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发布时间:2016-06-29 13:49:0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

1)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文学突破描绘现实的范围。

2)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迷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浪漫派可分为带有资产阶级倾向和贵族倾向的两类作家。前者具有高昂的革命热情,揭露现实的黑暗和不合理现象,对未来社会充满美好的理想。后者以怀旧的态度去抨击资本主义。但是,这两类作家批判现实的武器都是人道主义,他们一般都同情下层人民的痛苦生活,并以此去构筑理想的社会图景。

3)酷爱描写中世纪以往的历史,从司各特开始,到雨果、大仲马等浪漫派小说家,大多以历史题材为描写对象。

4)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的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华兹华斯认为,自然的珍宝探不到底,它既可怡情,又可益智。他们寄忧思于自然,用自然美来对照社会的丑。他们不仅歌咏本国自然之美,而且乐于描绘异国风光,强美洲的丛林和大草原,地中海沿岸各国,少数民族的生活风俗,哥特式的建筑,古代的废墟等等。

2.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

1)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浪漫派作家认为古典主典主义宣扬的理性束缚了文艺,于是把抒发情感置于首要地位,对内心世界进行深入的挖掘。由此浪漫派发现了自我成为对人和世界的新视野的源泉。

2)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作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在德国和英国,浪漫主义就是从搜集民间文学开始的。浪漫派从民歌民谣、民间传说中撷取题材,学习表现手法,采用民间口语、民歌韵律创作,大大丰富了文学表现手法,在当时一味仿古或庸俗低劣的作品充斥文坛的情况下,无疑带来了清新、活泼、健康的新气象。拜伦首创的诗体长篇小说,是在诗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视野广阔,将欧洲各国的社会生活融于一炉。这种新形式扩大了诗歌反映现实的范围,对长篇小说的发展也起了推动作用。此外,浪漫派对语言的功能进行了深入的发掘,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为日后的巴那斯派和象征派开辟了道路。

3)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雨果是对比艺术的倡导者和艺术大师。他提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他把这种对照原则运于于小说、诗歌和戏剧创作中。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丑角在小说中起着衬托主人公的重要作用。对丑的美学价值的认识给予后世文学以重大影响。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他们把想象视作各种才能之母后,为了取得惊人的效果,他们充分发挥想象,浪漫色彩由此而生。

4)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斯塔尔夫人说过:忧郁的诗歌是最能与哲理相一致的诗歌。,忧郁较之其他心灵状态更深地进入人的性格和命运。忧郁是浪漫派作家与周围现实不相协调而产生的精神状态,有贵族倾向的作家以此表达不满时代潮流的态度,以勒内为代表的世纪病是最集中的表现;资产阶级作家对现实深感失望时,同样流露出忧郁感伤的情绪,也表现出世纪病的症状。

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1757---1827),英国第一位重要的浪漫主义诗人、版画家。主要诗作有诗集《天真之歌》、《经验之歌》等。早期作品简洁明快,中后期作品趋向玄妙晦涩,充满神秘色彩。

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1770-1850)与柯尔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骚塞Robert Southey)同被称为湖畔派”诗人Lake Poets)。他们也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他们喜爱大自然,描写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他们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和格拉斯米尔湖区,由此得名“湖畔派”。华兹华斯的主要作品有《抒情歌谣集》《丁登寺旁》《序曲》 《革命与独立》《不朽颂》《远足》。

