1、 学生看书、思考。

2、 小组内交流。

3、教师组织全班讨论。

按时间顺序叙事

全文围绕“过年”的主线展开

“二十四节”的衬托作用

第三段总领全文、第五段点题总结

六、品味语言:

1、 举例引导:

“炒完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柴禾捅进灶膛里,土炕烫得能烙饼。”

教师引导学生研讨这句话的传神之处

①“一锅又一锅”、“一捆捆”是叠词,“土炕烫得能烙饼”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过年炒花生、瓜子很多,渲染了过年的喜庆气氛。

②“捅”形象地写出了添柴禾时的动作,表现了人们过年享受一年来的劳动成果时的豪迈喜悦之情。

2、分组合作赏析:

要求:① 每个小组经商讨选出一句话作为赏析的对象。

将本组发言的内容记录下来,整理成提纲,以备交流。

3、各组推举一名代表交流本组的赏析成果。

4、教师总结。

七、民俗风情:

1、播放张也演唱的歌曲《万事如意》,创设情境。

歌词如下:

三百六十五个祝福,最甜最美是除夕。风里飘着香,雪里裹着蜜,春联写满吉祥,酒杯盛满富裕。红灯照照出全家福,红烛摇摇来好消息。亲情乡情甜醉了中华儿女,一声声祝福,祝福你万事如意!

2、 教师主持全班思考讨论:

结合你自己过年的经历,说说大家为什么那么喜欢过年?你如何认识文中所写的这些过年习俗?

3、 明确要点:

①过年可以享受劳动成果,品味幸福生活。

②过年表现了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盼和祝愿。

③过年可以密切亲情友情乡情。

八、生活链接:

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讨论:

现在,西方的什么“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形成了很大的冲击,而韩国申报“江陵端午祭”为“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对这些问题你是怎样看的?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我们的传统节日?

九、布置作业:

写一篇三四百字的短文,描述自己经历的一个过年的场景。要力求生动传神。

板书设计

腊月初一: 炒年货

腊月初八: 吃腊八粥

买糖果 享受劳动果实

挑绒花

宰牲禽

备食物

腊月二十三: 过小年

送灶王

换门神 祝愿平安幸福

除夕: 守岁

正月初一: 拜年 增进亲情密切人际关系

补充资料

春节民俗趣谈

贴春联

春联又叫“对联”、“门联”,源于古代“桃符”。“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春联的命名始于明太祖朱元璋。

放爆竹

过去过年是一定要放爆竹的,那是春节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好似一道不可或缺的大菜。

古代过年时人们以火烧竹,爆裂发声,用以驱鬼,“爆竹”一名由此而来。爆竹的功能原来是避邪驱鬼,后来转变为节日的吉祥、热闹、喜庆和欢乐。王安石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因此过去老百姓认为不放鞭炮不喝酒就不算过年。

现在我国的不少城市因安全、噪音和污染等问题而禁放鞭炮,这种风俗只在没有“禁放”的城市和农村沿袭着。

包饺子

过年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年糕,这在中国源远流长。北京人有句名谚:好吃不过饺子。饺子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北方人为何要在年三十晚上吃饺子呢,一是取其谐音。二是取其吉形。京城民间更是“无家不饺子”,连那些种庄稼赶大车的汉子,老婆也要包一些四个车轮状的饺子给他吃,以求来年五谷丰登,车马平安。从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墓中,木碗中就盛着饺子。难怪古人誉它为“天下通食”。今天昌明盛世的饺子更是异彩纷呈。

吃年糕

南方多数地区过年家家吃年糕。虽然现代我国年糕已有南式北式两派,但如同月饼一样,北式失于粗糙,口味逊远。南式年糕又以苏州、广东和宁波为最佳,味有咸甜淡,烹有煮炸炒,细而不软,味中有味,加之多种配料烹法,真乃中华一大美食。就在春节这一天家家吃年糕,一直流传到全国各地,流传到今天。

贴年画

年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绘画体裁,因在过年时张贴而得名年画。传统的年画多为木刻水印,色彩鲜明,画面热闹,线条单纯。题材主要有五谷丰登、春牛、风景、花鸟和一些封建迷信等。当代的年画在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从工艺到题材都丰富多彩,很受人们欢迎,广大农村的春节仍在普遍采用,并且作为旅游或工艺品出口到很多国家。

教学反思后记: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新生中学语文组 王海燕

教学目标:

1、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景交融,想象丰富。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十五夜望月

教学重点:

1、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领会诗中美好的意境和委婉的别离思聚的情思,以及由己推人的思想境界。

一、口语训练

1、请两名同学进行课前演讲。

2、请一名同学对上述两名同学的口语训练作一简单评价。

二、朗读诗歌

1、请两名同学朗读这首诗。

2、请全班同学边揣摩诗情画意边进行朗读2遍。

3、老师范读这首诗。

4、全班集体朗读这首诗2遍。

三、作者简介

王建(约767-830),字仲初,许州(今河南许昌)人。唐代宗大历十年(775)进士。曾任昭应县丞,渭南尉。穆宗长庆初,由太府寺丞转秘书郎。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后归居咸阳原上。一生困顿,晚景尤为凄凉。为官在外,常与家人别离。

四、诗歌赏析

中庭地白树栖鸦——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鹊的聒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刺眼的惊扰,先后进入了梦乡。“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树栖鸦”三字,简洁、朴实,既写了鸦鹊栖树的情况,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

冷露无声湿桂花——由于夜深,秋露打湿庭中桂花。这也让人联想到满月中的桂树。诗人在万籁俱寂的深夜,仰望明月,凝思入神,丝丝寒意,轻轻袭来,不觉浮想联翩,那广寒宫中,清冷的露珠一定也沾湿了桂花树吧?诗人无声望月的意境就显得更悠远。

冷露无声浸润了桂花,那么月中的白免呢,挥斧的吴刚呢,那“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呢?诗句让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明月当空,难道只有诗人独自在那里凝神注望吗?普天之下,有谁不在注目明月,神驰意远呢?诗人由已推人,扩大了望月的范围。诗人由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的凄清,引出了入骨的想思。诗人没有直说自己的情思,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语气,不知那饱含相思的清辉洒在哪一家。欲说不尽,委婉动人。

五、小组讨论

1、诗人在这首诗中描绘的景色的特征是什么?秋月——秋思

2、诗人通过这种景色表达何种情感?

诗人通过联想,由已推人,在这出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中,表达出别离思聚的情感。

六、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这首唐诗。

2、收集更多咏月诗句。

3、朗读并欣赏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第二课时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教学重点:

一、背诵这首词。

二、联想力和想象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及其旷达胸襟在词中的体现。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1、请两名同学作自我介绍或演讲。

2、请一名同学对上述两名同学的口语训练作一简单评价。

二、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不少文人骚客以中秋月亮为题材来吟诗赋词,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等。同样的,苏东坡也以中秋月亮为题材,写下了这首千古绝调。我们来看看后人对这首词的评价:清朝词评家胡仔在《菬溪渔隐丛话集》里曾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在学习这首词之前,我们先来个“预习检查”。

1、请一位同学朗读这首词。

2、教师范读(录音范读)。

3、学生一齐朗读这首词。

(下面,同学们看屏幕上的提示和结合课本的注解,进一步认识苏东坡,并且了解一下这首词的写作背景。)

三、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

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教师点拔一下重点即可。

四、朗读训练

学生个人朗读;再播放一遍录音。

学生齐读。(让我们进入到下一个环节----“思考讨论”。)

五、思考讨论

在这首词里面,作者大胆地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在讨论之前,先了解何为联想和想象。

(根据注解,疏通文句。

(这首词的上下两阕主要写什么?两者的联系何在?

提示:中国古代的诗词,大都先写景,后抒情,我们来看看这首词是否也具有此特点。

1 上阕主要写什么?(写了什么景?) 上阕----望月(写景)

2 下阕呢? (抒发了什么感情?)下阕----怀人(抒情)

上、下两者的联系何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体现在哪些词句上?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词中哪些是实景,哪些是虚景?

实景:明月、酒、青天、“我”、风、清影、朱阁、绮户 

虚景:宫阙(琼楼玉宇)

(哪些地方用到了联想和想象?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  联想和想象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下面,让我们通过训练来加深对它们的理解。

六、能力训练

1、看了图一(一幅漫画,一个皮带上的眼扎到了最后一点,漫画题目是《赴宴》,你联想到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2、看图三(乌鸦喝水,一只乌鸦站在装有半罐水的玻璃罐前发愁),发挥你的想象力。(学生自由回答)(联想力和想象力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便是背诵这首词,让我们通过音乐欣赏来加强记忆。)

七、达标测试

(一)词前小序,有何作用?

——词前小序,述作词缘由(怀念子由)。

(二)在“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月“转”“低”表示(夜深);“无眠”表示(离情正浓)。

(三)“怀子由”体现在词中哪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四)联想:草尖上的露水珠(滚动的玻璃珠等)。

(五)想象:看到旋转的电扇,我想到…… (让学生自由发挥或让他们课后思考。)

八、归纳小结

上阕----望月(写景)

下阕----怀人(抒情)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联想:明月(月圆)--> 团圆(人圆)

想象:明月 --> 宫阙 --> 琼楼玉宇

主题:这首词表达了诗人的旷达胸襟和对亲人的怀念。

九、作业布置

背诵这首词。

第三课时  我的思念是圆的

教学重点:

一、背诵这首词。

二、朗读训练。

三、展示咏月诗句和自我创作的咏月诗。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在诗中表露出来的浓郁的亲情。

教学过程:

一、口语训练

1、请两名同学作自我介绍或演讲。

2、请一名同学对上述两名同学的口语训练作一简单评价。

二、预习检查

1、提问学生。

2、教师肯定学生并给以补充。

艾青(1910—1996),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浙江省金华县畈田蒋村人。《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的著名诗篇。他的一生曲折坎坷。1929年,中学毕业后的第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有感于中国的民族危机回国,开始画画和诗歌创作,19327月,被诬陷为阴谋颠覆政府,判刑6年,193510月出狱。在狱中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诗。解放后,1959年被错划为右派,此后一直蒙受冤屈,直到20年后的1979年才得以洗雪。1983年,诗人由于经历了太多的飘零磨难后,内心那淡漠的亲情日益浓郁起来。诗人托今追昔,想到心灵上的挚友和骨肉亲人多年不在身边,有的已经离世,而自己仍活着,自然产生一种沉重而凄惨的孤独。由于诗人自身心境开阔,性格豁达,写下此诗表达自己对团聚、亲情、友情的珍视和怀念。

三、朗读诗歌

1、学生个人朗读这首诗2遍。

2、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由诗人创作背景入手分析。

“我的思念是圆的”,把无形的思念说成是有形的圆,形象的语言中包含着许许多多情感上的东西,诗人渴望团圆,渴望美满。

“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圆最亮的”诗人由思念到圆月,引发人的联想与想象。月儿常圆吗?不圆时又是如何的一番情感啊?人们在看月的时候常常会想到——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激起人们对个人命运的遐思。

诗人由眼前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联想到团聚的欢乐和骨肉被分割的痛苦,引出自己渴望亲朋团聚的情感。

3、学生个人朗读这首诗2遍。

4、请同学简述一下这首诗的大意。

5、学生集体朗读这首诗1遍。

四、展示咏月诗名和学生个人创作

1、展示咏月诗句。

(请各组同学派代表言板自己通过网络等途径得来的咏月诗句。)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陈子昂《春夜别友人》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唐李白《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照古时人。唐李白《把酒问月》

明月却多情,随人处处行。宋张先《菩萨蛮》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宋辛弃疾《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有情还约我,夜来相见杏花梢。清袁枚《春日杂诗》

一夜梦游千里月,五霜落万家钟。清濮淙《闻梁蘧玉已寓京口》

2、请同学们大声诵读自己的咏月小诗。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并会默写这三首诗词。

2、小作文:根据下文的开头,发挥联想和想象,续写文章。

中秋的夜晚,凉风习习,我坐在阳台上,望着明亮的月亮,心绪万千……

教学反思后记:

新生中学语文组 王海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

4、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以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悟情。

2、通过自主合作讨论的方式,品析画面。

情感态度

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重点难点:

1、反复朗读课文,弄清全文的段落结构,熟悉文中描绘春天各种景象的五幅画面。

2、精讲“春花图”。引导学生阅读、书面分析“春草图”。略讲“春风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一个美丽活泼的天使。”同学们,你们喜欢春天吗?(生:喜欢)为什么?(生答)是的,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新鲜的,春天是充满活力的,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家朱自清一起去感受如诗如画的“春”(显示课题,作者)。首先让我们走进作者(出示作者画面)请同学们边看画面边捕捉有关作者的信息,看完后请学生讲“从‘作者简介’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说后)教师过渡:朱自清不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散文作家,他笔下的《春》,脍炙人口,令人叹为观止,现在就让我们追随作者的笔墨,一同去领略大好春光。

二、作者简介:

三、整体感知:

学生听朗读,在听读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生字的读音。

酝酿(yùn niàng 黄晕(yùn 蓑衣(suō) 嘹亮(liáo 应和(hè)

(过渡:通过听读,作者笔下的哪些景象在你脑海中形成了美丽的画面?)

2、文中细笔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草、花、风、雨、人)(显示)对,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五幅画面浓墨重彩地描绘春天的动人景象的。(显示绘春板书)

(现在我们再一次去大好的春光中走一趟吧。看完图片,师讲:作者眼中的春是这样美丽,你认为)

3、在这大好的春光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喜爱、赞美)

4、哪些段落直接抒发了这种感情?

(学生找出后全班有感情齐读,注意:读出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显示“赞”)

(过渡:春天原来这般充满魅力,怪不得人们都巴望漫漫冬天快到尽头,渴盼这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春天早日来临。作家朱自清甚至把这种急切的心情变成了文字的呐喊)

5、你能找出文中盼春的句子吗?(女生齐读,注意读出作者的急切和喜悦之情。)(显示“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品读赏析

(一)合作品读两幅画面

1、师生共赏春花图

过渡:春天是美好的,有人喜欢那青青的草,有人钟情于那争艳的花,还有人喜欢感受那和煦的风,更有人喜欢沐浴那无声的雨,老师也对那争奇斗艳的花情有独钟。能让老师读读吗?

①教师范读(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读吗?学生说)

②朗读指导

A首先把握基调(喜悦)

B 注意重音:能体现春花特点的关键词要重读,如:“让”“都”“满”“红”

“粉”“白”“火”“霞”“雪”“甜”“闹”“遍地”“散”“眼睛”“星星”“眨”(指导完后请学生读出来)

C 注意语速快慢和连停,如:“桃树、杏树、梨树”、“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桃儿,杏儿,梨儿”“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等排比句整句话语速要稍快,各排比句前一分句与后一分句之间要注意连读,同一句内不同意义单位间要停顿,如“都开满了花/ 赶趟儿”;“花里/ 带着甜味儿”“树上仿佛/ 已经满是……”

讲完后,请学生读。

(过渡:现在请用老师讲方法)

③先自由朗读,后齐读

(过渡:作者眼中的花鲜艳美丽,充满活力,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些语句?)

④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想想它写出了春花的什么特点?然后说说它好在哪里。(同桌互相讨论)

⑤教师归纳总结

看来,作者笔下的花之所以这样五彩缤纷,生意盎然,这与他善于运用写作技巧是分不开的。首先作者善于多角度描写,不但通过视觉和味觉正面写花多,花艳、花甜,还通过蜂闹蝶飞的繁忙情景从侧面来表现春花的这些特征。

正面

写作角度

侧面 蜂闹蝶飞

作者不仅多角度地描绘,而且非常注意层次,如由春花想到秋实,由实写到虚,从“树上”写到“花下”再到“遍地”,由上而下,次序井然。

板书:

写作顺序

作者除了注意从不同角度有层次地描写春花外,还善用美的语言。具体表现在修辞与用词的巧妙方面。

板书:

修辞手法

美词佳句 “闹” 传神 有声响 侧面写花多、花艳、味甜

2、学生分组合作赏析

(过渡:刚才我们一起品读了春花,同学们,那你们喜欢什么呢?)

赏析你最喜欢的一幅画面。

①学生读后学生评。

学生按“春花”的品读方法,分组讨论(邻近四人为一小组),品析这一幅画面。

(二)配诗句

(过渡: 在这些画面中,作者以其生花妙笔,给我们描绘了百花争春,      的动人图景)你能给它们各配一句反映其特征的古诗吗?

学生配诗后教师评价。

(三)小结

这节课,我们品读了春花图,_________图。朱自清笔下的春,是一幅幅风景画,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无法一一品析,其他画面就留待同学们课后去品读吧。

三、拓展延伸

过渡:同学们,春天是令人神往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钟情于春光春色,留下了不少令人叹为观止的惊世之作。在一年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呢?

请用你的特长来赞赏你眼中最美的季节(画画、写诗、朗诵、歌唱等形式都可)

板书设计

一、盼春

盼、来、近(总领 全文,开启下文)

二、绘春

㈠春的总的轮廓:一切 刚睡醒 欣欣然 张开了眼。

山(朗润)水(涨)太阳(红)

㈡细致描写:(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春草图(草报春):偷、钻、嫩、绿、满——

         坐、躺、打、踢、赛、捉——

春花图(花争春):态——桃、杏、梨,赶趟儿。

——像火,像霞,像雪

——甜味

(野花遍地是`……像眼睛,像星星)

春风图(风唱春):触:抚摸

         味:泥土的气息、草味、花香

       声:鸟声清脆宛转,笛声嘹亮

春雨图(雨润春):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状:密密地斜织、屋顶上笼着层薄烟

景: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灯、人、房屋

迎春图(欢迎春):城乡、老小、舒活、拌擞、一年之计在于春

三、颂春:三个比喻句(春天像……)

教学反思后记:

三峡

新生中学语文组 范甜甜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难点、疏通文意。

2、学习抓住特征写景状物的方法。

3、熟读成诵

教学方法:

诵读、讨论、分析归纳。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三峡的风光片,联系学生平时对三峡的所见所闻,让他们畅谈三峡这一景观的感受,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由学生介绍作者,以及作品的简介。三峡具体指什么?

(二)学生自由朗读,找出生字词,运用工具书读准字音,弄清文意。

(小组合作学习,边读边结合课文注解,是以课文,然后作汇报。)

曦月 襄陵 沿溯 素湍绿潭 属引

补充解释

重岩叠嶂:即“重岩叠嶂”。嶂:治理向屏障的山峰

隐天蔽日:即“隐蔽天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应按照“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的结构理解。

绝:断。

或:“有”,不能做“有时”。“或``````有时``````”含有假设的意思,可理解为“(如)有``````(则)有时``````”。

其:这

虽:在这里表假设,应译为即使。

奔:在这里作名词用,指奔驰的骏马

不以:不如

时:季节

则:连接上下文,带有轻微的转折意思,可不译。

于:从。

其:它们,指怪柏。

漱:冲荡

“清,荣,峻,茂”前皆省主语。

林寒涧肃:即“林涧寒肃”。肃:寂静。

故:所以。

两句诗的意思是: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声我得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三声:几声;三步是确数。

(三)整体把握课文结构,思考:作者通过描写三峡的哪些景观,来表现三峡的壮丽风光的?试找出相关的语句。

第一层:(从开头至“不见曦月”),写三峡两岸的山。

第二层:(从“至于夏水襄陵”至“不以疾也”),写三峡的夏水。

第三层:(从“春冬之时”至“良多趣味”),写三峡的春冬景色。

第四层:(从“每至晴初霜旦”之文末),写三峡的秋天景象。

三、朗读

分段朗读,多让学生自己体会,如何把握合适的语气语调语速。熟读成诵。

第二课时

一、齐读课文

二、讨论

文中描写了三峡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这些景物各有什么特点?情结合原文,说明理由。

归纳:

山: “七百里”(长)

“相连无缺”“略”()

“重”、“叠”“隐蔽”(陡,高峻)

“自非”江面狭窄(高峻-——夏水的迅猛)

夏水:“襄陵,阻绝”(凶险)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千二百里”(迅急)

“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对比

春冬景色:俯视:“素湍绿毯,回清倒影”

仰视:“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色彩:白浪,绿潭,青山,花草。

一字一景:“清”“荣”“峻”“茂”

秋: 三峡秋景:“晴初霜旦之时”林、涧、猿啸、回声。

渔民的悲惨生活:情景:悲寂,凄凉(与前面对比)

联想:当地渔歌

激发学生联想:

1、“泪沾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学生联系地理知识合理联想)

2、从文中两句渔歌,你还可以联想到那些诗句?他们的意境相同吗?

三、引导学生领会全文的艺术特色。(投影打出)

(一)抓住特点写景

1、文章主要描写三峡中的_____峡。课文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

2、写四时风光的顺序是:__________。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二)语言特点

1、动静结合。找出一两处动景和静景

2、有张有弛。

引导学生用心体会:那些地方平静舒缓,那些地方激烈紧张?

四、介绍《三峡》中的其他描写,激发学习兴趣。

五、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朗诵比赛,可是当配乐。

教学反思后记:

济南的冬天

新生中学语文组 王海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会读会写“髻、镶、藻、贮”等生字。

②理解和运用“响晴、温晴、设若、贮蓄、秀气、空灵、澄清、清亮”等词语。

③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在写境中的作用,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积累文中优美的语句。

2、能力目标

①理解分析文中描绘济南冬天美景的精妙,感悟景物描写中情与景的融合。

②理解作者采用对比写法的作用。

③培养自读写景抒情散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河山真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把握阅读写景抒情散文的方法,特别是比喻和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景物描述方法和作者感情的抒发。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本节课在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基础上重点研读第3语段,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后,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板书课题)说起冬,尤其是北中国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寒地栗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那么,称为“宝地”济南的冬天确如作者诗情画意的渲染吗?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体味浸蕴其间的浓郁情致;体味文章的意境之美,品味文章的语言之美。

二、老舍及其创作

多媒体显示

老舍(18991966),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出生于北京一个城市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开始用白话创作。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并进行文学创作。1929年离英回国,先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1946年赴美讲学。1949年应召回国。19668月因被迫害而不幸逝世,终年67岁。老舍一生著作丰富,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和话剧《龙须沟》《茶馆》是其代表作。以描写城市人民生活著称,使用地道的北京口语,富有幽默感,作品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厚的生活情趣。

三、解题

《济南的冬天》是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所写的一篇情辞并茂的写景散文。题目明确交待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

关于济南的山和水:(多媒体课件显示画面背景音乐:《高山流水》)解说:

在济南南面有著名的千佛山。千佛山古名历山,传说帝舜耕稼于此,又名舜耕山。隋开皇间因岩石镌佛,遍布山崖,遂称千佛山。层峦叠翠,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确实都是“小山”,千佛山的主峰也只有海拔285

济南多泉水,素有“泉城”之称,所谓“家家听泉,户户插柳”。大致为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龙潭四大泉群。趵突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冠,泉水平地涌出,喷涌如沸,隆冬季节依然水雾缭绕,四周的亭台楼阁都罩上一层轻纱,宛若仙境。除泉水而外,还有大明湖也是出名的,清人刘凤诰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咏湖名句。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脉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掌握字词。

投影:

注音:

济南(jǐ) 镶(xiāng 水藻(zǎo 贮蓄(zhù)

发髻(jì) 澄清(chéng 着落(zhuó) 看护(kān

3、听朗读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依阅读提示,思考:

1)济南冬天的独具一格的风貌是什么?

2)课文是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一特点的?

3)文中老舍先生采用中国山水画“以大观小”的构图取景方法,请分析作者顺着主线抓住哪些富有特征的景物来展示济南冬天的,如用淡雅的山水图定格,仿照《春》中画图的形式进行概括。

4、组织小组讨论。教师点拨、明确:

1)济南冬天的“温晴”。

2)写“温晴”是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的,采用“曲折行文”的对比方式。北平、伦敦、济南是老舍生活之舟的三个主要停靠站,因此,他拥有评判对比的资格。通过和北平冬天多风、伦敦多雾、热带日光的毒和响亮(根据语境是指“晴朗得刺眼”)作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独有的“温晴”美景,赞赏它是个“宝地”。画面中“寒”与“暖”、“暗”与“明”、“热”与“温”的色调烘托出济南冬令阳光和煦、天朗地秀的总体形象。在结构上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铺垫。

3)顺着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一主线,作者具体描述了冬天的山景和水色。用234三段文字写冬天的山景:先用拟人化的笔法烘托出一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给人以济南冬天的总体感觉,然后分写阳光朗照下的山、薄雪覆盖下的山和城外远山。第5段文字写冬天的水色,先写水藻之绿,以衬托水之清澈透明,又拓展想像,将天光、水色融为一体,描绘泉城鲜亮明丽的色彩,充满赞美之情。

紧扣冬天的山景和水色,铺展出三幅画面:小山摇篮图、雪霁初晴图和空灵水晶图。

文章绘山景,描水色,寓情于景,既表现济南冬天山水之美,又寄寓对祖国河山真挚的爱。

5、表情朗读,品味济南暖冬慈善若娘亲,可爱似少女,清亮赛水晶的艺术形象。

五、精彩语段研习,鉴赏景物描述方法

1、齐声诵读第3语段,就如下内容品析研讨。请同学们自由选择进行答题。

投影:

1)全段的中心句是:

2)全段的层次划分是:

3)全段写“小雪”之美妙,主要通过其他的景物来进行烘托,这些景物是:

4)文中的动词用得好,如:

5)文中的色彩词用得好,如:

6)文中是怎样化静为动的呢?

