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发布时间:2020-07-15 10:04:57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黄沙梁

刘亮程

    我一直在找一个机会回来,二十年前,当我坐在装满旧家具和柴火木头的拖拉机上,看着黄沙梁村一摇一晃远去时,我就想到了我还会回来。那时我并不知道这个小村庄对我的一生有多大意义。它像做一件泥活一样完成了。在我像一团泥巴可以捏来塑去的那时,它把我顺手往模子里一扔,随意捣揉一番,一块叫刘二的土块便成形了。在那一刻,我还有许多重塑的机会,如果它觉得不满意,可以揉扁,洒点水,重脱一次、再重脱一次。但我知道一个村庄不会把更多的时间花在一个人身上,尽管一个人可以把一生时光耗费到村庄。可是现在不行了。土块已经变硬、成形。我再也无法成为另外一个人。甚至,无法再成为别的地方的人。尽管我以后去过许多地方,在另外的土地和人群中生活多年,它们最终没有改变我。 在我对许许多多的人生目标感到无望和淡漠时,我发现自己正一步步地走近这个叫黄沙梁的村子。

    我记得我们是在哗哗的落叶声里离开黄沙梁村。满天空飞着叶子,拖拉机辗起的一长溜尘土,像面大旗向东飘扬。我记住那场风的颜色,金黄金黄。记住那些树在风中弯曲的样子,这跟每年秋天的风没什么不同。每年秋天,我们都在一场一场的西风里,把田野上最后的一点粮食收回来,最后一片禾秆割倒,拉回家码上草垛,赶到头一场雪落下时,地里的活已全部干完,一年就算结束了。腾空的田野里除了放牲口、落雪,再没有人的事情。

    只是这一次,我们在这片田野上的活彻底干完了。我们扔下几十年的生活。不知将要搬去的那地方的风会怎样地吹乱我们。

    拖拉机刚一出村两个妹妹便哭了。母亲一声不吭。我侧躺在车厢的最后面,面朝着村子,一把干草遮在脸上,泪水禁不住流了出来。

    这是我们第二次搬家了。

    或许是第三次。母亲把我生在逃荒路上那一次我没有记忆,我也从没问过母亲我们从甘肃金塔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那段漫长路途中发生的事情,我相信迟早我会自己想起来,我那时经历的一切,都完整地深藏在我的记忆里。

    “火车一进新疆你就出生了,早产了三天,把一车厢人都忙搅坏了。幸亏你奶奶会接生,大伙让出一排座位,你父亲绷一面床单挡住人,你大哥才四岁,怯怯地站在边上看。

    “进新疆时我们家四口人,你来了,又多了一口。

    早年我听母亲说起过一次。我有心没心地听着,像听一件跟自己没关系的事情。母亲说的是她自己的记忆。我还不知道那时我一睁眼看见的、我在母亲腹中听见和感觉到的一切是什么样子。

    “你生得还算顺利。母亲说,可能火车轮子咣当咣当的响声让你烦了。你在肚子里动的时候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觉得你已经懂事了,啥都知道了。生你大哥时我没感到什么,生你弟弟妹妹时也没这种感觉。

    “你爹在火车上给你起了名字,叫进疆子。意思是进新疆得子。

    从我记事起村里人就叫我刘二,一直这样叫。家从老皇渠村搬到黄沙梁后还这样叫。他们叫我大哥刘大,叫我两个弟弟刘三、刘四。我知道如果我不离开黄沙梁,等我五十岁或六十岁时,他们就会叫我刘老二。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进黄沙梁为题,表明作者虽在空间距离上与黄沙梁愈来愈远,但在心里距离上却是与故土黄沙梁越来越近。

B.以泥巴在模子里捣揉与成形比喻故土对我的生命塑造,比较别的土地却始终不能改变我,表现了黄沙梁对我而言不可取代的特殊意义。

C.村里人叫我刘二,叫我大哥刘大,叫我两个弟弟刘三、刘四,这种称呼通俗朴素,与黄沙梁平凡、简陋的乡土生活环境是吻合的。

D.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黄沙梁的人情世故,有一种安静、恬淡的田园气息,给人以久违的真朴之美。

2)黄沙梁具有怎样的内涵?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3)文章有哪些独特的叙述方式?请简要分析。

【答案】 1D

2是一个具有新疆边地特色的小村庄;是一座与作者血肉相连的生活村落;是作者灵魂深处的精神家园(精神的依托和载体);作者艺术创作的独特空间;是飞速发展的文明时代人们的共同的心灵故乡。

3以第一人称叙述,真实亲切;以刘二作为叙述人物(代言人),增强了文章的乡土性;以蒙太奇表现手法,把几个看似不相关实则与黄沙梁相连的镜头组合在一起,表现乡土主题;以三次回忆,由近及远,不断丰富文章内容,表现我与黄沙梁的渊源;题目是走进黄沙梁,而行文则是愈来愈远的两次搬家,以反向构思凸显了作者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回归。

【解析】【分析】(1D项,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黄沙梁的人情世故,有一种安静、恬淡的田园气息错误,文中并没有着力以细腻的笔触描写黄沙梁的自然风物和人情世故,只是概略地提及了离开黄少梁时看到的景象及每年收粮食的情景,以及村里人对的兄弟的称呼。另外文中也没有明显的安静、恬淡的田园气息。故选D项。

2)文中母亲说火车一进新疆你就出生了,可以判断出黄沙梁是一个具有新疆边地特色的小村庄。第一段中说作者一家从黄沙梁搬离,又说在我像一团泥巴可以捏来塑去的那时,它把我顺手往模子里一扔,随意捣揉一番,一块叫刘二的土块便成形了,作者说尽管自己在另外的土地和人群中生活多年,它们最终没有改变我,可见黄沙梁是作者曾经生活过的村落,它塑造了作者,成就了作者的个性,是与作者血肉相连的村落。文章开头说我一直在找一个机会回来,第一段结尾又说在我对许许多多的人生目标感到无望和淡漠时,我发现自己正一步步地走近这个叫黄沙梁的村子,表明作者在心里与黄沙梁越来越近,它能让作者在失意的时候得到安慰,可见黄沙梁是作者的精神的依托和载体,是作者灵魂深处的精神家园。联系作者的创作情况,可知,作者笔下很多故事都发生在黄沙梁,是黄沙梁成就了作者的作家梦,可以说黄沙梁是作者艺术创作的独特空间。对于处于飞速发展的文明时代的人们来说,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的黄沙梁,所以黄沙梁还有另外的象征意义,它是是飞速发展的文明时代人们的共同的心灵故乡。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本题答案。

3)从叙述人称来看,全文以第一人称展开,用的视角娓娓道来,仿佛是在与读者面对面谈心,有真实亲切之感。本文的作者为刘亮程,但文中作者像村民一样称呼自己为刘二,增强了文章的乡土性。从内容组合的角度来看,文章描写了离开黄沙梁时的自然景象和家人的反应,回忆了自己出生的场景,最后写了村里人对自己的称呼,这几件事就像电影中一个个镜头,它们之间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关联,但却都与黄沙梁有关,作者在文中以蒙太奇表现手法把这几个镜头组合在一起,表现了乡土主题。作者先回忆了自己离开黄沙梁的情景;又回忆了自己出生的情景,也就是自己一家人进入黄沙梁的情景;最后回忆了村民对自己的称呼,时间上由近及远,使文章内容不断丰富。从构思的角度来看,文章题目为走进黄沙梁,黄沙梁不仅是作者曾经生活过的村庄,更是作者的精神家园,文中却写了两次搬家,而且文中写的最后一次搬家是离开黄沙梁,这种反向构思有凸显作者身体与精神双重回归的作用。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归纳出本题答案。

故答案为:⑴D

⑵①是一个具有新疆边地特色的小村庄;是一座与作者血肉相连的生活村落;是作者灵魂深处的精神家园(精神的依托和载体);作者艺术创作的独特空间;是飞速发展的文明时代人们的共同的心灵故乡。

⑶①以第一人称叙述,真实亲切;以刘二作为叙述人物(代言人),增强了文章的乡土性;以蒙太奇表现手法,把几个看似不相关实则与黄沙梁相连的镜头组合在一起,表现乡土主题;以三次回忆,由近及远,不断丰富文章内容,表现我与黄沙梁的渊源;题目是走进黄沙梁,而行文则是愈来愈远的两次搬家,以反向构思凸显了作者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回归。

【点评】(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本类型题目一定要善于追本溯源寻依据,抓因求果找理由,此类题目的有效信息往往是隐蔽的、分散的。根据要求非常谨慎地从原文中寻找辨识有效信息,并将有效信息进行剪辑组合,形成全面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3)本题考查对叙述方式的理解分析,可从人称角度、叙述顺序、行文结构等几方面理解。

筛选信息答题步骤:首先,审清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第二,认真阅读文本,找到相关的答题区间;第三,整合形成答案,注意条理清晰。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只欠母亲

赵鑫珊

    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

    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

    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先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

    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着决定命运的信件。

    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

    “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

    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

    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

    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

    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

    “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

    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

    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

    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

    听妺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

    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一一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

    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

    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

    “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

    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天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

    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

    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

    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

    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这回妈没有哭。

    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

1)下列选项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

B.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

C.散文用拙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饱含浓情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

D.当赵宝珊出生后,母亲为了挣回在赵家的地位,偷偷求神拜佛,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反映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的现象很严重。

2)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意义?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

3)文中母亲有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答案】 1A

2从内容上,体现了收到了通知书,令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但这一分别,将是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在结构上,文章是以回忆式的结构安排的,以幸福的情节开头,以忏悔的情绪结果,而此句正好照应了全文的的结构安排,奠定了感情基调,自然地引出下文叙述,有助于读者对散文情感的把握。

3不善言辞:默默为收拾行李,暗暗垂泪。充满母爱:为儿子四处筹钱准备学费。忠厚、老实: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好强:偷偷去万寿宫拜佛,为了能赶上堂兄而早早让读书、发蒙。

【解析】【分析】(1A项,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错误,于文无据,从文中来看,当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主要是为儿子的胜利而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获得成就而感到满足。故选A

2)本题中,从内容上看,第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引起下文第接到通知后引起的母亲的笑和文本第上学母亲的哭;从结构上看,下文就是围绕母亲的笑和哭来叙述,由此可以看出该段有统领全文的作用。其次,第段的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根据以上分析可运用简洁的语言进行表述。

3)根据文中语句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以看出母亲不善言辞的性格特点;文本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可以看出母亲对孩子的爱;文本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可以看出母亲忠厚老实的性格特点;文本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可以看出母亲好强的性格特点;根据以上分析可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

故答案为:⑴A

⑵①从内容上,体现了收到了通知书,令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但这一分别,将是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在结构上,文章是以回忆式的结构安排的,以幸福的情节开头,以忏悔的情绪结果,而此句正好照应了全文的的结构安排,奠定了感情基调,自然地引出下文叙述,有助于读者对散文情感的把握。

⑶①不善言辞:默默为收拾行李,暗暗垂泪。充满母爱:为儿子四处筹钱准备学费。忠厚、老实: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好强:偷偷去万寿宫拜佛,为了能赶上堂兄而早早让读书、发蒙。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把握重要段落作用的能力。通读文章,理解文意,从内容和结构分析作用。(1)内容角度。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奠定感情基调),与全文主旨有怎样的联系。(2)结构角度。这是重点。既要考虑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更要考虑句子所在段落在全文中的位置。如果句子所在的段是开头段,则要考虑:点明题目;开门见山;总领全文;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形成对比、反衬,使文章有波澜;交代思路等作用。

3)此题考查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忆半农

鲁迅

    这是小峰出给我的一个题目。

    这题目并不出得过分。半农去世,我是应该哀悼的,因为他也是我的老朋友。但是,这是十来年前的话了,现在呢。可难说得很。

    我已经忘记了怎么和他初次会面,以及他怎么能到了北京。他到北京,恐怕是在《新青年》投稿之后,由蔡孑民先生或陈独秀先生去请来的,到了之后,当然更是《新青年》里的个战士。他活泼,勇敢,很打了几次大仗。譬如罢,答王敬轩的双簧信,字和字的创造,就都是的。这两件,现在看起来,自然是琐屑得很,但那是十多年前,单是提倡新式标点,就会有一大群人若丧考妣,恨不得食肉寝皮的时候,所以的确是大仗现在的二十左右的青年,大约很少有人知道三十年前,单是剪下辫子就会坐牢或杀头的了。然而这曾经是事实。

    但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但是,要商量袭击敌人的时候,他还是好伙伴,进行之际,心口并不相应,或者暗暗的给你一刀,他是决不会的。倘若失了算,那是因为没有算好的缘故。

    《新青年》每出一期,就开一次编辑会,商定下一期的稿件。其时最惹我注意的是陈独秀和胡适之。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罢,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那门却开着的,里面有几枝枪,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适之先生的是紧紧的关着门,门上粘一条小纸条道:内无武器,请勿疑虑。这自然可以是真的,但有些人一至少是我这样的人有时总不免要侧着头想一想。半农却是令人不觉其有武库的一个人,所以我佩服陈胡,却亲近半农。

    所谓亲近,不过是多谈闲天,一多谈,就露出了缺点。几乎有一年多,他没有消失掉从上海带来的才子必有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艳福的思想,好容易才给我们骂掉了。但他好像到处都这么的乱说,使有些学者皱眉。有时候,连到《新青年》投稿都被排斥。他很勇于写稿,但试去看旧报去,很有儿期是没有他的。那些人们批评他的为人,是:浅。

    不错,半农确是浅。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

    但这些背后的批评,大约是很伤了半农的心的,他的到法国留学,我疑心大半就为此我最懒于通信,从此我们就疏远起来了。他回来时,我才知道他在外国钞古书,后来也要标点《何典》,我那时还以老朋友自居,在序文上说了几句老实话,事后,才知道半农颇不高兴了,驷不及舌,也没有法子。另外还有一回关于《语丝》的彼此心照的不快活五六年前,曾在上海的宴会上见过一回面,那时候,我们几乎已经无话可谈了。

    近几年,半农渐渐的据了要津,我也渐渐的更将他忘却:但从报章上看见他禁称蜜斯之类,却很起了反感:我以为这些事情是不必半农来做的。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回想先前的交情,也往往不免长叹。我想,假如见面,而我还以老朋友自居,不给一个今天天气……哈哈哈完事,那就也许会弄到冲突的罢。

    不过,半农的忠厚,是还使我感动的。我前年曾到北平,后来有人通知我,半农是要来看我的,有谁恐吓了他一下,不敢来了。这使我很惭愧,因为我到北平后,实在未曾有过访问半农的心思。