《丁登寺》所抒写的与大自然的体验就是诗人生命中的一个“凝固的时间点”。诗一开始的几行描述了诗人五年后重见怀河两岸景色的视觉欣悦和精神愉快,山泉、天空、果树、田野……“这些美好的形体”以无韵的白体诗的格律来咏吟,使之富有自然的乐音。但诗人绝不止于描述自然的景色和观感,其根本的用意在于揭示大自然给人的心灵带来良善和纯净的精神力量,“然而,当我独居一室,置身于/城镇的喧嚣声,深感疲惫之时,/它们却带来了甜蜜的感觉”。接下来诗人开始了在与大自然神交中的回忆、追索以及寻绛“整个道德生命的灵魂”。他描述了自己成长过程中对大自然体验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童年时代是“粗鄙的乐趣和动物般的嬉戏”,青年时代则是一种“欲望,一种情愫,一份爱恋”,是“掺和着苦痛的欢乐”、“令人晕眩的狂喜”,而现在这个阶段,则是“我已懂得如何看待大自然,再不似/少不更事的青年;而是经常听到/人生宁静而忧郁的乐曲,/优雅,悦耳,却富有净化/和克制的力量”。在对自然经历了感官的欢误和情趣的相谐相合之后,自然在诗人心中,开始具有神性的力量,它诉诸人的道德灵魂,成为“心灵的护士、向导和警卫”,城市生活的喧嚣、疲惫、乏味、烦闷……都在自然面前获得了“宁静的回归”,我们曾经被扭曲而蒙垢的心灵,急躁、武断、自私、冷漠,“日常生活中全部枯燥的交往”,在自然的注目之下都变得微不足道,大自然以它“崇高的思想”,以它的雄浑和伟岸鼓励我们稳重和宽宏,以善意、谦卑和虔诚来超越日常生活中的灰暗和龃龉。诗人赞颂自然不仅具有使人的心灵恢复纯净的魔力,而且能够启迪人性中的善良和美好的情愫,与自然的和谐成为人获得幸福的条件。

华兹华斯咏水仙赏析摘要:华兹华斯19 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本文从格律,语言,意境等 方面分析了其代表作《咏水仙》。

咏水仙》就是一首极具华兹华斯自然风格的浪漫主义诗作。诗人用淳朴自然,简洁易懂 的语言描绘了水仙的轻盈柔美,以及其给予人心灵上的愉悦。两个动词的连用给人一种跳跃,急促的节奏感,以拟人 化的风格表现出水仙的活泼灵动。至此,诗人的视角从孤云的高空降到了地面。他内心的孤 寂也被水仙的活泼可爱驱赶着,不知所踪了。它们像银河里的星星,晶莹闪烁)星星的意象是“shining”“twinkle”“tiny”,这几点 此时眼前成片的水仙如此相像。众多微小的水仙如星子般组成了花的海洋,诗人的神思徜徉 沉醉其间。 (它们在湾碧波周围绵延不尽,只见千花万 多,摇首舞正浓) 在诗人的创作中,这片水仙如千万舞者随风摇曳,召唤着诗人。 在第三四节,诗人面对波光粼粼的湖面放缓了思绪:I gazed littlethought(我凝视-凝视-却没有思绪)。“gazed ”一词与破折号的连用展示了诗人的心无 旁骛与宁静心境的延伸。此时诗的意境又趋柔和,节奏由动转静。诗人在这片静谧水仙图中 忘却了忧愁烦恼,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快乐。在最后一节,身居卧室的诗人千万次的回忆与 沉思,“They flash upon inwardeye Which solitude;(它们在我的心头闪现,让寂寥边渡神光)记忆中的水仙已诗化为自然与欢乐的精灵。每每让他孤寂的内心感到 充实与快乐。至此,景在情中延伸,情在景中升华,情景交融,契合无间,感怀无限。 纵观整诗,画面由人及景,再由景及人;节奏由慢转快,又由快变慢;意境时而柔和高 远,时而活泼跳动。遣词用句方面更是自然,清新。用“大众化的语言”“将平凡的事物染 上一层幻想的色彩”。充分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和谐,洋溢着动静皆宜的韵律美。是浪漫 主义诗歌不可多得的佳作。

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17721021日-1834725日),英国诗人、文评家,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以〈古舟子咏〉(亦可称作〈古舟子之歌〉)(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一诗成为名家,其文评集《文学传记》(Biographia Literaria)以博大精深见称,书中对想像(imagination)与幻想(fancy)的区别尤其著名。一生作诗不缀,但中年时自称弃诗从哲,精研以康德谢林为首的德国唯心论

柯勒律治的名著《古舟子咏》是一首令人难以忘怀的音乐叙事诗,该诗简洁的结构和朴素的语言向人们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罪与赎罪的故事。在这首诗中,一位古代水手讲述了他在一次航海中故意杀死一只信天翁的故事(水手们认为它是象征好运的一种鸟)。这个水手经受了无数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后,才逐渐明白“人、鸟和兽类”作为上帝的创造物存在着超自然的联系。这首诗有许多超自然的人物和事件,充满激昂的语调,男主人公自我纠缠,所有这一切都构成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标志。