7)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8)你在对全段的朗读要求上有什么体会?

明确:

1)最妙是下点小雪呀。

2)全段分为三层:小雪呀/看吧……粉色/就是……

3)矮松 山尖 草色 阳光

4)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各得其所。

5)青黑,白,蓝,银,暗黄,微黄,粉色。

6)化静为动的主要技巧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的手法。

7)主要是拟人,文中的三个“好像”,并不都表示比喻。

2、济南的雪一点也没抹杀暖冬的光彩,反而把冬天的“温晴”越发显露了出来,请学生归结本段的写景特色。

归纳:作者从色彩和变化两个角度描写了山上的矮松、黄草和薄雪等景色。“看护妇”是对雪后矮松秀美形态的比喻,借矮松写出雪的形态。“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肌肤”,这是雪色和草色相间的美景引人产生的联想。“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用拟人描绘了雪色娇美的情态。写山景依山上、山尖、山坡到山腰的空间顺序,有层次地把各个细部雪的光、色、态展现出来,让读者感受到的不仅是雪的外在美,而且是雪的情韵。画面色彩的鲜明悦目来自映衬的妙笔:矮松的青黑映衬一髻儿白花;以全白的山尖,映衬蓝天;以山坡上的一道儿白,映衬一道儿暗黄;以微黄的斜阳,映衬薄雪微微露出的粉色。

3、吟咏体味第3语段。

六、布置作业

1、摘抄文中的精彩语句,积累语言材料。

2、文章本是有情物,济南“慈善”的冬天让人备感亲切,得益于先生朴实亲切的文风,犹如与读者促膝谈心一般。找出文中能体现作者对济南冬天情真意挚的语句,如:“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既写出个人的独特感受,又显得语意恳切,为全文“一锤定音”。

板书设计

季节特征(温情--------宝地)

阳光朗照下的山(暖和------小摇篮)

济南的冬天

景物特点 薄雪覆盖下的山(秀气、淡雅------小水墨画)

暖而绿的河水(清亮、蓝汪汪----蓝水晶)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体会文中的比喻句和拟人句对突出事物形神特点的作用,如揣摩喻体选用的精妙。与《春》在写法上的对比阅读。

教学设计

一、检查作业

体现老舍亲切文笔的语句举要:

1、“请闭上眼睛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循循善诱,一点没有强加于人的语势。

2、“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这是流露真情,惟恐读者不信的口气。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以情动人,令人如同身临其境。

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由于对济南,对娇媚得似乎弱不胜衣的小山充满着热爱,这里简直是用一种祈求的口吻了。

5、“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又是思索,又是猜测,又是同读者的商讨。

6、“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最后步入俊秀深邃的意境,也没有忘记忠实的读者。

二、揣摩优美语句,品析写景艺术,领悟思想感情

1、默读全文,画出文中贴切且给人以美感的比喻、拟人句,并小组讨论、分析是如何写意情状、传达情韵的。

在小组讨论交流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体味情景交融的诗意境界。对于修辞手法的辨析,采用“替换法”即通过与改为一般表述的比较,看表达效果的不同。

(投影显示)如:

1)组: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 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2)组:

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组:

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 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教师点拨、明确:

1)组甲句中把老城四周的小山新巧地比作“小摇篮”,写出山景的小巧秀丽,又用拟人显出感人的脉脉温晴。躺在摇篮里承受母亲体贴入微的抚爱,那当然是最暖和不过的了,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秀美的睡态再现了这个“理想境界”的温暖、舒适的特点。而乙句的直白叙述则传达不出寄寓的赞美深情。

2)组甲句把夕阳斜照下粉色的薄雪比拟为害羞的少女,突出了雪色的娇美和小山的秀丽,情态可掬,粉色羞容以微黄斜阳相映衬,色彩鲜艳悦目。比拟把本来没有生命的、静止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而乙句则少了那份美感。

3)人格化的水藻、水和垂柳楚楚可爱。用“不忍得”写水不仅有生命的质感,而且还有一副和善心肠,为了水藻的绿,为了垂柳的倒影,仍然充满着春意。虽没直接写天气暖和,却让人感受到了温暖,传神之妙是乙句用一“倒映”所不及的。

2、训练联想能力,练习使用比喻、拟人句写形神。

提示:文学需要联想,联想对于散文尤为重要,本文不仅联想丰富,而且贵在自然、取譬精当。给学生设定熟悉的情境,如落日、乡野清晨、海滨夏夜等,让学生抓住情境特征,展开丰富的联想,以优美传神的手法状景达意。

3、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

思考: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和文章什么地方相呼应?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1)不可以。“没有风声”并不是没有风,济南的冬天只是没有那种令人战栗的呼啸的北风而已,如果去掉“声”就说成了“没有风”,那是不切合实际情况的。

2)用“卧”字传神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表达了一种安适平静的气氛,与文章基调相调谐,有一字传神之效。和前文“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相呼应。

4、诵读全文。男女同学合读第1语段,男同学读绘写山景的234语段,女同学读写水色的第5语段。

三、对比阅读

思考:《济南的冬天》在写法上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些什么相同的地方?你更喜欢哪一篇?说出理由。

提示:两篇散文都通过几幅具体生动的画面来表现特征。《春》一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等五幅画面,体现了春的“新、美、力”的特点。而《济南的冬天》同样运用比喻、拟人手法,描绘了阳光下的济南全景、雪后的小山、澄清的水等画图,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

四、课堂小结

济南的冬天是美的,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更美。掩卷细味那淡雅的水墨画浸蕴的“温晴”,更觉神韵。绘山景、描水色。“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戛然而止,似乎意犹未尽,话犹未了,明敏的读者是否会饶舌地续写“我爱济南的冬天,我爱冬天的济南”以抒发胸臆呢?我想,是会的。但老舍先生不会,谁让他是丹青高手呢!

五、布置作业

以“________的冬天”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要求:①填入所在地的地名。

②仔细观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像,抓住景物特征,模仿课文力求做到情景交融。

教学反思后记:

新生中学语文组 王海燕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准确把握朗读的轻重缓急。从而体味作品的思想感情。

2、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第一段为全文的总领,第二、三段写夏天是热烈的,第四段写夏天使人感到紧张的急促的旋律,第五段写赞美夏天的原因。

3、学习文中形象的描绘,了解富有哲理性的话语的深刻含义。

4、了解文中比较和对比的运用。

教学方法

诵读、品味、感悟,渗透学法指导。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诵读

1、学法指导:诵读文章时,同学们要在脑海里想像画面,朗读时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

(板书:诵读 想像文中画面 读出节奏、感情)

2、各自放声朗读。

3、老师示范读第一、二段,鼓励3位同学诵读余下的三段,其他同学认真听,让刚才在脑海中“拍摄”下来的画面再次回放,想想这些画面使自己感受到夏的什么特点?

4、请学生从仪态、情感、语音、语速等方面评点朗读,明确:朗读时的轻重缓急应与作品的思想内容相适应。

5、你捕促到了哪些画面?这些画面突出了夏的什么特点?(从描述中可以感受到万物蓬勃生长、太阳烘烤、麦浪翻滚、热风浮动、农民辛勤劳作的景象。感受到夏季紧张、热烈、急促的特点。)

6、学生各抒已见后,教师边小结边板书。

板书:景美 人勤

赞美

紧张 热烈 急促

7、男女生自选一段进行齐读,再次感受夏季的美。

8、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局部品味

学法指导:这篇文章在语言、内容、结构方面有着许多美点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思考两个问题:

1、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用得传神,哪个句子富有表现力?用笔圈画起来,并作评点。

2、你认为全文在结构和内容上有哪些美点?在品味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能针对课文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提出疑问。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更重要。

第一、二组完成第一题,第三、四组完成第二题,每个人只要讲出一点就行。思考中最好动笔写一写。

(板书:品味 1、品味美点 2、提出疑问)

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时,教师适时点拨,并组织学生讨论。(解说:由于学生在前几遍诵读后,对文章内容已有较深刻的理解,因此会对生动传神的动词、富有表现力的形容词、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比的作用、含义深刻的句子等进行细致品味、揣摩。对学生的发言,只要能谈出感受并言之有理,都应予以肯定。)

三、拓展

1、用一句话(或一段话)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和体会。

2、说说自己心中的夏。

3、比较阅读

正如作者所说,“历代文人不知写了多少春花秋月,却极少有夏的影子”,“有闲情逸致的人”不喜欢夏天“紧张的旋律”。阅读下面这首诗,说说与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这首唐诗描绘了一幅情调清和的夏日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图画,表现诗人悠闲自在的闲适情趣。而课文抒发的是对夏天充满“紧张、热烈、急促的旋律”的赞美,和对那些在夏日里分外繁忙的农人的讴歌,表达作者对这种充满激情的火热生活的向往。

四、布置作业

1、摘抄下列词语

旋律 芊芊 黛色 轻飞曼舞 主宰 灵秀 磅礴 升腾 终极 春华秋实 匍匐

承前启后 迸发 细滋慢长 遗憾 澹澹 苦涩 闲情逸致

2、摘抄文中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

3、根据自己的感受、抓住特征写一段夏景。

教学反思后记:

斜塔上的实验

新生中学语文组 王海燕

教学目标:

1、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2、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重点难点:

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学习方法:

合作、交流、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4分钟)

再现实验

大千世界,充满着神奇和奥秘,很普通的自然现象中往往蕴含着永恒的规律,牛顿从苹果落地中得到启示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从沸腾的茶水壶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蒸汽机,今天,我们也来做个小实验,看看同学们能否发现其中的规律。 这是两个铁球,一大一小,当它们同时从同一高度落下时,哪个球会先落地呢? 

(学生回答)

其实,四百多年前,一位年轻人曾经在意大利著名建筑比萨斜塔上做过这个实验,后人称这个实验为“著名的斜塔实验”。这个年轻人是谁呢? 

(学生回答)

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伽利略吗?

(学生介绍)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斜塔上的实验》,进一步了解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和品质。

(揭示课题——《斜塔上的实验》)

二、出示目标(1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达成以下两个阅读目标:

1、体会语言的丰富内涵。

2、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三、阅读感知(7分钟)

首先,请同学们速读浏览课文,仿照投影上给出的填空题,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概括。

(出示填空题)

《斜塔上的实验》这篇课文主要写了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

四、研究重点(25分钟)

阅读一篇文章,关键是找出文章的重点内容,也就是那些值得我们去重点研究的内容。请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确定学习重点。

(确定重点内容)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确定的学习重点为斜塔上的实验部分,那么在伽利略专心于实验时,学生教授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怎样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13-19节,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分析他们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出示问题:

伽利略专心于实验时,学生教授们对伽利略的态度是怎样的?请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分析他们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讲解范例:学生们听了他的讲课,不客气地嘲笑他。

这句话中“不客气”和“嘲笑”说明了学生看不起伽利略,对伽利略做法的一种不理解,对伽利略是一种嘲讽和讥笑的态度。

(小组交流语句,分析)

提示:在分析语句时,要抓住关键词,体会词语含义,分析句子作用。

学生评析:

1、有些教授也骂得他狗血喷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

分析:“也”和“骂”说明学生们对老师是如此,教授,有思想的人也对伽利略的做法持坚决反对态度,“狗血喷头”说明骂得很凶。“天高地厚”指事物的复杂性,“不知天高地厚”说明在这些人的心目中,伽利略是个天真无知的人,这些词都是贬义,表明伽利略当时所面对的反对势力之巨大。

2、“制止这种胡闹”他们威胁说,否则,他们将给他一顿教训,叫他永不会忘记。

分析:“胡闹”说教授们认为伽利略的实验是小孩子的把戏,“威胁”说教授们心中也有点恐慌。

3、表演的地点在比萨斜塔,教授们穿着他们的紫色丝绒长袍,整队走到塔前,学生们和镇上的人则走在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兴高采烈,准备看伽利略出洋相,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分析:“表演”说明对伽利略来说这只是一次公开演示,从另一侧面反映伽利略很有信心,这已不是一次实验。

教授们穿着长袍反映了他们对这件事的郑重,从另一侧面可以看出他们想看看伽利略会在这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比萨斜塔上做出怎样荒唐的“游戏”,学生“不客气地嘲笑”使得他们最想看到这个可笑的老师会怎样出丑。

“大家”说明观看这次实验的人数之多,场面之大。“吵吵嚷嚷,兴高采烈”说明议论之声很多,大家兴致很高,神采飞扬。

前面是“给他一顿教训”后面变成了“对他的人品宣判死刑”说明所有的人对这次实验都抱定了一定会失败的想法。这“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时候了”。说教授们认为伽利略的思想和言行错误到使人觉得荒唐的程度,他们要彻底败坏伽利略的名声,让他永远抬不起头来。

4、当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时,大家都嘘他。……大家先是一阵嘲弄的哄笑——然后随之是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难以相信的事情真的发生了!

分析:“嘘”说明就在实验的最后关头,人们都不忘给伽利略施加压力,想迫使伽利略在最关键的时候放弃。当实验进行时,人们的态度从一阵“哄笑”到大吃一惊的“窃窃私语”反映了他们愿望的破灭。

5、他居然把亚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从书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绳索……这样那样滑稽玩意儿。

分析:“神圣”反映了当时人对亚里士多德著作的评价很高,奉为至高无上的真理和经典,“滑稽”是令人发笑的意思,这里指那些教授对伽利略的实验及实验器材的鄙视。

他们的态度动摇了伽利略的想法了吗?

面对来自周围的巨大压力,伽利略表明了自己怎样的态度?请找出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分析他们的含义和表达效果。

(学生阅读相关语句、分析)

1、他说:他的目的是重新检验亚里士多德有关科学的学说,而不是把这些学说当作福音真理来接受,他发现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诵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过学习“大自然这本宝书”。

分析:“重新检验”说明是再次检验,也反映了以前有人检验过,但没能推翻亚里士多德的结论,说明伽利略不是把前人的结论当作真理,而是要用实验去证明。反映了伽利略注重实验、实践,不迷信权威的精神。

2、伽利略拒绝停止他的实验,伽利略乐于接受这个挑战。

分析:“拒绝”说明伽利略的坚持,“乐于”说明伽利略愿意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结论。

刚才大家分析得都不错,其实,在语文课的学习中,我们要能坚持用这样的方法去阅读和分析课文,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认真阅读文章,把握重点内容,结合关键词语,体会语句的深刻内涵,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我想,此时的你一定对伽利略有了更深的印象和了解了,你认为伽利略是个怎样的科学家呢?

我认为伽利略是一个不怕威胁、勇于探索、注重实践、不迷信权威、热爱科学的科学家。 

(学生回答)

五、拓展延伸(8分钟)

其实在科学发展史上像伽利略这样的科学家有很多,你最喜欢的科学家是谁呢?

课前,请同学们尝试搜集科学家的资料做一份读书卡片,现在我们来看看同学们做得怎么样?

(展示读书卡片,学生讲述制作过程、内容选择)

老师赠言: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会给懒汉。---华罗庚(中国)

板书设计

斜塔上的实验

嘲笑威胁  大吃一惊  热爱科学

注重实践

拒绝停止  乐于接受  挑战权威

教学反思后记: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新生中学语文组 范海燕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能通过对文章的学习,了解作者观点,学会如何进行创造性思维。

2、理清“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思维方式与创造性思想、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3、理解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情感目标:

1、 肯定学生不同答案,教学中鼓励成绩差的学生回答问题。

2、培养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索的精神。

能力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如何及时处理文中传递出的现有信息。

重点难点:

自读程序分三步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划分本文结构可以让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所谓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战演习”。本文中心论点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应适时适度点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苏轼《题西林壁》导入:

(学生集体背诵苏轼《题西林壁》)

师:“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说明什么?

(生: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观察角度下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

师:由此可见,事物的正确答案并不是唯一的,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八课《事物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板书)

二、初读课文:

(学习字词,找出观点)

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和含义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汲取 一事无成 持之以恒 推敲

不言而喻 轻而易举 锲而不舍

2、师:请同学们对照注释默读课文。同时用笔在书上划出作者总括性的语句。(学生默读

师:作者在本文开头设置了一个有趣的问题,请大家思考一下,这是为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生答:“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师:对,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以及思维视角的转换,都会使得事物的答案是多种多样的。(关于本文的中心论点:要点:提醒学生注意两个段落和一道习题:第4自然段和第14自然段(末段)。)

三、研读课文:

1、关于本文结构:

(一)提出问题。(12段)从四个图形,提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的论题。 

(二)分析问题。(312段)

第一层(3段):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第二层(45段):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吸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第三层(69段):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并举例说明。

第四层(1013段):拥有创造力的主要根据。

(三)解决问题。(14段)总结,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的关键所在。

(应注意下面的三点: 第一,第5自然段和第10自然段在文中的过渡作用;第二,末段在全文中的总结作用。第三,本文是按照逐层递进的逻辑顺序进行论证的。)

2、 关于本文的开头:

可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从生活中的现象谈开去;为后面“放矢” “树的”;与《谈骨气》开头的开门见山作比较。

3、关于本文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约翰古登贝尔克的事例(8自然段);罗兰布歇尔的事例(9自然段)——都是从自然科学方面设例。

2)引证法:第6自然段和第11自然段。

四、拓展练习:

1、师:请大家看这样一个故事。(投影)

1)从前,有个吝啬的财主招不来长工,聪明的倪刚找上门去了。财主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别人不吃的东西你得吃”,二是“别人不做的活你都得做”。倪刚完全同意。中秋节,财主家人将许多肉、果供祖赏月,倪刚去将这些供品吃个精光。春节那天,财主家都忙着拜年,倪刚却去门前挖了坟坑,把财主气得两眼直瞪。想一想,对财主提出的两个条件,财主和倪刚思考的角度有什么不同?

2)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个主簿官杨修,聪明过人。一次,北方有个国家的使节给曹操送来一盒精制糕点。曹操接过糕点来,随手在盒盖竖着写了三个大字:“一合酥”写完后曹操将糕点放在桌子上就出去了。杨修进来,看见这盒糕点后以及曹操的手迹,灵机一动,就自作主张把这盒糕点分给大家吃了。大家一下子就莫名其妙,只好听从杨修的吩咐。不一会儿,曹操回来了,见桌子上只留下空盒子,便查问是谁的主意。杨修不慌不忙地答道:“________________”。曹操听了这话,连声称赞杨修聪明。

请你想一想,杨修是如何回答的?

(学生分析,教师归纳)

2、师:从刚才的分析中,大家都觉得倪刚、杨修很聪明,其实他们是具有一种什么思维能力?(生答)

3、师:从课文的第四小节可以看出这一点,我们一齐来读一下。

4、师:对,那么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必须具备的要素是什么呢?请同桌之间商量一下,从课文中找出答案。(最后一段3点)

五、结语:

同学们,生活中事物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解决问题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同学可能认为自己的才疏学浅,知识不够丰富,思维尚不成熟,对自己的创新能力会产生怀疑。学完课文之后,我想同学们一定会信心大增。我们只要热爱生活,发现生活,遇到问题,多想想为什么。坚持下去,自己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一定会不断提高。

六、布置作业:

以《关于“○”的断想》为题,写一小论文。(200字左右)。

补充资料:

1、 关于“推敲”的典故: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十九引《刘公嘉话》:“岛(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之尹前,岛具对所得词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2、 关于“锲而不舍”的出处:

《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教学反思后记:

宇宙里有些什么

新生中学语文组 马林森

教学目标:

1、宇宙的物质组成和特征。

2、由近及远、由已知到未知的说明顺序。

3、多种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准确生动的语言。

重点难点:

1、 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等说明方法。

2、准确生动的语言。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作者简介

郑文光,生于1929年,科幻小说家,广东中山人,生于越南海防。1954年发表科学幻想小说《第2个月亮》,后即致力于科学幻想小说和科学普及读物写作。作品文字质朴流畅。故事构思新颖,人物形象生动。

二、整体感知

1 思考:读了课文之后,请你说说宇宙里有些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宇宙里有恒星、行星、星云……

2、 理清文章思路

全文21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11)说明宇宙里有些什么,从而说明宇宙是物质的。

第二部分(12-20)介绍宇宙中的恒星系以及宇宙的运动,从而说明宇宙是运动的,是无穷无尽的。

第三部分(21)说明宇宙是可以认识的。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学生朗读第一部分,思考有几个层次,概括层次大意。

学生讨论、交流

1、(1)开门见山,以亲切的口吻召唤读者,引出说明对象。

2、(2-6)介绍恒星的基本情况。

3、(7-9)介绍恒星的其他情况。

4、(10)介绍宇宙里的星云。

5、(11)小结宇宙里有些什么,从而说明宇宙是物质的。

阅读第2-6,思考文章怎样介绍恒星的基本情况的?

明确:作者先总说恒星。将人们对恒星的感觉和恒星的实际情况加以对照,“火热的太阳”说明恒星发光发热的共性。然后突出介绍了恒星的一个共同特征:热度非常高。

2段的最后两句回到人的感觉上来,更使人觉得宇宙的奥秘无穷,激起人们探索的愿望。

3-5段运用了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恒星按体积、密度、温度、引力等方面加以说明。

6段是第二层的小结,作者用两个“全都是”总结了恒星是“灼热的庞大的气体球”“发光发热”的共同特征。

阅读第7-9段,思考:作者介绍了恒星的哪些其他情况?

明确:先说明恒星的附属天体——行星。作者从太阳拥有行星推测宇宙中别的恒星也会有行星绕着它们转。

接着说明恒星间的距离。恒星间的距离本来是大得无法想象,作者却用假想的宇宙航行方式,列出数字,把它表述得很具体。

然后说明恒星在宇宙中的位置。作者先极言恒星之大,接着说把它们放在宇宙空间里去,只不过是“大海里的小滴”,“也许还要小”,这就使读者对宇宙之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阅读第10段,思考:作者介绍宇宙里的星云,具体写了哪些内容?

板书设计

星云的多,难于计算

星云的组成:尘埃和气体

宇宙里的星云 星云的位置:浮游在宇宙空间里

星云的厚度:有的厚到几万亿公里

星云的分类:亮星云、暗星云

四、本课小结

课文介绍宇宙里有些什么,从人们肉眼能看到的恒星写起,说到行星和星云,十分讲究说明顺序。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听写词语:炫目、灼热、茫无涯际、广漠、汹涌、稀薄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一) 学生阅读课文第12—20段,思考:第二部分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概括层意。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这部分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12-14段):介绍太阳所在的银河系。

第二层(15-17段):介绍银河系外的恒星系。

第三层(18-19段):说明宇宙是运动的。

第四层(20段):小结第二部分,“宇宙是无穷无尽的,它的运动也是无穷无尽的”。

(二)阅读第12-14段,思考:作者用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所在的银河系?

明确:

银河系是太阳所在的恒星系,太阳是一颗与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恒星,从银河系开始介绍是顺理成章。作者说明了组成银河系的星星的数目,用“铁饼”这个比喻说明银河系的整体形状,用“环”这个比喻说明从地球上看到的银河的形状并引述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现了人们丰富的想像,写出了宇宙之美,然后用巧妙的惊叹和设问,列出数字,用“一千万万”和“一个微不足道的小点点”进行对比,说明宇宙的无穷无尽,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三)阅读第15-17段,思考:作者介绍银河系外的恒星系,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写的?

明确:

宇宙里像银河系一样的恒星系有千千万万个,不可能一一说到。作者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以肉眼能看到的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这例,又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它距地球极其遥远,并进而说到每一个恒星系之大。然后说这样大的恒星系已经发现的虽然“数以亿计”,但“仍然只是茫茫宇宙中的一个极小部分”,从而进一步突出宇宙的无穷无尽。

三、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明确:

这一段共两句话,前一句说明过去人类无法飞出地球去,尚且能认识星星的体积、温度、有什么元素、怎样运动,后一句由此推论,今天科技大大发展了,更有利于认识宇宙的奥秘。这样的结尾,给人以鼓舞,给人以信心。

四、探究活动

思考:文中运用哪些说明方法说明宇宙有些什么的?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

A、 列数字: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

如,为了说明恒星的温度,作者列出数字:“表面温度至少有三千摄氏度”, 小恒星的“表面温度高达三万到五万摄氏度”。为了说明恒星的距离遥远,列出数字:“每秒钟能飞十六点七公里的宇宙飞船得走几万年”。

B、作比较:用一般人可以感知和事物来进行比较,这样可以让人们凭直觉的经验,由已知认识未知。

如:在说明有的恒星密度非常小时,拿它和地球上的空气以及用抽气机造成的真空作比较。在说明有的恒星密度、引力极大时,用地球上成年人的体重、白金的重量经及人们能承受的压力作比较。

C、打比方:用人们熟悉的事物作喻体,这样可以使说明生动具体,有助于人们了解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如,用萤火虫比喻闪烁着寒光的小星星,说明星体给人的表象情况。用大海里的水滴作比喻,说明恒星在宇宙里所占空间极其微小,从而说明宇宙的辽阔。

D、分类别:如,课文在说明恒星时,将恒星按体积分为大、小、中三类进行说明。在说明星云时,依据它们所在位置能否反射出光亮,分为亮星云、暗星云。

E、举例子:如,说明恒星系时,先举银河系为例,说明组成恒星系的恒星数量、恒星系形状,以举出肉眼能看到的仙女座里的一个恒星系,通过介绍它距离我们那样遥远,说明宇宙的辽阔。

以上这些说明方法的综合运用,能帮助读者具体地认识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五、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

1、哪里知道,这条天河淹没了一千万万颗以上的星星啊!一千万万,你一口气数下去,得数一千年!(一“万万”就是一亿,为什么不说“一千亿”而说“一千万万”呢?)

