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导读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主义

发布时间:2020-06-03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资本论》第1卷导读
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主义 第一节 资本积累理论
引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资本积累过程即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的过程,或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过程。资本不仅要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要生产越来越多的剩余价值。这就需要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积累起来,形成资本。本篇就是研究资本和剩余价值是怎样以不断增大的规模被再生产出来的。
资本积累的研究要解决资本本身的来源问题,包括现实资本的来源和最初的资本来源。最初的资本来源属于资本的原始积累问题。关于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在一定意义上是与第二篇的分析相对应的。第二篇的分析解决了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本篇则说明在历史上劳动力是通过什么方式成为商品的,从而解决了资本的最初来源问题。同时,资本原始积累的分析又以历史的辨证观点,指明了资本主义积累发展的最终趋势。
资本主义生产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在第二至第六篇,马克思把这个过程当作直接生产过程来考察,并且是当作孤立的一次的过程来考察的。当这种考察完成以后,逻辑进程必然要求把积累作为考察、研究的对象。问题是,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逻辑的进程应当如何展开,即如何处理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关系:是把积累首先作为生产领域中的问题来研究,还是首先作为流通领域中的问题来研究。这实际上是在理论上再现资本主义所要解决的一个逻辑结构问题。

1
毫无疑问,要积累就必须先经过流通使剩余价值实现,再通过流通使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但是,剩余价值一经实现并转化为资本,过程就又进入直接生产过程。这是以积累为前提的直接生产过程,它必然具有直接生产过程作为一个孤立过程时所不具有的一些重要特征。据此,马克思把扩大再生产和积累的属于直接生产过程的方面和属于流通过程的方面在理论上十分清晰地区别开,首尾一贯地坚持首先考察直接生产过程,然后再考察流通过程的逻辑顺序。马克思首先在《资本论》第1卷,集中分析属于直接生产过程的各种现象,然后在《资本论》第2再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在对流通过程的分析中,马克思又是把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积累首先从个别资本流通的角度加以分析,然后再从社会总资本流通的角度 加以分析。
因此,虽然这一篇与《资本论》第2卷都是研究再生产,但本篇是从直接生产过程的角度来研究再生产,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第2卷则是从流通过程来研究再生产所须必须遵循的实现条件。
从直接生产过程研究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积累,不仅可以揭示资本积累的实质,而且可以清楚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
为了能够从直接生产过程研究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和积累,在高度概述了产业资本循环运动的全过程、从而明确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分配过程的相互相关系之后,马克思做出了两个基本假定:第一,流通条件正常,剩余价值实现问题存而不论;第二,剩余价值全部被产业资本占有,剩余价值分配问题存而不论。这样,资本积
2
累就可以当成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来考察。马克思指出:“对积累的纯粹的分析,就要求我们暂时抛开掩盖它的机构的内部作用的一切现象。”就是说,为了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积累,就必须把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配方面的影响,也就是把生产过程以外的一切影响暂时抛开,抽象地考察积累。当积累过程被阐述清楚以后,再在第2卷、第3卷分析剩余价值的实现与分配问题。这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在本篇的具体运用。
资本积累过程也就是资本的扩大再生产过程。本篇已经涉及到资本的一些较为具体的形式,通过对这些较为具体的形式的分析与综合,能够揭示和说明资本的许多新的重要规定和特征。这决定了本篇在方法上的丰富性,包括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一致、实证方法、数学方法。
第七篇 资本的积累过程
一、资本积累的实质
21 简单再生产
对资本积累实质的分析集中在第21章和第22章第1节。 21章是简单再生产,简单再生是扩大再生产的基础和实际起点。从简单再生开始符合从抽象上升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方法论的要求。这是因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简单再生产被包括在扩大再生之中,是扩大再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作为从思维上把握的再生产过程,有关简单再生产的分析又包含着适用于扩大再生产的一般规定。在这个意义上,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无非是资本主义再生产的最一般的抽象,
3
对它的考察,是遵循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科学方法来再现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一个必要层次。
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分析中,马克思首先考察的是劳动过程,然后再来考察把劳动过程作为物质承担者和手段的价值增殖过程。同样,对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分析也必须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作为分析的前提。因为,无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一切再生产从最一般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因此,应当首先撇开任何特定社会形式,考察物质资料再生产的一般条件和内容。然后再转到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再生产。“生产具有资本主义形式,再生产也就具有同样的形式。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劳动过程只表现为价值增殖过程的手段,同样,再生产也只表现为把预付价值作为资本即自行增殖的价值来再生产的手段。
一般来说,社会生产过程的任何前提同时也是它的结果,而它的任何结果同时又表现为前提。因此,生产过程借以运动的一切生产关系既是它的条件,同时也是它的产物。不同的是,在历史不同发展阶段上,不同的生产关系借以再生产的过程和机制是各不相同的。由于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具有虚假的自由、平等的外观,这使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更加隐蔽。只有将资本主义生产根据其实际过程作为再生产来考察,才能揭示这个秘密。马克思指出:“虽然简单再生产只是生产过程在原来规模上的重复,但是这种重复或连续性,赋予这个过程以某些新的特征,或者不如说,消除它仅仅作为孤立过程所具有的虚假特征。
通过简单再生产的分析,马克思论证了作为起点和前提的资本关系是如何通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被不断重新复制出来的。这包括三层含意:

