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发布时间:2017-10-11 21:35:4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念奴娇-赤壁怀古

教学目标:

1、熟读背诵,体会词作的声律之美,感受豪放词的特点。

2、运用联想和想象,领悟词中壮阔的意境。

3、体会本词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4、了解作者生平及思想,获得人生启示,培养勇于面对困难的旷达乐观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指导朗诵,感受豪放词的特点。

2、体会写景、叙事、抒情相结合的写法,初步学会鉴赏诗歌。

  3、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以读带赏,以赏促读,讨论探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我们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与众不同的人:他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一全才;他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频遭贬谪,一生历八州,行万里,走过无数穷山恶水,却都如处天堂;他被无数小人中伤下狱,朋友背叛,同道反目,见识了人间万千丑态却说:“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他是一位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他是一个在政治上专唱反调的人;他描述自己的一生:“载歌载舞,深得其乐。”

他,就是苏轼。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的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板书)

2.文本解读

(1)整体感知

1.解题

“念奴娇是?(词牌名)

“赤壁怀古”是?(题目)

谁和内容有关?(赤壁怀古)

从题材上来说,这篇文章属于?(怀古诗)

怀古诗:观眼前之景——怀古人之事——抒一己之怀

2.诵读文本

1) 学生自由朗读,参照注释,弄懂大意。

2) 教师师范朗读,学生听读,注意读音和语气的缓急。

3) 问:整首诗给大家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明确:豪放、有气势、雄壮。

4) 全班齐声朗读。

诵读提示:这首词历来被视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应读得铿锵有力。

(2)合作探究“观眼前之景”

1.问:速读词的上阙,思考作者是否写了眼前之景。如果写了,能不能在原文中找出一个词语来概括眼前之景的特点?

明确:江山如画

2.问:既然是如画的江山,大家能不能在文中找出体现它如画特点的具体词句?

明确: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问:我们没有亲眼目睹赤壁的壮观,但却能感受到一种雄浑壮阔的意境来,这完全得益于作者用词的艺术.大家试着寻找一下,看一看刚才找出的这几个句子里有没有哪几个词可以很好地凸显出它的画面感?

明确:“穿”“拍”“卷”

5.问:苏轼笔下的赤壁之景美不美?大家能不能在“美”前面加一个词,让美更具体?

明确:“壮”。苏轼笔下的赤壁景色呈现出一种壮美、阔大的特点。

6.学生齐读“乱石穿空”三句,要求读出阔大之感。

朗读指导:正因为这三句波澜壮阔、雄奇壮丽,要读出这种感觉,语调就要慷慨激昂,情绪饱满,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几个形容词和动词重读。

(3)合作探究“思历史人事”

1.问:文章写到此处,大家试找一找词的下阙有没有关于历史人事的联想。哪一个词很明显地告诉我们作者的联想?

明确:“遥想”一词很明确地将眼前所见之景与相关的历史人事很好地联系在一起。

2.问:大家从词的上阙找找看,有没有一句话将作者眼前所见之景与历史人事自然地兼联起来?

明确:“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问:“一时”在此词中具体指那一时?

明确:三国时期。

4.问:“一时”既然指的是三国时期,那么你第一个想到的豪杰是谁?

学生各抒己见。

5.问:苏东坡他想到的是谁?能不能在文中找出一个既点出人物所处的时代又点出人物名字的短语?

明确:“三国周郎”。

6.快速诵读词的下阙,看看苏东坡联想到了周瑜的哪些事情?

明确:“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7.问:能不能从这几句话里看出周瑜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活——小乔初嫁了(我们平常说出嫁是哪两个字呢?——出嫁。问题来了,考虑一下,我们平时所接触到的出嫁与这边看到的初嫁,效果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教师总结:苏轼记周瑜,主要是记起赤壁之战,但在此却插入了10年前的生活细节,小乔刚刚出嫁,这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如果按实际情况选择了出嫁这个词语的话,小乔已为老乔,那么便不够美了,而周瑜同样的也在变化,所以美女衬英雄,以小乔刚出嫁这点更衬出周瑜的年轻有为、春风得意,足以令人艳羡。

长相——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这是周瑜的仪容装束,你看一下,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是当时时髦的儒将打扮,更显出了他作为指挥官的那种潇洒从容。)