2、些星星里,想来会有不少不发光的行星绕着它们转吧。(去掉“想来”似乎并不影响句子的表达,文章为什么还要这么说呢?)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1、用“万万”和用“亿”相比从语感上更能突出星星之多。2、“想来”表示一种推测语气,使说明显得更科学客观。

六、本课小结

本文是一篇科学小品。文章简明生动地介绍了关于恒星和星云,恒星系等天文知识,说明宇宙是物质的、运动的、无穷无尽的,人们一定能揭示更多的宇宙秘密。

七、布置作业

探究、练习二。

教学反思后记:

《梦溪笔谈》二则

新生中学语文组 范甜甜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学会“岁”、“穰”、“患”、“贻”等常见文言实词及“之”、“其”、“以”、“悉”等文言虚词意义或用法,熟练翻译课文。

2、 掌握本文简洁、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3、了解《梦溪笔谈》及作者沈括。

重点难点:

1、《梦溪笔谈》这部中国文化史上的综合性的笔记体巨著,总结了北宋以前自然科学所达到的高度成就。课文所选的两则,《以虫治虫》反映的是农业生产上的生物防治。这种防治方法就是利用某些农作物害虫的天敌消灭虫害。这种方法不仅是促进农业增产的有效措施,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第二则《梵天寺木塔》记述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解决高层建筑木塔不稳定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所达到的高水平。

2、《梦溪笔谈》两则,文字简洁生动。《以虫治虫》只用了70个字就记述了“傍不肯”在子方虫危害秋田作物时应运而生,迅速彻底地消灭了虫害,保证了农业大丰收的情况。《梵天寺木塔》仅用130个字就清楚地记述了喻皓解决“塔动”问题的经过,传神地描写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准确地解释了木塔稳定的原因。

3、详略得当是这两则短文又一特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文学知识

1、《梦溪笔谈》,北宋沈括撰。二十六卷。又《补笔谈》三卷,《续笔谈》一卷。因写于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而得名。成书于11世纪末。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农业、工程技术、文学、史事、音乐和美术等。其中自然科学部分,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科学成就。社会历史现象部分,对北宋统治集团的腐朽有所暴露,于李顺领导的农民起义也有所反映,对西北和北方的军事利害、典制礼仪的演变、旧赋  役制度的弊害,都有较翔实记载。

2、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熙宁中参与王安石变法。元丰五年(1082)以徐禧失陷永乐城(今陕西米脂西),连累坐贬。晚年居润州,筑梦溪园(在今江苏镇江市区),举平生见闻,撰《梦溪笔谈》。他博学多闻,于天文、地理、律历、音乐、医药等都有研究。对当时科学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情况,如水工高超、木工喻皓、发明活字印刷术,炼钢、炼铜的方法等,凡有见及,无不详为记录。又精究药用植物与医学,著《良方》十卷(传本附人苏轼所作医药杂说,改称《苏沈良方》) 

二、请学生展示各自收集的有关本课的图片、资料,教师作总结。

三、学生自主学,疏通文意:

1  学生根据手中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自读课文,分小组交流:字音、字形、字义、语句意。

2  集体讨论探究,教师作归纳。

1)字音、字形部分:

(hui)    (rang)    (fan)    (qu)    (qie)    (lu)    (yi)    (chai)

2)字义部分:

大穰:庄稼大丰收 方:才 级:层 患:嫌、担心 贴:赠给 但:只

盖:因为 伏:通“服” 胠箧:从旁边打开箱子 以:用  悉:全 之:结构助词的 

3)语段意:

方为秋田之害。

译:正要成为秋田里庄稼的祸害。

则以钳搏之,悉为二段。

译:就用嘴上的钳子跟子方虫搏斗,子方虫全都被咬成两段。

旬日子方皆尽,岁以大穰。

译:十天后,子方虫全部杀尽,年成因此而获得大丰收。

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

译:才建了两三层,钱帅登上木塔,嫌它晃动。

匠师如其言,塔遂定。

译: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办,塔身就稳定了。

人皆服其精练。

译: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四、简述文章主要内容:

《以虫治虫》记叙宋神宗元丰年间庆州地区秋田中“傍不肯”消灭“子方虫”,从而使作物获得丰收。

《梵天寺木塔》记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结构整体性以解决“塔动”问题的生动事例。

五、布置作业:

1、悉课文内容,掌握字音、字义、会翻译语段。

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作业检查:

小组间互相提问(字、段翻译,课文背诵)。

二、合作探究,赏析课文,完成问题:

1、用自己的话说说“傍不肯”这种虫子的形状和消灭“子方虫”的办法。

2、岁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

害虫天敌的出现,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促进了农业增产,保护了生态环境。

3、 动物中还有哪些天敌,学生比赛发言。

例如:猫——         青蛙——害虫

4、那么,请同学们谈谈你们对现代农业的看法。

要点:粮食增产,农药的使用对人体有害。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提倡绿色农业。

5、论《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现当时解决塔动问题之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要点:“动如初”表现建筑工匠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问题,“无可奈何”一词也写出了大家对“塔动”无计可施。

作用:为后面喻皓轻易解决难题作了铺垫,反衬其技艺高超。

6、《梵天寺林塔》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

“密使其妻”写出匠师怎能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活动?

讨论要点:匠师认为“塔动”的原因是“未面瓦”,“上轻”,可实践的结果让匠师很难堪。为了向钱帅交待而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见喻皓的妻子,请求喻皓解决塔动难题。“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的难堪和良苦用心,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对匠师无能的嘲笑,另一方面表现出他对解决“塔动”胸有成竹。

7、用自己的话说说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塔动”这一难题?

8、学生讨论,举例说明本文写作特点。

要点:(1)详略得当如《以虫治虫》观突出以虫治虫这一中心,对“傍不肯”外貌、特征、剿灭“子方虫”的情况介绍比较详细而对“子方虫”为害则一笔带过。

《梵天寺木塔》对如何解决塔动,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作了传神的描写。

2)生动简洁

如:“方”    “笑”      “密使其妻”

9、《梵天寺木塔》体现了我国古代在建筑技术上的伟大成就,你还能说出我国古代还在哪些方面的科技水平长处于领先地位。

10、本课总结,学习了这两篇课文对你有哪些启发,各抒己见。

A:绿色农业   环保     可持续性发展

B:为国家的过去的发达自豪一种责任感,使命感,为使现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而自强不息。

教学反思后记:

天上的街市

新生中学语文组 王海燕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设想:

1、这首小诗是辐射性很强的教材内容,由它可引发出典型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和用这个题材创作的诗文,如《迢迢牵牛星》、《秋夕》等,所以学习本诗应尽量开发出这些学习资源。

2、这首诗很美很短,学习时应指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有感情朗读,注意分清节奏,念准重音;同时在读好的基础上,当堂背下来。

3、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是本诗的一大特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所以在拓展延伸、课外作业设计中突出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昨天同学们都已读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谁能用一小段话概述一下?

一年相会一次,虽然他们的生活有点悲惨,不很完美。但是诗人郭沫若却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为我们写下了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诗《天上的街市》。

大屏幕显示: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从小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14年赴日留学,接触了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19~1920年之间,完成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以后成立了“创造社”,从事新文学运动,参加了革命。解放后,担任了文化领域的领导工作。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二、感知内容

1、教师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内容。

诗人想象的“天上的街市”到底是一个怎样世界?请用一、二个词语概括一下。

如:一个   自由自在   的世界……

2、各自轻声朗读,体会诗歌的感情。

过渡:诗人满怀着激情为我们创造出这么一个理想的境界,的确,感情是诗歌的灵魂,没有了感情就没有了诗。

请各自朗读一遍,然后说说诗人是怀着一种怎样的感情为我们描绘这么一个理想的境界的?

(对天上美丽街市的憧憬,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3、学习朗读,读好诗歌(朗读体验)

过渡:可见,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主调:令人向往)

1)讨论:这种感情基调的诗歌应怎样朗读?朗读这首诗语气语调、语音高低、语速快慢、节奏强弱等都怎么处理?

(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语速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听课文录音,注意朗读节奏和重音,并用铅笔做上记号(“|”、“·”)。

3)学生朗读,大屏幕显示朗读的节奏和重音,让学生对照。

(节奏:诗的停顿或声调延长处用“|”划开;重音:朗读时,往往要把句中的某些词语读得比较重一些,主要是为了突出句中的主要思想或强调句中的特殊感情。)

4)叫一个朗读较好的学生,配上音乐《星空》,诵读过程中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仔细体会诗歌思想感情。

5)全班齐读、巩固。

三、探究品味

过渡:其实要有感情地朗读好一首诗,必须深入理解这首诗的深刻内涵,下面我们先逐段理解。

(一)选段探究讨论

拿出课堂活动记录表,将预习中遇到的问题与现在头脑里产生的新问题在小组中讨论一下,经过精选,形成初步意见,确定好发言者,准备汇报、求助。

四人学习小组探究结果汇报,如有不同意见,可讨论。

个别本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可提出来,向其他组成员或老师求助。

(二)整篇问题探究

过渡:上面我们分组逐段合作探究了有关问题,下面我们就整篇提问一起探究。(以下为备用问题,因为有可能在上一个“学生致疑解疑”环节中已解决)

大屏幕显示:

1、这首诗是怎样逐步展开联想和想象的?

2、诗中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民间故事中的有什么不同?诗中通过哪些词表现出来?请圈出来加以体会。

3、诗人为什么要对民间故事作这么大的改动?他的用意是什么?(引导学生看背景)

大屏幕显示:

作者创作此诗的有关背景:十九世纪末二十年代初期,“五·四”运动的洪波已经消退,大革命时代尚未来临,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依旧被帝国主义列强和他们豢养的各派军阀窒息着。诗人在苦闷中彷徨,他不满现实,热烈地憧憬着美好的未来,在灿烂星空的诱发下,写下了这篇烂漫气息浓郁的《天上的街市》。

1、通过讨论形成板书:

2、“天河”不同:

  “他们的生活”不同

如:

“美丽的街市”、“世上没有的珍奇”→富足;

“闲游”、“来往” →自在、悠闲、舒适、幸福;

“浅浅的”      →来往自由

“那朵流星”    →“朵”常用于花,花是美好的象征,把流星比作花,比喻天上的生活像花朵一样美好。

3、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向往和执着的追求。)

小结:这么一首富有创意而又清新的小诗,我们应该把它背下来,给同学们2分钟的时间,能背下来吗?

练背,全班背诵。

四、拓展延伸

过渡:尽管在《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形成后,不同朝代的不同文人曾以这个题材写过诗文,如古诗十九首的《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杜牧的《秋夕》(“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等,但这些诗都摆脱不了那种愁苦、寂寞之风;而诗人郭沫若却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大胆而奇特的想象,创造性地运用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一改这一题材的愁苦之风,为我们写下了这么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诗。

你是否从中得到启发,如果要你发挥想象力,给《牛郎织女》来个“故事新编”,会怎么样?请以《牛郎织女新编》为题目,改编故事,可以短一点,具体讲述自以为有创意的精彩的片断、其他地方可概括简略带过去。

思考2—3分钟,“讲”,最长不得超过2分钟。

五、课外作业

1、将说的故事片断再整理成一篇完整的故事。

2、课外背诵《迢迢牵牛星》。

3、默写《天上的街市》。

教学反思后记:

七颗钻石

新生中学语文组 王海燕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作品夸张、想象的特点。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理解“爱心”的神奇力量,学会关心他人。

重点难点:

1、爱心的神奇力量。

2、丰富的想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先来做一个游戏,看看大家能不能开动脑筋:在座位上不动,我们第一组的缪慧娟能不能和最后一组的蔡树荣拉上手?(生活动)

传递我们的手,传递我们的心,生活会更精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美丽的童话。大家读过童话吗?

(屏现):这是一篇童话,你对它有哪些了解?

是谁给我们带来这篇童话的呢?

(屏现):本文作者是列夫。托尔斯泰,你对他了解多少?

二、走进文本

1、首先我们来听听这个故事,你们最想听谁读?其他同学也有任务:听好后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篇童话讲了什么故事?

2、生讲故事经过。

(屏现):本文主要写的是干旱之年,一个小姑娘为她母亲去找水,小姑娘和母亲几次让水的故事。

3、你们觉得这个故事中什么最有想象力?(木罐)

4、水罐经过了几次变化?它有哪些神奇之处呢?找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5、生交流。读这些语句需要注意什么呢?

(屏现):a(睡着时)装满水      b(跌倒时)端正正

     C 木罐变银罐        d 银罐变金罐

     E 跳出钻石,涌出水流

6、指导朗读:读时要注意突出惊讶的语气,而且每次变化时惊讶的语气应该越来越强烈。生齐读。

7、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呢?说说你的看法。

8、(屏现):文中最让你感动的是哪些语句?找一找,划一划,读一读,说一说。

9、文中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小姑娘和母亲的爱心、善良。他们的爱博大深厚,他们的爱朴素动人。

10、我们的开头结尾没有读,你们想不想做一回小老师?自己读开头和结尾,同桌二人讨论设计一个问题,待会提问。

A 开头有什么作用?(交待文章的背景,为小姑娘的精神作铺垫,)

B 结尾中七颗钻石为什么还变成了大熊星座?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含意?(寄托着作者希望爱心普照人间的美好愿望)

三、放飞想象

1、这样的结尾体现了童话的富于想象的特点,其实我们的同学也很有想象力,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读第一小节,想象第一小节的内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当时的情景。一人读最后一节,想象人间的变化,给文章再续写一个结尾。

2、生交流。

3、从大家的富有想象力的语言中,我感受到了爱的伟大神奇,其实我们身边也在发生着很多爱的动人故事,他们或惊天动地,或简单平凡,每一点一滴,都是爱的语言,爱的行动。

四、链接生活

这是老师所带来的一些爱的画面,他们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或者听到、看到、甚至亲身经历这样的事,看,爱在行动。(屏现):“爱,在行动”图片。

爱很伟大,爱恨神奇;爱也很平凡,也很简单。在生活中拥有一颗爱的心,我们将更美丽,更幸福。

五、传递爱心

看了这些图片之后,我以及很多的同学们心中都涌动着一曲爱的赞歌。大家都爱听歌,对吗?大家能写歌吗?其实写歌也很简单。

贝多芬的《欢乐颂》大家听过吗?先来听一听,旋律很优美,对吗?老师先作了几句歌词,就算是抛砖引玉吧:爱心,爱心,纯洁的爱心,小小木罐装满水;爱心,爱心,圣洁的爱心,小小木罐端正正;……

请同学们自己创作歌词,听着这旋律,互相唱给对方听。

教学反思后记:

蔚蓝的王国

新生中学语文组 马林森

教学目标:

1、知识积累与疏导:散文诗优美的语言,创作散文诗和朗读散文诗的知识。

2、技能掌握与指导:欣赏散文诗和朗读散文诗的技能。

3、智能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点评,发疑解疑,学生互相提问、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

4、情意修炼与开导:品味散文诗优美的语言,感悟作者在文章中寄托的美好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说梦导入

教师开场白: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科学表明:”白日梦有助于理想的达成。”同学们你们做过梦吗?学生肯定回答。教师要求学生回忆一次甜美的梦,学生之间可小声交流,教师与学生也可单独交流。

佛罗伊德曾说过:“梦是愿望的达成。”生命总是有梦的,哪怕是一棵受伤的树,也要献出一片绿荫;哪怕是一朵残缺的花,也想献出全部芬芳。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走进一个美妙的梦境,那就是屠格涅夫写梦的散文诗《蔚蓝的王国》。

二、作者介绍

介绍作者,引导学生注意从人、时、地、事、作五个方面来识记。

屠格涅夫,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父与子》《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等。他是一位有独特艺术风格的作家。他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长于抒情。小说结构严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生动,尤其善于细致雕琢女性艺术形象,而他对旖旎的大自然的描写也充满诗情画意。

三、走进梦境

范读课文,学生看图片,了解屠格涅夫在梦中描写了哪些景和人。

梦中景:大海、岛屿、花鸟、等等。

梦中人:仙女、我和伙伴。

四、品味梦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有奇妙想象的句子,找出自己最喜欢,认为写得最优美的语句或段落,体会梦中蕴涵的情感。

学生自由发言。

学生1:第四小节,奇妙之处是“头顶上也是海”。教师继续提问怎么理解“头顶上也是海”,并和学生一起讨论。

学生2:第七小节,奇妙之处是“用心灵驾驶小船”。教师提问“心灵怎么可以驾驶小船”,学生自由发表看法。教师指名学生朗读这小节,再由其他学生评点,教师指导朗读方法。

学生3:第11小节。因为有神秘的女人,还会拉你到天堂。

教师请该生朗读,然后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再指导朗读方法。

学生继续发表看法,说出自己喜欢的语句。

教师点拨,明确本文语言的优美性体现在:

1、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大海中的一切都成了形象化的,人格化的。

2、运用了富有自然色彩和感情色彩的语言来塑造大海的形象。

一切景语皆情语。

从这些优美的句子中,你可以看出文章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呢?

插放《老人》,交代:表现一位几乎站在生命的终点上的老人,发出了想继续人生的奋斗却又力不从心的感叹;而课文中却是对生活、对人生、对青春、对爱情充满了希望、充满了渴望。

参考答案:

1、表达对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2、赞美美好的青春生活

3、歌颂爱情的美好

4、表达岁月已逝的人生感叹

追问:蔚蓝的王国不仅是大海了,他是有象征意义的,那象征意义是什么呢?

蔚蓝的王国是作者想像中的大海,在这个王国中没有烦恼、痛苦、忧患、压迫、灾难,有的只是快乐、幸福、自由、美丽和温馨,是作者理想中的生活环境。

带着感情,指导学生集体朗读。

五、质疑梦境

屠格涅夫把他的一系列散文诗寄到《欧洲导报》发表时,在序言里请求读者不要一下子把它们全部“浏览”完毕,而是建议“今天一篇、明天一篇”地慢慢细读。可见他自己也认为这些作品是需要细嚼慢品的。

学生自读课文,然后分小组活动,组内学生互相提问、答疑。学生不能解决,邀请教师加入。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并不是风在推动它前进;驾驶他的是我们自己无忧无虑的心灵——我们心中稍一动念,想到哪里去,小船就飘到哪里去,他像是有生命的东西,完全听从我们的使唤。

 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这可能吗?你是怎样理解这种现象的?

思考讨论后明确:驾驶小船的不是风而是心灵,随着人的心意前进,人们的心灵在大海上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

2、既然是“我的伙伴”,为什么我却不知道“是些什么人”?

3、周围的一切:天空、海洋、微微飘动的风帆,船尾潺潺的流水——所有的一切都在倾诉着爱情,倾诉着无比幸福的爱情!

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水流等没有生命的物来倾诉爱情,而且要连续倾诉两遍,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这里的爱情指什么?

思考讨论后明确:连续写天空、海洋、风帆、潺潺流水等一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在倾诉爱情,这里用拟人的手法,表现大海的美丽可爱,充满青春的魅力,带给人们无限的幸福和快乐,表达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和陶醉。

这里的爱情指理想。

4、文中说“飘来一阵甜滋滋的声音”,声音怎么能说是甜滋滋的呢?你能告诉我吗?这是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把听到的声音用味觉的感受表现出来,更加表现出声音的甜美。

5、请你想象揣摩文中所说的“她”是指谁呢?你理解“永不衰败的天堂”的意思吗是作者的一种拟人的手法,可以指大海,可以是海之神、爱之神,也可以指作者心中的爱神。

永不衰败的天堂,可以理解为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可以理解为美好的青春;可以理解为美好的爱情;还可以理解为对岁月流逝的人。

提出“她”指“母亲”、“妻子”、“天使”等等。

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指理想。天堂指蔚蓝的王国,理想拉着你的手,走向永不衰败的天堂。

六、体验梦境

教师播放带有海水声音的音乐,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心目中的大海,看看《蔚蓝的王国》里有哪些景物进入自己的梦境,自己还希望哪些景物进入理想的王国。

分组活动交流,会绘画的学生用画笔画出理想的王国。文字好的同学给画的图画配上文字说明,要求语言优美。

教师指名学生展示作品,并作说明。

结语:都说梦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都说梦是可想而不可知的 但如果心中有梦 何不做个追梦少年不管路途如何漫漫修长 不管有怎样的狂风暴雨 暗礁险滩 请继续扬帆起航 美梦一定成真!

七、拓展梦境

1、喜欢朗读的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选配恰当的音乐,录成磁带。

2、喜欢阅读的可以查阅历代文人墨客赞大海的文章、词句,摘抄到本子上并诵读交流。

蔚蓝的王国

梦中人     伙伴  女人

梦中景  大海 小船  仙岛 花鸟

梦中情  青春 快乐 爱情 幸福

教学反思后记:

皇帝的新装

新生中学语文组 马林森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3、培养感悟文章主旨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朗读为载体,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会文章艺术特色,感悟文章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培养敢说真话的优秀品质。

2、培养批判精神,敢于揭露生活中的丑恶现象。

重点难点:

1、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学习表现人物的方法。

2、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3、理解童话中想象和夸张手法的艺术特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图片,学生猜其出处(安徒生童话的几个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拇指姑娘》、《丑小鸭》中的一个场景)

作者介绍

以上几个故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吗?

作者:安徒生(18051875)全名:汉斯·克利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界。安徒生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皇帝的新装》等。

体裁: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它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来写。

二、整体感知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安徒生的一篇童话《皇帝的新装》。

1、听录音,回答问题

接下来,请同学们边看课文边听录音,注意课文中的新字、词,并思考: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2、把握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有的开头有引子,结尾有尾声。

请围绕“新装”这一线索梳理本文结构层次,并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概括。

师明确:(并摘要板书)

引子:皇帝爱新装

开端:骗子织新装

发展:君臣看新装

高潮:皇帝穿新装

结局:小孩识新装

三、人物形象

1、以“一个 的皇帝”、“一群 的大臣”、“一个 的孩子”为句式,在 处填入一个修饰性词语,来说明本文的皇帝、大臣、小孩是个怎样的人,并在文中找出理由证明。

2、颁奖仪式

童话的一个特点就是:富有想象,现在就请同学们把自己当成评论家,给我们的课文中的人物颁个奖。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来“想一想  议一议”下面的问题:

谁最是可笑的?谁是最可恨的?谁是最卑鄙?谁又是最可爱?(找出证据来)

最可笑者   皇帝:昏庸无能、 爱慕虚荣、愚蠢、虚伪

最可恨者   骗子:狡猾伪善

最卑鄙者   大臣:虚伪愚昧、阿(ē)(yú)奉承、自私

最可爱者   孩子:纯洁天真、无私无畏、直言不讳

四、拓展延伸

有人说这篇童话没有写完,还可以接下去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当当小作家,给这篇《皇帝的新装》写一篇续文。

要求:1、以“皇帝回到皇宫之后”为题

2、字数不少于150

3、充分运用想象和夸张

五、小结课文

你说过假话吗?在我们的生活中如果遇到假、恶、丑,你会怎么做?

我们应当坚决打假,去伪存真,与丑恶现象作斗争。同学们,我们从自身做起吧,就像童话中的那个小孩子一样无私无畏,说真话、做好事、热爱美、创造美,以实际行动战胜假、恶、丑,让世界相信:明天会更好!希望属于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后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教案 语文版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方法:教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介绍作者

1.教师启发学生:试着说出中国文学史上女作家的名字。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2.教师结合课本的注解,通过课件简单介绍有关冰心的情况。

学生认真听记,初步了解冰心。

3.教师引导学生谈谈冰心的作品及学生互相交流有关冰心的作品。

三、导读课文

1.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感情表达、节奏、停顿、划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字词。

2.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遇到生字词查字典或在小组内商讨解决。

3. 学生快速阅读,了解文章大意。(培养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接受最大的信息量。)

四、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并和学生讨论、指正。

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交流回答。

参考问题:

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是什么意思?

(前者说刘关张在桃园结拜;后者说三人在剿灭黄巾军起义中首次立功)

2.“分久必合的意思是什么?

(这是指三国鼎立几十年后,魏国最终统一了三国。)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采用自由抢答问题的形式,也可以小组为单位,优胜组给予表扬。

问题设计如下:

1)在这篇文章里冰心想说什么?

2)读书有什么好处?(提示:书上有哪些句子是在说读书好呢?)