4
第一,从再生产过程看,表现为工资的可变资本是工人自己创造的;第二,从再生产过程看,经过一个可长或短的时期,不变资本也完全由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所替换;第三,从整个社会来看,整个工人不仅在生产过程内,而且在生产过程外也是资本的附属。总之,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联系起来考察,或作为再生产过程来考察,它就不仅生产商品,不仅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
22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第1节)
22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考察由积累引起的扩大再生产,目的是进一步揭示资本积累的实质。
在剩余价值动机和竞争压力下,资本必须将一部分剩余价值积累转化为资本,形成积累,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使资本关系以扩大的规模再生产出来。要能够进行扩大再生产,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因此,马克思以单个资本为例,首先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概括地说明了扩大再生产的条件。然后转入对积累的分析,进一步揭示资本积累的实质。
简单再生产的考察表明,原有资本如何借助于剩余价值而改变了自己的起源和性质。而在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新资本不仅按其性质和起源直接就是剩余价值,而且在数量上也由于剩余价值的资本化而不断增长。正由于新资本从一开始就是剩余价值,因此必须分析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如何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这种转化是否违反了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以及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化。实际上,关于资本积累的实质的分析,就是以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分析为核心
5
展开的。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直接占有其产品和等价交换其产品的规律。第一,商品所有权是直接从劳动中产生的。商品生产者用自己的劳动生产了商品,就对商品拥有了所有权。因此,最初劳动与所有权是统一的。第二,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所有权,在流通中成为占有他人劳动的基础。即在流通中,只有通过自己的商品或劳动的转让,才能占有他人的商品,从而占有他人的劳动,也就是等价交换。就是说,在流通过程之外的占有即生产商品的过程是第一级占有,劳动和对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所有权表现为基本前提。通过等价交换而取得他人的劳动产品从而占有他人的劳动,是第二级占有。无论第一级占有还是第二级占有都是以劳动为基础的。所以,流通过程不过是商品所有者以等价物交换等价物的过程。就是说,要取得对方的产品,就必须彼此承认是有自己的劳动凝结在彼此所需要的商品中的平等的所有者,要取得对方的商品,就只能靠让渡自己的商品。它所反映的是在商品生产条件下,人们以何种方式取得商品这样一种客观必然性。因此,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又称为“以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为基础的占有规律。”因为,所有权无非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占有(占取)方式所达到的对某物的合法的占有。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的一个特点是商品所有权要在流通中表现出来。既然第一级占有是以劳动为基础的,那末商品生产所有权最终也就逻辑地归结到以劳动为基础这一点。
但是,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必然转变为资本主