    现在他死去了,我对于他的感情,和他生时也并无变化。我爱十年前的半农,而憎恶他的近几年,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因为我希望他常是十年前的半农,他的为战士,即使罢,却于中国更为有益。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八月一日。

【注释】①1928年鲁迅任《语丝》主编期间,选登了一篇读者来信。这封信纠正了刘半农发表在该刊的一篇文章中的一个史实性错误。指刘半农于1983年到1934年间发表于《论语》《人世间》等刊物的《桐花芝豆堂诗集》和《双风凰砖斋小品文》等。

(有删改)

1)下面对散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散文回忆了我与刘半农交往的经历,对五四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刘半农持肯定态度,对半农死之前几年的表现不满。

B.“不错,半农确是浅,对于字,批评刘半农的人理解为思想肤浅,我的理解是其文章内无武器

C.“从去年来,又看见他不断的做打油诗,弄烂古文一句,可见鲁迅对刘半农后来变节继续写陈腐的文言文表达不满。

D.本文是按照现在一过去一现在思路行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缭,既写出刘半农的成绩,也写出半农的不足。

2)下面对鲁迅相关作品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最早的白话小说叫《狂人日记》,作品中的狂人是鲁迅批判的人物形象。

B.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所选的《理水》一文,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

C.《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的一篇杂文,文章对刘和珍等学生徒手请愿行为不赞成。

D.《坟》《野草》《故事新编》《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是鲁迅著名杂文集。

3)联系最后一段,谈谈你对这憎恶是朋友的憎恶一句的理解。

4)根据原文概括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关系由亲到疏的原因。

【答案】 1B

2C

3①“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僧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4刘半农出国留学,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刘半农禁称蜜斯之类,刘思想趋于保守;⑥“五四退潮后,刘半农思想发生了变化,弄烂古文,这是两人疏的最根本原因。

【解析】【分析】(1B项,不错,半农确是浅,对于字,批评刘半农的人理解为思想肤浅,我的理解是其文章内无武器。其中我的理解是其文章内无武器’”错误。根据原文,但他的浅,却如一条清溪,澄澈见底,纵有多少沉渣和腐草,也不掩其大体的清,倘使装的是烂泥,一时就看不出它的深浅来了:如果是烂泥的深渊呢,那就更不如浅一点的好。这是我对刘半农的赞美,是说刘半农的坦率和真诚。B错误。故选B

2A项,作品中的狂人是鲁迅批判的人物形象错误,作品中的狂人,实际上是一个敢于向传统挑战的已经觉醒的知识分子的象征形象,一个敢于向现实的世俗社会挑战的清醒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的象征形象,所以,狂人不是作者批判的人物形象,而是歌颂的人物形象。A错误。B项,《理水》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错误,《理水》选自鲁迅短篇小说集《故事新编》 B错误。C项,正确。D项,《坟》《野草》《故事新编》《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是鲁迅著名杂文集"错误,其中《坟》《且介亭杂文》《华盖集续编》鲁迅的杂文集,《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故事新编》是鲁迅的小说集。D错误。

3)本段文字共有四句话。其中第一句写作者对他的感情没有变,不管生死;第二句强调憎恶之情也只是朋友间的憎恶。第三四句写出了憎恶的原因:一是我希望刘半农是十年前的刘半农,有益于中国的刘半农;近几年的刘半农令我憎恶,是鲁迅的一种表达方式,我愿以愤火照出他的战绩,来突出他以前的战绩,以免使一群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4)本文是按照现在一过去一现在思路行文,语言朴实无华,情感真缭,既写出刘半农的成绩,也写出半农的不足,作者的感情也是有爱有恶。

故答案为:⑴B⑵C

⑶①“这憎恶是鲁迅从朋友立场出发所产生的一种情感,是他对刘半农关切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鲁迅是站在于中国更为有益的高度来要求刘半农的,他认为刘半农应该始终做一个战士。僧恶刘半农的近几年,是为了肯定与突出他过去的战绩,以免陷沙鬼将他先前的光荣和死尸一同拖入烂泥的深渊

⑷①刘半农出国留学,懒于通信,从此两人疏远起来;鲁迅在《何典》序文中说了老实话在《语丝》上发表了指出刘半农错误的读者来信,使刘半农感到不快;刘半农后来据了要津,也影响了两人的关系;刘半农禁称蜜斯之类,刘思想趋于保守;⑥“五四退潮后,刘半农思想发生了变化,弄烂古文,这是两人疏的最根本原因。

【点评】此题考查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涉及句段作用、形象特征、主旨把握等方面。此类题要求学生全面把握文章内容、结构、主旨、手法的基础,明了各个选项的设题角度,仔细辨别,判定正误。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

此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应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文学常识主要涉及作家作品及文体知识,重点是作家风格,作品内容、手法、主题及文体特征与常用手法。大多与教材选文有关,学生在学习中对相关重点要有意识记,同时可以结合古诗文、成语、典故的学习予以积累。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抓住关键词语,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再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解答本题关键在理解朋友的憎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憎恶,通观全文作者的情感态度寻找其内涵,其关切、爱护、惋惜的涵义是看得出来的。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文中的主要事件,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本题的答题区间主要在710段,但是要准确理解这个问题,必须建立在明确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刘半农与他人对比,及其自身前后对比的基础之上。解答本题从文中所叙事件、所写人物中反映出来的感情倾向入手。由亲到疏在文中是有分界点的,在分界点后依序查找,不难得出答案。问题是要注意解答全面,表达简洁准确。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苦寒日子里的火盆

    李文义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冬季农村我家冰冷的土屋里,一个摆放在炕中间的火盆,徐徐地散发着微弱的热量,温暖着家人。

    ‚灰头土脸的火盆,经年磨损已辨不清它的色泽,灰不溜秋不修边幅有些邋遢,是我和母亲挖来房前土坑的黄土,掺拌碎麻绳头仿造泥盆打制而成,盆壁粗糙凹凸不平。但它厚实,耐用,稳重,有如沉静在时光里的老者,静穆地抵御四面八方入侵而来的寒冷。它散发着秋阳晒干的柴草和牛马粪燃烧后的味道,偶尔窜出一丝瘦弱的青烟,嘘寒问暖呵护着家人。

    ƒ年迈的祖母整日厮守着火盆,有如它的保护神。祖母着一袭黑色长袍,黑色网兜罩住稀疏的花发,瘦弱的脸上布满了沧桑的皱纹和老年斑,半眯着凹涩的双眼,青筋裸露枯枝般的双手总是轻轻放在火盆上吸收热量,双膝上下叠加端坐在褥子上,一如默默念经打坐修行的僧尼。祖母喜爱抽烟,一杆尺余长的烟袋伸进火盆,深深一吸,火星闪烁,烟雾缭绕中的祖母如同仙人般养精纳神。左邻右舍难耐寂寞的老姐妹爱串门凑热闹,三三两两围拢着火盆,陪同祖母长枪短炮吞云吐雾,有一搭无一搭地东拉西扯,一坐就是小半天,真应了老太太,小媳妇儿,一个一个有福人儿,不做饭,不淘米儿,坐在炕上烤火盆儿的民谣,寒冷寂寞的时光随着袅娜升腾的烟雾悄悄溜走。

    „数九寒冬的夜晚,闲暇的女孩子也爱扎堆凑热闹,二姐的闺蜜们常挤在我们家。几位穿着花棉袄梳着大辫子透着青春气息的女孩围坐在火盆旁学织毛衣。胖乎乎的二丫是初学,二姐先是平针起好头,再手把手教,食指怎样上线,怎样旋转回针,不厌其烦;黑黝黝的领弟是一知半解,二姐悉心点拨,恰到好处;闪着水灵灵大眼睛的小芹拿着半成品,是来学花样技巧的,两人比比画画,各抒己见。她们唧唧嘎嘎地说着话,说毛线,说款式,说图案,说织法,也说女孩子的悄悄话,说到高兴处,哈哈大笑不止。不小心,织针掉到火盆里,线头被点燃,女孩子惊叫拍打着。一张张甜美秀娟的脸散发出胭脂之气,女孩子的心事梦想和憧憬蕴藏在簇拥的火盆里。   

    …火盆里也有孩子的乐趣。我和四姐五妹在火盆旁写作业,看画本,玩嘎拉哈、翻绳,下五道。有时火盆里埋几个土豆,在抓心挠肝的急切等待中,外焦里嫩散发着芳香的土豆,让枯寂的冬夜充满甜蜜温馨。抓一把玉米、黄豆,散落到火盆里,噗噗噗,一粒粒黄豆变色裂纹;嘭嘭嘭,一颗颗玉米笑成了爆米花,掺杂着孩子们嘻嘻哈哈的欢笑声,惊醒了寂寞的长冬,成为苦寒日子里最简单的幸福。

    †火盆也成为家中议事的中心,家庭中有许多重要事情,都是围坐在火盆旁酝酿成熟的。姐姐们长大了,有媒婆来提亲,父母与客人围坐在火炉旁,喝着茶吸着烟谈论着,媒婆眉飞色舞先是夸赞一番姐姐聪明能干,再口若悬河表扬小伙子吃苦耐劳。父亲时不时拿起小铲子弄一弄火盆,烟灭了,撮点火点燃,几经反复,姐姐的终身大事就敲定了。年关将近,家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商量着购买年货的琐事,火盆映照着家人的脸庞,在寒冷中散发着其乐融融的温情。

    ‡一盆余火,散发着热量,凝聚着人心,温润着一个家庭。在那些苦寒的岁月里,在破旧的老屋里,燃烧着祖孙三代的希望、梦想和未来……

    (选自《散文百家》201802期,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是极力描绘火盆的灰头土脸,粗糙邋遢,随后转折,就是这样的火盆以它的温暖呵护着家人。

B.段中的民谣,说明了当时农村妇女把围在炕上烤火视为一种感觉很爽的生活享受,由家延伸开来,对内容做了很好的拓展。

C.作者虽然描绘的是淳朴的农村生活,却很少使用带有地方色彩的话语,用的是富有表现力的文学性语言,引发了读者诸多遐想。

D.作者对年迈的祖母进行了详细的刻画,运用了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意在凸显祖母往日生活的艰辛和如今生活的惬意。

2)赏析文中画横线的部分。

【答案】 1D

2)此句描绘出孩子们围绕火盆爆烧黄豆、爆烧玉米的场景,照应了题目。运用叠词,使得语句富有节奏感。如噗噗噗”“嘭嘭嘭等词摹拟出了黄豆、玉米入火发岀的声响;一粒粒”“一颗颗突出了数量之多,此起彼伏;嘻嘻哈哈写出了孩子们的欢笑声。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玉米在火盆中开口笑,寂寞的长冬因欢笑声而变得不再寂寞,这都是火盆的功劳。

【解析】【分析】(1D项,意在凸显祖母往日生活的艰辛和如今生活的惬意分析不正确。从原文内容来看,文中对祖母的详细刻画,意在突出祖母的年迈和对火盆的依赖,而非凸显祖母往日生活的艰辛和如今生活的惬意。故选D

2)从内容上看,画线句子写的冬天的夜晚孩子们在火盆城烧黄豆,烧爆米花的事,表现的是苦寒日子里最简单的幸福;从结构上看,照应了文章的标题苦寒日子里的火盆;从手法上来看,一颗颗玉米笑成了爆米花”“惊醒了寂寞的长冬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语言特点来看,噗噗噗”“嘭嘭嘭是象声词,粒粒”“颗颗是叠音词,孩子们的嘻嘻哈哈的欢笑声等,这些词语不仅写出了黄豆、玉米入火发岀的声响,突出了黄豆和玉米数量多,也增加了语言的节奏感,写出了火盆给贫穷生活中的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故答案为:⑴D

此句描绘出孩子们围绕火盆爆烧黄豆、爆烧玉米的场景,照应了题目。运用叠词,使得语句富有节奏感。如噗噗噗”“嘭嘭嘭等词摹拟出了黄豆、玉米入火发岀的声响;一粒粒”“一颗颗突出了数量之多,此起彼伏;嘻嘻哈哈写出了孩子们的欢笑声。采用了拟人的手法,玉米在火盆中开口笑,寂寞的长冬因欢笑声而变得不再寂寞,这都是火盆的功劳。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赏析能力。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不管从哪个角度,都要会结合语境作正确的赏析。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那牵曳阳光的一缕亮腔

王剑冰

    有哪一个县名,是和一个剧种连在一起的?只有弋阳。弋阳腔因弋阳立身,弋阳亦因弋阳腔扬名。弋阳二字本身就很有意味,那么,弋阳腔呢?

    终于听到了,那是在一场雨中。很大的雨,似乎要先沐浴才能听曲。满街筒子都是雨水,哗哗的声音充斥着整个场地,场地里已有不少人等在那里。他们从弋阳的各个方位赶来,湿了鞋子,湿了衣衫,一个个却眼睛明亮,心志高昂,等着锣鼓开篇。戏是《珍珠记》,书生高文举与王金贞悲欢离合的故事。据说是百年老戏,2017年才由弋阳腔剧团复排出来。

    雨的声音不时从门外传来,场内的观众却全然进入了戏中。八场戏环环相连,紧紧相扣,人们有时叫好,有时鼓掌,有时私下里帮腔,直到遭强权拆分的夫妻在包拯的主持下于公堂团圆,才舒心地出了一口气。演出结束了,还有不少人站着迟迟不走。

    我来弋阳腔剧团的时候,部分人员正在排戏,排的是新挖掘出来的传统剧目《芦花絮》,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忠孝内容。

    我就和舞台总监杨典荣聊了起来。老杨75了,说话有些漏风,但吐音有力,精神矍铄。喜欢了大半辈子弋阳腔,人老了,还在团里操心。老杨说,弋阳腔是元末明初的时候,浙江的南戏经信江传入弋阳一带,结合当地乡语和民歌滋生出的一个全新地方腔调,后来,昆山腔、弋阳腔、余姚腔、海盐腔被称为四大声腔。弋阳腔是高腔鼻祖,京剧、湘剧、川剧、秦腔等四十多个剧种无不受到弋阳腔的影响。清康乾时代,内廷都以弋阳腔和昆曲为主要演出曲目,乾隆五十大寿,点的就是弋阳腔。

    排练休息时,我见到了《珍珠记》中扮演王金贞的徐小芳,这位1987年生的鄱阳人,读初二的时候上饶艺校去招生,就进了艺校。四年后毕业,考到了新建的弋阳腔剧团。这个团是新团,年轻人多,同学多,风气正,最重要的还是觉得弋阳腔有前途。她说。她在这里认识了爱人操正。操正在《珍珠记》中扮花脸,扮相让人印象深刻。小芳说,团里的人现在说起来还年轻,可也都三十左右了,再有十年就四十上下,很快的。我想起演老仆的演员,她说她叫黄青南,才32呢。哦,演得真好,把一个善良的老奴演活了。

    弋阳古戏台数量的众多,是我所想象不到的。一个个抱得十分紧密的村庄,竟然收藏着典雅精致的秘密,守护着村子长久的信仰。戏台多数是清代的,也有的从明代坚持到现在。这些老戏台,就像固执地开放在乡野的花树,不仅安抚了生活,也闪亮了历史。

    变化的时代,总会有一些不变的理想,那些同外婆的故事一样老的唱曲,还顽固地统治着农村的喜好。戏台与戏曲也是一种未尽的情缘,当锣鼓声从内里响起,一切都成了上天赐予的浪漫。有些戏台的墙上还留着当年演出的剧目,不仅有《三国传》《水浒传》《岳飞传》《封神传》,还有《金貂记》《卖水记》《花蝴蝶》《借亲配》。看着那些戏台,你会觉得弋阳腔的调子已经渗入各个细部,在许多个夜晚翩衣舞袖,牵扯迷离的月光。是的,那一个个戏台,总为一袭长衫虚席以待,敞亮的空间,也最适合装下青春的梦想。

    信江舒展地流着,这是一条母亲河,无私地养育了弋阳。

    远远地就看见了粉墙黛瓦、飞檐翘角的戏楼,风风雨雨多少年,依然光彩屹立。村里的孩子几乎都集中到了这里,在戏台上疯耍疯闹,说词唱曲。

    你会见到这种情景,饭盆汤碗在那里放着,戏装粉彩在那里摆着。弋阳腔一开唱,男女老少个个仰着脸笑着、呆着或恨着。听戏本身,也是一个美好的故事。风吹起来,场边的树枝在摇动,一颗果实掉落了,砸到地上有一种深刻的响,又一颗果实掉落了。竟然没有谁在意,他们在意着戏里的事,每个人都要从戏里去窥一窥自我。有的泪水挂在脸上,不擦也不抹,就那么随着戏,感同身受地将自己敞开在这个世界里。婆媳关系不好的,或许会在这一刻各自有了触动,夫妻关系有裂痕的,或许会从剧情里看到各自的毛病。失去的还会回来吗?错位的还会复原吗?