3)全文哪些句段是写多读书的?(见文中批注)

4)全文哪些句段是写读好书的?(见文中批注)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教师归纳后明确:

1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2)读书可以获得美的享受;读书可以扩大知识面;读书对写作有很大的帮助;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

3.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讨论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思考,探究:本文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如果让你给课文分层次,怎样分比较好?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指名学生发言,大家共同议论。

注意:学生对分段的出发点不一,分法也不一,只要理由充分,思路正确,教师应该予以肯定。教师的分法供学生参考。(见板书设计)

五、小结本节课,教育学生:

本节课我们主要初步了解了冰心的作品以及《谈读书》的一些观点,希望同学们课下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比较观照自己的读书情况,认真体会读书的好处。

 作 业:

1.课后字词积累部分,解释,并抄写三遍。

2.根据本节课的学习,给冰心写一个100字左右的简介。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2.理解读书的好处,明确应该多读书,培养读书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采用座谈的形式,给学生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指导学生制订自己的读书计划。

教学难点:了解文中提到的众多作品。

教学方法:教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师生座谈:教师由冰心的话引入交流座谈会。

1.教师启发提问: 冰心认为什么样的书是好书?

学生交流发言,从课文中找出有关句子。(意在复习昨天内容)。

2.教师启发提问:读书对我们有哪些好处呢?

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发言,谈读书体会。

学生自由交流读书的好处。

3.教师启发提问:冰心奶奶说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读书有许多好处,这节课我们就来谈谈读书的好处,以及我们应该如何读书?请各位同学自由发言。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交流,小组交流后,推荐代表在全班交流。

二、整体把握全文主旨,深入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和写作特点。

1.教师由学生刚才的交流进行总结,导入提问:

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图)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

教师明确:作者以自己的经历谈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告诉我们读书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读书与我们的成长有许多好处,要认真读书。

2.教师就本文的语言启发提问:关于读书,家长、老师平时也多次教导我们,你认为冰心的说法和家长、老师的说法,哪一个你更好接受?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揣摩、品味本文的语言。(完成练习三,见课文批注)

归纳:冰心的语言多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服别人,语言简洁亲切,如话家常,把道理寓于生动的叙述中,使人容易接受。

三、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教师引导学生就以下问题思考、探究:

1. 你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2. 就你个人的体会而言,你认为读书有什么好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发言。各大组派代表或自由发言。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如何选择书,怎样读书?

四、 教师引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

教师启发提问:

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读书心得,各位同学也交流了自己的体会,大家能不能结合自己的情况,制订一个本学期的读书计划呢?

学生分析自己读书现状,制订读书计划(当堂写出,200字以内)。

教师指名几位学生展示自己的读书计划。

五、 课文阅读训练(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一)教师针对课文难点启发提问:

.你对课文提到的以下作家有所了解吗?请你按照题意,起来给大家讲一讲。

1.读作品,写作者: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聊斋志异》 《红楼梦》 《茶花女》

2.看作者称呼,写出作者、时代,并各举出一篇作品:

柳柳州 李长吉 李易安 岳武穆

(二)阅读课文下列片段,回答有关问题(课件展示)

我自从回认字后不到几年……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P2-3

1. 第一段中,不是……而是……”突出表现了什么?

2. “为什么常常含泪上床?

3. 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表达意义。

1 我只好带这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悬念……

2 我决定咬了牙……

4 “……一知半解地读下去,居然越看越懂……”越看越懂的含义是什么?

请用自己的话加以说明。

(三)填空组词(或成语):

人情 然无味 津津有 一知 兴亡 不能自

雪月 气愤填 民反 无病呻 自作 心动神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总结本节课内容,教育学生:

我们学习了冰心奶奶的读书心得,各位同学也交流了自己的体会,希望同学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多与书为友,与名人交游,不断增长自己的见识。

七、布置作业

1.课堂作业:完成课堂阅读训练部分的作业。(交老师)

2.课外作业:A.将自己本学期的读书计划写在日记本上。(交家长、老师审阅)

3.课下搜集、摘抄岳飞的《满江红》一词以及李清照的《声声慢》一词,并任选其一背诵。(早读抽查)

4.完成基础训练部分(组长检查)

2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美)马克·吐温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作者热爱生活、热爱文学的天性,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

2. 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以及作用。

3. 了解马克·吐温作品,体会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4. 理清本文结构,提高概括课文内容的能力。

5.掌握文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和人物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思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生活、文学的兴趣。

2. 启发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尝试表现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结构特点,分析、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从语言中渗透出来的真情实感。

2.掌握文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人物的作用

教学方法:预习法、讲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表演法

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第一部分(1—5段):写了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具体内容。

三件事:撰写希金斯投河的报道。

撰写嘲笑两位知名人士的文章。

给一个新来的外乡人的诗增写挖苦他的注脚。

第二部分(6—7段):写作者第一次文学尝试的巨大反响。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本文叙事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以及作用。

2.了解马克·吐温作品,体会其诙谐幽默的语言风格。

3.掌握文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和人物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学课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思想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活、文学的兴趣。

2.启发学生认识生活、社会,并尝试表现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把握课文结构特点,分析、概括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了解作品的语言风格,以及从语言中渗透出来的真情实感。

2.掌握文中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对表现中心、人物的作用。

教学方法:预习法、讲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表演法

板书设计: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生动的故事情节

热爱生活 鲜明的人物性格 文学才华

热爱文学 辛辣幽默的讽刺

精彩的文学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简述作者做的三件事?

学生集体回忆作者做了哪三件事。

二、学生谈个人感受:

教师引导:少年马克·吐温的哪些方面令你佩服,你最喜欢他的哪一点?(要求学生无拘无束,自由地发表看法,体现学生的个性。)

自由交谈、体现个性,回答老师的提问。

三、整体感知课文的素材详略编排:

1. 教师指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结构层次的基础上,细读课文。

2. 学生细读文章第一部分,了解素材的详略编排。

3. 教师提问:在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中。共做了三件事。作者对这三件事是如何安排详略的呢?

学生思考,交流后,教师明确:详写了希金斯投河的报道,详写了如何讽刺了一个新来的外乡人,对这两个事件作者均写明了报道的写作原因、写作想法、写作过程和写作内容。对撰文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作者一笔带过。

由此看,本文叙事所涉及的人物、事件,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都写得清晰具体,在详略的安排上很得当,这些都值得我们以后写作时参考。

四、课文情节模拟表演

师生共同欣赏文中详写的这两个事件。

学生分两组,分别派代表模拟表演,展示这两个事件的经过。

五、品味课文的语言

教师:我们熟悉了本文,并且欣赏了刚才的表演,我们有了更强烈的感受,马克·吐温的作品让人捧腹,让人深思,这得益于他独特的语言风格。你认为本文在语言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试举出一二例加以说明。

学生举例,如详写了第一件事时对人物的肖像描写,拟的标题以及注解。

教师点拨:马克·吐温作品语言的独特风格,来源于他对生活对文学的热爱,来源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鲁迅说,马克·吐温成了幽默家,是为了生活,而在幽默中又含着哀怨,含着讽刺,则是不甘于这样的生活的缘故了。

六、课文精彩片段阅读训练:

阅读课文以下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我十三岁时,聪明伶俐。A我认为,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少见的聪明孩子。B那时,我在报上发表了一篇习作,非常出乎我的意料,这件事竟成了我们那地方轰动一时的新闻。C 我当时在一家印刷所当学徒,是一个求上进,有志气的少年。D我的叔父让我也在他的报社干点事。

1.“的确,我也为此感到十分骄傲一句是从原文抽出来的,它应该在 处。2. 这句话中的指的是什么?

3. 此处骄傲的意思是

1.C 2.在报上发表习作,而且引起轰动。 3.自豪。)

八、本课总结,联接生活,教育学生。

学生总结本文的内容以及语言风格。少年时代人最富有创造性,同学们要在生活、学习中善于把握机会

业:

1.日记练笔:读完课文,马克·吐温的哪些方面令你佩服?你最喜欢他哪一点?据此写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2.课下搜集一则幽默或讽刺的故事,课下讲给同学们听。

3、山中避雨

丰子恺

教学目标:

1. 在不断的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

2. 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六要素,把握山中避雨全过程;

3. 引导学生深刻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这一主线,进而弄清文章中心;

4. 引导学生理解乐以教和的主张,联系自己生活感受体验音乐在人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目标1.2.3

难点:目标 4

教法:整体感知自主探求合作研讨体验活动四步教学法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话题设置:如果你和家里人或同学们作好了一切准备,兴致勃勃地到某个地方游玩,不料中途遇到天下大雨,你们不得不停留在某个地方,你的心情会怎样?你会干些什么?

(学生们就这个问题发言交流)

教师总结,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走近作者:

教师课件展示有关作者介绍的图文(教师用书 P35页)

三、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速读,或师生合作,分工读),要求学生边读边做到: 1. 对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进行圈点批注;

2. 思考:整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概述山中避雨的全过程。

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1):

1.学生边读(边听),边圈点批注,思考问题。

2.学生以同桌或小组为单位,就生字词提出来进行交流,相互帮助解答。

3.老师将有代表性问题写到黑板上,大家一同解决。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学生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如:第二段引用的诗句是谁的?你能背会全诗吗?

4. 讨论问题:整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概述山中避雨的全过程。

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有关文字,先同桌交流,再小组交流。

学生按男女生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也可以自愿举手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五、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2):

课件展示问题:

在山中避雨的整个过程中,作者以及两个女孩的心境分别发生了哪些变化?每一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有关文字,先同桌交流,再小组交流。

学生按男女生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也可以自愿举手发言),其他学生补充。

最后教师总结(也可以让学生总结)。

六、设置情景,深入探究:

师生合作读选定的文段,感悟、体会文章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学生边读边听边思考,探究以下问题:

1. 作者说: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了解。

2. 作者将胡琴与钢琴、小提琴作比较,想说明什么?这样写与表达乐以教和的主张又有什么关联?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交流,然后派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注意加以引导。

最后分别指名学生对刚才的问题做总结陈述(有遗漏的大家共同补充)

七、体验活动:

教师导入:音乐可以调节心绪、陶冶情操,还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使人们和谐相处。好的音乐尤其如此。

八、教师小结本节课内容,重申文章主题,再引入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九、布置作业:

1.抄写课后字词积累的词语,并用后三个词语造句。

2.你有没有和作者类似的经历?如雨中登山、雨中游园……请你试着把当时的情景以及你的感受写出来。

 附:板书设计:

山中避雨(丰子恺)

主题 女孩

因游山遇雨,觉得扫兴” —— —— 怨天尤人

寂寥而深沉的趣味牵引我的感兴,觉得比晴天游山趣味更好”———— 苦闷万状

拉胡琴,体验到有生以来,没有尝过今日般的音乐的趣味。”—— —— 欢喜 和唱

与山村青年依依不舍 —— —— 无比快乐

4风筝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

2 感悟、理解误解、冲突中的手足之情。

3 多角度探索文章的主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重点感悟、理解误解、冲突中的手足之情。

教学难点多角度探索文章的主题,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你们有放风筝的经历吗?能说说放风筝的感受吗?

(教师点评)从大家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很多同学切切实实感受到了放风筝的快乐。可是,你知道吗,著名的作家鲁迅一见到北方的冬季天空上有风筝浮动时,是惊异又悲哀。你知道为什么吗?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风筝》。(板书:风筝 鲁迅)

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生谈,师补充)

二、教学新课

(一) 整体感知

1.选择你所喜欢的方式读,在读的过程中有不理解的词语或不明白的地方做个标记。

2.交流阅读课文的感受。

3.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疑难问题,将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二)深入阅读:

1.汇总学生疑问。

2.依课文段落顺序师生一起探究。

在教学中,教师应作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引导学生深入下去,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师生共同解决好下列问题——

a.为什么在北京冬季放风筝于我是一种惊异与悲哀?(板书:惊异 悲哀)

点拨:联系上文可知,在的记忆里,放风筝是温和的春日,可北京此时是肃杀的严冬,地上还有积雪,所以是惊异,联系后文,原来之所以悲哀是因为想起了小时侯对弟弟”“精神的虐杀的一幕来。

由此,我们得到的经验是:理解一句话的含义可以通过阅读这句话所在文字的上文,同时联系后文来理解。

b.为什么要极写弟弟的可怜,哥哥的凶暴?

这个问题很有研究价值,是因为它已经从探究文章内容上升到探究写法上,而且这个问题颇有难度。教师点拨——

同学们请思考,解答这个问题,要研读哪一个或几个自然段?

34自然段是课文泼墨般至美的文字,抒写得情真意切,是本文的精彩语段。我们一起来品读它,同时,把大问题化成小问题,走一步再走一步。

你从哪儿能读出弟弟可怜来?(生谈)

同学们请看课本22页的插图,你能认出哪一个是弟弟吗?

你能用一个四字短语来形容他此时的心情吗?

喜形于色欢呼雀跃都可以形容他的心情,弟弟执着地仰头观望,即使项为之强也在所不惜。所以,同学们说,读的时候你应该怎样读?

明确:陶醉地读,语速较慢。你能读读吗?生(读)

你知道此时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

仰望苍穹,似乎连白云也在对他微笑。可爱又可怜的弟弟慧心发现,要自己用枯竹做风筝。兄弟二人就有了误解与冲突。还有哪些地方能读出弟弟的可怜呢?

的凶暴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这一次同学们说应如何读?你读一读。

对,读出愤怒,语速要快。(读)

作者说,后来怎样不知道。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走近弟弟的心灵深处,想一想当时他做何感想?(生谈)

引导学生思考,你是根据什么来做的心理揣测?

(后文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同学们想一想,弟弟那么可怜,哥哥为什么还那么粗暴地对待他?

归纳:认为风筝是没出息孩子的玩意;论长幼,论力气,他是都敌不过我的。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弯了这么大的圈子,你知道作者极力描写弟弟的可怜与哥哥的凶暴,原因何在吗?

明确:为了形成对比,进一步表现我的后悔与自责;为了突出主旨批判作者精神的虐杀与封建思想。(板书对比,突出主旨)

·后来,为什么读了一本书,明白了事理,还称不幸?

归纳:明白了事理,的良心受到惩罚,所以不幸。

·为什么弟弟忘了,我的心反而沉重着?

归纳:被虐杀者不抗争,作为精神虐杀者的我永无补过的机会。

其他小组的问题我们课后将之张贴在学习园地的百家争鸣栏目里,还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课上我们就探究到这里。

三、总结提高:

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什么事理?(生谈)

归纳:要敢于自省;误解、冲突中也有亲情;要追求科学思想;明白游戏是正当的。

一篇文章有时我们要学会从多个角度阅读。(板书:自省 亲情 科学 游戏 多角度)

鲁迅先生用真情与巧思将文章写得如一个五彩缤纷的蝴蝶风筝,充满了灵性与活力。希望今后大家能反复品读,进一步感悟。课后,请大家欣赏两篇有关风筝的美文。

5、回

教学目标:

1、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的选取材料的写法。

2、学习语言朴素,质朴中见深刻的写作特点。

3、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德育目标:学习朱德同志献身革命,忠于党,忠于人民的高尚品德,增强学生对党,对母亲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按照时间顺序,有重点地选取材料的写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选材和布局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回忆录的特点。

2、理清文章的结构。

一、导语:

朱德同志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革命战士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平凡而伟大的女性。1944年她逝世,朱德同志怀着悲痛心情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回忆录。

二、了解回忆录的特点

三、布置学生自读阅读提示,圈划出回忆录的特点。

四、理解字词

1、要求读准的字:佃 妯娌 差役

2、要求掌握的词:

五、读课文,理清段落结构

(一)(1)痛悼母亲逝世引起对母亲一生的回忆。

(二)(2—15)追忆母亲一生的事迹。

(三)(16—17)对母亲的沉痛悼念

巡回指导、阅读,标清层次。

六、布置作业 回忆录中共回忆了母亲几件事。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赞美了母亲哪些品德,把握选材特点

教学环节:

一、提问字、词

二、分析课文第一部分:

1、本段点明主旨的句子。2、表明叙事线索的句子。3、表明全文感情基调的句子。

三、讲读课文第二部分:

1、作者回忆了母亲哪几方面的事?(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对革命的支持,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

2、在回忆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这一方面记叙了母亲哪些具体事情?

3、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作者通过哪几件事说明母亲具有朴素阶级意思,反抗精神和对革命的同情与支持?

4、当作者走上革命道路,加入共产党后,母亲又是怎样支持的?作者寄予了什么感情?

四、总结: 课文第二部分追忆了母亲一生的主要事迹。

指导学生读文。

指导学生找出写母亲煮饭,种田,养蚕,挑水,不打骂孩子,周济穷人等事。

指导学生概括出退佃搬家,送我读书,同情革命,坚持劳动等事。

指导学生概括出(1)母亲过着俭朴的农妇生活。(2)作者永远想念母亲。

读文并圈划。

讨论并回答 阅读,讨论,概括,回答。 独立总结。

五、作业 读课文,体会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理解文章选材和布局,学习语言朴素而深刻的特点。

教学环节:

一、检查上节课的内容

边提问边纠正、思考回答

二、讲读课文第三部分:

提出问题: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热爱与对劳动人民的热爱,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结合起来的?给我们什么启示?

解决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感情的升华,由母爱推广到爱劳动人民,决心尽忠革命事业的感情上。

读课文,分小组讨论,指派代表回答。

三、概括文章主题:

1、本文围绕哪个特点写母亲的?

2、选了哪些小事?

3、这些小事体现了母亲作为“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的什么本质特征?

四、总结写作特点:

1、以时间为经线,以母亲的优秀品德为纬线,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2、语言朴素,简洁,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种真挚深沉的爱。

边指导朗读边帮助学生整理

特征:勤劳俭朴的习惯,宽厚仁慈的态度,坚强不屈的性格。

讲述写作特点

感情朗读课文,分析概括。

五、布置作业 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回忆我的母亲

朱德

整日忙碌 勤劳俭朴 节衣缩食 宽厚仁慈

任劳任怨 周济穷人 退佃搬家 反抗压迫

送我读书 支持革命 同情革命 坚持劳动

6、小巷深处

林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理解课文内容。

2、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3、道德、情感、价值观:感悟母爱、赞美母爱,感受人性美。

[教学设想]

1、教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基础,品味文章的情感是重点,激发学生理解爱、感悟爱是难点,这也是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

2、按照"理解"品味"感悟"三大板块层层推进,以"这是一个__________故事""养母是一个________的人""妙在__________,写()得好,它表现了(它写出了或它说明了、它点出了)______________"贯穿其间,以学生谈感受母爱、理解母爱和根据对""的理解,说一句很美的话的形式,汲取作品人文内涵,升华作品的美点精粹。由浅人深,逐块推进,让学生自由说、主动说、积极讨论,相互质疑,理清作品内容,品味感情,领会深意,感受母爱,学会做人。

3、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紧扣精彩凝练的语言文字,让文学作品的韵味,情感价值充盈课堂。

4、用孟郊的《游子吟》,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冲击与震撼,引起共鸣,真正感悟、理解伟大的母爱。

5、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同学们,在唐诗中有一首赞美母爱的诗歌,那就是孟郊的《游子吟》,同学们还能背出这首古诗吗?(全班背诵《游子吟》)

几年前,香港曾举行过一次"我最喜爱的一首唐诗"的评选活动,孟郊的这首《游子吟》荣登榜首。想一想,人们为什么会如此钟爱这首诗呢?(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这首诗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一片爱心,而这种爱心又具有普遍性,所以能拨动无数读者的心弦。看过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人,不管是谁,都会潜然泪下,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不知唱出了多少孩子的心声。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林莉的《小巷深处》,来玲听一段感人的有关母爱的故事。

1、学生各自圈读字词,借助工具书查阅字词。

瘦瘪 炫耀 执著 挪榆

落寞 硬咽 踊珊 幢惊

2、教师点出需要认读、积累胸字词。按句式说话:这是一个_______________故事。

3、快速默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了解词语的语境义。

4、进行写法指导,阅读散文第一步是用"概括"胸方法删解课文内容,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了解,选择角度朋"这是一个_________故事"这个句式说话,对课文内容进行概括。

学生说出的内容可能有:这是一个爱的故事。一个养母收养弃婴的故事。一个小巷深处酌故事。"-个弃婴长大后厌贫离开养母最后悔悟的故事,等。

同桌相互讨论,标出""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的句子。

5、快速默读课文,找出养母为""做了哪些事? (学生回答)

6、用"养母是一个___________的人"的句式说一句话。(教师示范,学生发言)

7、同桌相互讨论,标出""对家、对母亲感情变化的句子。理解是什么原因使""疏远母亲,淡忘破旧的家?

8、讨论""是个坏女孩吗?(学生各抒己见)

小结:

文章用朴素无华的语言,通过生活琐事表现养母对""的爱,一个善良、充满爱心的母亲跃然纸上,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无私。同时我们也看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养母的感情变化了,最后被母亲"深深的爱所感动而悔悟流泪,这平实的叙事申潜藏着一条深沉而真挚的感情之流。

第二教学板块:品味课文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或事例,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自己的现孵。(闺己先小声地自言自语说,然后发言)

2、教师:预习的时候要求同学们"从任何一个角度说说对课文的理解",请朋:"妙在______________,写()得好,亡表现了(它写出了、它说明了、它点出了)_______________"说说你对课文的理解。

3、教师示范:妙在"在风申,她的脸是那样黝黑,她的手妊那么的粗糙,她帕眼睛是那么的黯淡,然而她立在那儿却足那么挺拔,那么坚定,仿佛在幢惊,又仿佛在等候。"妙在描写了母亲的外貌,既写出母亲的痛苦,又写出母亲的坚强。

(学生们按句式发言)

4、教师指出最重要的是:

①妙在用生活琐事,表现了一个母亲伟大而无私的情怀。

②妙在用小巷深处那光亮的青石板,那根长长的竹棒为情感依托,写出了母女情深。

③妙在语言描写和外貌描写,写出了母亲的含辛茹苦,母亲的宽容,母亲的坚强。

④妙在用含蓄的写法,写出母亲对""观察细致,了解透彻,表达母亲对""深深的爱。

5、学生质疑(学生拟的问题尽可能让学生自己解决,教师只作点拨。)

小结:通过理解课文、品味课文,我们感受到小巷深处那深深的母爱,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感想,--定对作品有了更深的感受。

第二课时

  1、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存雨一样滋润着我们,学习了这篇感人的散文,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例如:想想你的母亲为你付出了多少,你是怎么回报的)(前后桌讨论交流,而后上台发言)(老师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

  2"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从此不知你心中苦与乐……"母爱是那样的无私与圣洁,母爱也是永恒的话题,现在请同学们根据你对"母爱"的理解,以"母爱"为话题,说一句很美的话,长短不限。

  3、比较阅读:《又见秋风起》(参阅《教师用书》P55)

  4、小结:

  同学们,母爱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最崇高的、最美好的。母爱向阳光一样,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要你细心感受,你不难发现你生活在母爱之中,请珍惜这份浓浓的亲情吧!

  5、布置作业:

  ①把文中四个字的词和你认为最感人的句子,摘抄在"读书文摘卡"上。

②课后练习()

7我的老师

一、教学目标

1训练从课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和结构。

2情感目标借海伦凯勒的慧眼来学习观察世界的方法,并体会海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字词等基础知识的积累。

2.训练从课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概括的能力,能够基本把握文章的大致意思和结构。

(二)难点

借海伦凯勒的慧眼来学习观察世界的方法,并体会海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语意生动,文字浅显,宜于自读。注意设计关键的话题,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领会文意。

四、教学方法 阅读、讨论

五、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请学生介绍有关海伦-凯勒的相关情况,开始新课。

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她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而且变成哑巴。后来,她的父母亲要求当地的盲人学校给予帮助,该校派莎利文老师到她家里协助,海伦借触摸的方法学会了聋哑语言,她利用点字系统学会了阅读,又用一种特殊的打字机书写。十岁时,学会了说话,后来在剑桥女校求学,1900年读大学,1904年她大学毕业,并和莎利文老师合作她的自传《我的一生》,此书一出,引起了文坛的轰动,她的故事不但感动和激励着千百万的残疾人,也使无数的正常人为之震憾,使他们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此后,她又参加了各种社会活动,她经常来回演讲,写了数本书,1927年她开始为美国盲人基金会募捐,致力于盲人事业。出版了《我的宗教》一书,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传《中流》。她被人们称为美国女英雄。

(二)快速阅读全文,思考:

1、莎利文老师是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并根据这一点粗略理一理文章的思路。

2、划出写海伦感受的词语。

思路:

本文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材料,叙事条理清晰,同时表达老师对自己的教导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全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莎利文老师到来之前的心情。

(我记得在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向我提示了一切。)

第二部分:写老师对我的教育情况。

(第二天早晨……都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

本部分又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莎利文老师和我的初步接触,本段初步写莎利文教师的教育能力。

(第二天早晨……我热切地盼望着新的一天的来临)

2)莎利文老师和我的日常生活,本段通过写莎利文老师和我的日常生活而体现莎利文老师教育的高超本领。

(春天到了……我热切希望运用学到的东西)

3)莎利文老师的特殊教育,本段通过具体整体进一步对莎利文老师的教育艺术加以赞扬。

(我记得有一天早晨……我感到我的心跟我看不见的东西,跟别人的心,都是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的)

第三部分:写我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我是通过生活本身开始我的学习生涯的……她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三)精读文章,分组讨论,解决下列问题:

1.海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利因素?请对比自己谈谈你的看法?