6
义占有规律。因为,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是别人无酬劳动的产物,从整个社会看,工人阶级总是用他们这一年的剩余劳动创造下一年雇用追加劳动的资本。因此,对过去无酬劳动的所有权,成为现今以日益扩大的规模占有活的无酬劳动的唯一条件。尽管在资本关系下,资本购买劳动力的交换过程中,每一次交换都符合商品交换规律,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但是在资本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中却可以发现,表现为最初行为的等价交换,已经变得仅仅在表面上是交换,因为:第一,按照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商品交换的双方只能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不能无偿占有对方的劳动。但是,现在用来交换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本身不过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劳动产品的一部分;第二,按照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商品交换的双方是等量劳动互换,但是,现在用来交换劳动力的这部分追加资本,不仅要由它的生产者即工人来补偿,而且在补偿时还要加上新的剩余额。这样一来,资本与劳动力的交换就仅仅变成属于流通过程的一种表面现象,变成一种与内容无关并使内容神秘化的形式。劳动力的不断买卖是形式,其内容和实质则是,资本家用他总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的已经物化的劳动的一部分,来不断再换取更大量的别人的活劳动。于是,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或产品的权利,而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
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使劳动者失去了对自己劳动产品的所有权,变成了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这就使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劳动的所有权被资本主义的占有权所代替,这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即成了似乎是一个以它们的同一性为出发点的规律的必
7
然结果。
既然已经发生变化,变成了无偿占有他人的剩余劳动,从这一方面看,资本主义占有方式好像是与商品生产规律相矛盾的。所以接下来就分析这种表面矛盾,说明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不是违反而是应用了商品生产的经济规律。为了说明这一点,马克思对资本运动的各阶段作了简要回顾,证明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交换单就流通领域来看,无论货币转化为资本、简单再生产还是扩大再生产都没有违反商品交换规律。同时,占有方式的根本变革,丝毫没有触犯与商品生产相适应的所有权。因为,无论在产品归劳动者所有的简单商品生产时期,还是在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资本主义时期,都是有效的。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都是占有劳动的人,拥有对商品的所有权。
最后,马克思指出了所有权发生转变的原因,这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一旦成为商品,转化就不可避免。并且,劳动力成为商品才使商品生产普遍化。 二、资本积累量的决定因素
这是在第22章第25节,特别是其中的第34节讨论的。 22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第25节)
在第22章第2节,马克思分析了古典经济学在积累问题上的错误见解。古典经济学从工业资本的利益出发,反对两种代表旧贵族思想的错误倾向:非生产性消费和守财奴思想。认为,资本积累是每一个公民的首要义务,而单纯的货币贮藏不能扩大生产带来新的利润。
古典经济学强调,资本积累是由生产工人而不是由非生产工人消费

8
剩余产品。这一点是正确的。但古典经济学却由此出发,错误地把资本积累看作是仅仅用于购买劳动力。这与斯密教条有关。
马克思对资本积累量的考察从两个方面进行:剩余价值分割为资本与收入的比例(第22章第3节)和分割比例一定条件下的积累量的决定因素。
在剩余价值量一定时,积累量取决于剩余价值中用作积累的部分的比例。剩余价值的分割比例表面看是资本家的个人意志行为,实际上是执行资本的职能,是人格化资本的行为,是受客观经济规律支配的,是由剩余价值动机和竞争压力决定的。因此,决不能用资本家的个人行为来说明。从资本主义积累的发展看,资本家的个人消费与资本积累是一同增长的。资本家的挥霍性消费甚至成为争取信用的必要。正是从人格化资本的角度,马克思高度评价了资本积累,指出资本积累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从而为一个更高级的、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创造现实的基础。
在剩余价值分割一定的情况下,资本积累量取决于如下因素:劳动力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力、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之间差额的扩大、预付资本的量。
劳动力的剥削程度的提高包括降低工人工资、延长工作日和提高劳动强度。马克思在考察中特别指出,资本一旦合并了形成财富的两个原始要素,它便能获得一种张力,可以不受资本量的限制而增加剩余价值,从而增加资本积累。
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对追加资本、职能中的资本和转移旧价值产