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拜伦是多产诗人。拜伦著名的诗还有《当初我们两分别》《给一位淑女》《雅典的女郎》《希腊战歌》《她走在美丽的光彩里》《我见过你哭》《我给你的项链》《写给奥古斯塔》《普罗米修斯》《锡雍的囚徒》《给托马斯·穆尔》

《当初我们两分别》这首诗应该是诗人在无限思念自己的恋人又极度悲伤的情况下写的。全诗从头到尾都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从“今日的悲伤”,到“此刻的忧伤”,再到“长久地懊悔”,到最后“泪眼盈盈,默默无语”。读完这首诗,诗人真挚的情感、刻骨铭心的爱,也不由得使读者“泪眼盈盈”。

珀西·比希·雪莱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William Wordsworth曾称其为One of the best artists of us all”,同时期的拜伦称其为Without exception the best and least selfish man I ever knew”,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

诗作有:爱尔兰人之歌》《战争》《魔鬼出行》《麦布女王》《一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倾覆》《玛丽安妮的梦》《致大法官》《奥西曼迭斯》《逝》《一朵枯萎的紫罗兰》《召苦难》《致玛丽》《伊斯兰的反叛》《1819年的英国》《饥饿的母亲》《解放的普罗米修斯》《罗萨林和海伦》《钦契》《含羞草》《致云雀》《自由颂《阿多尼斯》《一盏破碎的明灯》

《致云雀》是雪莱抒情诗不朽杰作之一。他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诗中,诗人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诗歌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

雪莱诗中这一云雀形象,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很见功力,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锐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 [2]

雪莱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认为艺术的创造是根据正义和美的原则来促进生活的改造。诗人渲染高尚的情操,是为了引起读者普遍的激动,抒写对于美德的渴望,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于卑劣欲念不能相容的强烈感情。他说:“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致云雀》几乎体现和容纳了雪莱诗论的全部要点。

全诗二十一节。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大体可分六、七个小段落。西风颂》

全诗的最后,雪莱运用了一个双行偶句作为结束句。而这正是流传千古的名句”如果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发人深省,耐人寻味。这一佳句表达了对未来的信念。诗歌的结尾处将破坏者(冬天即将结束)和保护者(春天即将降临)的结果加以总结,寓以深刻的哲理: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方。这也不禁令我想到”黎明前的黑暗“,可能与此殊途同归吧。

在全诗的最后一节,作者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与中心意象”西风“一起,激励全世界革命人民为了幸福和自由与腐败、黑暗的反动势力而战,并最终走向胜利。这充分体现了作者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将明亮高昂的主题推向了高潮。

《西风颂》是欧洲诗歌史上的珍品。从形式上来看,其五小节格律完整,皆可完整成篇。从内容上来看,它们又融为一体,共同服务着整首诗的中心主旨——西风作为“破坏者”摧残着旧事物并成为了新事物的强大“保护力”。雪莱塑造“西风”这一意象,既深刻批判了当时丑陋的社会现实,又表达了自己对黑暗的社会终将过去,美好的未来终将到来的坚定信念。《西风颂》是雪莱思想感情真实而自然的流露,是其战斗的宣言书、思想的播种机,它闪耀着美、闪耀着智慧、闪耀着力量,给读者以无尽的遐想。

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1821年),出生于18世纪末年的伦敦,他是杰出的英诗作家之一,也是浪漫派的主要成员。与雪莱拜伦齐名。他的人生只有二十几年,可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作品有《仿斯宾塞》、《伊莎贝拉》、《圣亚尼节前夜》、《许佩里恩》、《夜莺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忧郁颂》、《白天逝去了》等。

这一时期英国还有著名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17751216---1817718),她的作品主要关注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理智与情感》 《傲慢与偏见》 《爱玛》 《劝导》曼斯菲尔德庄园 诺桑觉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8ca3bf8ff00bed5b9f31df6.html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