简单提示:身有残疾,又聋又哑又盲。

2.莎利文老师是教了海伦什么,是怎么教的?她的教学方法有什么优异之处?

(学生自主探究、讨论并归纳)

利文老师是利用实物来教导认识具体事物,认识自然界。

例如:她给我一个洋娃娃。我玩了一会儿以后,她慢慢地在我手上拼了四个字母‘doll’(洋娃娃)。这种用手指拼字的方式使我很感兴趣。我不断模仿老师的做法,后来我也学会了拼字……”

再如:我们走到井边,有人在吊水,我的老师把我的手放到水里。清凉的水涌到我的手上时,老师在我的手心中拼了‘w—a—te—r’(水)这个字,开始她拼得慢,后来越拼越快,我的注意为全凝聚在她的手指上。突然,我似乎重新记忆起了被遗忘的往事而引起欢乐的激情。语言的奥秘打开了我的心扉,我懂得了是清凉的……“这个字是活生生的。

3.莎利文老师是怎样一个老师,是从文中哪些语句看出来?

利文老师是一个有极大的耐心和爱心,有良好的教学方法的好老师。

(教师提示:从这些问题入手,我们很快会发现,莎利文老师确实是一位令人敬佩的好老师。作者是一个盲人,在认识莎利文小姐之前,她对世界的感受是不全面的,她的一切都只能靠有限的触摸来完成。在认识莎利文小姐之后,她认识世界的范围扩大了,而且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这个过程对常人来讲并没有什么,但对于一个盲人,聋哑人来说就显得不可思议了。无论从观察世界还是从认识世界的角度上讲,还是从莎利文老师教学的角度讲都是一曲感人的颂歌。)

(四)总结

1.主题。2.人物。3.选材。4.组材。5.语言特点。

(五)布置作业:

8、“两弹”元勋邓稼先

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崇高品质和鲜明的性格特征。

2、体会文章运用小标题,使文章层次清楚的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文中所写人物的崇高品质和鲜明的性格特征。

2、文中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课前准备

收集邓稼先的事迹,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 谈话导入:

一百多年以前,甲午战争和八过联军的时代,恐怕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史上最黑暗、最悲惨的时代,那是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时代,是有亡国灭种危险的时代,血雨腥风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想在世界之中站稳脚跟,在国际的大舞台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19641016日下午三时,烈焰翻滚的蘑菇状烟云向人们宣告:中国人任人欺凌的时代结束了!对这一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2、 介绍邓稼先的主要事迹:

邓稼先,安徽人,核物理学家。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隐姓埋名28年,在戈壁荒漠艰苦创业,先后领导完成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的理论方案和一系列的模拟试验,为“两弹”的研制工作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整体感知

1、学生熟悉课文,朗读课文。

2、学生自学生字词,教师指导。

3、掌握课文结构,简要概括每部分内容。

三、师生互动

1、结构特点

1)本文由一个引子和冠以小标题的三个部分组成。

引子:(引起正文的文字)从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研制原子弹有许多科学家“失踪”写到邓稼先,引出他那一段失踪的经历。

第一部分:“要放一个‘大炮仗’”。写邓稼先先接受使命,参加原子弹研制工作,从此销声匿迹。

第二部分:“艰苦创业的年月”。写邓稼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原子弹的理论设计,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事迹。

第三部分:“这里就是战场”。写邓稼先再接再厉,为氢弹的研制成功付出了巨大代价的事迹。

2提问:按小标题安排文章层次,可以以时间、空间为序,也可以以人物性格为序,本文的小标题以什么为序?

回答:以邓稼先参与“两弹”的研制工作的过程为序。

3)本文的三个小标题的位置可以互换吗?为什么?

明确:不能互换,因为本文是以邓稼先参与“两弹”研制工作的过程为序,先写接受任务,再写研制原子弹,进而写到氢弹的研制。

2、人物通讯多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如果仅仅叙述故事的情节、过程而忽略了写人,就与人物通讯手要求相悖,因此,这三个部分中,在叙写过程的同时作者牢牢抓住人物精神和性格特征,以典型事例来写,这样人物就鲜活起来了。

第一部分:写他的崇高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感情。主要写他接受任务时的复杂心情,和妻子彻夜长谈的情景。

第二部分:写他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主要写他克服困难,“一切从头干起”,终于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设计。

第三部分:写邓稼先再接再厉,为氢弹的研制成功付出了巨大代价事迹。重点写他作为一名组织者和参加者身先士卒,哪里危险就出现在哪里文章先概括叙述他与同伴的艰苦努力,详写在一次地下核试验前,他与大家冒着刺骨寒风和零下三十多度严寒排除故障的故事,以用开庆功会时因过度劳累而晕倒、抢救一夜苏醒后问的第一件事,突出了他“把自己的一生献给祖国”的崇高精神。

3、 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本文多处写到核武器研制的艰苦环境。作者写环境的艰苦对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人物通讯的特点:

人物通讯与一般的记叙文相比,要求所举事例绝对真实,不仅叙述故事情节,还应着重刻画人,注重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

五、作业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都希望祖国日趋强大,那么,从现在开始会怎么做呢?

(板书)

引子:(引出正文)

接受使命,参加研制:重点写激动心情。(爱国情怀,崇高使命)

扎实敬业,完成设计:重点写敬业精神。(扎实严谨,艰苦创业)

再接再厉,无私奉献:重点写献身精神。(身先士卒,献身祖国)

9、春



教学目标

①反复朗读,感知内容,体会美

②理清思路,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③联系实际,广泛阅读,开阔视野。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感知内容,揣摩词语,品味语言。

课前准备

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课前布置

学生去搜集关于春的诗文,以开阔视野,

拓展思路,增加知识积累。

教学内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设计

整体感悟



①导入新课

课文中这一幅幅的画面,让我们在美丽的春光中陶醉,为那洋溢的诗情所感染,为那盎然的生机所激动。春,会在我们的心灵中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春天是美丽的,当我们带着对美好景物的热爱、赞美之情的时候,我们思想的河流会跳动出充满对生命热爱的美妙无比的浪花;我们感情的波澜也会在秀美迤逦的景色的云海中起伏飘荡。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所描绘的景物就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春》,了解感知作者是怎样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的。

出示目标,板书课题。

②感知内容

a.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疏通字词,朗读中教师正音,学生圈点。

b.感知性朗读,朗读时记住课文内容,并将大屏幕上的画面按课文内容的顺序重新排列,从而理清文中的思路。

勾勒轮廓

春草图——草报春

春花图——花争春

盼春——绘春{春风图——风唱春}——颂春

春雨图——雨润春

迎春图——人迎春

研读与赏析

朱自清先生将自己的感情融于景物中,在他的笔下,所有的景物——那小草,那春花,无不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以至于也撩拨起我们的喜爱之情。

①潜心精读:

[问题组]

a.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b.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赏析好词好句)

c、读一读,读出情。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体味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每组推举一人全班讨论发言。全班讨论回答,明确上述问题。

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一题,是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感悟,可以是一个词用得好,可以是一句话写得形象、生动。

[明确]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字用得好,表现了生命力顽强,写出了春草而出的挤劲。偷偷地写出了不经意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这样写赋予小草以感情和意识,富有情趣,惹人喜爱。偷偷地要轻读,将换成蹿就平淡了,既没有了那种顽强的生命力,语言也不生动形象了。

嫩嫩的,绿绿的本该在小草的前面,为什么放在句末?——放在句末,单独从句子中拿出来,主要是为了强调,突出了小草嫩绿的特点,同时使句子生动活泼,富有生气。读时第一个字重读,后两字要轻。将嫩嫩的,绿绿的放回原来应在的位置,作比较朗读,体味其不同的效果。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是一种温暖、亲切、慈爱、幸春天是

福,含有深情的感觉。

◆课文最后三段的三个比喻句,总写春天的新、美、力。春天是新的,她有旺盛的生命力;春天是美的,她活泼生动;春天是健壮的,她充满了力量。

盼望着,盼望着”——期待春天的心情多么殷切。东风来了——报告春天的消息。春天的脚步近了——赋予春以人的动作,表现了作者殷切而又喜悦的心情。

◆春风是无形的,是难以描绘的。作者娴熟地从触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五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有感。

学生还可以找出多处去理解、品味、鉴赏、朗读。

[教师小结]

在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之后,同学们针对自己喜爱的图画,抓住重点的字词句,仔细品味、赏析,真正体味到了《春》一文准确生动、朴实鲜活、异常精美的语言。文章开头写盼春,以脚步近了始,以领着我们上前去终,起于拟人,终于拟人,体现了结构的美妙和严谨。作者用心灵去感受春天的景物,将自己的情感倾注其中,表现出作者向往春天、热爱生活、充满希望的真情实感,是不可多得的美文。让我们追随着作者的思路,感受作者的感情脉搏,调集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去朗读全文。

②声情并茂地朗读,体会作品的意境、风格,读出对春天的由衷的赞美,可以小组展开朗读竞赛,学生可以互评。看画面朗读,背诵。

体验与反思

①质疑交流

阅读了本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面对着这大好春色,你准备做些什么?

你还有哪些问题没解决?

学生讨论后,可以老师质疑,可以向同学提问,以形成对文章的进一步学习与探讨。

[明确]作者笔下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如同一幅幅细致的工笔画,侧重描绘的是自然界之春;而迎春图则是集中笔墨描绘了人勤春早之春。作者像是一位丹青高手,通过细致观察,用心灵,通过含情的画笔,描绘了春天的各种景物,赋予各种景物以鲜明的感情色彩。结尾以三个形象的比喻,进一步揭示了春天有不可遏制的创造力和无限美好的希望。

②拓展延伸

有人说:春天是插花的能手”“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春天是个美丽活泼的仙子”……古今中外写春的作品很多,同学们可将自己搜集的关于春的诗文互相交流。

[作业]

《我看秋天》,仿照《春》写一篇文章,字数不限。

10、济南的冬天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体会本文抓住特征生动描写景物的特点;

2、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

3、体会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之情。

课时安排: 二教时

教学设计:

1、整体感知;

2、讲练结合;

3、错读法。

第一教时

教学要点:导入新课;作者简介;朗读分析;学生小结。

(一)导入新课:

1、提问: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初冬)

2、提问:初冬的景物有什么特征?(提示:太阳、风、草色、树木、雾、人的活动……)

明确:冬天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与“衰草”、“枯叶”、“寒风”、 “严霜”等联系在一起的,如唐代诗人柳宗元写冬天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在他的眼里,冬天是萧条的、冷清的、孤寂的;但同样是写北中国的冬天,在老舍的笔下,冬天却显得那么温情脉脉,风情万种,他写的是济南的冬天。(板书课题)

小结:写景要抓住季节特征、地域特征,并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3、大家看了课题,你得到了那些信息?(地点是济南,季节是冬季)

自然,“济南的冬天”不是北京的冬天,也不是伦敦的冬天,它有它的特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济南的冬天。

(二)本文作者简介:

1、本文的作者是谁? (老舍)

2、能不能请一个同学介绍一下老舍的情况?

(阅读注解一,指导学生“圈点勾画”。)

3、教师补充:

老师还要补充一点,1930年,作者从英国经新加坡回国,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老舍先生的眼里,都是那么美,都是那么温情。作为游子,他真切的感觉到了祖国的亲切与温暖,这种感受,在文中流露的很充分。

(三)读课文

问题:

1.听了老师的朗读,大家能不能概括一下济南的冬天的特征?(温晴)

2.写了那些景物?(板书:山、水)

(四)分析课文的第一部分

好,下面我们来品味这篇优美的散文。

先请同学们合上书,听老师朗读课文的第一部分,看与原文有什么不同?并思考作者用什么方法来揭示济南冬天的特征的?

(提要求:合上书本专注的听)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个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奇迹),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好地方(宝地)。

明确:

1)两个“像我”,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强。

2 “没有风”说得绝对了,只是听不见风声罢了。

3)还用“奇迹”与上文重复。

4)“北”字,突出济南的地域特征,以区别于南方城市的冬天,如昆明、广州等。

5 “宝地”更突出了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

6)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体会语言的准确性。

(五)、小结

启发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明确:

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

2)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六)、布置作业。(小作文)

写一篇“初冬的早晨”的写景散文,要抓住景物的特征。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理清写景的层次;用词讲究,富有表现力;寓情于景。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温习旧课,导入新课(略)。

(二)整体感知:

1、老舍是一位名家,但对于名家,我们也要有怀疑的精神。对文章的思路安排,你们有没有自己的看法?(学生速读课文)(提要求:1.速读。2.限时2分钟)

明确:

1、“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可以另起一段。因为它的作用是结束全篇课文。

2、教师引导:上一节课我们感知作者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主要是抓住了山、水。那么,在文章中,哪句话对有山有水的济南美景做了总体的概括描写。

(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既然是总体的概括描写,那么有没有必要单独作为一节,独立成段呢?

(教师明确:“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人们由天上看到了什么?阳光,如此晴朗,如此温暖,感到虽然身在冬季,却宛如生活在春光明媚之中,这一部分描绘了阳光朗照下的山景,而”一个老城……这是不是一个理想的境界“则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明媚的阳光,因而适合与第二节合并为一段。)

接着,从两个角度极力渲染小山的秀美,分析2—4节。

阳光朗照下的小山:温柔的母亲。

薄雪覆盖下的山:娇羞的少女←城里欣赏→雅致的小水墨画←城外感受。

山上:矮松;

山尖:薄雪;

山坡:雪草相间;

山腰:薄雪。

(看护妇,银边,带水纹的花衣,害羞的少女……)

小结:的确,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小山宛如一个年轻的母亲,娇羞的少女,作者借景抒情,描绘了一幅幅动人的美景,抒发了对济南冬天的深深喜爱之情。描写时,层次很分明。

3、说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老舍用他的含情妙笔,绘山景,描水色,并把小城和小城的山水人格化了,山温柔慈爱的母亲,娇柔秀美的少女,那水呢?

阅读理解第五小节,找出济南的水与众不同的地方。

明确:

1)不结冰,冒热气。 (注意:“不但……倒反”的作用)

2)绿→水藻

3)澄清

4 感受结尾的妙文上。

教师提问:1)作者如何从济南的水自然而然结束全文的?

明确:“看吧,由澄清……蓝水晶”。视角由下至上,又由上至下,从而由水过渡到整个济南的全景“这块水晶里,包着……小灰色树影”,描绘了一幅冬天济南城色彩斑斓的图画。

5、“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明确:

1)首尾呼应

2)简洁明了;

3)余音袅袅,让人回味。

6、品味全篇课文(放背景音乐,在音乐声中,请学生体味全篇课文)

7、小结全文:

1)、写景层次分明,脉络清晰。

2)、用词讲究,富有表现力:手法多样,表达传神。(比喻,拟人)

3)、寓情于景,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三)、检查第一课时作业。

评析学生第一课时作业---小作文,请同学们评评议议,从而体会写景作文的注意点,对写作起指导作用。

(四)、布置作业:

1、精读“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一段,看看哪些地方写得好,写下你的理由,然后把这段文字背诵下来。

2、阅读全文,找出一些精彩语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11竹林深处人家

黄蒙田

  段意:本文主要内容应在第三段至第九段,共分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三、四、五段)主要对竹林竹海景物的描写。

  写竹子之多,作者以竹海作形容。

  1. 「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它便甚么植物都不存在了。」

  2. 作者形容一切都「彷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

  3. 风吹过时,竹海上还涌着竹浪。

  深入竹海中,只见竹子之密。

  1. 「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在猛烈的阳光下,仍使人「彷佛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

  2. 有些地方,「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

  从竹坞高处观看,可见竹林之广。

  1. 举目四顾,只见竹子山连山,但连山势的绵延,竹坞缺口都看不到。

  2. 画家朋友所见,认为整个大自然就是由竹林构成,而且密得找不出层次。

  3. 当地朋友表示,竹林旺盛,名副其实是竹乡,意味着竹林和竹笋的丰收。

  第二层次:(六、七、八段)主要对竹乡的人和物的描写。

  在茂密的竹海中发现山村人家只是偶然的事。

  ─ 由于看到竹林深处人家升起的炊烟。

  探索竹海里的村庄,过程绝不容易。

  ─ 「从山坞上再钻入竹海里,越山涧,过竹桥,爬石路,比想象的要远得多。」

  竹乡人家的生活,与竹有密切至不可分割的关系。

  1. 房屋 栋梁、天棚、板壁、地板、门窗,全部利用竹材建造。

  2. 用品 台、椅、床、柜、鞋、帽,笼子和水管,全是竹的制成品。

  3. 食物 用竹叶煎锅巴汤,吃尖笋。

  4. 工作 种碧螺春的茶叶,采竹箬、竹笋,制工艺品,施肥,拔除野草。

  【内容讨论】

  一、 根据《竹林深处人家》一文,解答:

  什么事情,引起作者对竹林深处的回忆?

  答: 朋友请吃饭,有扁尖笋做的家常菜,因此引起作者的回忆。原来作者以前在江南乡下作客,那地方盛产竹材,一到收获季节,家家户户都晾着盐扁尖笋。当地的人时兴用那些盐扁笋,当作饼干糖果一样,当点心去招呼人客。像这样的风俗,在别处是没有的,因为扁尖笋是江南的特产呢?所以当作者一吃到扁尖笋,不期然的便回忆起在江南乡下作客的情形了。

  那种回忆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答: 作者记得那时是春天,正确点说,是雨水节气后七天至清明节气前三天那段日子。地点是江苏省太湖县山区,那处是中国名茶碧螺春的故乡─碧螺春是产在江苏太湖洞庭山的。

  二、 在《竹林深处人家》一文中,作者怎样描写江南竹乡的面貌?

答: 作者从三个角度去描写江南竹乡的面貌的。

  竹乡的竹子实在太多了。「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到,彷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深入竹林的感觉是很特别的。首先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得看不见底,把路的上空盖着。那时阳光猛烈,但在竹底下,丝毫感觉不到一点热气。其次竹林的大路小径,都是差不多的,要是没有当地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第三,有时前路一丛屏风的竹挡住去路,但走近了,忽然像机关布景一样移开,然后发现另一条新路来,真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竹林的浓密,连画家也束手无策,画不出一幅画来,因为浓密到连一点层次也找不出来。但正因竹林如此浓密,就象征竹林的丰收。竹乡的竹林旺盛,对国家、社会,当时民居,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三、 作者怎样通过「远观」和「近看」来描写竹林?

  答: 远观 作者远望竹乡:

  1. 从山麓到山顶全铺着竹。竹海淹没了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

  2. 风吹过时,竹海涌着起伏有气势的竹浪。 3. 竹林密得没有层次,整个大自然彷由竹林构成。

  近看 作者置身于竹海,看到:

  1. 小路两旁竹林高大茂密,把路的上空盖着,不见阳光,像走进竹海的海底隧道。

  2. 竹林里的大路、小径、竹树都是差不多,路上没有标志,容易迷途。

  3. 丛丛竹树遮挡山路,林中路尽又有路,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

  四、 作者深入竹林中去,和登上一处较高的竹坞去,看到的景致有甚么不同?

  答: 作者深入竹林中时,觉得像走进竹海里去,而一路上密密的、高大的竹子把上空遮盖着,令人感觉不到猛烈的阳光,就彷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看似一样,如果没有人带着,就会迷途。这时他看到的是竹林的密。

  但当走到较高的竹坞上,感觉又不相同。这时可以越过先前路上的竹树顶,看到更远、更高的地方,一座接着一座的山都全长满了竹,连山势的绵延和泥土也看不到。这时他看到的除了竹林绵密之外,还有它广披的情景。

  五、 作者用了哪四个比喻来描写竹林的茂密?

  答: 作者用了下面四个比喻来描写竹林的茂密:

  1. 竹的海洋 从平地到山顶全植着竹子,看不到房子小径和其它景物,像被竹的海洋淹没。

  2. 竹海暗浪 风吹过处,涌起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浪,像大海波涛。

  3. 海底隧道 走在竹海里,竹叶密得教人仰头看不见上空,像走过竹海的海底隧道。

  4. 竹的屏风 有时丛竹挡路,像个屏风。

  六、 据《竹林深处人家》一文回答下列各项:

  画家和护林员面对竹海有甚么不同的观点?

  作者怎样从「视觉」、「听觉」、「嗅觉」三方面写竹的韵致?

  你认为作者用《竹林深处人家》作题目,内容是否切合?

  答: 1. 画家: 竹林茂密,找不出一点层次,如果要绘画竹林景色,实在束手无策。

  2. 护林员: 竹林旺盛,意味着竹林和竹笋丰收,正是名副其实的竹乡,值得高兴。

  1. 视觉:作者从远观竹海,竹林茂密;竹浪起伏,气势深沈;登上竹坞,极目四顾还是竹子来描写,在视觉上看到竹是长得那么茂盛。

  2. 听觉:作者在竹坞里面对着辽阔的竹海,除了听到近处微风吹拂竹叶的沙沙响声,再听不到别的吵音,这是从听觉描写竹林的寂静。

  3. 嗅觉:作者澈一杯碧螺春茶,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竹的气息。甚至连空气也是充满了竹的清香。这是用味觉嗅觉描竹的气息。

  作者在文中既写竹、亦写人家、内容是切合题目的,因为:

  1. 作者先以「广阔」、「茂密」、「深沈」描写江南竹乡竹子的多,形同竹海,切合了竹林的形容。

  2. 作者再记述循所见炊烟,向深藏在竹海里的山村进发,深处山村有人家居住,生活与竹有密切的关系,包括房屋、器皿、饮食等,紧扣了文题。

  七、 作者很细腻描写竹乡人家的生活,试说明下列三项:

  ? 山村景色。 ? 竹农生活。 ? 生活情调。

  答: 山村景象─

  1. 走近山村,逐渐听到鸡鸭家禽叫声。

  2. 看见孩子赶着山羊回村庄。

  3. 村庄的路边、空地、屋外都晾着笋干和晒竹箬(即竹皮)。

  竹农生活─

  1. 住:房子的栋梁、天棚、板壁、地板、门窗都是竹造。

  2. 用:家具如凳椅、凉床、衣柜,器皿如鸡笼、斗笠,甚至接山涧水的水管,都是用竹材制成。

  3. 穿:鞋子也是竹竹箬所制。

  4. 吃:吃的是盐笋干,竹叶锅巴汤和蚕豆鲜笋饭。

  生活情调─

  1. 在到处都是竹具的环境里,喝用山泉沏当地出产的碧螺春茶,吃新晒的笋干和竹香四溢的竹叶煎锅巴。

  2. 村中女孩子傍晚拾完竹箬回来吃晚饭,大家忙碌,欢笑声中说丰年。

  总的来说:村庄人家的生活是简朴,充满乡土气息的。

  八、 从《竹林深处人家》一文,说明竹林深处的人家,生活上有什么特点?

  答: 凭着上空的缕缕轻烟,在浓密的竹林中,发现竹林深处的人家。那里的人家,多数是竹农,他们是倚靠竹林的生产品而生存的。当作者一发现那些一家,就看见他们家家户户都晾着新鲜的笋干和晒着青黄色带斑点的竹箬了。竹箬的竹子的一种,叶阔而长,可以裹粽子和制竹帽。竹笋和竹箬是留在农村进行加工的,其它的竹材,外运到别处支持建设了。竹乡里的人家有一特点,就是人家里的一切用品,都是用竹制成,这包括了房屋的栋梁、天棚、板壁、地板、门窗等,无一不是用竹制成的。此外家中的日用品,如凳子、椅子、凉床、碗橱、衣柜、茶几、摇篮、鸡笼、斗笠等,都是竹制的。甚至接山上的泉水,也是用竹管送到各家的灶头的锅里,可见生活在这里,简直是一个竹的世界。还有什么的竹叶煎锅巴汤、蚕豆鲜笋饭,更是清香可口的食品呢?每当竹林丰收,竹农们就更忙碌,生活就更丰富,大家都过着和平幸福的生活。

  【作法探究】

  一、 细读下面的两段文字:

  首段:「朋友请吃饭,有扁尖笋做的家常菜。……不过却因此,引起我在江南乡下作客的回忆。」

  末段:「以后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当我回忆起竹林深处,好像立刻就到了竹子发散出来的芳香,彷佛感觉到周围都是一片柔和、宁静的青绿。」

  作者首段和末段这样写,在文章结构上有甚么作用?