9
生一系列重大影响,从而对资本积累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影响表明,社会劳动生产水平的提高,是加速资本积累的有决定性意义的条件。在考察中,马克思特别强调科学技术进步和应用在资本积累中的决定性作用。
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的差额作为决定资本积累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由不变资本中的固定部分的周转方式决定的。这种差额越大,可以用作资本积累的基金就越大,劳动资料中能够提供无偿服务的部分也越大。
在劳动力剥削程度一定时,剩余价值量取决于同时被剥削的工人人数,这又取决于预付资本量的增加。因此,预付资本量越高,剩余价值量也就增加得越多。另一方面,生产规模是随着预付资本量一同增大的,加速资本积累的一切因素也就越能发挥作用。 三、资本主义积累规律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积累不仅使资本规模即量发生变化,而且使资本有机构成即资本的质发生变化。但在研究中,马克思首先考察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时,积累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从而揭示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在资本有机构成不变条件下,随着资本积累的增加,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会增加,工人就业会因此而增加。当劳动力需求因资本积累的增加而大于劳动力供给时,工人的工资会提高。但这种情况不会改变生产的资本主义性质,并且,资本积累本身规定了工资变动的界限,将工资的变动控制在适合资本增殖需要限度内。实际上,积累与工资并不是两个彼此独立的量,相反,是同一工人人口所提供的有酬劳动和无酬劳动之间的关系。如果工人阶级提供的并由资本家阶级所积累的无酬劳动量增长得十分迅速,以致于只有大大追加有酬劳动才能转化为资本,则工
10
人工资会提高,无酬劳动会减少。工资的增加和无酬劳动的减少一旦达到影响资本增殖正常进行的程度,资本积累就会被削弱,对劳动的需求就会减少,工资就会下降。“可见,劳动价格的提高被限制在这样的界限内,这个界限不仅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不受侵犯,而且还保证资本主义制度的规模扩大的再生产。”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在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情况下,资本积累会造成相对过剩人口。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是在资本积聚、资本集中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资本积聚会受到社会财富的绝对增长的限制。资本集中则打破了这种限制。促进资本集中的两个重要手段是竞争和信用。
竞争加速了集中过程。竞争是通过使商品价格便宜来进行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便宜取决于劳动生产率,而劳动生产率又取决于生产规模。
信用制度的发展也加速了资本集中过程并成为资本竞争的一个可怕的武器。
资本积累、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相互促进:一方面,资本积累和由此而来的资本积聚会引起资本集中;另一方面,资本集中又会加速资本积聚。
随着资本积累的增进和资本集中的发展,追加的新资本和原有的旧资本都会利用新的发明进行技术改革,从而使资本有机构成迅速提高,大大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这就是可变资本相对量递减规律。
随着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可变部分的比重下降,导致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绝对或相对减少,由此导致资本主义的相对过剩人口。这