作战能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打仗却还在谈笑,显然不把敌人放在心上,对战争有着必胜的把握。赤壁之战对于东吴来说,是一场以弱抗强的战争,3万对80万。而作为统帅的周瑜不仅没有丝毫的畏惧,反而越发地从容、沉着。谈笑间,借着东南风,巧用火攻烧掉了曹操的战船。

明确:小乔初嫁了:衬托出周瑜年轻英俊,风流倜傥,春风得意。

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表现出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气定神闲。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刻画了周瑜从容沉着,指挥若定,潇洒从容的形象,表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填表:                            

8.问: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由遥想二字领起的六句,塑造了一个青年将领周瑜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形象。大家回头看看,在整篇文章中找出一个词来指出周瑜的特点?

明确:“风流”,例如“数风流人物”

9.学生齐读“小乔初嫁”几句,要求既读出周瑜的风流潇洒,又读出周瑜的指挥若定。

朗读指导:这几句是表现周瑜春风得意、潇洒从容、气定神闲的,要读出那种得意、轻快,“谈笑间”语速稍快一点,显示轻松获胜,灰飞烟灭读得舒缓,强调对方的失败,来反衬周瑜指挥战争的游刃有余、胸有成竹。

(4)合作探究“抒一己之怀”

1.我有一个疑问:三国时期的豪杰众多,苏东坡为什么偏偏选择周瑜来写?

提示:可以从作者的生平遭遇来考虑。

PPT显示《曹操》歌词、写作背景)

补充:周瑜24岁被授予建威中郎将,并娶了江东美女小乔,34岁为孙刘联盟赤壁之战的总指挥,而苏轼呢?

苏轼是很有才华的:诗歌方面与江西诗派的核心人物黄庭坚并称苏黄;词方面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人提豪放派必提苏辛;书法方面与米芾黄庭坚、蔡襄并称宋四家;散文方面又列于唐宋八大家。可见他是十分有才华的,但是他的仕途却颇为坎坷。苏东坡来黄州之前,官场受挫,险遭杀头之祸。在文化圈里,也倍受非议与妒忌,他是带着疲惫,满心侥幸而又满心绝望地,伤痕累累地来到黄州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这时的他已47岁,老之将至,却功业无成。

江山依旧,人事全非。赤壁是周瑜建功立业的战场,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周瑜得到了孙权的充分信任,志得意满;而苏轼虽然身怀报国之志,却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和重用。

周瑜:情场官场战场场场得意

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失意

面对着这样的周瑜,苏轼心里自是有个比较:

2.问:苏东坡当时的确很失意,但是词的最后是不是仅仅抒发他的失意?看词的最后部分,作者从哪里已经开始抒怀了?

明确:“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问:能不能从刚才读的一段话里找出一个短语来精炼地概括作者的感怀?

明确:“人生如梦”

4.他是有失意,他的失意在文下的注释12中也有表现。哪个词可以看出他的感伤?

明确:“多情”

5.问:“多情应笑我”正常语序是“应笑我多情”,是自作多情吗?

6.问:对自己的“多情”作者采取了“应笑我”的态度,接着作者又提到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能不能告诉我:作者除了失意之外,还有没有别的情感态度?

提示:“笑”是不是嘲笑?在笑谁?

“人生如梦”,是早年颇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词人,在仕途失意,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后,对人生的一种感慨。苏轼是知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个道理的,所以在本词开篇就写道:“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千古风流人物的是非成败都转头皆空了,千古风流人物都消失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但作者没有被这种惆怅和失意所困住,他把它消解在了酒当中。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其实也就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

苏轼对比周瑜,这落差是极大的,更增添了他壮志未酬的失落,所以心境苍凉,消沉之情是难免的。但是,他真的消极吗?苏轼毕竟是苏轼,他特别想得开,人生如梦,人生犹如梦一般,所有风流人物不也都随着大江而东去,洗涤荡尽了吗!那么又何必去执着呢。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所以他也特别洒脱,把酒洒在地上祭奠江月了。江月见证了英雄人物的功绩,祭奠江月也可以看成词人对古人功绩的仰慕,词人依然渴望建功立业、具有积极进取的思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旷达乐观的情怀。

7.学生齐读“故国神游”五句

朗读指导:前三句要读出词人心中的落寞伤感、惆怅失意,后两句要读出词人的豪放旷达洒脱。

3.课堂小结

自古英雄辈出,美人如鲫,试问谁堪悠悠千古?一川江水两行泪,千载风流付尽白头。看逝水东流,叹波涛封喉。让我们再次齐读《念奴娇-赤壁怀古》,赏壮美之景,思风流之人,感旷达之怀。

4.作业布置、课堂训练

1.推敲、品鉴

1 “惊涛拍岸”一句中的“拍”能不能换成“裂”?为什么?

