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韵味

发布时间:2019-08-03 16:22:4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舌尖上的韵味
作者:林奕伽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0

        摘要:汪曾祺和周作人都是热爱美食之人,但他们表达美食的方法不一样。周作人写美食偏于考究历史文化,汪曾祺侧重于通过切身行动去品味美食。文章通过比较二者的美食散文,来浅谈他们散文中的韵味与趣味。

        关键词:美食;历史考证;故乡

        一、美食的体验方式

        周作人以考究历史的角度阐释他对美食的热爱,虽没有过多的文字表达内心的情感倾向,但是从考据历史的深刻程度可以看出,他对于食物的喜爱。汪曾祺多从自己与身边的人对美食的体验写美食,在写美食的同时描绘了地方风土人情。同样是美食散文,他们的体验方式各不相同,但都能看出他们对美食的独特情感。

        周作人的美食散文,短小精巧,倾向于历史考究和文字文化考究。《爱窝窝》开头第一句话作家就对小时候的麻糍表达喜爱,继而联想起相似的爱窝窝。他接着引用《燕都小食品杂咏》去介绍这种食物及制作方法,继而考究起爱窝窝的原料里是否有艾。为此他查阅了《乡言解颐》、《酌中志》等记载的做法,最后才得出《小食品杂咏》所说观点较为可靠。关于南北点心就有两篇文章。《南北的点心》里罗列了许多南北方不同的点心名称。《再谈南北的点心》里通过南北方面食类点心的做法得出北方点心是常食,南方点心是闲食”[1]130的结论。继而对北方的点心历史古,南方的历史新”[1]132这个论点也作了繁琐的考证。作家引用了清代顾张思的《土风录》和周辉的《北辕录》,从古文的记载去捋清点心的历史变迁。南北点心粗细不同的原因与南北点心的来源也是他疑惑的问题,他不断考察文献,在没有古书参考的前提,又去结合实际区别。《萨其马》非常短小,文中引经据典说明萨其马在中国的前身、形状、制法、用途。作家把萨其马的用料、做法,对比南北方相似的食物,推测萨其马在中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类似食品。

        汪曾祺对于美食,则没有深入地进行历史文化上的考究,他认为应该多去品尝美食,这才是认识美食的重要途经。《口蘑》里介绍了很多不同的蘑菇:北京刷羊肉的锅底通常用黑片蘑,白蘑煮汤比鸡汤更鲜美,鸡腿子与青腿子状如鸡腿。这些都是作家亲自尝试食物后的体会。《吃食和文学》中的咸菜和文化介绍了全国各地的咸菜,并通过《说文解字》对咸菜起于何时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多是推测,最后寄希望于他人,希望博学而好古的馋人有以教我。”[2]196有关酱菜,汪曾祺通过各种文献:《说文》、《周礼,天官,膳夫》、《论衡》进行考究,结果只是酱菜的起源,我现在还没有查出来,俟诸异义吧。”[2]197汪曾祺体验美食的方式是与其在古书里考究食物,不如去亲自品味一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e339dc6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f8.html

《舌尖上的韵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