  答: 作者是用「倒叙法」来写作本文。首段简单记述了这段回忆事件的缘起,是个「引子」。末段扼要说出对这段回忆的感想,是「结语」。这是「倒叙法」的一般结构。

  二、 试从课文摘录例子填写如下:

  明喻 (吃盐扁尖笋)「就像吃糖食饼饵一类点心那样。」

  借喻 「竹海上涌着暗浪…」

  排比 「越山涧,过竹桥,爬石路…」

  层递 「栋梁是竹的,天棚是竹的,连板壁、地板、门窗也无一不是竹的。」

  设问 「那是雾还是山岚?都不是,那是竹林深处人家的炊烟。」

  反问 「而这不正是意味着这里的竹林和竹笋的丰收么?」

  三、 《竹林深处人家》用了过半的篇幅来描写竹林,而描写竹林人家部分不到一半,你认为这是不切文题吗?试抒述己见。

  答: 本文的主题是描写竹林深处人家的恬静闲适生活,但这人家何来,必须交待清楚,而且「深处」两字极为重要,若不是在竹林深处,便见不出这些人家所过生活的恬静,因此作者需要用很大篇幅描述竹林的深、密和广,一山连一山的都是竹,从平地到山顶都是竹,经过这样的铺垫和衬托,山村人家的闲适生活便有根据了。所以作者用了超过文章一半的篇幅来描写竹林的茂密,是合理而切合文题的。

  四、 试分析《竹林深处人家》一文的写作特色。

  答: 本文的写作特色有:

  用「倒叙法」,层层引入:作者在朋友家吃到扁尖笋做的菜,联想到昔日在江南竹乡吃扁尖笋的回忆,运用倒叙层层描述竹的世界和竹乡生活。首段和末段互相呼应,从回忆到现实,文意一气呵成。

  用「步移法」,描写景物:「步移法」是结合描写和叙述两种表达方式的一种写作手法。即是边走边看,依次描写看到的景物。作者在文中对竹乡的描述是随行踪而展开,以作者的所见所闻为内容,以空间的转移为转移为叙述先后,如:

  「竹林下的小路」(行踪)→「两旁只有登记了号码的竹子」(见闻)。

  「村庄的街道上」(行踪)→「家禽叫声、孩子赶羊」(见闻)。

  这种描写方式的好处是交代楚,使描写对象层次分明地逐一展现。

  由面而点,主题集中:作者写此次行程,没有谈及其它的事物,只抓住当地竹子多的特点加以描述,从竹海、竹坞、山涧、竹桥、石路、写到竹林深处的人家。由粗到细,由面而点,主题集中,首尾贯串,使者读留下深刻的印象。

  色调柔美,清丽动人:大概因为作者是一位画家,所以写文章也表现了他巧为设色构图的特色。文章以竹林的嫩青色和墨绿色为基调,充份表现出大自然美的和谐。然后描写竹乡、竹浪、村庄、农家,都是一个接一个的清丽画面,有如一幅幅色调柔和的图画。

  文字朴实,善于修辞:作者通篇以平实无华的语言写鲜明的图象,一片白描,不事夸饰,常是情随景生,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而文中修辞方式也变化多端,运用了比喻、排比、层递、设问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12树林和草原

屠格涅夫

文章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俄罗斯草原独特的工日风光。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写素的顺序,品味作品优美传神的语言。同时,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教学本采取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中,理解写素的顺序·品味大师枯妙的语言。教学中还可通过文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展开想像补充景物描写,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教法学法]

   适当引导点拨读书方法,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积极主动地品味、感悟、思考。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趣,布置的任务难易适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能力。

[教学流程]

    ()导语

    农民的幸福是耕耘,工人的幸福是生产,画家的幸福是绘画,猎人的幸福是什么?(让学生自由作答,不必提示)

    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学习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树林和草原看猎人的幸福是什么?

    ()散读

    l·读完后,每人说一句话:猎人的幸福是,他看见了的美丽景色(要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鼓励学生用文中的优美词句归纳,不要求全,只要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都给予肯定)

    学生说话时,允许其他学生质疑,若有质疑,要让学生读课文,互相探讨。

    (要点提示:猎人的幸福,自由自在;走进自然、享受大自然的美。他 看见,濡湿的树枝、粘着白露的草叶、芳香的空气……火焰般燃烧的晚霞、傍晚的雾霭等美景)

    2·猎人是什么时候看到这些美景的?(学生交流,找出表现时间的词句:"黎明的时候""在阳光底下""太阳越升越高"黄昏来临了""夜幕降临了",明确作者写景的顺序时间顺序)

    3·小结:猎人的幸福不是打猎,猎人的幸福是陶醉在大自然的怀抱中,那濡湿的树枝,粘着白露的草叶·充满植物芳香清新的空气,像火焰般燃烧的晚霞,傍晚的雾霭,颤抖的星星,甚至森林中的雷电和暴风雨,都让猎人流连忘返,久久不愿离去。

    ()选读

    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语段,有感情的大声朗读,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1·以"我最欣赏的语段或句子"为话题说几句话。

    (1)要求说出欣赏的理由,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品味语言的妙处。

    (2)  学生朗读中,注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小结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难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曾称赞道:¨『三笔一句,大自然就发出芬芳的气息。"让我们闻着"大自然芬芳的气息",充满感情朗读课文(教师范读第1段,其他段落学生齐读)

    ()创读

    课文使用的标点符号有点特别,你发现了吗?

    l·省略号在文中有何作用?(学生交流发言,教师适当引导)

    (要点提示:(1)表示省略(2   留给读者想像的空间舒缭语气)

    2·任选一个描写片段。展开想像,充出来,要求用描写性的句子,前面描写的景物进行补充)

       ()总结

13空城计

[课时目标]

1 阅读课文,懂得诸葛亮为什么摆空城计,及成功的原因,体会诸葛亮在危急时刻善于分析、知己知彼、机智过人。

2、交流诸葛亮的其他妙计,介绍相关信息。

[课时过程]

一、 引入: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晓了《空城计》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在三十六计中,空城计并非上策,那么平生谨慎的诸葛亮为什么要摆空城计呢?

[板书] 为何摆?

二、 学习为什么摆空城计的原因。

1 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分析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

2、阅读课文,分析诸葛亮摆空城计的原因。

小组同学一起找一找写诸葛亮摆空城计原因的句子,用简洁的词概括这些原因,再读一读相关句子。

3 个别读题,学生自习。

4 交流反馈。[板书] 兵力少 无大将 力量悬殊 时间紧 魏兵杀来 难以撤退

5 指导朗读。

6 小结:这样看来,诸葛亮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才摆的空城计。

7 [板书] 不得已

三、 引读,过渡。

诸葛亮心思细密地 布计,并亲自上阵,等着司马懿前来一决高下。当司马懿率大军来到城门外时,看到……(学生读有关句子),他怎么做……(学生读有关句子)

四、 阅读课文,分析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过渡:这样看来,空城计成功了![板书] 成功

1 这一战虽不动一兵一卒,但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心理战却异常激烈。司马懿在历史上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身经百战,和诸葛孔明一样是个谋略过人的军事家,为什么他会中计,诸葛亮高在何处?再让我们回到课文,读读课文三、四小节,找找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2、阅读课文,分析空城计成功的原因。 读一读课文三、四小节,找一找空城计成功的原因,跟小组同学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3 学生自学。

4 交流反馈。[板书] 知己知彼

五、 评价诸葛亮。学完了课文,你能用一句话来评价一下诸葛亮吗?

六、 拓展课文。

1 关于诸葛亮还有许多传奇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他的故事?你能说出几个故事的名字吗?(三顾茅庐、挥泪斩马谡、草船借箭、七擒孟获……

2 这些故事在这本《三国演义》中都有,想了解更多诸葛亮的故事,想知道其他三国人物的故事欢迎大家和它交朋友。

[整体板书] *16 空城计

为何摆? 兵力少 无大将 力量悬殊 时间紧 魏兵杀来 难以撤退

成功原因 知己知彼

14美猴王

吴承恩

这篇课文节选自神话小说《西游记》第二回,教学时通过疏导字、词,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结构、理清故事情节,进而把握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及表现手法,认识作者塑造美猴王这一形象的意义,感受课文语言通俗、生动、简洁的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欣赏水平。同时经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

[教法学法]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学时应突出以学为主、教为学服务的思想,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

    1·自主学习:课前预习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理清结构层次,围绕课后思考与练习自习课文。

    2·合作学习:提倡小组的合作精神,碰到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在小组中讨论,通过想像画出心目中的美猴王。

    3·探究学习:课文较浅显,学生可以自学,因此,可结合课文的学习延仲拓展到整部小说的阅读,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到阅览室查阅有关《西游记》的资料,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创作意图以及小说的内容等,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西游记》,让学生将第一回与课文作些比较,增加阅读兴趣。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第一教学板块:预备动作

 1·导人。

    教师:孙猴子是家喻户晓、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我这样说对不对?

    学生:应说"孙悟空",不能说"孙猴子"

    教师:美猴王孙大圣孙悟空,这一艺术形象本身有个发展过程。他是神、猴、人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最初是石猴,由于本领高强,又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便成了猴壬,而且是美猴王。那么猴王究竟""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学习本文。

    2·《西游记》及其作者简介。

    [问题]什么是神话和神话小说?

    (要点提示:《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神话是以神为中的古代传说。古代人分不清人和神的观念,认为天地万物都具有同人一样的生命,往往借神话去说明一切,把它作为一个民族的共同信仰。这些神话在民间广泛流传,经过后人不断加工而写成的小说,叫做神话小说)

    3·自由朗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第二教学板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文章结构

    1·课文虽是节选,但情节清晰,内容完整。全文按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三部分。

    (1)第一部分(1),这是情节的开端,写石猴的出世。

    2)第二部分(23),这是情节的发展,写石猴的山间生活和发现水帘洞。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2),写石猴的山间生活。

    第二层(3),写众猴玩耍,以及发现了瀑布。

    (3)第三部分(4),写石猴发现水帘洞,带领众猴进洞居住,且被拥戴为。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这一部分又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好猴""也省得受老天之气),写石猴发现水帘洞。

    第二层("众猴听得"到结束),写石猴带领众猴进洞居住,被拥戴为

    2·小结: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一起理清了文章的情节结构,解决了本文的生字难词。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美猴王孙悟空是一个神、人、猴三位一体的艺术形象。下节课我们具体地探讨这一艺术形象。

2课时

()第三教学板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参与小组讨论

    1·围绕课文,让学生提出问题,最后经过筛选确定三个主要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问题一]本文塑造了美猴王的形象,美猴王""在哪里?

    [问题二]他有哪些性格特点?

    I问题三]这个形象既有神的色彩,又有猴的特点和人的思想感情,三位一体,怎样理解?

    2·教师深人巡视,参与讨论,由学生回答。

    (1)引导学生从石猴的身世、行为、语言等几个方面探讨,得出美猴王的""表现在:身世美、行为美和语言美这三个方面,作者通过这三方面生动的描写,主要通过石猴发现水帘洞和带领群猴进住这两件事的描述,刻画了美猴王这个令人喜爱的形象。

    (2  学生通过讨论得出:这是个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深受众望的猴王。

    (3)美猴王是猴,是人,又是神。猴,表现了他的动物性;人表现了他的社会性;神,表现了他的传奇性。

    ()第四教学板块:看看,议议,画画,讲讲,写写。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摄取有益的东西,提高人文素养,学习美猴王的聪明勇敢、有胆有识。

    l·边看边思考:美猴王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2·讨论美猴王的性格特征。

    3·体验感悟。

    4·总

    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美猴王》,不仅了解了神话的特点,认识了"美猴王"美在哪里,对这一形象也有了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大家发挥了想像力,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像美猴王那样积极主动,增强自我表现欲,把自己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到新的水平,

    ()作业

   

15心声

黄蓓佳

教学目的:

1.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

2.体会和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缩写。

教学理念:

提倡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提倡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平等对话;提倡编者意图、写作意图和学习意图的和谐会通,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教学内容:

《心声》是发表于80年代初期的反映教育问题的一篇小说。小说通过刻画感人肺腑的学生李京京形象,借主人公之口表达了众多受教育者的心声——呼唤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爱护,呼唤珍视学生的美好情感和独特体验。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根据文章的特点,我们在引导学生自读的基础上要遵循学生认知的原则:要研讨小说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要在把握小说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小说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为了充分调动和促进学生自主阅读,营造宽松的阅读环境,拟安排两课时学习本文。

课前准备:

1.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阅读课文。

2.教师准备有关资料,以便引导学生多角度解读课文。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取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感受。)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心声》,去听听主人公的心声。

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

1.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提取故事主要情节进行复述。

示例:在一次语文公开课的准备过程中程老师设计了让学生表情朗读小说《卡》的教学环节。学生李京京被《卡》深深吸引而无比喜欢,很想参与课文的表情朗读。他的这愿望遭到老师的断然拒绝和同学的无端嘲笑最后,在公开课上,当老师的按部就班被学生的怯场打乱时,李京京举起了手,用沙哑的嗓子满怀感情地朗读了课文,表达了主人公卡和自己的心声。

2.在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内容。

故事的开端:李京京朗读课文的请求遭到拒绝。

故事的发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独特的体验朗读课文。

(1)李京京在树林子里的朗读、体会和回忆。

(2)李京京纠正同学的朗读遭到嘲笑。

故事的高潮和结局:李京京勇敢举手,在公开课上朗读了课文。

三、自主阅读,体验感悟

1.教师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生体验进行个性化解读,并设计话题让学生讨论。

出示话题并进行讨论:小说着重刻画了。个人物形象?文中的李京京有着怎样的生活经历?你喜欢这个人物形象吗?结合小说内容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教师引导学生所应把握的基本点:李京是一个朴实真诚、善良而宽容、自信而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2.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阅读全文,讨论: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结合小说中具体的语句或段落谈谈自己的依据或感悟。)

设计原则:在多数同学能够提出“想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深入揣摩,根据关键语句或段落,了解李京京的经历和情感体验,把握李京京情感倾诉的需求。

预期成果所包含的实质:李京京渴望得到锻炼机会,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理解和尊重;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渴望情感的倾诉与宣泄。这些愿望都建构在“想朗读课文”这一表白上而动人心魄。总而言之,李京京的心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这也体现了他作为成长中的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3.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悟最深的句段深入阅读体验,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四、课堂小结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关注。主人公用全部感情朗读那篇动人的课文,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位师生。他的成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启示。让我们在下一堂课再进行深入的探究学习吧。

五、布置作业

1.提取小说主要情节。

2.阅读课文,思考文章的主旨和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

一、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反映少年生活的小说。把握小说的主旨、赏析小说艺术特色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主要的目标。

二、赏析体会

设计原则:充分发挥学生阅读课文的自主性,调动学生赏析的积极性。以学生选择重点语段朗读、赏析为主,教师适时指导赏析。

关于小说主旨,应充分肯定学生的独到发现与体会赏析。关于小说的艺术特色,应落实好重点问题:插叙手法、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的运用及其作用;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

三、合作探究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来探讨研究。(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充分发挥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自由。)

1.《卡》为什么那样打动李京京?你认为李京京纠正同学赵小桢的朗读这一行为做得对?为什么?你从中得到有关小说阅读和欣赏方面的哪些启示?

提示:《卡》之所以打动李京京,是因为李京京有与万卡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情感体验,相似的倾诉需求,他的心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万卡的心声似乎也就成了他的心声。“他真想念。不是要出风头,是心里有种憋了很久的感情,想痛痛快快念出来,吐出来。”

启示一:要融进小说中去,与主人公同呼吸,共命运,才能深入理解作品。

启示二:要从小说中出来,从生活中发现小说,从小说中理解生活。

2.这篇小说涉及当前教育中存在的什么问题?你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程老师为什么最后让李京京读完了全文?假如你是李京京或程老师,你会怎么做?

教师引导时要把握的方向:教育应该体现以人为本,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尤其要尊重和发现每个学生的积极因素,尊重和爱护学生的个性,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愿望。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听到的是一个少年质朴的发自内心的呼声,他有着多么美好的心灵啊!作为教育者,我深受教育.和激励。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一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没有理由不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让心与心的平等交流成为教育最亮丽的风景。作为受教育者,我们也应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体验,探求自己对人生的独特感悟,为着健全和完善自我人格而努力。让我们携手前行吧!

五、作业

平时注意积累,记下自己在文学欣赏方面的经验和感悟。

16勇气

狄斯尼

教学目的

1.理解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勇气。

2.学习讲述故事。

3.理解本文含义深刻的句子。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章内容,讲述故事。

2.难点:理解本文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颀长(qi)熹微(xi)寥寥可数 liao 呜咽(ye

2.查工具书,解释下面的生词。

1)拘谨:(言语、行动)过于谨慎,拘束。(2)颀长:身量高。

3)孔武有力:勇武而有力。孔:很(4)熹微:目光微明。

5)悉意:全心全意。(6)寥寥可数:形容非常少。

3.阅读全文,思考自读提示和课后练习。

二、导入

和平是一种信仰,为了捍卫它,许多人不惜献出无价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本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盟军由法国诺曼底登陆时发生的一个感人故事。

三、正课

1.提问:美国伞兵讲的故事从课文的哪一段开始到哪一段结束?

讨论并归纳:从第二自然段开始到倒数第五自然段结束。

2.提问:课文开头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交代故事的叙述者和主人公之———美国年轻伞兵的外貌、功勋。

3.提问:课文最后四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课文最后四段写作者听完故事后的感受,在文中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4.提问:阅读课文,说一说,故事是怎样开头、发展、结束的?

讨论并归纳:

1)开头:盟军向诺曼底空投伞兵,美国年轻伞兵在远离预定地点好几英里的敌占区着陆。

2)发展:年轻伞兵遇到德国人的追捕,一个法国女人救了他,被德国人发现,她的丈夫被德国人打死。年轻伞兵跑进了树林。德国人继续追捕他,他又一次来到这个法国女人的房子。这个法国女人又一次掩护了他。

3)结束:美国年轻伞兵获救。三天之后,诺曼底地区解放了,他得以重返部队。

5.请试用美国伞兵的口吻讲述这个故事。

6.提问:用美国伞兵的口吻讲的故事与课文原故事作比较,叙事角度和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

讨论并归纳;

1)从叙事角度看:以美国伞兵的口吻讲述一个法国女人两次掩护而牺牲了自己的亲人的故事。歌颂的主要对象是这个法国女人。而原文则是从第三者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歌颂的对象不仅有法国女人,还有美国伞兵。

2)从表达效果看:以美国伞兵为第一人称讲述故事,更显得真实感人。而原文则能从更广泛的视野,叙述美国伞兵所无法看到、听到的细节。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

7.提问:课后练习一、l

讨论并归纳:当美国伞兵第一次来到农家门前请求给予掩护时,法国女人回答说:哦,当然啦。法国女人认为美国人是盟军,是来法国赶走德国人,解放他们的。理所当然得到法国人的保护。当美国伞兵第二次来到农家门前请求给予掩护时,法国女人再一次收留了他,并说:哦,当然啦。快!法国女人并没有因为第一次掩护了美国伞兵而牺牲了自己的丈夫而感到后侮,还是一如既往地掩护美国伞兵。法国女人为了和平,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不惜牺牲,包括自己亲人及自己的生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8.提问:课后练习一、2

讨论并归纳:我认为作者更重的是法国女人的勇气。青年伞兵的勇气是拼命的勇气,但是法国女人的勇气是一种为了捍卫和平的信仰而不惜牺牲的勇气。这种勇气更值得人们的尊敬和赞颂。

9.提问:课后练习一、3

讨论并归纳:有福气是说明这位法国女人值得世界爱好和平的人们的敬重。她的信仰是捍卫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她懂得为了捍卫自己的信仰必须付出代价甚至宝贵的生命。所以她毫不犹豫地做出了牺牲。

四、小结

本文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个法国女人为了掩护美国伞兵,不惜牺牲自己的亲人的故事。赞美了为了捍卫世界和平,不惜献出无价的青春和宝贵的生命的勇气。

五、作业

1.课后练习一、二。

17犟龟

教学目的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了解童话的特点。

三、努力激活课题教与学的气氛,力求生动活泼。

教学设想

一、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激发想象,培养在实现理想而坚持不懈的精神。二、通过分角色表演更深入理解作品的内容以及把握作品形象不同性格特点。

三、通过课题讨论,加深对主题的认识。

四、联系实际,深入理解的不同含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刚收到一张请柬,说邀请我们全班同学到苏州狮子林王国参加有史以来最盛大的婚礼。大家想不想去?不过还得告诉大家这婚礼日期紧,两周后就要举行,而狮子洞路程遥远,那我们怎样才能准时到达呢?(学生讨论办法)

  师:哇!同学们的办法真多。看来有现代化交通工具,难不倒我们,我们定会及时赶到的,还有我们另外一位新朋友——乌龟先生也被邀请了。(边说边简笔画)它若去,会不会遇到困难?不妨来听听德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米切尔·恩德给我们讲述这只犟龟的故事。(板书:犟)

  二、朗读

  1、邀请一名学生充当米切尔·恩德的代言人讲述这个童话故事。

  2、其他同学认真听,想一想,乌龟这一路上有没有遇到困难?若有,具体表现在哪里?(用笔画出)

  3、师评:朗读得真棒,很投入,不仅把我们带入童话世界,而且还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灵活现的可爱的动物形象。

  三、导读课文

  师:乌龟去参加婚礼,到底有没有遇到困难?若有,究竟是怎样的困难?

  生:小组讨论并回答(可概括可引用书中的词语)

  师:面对沿途的这些困难,乌龟又怎样去克服呢?

  生:(思考后回答)

  [板书:我的决定是不可改变的]

  师评:乌龟以它那简单的信念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来到狮子洞(边说边简笔画),实现了他的理想,参加了从未有过、最魅力、最盛大的庆典,这只令人钦佩的乌龟,大家想不想认识?

  四、分角色表演

  五、评选讨论

  师:谢谢同学们有创意的表演(掌声欢送)。那么,下面的时间给现场的观众,请同学们大胆地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或不喜欢的动物,并说说理由。

  生:(讨论并自由回答)

  六、延伸性讨论

  师:从同学们的评选中不难看出,大家还是比较喜欢乌龟,可见乌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么,我们在学习、生活上可以从乌龟身上学到什么呢?

  生:(自由发言)

  师评:从同学们精彩的发言中传达出一个共同的心声,那就是——做任何事情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认准一个目标,坚持到底,还要有勇气去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这也就是童话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七、标题讨论

  师:同学们在前头评选中说喜欢乌龟是一位它,有执著的精神,不喜欢乌龟也是因为它,不听人劝,一意孤行,那么如何评价乌龟这种犟性好坏呢?结合实际生活情况,谈谈你的看法。

  生:(自由讨论并发表意见)

  师评:生活中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因此我们要采取辩证的观点来看待问题,然而本课的乌龟犟得好、犟得妙,它正因为犟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八、布置作业

18小溪流的歌

严文井

 本文以丰富奇特的想像,以适应少年儿童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的方式,把社会生活申的内容"童话化"了。学习此文,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品主题,理解"小溪流的歌"体现的精神,理解童话常见的艺术手法,品味作品形象、生动、充满情趣的语言。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把作品内涵拓展延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并使他们获得审美体验。

[教法学法]

    根据童话的特点,也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新理念,采用讨论式、对话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1·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能说说童话有什么特点吗?

    2·引人并介绍童话。

    童话是一种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用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或知识教育的一种文学样式。童话的故事情节一般离奇曲折,引人人胜。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以赋予生命,注人思想感情,使它们人格化。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严文井先生的童话作品《小溪流的歌》,看看这篇童话给了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3·解题。

    同学们看过"溪流"?(请一名同学描述)在题目中,清澈的溪水从山涧碎石中缓缓流动的声音,被作者说成是"小溪流的歌",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要点提示:这是运用了拟人手法。所谓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以人的语言行动或思想感情,这正是童话的特点之一)

    ()整体感知,把握文脉

    l·快速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检查预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朗读方法,把握朗读语气。

    (1)课文有自然分节,老师范读笫1节,再请三名学生分别朗读第25节。其他同学边听边完成思考练习二。

    (2  让学生说说这篇童话应该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4·归纳本文的结构特点。

    (要点提示: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

    ()小结

    从表中可以看出,小溪流成长的不同阶段,"歌声特点""力量表现"都在发生着变化。随着"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的发展轨迹,它的力量越来越强大、越来越雄浑浩阔,声音也在相应的改变,由低沉而洪亮,这些描写刻画都符合事物发展变化的特点,因此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使塑造的形象更具体、更形象,也是童话常用的手法之一。

    第二课时

    ()导人

    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概括了小溪流的歌声特点及力量表现,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但小溪流的形象还比较模糊,这一堂课我们一起来品析作者是怎样描写刻画小溪流性格特点的。

    ()品读课文

    I·    主要以学习第一部分为主,先集体朗读,要求读出童趣。

    [问题一]小溪流"不分日夜地向前奔流""他不断向他遇到的东西打招呼,对他们说:'你好、你好!'"小溪流的言行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要点提示:小溪流哼哼唱唱,对世界上的事物感到新鲜,对身边的东西非常友好,表明他快乐活泼,纯真善良)

    [问题二]小溪流遇到了哪些阻碍?结果怎样?