2 “樯橹灰飞烟灭”一句中的“樯橹”能不能换成“强虏”?为什么?

2.赏析苏轼的《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一词

五.板书设计

板书:

写景 壮美

思人 风流

抒怀 旷达

1、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分析词中的景物描写。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大江”就是指长江,以大修饰江,突出滚滚长江,浩浩汤汤,给人一种气势磅礴之感。 “大江”同时暗指奔流不息的历史长河。

“浪”,实指波浪,虚指时光。孔子站在河边感叹“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就是感慨时光飞逝。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指时光冲刷了千古风流人物,也就是说千古风流人物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千古”穿越时空,给人以深邃厚重的沧桑之感。

这三句气势磅礴,雄视古今,从时间和空间上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旷远深邃的意境。把读者带到了千古兴亡的历史氛围之中,抒发了诗人对古往今来风流人物的无限怀念之情。

(朗读指导:因为这三句气势磅礴,雄视古今,所以我们朗读时,要奇峰突起,语音浑厚,情感激昂。“大”要重读,一锤定音,定下全文豪放的基调。示范)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穿:寓动于静,写出了乱石高耸入云的动势。描摹出赤壁山势之险要高峻。(形状、动静)

拍:动态感极强,水石相搏,仿佛能听到一阵一阵浪花击打岸边的声音,描摹出赤壁水势汹涌澎湃。(声音、视听)

卷:动感十足。雪:突出浪花的颜色。卷起千堆雪,表现出惊涛拍岸、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气势,给人展现出一幅雄奇壮丽的景象。(颜色、夸张、比喻)

这三句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从形状、声音、颜色等多方面描写赤壁雄奇壮美、波澜壮阔的景象。面对如此景象,词人心中满是慷慨激昂的情感。

(朗读指导:正因为这三句波澜壮阔、雄奇壮丽,要读出这种感觉,语调就要慷慨激昂,情绪饱满,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几个形容词和动词重读。示范。)

2、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分析词中的人物刻画。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朗读指导:这几句是表现周瑜春风得意、潇洒从容、气定神闲的,要读出那种得意、轻快,“谈笑间”语速稍快一点,显示轻松获胜,灰飞烟灭读得舒缓,强调对方的失败,来反衬周瑜指挥战争的游刃有余、胸有成竹。示范)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题,分析词中的思想情感。

先看周瑜和苏轼的一个对比:

周瑜                             苏轼

年龄:34                           47

生活: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职位: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功业:功成名就                       功业未成

作者为什么从众多豪杰当中,单选周瑜来写呢?(原来是周瑜得到了孙权的充分信任,志得意满;而自己虽然身怀报国之志,却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和重用。)

真是造化弄人,当年的赤壁是周瑜建立赫赫战功的战场,眼前的赤壁却是苏轼被贬谪后流连的去处,相比之下,苏轼的内心涌起了情感的波涛,发出一声浩叹:“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抒发的是词人年岁将老、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的感慨。

“人生如梦”,是早年颇有远大政治抱负的词人,在仕途失意,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后,对人生的一种感慨。苏轼是知道“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个道理的,所以在本词开篇就写道:“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千古风流人物的是非成败都转头皆空了,千古风流人物都消失湮没在历史长河之中了,他在《赤壁赋》中写到曹操时也这样说:“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从这种感慨中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旷达洒脱。

苏轼对永恒的“江月”有一种特殊的情感,他在《赤壁赋》中还说道:“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本词他也写到“一樽还酹江月”,江月见证了英雄人物的功绩,祭奠江月也可以看成词人对古人功绩的仰慕,词人依然渴望建功立业、具有积极进取的思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人旷达乐观的情怀。

(朗读指导:前三句要读出词人心中的落寞伤感、惆怅失意,后两句要读出词人的豪放旷达洒脱。)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b3226f0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2b.html

《念奴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