    戏真好啊。那一场场戏,就这么看了下去,一直看到鬓霜须白,看到地老天荒。

    明白了,弋阳腔就是弋阳永久的代言,是弋阳百姓永久的感念。此后再提到弋阳,就会想起那牵曳阳光的一缕亮腔。

(摘自《光明日报》2018928号,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中提到舞台总监杨典荣75岁了,说话有些漏风,但还是在剧团操心,这从某个方面表现了老杨对戏曲的喜爱。

B.弋阳腔借弋阳县立身,弋阳县也因弋阳腔名声远扬。作者在首段运用了设问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引人注意,强调二者的相辅相成。

C.文章写变化的时代总有一些老唱曲固地统治着农村的喜好顽固一词作者贬词褒用,写出了农村人对地方戏曲的由衷喜爱。

D.文章的题目那牵曳阳光的一缕亮腔指写形象,意蕴丰富。牵曳阳光,既联系了弋阳县,又蕴含弋阳腔富有发展前途的意思。

2)请分析这些老戏台,就像固执地开放在乡野的花树,不仅安抚了生活,也闪亮了历史。这句话的含意和作用

3)文章中描绘的地方戏曲弋阳腔有哪些方面的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答案】 1B

2含意: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老戏台比作花树,形象地反映了弋阳腔生命力顽强和在当地的普及程度。安抚了生活写出了弋阳腔对人们生活的充实和滋养,闪亮了历史则写出了弋阳腔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作用:总结上文,突出主旨。与前文写人们听戏及写弋阳腔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照应,形象表现了弋阳腔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3历史悠久。弋阳腔元末明初形成,历经明代清代,至今不衰。备受欢迎。弋阳腔的观众多,戏台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剧目多样。剧情引人入胜,富有教育意义。剧目内容多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忠孝内容,有的故事历经悲欢离合,常有团圆的结局。高腔鼻祖,影响深远。弋阳腔是高腔鼻祖,京剧湘剧等四十多个合剧种受到弋阳腔影响。

【解析】【分析】(1B项,运用反问的手法错误,没有反问,最后那么弋阳腔呢,后文作答,也属于设问。故选B

2)此句从……”可知是比喻句,注意比喻义,结合句中的固执地开放”“安抚了生活,也闪亮了历史分析其目的是写弋阳腔生命力顽强”“ 充实和滋养人们的生活”“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作用注意从结构合内容上分析,结构上和前文的弋阳古戏台数量的众多”“守护着村子长久的信仰。戏台多数是清代的,也有的从明代坚持到现在照应,内容上突出弋阳腔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3)此题答题区位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可根据文中的句子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忠孝内容”“弋阳腔是元末明初的时候,浙江的南戏经信江传入弋阳一带”“弋阳腔是高腔鼻祖,京剧、湘剧、川剧、秦腔等四十多个剧种无不受到弋阳腔的影响”“弋阳古戏台数量的众多,是我所想象不到的”“这些老戏台,就像固执地开放在乡野的花树,不仅安抚了生活,也闪亮了历史概括答题要点。

故答案为:⑴B

⑵①含意: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老戏台比作花树,形象地反映了弋阳腔生命力顽强和在当地的普及程度。安抚了生活写出了弋阳腔对人们生活的充实和滋养,闪亮了历史则写出了弋阳腔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作用:总结上文,突出主旨。与前文写人们听戏及写弋阳腔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照应,形象表现了弋阳腔的感染力和影响力,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⑶①历史悠久。弋阳腔元末明初形成,历经明代清代,至今不衰。备受欢迎。弋阳腔的观众多,戏台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剧目多样。剧情引人入胜,富有教育意义。剧目内容多是民间喜闻乐见的忠孝内容,有的故事历经悲欢离合,常有团圆的结局。高腔鼻祖,影响深远。弋阳腔是高腔鼻祖,京剧湘剧等四十多个合剧种受到弋阳腔影响。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作用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⑶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文章的核心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文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卖白菜

莫言

    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透过朦胧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棵最大的白菜从墙上钉着的木橛子上摘了下来。母亲又把那棵第二大的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就像熟悉自己的一根手指。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一行的拐角的位置上,它一直长得不旺,我们在浇水施肥时就对它格外照顾。我曾经背着母亲将一大把化肥撒在它的周围。后来,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的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不时有赶集的人从我们身边超过去。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母亲就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终于挨到了集上。在我们旁边卖青萝卜的是一个高个子老头,母亲让我叫他七姥爷。听母亲说,是我姥姥村里人,同族同姓。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她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是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她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用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她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去看看吧,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吧。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抬起头,惊讶地看着我,问母亲:这是谁?是你的儿子吗?”“是老小,母亲回答了老太太的问话,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老太太将她胳膊上挎着的柳条箢篼放在地上,腾出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

    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的尖锐的目光在我的脸上戳了一下,然后就移开了。

    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选自《中国最好的散文》,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解读不正确的两项是(    

A.“我看到七姥爷的尖锐的目光在我的脸上戳了一下,然后就移开了。暗示的伎俩被识破了。

B.“多次冲撞老太太,但老太太没有与我争吵,证明老太太是一个道德素养较高的人。

C.母亲见到哭而批评我不像男子汉,看似是批评其实是深深的爱,也有对生活艰辛的无奈。

D.老太太撕扯白菜帮子,母亲却没有阻止,说明母亲是一个懦弱的人。

E.前文写我和母亲侍弄白菜,用大段文字写那棵最小的像和尚头的白菜,写出对劳动果实的珍爱,更为下文我对老太太的厌恶提供了情感缘由。

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买白菜的老太太的形象特点。

3)如何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

【答案】 1B,D

2瘦弱。她手指弯曲、枯柴一样,声音细而沙哑;贫困。她的钱放在一个肮脏的手绢里,层层包着,面额很小;精明。她将白菜的老帮子全部撕脱,占小便宜。把脸贴到秤杆上,不信任算的数字。没有文化素养。她批评我们的白菜,对说话很不客气。

3母亲在生活困境下没有抱怨,辛勤劳动,克服困难,这种坚强的品格令我感动。母亲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至今令我备受教育和启发。母亲因为我的不诚信而遭受别人的责骂,尊严受到了侮辱,而第一次流泪,让我万分羞愧难过。

【解析】【分析】(1B证明老太太是一个道德素养较高的人判断错误。老太太虽然没有与争吵,但她剥白菜的动作、对计算的钱数的怀疑都说明她并没有很好的道德素养。D说明母亲是一个懦弱的人判断失误。母亲没有阻止老太太,是因为母亲想要做成买卖,把白菜卖出去,而不是懦弱。故选BD

2)文中的老太太给人最大的印象是爱占小便宜,没有文化素养。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是为了讲价,少出钱。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可见她是为了减轻白菜的斤两,少出钱。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这些都表现了老太太的精明和没有素养。除此之外,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可见其贫困;弯曲的、枯柴一样的手指可见其瘦弱老迈。

3)本题要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句子强调了母亲的坚强,母亲的眼泪,的沉痛。母亲的坚强是在困境下的隐忍,是默默劳作;母亲的眼泪是因为受到了责骂和侮辱,是自己的诚信被人侮辱,而这些正是造成的。的沉痛既包括了对自作聪明而让母亲受辱的懊悔,也包括了对母亲在贫困的境况中坚守诚信而受到的教育。

故答案为:⑴BD

⑵ ①瘦弱。她手指弯曲、枯柴一样,声音细而沙哑;贫困。她的钱放在一个肮脏的手绢里,层层包着,面额很小;精明。她将白菜的老帮子全部撕脱,占小便宜。把脸贴到秤杆上,不信任算的数字。没有文化素养。她批评我们的白菜,对说话很不客气。

⑶ ①母亲在生活困境下没有抱怨,辛勤劳动,克服困难,这种坚强的品格令我感动。母亲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至今令我备受教育和启发。母亲因为我的不诚信而遭受别人的责骂,尊严受到了侮辱,而第一次流泪,让我万分羞愧难过。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内容的综合鉴赏能力,注意仔细研读文本的内容。从作者、时代背景入手分析文本的主要内容和中心主旨等。根据选项在文本中找到相关信息分析选项。

本题考查的是文本形象的赏析能力,注意在文本中找出刻画形象的文段。阅读文本,找到刻画形象的文段,包括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抓住关键词句分析概括。

本题考查的是文本重点语句的赏析能力,注意抓住关键词。理解句子,先要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句的含义和手法,再联系句子的语境和在文段的位置概括答案。

7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青天一缕霞

    ①从小我就喜欢凝望碧空的云朵,就像诗人说的那样:我能连续几个小时眺望云空而不觉厌倦。虽然眺者自眺,飞者自飞,但在久久的深情谛视中,通过艺术的、精神的感应,往往彼此间能够取得某种默契。

    ②我习惯于把望中的流云霞彩同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作类比式联想。比如,当我读了女作家萧红的传记和作品,了解其行藏与身世后,便自然地把这个地上的人与天上的云联系起来。看到片云当空不动,我会想到一个解事颇早的小女孩,没有母爱,没有伙伴,每天孤寂地坐在祖父的后花园里,双手支颐,凝望碧空。而当一抹流云调头不顾地疾驰着逸向远方,我想,这宛如一个青年女子冲出封建家庭的樊笼,逃婚出走,开始其痛苦、顽强的奋斗生涯。有时,两片浮游的云朵亲昵地叠合在一起,而后,又各不相干地飘走,我会想到两个叛逆的灵魂的契合,他们在荆天棘地中偶然遇合,结伴跋涉,相濡以沫,后来却分道扬镳,天各一方了。当发现一缕云霞渐渐地深化在青空中,悄然泯没与消逝时,我便抑制不住悲怀,深情悼念这位多思的才女。她,流离颠沛,忧病相煎,一缕香魂飘散在遥远的浅水湾。这时,会立即忆起她的挚友聂绀弩的诗句:何人绘得萧红影,望断青天一缕霞!

    ③正是这种深深的忆念和所谓因蜜寻花的心理,催动着我在观赏巧云的最佳时节——八月中旬,来到这神驰已久的呼兰,追寻女作家六十年前的岁月。

    ④但是,当我踏进萧红故居,却未免有些失望。寥寥几幅灰暗模糊的照片,一些作家用过的旧物,疏疏落落地摆在五间正房里。原有的两千平方米的后花园,这印满了萧红的履痕、泪痕和梦痕的旧游地,如今已盖上了一列民宅。更为遗憾的是,留下百万字作品的著名女作家,陈列室中竟没有收藏一页手稿、一行手迹。

    ⑤当然,也可以顺着另一条思路考虑:这位叛逆的女性的前尘梦影原本不在家里。她像白云一样飘逝着,她的世界在天之涯、地之角。,如此而已。云,是萧红作品中的风景线。手稿没有,何不去读窗外的云?