    (要点提示:小溪流遇到了石块的阻拦,枯树桩和枯草的劝说,但他依然不知疲倦地执著地奔流着)

    [问题三]小溪流这样活泼快乐,他的存在是否给他人带来了欢乐呢7

    (要点提示:他歌唱的回声,会叫人忘记疲劳和忧愁,他不住地往前奔流,能推动村庄的水磨,他的存在会给他人带来欢乐)

    [问题四]这部分文字,充满了童趣,请同学们说说,哪些词语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结合思考练习三)(要点提示:作者有意识地把小溪流当作一个欢快活泼的儿童写,使文章充满了童趣。如"玩耍""拍拍""模模""挠挠痒痒""小蝌蚪""怕痒"等。这些词语形象传神,生动有趣。极大地增强了这篇童话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问题五1至此,小溪流的形象在我们面前变得清晰丰满起来了。请根据第一部分内容,概括小溪流的性格特点    (要点提示:快乐活泼、顽皮执著)

    z·按照第一部分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自读第一部分以后的内容。

       [问题]小溪流在成长为小河、大江、海洋过程中的精神状态及性格特点是怎样的?

    (要点提示:形成小河时,精神旺盛,精力饱满,兴致勃勃,不怕阻力,乐观执著;长成大江时,精力无比,沉着乐观,不怕阻力,不知疲倦,自信执著;汇成海洋时,猛烈而柔和,充满热情)

    3·师生与作者对话。

    [问题一]题记中的"小溪流有一个歌,是永远唱不完的"该怎样理解?

    (要点提示:从表面上看,小溪流在发展中是一直唱着歌的,就是汇入海洋,他的歌声也永远不会停顿,再深入下去想,小溪流是在歌声中发展壮大的。他的歌声正忘味着他自信乐观、坚定执著,所以小溪流的歌可以概括为一种永远前进,不怕一切阻力的精神)

    [问题二]小溪流的精神绐我们怎样的启示?

    (要点提示:我们的人生也是在不断发展前进的,我们应该像小溪流那样坚定执著,不怕阻力,勇往直前,在前进中不断成长起来)

    [问题三]课文中有许多相同或相似的语句在间隔反复出现。例如:"太阳出来了,太阳向他微笑,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这两句话在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出现了,意思一样吗?

    (要点提示:这两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开头处的两句话既表现了太阳和月亮对小溪流的关爱,又能反映小溪流乐观自信的性格,外面的世界在小溪流眼中是如此美好。结尾处的两句话,还表现出月亮太阳对小溪流精神的肯定、认同和)

    ()拓展延仲

    小溪流的歌是一首永远前进,不怕一切阻力,在前迸中不断发展壮大的歌。试着讲出与本篇童话主旨相近的一两句名言、警句或一两个童话、民间故事。

    ()作业

   [板书设计]

                                      小溪流的歌

                           

               小溪流一——小河——大江——一海洋

                                                   

             快乐自信 欢乐执著 沉着乐观 充满热情

19基因畅想

本文是一篇科幻小品,介绍了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科学试验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科学的想像。教学中,拟通过反复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领会本文进行科学幻想的巨大意义,学习本文通俗易懂、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激发并培荞学生的想像力、探究事物、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

教法学法

    由于学生刚接触科幻小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整体感知课文;通过细读,揣摩本文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特点。课前引导学生查找、积累资料,宜采用讨论、质疑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养成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教学流程

    ()导人新课

什么是基因呢?今天我就带领同学们一起走入漆孝诗的《基因畅想》。

     ()通读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要点提示:介绍了利用基因技术进行科学实验的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对未来人类利用基因技术进行大胆的预测和科学的想像)

    (2)文中叙述的一些实验、事例,有些是事实,有些是对未来的展望,请分别找出来。

    (要点提示:事实,第3段谈自己的工作,谈自己为什么要和猪打交道;展望,第6段对基因的发展进行了科学的畅想)

    (3)文中提到"堪称20世纪最出神人化、最富前瞻性的创举"指的是哪一项研究成果?具体说说进行这项研究的原因及探索过程。

    (要点提示:成果,科学家成功地将人脏的基因转录到猪身上,制成了猪身人原因,需要脏移植的人很多,而脏来源却很少;探索过程,19世纪,哈迪将黑猩猩的脏移入病人身上。首开脏移植先河。而后,贝利又将狒狒的脏移植到先天性脏病患儿身上,经过近二十年的探索)

    (4)作者对基因技术的前景做了哪些畅想?

    (要点提示:外科医生可以很简便地为心脏病人做换心手术。医学专家可以预先为病人准备好最合适的基因心脏。一些心脏病的治疗方法将大大延长人类的寿命)

    ()品读课文

    学生自由散读,并进行圈点,分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问题一]你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生动吗?请找出你认为写得很好的句子,或者你认为足够好的句子,并说说理由。只要学生能找出语句说出一两点理由即可。

    (要点提示:形容小猪不愿独处3段中用了"无精打采""闷闷不乐"郁郁而终。很有文采,很生动。有些语句写得很俏皮,充满着生活气息。如第6段中"您走好,不必心有余悸,我们的产品保质四十年"。第3段中"猪还特别善解人意,它喜欢偎在你脚边,温厚恭良,从不暴躁。。第6段中"医学专家为病人量体裁衣的手法将胜过世界上最神奇的设计师。")

 [问题二]你认为作者的想像合乎情理吗?在文中你能找到依据吗?

    (要点提示:不是空穴来风,有理论依据,第5段叙述的事实)

    [问题三]你认为作者对基因技术应用前景有信心吗?从文中的哪些词句可看出?

    (要点提示:开头第1段,第7段中的两个"肯定")

    ()创读拓展

    学生自由讨论、自由发言,能说出个所以然即可。

    1·第7段中,作者写道:"动物世界"节目肯定会给我们带来更精彩的画面。请依据你所知道的知识,想像会有哪些具有强烈震憾力的画面呢?

    2·现代科学认为"破译生命密码,将是人类科学史上又一里程碑式的创举。。你认为破译生命密码,会给人类带来什么益处呢?假如20年后,你是个科学家,你最想破译哪些生命密码呢?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体会?你从文中感悟到了什么?请自由谈谈。

    可从以下方面引导,答案不必统一,学生能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即可。也可从其他方面回答。

    (1)从作者认真对待科研的态度,你想到了什么?

    (2)从作者敢于积极畅想方面,你又得到什么启示?

    (3)从哈迪、贝利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从中你有什么启示?

    (4)一旦破译生命密码,除了给人类带来益处,你认为还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什么?

    ()总结

    这是一篇生动的科学小品,读来亲切感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转基因技术已广泛应用,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生物钟"等问题能得到攻克;我们也能够在超市买到抗感冒的苹果、防肝炎的梨。同学们,让我们努力学习知识,让知识绽开出灿烂鲜艳的花朵。

    ()作业

   

20如果人类也有尾巴

  一、教学设想

  《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是一篇令人感兴趣的科技小品,它的显著特点是:设想大胆新奇、引人入胜;想像合理有据,富有逻辑。教学本文,目的在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启发引导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设想,培养学生创造生活的兴趣和信心。教学中采用导读式、启发式、阅读归纳、辩论等手段。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看图说话,本文有一幅生动而有趣的图画——长了尾巴的人类,让学生把看到的有趣的地方说出来。

)细读课文

  1.学生阅读课文,联系前面看图说话的内容,归纳作者想像的人类尾巴的作用与功能。【设计说明】此环节将引导学生对文章34两段认真细读。进而归纳要点,整理提纲。此过程既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又锻炼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充分体现自主与合作学习的特点。(做得好的组应给予鼓励)

  提纲如下:

  (1)表情达意(表示歉意、赞同、友好、爱意等)。

  (2)保健作用(感知温度、丰富的穴位可治疑难病症)。

  (3)带来操作之便。

  2.提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作者怎么会想到让人类长一条尾巴呢?

  (可从文章第一自然段找答案,归纳出是源自于作者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可引导学生思考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都来源于发明者对生活的认真观察和思考,鼓励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也可让学生发言,说说哪些发明创造是受到了生活中的什么启发。如,飞机的发明,锯子的发明等)

  ()课堂讨论

  1.各抒己见

  作者在想像了人类有尾巴的种种好处后,得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结论?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愿意长一条实用而健美的尾巴?

  【设计说明】课文最后把人类贫困、短寿、行动不便等归罪于没有尾巴,认为尾巴的消失是人类的退化,并希望世人都有一条实用而健美的尾巴。此结论尽管是作者的一个美好心愿,但事实上有好多人并不认同。安排此活动在于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因为赞同者,必然会将课内有关尾巴的功能和作用作为依据,并结合生活实际作更广阔的想像;不赞同者显然与课文作者的观点相悖,欲使之树立,不得不充分展开想像,为自己的观点找依据。此活动引导得好,将会形成课堂高潮,出现彼此相争的热烈场面。此情此景,对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捍卫自己的观点的能力无疑是最好的契机。附:本环节也可以辩论的形式出现,论题可拟为:(1)尾巴的消失是人类的退化;(2)尾巴的消失是人类的进化。(辩论要求较高,需广泛的搜集资料,作大量的准备。因此可放在第二课时专题举行) 2.奇思妙想

  口头作文,以假如……”为题展开想像,提出新奇的见解,学生活动,可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推选出同学在班内讲。

  【设计说明】如果人类也有尾巴这个设想大胆而新奇,文章第一段交代了作者在动物园观赏动物时的所见所感,由此引发超常的设想,不失为一位关心生活、热爱生活的人。学习本文作者,做生活的有心人,看到生活中的矛盾,要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大胆想像,以求解决矛盾,人类的发明创造无一不是假想的实现。因此,此活动应该是本节课的一个升华,在此学生的想像力可得到充分的发展。

  ()布置作业

21《论语》六则

本文是六则语录性的文言文。由于初中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堂教学让学生在读读、背背、议议中理解常用的文言实词,流畅地朗读、背诵文·并积文中出现的成、格言等。同时通过对内容的究,让学生从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获得启迪,受到教育。

[教法学法]

    本文短小精悍,拟通过通读感知、品读赏析、创读拓展三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自读、探究中获得知识,得到启示。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有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需要我们去学习、继承。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古人留下的文字,节选自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著作

   ()简介孔子和《论语》

    1·(学生之间交流)把你了解的孔子和《论语》的知识讲出来,如果不完整可以互相补充。

    2· (1)介绍孔子。孔子(551一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  介绍《论语八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9篇,内容有孔子谈话,弟子问及弟子间的互相讨论,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它是儒家精典著作之一。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I·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课文。    (1)齐读,散读;个人读。    (2)点拨朗读文言文的技巧。

     (3)结合语言环境读准字音;     (4)注意朗读节奏,语速语调。

 3·讨论、质疑、析疑。

    根据课文注释,理解课文,互相提问,互相解答。把讨论后仍不能解答的疑难问题,提交全班同学讨论。

    学生质疑、析疑结束后,老师提出一些值得探究的词、句,供学生探究。

    (1)指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

    0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愉快)

    0人不知而不愠(恼恨,)

    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惑不解;殆,这里是"学业陷入困境"的意思)

    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认为可耻)

    0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厌,满足;诲,教导)

    0择其善者而从之(好的)

    又如分别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0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0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复习了旧知识,获得了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就可以做老师)

    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同走路,这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4·反复朗读直至背诵。

   5·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小结

    "温故而知新"。当我们回顾这节课学的知识时,我们不难发现,孔子的每一句话,对我们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启示啊!

    ()作业

    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三

第二课时

()

     上节课我们大致理解了课文的内容,在《(论语)六则》中,每条语录都渗透着孔子的教育思想,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品读赏析,探究内涵

     l·学生散读、背诵、讨论、赏菥。

    2· (1)从文中找出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句子。

    (2)课文在学习方法方面强调什么?在学习态度方面又强调什么?

    (要点提示:学习方法)

    0  "学而时习之"(学习要经常温习)

    0  "温故而知新"(在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过程中,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

    0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

    学习态度

    0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要谦虚好学)

    0  "学而不厌"(学习要不满足不断进取)

    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要随时随地向人学习,择善而从)

    归纳:学习态度强调要谦虚,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与复习)

    (在学生阐述这些内容的过程中,要求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来说,只要说得合理,老师就应给予肯定)

    ()创读文句,拓展创新

    1·学生朗读(分齐读、二读、个人朗读)

    2·    (1)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2)课文中有些话己凝固为成语,试着把它找出来。

    (3)在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些方面做得还不够,结合课文说说,并阐明今后的打算。

       ()小结

    (论语》中关于学习的思想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让我们"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从我国五千年文明史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为我们的成长,为建设祖国服务。

    ()作业

    课外摘录《论语》中的格言句,在班上交流。

22〈世说新语〉二则

《期行》《乘船》两则短文都以"诚信"为主旨,告诉人们要重诺守信。七年级学生初接触文言文,在教学时,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一般方法,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的疑难词句,体会短文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刻画人物的方法。

   教学中,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适当点拨为辅,要求学生阅读后有自己的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教法学法]

    运用文言文三步习读法:即认读、品读、创读进行教学。首先扫除文字的读音障碍,特别要注意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推敲每一句的朗读停顿;再在指导学生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清故事情节,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推究作者的创作意图;第三步是引导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审美评价,鼓励学生多角度审美,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第二篇短文《乘船》以学生自学为主,用竞赛方式检测学习效果。

[教学流程]

1课时

    ()导人新课

    1·导语。"诚信"是做人的准则,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就是一个崇尚诚信的民族,在我国五干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流淌着许许多多的像"曾子杀猪"这样的诚信故事。今天,就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两朵小浪花,伴随着古人的足迹,去寻访诚信的真谛吧!

   2·简介作家作品。

    (世说新语)作者刘义庆(403-U,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武帝刘裕的宗亲,袭封临川王,曾主管京城地方事务,任荆州刺史等职,有政绩。为人简素,爱好文学。身边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世说新语》是他和手下人杂采众书编纂而成,是我国最早的笔记小说。全文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36个门类。记载了从汉末到东晋豪门贵族和官僚士大夫阶层的轶事,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况。

    ()指导学生了解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方法

    l·引语:你们觉得文言文要怎样学?

    2·学生交流,归纳。

    3·文言文三步习读法。

    (1)认读:辨读字词,朗读课文;

    (2)品读:理解文意,推究主旨;

    (3)创读:审美评价,延伸创造。

    ()学习《期行》

   1·指名朗读课文,师生共同修正,齐读课文。

    2·品读。

    (1)疏通文意。学生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大意。重点词语教师予以点拨。

    (2)通过讨论,理清故事情节。

    (3)同桌互述故事,推荐优秀者上讲台表演。

    (要求表演的学生注意语气、神态,力求绘声绘色,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完后认真点评)

    (4)探究主旨:《期行》让人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了

    (要点提示:告诉人们诚信是立世之本,要人们做一个守信的人)

    3·创读。

    (1)齐读课文(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2)《期行》这篇文言小说短小精悍,全文不足150字,但故事情节完整,人物性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你能否就文中一两个人物的言行,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自由探究,可能大多数学生会赞赏元方的做法,斥责"友人"的无礼。如果学生说陈太丘、元方也有做得不妥的地方,""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3)"元方人门不顾"友人,试设想,友人会怎么想或怎么做?

    ()小结

   第二课时

    ()导入

    上一节课绐同学们介绍了文言文三步习读法,大家还记得吗?(回顾上一节文言文的学习方法)这堂课我们学习《世说新语》中的另一篇《乘船》,今天,老师既要测试一下你们的自主、探究能力,也要看看你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分小组学习《乘船》,教师巡视指导

    1·小组交流学习方案(方案应有学习步骤的安排,有问题的设计和解答,还可以有疑难问题的提出)

    2·选定并修改完善学习方案提交班上交流。

    3·按照确定的学习方案,小组合作学习,疑难问题可求助老师。

     ()设置问题由学生答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中的""是什么意思?

    "幸尚宽"中的""是什么意思?

     "王欲舍所携人""""太丘舍去。的""意思一样吗?

     "宁可以急相弃邪?"是设问还是反问?

    翻译句子(每组推一人抽题答读原句,说译文)

     (1)幸尚宽,何为不可

    (2)本所以疑,正为此耳

    (3)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4)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4·共答题

    (1)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目的是让人们明白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2)华歆与王朗的做法有什么不同?你如何评价?

    5·《世说新语》的故事篇幅都很短小,但能通过人物的片言只语或行为细节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鲜明生动。《期行》中的(友人)"下车引之"¨元方人门不顾",《乘船》中的一人求助的动作描写,简直像几幅漫画,你能根据故事的内容用笔画出来吗?

    ()总结

       ()作业

   

23伤仲永

王安石

学习目的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3.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重点难点

1.重点

(1)朗读课文,正确掌握句中的停顿。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

2.难点

(1)翻译文言文的方法和技巧。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 朗读课文,查字典,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做官后,向朝廷上万言书,提出政治改革的主张。继而推行各项政治革新,取得一定成就。但由于保守派的强烈反对,他两次被罢相。晚年封为荆国公,谥号“文”。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题解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神童,“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由老师范读,学生个别朗读,齐声朗读等方式。朗读时做到不读错音,节奏分明,朗朗上口o

2.学生对课文字词质疑。

3.请学生翻译课文。(可一人讲一句,要求字字落实)

4.朗读课文。

5.质疑: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讨论并归纳:

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

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会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6.质疑: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

讨论并归纳:从方仲永个人情况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从道理上说,原因是作者在后面的议论中所认为的那样,方仲永“受之于天’’而“卒之为众人矣”,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7.质疑:最后一段的议论讲了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作者认为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二者之间,后者更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8.交流自己学习这篇文章的心得体会。

四、小结

()词语小结

1.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观上认为他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

(1)父异焉异:对……(感到)诧异。

(2)邑人奇之奇:对……(感到)奇怪。

(3)宾客其父宾客:以宾客之礼对待……

(4)利其然利:对……(感到)有利可图,认为··…·有利可图6

2.虚词的用法。

()内容小结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从幼年时的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五、作业

24木兰诗

一.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二)能力训练点

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美育渗透点  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二.学法引导

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讲析木兰的形象为什么千百年来受到人们的喜爱,以致家喻户晓?这一点主要通过讲清木兰替父从军的和保家卫国的(爱国)两种精神让学生领会。

2.难点  本文的材料安排为何有详有略。这一点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来解决。

3.疑点  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这一点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介绍分析。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二)明确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了解大致情节。

  2.通过分析诗歌,理解木兰的形象。

(三)整体感知

  l.检查预习效果,给加点的字词注音。

  2.速读课文,将诗歌分成四部分,每部分用四个字简单概括内容。

  第一部分(13段)替父从军。

  第二部分(第4段)十年征战。

  第三部分(56段)凯旋而归。

  第四部分(第7段)结尾附文。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背景介绍

  关于《木兰诗》产生的年代,有多种说法。从诗中的地名看,诗的时代背景,当与北魏和柔然的战争有关。而游牧民族强悍尚武的社会风气则是它产生的社会基础。

  2.诗的结构是按时间发展的先后顺序安排的。

  3.分析第一部分,写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1)文章一开始写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文章一开始写的是木兰的忧愁情态:唧唧复唧唧,而不是直接写木兰从军的原因。这样写有两个好处,①引起读者悬念——木兰为何优?为何愁?②能使文章简洁。如果从起因开始写,将相当复杂。

  (2)从第一段看,木兰的身份是什么?当户织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是一个辛勤劳动的女子,而不是侯门小姐,这为下文替父出征奠定了基础。

  (3)木兰到底为何如此忧虑呢?(让学生自读第二段找答案,然后请同学用自己的话讲述。)

  原来此时国家有战事发生,召木兰的父亲入伍,可是父亲年纪大了,家里又没有成年的男子可代父亲入伍。

  那木兰可以替父从军,又愁什么呢?

  古代歧视女子,女子没有地位,要求她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准抛头露面,法律不允许女子入伍。

  是否毫无办法?聪明的木兰想出了什么主意?  女扮男装。

  女扮男装,冒着很大的风险,一是怕别人识破,更主要的是上战场面对的将是死亡,但木兰一片孝心,为了自己的父亲,死有何惧?

  大家对照自己想想,你是怎样对待父亲的呢?与木兰一比,是否有所感悟?

  (4)思考一下这两段叙述木兰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人物在这段时期心理活动起伏很大,同学们试着把握一下。

  忧虑(唧唧复唧唧)——反复思考——下定决心(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5)第三段,写木兰紧张地做准备工作,迅速从家出发和奔赴战场途中的见闻感想。先就愿为市鞍马做文章,用排比的句子,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要啰嗦地写呢?为什么不写在一个地方买齐?

  这样写有以下几个作用

  ①写家人对木兰从军的重视,要采买上好的用品。

  ②战事紧迫,时间紧张,渲染出一种紧锣密鼓的气氛。

  ③这是乐府诗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诚如谢榛所说: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联想我们曾学过的一首乐府歌辞《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东西南北的铺排,看似重复,却写出了鱼在莲叶间嬉戏的情景和人们采莲时愉悦的心情。

  (6)思考:赴边途中是详写还是略写?(略写)详写什么?(心情。)

  通过几个地名的转换,便概括了整个行程:家——黄河——黑山。两次在黄河黑山宿营的描写极婉转地形容出一个初离父母出征的少女的新奇感受,听到黄河流水,听到燕山胡骑,都不由让她想起父母的呼唤,对父母的思念情深意长。

  教师范读第一部分,并指导学生背诵。

  4.分析第二部分。

  高度概括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这段只有六句,却写了三个阶段——途中、战中、战后。

  (l)读课文。找出哪句写途中,哪句写战中,哪句写战后?

  途中——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战中——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战后一一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我们重点欣赏写中的两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两句十个字,就写出了十几年的战斗生涯,可谓字字千金。这两句的含义是什么?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朔气传金拆意为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朔风凛烈,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想一下,她在想什么呢?

  思父母,思姐妹,思家乡,甚至思念她的织机……

  木兰又在做什么呢?从寒光照铁衣一句可以看出,木兰正穿着铠甲,和战友们一道在边防线上巡逻,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

  (3)木兰在战场上表现如何?文章中没说,但我们想一定是智勇双全。根据①这么多年,女扮男装本被发现。②从下文的暗示中也可以看出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五)布置作业

  1.想像一下,木兰在战场上会遇到什么情况?她会怎样处理?

  2.为什么把战争过程写得如此简略?

  

第二课时

  (-)明确目标

  1.体会文章后两部分的内容及感情。

  2.学习根据想像扩写文章。

  (二)整体感知

  读文章的第四、五、六段,看各写了什么内容?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为何略写征战中木兰的英勇?

  这种写法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动人。木兰的机智勇敢无须赘述,一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就概括出来了。这样,儿女情与英雄气融合得天衣无缝,更是相得益彰。

  2.分析第三部分。

  (1)在这部分有一个疑点:木兰归来后,因战功赫赫,于是可汗问所欲。可木兰的回答是什么呢?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呢?一般的看法是:木兰不慕荣华富贵,愿回家与父母团聚。但我认为这里还有别的更深层的原因,大家能否结合你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了解来挖掘一下?

  学生讨论后明确: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男主乎外,女主乎内是封建礼法定下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地代父从军并发挥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然而,她却不能随着战争转入和平,继续在朝廷为治理国政而做出贡献。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其他的故事也反映过这一点,如黄梅戏《女驸马》等。木兰只有辞受封爵、解甲归田这惟一道路可走。

  (2)从爷娘闻女来不知木兰是女郎,写木兰到家,受到热烈欢迎。显出女郎面目后,令战友们惊惶。这段首先用三组复叠句式极力铺写木兰抵家时家人欢腾的情景: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姐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这几句写出了不同人物的特点,形象非常生动。

  (3)作者省略了木兰回家后亲人相聚、畅叙别情的热烈场面,你能否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理想像,进行扩写?亲人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

  (4)当然,这里边最高兴的当属木兰,下面几个排比句,从描写她急于回到日常生活的行动中显出其初到家时的狂喜心情,共同形成一种大团圆的热闹欢乐的气氛:开我东阀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①为何不先脱战袍,后开门窗?

  木兰离开养育她成人的家已经十多年了。十几年来,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这个家,思念家中的亲人。现在,她又回到了她所热爱、思念的家,一进家门,还来不及卸下戎装,就开门开窗,因为她对这个家庭的一切都感到惬意,都充满感情。

  ②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又反映了木兰的什么心理?

  一是回到家心情舒畅;二是爱美之心,木兰亦有,表现了她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和对正常人生的向往。从而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真实。

  ③这几句木兰还原本来面目与哪个地方照应?

  与开头交待木兰是女儿身照应。

  3.读最后一段的附文,你能领悟到什么?

  最后一段是木兰对战友们的惊煌所作的回答,也是作者对木兰的深切赞美。这时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和互文见义的手法,说无论是雄兔还是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的,它们在一起跑动的时候,你怎么能分辨雄雌呢?这幽默风趣的比喻,表现了木兰的稳重机智,又使这首诗的结尾余音袅袅,悠扬不尽!更给我们提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女子若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谋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你还能再举几例吗?穆桂英,李清照,武则天……

  女同学不宜妄自菲薄。

  4.《木兰诗》的艺术特色是什么?