11
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
相对过剩人口不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产物,而且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存的必要条件。
资本积累中可变资本的增减决定劳动需求,劳动需求又决定工资的高低变动。于是,相对过剩人口调节工资的变动,使劳动供求关系绝对符合资本的要求。
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有三种形式:流动的、潜在的和停滞的。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积累的对抗性。 四、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
在第24章,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的最初来源。这个问题在前面的分析中,一直是存而不论的。现在需要回答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不仅是要说明资本的历史形成,而且要回答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全章共七节,第一节科学地给出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含义,是全章的理论概括。这一节指出,资本原始积累是凭借暴力强使小生产与生产资料相分离的过程,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第二、三节考察了农村居民被剥夺和在国家政权高压下变成隶属于资本的雇佣劳动者的过程。第四至第六节考察农业和工业资本家的产生以及国内市场的形成。最后,在第七节,从资本原始积累联系到资本主义积累发展的历史趋势,指出资本主义会被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所代替的必然性。 五、资本的本质
在第25章,马克思以总结的形式做出分析的。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一种以物为媒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12
第七篇导读
第七篇 导言(P619620
产业资本循环概述和《资本论》第23卷的研究对象。 本篇的两个基本假定 本篇的研究对象
21 简单再生产
一、一切社会所必须的再生产及其基本条件(P621.12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及其基本特征(P621.3634.2 1.再生产的社会性质决定于生产的社会性质(P621.3622.1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分析简单再生产的意义(P622.2 3.分析简单再生产得到的资本主义的新的特征(P622.3634.2 22章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
研究由资本积累引起的扩大再生产,进一步揭示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1节规模扩大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一、资本积累及其基本条件(P635.1637.3 1.资本积累的概念(P635.1 2.单个资本积累(P635.2636.2 3.资本积累所需要的基本条件(P636.3637.3 二、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P638.1644.2 1.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规律
13
(P638.1639.3 2.(P639.4640.1 3. (P640.2644.1 4.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根本条件(P644.2 三、积累过程中资本性质的变化(P644.3645.1 2节政治经济学关于扩大再生产的错误见解
一、古典经济学在积累问题上反对两种旧思想(P645.2646.1 二、古典经济学的一种含糊观点(P646.2648.2 3节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节欲论
一、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及其分割比例的确定(P648.1649.2 二、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和资本家的历史进步作(P649.3650.1 三、资本家的挥霍和积累一同增长(P650.2653.2 四、批判“节欲论” (P654.1656.2 4节几种同剩余价值分为资本和收入的比例无关
但决定积累量的情况: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劳动生产力;所使用的资本和所消费的资本
之间差额的扩大;预付资本量
一、劳动力剥削程度的提高(P657.2663.2
14
1.降低工人工资
2.延长工作日,提高劳动强度以增加积累基金 二、社会劳动生产力水平的提高(P663.3666.1 1.对追加资本的影响 2.对职能中的资本的影响 3.对转移旧价值的影响
三、所用资本与所费资本之间差额的扩大(P666.2668.1 四、预付资本量的增加(P668.2 5节所谓劳动基金
一、资本特别是可变资本不是一个固定的量(P668.3670.1 二、不能把劳动基金的资本主义限制说成是社会自然限制(P670.2671 23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研究的主题是资本积累过程中资本的增长对工人阶级命运的影响,揭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资本积累不仅引起资本量的变化,而且引起资本构成上的质的变化。与此相关,资本积累不仅引起工人数量的增加,而且引起来质的变化,造成相对过剩人口,形成产业后备军。这一切对工人阶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本章理论上的最重要环节是马克思创立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在积累中的变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冲突的具体反映。因此,对资本有机构成及其在资本积累中变化的研究,可以揭示出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5
1节资本构成不变,对劳动力的需求随积累的增长而增长 一、资本有机构成(P672.2673.1 二、假定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积累即使可以提高工人工资,也丝毫不会改变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性质(P673.2680.1 1.资本积累是资本关系的扩大和工人阶级的增加 2.劳动对资本的从属关系不会改变
3.资本积累规定了工资变动的界限,将工资的变动控制在适合资本增殖需要的限度内
三、批判自然人口规律,揭示资本主义积累规律(P680.1681.1 1.积累是自变量,工资是因变量
2.资本、积累和工资率的关系,是同一工人人口所提供的无酬劳动与有酬劳动的关系 3.资本主义积累规律
2节在积累和伴随积累的积聚 的进程中资本可变部分相对减少
一、资本积累与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P682.2684.2 二、资本积累和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互推动,引起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P684.3685.1 三、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促使个别资本增大,从而促使资本有机构成提(P685.2689.2
16
1.资本积聚 2.资本集中 四、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使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P689.34 2节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的累进生产
一、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产物(P689.5691.1 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特有的人口规律(P691.2692.1 三、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要存在条件(P692.2696.3 四、在积累过程中,相对过剩人口的增加比可变资本的相对减少进行的更为迅速 (P696.4698.1 五、相对过剩人口调节工资的变动,使劳动供求关系绝对符合资本的要(P699.1702 1.概述资本积累、相对过剩人口和工资运动的内在规律 2.批判“工资铁律” 3.批判“游离补偿论”
4节相对过剩人口的各种存在 形式。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一、剩人口的存在形式(P703706.2 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P707.1708.1 三、批判永久化的自然规律的错误(P708.2711.1 5节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规律的例证(略)