    ⑥在浪迹天涯的十年间,萧红走遍大半个中国,而且,曾远涉东瀛。她肯定领略过青岛上空彩云的轻快感、温柔感、音乐感;也该注意到关中一带抓一把下来似乎可以团成窝窝头的朵朵黄云。透明、绮丽的南国浮云;素朴、单纯,仿佛用高山雪水洗涤过的热带晴云,樱花一般的东京湾上空的绮云……这些颜色、形状各异,性格、风度不同的流云霞彩都已幻化为女作家的奇思玄想。

    ⑦对萧红来说,尽管童年生涯是极端枯燥、寂寞的,家园并无温馨可言,甚至经常感到格格不入;但是,就像一首诗中描述的:一颗远悬的乡心,痴情缱绻,离开得越远,回音便越响。于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便在永久的憧憬与追求中孕育诞生了。

    ⑧时代造就了萧红。她不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冲破了封建枷锁,离家出走,成为中国北方的一个勇敢的娜拉;而且,得到了一批革命作家及其作品的滋养,接触了世界近代以来人文主义思潮和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文化觉醒意识。她在文学创作伊始,就显示了崭新的精神世界,以稚嫩的歌喉唱出了时代的强音和民众的愿望。

    ⑨对于乡园,她没有沉浸在一般层次上的眷恋、遐想与梦幻之中,而是超越了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思索,在现实主义与个人主义、人道主义交叠的文化视点上,力透纸背地写出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深入地开掘其对于国民性的哲理反思和病态社会的无情清算。

    ⑩以女性作者特有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以充分的感性化、个性化的认知方式,通过散化情节、淡化戏剧性、浓化情致韵味的艺术手法,揭露帝国主义、封建势力造成的弥天灾难,展示病态人生、病态社会心理的形成,以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

    ⑪同那些跨越时代的文坛巨匠相比,萧红也许算不上长河巨泊。她的生命短暂,而且身世坎坷,迭遭不幸。她失去的不少,而所得可能更多;她像一缕霞光飘然而逝,却长期活在了后世读者的心里;她似乎一无所有,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串坚实、清晰的脚印,树起了一座高耸的丰碑。

    ⑫流光似水。如今,那被女作家诅咒过的岁月,远逝了;那没有人的尊严和独立人格的牛马般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女作家及其作品中的主人公血泪交迸的生死场,已经照彻了灿烂的阳光。

    ⑬十字街头拐弯处,当年萧红读书的小学校还在。微风摇曳中,几棵饱经风霜的老榆树似在发出岁月的絮语。下课铃声响起,一群闪着澄澈、亲切的目光的活泼可爱的女孩子,野马般地拥向了操场,有的竟至和来访的客人撞了个满怀,随之而喧腾起一阵响亮的笑声。

(取材于王充闾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段中的因蜜寻花指作者由喜欢萧红的传记和作品,进而希望了解她当年的生活环境,了解她作品形象的生活原型。

B.萧红故居让作者有些失望,不仅陈列室中没有收藏女作家的一页手稿、一行手迹,而且这位叛逆女性的前尘梦影也不在家里。

C.独特的视角、写法,振聋发聩的主题……萧红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坚实、清晰的脚印,她也得以长久地活在了后世读者的心里。

D.文章结尾处对那群活泼可爱的女孩子的描写,不禁让人想到女作家及其作品中主人公们的悲惨生活,今昔对比,引人深思。

2)下列诗句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请将它们填入原文中对应的位置。

A.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B.满纸深情悲仆妇,十年断梦绕呼兰

C.爱替春天管闲事,今朝几朵白云生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文章第段说时代造就了萧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为什么这样说?

4)本文题目青天一缕霞的意蕴丰富,综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

【答案】 1B

2CAB

3旧时代的重重压迫,造就了她这个北方人对于生的坚强。

②“五四新文化运动,赋予了她打破封建枷锁的勇气。

革命作家、作品的滋养,近代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潮和文化觉醒意识,让她的作品显示了崭新的精神世界。

飘泊的经历、黑暗的现实,引发了她对乡园、社会更深入的思考。

4天空中流云霞彩的不同形状及运行轨迹,是萧红不幸身世、坎坷命运的写照。

漂泊岁月,萧红把颜色、形状各异,性格、风度不同的云霞都幻化为奇思玄想。

如一缕霞光飘然而逝,萧红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我喜欢凝望碧空的云朵并能与之取得某种默契,暗示我对萧红的敬重与理解。

【解析】【分析】(1B项,而且这位叛逆女性的前尘梦影也不在家里理解有误。根据原文内容更为遗憾的是,留下百万字作品的著名女作家,陈列室中竟没有收藏一页手稿、一行手迹。当然,也可以顺着另一条思路考虑:这位叛逆的女性的前尘梦影原本不在家里。她像白云一样飘逝着,她的世界在天之涯、地之角分析,这位叛逆的女性的前尘梦影原本不在家里是一种推测。故选B

2)根据对原文文句的把握,第一处从小我就喜欢凝望碧空的云朵,就像诗人说的那样,所以第一处诗句:爱替春天管闲事,今朝几朵白云生。第二处她的世界在天之涯、地之角,说明作家萧红已经远去,所以此处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第三处文本内容是:一颗远悬的乡心,痴情缱绻,离开得越远,回音便越响,此处应该填写:满纸深情悲仆妇,十年断梦绕呼兰。

3)根据对题干的把握,要从时代对萧红的影响上去分析,从原文中可以筛选整合出如下几条:结合她不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冲破了封建枷锁,离家出走,成为中国北方的一个勇敢的娜拉;而且,得到了一批革命作家及其作品的滋养……她在文学创作伊始,就显示了崭新的精神世界,以稚嫩的歌喉唱出了时代的强音和民众的愿望分析,旧时代的重重压迫,造就了她这个北方人对于生的坚强,五四新文化运动,赋予了她打破封建枷锁的勇气。结合对于乡园,她没有沉浸在一般层次上的眷恋、遐想与梦幻之中,而是超越了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思索,在现实主义与个人主义、人道主义交叠的文化视点上,力透纸背地写出了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深入地开掘其对于国民性的哲理反思和病态社会的无情清算分析,革命作家、作品的滋养,近代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潮和文化觉醒意识,让她的作品显示了崭新的精神世界。结合以充分的感性化、个性化的认知方式,通过散化情节、淡化戏剧性、浓化情致韵味的艺术手法,揭露帝国主义、封建势力造成的弥天灾难,展示病态人生、病态社会心理的形成,以引起人们疗救的注意”“她的生命短暂,而且身世坎坷,迭遭不幸。她失去的不少,而所得可能更多分析,个人的经历、黑暗的现实,引发了她对乡园、社会更深入的思考。

4)考生要注意本文是把作家萧红比作青天一缕霞,本身就有一定的寓意,结合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分析。如结合而当一抹流云调头不顾地疾驰着逸向远方,我想,这宛如一个青年女子冲出封建家庭的樊笼,逃婚出走,开始其痛苦、顽强的奋斗生涯。在浪迹天涯的十年间,萧红走遍大半个中国,而且,曾远涉东瀛。她肯定领略过青岛上空彩云的轻快感、温柔感、音乐感分析,天空中流云霞彩的不同形状及运行轨迹,是萧红不幸身世、坎坷命运的写照。结合也该注意到关中一带抓一把下来似乎可以团成窝窝头的朵朵黄云。透明、绮丽的南国浮云:素朴、单纯,仿佛用高山雪水洗涤过的热带晴云,樱花一般的东京湾上空的绮云……这些颜色、形状各异,性格、风度不同的流云霞彩都已幻化为女作家的奇思玄想分析,漂泊岁月,萧红把颜色、形状各异,性格、风度不同的云霞都幻化为奇思玄想。结合她像一缕霞光飘然而逝,却长期活在了后世读者的心里;她似乎一无所有,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一串坚实、清晰的脚印,树起了一座高耸的丰碑分析,如一缕霞光飘然而逝,萧红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结合从小我就喜欢凝望碧空的云朵……通过艺术的、精神的感应,往往彼此间能够取得某种默契”“我习惯于把望中的流云霞彩同接触到的各种事物作类比式联想等分析,我喜欢凝望碧空的云朵并能与之取得某种默契,暗示我对萧红的敬重与理解。

故答案为:⑴B⑵CAB

⑶①旧时代的重重压迫,造就了她这个北方人对于生的坚强。 ②“五四新文化运动,赋予了她打破封建枷锁的勇气。革命作家、作品的滋养,近代以来的人文主义思潮和文化觉醒意识,让她的作品显示了崭新的精神世界。飘泊的经历、黑暗的现实,引发了她对乡园、社会更深入的思考。

⑷①天空中流云霞彩的不同形状及运行轨迹,是萧红不幸身世、坎坷命运的写照。漂泊岁月,萧红把颜色、形状各异,性格、风度不同的云霞都幻化为奇思玄想。如一缕霞光飘然而逝,萧红的生命虽然短暂,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坚实的脚印。我喜欢凝望碧空的云朵并能与之取得某种默契,暗示我对萧红的敬重与理解。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本题考查把握语句的连贯性的能力。1.抓中心。首先要统揽全局,抓中心句,分析句子的性质和作用,然后分析其他句子是如何围绕中心句来组织的。2.抓思路。句子中的思路一般指三个方面: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思维的顺序。3.抓标志。语言标志常常表现为:关联词语、暗示性词语、句子之间的对应关系(内容上、形式上)、陈述对象或议论角度、抓句式等等。4.抓语境。

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此题考查标题含义及个性化阅读探究的能力。答题时,应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及主旨的基础上,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分析作答。答题时,可联系标题常用的双关、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从小说的文章主旨、思想情感、作者的观点立场等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腾格里

学群

    ①这是我第三次走进沙漠。每一次,沙漠总是让我变得跟一个小孩子似的。

    ②先是骑在骆驼上往沙漠里走。就这样,沿着沙地的起伏一路走下去,把身后的那个世界远远地甩在沙漠以外,甩掉人身上一切多余的东西。

    ③晚餐就在沙地上进行。两只馒头,一瓶水,再加上一点取自沙漠的野菜,就这几样东西。面包、水和盐,人的生活,最基本的无非就这几样东西。几千年几万年,真正支撑起人类历史的,也就是这几样。

    ④晚饭之后,夜色渐渐从沙地的低凹处爬上来,漫过沙丘,将天空也浸入其中。这不是一般涂抹在物体上的黑色,这是幽邃深远的晦暗,是亿万光年的未知领域。满天星光在闪烁。多少年不曾见过如此繁浩的星光,仿佛天空把这么多年的星光一齐拿到这里来闪耀。

    ⑤暗黑中,身子下面的沙丘仿佛在不断隆起,直到接近天空的高度。我仿佛是在地球的最高处,静静地、静静地面对浩瀚的星空。幽邃的夜空下,整张大地剩下来的就只有宁静,原来这宁静中有着永恒的东西。

    ⑥月亮升起来。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亮,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我们大老远地赶来,来到沙漠中间,就是为了这轮月亮!

    ⑦就像沙漠一样简单地面对,面对月亮,面对天空,很多年不曾这样静静地面对。天空是灵魂一样的蓝色,一轮明月就悬在灵魂中央。与身后无垠的宇宙相比,它是多么渺小。可是从那里传过来的光辉,却把大地照亮——对于我们来说,是这么辽阔的大地。月光就像浓情的乳汁,在地面上流淌。这喂养灵魂的乳汁!

    ⑧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现在,它是如此深刻地牵动我。我感到,我所要表达的,全都在那月亮上。你没法把你心里的东西说出来,月亮静静地把你要说的全都铺在你面前。你一动,就有一道逶迤的线条跟着你。你每走一步,都把沙漠、把大地的起伏、把遍地月光牵动。

    ⑨在我驻足的沙丘上,月光显得特别明亮。明晃晃的沙地上,一只甲虫爬过的痕迹显得格外醒目,六条腿,每一条都拖着一道带痕。在我的眼里这就是一部沙之书,一部自然的圣经。在这里,一只虫子的吟咏,一缕风,一株草,还有这充塞天地间的宁静,都带着哲人的意味。

    ⑩月亮是地球的一个梦,是人冻结在天空的一个梦。

    ⑪沿着沙地的起伏往回走,人类的世界在地平线以下闪烁。城市就像大地上吵闹的星群。我知道,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没有办法像那些甲虫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摘自《生命的海拔》,有删改)

(注) 腾格里:位于内蒙古西南部和甘肃中部边境交界处,面积4.27万平方公里,为我国第四大沙漠。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后的那个世界是指喧嚣的物质世界,因此,一切多余的东西指的是存在于吵闹的城市中的物质的东西。

B.段连用三个动词来写沙漠夜色渐渐加深的过程和个人的感受,形象生动,让人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C.段写月亮与无垠的宇宙相比虽然渺小,但它的光辉却可以照亮大地。作者借月亮表达对纯洁、质朴精神的追求。

D.作者用大量的笔墨写月光,突出了在宁静中,对大自然的永恒、人类历史文化的悠久以及生命意义的思考,内涵丰富。

2)文章第段画线的句子月光牵动人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这最深处最悠远的东西有哪些?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

3)文章第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A

2我的童年记忆(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亮,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宇宙意识(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生命感受(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

3)答题要点: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诅咒过的物资; ②对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像一匹骆驼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我没有办法……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解析】【分析】(1A项,指的是物质的东西说法绝对化。从本文最后一段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看,作者倡导要抛弃的,不仅是物质的世界,更重要的是人灵魂深处的欲望。故选A

2)画线句处于文章中间,是关联前后两个语段的过渡句,因此可以推知,本题的答题区间主要是原文⑥⑦⑧段,考生应根据原文内容的不同,对这三段文字进行分点概括。结合第六段这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可概括出我的童年记忆;结合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亮,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可概括出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结合第八段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可概括出宇宙意识;结合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可概括出生命感受

3)解答本题,应在综合理解全文的思想情感的基础上,对第段的内容进行分类或分层,然后逐一概括层意,进而归纳作者的情感。从原文看,第段可分三层,第一、二句承前过渡;第三至五句为第二层,主要表达作者的无奈和批判;剩下的句子为第三层,主要表达作者的渴望。结合我知道,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然后把袜子和鞋穿上,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可概括出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结合我没有办法像那些甲虫一直生活在这里,不能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甚至不能像一匹骆驼”“不能留下就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可概括出对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结合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可概括出对未来生活的希望

故答案为:⑴A

⑵①我的童年记忆(曾在千里之外照亮过童年的月亮);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在李白的吟咏里传递千年的月亮,有着嫦娥和桂花树的月亮);宇宙意识(早在生命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海潮);生命感受(早在我们出现之前,月光就已经牵动母性的血液)。

答题要点:对城市物资生活的不满和批判(用自来水冲洗身上的汗渍和沙粒用汉堡包、用啤酒填塞肠胃用灯光和电视照耀空余的生命诅咒过的物资; ②对沙漠的不舍和不得不离开的无奈(像一根骆驼刺把根扎在这里像一匹骆驼把这里的天空,这里的沙漠,这里的夜装进胸间,带回去我还得回到那个世界里去我没有办法……一匹骆驼我只能回到刚刚诅咒过的物资中去);对未来生活的希望(让它照亮我的精神让灵魂有一个呼吸的地方)。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理解重要句子含义的能力。理解句子有几种方法: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指出手法,分析句子;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

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概括题要能分析层次结构,逐条概括,答案可以选用原文的词句,但要根据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力求简洁、明确。作者的感情主要蕴含在字里行间,可以结合文章主旨概括。

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青岛的树

苏雪林

    近处万瓦鳞鳞,金碧辉煌,远处紫山拥抱,碧水萦回。青岛是个美丽的仙岛,也是我国黄海上的一座雄关。百余年前被德国人强行割据,十余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行将失败之际,又被日本人趁机攫作囊中物,现在才回归我国版图。只愿这一颗莹洁的明珠,永远镶嵌在我们可爱的中华王冠上,放射万道光芒,照射着永不扬波的东海,辉映着五千年文明的光华!

