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庐

发布时间:2022-12-04 01:32:2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一、项目介绍
桐庐地处富春江沿岸,已有1800多年的建县史,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桐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保护这些祖传“家底”,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桐庐在保护传统村落的过程中,因地制宜,避免出现“千村一面”的尴尬,把每个村都打造出自己的特色和品牌。其中荻浦、深澳、徐畈、环溪、青源五个村,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浓郁的民俗风情、独特的水系资源、庞大的古建筑群和深厚的宗族文化。

二、从荻浦花海,穿越桐庐江南古村落

“古风荻浦”和花海荻浦的有机结合
桐庐县荻浦村位于该县江南镇东部,与富阳一溪之隔。全村共有697户,2335人。荻浦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为省级历史文化村镇、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011年,该村打造“古风荻浦”品牌文化,重点挖掘古孝义、古树、古戏曲、古造纸四大特色古文化。2013年,为迎接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场会的召开,荻浦村把村内的300多亩抛荒土地进行统一流转,种上了九品香莲、波斯菊、百日草、向日葵、薰衣草等不同花期、不同色调的观赏植物,形成“花海”景观带。“荻浦花海”与民俗展馆、民宿、手工艺展示群、茶馆和咖啡屋等文艺范结合,构成了富有特色的美好乡村文化游集散地,目前已是桐庐县的重要旅游线路,吸引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据了解,每个双休日到该村游玩的游客不下万人,今年“五一”小长假,仅停车场收费每天就超过2万元。“古风荻浦”和“花海荻浦”的有机结合,让荻浦村获得国际休闲乡村示范点、全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等殊荣。

荻浦花海
因地制宜,准确定位。荻浦村、何斯路村两村与当地的其他村相比,发展基础并不算好,荻浦村尽管土地肥沃、气候温和,但人多田少、山林资源贫乏,因“历史文化村”保护需要,发展受到的限制也很多。何斯路村更是地处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困难重重。两村在充分分析、研判村情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住了现代休闲旅游的特点,注重因地制宜,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道路,“花海”这一特色项目,并且结合古风特色,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服务,赢得了后发优势。

花海图片 古树图片

传承历史,做好结合。荻浦村、何斯路村两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是历史古村落,两村在打造美丽经济的同时,都非常注重原乡村风貌和历史文脉的保护,杜绝大迁大建,过因地制宜、独具匠心的改造,建设特色美丽乡村。如荻浦村在旧村改造的过程中,拆迁了200多间房屋,100多个猪栏,增加了5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建成溪韵广场、孝义文化公园、梨花苑、等景观节点,恢复、重建了孝子牌坊、理公墓碑、古纸槽等文化古迹,在保持文化多样性的同时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何斯路村在旧村改造中,坚持保护与改造相结合,并聘请浙江大学专家进行规划。对无法改造的建筑拆除、搬迁,由村里统一设计施工图纸,提倡以徽派风格为基调。村集体还对明代古村落、连片旧房200余间进行维修保护。“美丽花海”加上“美丽乡村”,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牛栏咖啡和猪栏茶吧的故事

梨花苑改造前后对比 黛瓦白墙的徽式村落 独具特色的农家乐点 百年历史的戏台
文化传承的申屠宗祠 深奥

古色古香的民居、传统店铺,古老的祠堂、庙庵、戏台和桥梁……深澳村,果然有着深远的历史,古建筑多多。秋日里行走其间,仿佛穿越到了悠远的历史。百余幢传统建筑,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堪称明清古建筑雕刻博物馆,早已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首批国家传统村落。这是桐庐县加强古村落保护的缩影,体现了与传统建筑文化完美结合。 深澳古村因其水系而名,古村濒应家溪而建,申屠氏先人在规划村落建设时,首先规划了村落水系。深澳的村落水系是一个独立的供排水系统,它由溪流、暗渠、明沟、坎井和水塘五个层面立体交叉构成,各自独立,相互联系,充分调控地面和地下水资源,将饮用水、生活水和污水分开处理,并使水始终处于流动状态。反映出一种对水资源利用的环保意识,而且在实践中解决了溪流洪水和地下水泛滥对村庄造成的危害。
深澳老街,全长200多米,南北走向,宽约3米。原为卵石铺设,现已改为水泥路面,两侧建筑为清中后期及民国建筑,多为店铺,成为附近一带的交易中心。村内还有黄家弄、后居弄、三房弄等传统街巷。
深澳文物古迹众多,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申屠氏宗祠(含跌界厅,另有文物保护点怀素堂、恭思堂、景松堂、尚志堂等26处。深澳古建筑集中,保存有百余幢传统建筑,面积近四万平方米,其中有四十余幢清代建筑。内部雕饰华丽,建筑基本为清代中、晚期建造,多为民居,部分为祠堂、庙庵、戏台和桥梁。建筑形式类同,多为四合式院落,民居之间可相互以角门、后门相通,外观简朴,但梁架、门窗木雕十分讲究。重要的建筑有攸叙堂、神农堂、怀素堂、恭思堂、怀荆堂等,这些建筑与村内的水系构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和特色。 深澳的传统风俗有时节(丰收节、水龙会,舞狮、龙等。传统手工艺有造坑边纸、绣花、贴画等。
桐庐深奥村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保留着大量清代中后期、民国的古建筑,沿袭着传统的文化如舞狮、舞龙,造坑边纸、绣花、剪纸、贴画等,古村先进的水网系统使得村民从中获益无穷
村里的老人反复说,深澳以水得名,因为地下都是泉水,沟就是“澳” ,深藏地下之沟即为“深澳”。古村濒应家溪而建,申屠氏先人在规划村落建设时,首先规划了村落水系。深澳的村落水系是一个独立的供排水系统,它由溪流、暗渠、明沟、坎井和水塘五个层面立体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8d4d9c23b3567ec112d8a39.html

《桐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