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及反思

发布时间:2020-04-02 15:07:3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及反思

1. 《匆匆》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点】

  1、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2、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幻灯片、音乐

  【课时安排】3课时

  【相关资料】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年至1932年,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江苏、浙江的几所著名中学和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他的散文成就很高,写景抒情,委婉细致,气质清新优雅,语言质朴而有风采。《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有诗集《雪朝》(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文集》《朱自清散文集》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背诵给大家听?

   2、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是啊,时间如流水匆匆,一去不复返!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也曾在他的文章中表达了这样的感叹,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时间的匆匆。板书课题。

   4、了解作者: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朱自清先生吗?

   5、解题:“匆匆”是什么意思?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按要求自读课文:

   1、学会7个生字。  

   2、把课文读正确。

   3、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三、小组合作

   1、读准词语: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涔涔、潸潸、遮挽。

   2、听写词语,互查互批。

   3、组内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

  四、读文解疑

   1、指名朗读课文。

   2、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五、指引探究,布置作业

   1、读课文,想一想: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自主朗读,感悟体验

  (一)自主阅读,组内交流: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找出文中的语句,用心体会。

   2、和小组同学交流你的理解和感受。

   3、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了什么?把你想到的说一说。

  (二)集体交流:

   1、读出文中具体描述日子来去匆匆的的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日子从我们生活的细微之处,在我们不注意时不知不觉地流逝了。)

     指导朗读:体会时间短暂易逝。

     作者细心地发现日子在洗手、吃饭、默默时,在我们不注意它时悄悄地过去了,除了以上的例子你还能想到其他的方面吗?引导学生从文章内容中想开去——(聊天时,日子从嘴边过去;玩耍时,日子从手里过去;看电视时,日子从屏幕上过去;晒太阳时,日子从身上一闪而过……)

   (2)“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作者想留住时间,但时间还是匆匆地过去了,作者只能掩面叹息,而时间又在叹息里闪过了。)

     指导朗读:读出作者想留住时间的迫切以及对时间匆匆流逝的惋惜之情。

   (3)过渡:是啊,岁月如梭,时光飞逝,时间在我们每个人的眼前飞快地闪过,一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这就告诉我们,要珍惜美好的时光,把握住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刻,跟时间赛跑,不要让时间白白地匆匆地流逝,以至于感叹、惋惜。

  1、找出自己特别喜欢的句子,交流、朗读:

   (1)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2)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3)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

     ……

   3、细读课文,画出与作者有同感的句子,感受作者情感,感悟文章道理:

   (1)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讨论:作者为什么会是这样的感受?

   (2)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

    a 理解:徘徊罢了,匆匆罢了。

    b 问一问自己能做什么?

    c 问一问想问的人能做什么?

    d 写话练习:在逝去如飞的日子里,我能做——,我能做——,我还能做——。

  三、回读全文,懂得惜时

    作者以优美的笔触表现了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一想:读了这篇文章,你想到些什么?

  四、友情倾诉,共享格言

    同学们,这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请你把一句有关惜时的格言送给我们身边的人好吗?

  五、作业

    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惜时格言。

  板书设计

           匆匆

   花有重开日

              逝去如飞 - 珍惜时间

   人无再少年

      第三课时

  一、完成课后练习。

二、朗读课文,及朱自清先生的其它散文名篇。

2. 《匆匆》教学设计之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

  4、懂得“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教学重点】

  1、 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2、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幻灯片、音乐

  【课时安排】3课时

  【相关资料】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学生时代即创作新诗。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31年至1932年,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先后在江苏、浙江的几所著名中学和清华大学、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等校任教。抗日战争结束后,积极支持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学生运动。1948年8月拒绝接受美国的救济粮,因贫病在北平逝世。他的散文成就很高,写景抒情,委婉细致,气质清新优雅,语言质朴而有风采。《背影》《荷塘月色》《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篇,均以诗意盎然著称于世。有诗集《雪朝》(于人合著)、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等。解放后出版有《朱自清文集》《朱自清散文集》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自然导入

   1、同学们,你们一定积累了不少的名言。现在,咱们就来比比看,看谁积累的有关时间的名言多?