    青岛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树多。到处是树。密密层层的,铺天盖地的树,叫你眼睛里所见的无非是苍翠欲滴的树色,鼻子里所闻的无非是芳醇欲醉的叶香,肌肤所感受的无非是清凉如水的爽意。从高处一看,整个青岛,像是一片汪洋的绿海,各种建筑物则像是那露出水面的岛屿之属。我们中国人说绿色可以养目;英国十八世纪也有个文人写了一篇文章,将这个理由加以科学和神学的解释,他说道:别的颜色对于我们视神经的刺激或失之过强,或失之过弱,唯有青绿之色最为适宜,造物主便选择了这个颜色赐给我们,所以我们的世界,青绿成为主要的部分。这道理也许是对的吧。

    我常自命是个自然的孩子,我血管里似流有原始蛮人的血液,我最爱的自然物是树木,不是一株两株的,而是森然成林的。不过诞生于这现代社会,受了诗书的陶冶和各种物质文明的熏染,我的蛮性已被过滤得所余无几了。因此那充满毒蛇猛兽的赤道森林,我不敢领教;连绵千里,黑暗不见天日的非洲某些地区的森林,我也思而生畏。我只欢喜都市或乡村人工培植的茂密森林,像从前欧洲和今日青岛所见的,便感满足。

    不过像巴黎的卢森堡、里昂的金头公园,虽万树如云,绿荫成幄,我可不大中意,因为游人太多,缺乏静谧之趣。你的心灵不能和自然深深契合,虽置身了无纤尘的水精之域,仍不啻驰逐于软红十丈的通衢,还有何乐趣之足道?

    我毕生不能忘记的是十年前里昂中法学校附近菩提树林的散步。那里有好几座菩提树的林子,树身大皆合抱,而润滑如玉,看在眼里令人极感怡悦。仰望顶上叶影,一派浓绿,杂以嫩青、浅碧、鹅黄,更抹着一层石绿,色调之富,只有对颜色有敏感力的画家才能辨认。怪不得法国有些画家写生野外之际,每一类油彩要带上五六种,譬如蓝色,自深蓝、靛蓝、宝蓝、澄蓝直到浅蓝,像绣线坊肆的货样按层次排列下来。这样才可用一枝画笔摄取湖光的滉漾、树影的参差和捕捉朝晖夕阳、风晨月夕光线的变幻。大自然的是无尽藏的,我们想替她写照也该准备充分的色彩才行。

    散步倦了,不妨就着那软绵绵的草地坐下来,将身子倚在树上。白色细碎的花朵,挟着清香,簌簌地自枝间坠下,落在你的头发上、衣襟上。仲夏的风编织着树影、花香与芳草的气息,把你的灵魂,轻轻送入梦境,带你入于沉思之域。教你体味宇宙的奥妙和人生的庄严,于是你的思绪更似一缕篆烟,袅然上升而游于无垠之境。

    回到祖国,我常感觉心灵枯燥,就因为郊野到处童山濯濯,城市更湫隘污秽,即使有几株树,也是枯黄凋萎,了无生趣,所以我曾在《鸽儿通信》里大发故国乔木之叹声。

    记得我初到青岛时,曾对我们的居停主人周先生说:青岛,果然不愧这一个字,从前国人之所以名之为青,想必是为了这里树多的缘故。

    “您错了。周先生笑着说,这地方如真算个岛,则从前当呼之为赤岛’——青岛之东,有一个真正的小岛,其名为赤——而不能名之为青。因为它在德国人割据以前,原也是个不毛之地。从前的青岛,都是乱石荒山,不宜种树。德国人用了无数吨炸药、无数人工,轰去了乱石,从别处运来数百万吨的泥土,又研究出与本地气候最相宜的洋槐,种下数十万株。土壤变化以后,别的树木也宜于生长,青岛才真的变成青岛了。

    别人从不能种树的石山上,蛮种出树来,我们有无限肥沃的土地,却任其荒废,这是哪里说起的话!

(选自《苏雪林散文选集》,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交待了青岛的地理位置,回顾了青岛屈辱的历史,更展现了其悠久而辉煌的文明。

B.这篇散文写了青岛的树,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青岛的树的喜爱。文章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文笔诙谐而又细腻。

C.作者描写的内容是青岛的树,中间却花了不少笔墨写里昂中法学校附近菩提树林,而这一设计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D.“回到祖国,我常感觉心灵枯燥,是因为对祖国落后的现状不满,回国前的希望与回国后的失望形成强烈的对比。

2)文章题为青岛的树,本应着力写青岛的树,但作者为什么浓墨重彩地描写里昂中法学校附近的菩提树林?

3)青岛的树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全文予以概括。

【答案】 1C

2)表达自己对静谧的茂密树林的喜爱之情和初回国时对所见荒废景象的失望之感,烘托(衬托)青岛的树,突出见到青岛的树时的惊喜。

3)茂盛、苍翠(多、密密层层、铺天盖地),多人工栽植,让心灵与自然契合(能滋润心灵)

【解析】【分析】(1A项,展现了其悠久而辉煌的文明于文无据。依据原文青岛是个美丽的仙岛,也是我国黄海上的一座雄关。百余年前被德国人强行割据,十余年前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行将失败之际,又被日本人趁机攫作囊中物,现在才回归我国版图,可知文章第一段主要是交待了青岛的地理位置,回顾了青岛屈辱的历史。并没有展现青岛悠久而辉煌的文明。该项错误。

B项,文章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文笔诙谐而又细腻理解有误。浓郁的地方特色在文中并没有充分体现,另外本文的文笔也不诙谐。该项错误。

C项,正确。

D项,“‘对祖国落后的现状不满,回国前的希望与回国后的失望形成强烈的对比原因理解有误。依据原文回到祖国,我常感觉心灵枯燥,就因为郊野到处童山濯濯,城市更湫隘污秽,即使有几株树,也是枯黄凋萎,了无生趣,可知我常感觉心灵枯燥是因为郊野到处童山濯濯,城市更湫隘污秽,即使有几株树,也是枯黄凋萎,了无生趣。该项错误。故选C

2)文章题为青岛的树,但却在第56两段着力描写了里昂中法学校附近的菩提树林,并突出了其静谧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其的喜爱之情,这与下文作者归国之后所见郊野到处童山濯濯,城市更湫隘污秽时产生的失望之感形成对比,自然引出后文对青岛树的赞叹。

3)依据第2青岛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树多。到处是树。密密层层的,铺天盖地的树,叫你眼睛里所见的无非是苍翠欲滴的树色”“ 从高处一看,整个青岛,像是一片汪洋的绿海,可知青岛的树多、呈青绿色,特别茂盛;

依据第3我只欢喜都市或乡村人工培植的茂密森林,像从前欧洲和今日青岛所见的,便感满足,可知青岛的树属于都市人工培植的茂密树林;

依据第5678不过像巴黎的卢森堡、里昂的金头公园,虽万树如云,绿荫成幄,我可不大中意,因为游人太多,缺乏静谧之趣。你的心灵不能和自然深深契合”“仲夏的风编织着树影、花香与芳草的气息,把你的灵魂,轻轻送入梦境,带你入于沉思之域”“回到祖国,我常感觉心灵枯燥,就因为郊野到处童山濯濯,城市更湫隘污秽,即使有几株树,也是枯黄凋萎,了无生趣”“记得我初到青岛时……青岛,果然不愧这一个,通过列举介绍巴黎的卢森堡里昂的金头公园里昂中法学校附近的菩提树林,以及回国后初见青岛时发出的感叹。可知作者之所以钟爱青岛,是因为青岛的树具有滋润心灵的特点。

故答案为:⑴C

表达自己对静谧的茂密树林的喜爱之情和初回国时对所见荒废景象的失望之感,烘托(衬托)青岛的树,突出见到青岛的树时的惊喜。

茂盛、苍翠(多、密密层层、铺天盖地),多人工栽植,让心灵与自然契合(能滋润心灵)

【点评】此题考查分析文章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文章的主旨,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态度,弄清文中的形象特征以及塑造形象的方法等,然后逐项分析选项所涉及到的文本内容和艺术手法,注意选项在表述时用到的关键词语,然后回归到原文相关的答题区域进行对照比较。

本题考查对作品的构思和艺术魅力的鉴赏能力。题中要求分析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即要求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可根据文本的内容和文体特点,从情节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现和艺术手法等方面来分析回答。这类试题考生一定要注意先明确观点,然后结合内容、结构及主题来陈述自己的理由。本题是个性化开放试题,明确观点后,结合文本能自圆其说阐述理由即可。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筛选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做此类题首先要快速阅读文本,依据题干要求找出相关信息,进行圈点勾画,然后进行归类整合,条分缕析作答即可。

10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说起梅花

    我出生的那一天,家门前的梅花初绽,据说是朱砂梅,很美,家人就给我取名字。父亲自小教我古诗,关于梅花的诗很多,到现在还能一口气背出很多,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与桃李混芳尘”“不受尘埃半点侵,竹篱茅舍自甘心。我最喜欢曹雪芹的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关于梅,人们谈论太多,种梅,赏梅,写梅,画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

    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是什么意思,我说是一种花,那人打破砂锅问到底,问什么花。我突然张口结舌起来,记得梅花翻译成英语是plum,就是李子,迟疑了一下,就说plum。那人噢了一声,就不再问了,显然他对这个答案很失望。

    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那人就说是玫瑰花。我有点失望,进一步启发说,这种花,很美,在冬天开放,中国人最喜欢,经常把它们画成画挂墙上,写进诗里。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

    我一听又没有希望了,也难怪,很少美国人了解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何况一种花草。

    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他似乎被我感动了,突然对梅来了兴趣。

    这胖胖的老美认真起来,有一天他突然跑来兴冲冲地告诉我,苏菲,我找到了梅,结一种酸酸的果子,是可以做色拉醋的,很好吃。我讶然了,是的,有些梅是可以结果子的。大多花草有艳花者无果实,有美实者无艳花,难得梅两者俱美,梅的美不仅是果实,这老美只知道吃。

    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中国人倾心于梅的很多,清朝曾有一位叫陈介眉的官人,听说孤山的梅花开了,立即丢官弃印从京城千里迢迢骑马狂奔至杭州,何物关心归思急,孤山开遍早梅花。还有一个叫林和靖的,有一天独自欣赏梅花时,一下子被梅花的神姿吸引了,从此入孤山种梅花,一辈子没有下山,以梅花为妻。那人睁大了眼睛问:真的吗?”“真的。我说,他有一首写梅花的诗,在所有写梅花的诗中独占鰲头,无人能比。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我脱口而出。如果你读了这诗,看了这梅,你一定能作出美的乐曲,中国有名曲《梅花三弄》,你可以写出梅花四弄

    从此,那人每次见我,必问梅消息,一天被逼无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

    显然这位艺术家也误解了梅花。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怎么才能告诉他,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

    有一次和一个日本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谈到他自己国家的国花,他异常兴奋,竟说得泪花点点。我也不由自主又谈起梅花,他说他的,我说我的,他说的我不太懂,我相信我说的他也不懂,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

    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

(取材于苏菲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与雅致的苏菲相比,是不大动听的中文名字,因此令作者耿耿于怀。

B.文中那位意大利人对梅花有很好的艺术感受力,作者期待他写出梅花四弄

C.本文明写对梅的热爱,在无意识中也表现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隔膜与误解。

D.在旅居海外的作者看来,梅花不仅渗入了自己的生活,也象征了民族精神。

2)本文倒数第三段描写了哪些赏梅的情境?作者借此写出了梅花怎样的品质与格调?

3)本文结尾写道: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请紧扣书香诗心,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本文写了作者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几个故事,在谋篇与立意方面匠心独具,请结合全文加以赏析。

【答案】 1D

2)情境: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寒冬,欣赏梅的一树繁花; 在风雪夜后,欣赏千年干枯老梅琼枝吐艳,让人感到绝处逢生的希望;在为情所困,辗转反侧之时,幽香袭来;想象在不同的情境下赏梅,伴以诗酒琴笛,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品质与格调:不畏风雪,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生命力;高洁孤傲,淡然,超凡脱俗。

3书香本义指笔墨之香,在文中指梅花的绘画作品以及梅花所蕴含的疏,瘦,清,斜之美。诗心本义为诗歌的情感,在文中指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咏梅佳作,呈于书本,萦绕于心,把梅花的品格深入到血液灵魂和心里。并且给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陶冶人心。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爱梅,种梅,写梅,赏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梅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清高孤傲精神的象征,表达作者对梅花这种品格的赞美。

4)手法:以小见大,由我与外国人谈论梅花,上升到民族精神;象征,由梅花象征民族精神;对比、反衬,在于美国人谈到梅花时,用牡丹做对比(或反衬),牡丹又大又美,但是不具有梅花高洁的品性,梅花诗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结构:承接上文西方人对我名字的好奇,也为下文作者因外国人误解梅花而抒发了对梅花的赞美做铺垫。作者层层递进,引出文章主旨。照应题目。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梅花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清高孤傲,铁骨冰心等美好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

【解析】【分析】(1A项,结合虽知道这名字极美,但每当别人问起我的名字时,又觉得难以启齿,太俗了,取这个名字的人太多,声音听起来也闷声闷气的,对这个名字的尴尬,一直不能释怀,到美国后就马上给自己取了一个雅致的英文名字,以为总可以脱俗了,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分析,选项内容因果颠倒。B项,作者只是说这个意大利人有艺术感染力,文中并没有体现出期待。C项,在无意识中也表现错误。结合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等分析,作者并不是无意识的表现。故选D

2)结合我怎么告诉他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梅花的美是摄人魂魄的,如果赏梅在淡云,晓日,薄寒,细雨,或小桥,清溪,明窗,疏篱,再加上诗酒横琴,林间吹笛,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等分析概括即可。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冬天,忽然看到一树梅花迎雪吐艳时,那种惊心动魄。体现其不畏风雨,傲然挺立。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体现其顽强不屈的生命力。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突然一股梅香袭来,幽幽而来,又悄然而去,那种神魂颠倒。体现其高洁淡然不张扬。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体现其超凡脱俗。

3)结合就从网上找出梅花的照片与绘画作品,其中有一幅《墨梅》。那人端详半天,说,很像桃花吗,枯瘦的桃花,还有黑色的,很稀有的颜色。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分析,书香在文中指梅花的绘画作品以及梅花所蕴含的疏、瘦、清、斜之美。结合梅花,几千年的书香缭绕得骨清魂香,几千年的诗心陶冶得如此美丽。中国人心里千回百转的梅魂,在与世界相遇的过程中焕发出独异的魅力,成为民族精神的写照”“有一点是相通的,对一种花的深入灵魂的热爱分析,诗心本义为诗歌的情感,在文中指从古至有无数的咏梅佳作,带给我们的审美体验。仔细品读画线句子,抓住关键词语书香诗心,通过思考其表现内容和表达情感方面去思考。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爱梅,种梅,写梅,赏梅;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表达作者对梅花品格的赞美。