17
24章所谓原始积累
1节(略)
一、本章的研究主题(P781.1 二、原始积累的实质(P781.2-783.1 三、原始积累的历史是用暴力剥夺小生产的历史(P783.2784.2 2节(略)
一、被剥夺的历史过程(P784.3791.1 二、剥夺农民的暴力手段和无产阶级的形成(P791.2801.1 3节(略)
一、资产阶级国家通过血腥立法迫使被剥夺者成为雇佣工人(P802805.3 二、新兴资产阶级运用国家权力,把工资强行限制在有利于赚钱的界限
18
4节(略)
一、农业资本家产生的历史过程(P811.1811.2 二、促进农业资本家发展的历史因素(P811.3813.1 5节(略)
一、农业革命对工业发展的反作用(P813.2815.1 二、工业资本的国内市场的形成(P815.2817.1
6节(略)
一、业资本家产生过程的特点(P818.1819.2 二、集中的有组织的暴力在工业资本家起家和发展中的作用(P819.3829.1 7节(略)
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然性(P829.2831.1 二、资本主义被剥夺的历史必然性(P831.2832.1
19
三、概括与对比两个剥夺,论证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P832.23 25章现代殖民理论
一、混淆不同私有制的辩护观点,在殖民地的事实面前破产了(P833841.3
二、“系统的殖民”理论的实质同(P841.4843
第二节 资本积累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资本关系再生产理论与经济体制的内生稳定性 二、资本积累机制与资本效率
三、资本张力思想与节约型经济的微观基础建设 四、信用与资本并购和资本市场建设 五、价格竞争的基础与市场秩序建设
六、资本积累、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七、资本积累与劳资关系和谐

《资本论》第1卷导读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第一节 剩余价值理论

引言
第二至第六篇是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

20
济学的核心内。剩余价值表现为利润、利息和地租,因此,首先应当对剩余价值本身进行考察。
剩余价值理论也是马克思的生产理论以及企业理论的主要部分。剩余价值无非是剩余劳动或经济剩余的特殊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剩余价值理论对市场经济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1.方法与结构 2.基本内容
剩余产生条件理论,剩余生产理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理论。
第二篇 货币转化为资本 第四章货币转化为资本
研究对象:货币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资本。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即要素的特定的社会结合方式。这一篇与第七篇第24章第1——6节从逻辑与历史上解决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问题。 方法:比较分析、矛盾分析。
结构:首先分析货币与资本在运动形式上的区别;其次,分析资本运动形式中产生的矛盾;最后,解决矛盾。 一、资本的总公式
1.货币是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P167——168.1
2.货币与资本在运动形式和内容上的区别(P168.2——177.2
货币的运动形式与资本的运动形式(两种不同的流通) 两种流通在形式上的共同点与区别

21
两种流通在内容上的区别 3.资本总公式(P177.3——4 二、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1.作为资本的货币在流通形式上的矛盾(P177.5——179.1 2.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P179.2——186.2 [对四种典型情况的分析。“零和博弈”] 3.P186.3——188.1
4.剩余价值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P187.5——188.1
5.188.2——189.1 三、劳动力的买和卖
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P189.2——190.2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P190——193.2
3.劳动力价值和决定劳动力价值的三个因素(P193.3——197.1 4.P197.2200.1
第三篇绝对剩余的生产
引言
在技术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研究剩余价值生产。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考察是整个剩余生产理论的起点,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既是剩余价值生产一般,又是剩余价值生产特殊。剩余价值是经济剩余的一种特殊的历
22
史形式。
1.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一般与特殊相结合;抽象分析;数量分析 2.结构:第57章,一般地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第8章分析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第9章分析剩余量与剩余价值率的关系。
第五章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一、劳动过程
1.劳动过程的一般性质(P201.1——209.1
2.劳动过程作为资本家消费劳动力过程的特点(P209.2——210.3 二、价值增殖过程
1.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P211.1 2.价值形成过程(P211.2——219.1 3.价值增殖过程(P219.2——221.2
4.P221.3——224.2
第六章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
第七章剩余价值率
一、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剩余价值率(mm
v二、产品价值在产品相应部分上的表现
WCVM,每一个产品的价值构成都是如此。另一种分割方法:W1C,W2V,W3M