   2、从这些名言中,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3、时间每天都在我们身边流逝,它看不见,摸不着,也许有时你会注意到它,有时你会忽略它,而朱自清先生不但感受到了时间,并且以他细腻而独特的笔触,把时间的匆匆流逝表现了出来。(板书课题)

  二、交流资料,了解作者

    课前大家都查找了资料,现在能说说你对朱自清先生的了解吗?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通读全文。

   2、自学生字:

    字音:潸shān 徘pái徊huái 涔cén

    字形:潸挪旋挽徘徊

   3、借助工具书和资料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含义。

   4、交流自学情况。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五、作业

   1、写生字;

   2、熟读并尝试感受文中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指名读课文,想一想:你听到作者的心声了吗?作者通过这篇文章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二、品读词句,读中悟情

   1、《匆匆》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描述下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品析和深思。

   2、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一读,并简单写写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3、交流读书感受,赏析精彩句段,感受语言美。

    (1)赏析叠词和短句。叠词如“匆匆”“默默”“斜斜”“茫茫然”“轻轻悄悄”“伶伶俐俐”等,这些词语真切地描绘出时间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时间逝去的无奈之情。“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是怎样的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等,这些读起来简洁、轻灵的句子,给人一种轻巧、婉转之感,越读越有味道。

    (2)领悟蕴含各种修辞手法的语句的含义。排比:“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通过事物的变化写出时间的流逝,而“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个排比句则透过我们的日常生活细节具体写出了时间是怎样来去匆匆、稍纵即逝的;拟人:“时间能‘跨’能‘飞’”,时间虽是无形,读起来却令人倍感其形象、真实,似乎可触、可感;说过去的日子“如轻烟”“如薄雾”“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时光的匆匆消逝无踪,不可再寻,表现了作者无限惋惜以及要珍惜时间的内心。

    (3)模仿课文进行听、读、说、写训练。文中有很多精彩语句,如“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再如“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还有很多运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学生可以照样子说说自己的日子在生活中是怎样流逝的,以及自己的感悟等等。

    (4)本课文词兼美,应注重引导学生在赏析过程中有感情地朗诵文章,感受语言美。

   4、课文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的语句?找出来讨论、交流。

  三、配乐诵读,积累佳句

   1、配乐自由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意境和精彩的语言。

   2、把你喜欢的句子画出来,多读一读,试着背诵下来。

  四、拓展延伸,懂得惜时

    阅读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作品《与时间赛跑》,懂得要珍惜时间,好好利用时间。

  五、作业

   1、走近朱自清,阅读他的经典作品,如:《荷塘月色》《春》《背影》等,感受其中语言文字的优美,丰富积累,提高写作能力。

   2、了解名人惜时的故事,看看身边人是怎样利用时间的,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时间表,好好安排自己的学习、活动等,做一个能与时间赛跑的人。

  板书设计:

           匆匆

          跨 飞 溜 闪

   岁月                 时光飞逝

          一去不复返

       头涔涔 泪潸潸 掩着面叹息

   作者                 珍惜时间

         不白白走这一遭

      第三课时

  一、巩固练习

   1、听写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完成课后练习。

3. 《匆匆》教学设计之三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重点: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难点:

    领悟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却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

  学习课时: 2课时。

  教学准备: 制作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等。

   2、正确地朗读课文。

   3、了解朱自清生平和创作特色。

   4、尝试着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画出自己喜欢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激趣: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了《长歌行》,谁愿意来朗诵一下?学了这首诗,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呢?

   2、对比导入:是啊,时间匆匆如流水,一去不复返呀!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朱自清先生是怎样表达他这样的感叹的,愿意吗?

   3、了解作者:请你说说,朱自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播放课件2)

   4、揭题审题:揭题——匆匆。“匆匆”是什么意思?那么,在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里,“匆匆”指的又是什么呢?

  二、自读自悟:

   1、自读课文,完成自读要求(播放课件3):

    ①把课文读正确。

    ②学会六个生字。

    ③思考问题:文中“匆匆”指的是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④画出自己喜欢的或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感受或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一下③、④的思考。

  三、协作评价:

   1、指名朗读课文,读不通、读不顺的重点练习,学生互助。

   2、齐读词语(播放课件4):饭碗、伶伶俐俐、俳徊、赤裸裸、确乎、涔涔、潸潸、遮挽、罢了、蒸融、何曾。

   3、书写词语(同上),互查互批。

   4、讨论问题:文中“匆匆”指的什么?作者在文中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他有没有回答。

   5、交流感受:“我喜欢——,因为——。”“我的问题是——。”(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待下一课时读书研究。)

  四、指引探究:

    课后练习:

    ①朱自清先生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你说一说,尝试着用朗读表达你的理解。

    ②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搜集有关时间“匆匆”和珍惜时间的词语、句子和诗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品读二、三自然段,了解作者是怎样描述日子去来的匆匆的,并联系实际生活仿写,展开联想印证。

   3、精读第四自然段,感悟作者面对时间流逝的复杂心情,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复: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文中的“匆匆”指的是什么?你还能用什么词句表达这个匆匆的意思?