4)结合多次与外国人之间围绕着梅花展开的的故事,以小见大,由我与外国人谈论梅花,上升到民族精神。结合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分析,由梅花象征民族精神。结合那人想了想说:是牡丹吧,牡丹又大又美,我看很多中国人的家里挂着牡丹花。而且牡丹是我唯一认识的中国花’”分析,在于美国人谈到梅花时,用牡丹做对比(或反衬)。结合不料一些好事的西方人非要知道我的中文名字”“记得第一次有个墨西哥人问我名字,我就告诉他我的名字是梅,他又问是什么意思”“第二次一个美国人问起梅花,我接受上次的教训,不再说李子花,就启发他说,是一种花,中国最美的花,你猜猜看”“第三个问的是意大利人,是搞音乐的,我想这人是有艺术感受力的,反正他没见过梅花,就信口开河起来等分析,承接上文西方人对我名字的好奇,也为下文作者因外国人误解梅花而抒发了对梅花的赞美做铺垫。结合我说梅花是被中国人挂在墙上,捧在手上,供在心里的,是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我说梅花是中国最美的花,有几千年的栽培史。梅花是我们中国民族精神的象征,凌寒飘香,不屈不挠,自强不息,铁骨冰心”“我不再想解释那是墨梅,也不想再说梅花的美就在于疏、瘦、清、斜”“千年老梅,铁枝铜干,如枯若死,一夜风雪后,突然琼枝吐艳,那种绝处逢生的沧桑感。怎样才能告诉他,当你为情所困,辗转反侧时……这时候你很难再做凡人,梅花是人间尤物,人间与仙境的使者等分析,表达了作者对梅花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清高孤傲,铁骨冰心等美好品质的赞美。照应文章标题。

故答案为:⑴D

情境:在万木萧瑟,大雪压境的寒冬,欣赏梅的一树繁花; 在风雪夜后,欣赏千年干枯老梅琼枝吐艳,让人感到绝处逢生的希望;在为情所困,辗转反侧之时,幽香袭来;想象在不同的情境下赏梅,伴以诗酒琴笛,有一种飘飘欲仙之感。品质与格调:不畏风雪,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生命力;高洁孤傲,淡然,超凡脱俗。

⑶“书香本义指笔墨之香,在文中指梅花的绘画作品以及梅花所蕴含的疏,瘦,清,斜之美。诗心本义为诗歌的情感,在文中指从古至今有无数的咏梅佳作,呈于书本,萦绕于心,把梅花的品格深入到血液灵魂和心里。并且给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体验,陶冶人心。这句话的意思是,中国人爱梅,种梅,写梅,赏梅,梅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梅花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清高孤傲精神的象征,表达作者对梅花这种品格的赞美。

手法:以小见大,由我与外国人谈论梅花,上升到民族精神;象征,由梅花象征民族精神;对比、反衬,在于美国人谈到梅花时,用牡丹做对比(或反衬),牡丹又大又美,但是不具有梅花高洁的品性,梅花诗深入血液和灵魂的一种花。结构:承接上文西方人对我名字的好奇,也为下文作者因外国人误解梅花而抒发了对梅花的赞美做铺垫。作者层层递进,引出文章主旨。照应题目。内容:表达了作者对梅花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清高孤傲,铁骨冰心等美好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赞美。

【点评】(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解答此题,应从语句理解、手法分析、内容分析、主题理解等角度分析判断。根据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理解,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做出判断。

2)此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也考查鉴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先审清题干,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信息区间,提取关键词语,最后按着相关的标准简单的进行分类整理,得出答案。注意做到条理清晰,不重复。

3)此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将所给句子放置于原文,抓住关键词,联系上下文来分析。

4)此题考核的是分析作品结构和主题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然后分析结构特点,概括主题。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我在十八九岁的时候,遇见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因为他凶。

    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有些像《聊斋志异》绘图中的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地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铁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我常给他画漫画,勾一个轮廓,中间点上两块椭圆形的黑块,便惟妙惟肖。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我很难得看见他笑,如果笑起来,是狞笑,样子更凶。

    我的学校是很特殊的,国文成绩与毕业无关,所以课堂上常是稀稀拉拉的,不大上座,但教员用拿毛笔的姿势举着铅笔点名的时候,学生却个个都到了,因为一个学生不止答一声到。真到了的学生,一部分是从事午睡,微发鼾声,一部分看小说,如《官场现形记》《玉梨魂》之类,一部分写父母亲大人膝下式的家书,一部分干脆瞪着大眼发呆,神游八方。在这种糟糕的情形之下,徐老先生总是很凶,老是绷着脸,老是开口就骂人。

    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题目尚未写完,一位性急的同学发问了:这题目怎样讲呀?老先生转过身来,冷笑两声,勃然大怒: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我一向是个上午捣乱、下午安分的学生,我觉得现在受了无理的侮辱,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几句:“xxx!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这几句颇为同学们所传诵。谁和我有点争论遇到纠缠不清的时候,都会引用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当时我看形势不妙,也就没有再多说,让下课铃结束了先生的怒骂。

    但是从这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后来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如今想来,当初的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打着江北的官腔,咬牙切齿地大声读一遍,不论是古文或白话,一字不苟地吟咏一番,好像是演员在背台词,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他念得有腔有调,有板有眼,有情感,有气势,有抑扬顿挫,我们听了之后,好像是已经领会到原文的意义的一半了。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朗朗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气盛言宜,他是不用的。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地抹,整页整页地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我初次经此打击,很灰心,很觉得气短,我掏心挖肝地好容易谄出来的句子,轻轻地被他几杠子就给抹了。但是他郑重地给我解释一会儿,他说:你拿了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趴趴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功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50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信,不知他云游何处。同学们偶尔还谈起徐老虎,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文中的原来是一个有点不羁的学生,对国文学习并无多大兴趣,但老师的一懂得尊重老师、敬畏老师了。

B.作品最后流露出未曾向先生报答一二的遗憾之情,更因老师归隐道山不便相见而感到悔恨,只好以此文寄情恩师。

C.作者好像漫画高手一般,截取了徐先生生活的几个片段,抓住其特征,寥寥几笔,便把徐先生刻画得形神兼备。

D.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的语言极其庄重严肃不同,本文在描写徐老时极尽戏谑调侃之能事,语言轻松幽默,体现了梁实秋散文的另一种风格。

2)文章最后写道:“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何会怅惘敬慕。

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在刻画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案】 1C

2现在离开先生将近五十年,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所以作者会感到怅惘;徐老师虽然长相古怪且待人凶恶,但他有才华,对学生认真负责,教学上教导有方,作者跟从他学习受益颇多,所以对他充满敬慕。

3肖像描写——作者写徐老师的外貌;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一- 徐老师上课时的情形,突出了他”(严厉)的特点;细节描写一写他修改的作文时,表现了他的认真负责,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全文采用了欲扬先抑(前后对比)的写法。作者先写徐先生古怪的外貌和神态,作文课上他骂”“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以此来突出他的。又写他自己选辑教材,有意思地朗诵,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地批改的作文,使受益良多,突出了他才学很高,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解析】【分析】(1A项,懂得尊重老师、敬畏老师了分析有误,我对老师的尊重和敬畏并不是始于老师的那一骂,而是始于老师的诵读和批改我的作文。B项,更因老师归隐道山不便相见而感到悔恨分析有误。文中是说我离开先生已将近50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信,不知他云游何处,是表达不知老师现在哪里,什么情况,并不是说老师归隐道山,也不是不便相见。D项,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的语言极其庄重严肃不同分析有误。《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的语言很平实。故选C

2)本题要求分析结尾作者回忆老师时内心怅惘敬慕的原因。最后一节说我离开先生已将近50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信,不知他云游何处。因为离开先生很多年,半个世纪不见了,这中间也不曾与先生有过往来,失了音讯,没有联系,不知先生现在哪里,什么状况,而自已的国文是受益于先生的,因此念及先生,内心会感到怅惘,有些失落,有些遗憾。第一节说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我至今不能忘记他,具体受益的是,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还有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他把文字里的蕴藏着的意义好像都给宣泄出来了”“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老师选编教材风格独特,新旧兼收,让我受益;老师独特的诵读方式也让我领悟了文章的内容,因而也提高了对国文的兴趣。不但如此,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老师大力删改的批改作文方式,让我受益。这也是作者敬慕先生的原因。

3)本文运用多种描写方法,他的相貌很古怪,他的脑袋的轮廓是有棱有角的,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亮亮的,脸形却是方方的、扁扁的是外貌描写,表现他相貌古怪;题目还没有写完,写完了当然还要讲,没写完你为什么就要问?……”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xxx!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运用语言描写,表现先生的严厉。他骂我时来回地踱着,运用动作描写,以先生的怒气表现先生的严厉;写他批改我作文时,写他如何删去我写得啰嗦之处,并耐心给我解释,运用了细节描写,表现先生认真负责的态度。从文章整体来看,文本开始写我对先生印像极不好,先生又古怪又凶,后文却写他如何认真选编教材,如何通过朗读让学生理解文意,如何批改学生作文来认真教学,高度负责的。这前后之间是一种对比,也可以说是欲扬先抑的手法。

故答案为:⑴C

⑵①现在离开先生将近五十年,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所以作者会感到怅惘;徐老师虽然长相古怪且待人凶恶,但他有才华,对学生认真负责,教学上教导有方,作者跟从他学习受益颇多,所以对他充满敬慕。

⑶①肖像描写——作者写徐老师的外貌;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一- 徐老师上课时的情形,突出了他”(严厉)的特点;细节描写一写他修改的作文时,表现了他的认真负责,体现了他的敬业精神。全文采用了欲扬先抑(前后对比)的写法。作者先写徐先生古怪的外貌和神态,作文课上他骂”“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以此来突出他的。又写他自己选辑教材,有意思地朗诵,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地批改的作文,使受益良多,突出了他才学很高,对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点评】(1)本题考查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主要是文意、主旨、情感、人物的心理表述不当。赏析一般为手法和特色概括不当。错误选项一般都是不会引起争议的硬伤。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内容,分析把握情感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文本的内容,把握作者的情感。然后仔细审题明确答题的方向,再作重点阅读,找出答题区间,进行归纳概括。

3)本题考查学生表达技巧。对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可以从下几方面去分析: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等角度。分析时,要结合具体的内容。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在胡同第几槐

刘心武

    五十八年前跟随父母来到北京,从此定居此地再无迁挪。

    北京于我,缘分之中,有槐。童年在东四牌楼隆福寺附近一条胡同的四合院里居住。那大院后身,有巨槐。那株巨槐,我仰起头,脖子酸了,还不能望全它那顶冠。巨槐叶茂如伞,网住好大一片阴凉。最喜欢它开花的时候,满树挂满一嘟噜一嘟噜白中带点嫩黄的槐花,于是,就有院里还缠着小脚的老奶奶,指挥她家孙儿,用好长好长的竹竿,去采下一笸箩新鲜的槐花,而我们一群小伙伴,就会集合到他们家厨房附近,先是闻见香气,然后,就会从老奶奶让孙儿捧出的圆形盖帘上,分食到用鸡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饼……

    后来我搬出那四合院了,但依然会在梦里来到巨槐之下,梦境是现实的变形。我会觉得自己在把一根长长的竹竿,吃力地举起,不是采槐花,而是采槐花谢后结出的槐豆,如果槐花意味着甜蜜,那么槐豆就意味着苦涩,过去北京胡同杂院里生活困难的人家,每到槐豆成熟,就会去采集,将它晾干后卖给药房做药材……在梦里,我费尽力气也揪不下槐豆来,而巨槐顶冠仿佛乌云,又化为火烫的铁板,朝我砸了下来,我想喊,喊不出声,想哭,哭不出调……噩梦醒来是清晨,但迷瞪中,也还懂得喟叹:生存自有艰难面,世道难免多诡谲……

    除了院子里的槐树,还有更可爱的胡同路边的路槐。槐树有多种,国槐虽气派,若论妩媚,则似乎略输洋槐几分。洋槐开花在春天,一株大洋槐,开出的花能香满整条胡同。

    北京胡同四合院树木种类繁多,而最让我有家园之思的,是槐树。

    东四牌楼附近,现在仍保留着若干条齐整的胡同。胡同里,依然还有寿数很高的槐树,有时还会是连续很多株,甚至一大排。不要只对胡同的院墙门楼木门石墩感兴趣,树也很要紧,槐树尤其值得珍视。青年时代,就一直想画这样一幅画,胡同里的大槐树下,一架骡马大车,静静地停在那里,骡马站着打盹,车把式则铺一张凉席,睡在树荫下,车上露出些卖剩的西瓜……这画始终没画出来,现在倘若要画,大槐树依然,画面上却不该有早已禁止入城的牲口大车,而应该画上艳红的私家小轿车……

    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一说,倘若单俯瞰东四牌楼或者西四牌楼一带,则青瓦灰墙仿佛起伏的波浪,而其中团团簇簇的树冠,则仿佛绿色的风帆。这是我定居五十八年的古城,我的童年、少年、青年、壮年的歌哭悲欢,都融进了胡同院落,融进了槐枝槐叶槐花槐豆之中。

    不过,别指望我会在这篇文章里,附和某些高人的高论,北京的胡同四合院一点都不能拆不能动……城市的改变当然包括着拆旧与建新,拆建毕竟是一种活力的体现,而一个民族在经济起飞期的亢奋、激进乃至幼稚、鲁莽,反映到城市规划与改造中,总会留下一些短期内难以抹平的疤痕。我主张在北京旧城中多划分一些保护区,一旦纳入了保护区就要切实细致地实施保护。在此前提下,对非保护区的拆与建都采取个案分析,该容忍的容忍,该反对的反对。发展中的北京确实有混乱与失误的一面,但北京依然是一只不沉的航空母舰,我对她的挚爱,丝毫没有动摇。

    最近我用了半天时间,徜徉在北京安定门内的旧城保护区,走过许多条胡同,亲近了许多株槐树,发小打来手机,问我在哪儿。我说,你该问:岁移小鬼成翁叟,人在胡同第几槐?