  这首诗在艺术上的成功在于恰当地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设问、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方法,以及语句连接紧凑、生动畅达的联珠句法,如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来为塑造人物形象、表现思想感情服务,事奇诗亦奇,不愧为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

  (四)总结、扩展

  木兰诗是一首优美动人的叙事诗,为了塑造木兰的形象,作者选取了广阔的生活场面进行描写。从时间上说,前后长达十多年;从地域上说,涉及家庭、乡里、战场和朝廷。对这样丰实的生活内容,作者以木兰是女郎为准则进行了精心剪裁,使全诗繁简得当。千百年来,《木兰诗》一直被人们传诵着,具有恒久的艺术生命力。

  (五)布置作业 背诵全诗。

25.诗五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前二首诗

2、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3、能抑扬顿挫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初步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初步了解一些诗人的生平事迹,体会他们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名句作一些浅显的分析

教师导学:

一、学习第一首《回乡偶书》

知识目标: 学会偶 衰三个生字,了解古诗大意。

能力目标:理解领悟诗意,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把握作者的思乡之情,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所表现的情景,体会作者忧伤之情。

二、作者简介及导入课题:贺知章,以写七绝为见长。他一生仕途顺利,直到八十六岁才告老还乡,在离开京城时,文武百官都来送行,直到城门外,唐玄宗还亲自写诗送行,真够风光荣耀。当他以一个普通老人的面貌回到阔别了五十年的故乡时,又是一番怎样的场景呢?揭示题目: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回乡偶书》。(师板书课题)

三、据题质疑:

⑴这里的“偶书”是什么意思?诗人并非着意作诗,只是把回乡后感受最深的事和想法记下来

⑵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师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副板书,并梳理归纳)

㈡自主合作,初步感知

师:自由读诗,边读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或者你读懂了什么?

生自学,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

检查反馈:⑴①出示生字新词,指名读,师生纠正②齐读生字新词。

⑵①指名读诗②范读,生画节奏③分组读诗④齐读古诗

㈢细读品味,感悟理解

思考:1、几十年后作者还回到家乡来这时他的心情如何?

指导朗读: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作者,在阔别多年后又返回到养育了自己的家乡与故乡的人们团聚,想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盛情款待的情景时一定会兴奋不已。现在谁能用读出作者此时的喜悦心情?(指名读、齐读)

总结学法: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学习的方法。(生试讲,师概括:抓住重点字词,联系上下文或观察插图,理解诗意。)现在请同学们运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第三四行诗句。

2、当儿童笑问客人的时候。你能想像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吗?(无奈、忧伤) 谁能通过朗读来表达这种感情? 指导朗读古诗

3、串讲诗意,体会情感: ⑴谁能用自己的话把全诗的意思讲一讲? (指名讲,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⑵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什么?(板书:思乡) ⑶小结:是啊,“月是故乡明,人是故乡亲,树高千丈,叶落归根”诗人少小时离开家乡,年纪老了才得以重返家乡,离开家乡久了,一切都可以改变,惟有“乡音无改”,这无改的乡音里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同时又有淡淡的忧伤,那么我们就带着对家乡的思念,怀着淡淡的忧伤读一读这首诗。

4、主题:《回乡偶书》通过写诗人年老回乡的感慨和见闻,表达了他深感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物是人非、无所适从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夜雨寄北》

1、学生齐读诗歌。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李义山诗集》。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唐代诗人。25岁时中了进士,因受到党争的牵连,屡遭排斥,没有担任过重要官职,一生穷愁潦倒。他的诗多表现个人穷愁潦倒的生活、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但他开创了诗歌上新的风格、新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他对我国的古典诗歌有所发展和丰富。

这首诗是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之作。也有人说是写给友人的。

3、品味感悟:

3、思考:①“君问归期未有期”一句中是谁在问谁?

是妻子在问丈夫。这样一问一答,足见夫妻之间的感情是多么真挚。但这问答,并非一处,是彼此相隔一方;不仅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空间。“巴山夜雨涨秋池”,说明自己身处的环境,不仅遥远,亦且惨淡,透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

②“何当”体现出主人公一种怎样的心情?

体现主人公当时急切回家见妻的心情,突出今夜的心境之郁闷、孤寂和内心的相思之苦。

4、主题:《夜雨寄北》通过写巴山夜雨景象和诗人对妻子的思念,表达了游子羁旅巴山的孤寂之感和思乡之情。

课堂小结:《回乡偶书》抒写久客伤老之情。这首诗不事雕琢,言辞亲切平和,却深情表达了回乡的喜悦和对岁月流失的感伤。《夜雨寄北》(又称《夜雨寄内》),是爱情诗,表达诗人思念妻子的感情。诗人把秋雨夜景与思念家人的愁绪结合起来写,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淡淡的四句小诗,产生了不凡的艺术感染力。

作业:背诵这两首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后三首诗

2、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3、能抑扬顿挫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初步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学法指导:

初步了解一些诗人的生平事迹,体会他们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名句作一些浅显的分析

教师导学:

一、《淮上与友人别》

1、诗人简介,见课文。

2、齐读全诗。

3、品析诗句:

4、思考:①诗中第①②句写了哪里东西?有什么作用?

交代了握别的时间和地点,美好的春光。在这大好的春天,朋友之间却要分手,心中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那依依袅袅的柳丝,那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写到极致。

②诗中的“风笛”、“离亭”有什么意蕴?

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

5、主题:《淮上与友人别》通过写春天里的离别,表达了作者和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听读诗文,划分节奏

放录音,要求学生边听边用笔在课本上划分节奏,可以小声跟读,注意

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

2、学生回答,总结规律

教师引导,诗歌从内容上可划分为为叙事诗和抒情诗、写景诗等。从体

裁上可分为律诗和绝句,而律诗有八句,绝句四句。划分节奏的规律分别为

二二一或二一二二二一二或二二二一。

3、学生齐读,体会诗歌节奏,掌握读诗的方法。

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淮上与友人别》这两首诗都写了与友人的惜别之情。比较一下,它们在表达方式与格调上有什么不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从大处落笔,气势雄浑,对将要离别的友人是宽慰和劝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一种豁达的态度,诗的格调比较昂扬。《淮上与友人别》就近写景,情景交融,表达的是分别上路、愁上心头的惜别,诗风比较细腻、哀婉。

5、主题:《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对别离赴任友人的宽慰和劝勉,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豁达态度。

三、《酬乐天扬州动迁席上见赠》

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

2、作家作品简介:

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

3、评点:

4、名句赏析: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谪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在当时这些地方都是很荒僻偏远的。

②怀旧空吟闻窗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经过亡友嵇康的旧居,听见邻人吹笛,不胜悲叹,于是写了《思旧赋》。意思为想起当年因政治改革失败被杀被贬的朋友,不胜怀念。烂柯人指晋人王质。据《述异记》王质入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便停下来观看。等到棋局终了,手中的斧炳已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此处作者以王质自比,写自己被贬离京虽然只有二十余年,但心里却有隔世之感。这两句活用典故抒发自己长期被贬的心境。

③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为诗人自喻。这两句针对白居易赠诗中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两句而发。白诗的意思是您是个这么有才能的人长期被贬边远地区,寂寞地闲望山水风光,而朝廷的重要官职将由谁来承担呢?而刘诗答的意思是虽然我一人被贬远迁,但后继者仍大有人在。何必为我一人可惜?显示了诗人开朗的胸怀。也有人认为这句是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两种观点各有依据,讲授时不必强求理解的一致性)

④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点明酬赠之意,同时又友人共勉。体现出作者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

本诗是刘禹锡回赠白居易的诗作,诗中曲折地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打击,长期远贬异地的愤慨不平心境。其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联是富有形象而含意深刻的名句。

5、主题:《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通过写自身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进取精神。

附:

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行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磋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相关练习

2、默写背诵诗歌

26卖油翁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点:理解文言虚词。

  2、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理解课文的能力。培养掌握学习技巧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体会课文中描写的人物的品质,虚心请教,不骄傲不自满。

  二、学法指导

  学习本文,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理解熟能生巧的道理。把握课文内容可从刻画人物入手,体会揭示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①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②理解本文揭示的道理。

       解决办法:学生讨论,教师讲解。

  2、难点: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解决办法:学生自读、讨论、教师点拨。

  3、疑点:本文揭示的道理及由课文发生的问题。

       解决办法: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解决。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通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精读课文,体会故事中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3、理解课文揭示的道理,组织学生讨论。

  六、教学步骤

  1、导入:同学们,我们在本册第六单元中,已经感受了我国古代诗歌、散文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七单元,进一步加深这方面的体会。《卖油翁》用淡淡的笔墨,揭示了耐人寻味的道理。同学们想知道这个人生道理吗?我们一起来学习。

  2、阅读(通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①师范读课文,正字音,正断句。

  ②生自读课文,注意字音。断句及节奏。

  ③分角色朗读(先小组中分读,然后请学生自由分角色朗读)。

  ④评价朗读情况(学生自由发言评价,师指导,从普通话、语气、情感、神态等方面评价)。

  ⑤谈谈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自由发言)

  3、解读课文

  通过阅读环节,学生已初步理解了课文。怎样懒得得更好?学生已明白,只有理解了课文内容,才能正确朗读。由此,开始解读文章内容。

  ①分组讨论,疏通课文大意。(要求有讨论,有记录)

  ②教师巡视,帮助、指导学生疏通课文(即翻译)。

  ③同桌检查翻译情况(互译)。

  ④师检查翻译,请同学发言。

  ⑤学生评价翻译,师订正。

  ⑥质疑,学生提问。

  问题<>:课文中出现的文言虚词字用法。

  问题<>:课文中描写的两个人物,写得很形象,我们怎样在自己作文中去实践?

  问题<>:这篇课文的主旨是批评陈尧咨的骄傲自满,还是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

  问题<>:这篇课文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但是不是做任何时期都会熟能生巧呢?

  ⑦师组织学生就以上问题讨论、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

  A、本文的主旨是告诉我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及在生活中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

  B、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第一段从神态描写来表现陈尧咨骄傲,卖油翁藐视。第二段从语言、动作来表现卖油翁面对责难从容不迫。指导学生学习这种描写人物的方法,以在作文中实践。

  4、拓展(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来回答)

  学了这篇课文,我们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那么,是不是做事情、干工作时,熟就一定能生巧,一定能提高效率,达到目的呢?

  组织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师点拨。

  5、小结本课时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卖油翁》一文,懂得了熟能生巧的道理,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做人要虚心,不能恃才自傲,不仅如此,同学们还不敢于怀疑前人的文章,提出了不少有见解的问题。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本着这种精神,去探索切合实际的学习、生活技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工作、生活质量!

27三峡

一、教学设想

《三峡》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壮丽景色。语言精练,思路清晰。读起来朗朗上口。但由于是一篇文言文,刚上初一的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可能会有枯燥之感。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本文要达到的课标要求:

1.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静结合,情景交融。

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对文章的朗读、体味。

二、教学步骤

(一)谈话启发,导入新课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免费的旅游,去欣赏一下长江三峡的美丽风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位北魏时期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文章,看看他笔下的三峡是怎样一番景色。

(二)范读课文

通过多种朗读形式,使学生体会文章精炼的语言,品味其中的意境。

(三)分析课文。

1、根据课文提示读全文。思考:每段所写内容及景物特点。

   讨论明确:1)内容:三峡形势,(总写)  四季景色(分写)

             2)景物特点:三峡形势 —— 连绵陡峭

                                 —— 水大流急    

                              春冬 —— 清荣峻茂

                                 —— 凄清悲凉    

2、根据图象介绍三峡景物,深入体会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 写的。

3、讨论:作者安排文章顺序的思路。

    明确:作者是根据三峡景物的特点来安排顺序的。三峡形势是两岸山岭绵延高峻,山高谷窄则流急,因此,第二段紧接着山高之后写水势 —— 写夏季江大流急。与迅猛的夏天水势不同,春冬又是一番景象。春冬二季水势状况接近,故一并写。此时已非洪水滔滔,而是素湍绿潭清荣峻茂的美景。与冬春清荣峻茂形成鲜明对照的则是林寒涧肃”“凄清悲凉的秋天。全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颇见作者结构布局严谨有序的匠心。                                       

4、讨论: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 小结:1、内容;2、景物特点;3、对比体会,多角度描写的好处。

四、 作业:

28古文二则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一、教学设想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是一篇文言选文,篇幅短小,文意易懂,而简短的文字下蕴藏的却是一种巨大的人格力量,这种力量恰恰是当今社会所需要所呼唤所倡导的。充分挖掘文中蔡勉旃具备的人格魅力,可以使学生受到心灵的震荡,进而完成一次精神的洗礼,一次思想的升华。因此,学习本文,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文言文知识,更重要的在于它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的培养目标的实现。

要达到的课标要求:

1.学生能理解文意,掌握文中重要文言字词的意义、用法。

2.学生在阅读中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从中获得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二、教法设计

设置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

三、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境

探求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充分认识本文主人公埋下伏笔。

1.提问学生:如果你借给了朋友一笔钱,你会不会让朋友打一个借条呢?

【设计说明】此问题的设置在于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会让借钱者打借条,以防不测。进而在学习文章时更深刻地认识到,正是因为蔡勉旃所具备的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才会让他的朋友在寄放钱财时放心地不立字据。从而使学圭认识到“诚信为做人之本”。

2.提问学生:我们再来做一个假设,有一天,你正一个人在街上溜达,忽然,你发现路边有一个钱包,里面有一千多块钱,而周围又没有人,这时你怎么办?请如实回答这个问题,不要不好意思。

【设计说明]此问题学生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可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对如何看待金钱与做人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二)引入课题,理解讨论

1.师:刚才同学们对金钱、信用以及做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叫蔡勉旃的古人在金钱与诚信之间是如何选择的?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并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义。

【设计说明】本课内容简单易懂,学生自己处理可提高其自学的能力。

2.提问:谁能到讲台上给大家做一次小老师,把这篇文章给大家读一读,讲一讲?

【设计说明】经常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可使学生的胆量和口语表达能力得到很快的提高。学生讲读了这篇文章后,教师可倡议其他学生对他朗读和讲解中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和更正,也可发表自己的不同理解。

提示:应注意让学生掌握课下注释中的文言常用词语,并注意下列词句:

1)“安有寄千金而无券者?”的停顿、断句,“寄”字的意义。

2)“蔡召其子至,归之”一句中“之”的意义,“至”“归”的讲法。

(三)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1.蔡勉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怎样理解“券在心,不在纸”这句话?

3.通过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样的道理?生活中有没有这方面的事例?谈谈你对这些事例的看法。

4.就有关金钱和诚信的话题展开讨论。

【设计说明】联系导入课文时的假设和生活中各种关于金钱与诚信的案例,学生可能会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教师既要让学生各抒己见,又应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既要勉励学生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保持诚信的优良品质,又应给学生保护自己的正当权利不受损害的有益指导。 

(四)作业

课下你能搜集一些有关金钱、诚信的故事、成语、名言警句吗,

培养目标:

 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重要内容,体会用精练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2、让学生学会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3、感悟大胆质疑的精神。

教学策略:

 1、熟读课文,在引导学生反复诵读中逐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己疏通文意,同学间讨论解释疑难,教师只作适当讲解。

 3、每课时的教学方法分为四个板块:译读——质疑——理读——感悟。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与文言文的诵读训练,又放飞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可见一个人要想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不但要爱读书,读好书,还要善于读书,敢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辨伪去妄,才能有所发现和创新。我国清代的戴震就是不迷信书上已有的定论,敢于向权威挑战,成为了著名的思想家、学者。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时的戴震读书塾时是如何难倒老师的。

 第一个教学板块:译读。

 1、学生自由地大声读。

 2、老师根据实际情况正音。

 3、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朗读的节奏和语调

 4、学生分角色再读,边读边对照注释,作好翻译的准备。

 5、互译课文。

 第二个教学板块:质疑。

 1、根据学生的情况,拟一些问题。

 2、学生就自己觉得很难理解的问题问老师,老师进行解答。

 第三个教学板块:理读。(详细见课本)

  1、作家作品; 2、一词多义; 3、古今词义区别较大的词 4、用法特别的词 5、省略句

    6、做难句翻译类整理

 第四个教学板块:悟读

 1、从戴震难倒老师你得到什么启发?(同桌议论、发言)

 2、要求列举自己学习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而获得知识,懂得道理的事例。

 3、学生齐读课文。

 4、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这篇课文用对话的形式,向我们讲述了戴震大胆质疑的故事。人类的文明进程离不开大胆的质疑与创新。数学家祖冲之敢于怀疑前人的陈腐学说,推翻错误结论,作出了计算圆周率、制定《大明历》等杰出贡献。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就要有戴震这种质疑的精神。凡是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避免盲目,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5、布置作业:

29陌上桑

《乐府诗集》

教学本文在于让学生认识诗中主要人物罗敫的外貌美、人品美以及重描写、善夸张、巧设细节的艺术美,刚健清新的语言风格美。而这种认识必须通过朗读、熟读、背诵来达到,教学时应以教师引导为主。

  [教法学法]

    运用整体感知的导读法,用形象、生动的故事引导学生把握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匠心;体会侧面描写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作用;理解本诗夸张与细节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学生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就一系列思考题展开讨论并归纳。

[教学流程]

    ()导人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不但文人写诗,民间也创作了许多诗歌,汉朝的时候,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叫"乐府"的机构到民间收集诗歌。这个机构收集了许多民歌精品。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陌上桑》就是其中一首。

    ()解题

   乐府及《乐府诗集》简介。

    汉乐府是汉武帝时开设的一个专门掌管音乐的机构,后人把这个机构采集的诗歌都称为"乐府"。它既包括采自民间的诗歌,也包括那些文人创作的诗歌。这些诗,一般都配乐歌唱。

    《乐府诗集》是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总集。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宝。它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多方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内容有描述征人思乡的,暴露战争罪恶的;有鞭挞封建婚姻制度,讴歌男女爱情的;有披露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敲骨吸髓欺压百姓的。这些诗,都有较深的思想意义。在艺术创作上乐府诗格律比较自由,杂言、五言诗、七言诗兼而有之,其中有些是不用韵的,叙事性强。最突出的特点是刚健清新、质朴简练、文辞自然。

        ()教师范读

    要求学生:(1)标画出生字词;(2)·品味老师读的节奏及所表达的感情色彩。

     ()学生品读课文

   ·学生齐读,注意语言准确,节奏分明,读出感情。

      ·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并请学生翻译全文。

   ·思考以下问题,交流讨论并归纳。

     [问题一l罗敷的身份是什么?从哪些句子可拟看出来了

    (要点提示:罗敫是一个善劳动、爱劳动的青年女性。从以下诗句可以看出:"罗敫善蚕桑,采桑城南隅""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余")

    [问题二]作品前半部分是如何写罗敷的美貌的?

    (要点提示:写罗敷出场的环境美"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渲染烘托了罗敷之美;0写罗敷采桑工具精美"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陪衬了罗敷之美;写罗敷服饰的华美"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借服饰写罗敷的外貌美;写众人被罗敷容貌所倾倒,借助他人反应,从侧面衬托罗敷之美)

    [问题三]诗歌围绕罗敷写了儿件事?

    (要点提示:罗敫采桑、罗敫拒诱两件事,重点是后者)

    [问题四]诗歌中出现的"使君"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要点提示:一个荒淫无耻的封建官僚。从以下诗句可以看出:"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

    [问题五]罗敷是怎样拒绝使君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罗敷什么样的性格?

    (要点提示:罗敷面对使君,痛斥其无耻要求:罗敷前致词:"使君一何愚!"罗敷通过夸说自己"夫婿"压倒使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罗敷不慕权势、无畏威逼、善于斗争的高尚精神)

    [问题六]罗敷是如何夸耀自己夫婿的?表现了她什么性格特征?

    (要点提示:0夸耀其官高位显:"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0夸耀其赫赫威势:"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0夸耀其雍容富贵:"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Q夸耀其前程远大:"十五府小吏,·…¨四十专城居。"0夸耀其风度翩翩:"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0众多官员盛赞夫婿:"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问题七]本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要点提示:本诗叙述了一个采桑女严词拒绝使君戏诱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官僚的丑恶,赞颂女主人公忠贞、机智和反抗强暴的精神)

    [问题八]本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要点提示:0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罗敷热爱劳动,对爱情忠贞不二,这是罗敷的美好性格,也是真实可信的现实主义的描写,但描写罗敷的美貌和对夫婿的盛夸是理想化的,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作者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起来,使罗敷的形象更加光彩照人。从而突出了中

    0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诗中写使君是用正面描写,写罗敷美貌基本上用侧面烘托的方法,以虚衬实既丰满了人物形象,又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学生诵读课文

    ()总结

    罗敷是一个年轻貌美、忠于爱情、敢于反抗、善于斗争的采桑女子。这苜民歌通过叙述罗敷严词拒绝使君无理要求的故事,歌颂了劳动妇女坚贞不阿的品质和勇敢机智的性格,揭露了封建统治者腐朽的丑恶灵魂。

    ()作业

    请根据《陌上桑》第1段内容,想像罗敷美貌,采用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手法写一段文字。

[教学探讨]

    初一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故采用多读的形式来感受、理解文章鲜明的人物形象和主体内容。

    本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合作、探讨、归纳,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氛围中把握文章的内容及人物的形象。同时教师在导学过程中,着重范读、品读、诵读这三个环节,使学生通过听读来感知乐府诗的音律美,激发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30诗五首

这是学生第二次集中学习古诗。这五首诗都是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来写的。教学时要调动学生已有的诗欹学习的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丰富倩感,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我国古代诗歌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韵味,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力。

[教法学法]

    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情趣和美好情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导入

    1.运用抢答的形式,简介作者。

    在黑板上写出曹操、李白、王安石、杜牧、杜甫五位诗人的姓名。要求学生在教师的讲述中抢答。

    (1)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想像丰富,构思新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李白

    (2)他,是唐代晚期著名诗人,他的抒情写景七言绝句,在艺术上有很高的成就,被后人称为"小杜"。我们学过的诗有《山行》《清明》杜牧

    (3)他,曾是宋朝的一个臣相,唐宋八大家之一,江西临川人。我们在上一个单元学过他的一篇文章王安石

    (4)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我们学过的诗有《舂夜喜雨》《绝句》杜甫

    (5)曹操由学生点评,要肯定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学生朗诵曾经学过的以上诗人的诗句,读得好可示意学生鼓掌鼓励,激发诵读兴趣。

    ()整体感知

    1·听范读,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2·学生齐读,体会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赏析《江南春》

       茌江南舂天的大地上,黄莺欢快地歌唱,绿树丛丛,映衬着盛开的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所有景物一览无余,尽收眼底。怎么7下起了春雨,甫朝留下的许多寺庙,笼罩在烟雨蒙蒙中,楼台亭榭,在烟雨中掩映,时隐时现。

    2·学生阅读《江南舂》,思考:

    [问题一]找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问题二]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点提示:诗中描写了莺、绿、红、水、村、山郭、酒旗下寺、楼台。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无哏贷美和向往之情)

    ()作业

    I·抄写五首诗。

    第二课时

()齐诵五首诗

()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I·揭示标题,划出标题停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讨论、探究。

    [问题一]为什么要将愁心寄与明月呢?

    (要点提示:世上唯有明月能分别照见远隔千里的人·将诗人的忧愁之传与王昌龄,带去了诗人奠大的精神慰藉。将月亮人格化了)

    [问题二]本诗借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7

    (要点提示:对友人的思念、同情和关切之情)

       ()教师范读《望岳》

    1·介绍泰山。

    泰山,属五岳之首,主峰海拔1524,舂秋时的齐国、鲁国两国都可看见泰山。由于山势高耸出奇,山南山北的景色各不相同,可谓神奇秀丽。山中还会升起层层云气,看后使人心胸开阔,睁大眼睛远望,归巢的飞鸟都尽收眼底,如此美景有朝一日一定要登上,看那众多的山都显得低矮渺小的景象。

    2·讨论、探究。

    [问题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此种感觉在什么情况下感受得到?(要点提示:登岳)

    [问题二]由此首诗,可看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点提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具有俯视一切的雄混气概)

    ()赏析《观沧海》

    I·教师结合图画讲述:一个人登上一座山石,面对着波涛翻滚的大海和海中树木茂盛的山岛,看着一轮红日仿佛从海面升起。如果此时的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战事连连告捷,正挥师北征,他会作何感想呢?

    (2)学生自由发言:具有(心胸开阔、雄心勃勃、野心勃勃、一统江山、囊括宇宙、称霸天下¨予肯定)

    2·诵读全诗。

    3·合作探究。

    [问题一]诗中哪些句子写景哪些句子抒情

    [问题二]其中最能表达作者志向的句子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要点提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日月、银河代表宇宙,可它们似乎就在大海里运行,从波涛中涌出。诗人把眼前实景和想像融为一体,绘摹出大海万千气象和吞吐星辰、囊括宇宙的气魄)

    ()默诵《登飞来峰》

    [问题一]与《观沧海》相比较,二者在写法、结构上有何相似之处?

    [问题二]点评"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一句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要点提示:表面意思,站得越高就愈加不会被浮云遮住视线,可以看得清、看得远;深层含义,有成就大事业的胸,才能不畏惧谗佞小人或其他消极事物)

    ()作业

    背诵五首诗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040abb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9f6ec48.html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教案 苏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