   2、导入: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述日子来去的匆匆的呢?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二、整体感知:

    请大家边听边思考,抓住重点句子、词语划划、点点。(播放课件5)

  三、品读二、三自然段:

   1、学生交流。你对哪几句描述最有感触,你想到了什么?你想怎么读?

   2、品读“八千多日子……也没有影子。”(播放课件6):

     说:“我觉得——”

     读:(读出日子溜去的悄无声息,舒缓低平)

     算:我也度过了多少日子。

     想:我用这段时间留下了什么,做了什么。

     读:(齐读,有感情地读,喜欢的试着背诵。)

   3、品读“早上我起来的时候……但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播放课件7):

     说:“我觉得——”

     读。(读出日子的匆匆和永不停息,紧促低平)

     写:联系自己的生活,再写几句日子是怎么匆匆而过的。

     读。(听范读想象,有感情地读,喜欢的试着背诵)(播放课件8)

  四、精读第四自然段:

   1、过渡: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落寸金容易找,失落光阴无处寻!面对逃去如飞的日子,作者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2、读“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一句。

     说:体会到了什么?

     读。(读出作者的思考、无奈和彷徨,平缓凝重)

   3、读“……但不能平的……”一句。

     说:体会到了什么?

     读。(读出作者的追寻、信心,沉稳坚定)

   4、教师阐述作者思想感情。学生朗读第4自然段。

   5、扩展,读梁实秋《时间就是生命》,加深领悟。(播放课件8)

   6、由此,你懂得了什么,能不能用格言、警句、诗文来表达自己的感想?

  五、欣赏阅读:

   1、介绍:《匆匆》一文充分反映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风格,他总是对于社会人生和自然景色,善于进行精确、慎密的观察,然后细腻和深入地描写。以后,我们还会接触到他的《背影》、《荷塘月色》等。

   2、欣赏:老师把他的《春》给大家欣赏。

  六、作业:

   1、出示借班上课的馈赠礼物——《“时间”集锦》。

   2、提出要求:借每生阅读一天,可摘录自己喜欢的,亦可批注,由课代表回收保存。等老师下次回访时,告诉老师,过去的日子你是怎么珍惜的。

  附:板书设计

               洗手时……

               吃饭时…

               默默时……   只有徘徊

    匆匆(无奈、追寻)

               遮挽时……   只有匆匆

               躺在床上时……

4. 《匆匆》教后反思之一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是我聆听余教授对我《匆匆》一课的点评后真切的感受。余教授不愧为教育部课程改革专家组核心成员,不愧为科研型的专家,确实站得高,看得远。点评的话语句句深刻、透彻,将引领我在教改的路上走得更稳、更实。

  学姐学妹们的评课也让我茅塞顿开,挥去了一叶障目,终于见到了语文教学的“庐山真面目”。

  这几天,我总是陷入深深地自责与反思之中。的确,因为是余教授要亲临我的课堂,上课之前,难免有些“作秀”的想法,总想展示完美。上课结束,我才知道什么叫“顾此失彼”,什么叫“得不偿失”。语文教学就必须“体现工具性、文学性和思想性”,一切违背语文原汁原味的形式都是无效的走过场。假如,我能放慢匆匆的脚步,在朱自清先生的《匆匆》里多朗读,多品味,多感悟;重迁移,重积累,重评价。也许,语文味会更浓,学生的心灵会与作者的心灵产生更为深刻地碰撞,擦出情感和智慧的火花。

  课上,对朱自清资料的展示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第4自然段的意思,让学生从资料中知道朱自清先生虽然学业有成,事业有进,可他仍一再谴责自己虚度年华,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对自己的鞭策激励,更是抒发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可是,为了赶时间,完成教学目标,资料的展示过于匆忙,学生未能完全吸收消化,因此,学生谈起理解和感悟有“蜻蜓点水”之嫌。