(取材于《北京青年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去从空中俯瞰北京,中轴线上有半城宫殿半城树之说,这显示老北京与古槐相依相存。

B.作者心中前后两幅画的画面虽有变化,但大槐树不变,表明作者对北京的传统生活始终热爱。

C.作者在文中一再指出五十八年定居在北京,是为了强调北京与自己一生相伴,密不可分。

D.虽然作者对胡同四合院很有感情,但他认为将胡同四合院全部拆掉是北京发展必需的过程。

2)在不同时期,那株巨槐的感受不同。请分别概括童年时和搬出四合院后对巨槐的感受。

3)作者在文末用两句自创的诗句作结,作者这样写想表现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案】 1D

2)年幼时,感受了槐树巨大的荫庇和恩惠,体会到了浓浓的人情。搬出了四合院以后,则对槐树有了新感受,能从槐树中体会到生存的艰难、人生的苦涩。

3)作者通过这两句诗表达自己从小到大都对以槐树为代表的胡同四合院生活有深深的眷恋(或热爱)。这样写,使文章更加令人回味,更真切地抒发眷恋情怀,点明主旨,使表达更富有文采,同时起到与题目照应的作用。

【解析】【分析】(1D项,作者并没有认为将胡同四合院全部拆掉是北京发展必需的过程,作者主张在旧城多划保护区,并且对非保护区的拆与建采取个例分析。故选D

2)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题目,作者童年时对巨槐的感受可从文章第2段内容中加以概括,于是,就有院里还缠着小脚的老奶奶……分食到用鸡蛋、蜂蜜、面粉和槐花烘出的槐花香饼……”;而搬出四合院后对巨槐的感受则可主要参考第3段进行总结,噩梦醒来是清晨,但迷瞪中,也还懂得喟叹:生存自有艰难面,世道难免多诡谲。重点抓住不同的时期的词语童年”“搬出四合院之后,感受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阴凉”“甜蜜”“艰难”“苦涩

3)古语云诗言志,作者用诗句岁移小鬼成翁叟,人在胡同第几槐总结全文,自然有其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这就是对以槐树为代表的北京胡同四合院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同时,还有结构上的功用,题目为人在胡同第几槐,而结尾的自创诗句中也有这一句,这样就形成了呼应标题,首尾照应的结构形式。

故答案为:⑴D

年幼时,感受了槐树巨大的荫庇和恩惠,体会到了浓浓的人情。搬出了四合院以后,则对槐树有了新感受,能从槐树中体会到生存的艰难、人生的苦涩。

作者通过这两句诗表达自己从小到大都对以槐树为代表的胡同四合院生活有深深的眷恋(或热爱)。这样写,使文章更加令人回味,更真切地抒发眷恋情怀,点明主旨,使表达更富有文采,同时起到与题目照应的作用。 

【点评】(1)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

2)此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解答时要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内容,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来理解。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重要段落的作用的能力。作用题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回答。内容上回答思考的角度:概括主要内容,突出对象(形象)特征,表达情感,揭示、升华主题。结构上回答思考的角度:思考考查的句、段与题目、开头、上文、下文、结尾的关系。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太湖碎锦

范烟桥

    ①太湖,用文人的套语来形容,是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民间则说八百里太湖跨三州。不经过实测,这样笼统地画出一个轮廓,只能给人们一种山明水秀、浩瀚无际的想象。至于它有什么诗情画意,要费一点时间实地去观察、探索,才能领会。

    ②我从不同的角度,看太湖的部分画面,就感到有不同的胜概。洞庭东山、西山是太湖里两个主峰。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经劳动人民世世代代辛苦经营,已成了丰产地区。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随着春夏秋冬,它们先后开花结果,春天果然是姹紫嫣红开遍,夏天、秋天、冬天,也是各有烂漫绚丽的景色。说是美尽东南,并不夸张。从观赏说,四时皆宜;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

    ③西山和东山隔着东太湖,东山最高峰——莫釐,和西山最高蜂——缥缈遥遥相对,同为七十二峰的领袖。西山也是丰产地区,同是花果山,东山所有的名花嘉果,西山都繁生着。从东山坐独具风格的小艇——龙飞快,驶入东太湖,莫釐峰头,云气滃然如蒸。别的不知名的远近诸山,时隐时现,好似给烟波吞吐着,山色因明暗而浓淡不一。船家果然有眼明手快的本领,坐在船里的我,到湖心时常为颠簸震荡而惊心动魄。正因为如此,而愈觉山水奇丽得来不易的乐趣。兀立在东山、西山之间的石公山,则是以玲珑秀逸的姿态吸引着人们。小艇乘风破浪而去,到了山下,显然可见四围的山石,经过千万年的冲刷,有了皱、瘦、透的美姿,早给鉴赏者陆续凿去了,苏州园林里的太湖石,都是取于石公一带的石山。因此,石公山像斧削过,没有了山脚,正如一块翡翠放在一个玻璃盘里。

    ④假使从苏州直接到西山,出蠡口,就展开了图画,山更多,湖更大,变幻就更多。王鏊山与人相见,天将水共浮,冯善震泽春浮涨碧漪,净涵天影漾玻璃,能把湖山之胜,描绘得恰到好处。道书上所说的第九洞天——林屋,就在西山。到了里面,石壁嶙峋如雕塑,是洞庭一奇。这里有许多神话,和山农们闲谈,妄言妄听,也增添了些兴趣。而西边的消夏湾,更附会着西施的种种传说。山湾柔顺的湖水,浅而澄清,可以游泳。有着荷花、菱叶,清风徐来,颇有凉意,确是夏天避暑的好去处。到了包山寺,才窥见缥缈峰突起在丛林杂树之上。近观不如远眺之美,大凡山水之胜,都有这个境界。有了山,有了水,才见得山的灵秀,水的空明。太湖就以此特饶奇胜。

    ⑤太湖还有四个画面,和洞庭东山、西山合起来,差不多得见其全貌。一是从湖州到无锡的一段水程,在群山断续中经过,前后左右可以看到云峦起伏,似乎它们都有动态,与人游戏。一是从无锡到宜兴,数十分钟的汽车行程,在湖边掠过,太湖平铺在车外,远山几抹,可望而不可即。一是无锡的鼋头渚,割取了太湖的一角,经过人力的整理,有着怪石突兀、惊涛汹涌的奇趣。不仅有色,而且有声。夕阳将下,余晖照映湖面,金光璀璨,不可名状。一是苏州光福的石壁,也是太湖的一角,更见得静止处,已不是空阔浩渺的光景。而即小见大,可以使人有更多的推想。

    ⑥阴、晴、风、雨、云、雾,固然使山水多变,适逢其会,逸趣横生。便是朝曦、夜月下特有的湖光山色,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古今诗人画师,尽管灵思妙想,摄取片断到诗画里,有着他们的杰作,还是概括提炼。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许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脔:切成块的肉。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太湖东山、西山及太湖在阴、晴、风、雨、云、雾下的变幻作了详细的描绘,表现了太湖山水的多变与逸趣横生。

B.文章引用形容太湖的套语、诗句,谈及苏州园林、道书记载和神话传说,增添了太湖的人文色彩和传奇性。

C.段写太湖的四幅画面,都运用想象、比喻和移步换景的方法,结合色彩、声音等变化,表现不同时空之下的太湖奇景。

D.本文写太湖美景,详略有致,既有整体勾勒,又有局部描写,自然景色与审美体验有机融合,韵味丰富。

2)文章第段写了东山带哪些胜概 请简要概括出三点。

3)作者结尾说我更无能,凭我接触到的,写了些许体味,或许有三言两语,能引起到过太湖者的同情,作会心的微笑。毕竟是尝鼎一脔,太湖实在是描写不尽,描写难工的。你觉得作者更无能吗?请表明你的观点并结合全文分析。

【答案】 1C

2)文章第二段写了三方面胜概:自然之美,物产之丰,劳作之美;

3我不这样认为,他不是无能,而是谦虚的说法。②“是小而多,零星不完整,是部分呈现,有代表性,因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是美丽的绸缎,写出了太湖的美丽,碎锦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

【解析】【分析】(1C项,都运用想象、比喻和移步换景的方法错误,没有想象、比喻。故选C

2)文中说东山周围五十余里,山势并不陡峭,土壤又滋润”“山下坡田,种植各种水稻,是秋熟的主要农作物。夏熟是三麦和油菜,还有豆类和蔬菜瓜果。他们更有园艺的丰富经验,梅、杏、桃、李……多得数说不尽。枇杷、杨梅和洞庭红(橘名)名闻远近。”“从生产说,那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江南的许多淡水鱼,这里样样都有。朝出暮归的千百艘大小渔船,点缀湖光水色中,渔民们勤劳、勇敢,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即自然之美,物产之丰,劳作之美。

3)本题确定观点时,最好认为作者并非更无能,可以从作者对太湖不同视角的解读及周边景致的各种美好的特点的描写来阐述,表明作者虽然对太湖的描写小而多,零星且不完整,呈现的是部分景观,却都具有代表性,已经把太湖的美丽凸显出来了,也已将自己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表达出来了,所以可以断定,作者认为自己更无能,只是一种比较谦虚的说法,更是凸显了作者自己对太湖的喜爱与赞美。

故答案为:⑴C

文章第二段写了三方面胜概:自然之美,物产之丰,劳作之美;

⑶①我不这样认为,他不是无能,而是谦虚的说法。②“是小而多,零星不完整,是部分呈现,有代表性,因太湖辽阔,作者只选取有代表性的几处景色来描绘;是美丽的绸缎,写出了太湖的美丽,碎锦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太湖景色的丰富多彩,表达了作者对太湖的喜爱和赞美。并通过这些碎锦的组合,呈现太湖的全貌。既表现了他的谦虚,也暗含了对描写难尽的太湖美景的赞赏。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概括题要能分析层次结构,逐条概括,答案可以选用原文的词句,但要根据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重新组织,力求简洁、明确。作者的感情主要蕴含在字里行间,可以结合文章主旨概括。

3)本题考查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题目的内涵和作用总括起来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作用;对主旨情感的体现作用;对文章结构方面的贯穿引领作用;从文辞和读者方面看,增加文采和吸引力等作用。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朗读与呐喊

莫言

    今年二月,在故乡的大街上,我与推着车子卖豆腐的小学同学方快相遇。方快提着我的乳名骂我闯富了忘了老同学。我说我都六十多岁了,你就别叫乳名了吧!他说,你想让我叫你什么?叫你莫言?呸!方快是很聪明的,他六十多岁了还在卖豆腐只能说他没碰上展露才华的机会。他喊我的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我获奖后,面对采访的记者他提着我的乳名说:他呀,根本不行!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于是我回想起方快与朗读有关的事来。

    那时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学校唯一用普通话讲课的老师。在我们那里,谁要是出去上几天学或当几年兵,回来就说普通话,肯定成为嘲讽的对象。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还坚持用普通话讲课,现在回想起来,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我们齐声朗读时,老师提着教鞭在教室里转悠,辨别谁的声音里有着对课文的故意歪曲。方快是挨教鞭最多的——其实也不是真打,略有痛感而已。

    有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那天新课是《青蛙》,老师带领我们朗读:

    “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呱!呱!呱!……

    我们从来没有像那次朗读那样卖力,那样愉快,那样充满期待。我们一边朗读一边偷眼看方快。他的脸膛红扑扑的,脸上洋溢着喜气。他从来都是朗读的捣乱者,但这次却成了领读者。他的嗓音洪亮,富有韵味,而且,他使用的竟是普通话!连老师也用讶异的目光看着他。这时候,我看到他用脚推倒了瓦罐,几十只青蛙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伴随着女生们的尖叫和男生们的怪笑,我们看到老师变色的脸——教室里只有方快一个人还在朗读:

    “……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

    我们原以为老师会跟方快决一死战,没想到在方快响亮的朗读声中,老师蜡黄的脸渐渐红润起来。我们老师是一个有酒涡的男人,他的脸上出现酒涡我们便知道他笑了。方快停止朗读,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地对老师傻笑。老师响亮地拍着巴掌,连声说:好好好!太好了!

    此后不久,方快便当了学习委员,之后又当了班长,成了好学生,成了老师的骄傲,成了后进变先进的典型,还参加全县朗读比赛获得第三名。如果不是因为历史原因,他很可能成为我们高密东北乡一个杰出人物。当然,现在也不能说他不杰出,他家的豆腐,质量很好,供不应求。

    方快引发了朗读的热潮。我们朗读,我们背诵,我们把语文课本一字不漏地从头背到尾。我是其中一个追随者。

    后来当了兵,我能慷慨激昂地念报纸的才能被指导员发现,让我在团部欢迎新兵大会上发言。调到军校后,领导错以为我文化水平很高,便让我当政治教员给新学员讲课。讲哲学,政治经济学,我哪里懂这些!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硬着头皮也要冲上去。

    那年寒假,我背了一大堆书回家探亲。我在邻居家滴水成冰的空房子里备课,讲稿写好了,就一遍遍地读。当时我以为我讲的是标准普通话,后来才知道我讲的是高普(高密普通话)。我先是小声读,读着读着就起了高声,最后是手舞足蹈地呐喊。全不顾墙外有耳,全不顾村里人的说三道四,全不顾家里人的难堪。那时我们家东厢房里还养着一头牛,每当我呐喊时,母亲就会进来劝我:别吆呼了,你把牛都吓得不吃草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在开学后的课堂上,作用明显,反响强烈。我也颇为得意。三十多年后的一次聚会,一位性格豪爽的女学员说:我们当年给您起了一个外号叫野狼嗥”——我心中一怔,才知道他们受了我多少折磨。

去年秋天,我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叶嘉莹先生,听她吟诵唐诗宋词。叶先生说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吟唱,从小她就这样唱读,因为她感觉就应该这样读,这样唱。听了叶先生的话,我想,是的,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腔调,想怎么唱就怎么唱;用标准普通话读出的诗词,确实很好听,但其实都不是古典诗词应该发出的声音。告别叶先生后,我曾把门窗堵严了吟唱过几首唐诗宋词,感觉无比畅快。但我知道,叶先生的自由吟唱会赢得满堂彩,而如果我敢登台放腔,迎接我的——当然不会是猎枪。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快执意叫的乳名,是因为他不服气;而不服气的原因,则是他当年曾凭着朗读而无比辉煌,也曾是他的追随者之一。

B.文中的语文老师很了不起,他不仅有着在乡里人嘲笑中坚持自我的勇气,也有着用宽容、赏识来改变一个捣蛋学生的胸怀与智慧。

C.文章善用加强语势的方法传情达意,如连用三个成了表现方快出名后的得意,连用三个全不顾表现朗读时的投入。

D.方快与,一个因历史原因而寂寂无闻,一个因抓住偶然的机遇而改变了命运,文章借此表达命运难测、造化弄人的感慨。

2)请结合上下文,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3)文章题目是朗读与呐喊,结尾却写吟唱,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