23
三、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 四、剩余产品
“决定剩余价值率的,不是剩余价值同资本总额的比率,而是剩余价值同资本可变部分的比率,同样,决定剩余产品的水平的,也不是剩余产品同总产品的其余部分的比率,而是剩余产品同代表必要劳动的那部分产品的比率。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决定的目的,同样,富裕程度不是由产品的绝对量来计量,而是由剩余产品的相对量来计量。
第八章工作日
[劳动与资本围绕工作日展开的斗争。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由不同的规律调节。必要劳动时间由劳动力再生的时间调节,而剩余劳动时间则完全取决于工人与资本家阶级的斗争。
必要劳动时间问题在第四章已经作了阐述,这里对工作日的研究实际上是对剩余劳动时间长短的研究。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P26036。在本篇前几章,阐明了剩余价值生产的一般原理,这为直接研究绝对剩余价值奠定了理论基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一定的前提下,靠绝对延长工作日实现的。因此,工作日长度问题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核心问题。这决定了本章在本篇中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方法:实证分析,案例分析
结构:第一部分为第1节,说明决定工作日界限的因素,指出围绕工作日长度问题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之间展开的激烈斗争;第二部分为第24节,揭露资本家是如何千方百计延长工人劳动时间的;第三部分为第57节,详细察了工人阶级为争取正常工作日而斗争的历史过程。

24
“在平等的权利之间,力量就起决定作用。P262] 第九章剩余价值率和剩余价值量
一、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率(mm)与剩余价值量(m
vmVvM
kanaMf(A,T,mMA0,MT0,Mm0
dAdt0时,则dmdtT
dmdt0,dvdt0时,dMdV0
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低限额(α=8 三、两点结论
第一,在生产过程中,资本发展成为对劳动的,即对发挥作用的劳动力或工人本身的指挥权。
第二,资本发展成为一种强制关系,迫使工人阶级超出自身生活需要的狭隘范围而从事更多的劳动。 四、劳动对资本的隶属关系
形式上的隶属。工艺技术没有变化,但已经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劳动。
第四篇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引言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形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进行组织技术创新,改变生产方式本身。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改变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形成了独特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劳动失去了独立性,成为局部劳动,工人成为局部工人。在这种情况下,工人只有同工厂的整个机器体系发生联系才能生产某种
25
产品。由此形成劳动对资本的实际上的隶属关系。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三个基本阶段也就是资本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
相对剩余生产理论构成马克思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把对劳动和平力的提高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理论分析,同资本主义造成的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化的历史过程结合起所作的分析,对工业史研究,特别是企业理论都产生了实质性影响。
1.方法: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历史与逻辑相统一 2.结构:第一部分为第10章,分析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机制,为全篇的分析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为第11—第13章,考察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三个基本历史阶段。
3.重点理解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形成机制
在剩余价值规律作用下,个别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作为外在强制力,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使劳动生产力不断提高,形成相对剩余生产。与此相适应,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持续创新,生产成为科学技术在工艺上运用的过程。
dWidLi0,WEWimcLiLEWiWETTaTmdTdt0时,dTmdTa0 TaWaWaf(LadWadLa0,因此dTmdLa0dmXdL0
第十章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
一、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P347.1——350.2 1.提出问题(P347.1——348.1
2.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P348.2——349.1 3.降低劳动力价值必须提高劳动生产力,进行创新(P350.1 4.相对剩余价值的概念及其与绝对剩余价值的区别(P350.2 二、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机制(P350.3——355.1
1.劳动力价值随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降低,这是资本的一般的必然的趋势,而不是个别资本的直接目的(P350.3——351.1