  教学有效性是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可是,在这堂课上,我在有效性教学方面却留下了太多的不足与遗憾。在一次又一次的自责与反思中,我略感欣慰的是,余教授那引人深思的谆谆教诲和引领课改的真实声音让我刻骨铭心。是呀,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的“研究还没有结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执着地“拓展对文本的理解和探究,拓展新的思维方式”,以达到能“采取新的教学行为方式”游刃有余地驾驭课堂。

5. 《匆匆》教学反思之二

《匆匆》是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课文了解作品内容,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而“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如何围绕重难点,落实教学的实效性,我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以读促悟: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读,读是学习语文的金钥匙。本节课,我给学生大量的读书时间,从听读录音读准字音,到朗读课文读懂文心;从静心默读到个性品读。这些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体味文章的语言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方式。

  首先,我请同学们欣赏的是著名艺术家孙道临朗诵的《匆匆》,孙先生的朗诵具有深厚的内功,他的声音有一种奇特的魅力,仅三言两语就会抓住你的心,对没有接触过文本的学生来说非常恰当。因为上次上课时,学生是现场发文章,现场上课,从未接触文本。接着是自由朗读、再次是展示朗读让你感受到“匆匆”的句子、还有将自己独特的感悟融入朗读中,让同学听,并谈体会等。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了学生、文本、作者的三者对话。符合“让学于学生,还学于学生”的理念。学生主体地位得以彰显,而教师的引领作用也得以展现,教学落到了实处。

  2、学法迁移。在师生共同品读的过程中,我借用余秋雨对散文的定义:“散文就是读者与作者的悄然对话以及共同的思考。”潜移默化传授学生品读文章的方法,那就是“倾听、思考、对话”三部曲,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此法学习文章,随即又共同总结学法:当你用心倾听和朗读了作者的话语之后,再和作者一起思考,你会突然发现,你能听到作者在和你一起对话,这就是一种品读。形成认识后,我再让学生用倾听、思考加上读和作者对话,继续品读文中其他部分。学生用学得的方法指导自己品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在品读中不断获得学习成功。

  这样一来,课堂教学变得扎实有效,下课后孩子能从课堂上带走具体可操作的方法,能体会读文的快乐,能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增强自信心,能在今后的阅读实践中有法可循。

  3、读写结合:

  叶圣淘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举一反三,练习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巧。”怎样利用好教材这个例子呢?著名作文专家丁有宽说:“读写结合,事半功倍。”

  阅读不是一个被动、机械地吸收课文信息的过程,而是积极、主动地从课文里吸收各类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仿写,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而要真正学会仿写,关键是老师要指导帮助学生品评其中的锦词佳句,学习其立意和写作技巧等,引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课中,我让学生先读文中的句子,“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让学生仿说一句自己的时间是怎样流逝的,接着让学生去发现,文中表示时间流逝的词语不仅仅是“过去,过去”,还有什么?学生一下子就找到了“飞去”、“跨过”、“溜走”等,我让学生给自己刚说的句子加上合适的动词,学生信手拈来,句子也立刻生动了。我慢慢加大难度,你能一下子说两句吗?你能想一想后说出三句吗?学生的思路开阔了,说得渐渐多了,也顺了。课后作业中,我让学生将自己说的句子写下来,落实了写。

  总之,从读到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是“生本、师生、生生”多维对话的平台,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佳径。

  4、自主探究:学习中,我多次让学生自主学习。如初读课文,我让学生独立思考从文章哪些地方读出了时光的匆匆;倾听朗读之后,我请学生跟着作者一起思考,要求读懂文中一到两处,并在文中做简单的批注。这个环节我给足五分钟,要求大家不装样子,不走过场,落实学生的自主学习;再如快速默读课文,让学生在感受深的地方写写自己的体会;还如学生将自己的体会融入朗读中,其他同学听后谈感想,学生自主评议等。

  《课标》明确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只有当学生真正成为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时,学生的眼睛才亮、脑子才灵、心灵才明、智慧火花才能迸发。教师要成为“幕后推手”,要心甘情愿地让学。因为学生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之根本。

  当然,课还有很多的不足,希望老师们多多指教!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7682055c8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77.html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匆匆》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