【答案】 1D

2朗读内容画面逼真,饶有趣味。富有画面感(让人如闻其声),映衬出童心的天真可爱。朗读内容与(朗读)情境构成重合,意韵丰富。老青蛙带满塘的蛙鸣唱,象征语文老师带动学生、方快带动其他人朗读,意蕴丰富。朗读情境与现实情境形成反差。一本正经的朗读与后文教室里的混乱相映照,使文章有了波澜。运用拟人修辞和拟声词,描摹池塘黄昏时分青蛙齐鸣的充满生机的景象,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3为了深化文章主题。吟唱表现心态的成熟,更认可用自己腔调来吟唱,也不害怕登台放腔,比以往更加勇敢自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为了丰富文章内容。吟唱是对前面的朗诵与呐喊的有效补充,反映由追随他人到迎难而上、再到勇敢自信的成长历程,丰富文章的内涵。为了让文章笔法灵活,跌宕起伏。吟唱宕开一笔,却又与前文意脉贯通;以朗诵与呐喊之外的吟唱收结全文,看似闲笔,却巧妙回应文章主旨,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妙处。

【解析】【分析】(1A,是对散文内容的梳理,第一段提到,他喊我的乳名就说明他对我的不服气,而不服气的原因,第一段末尾提到朗诵课文,他不是我的对手,后文又提到,方快因为朗读而成当了班长,有了名气,并带动班里朗读的风气,而我是其中一个追随者,所以A项正确。B项,文中提到我们老师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一方面他在强大的习惯势力压迫下,还坚持用普通话讲课,这体现他坚持自我的勇气,另一方面,面对方快的恶作剧,他连声叫好,还提拔方快做班长,方快成了好学生,并获得全选朗读比赛第三名,这体现他用宽容、赏识来改变一个捣蛋学生的胸怀与智慧,所以B项正确。C项,三个成了、三个全不顾都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加语势,再结合具体的内容,可知这种语势正是表现了方快成名后的快意,朗读时的忘我,所以C项正确。D项,文章借此表达了命运难测、造化弄人的感慨,夸大了命运的威力,对主题的理解有误。从文章内容来看,方快因朗读而找到自信与尊严,年老卖豆腐时仍认为自己不比莫言差;莫言因朗读、呐喊而改变命运,都反映了在文中命运所起的作用是次要的,主观的努力远比命运更加重要。

2)文章中画线句子是语文课上学习的新课《青蛙》的一段,语文老师带领我们朗读的内容。这段引文有多重别有意味之处。第一,它的内容与朗读者的身份及情境的巧妙吻合:老青蛙”—语文教师,满塘的蛙”—“我们先发出单音的独唱”—老师带领我们朗读,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我们齐声朗读。第二是引文中的青蛙与课堂里的青蛙有天中午,方快带着我们去田野里捉了几十只青蛙,用瓦罐提到教室里,放在脚下,教室里有青蛙,是我们都知道的,它们也会听到这段朗读,也将会被方快踢倒瓦罐跳出来而引发教室大乱,这个恶作剧我们又期待又害怕的。第三,借青蛙写方快与语文教师之间的有趣味的关系。等到教室内因青蛙的出现而大乱时,只有方快一人还在朗读:“……青蛙,真是一种可爱的动物……”,这里的青蛙比喻的是语文教师。每到黄昏,池塘边有一只老青蛙先发出单音的独唱,接着满塘的蛙跟着唱起来。呱!呱!呱!……”因此,这段引文与文章内容的贴切,产生了非常强烈的表达效果。同时划线部分的老青蛙,暗含有方快和其他学生对语文老师的嘲弄之意,对一个不和时俗的,古板的乡村教师的嘲弄。老师对此浑不自知自己正被嘲笑,依然带着学生激情的朗诵朗诵,使老师形象更加滑稽。学生们早年不懂事的嘲弄与成熟后对老师的喜爱敬佩形成了对比,使老师形象更加鲜明。这种表达效果可以从情境的象征意味、画面声色情态的生动可感、人物关系的多重写照等多处进行鉴赏。

3)文章的题目是《朗读与呐喊》,看题目主要是发生于”“方快因朗读而发生的事件和回忆,但是,散文的文体特点就在于它可以有宕开一笔的写法。宕开一笔也称之为闲笔,就是主发要内容发展到关键紧要处或已经看似结束之时,故意把笔宕开,腾出几笔或延宕出去写其他事情。在写文章上,其实闲笔不闲,表面上它是节外生枝,实际上它对文章结构的安排、中心的表达、调动读者的兴趣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本文写自己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叶嘉莹先生听她吟诵唐诗宋词。如果前文的普通话的朗诵、再到我为了准备讲课的呐喊都是无法让读者获得对专业认同的话,那么,叶嘉莹先生的吟诵应该能获得这种专业认同,但是,作者从叶先生那里获得了对吟唱的理解:从来没有人教过她吟唱,从小她就这样唱读,因为她感觉就应该这样读,这样唱。而自己引发的感慨就是每个人都要用自己的腔调,想怎么唱就怎么唱,这样会感觉无比畅快,而且迎接我的——当然不会是猎枪,这里就揭示了文章的主旨:唱出自己的声音,活出自己的精彩。题目设问为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而没有用表达有什么作用”“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等设问方式,也是以此任务事引导学生进行真实的阅读,避开答题套路。这一延宕闲笔写法,主要从对揭示深化主旨、丰富文章内容、引发读者兴趣等方面进行鉴赏与评价。

故答案为:⑴D

⑵①朗读内容画面逼真,饶有趣味。富有画面感(让人如闻其声),映衬出童心的天真可爱。朗读内容与(朗读)情境构成重合,意韵丰富。老青蛙带满塘的蛙鸣唱,象征语文老师带动学生、方快带动其他人朗读,意蕴丰富。朗读情境与现实情境形成反差。一本正经的朗读与后文教室里的混乱相映照,使文章有了波澜。运用拟人修辞和拟声词,描摹池塘黄昏时分青蛙齐鸣的充满生机的景象,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⑶①为了深化文章主题。吟唱表现心态的成熟,更认可用自己腔调来吟唱,也不害怕登台放腔,比以往更加勇敢自信,深化了文章的主旨。为了丰富文章内容。吟唱是对前面的朗诵与呐喊的有效补充,反映由追随他人到迎难而上、再到勇敢自信的成长历程,丰富文章的内涵。为了让文章笔法灵活,跌宕起伏。吟唱宕开一笔,却又与前文意脉贯通;以朗诵与呐喊之外的吟唱收结全文,看似闲笔,却巧妙回应文章主旨,体现散文形散神聚的妙处。

【点评】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这是一道散文的综合赏析的题目,散文的赏析重要是文意、结构、情感、手法和语言的特征,命题时一般的错误项都相当明显,以免引起争议,答题时抓住要点,寻找答案中的明显错误。

此题考查鉴赏作品的语言的能力。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此题考查分析作者情节安排意图的能力。这类题目可以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主题的表达,情节的完整等角度来分析。本文写自己见到了仰慕已久的叶嘉莹先生听她吟诵唐诗宋词

15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各题。

 

    那些草从黑色的泥地里长出来,它们和地下的根一样,也是一节一节的,它们有着竹子一样修长的叶子,但是我的祖先却叫它们芦苇。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父亲告诉我,芦苇到秋天的时候,就开一大团一大团的白花,冬天的时候死去,第二年春天再活过来;而竹子不开花,竹子一开花就永远地死去了,再活不过来。

    我的故乡遍布这种叫芦苇的植物,它们成片成片地长在村庄的周围,跟着一条叫蒲苇河的河流曲折蜿蜒,长成一大片茂密的芦苇荡。

    这些植物的年纪比我祖父还大,我的祖先还没有来的时候它们就已经在这儿长了,一年死一次,一年活一次。它们把根深深地扎进黑色的泥土里,向四周肆意扩展,你拿一把铁锨随便找个地方挖下去,都会切着它们纤细的根。父亲犁地的时候就常常翻出来一两棵脆脆的白的苇根,那可是一块种了多少年的熟地啊。它们藏在地下,一有机会就冒出尖尖的头来,并且趁你不留神的工夫就迅速地长成一棵挺拔的芦苇。这些根在土里就像千万只鸟在空中一样任意飞翔,占领着空间和泥土,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我们整个的蒲苇桥村庄就坐落在这张大网上。这里到处都长满了芦苇和蒲草,我们的村庄就是以它命名的。父亲说,实际上我们都是蒲苇桥一棵一棵活着的芦苇,我们的根像芦苇一样深深地扎在大地上,我们永远离不开这黑色的泥土。父亲说这些话的时候,我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少年,但是我隐约地觉出父亲是一位乡村哲学家,除他之外,我还没听谁说过人是一棵芦苇。

    地面是一个界点,芦苇在两个空间里活。根向底下使劲扩展,死死地抓住泥土;茎则直直向上,抢占着地上的位置。芦苇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它一节一节地长着,就像我们进行一次长途的旅行,总要走一走歇一歇一样。每歇一次,它就挑起一把叶子做绿伞。我觉得芦苇更像一个人,抑或是人在冥冥之中学了芦苇。但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一位哲人说,人是一棵会思想的芦苇,会思想是人比芦苇高明。但会思想也使许多人长得歪了,不能像芦苇一样正直地长。人群中有歪心斜术之人,但谁见过一棵弯着长的芦苇?

    芦苇一路直直地长下去,慢慢高过我们的头顶,我拨开苇丛走进去,后面的芦苇复又合拢,苇荡把我淹没了。这些细细的苇叶组织成了翠绿的空间。它们像一叶叶小舟,又像一队队纤柔的少女,这让我想起古老的歌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些长腿细腰的美人儿可就是我二十年中夜夜梦见的伊人?我顺手捋过一支细长的苇节,做成清脆的苇笛,这是芦苇的情歌,汩汩流淌,滋润着幸福的胸膛。

    我看见母亲的羊群走进了苇荡,苇荡里马上就绽开了洁白的花朵。苇荡里偶尔会有一小片芦苇稀疏的地方,这儿长满了丰茂的野草,有水稗子草,芨芨草,开白花的野荞麦和许许多多不知名的野草,母亲的羊群就在这儿吃草,神秘而又浪漫。

    这让我想起我的先人,他们一拨一拨地走进苇荡,最后睡在苇荡里滋养着芦苇,不知道我的身体能长出多少棵挺拔的芦苇?

1    原文第三段中这些根在土里就像千万只鸟在空中一样任意飞翔,占领着空间和泥土,织成一张巨大的网有什么妙处?

2我觉得芦苇更像一个人,抑或是人在冥冥之中学了芦苇。但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一句,前面说芦苇更像一个人,后面又说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前后的说法是否矛盾?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3)作者在写芦苇时,写出了它哪些方面的特征?联系全文,分条表述。

4)结合全文,探究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

【答案】 1)比喻,把芦苇的根比作千万只鸟,形象地写出了芦苇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拟人,写芦苇的根能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生动地写出了芦苇生命力的顽强。也对)

2)不矛盾。说芦苇更像一个人,是因为它生长的方式与人类相似;说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是因为芦苇不会拐弯抹角,只会一直向上生长,而人却会有歪心斜术。

3生命力顽强;品节正直倔强;身姿纤柔美丽;纯洁包容。

4①“他们一拨一拨地走进苇荡,最后睡在苇荡里滋养着芦苇句,用含蓄的语言揭示了人类来自于泥土,最终又将归结于泥土这一事实。②“不知道我的身体能长出多少棵挺拔的芦苇句,由对芦苇的赞美写到人类高远的思想境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以疑问结尾,引人思考,回味无穷。

【解析】【分析】(1)该题要求分析这些根在土里就像千万只鸟在空中一样任意飞翔,占领着空间和泥土,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的妙处。从修辞手法分析,这些根”“像千万只鸟运用了比喻,再联系比喻的作用——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形象地写出了芦苇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织成运用拟人,再联系拟人的作用——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所描写的物体显得更活泼、亲近,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芦苇生命力的顽强。

2)题干要求理解芦苇更像一个人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语意上是否矛盾,联系第四段上下文,芦苇更像一个人理解时,从上文中像我们进行一次长途的旅行,总要走一走歇一歇一样得出结论:它生长的方式与人类相似。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理解时,从下文中会思想是人比芦苇高明”“但会思想也使许多人长得歪了,不能像芦苇一样正直地长得出结论:芦苇不会拐弯抹角,只会一直向上生长,而人却会有歪心斜术。

3)从第三段中我的祖先还没有来的时候它们就已经在这儿长了”“一年死一次,一年活一次,表明芦苇的生命力顽强;从第四段中像芦苇一样正直地长,表明芦苇的品节正直倔强;从第五段中这些细细的苇叶”“纤柔的少女”“长腿细腰的美人儿,表明芦苇的身姿纤柔美丽;从第六段中绽开了洁白的花朵”“他们一拨一拨地走进苇荡,表明芦苇的纯洁包容

4)题干中要求探究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筛选关键词一拨一拨地走进”“滋养着芦苇表明人类来自于泥土,最终又将归结于泥土;关键句不知道我的身体能长出多少棵挺拔的芦苇,内蕴丰厚,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思想,同时还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并且以疑问句不知道我的身体能长出多少棵挺拔的芦苇?结尾,引人思考,回味无穷。作者在文中托物寓意,写芦苇的同时实际上也是在写人,芦苇的品格也正是许许多多普通百姓的品格,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故答案为:比喻,把芦苇的根比作千万只鸟,形象地写出了芦苇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拟人,写芦苇的根能织成一张巨大的网,生动地写出了芦苇生命力的顽强。也对)

不矛盾。说芦苇更像一个人,是因为它生长的方式与人类相似;说人和芦苇是不一样的,是因为芦苇不会拐弯抹角,只会一直向上生长,而人却会有歪心斜术。

⑶①生命力顽强;品节正直倔强;身姿纤柔美丽;纯洁包容。

⑷①“他们一拨一拨地走进苇荡,最后睡在苇荡里滋养着芦苇句,用含蓄的语言揭示了人类来自于泥土,最终又将归结于泥土这一事实。②“不知道我的身体能长出多少棵挺拔的芦苇句,由对芦苇的赞美写到人类高远的思想境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以疑问结尾,引人思考,回味无穷。 

【点评】(1)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艺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可从词语运用、句式选择、修辞方法等方面加以赏析,然后结合文本作答。

2)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题干的要求,然后到原文去归纳和概括分析。这句话在文章第四段,从上文芦苇是一种特殊的植物,它一节一节地长着,就像我们进行一次长途的旅行,总要走一走歇一歇一样看,更像一个人是从芦苇和人具有的共性来说,从下文会思想也使许多人长得歪了,不能像芦苇一样正直地长。人群中有歪心斜术之人,但谁见过一棵弯着长的芦苇看,不一样是赞扬芦苇,批判人性。

3)本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注意区分是局部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然后找到具体的答题区位,摘取关键词语作答,或者根据文意自行组织答案。

4)本题考查鉴赏语言特色的能力。解答此题,考生要联系上下文,从用词、句式、手法、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人称方式等角度思考鉴赏,答题时要回归原文,条分缕析地作答。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00fa1fb69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ea.html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