26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各个资本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竞争中实现的P352.2——355.1
[1.劳动力价值=3=6小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m=1,工作日=12小时。12小时新价值=6元,生产产品12件,转移旧价值6元,每件产品价值=1元,其中新价值=0.5元,12(件)×0.5=6元新价值。6-3=3m=1劳动生产力提高1倍,在12小时内生产了24件产品,生产中转移的旧价值=12元,创造的新价值=6元,每件产品的价值=0.5元旧价值+0.25元新价值=0.75元。但产品的社会价值没变,每件1元,按每件1元出售,共得24元,24-15元预付资本=9元剩余价值,9-3元正常剩价值=6超额剩余价值,m=3
假定价格=价值,则0.75<Pi<1就可以获得一定量的超额剩余价值。 2.市场容量问题。
3.超额剩余价值在性质上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用劳动时间比例来说明:资本i12小时生产24件产品=24元,其中12元为旧价值,12元为新价值,因此,每小时创造新价值1元,补偿劳动力价值3=3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其余为剩余劳动时间。其他资本的必要劳动时间为6小时,资本i工作日长度不变的前提下,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生产力特别高的劳动起到了自乘的劳动的作用。
4.超额剩余价值具有暂时性。当竞争使劳动生产力普遍提高以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决定条件发生变化,超额剩余价值消失,社会价值下降。一旦这种下降影响到再生劳动力所必需的劳动时间,劳动力价值就会下降,结果形成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三、资本生产中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的及其对抗性(P355.2——357.1 1.提高劳动生产力,使商品便宜,并通过商品便宜来使劳动力便宜,是资本的内在冲动和经常趋势(P355.2
2.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的在于通过商品价值的降低,增加剩余价值(P356.1
3.资本主义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目的是要通过缩短工作日中的必要劳动时间来延长剩余劳动时间(P356.2——357.1 四、资本的创新作用(第十一章至第十三章概述) 1.协作、分工和工场手工业、机器大工业 2.企业制度
3.科学技术成为致富手段
4.创新的社会后果:向更高级的社会制度过渡创造条件 5.资本发展生产力的局限性
第五篇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7
引言
本篇在前两篇分别考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是,从综合角度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即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统一中,综合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考察前两篇在分别分析时没有阐明的问题。是前两篇的继续和补充。 1.方法:在分析的基础上的综合,数量分析
2.结构:第14章说明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的统一;15章考察劳动力价格和剩余价值量的变化的各种情况;第16章分析剩余价值率的各种公式,指出古典经济学关于剩余价值率的错误公式。
第十四章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
一、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劳动(P555.1——557.1
二、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相互关系(P557.2——559.1 三、剩余价值生产的自然基础和历史前提(P559.2——563.4 四、经济学在剩余价值起源和性质问题上的错误见解(P563.5——566
第六篇工资
引言
工资理论是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剩余生产理论的完成。主要任务是说明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这种转化形式如何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生产。工资理论是《资本论》转化形式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抽象范畴具体化的体现。 1.方法:从一般到特殊
一、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P585——589.1

28
1.劳动不是商品,它本身没有价值。 2.劳动不具有商品性质,不能作为商品出售。 3.把劳动看作商品违反经济规律。
4.劳动的价值这类虚幻的用语是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的范畴。 二、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P589.2——591.2 1.劳动力价值表现在工资这个转化形式上。 2.从工资形式看,似乎工人得到了全部劳动报酬。 3.工资形式掩盖了资本关系。
三、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必然性(P591.3——593 1.资本和劳动的交换关系表现为一般的商品卖买关系。 2.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是普通意识无法领会的。
3.工资形式使工人看不清劳动力价值与工资之间的真实关系。 4.从资本角度看。
5.工资的实际运动似乎证明被支付的是劳动本身的价值。 四、工资形式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五、工资的国民差异

第二节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劳动力的性质与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

29

二、剩余的性质与企业治理
三、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的自主创新机制 四、工资制度与企业效率
五、市场经济中的劳资关系与政府的微观规制


3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ff6fac90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a6.html

《--《资本论》导读资本积累理论及其现实主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