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分镜头脚本教学大纲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动画分镜头教学大纲

教学目的:通过影视基础理论的讲授让学生对视听语言有一个比较基础的了解,配合观摩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影片以及针对知识点的练习让学生对镜头的语言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能够进行自己的短片创作的前期创作工作角色设计,道具设计,场景设计以及分镜头的绘制,让学生对动画短片的前期创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

教学重点:镜头语言的基本掌握以及镜头感的培养,分镜头的绘制以及动画短片前期创作教学难点:镜头语言的掌握,动画短片前期创作.
教学内容:
镜头:

分镜头脚本也称导演剧本。是导演案头工作的集中表现,是将文学内容分切成一系列可以摄制的镜头的一种剧本。导演对文学剧本进行分析研究以后,将未来影片中准备塑造的声画结合的荧幕形象,通过分镜头的方式诉诸文字,就成为分镜头剧本。内容包括,镜头号景别,摄法,画面内容,台词,音乐,音响效果,镜头长度等项目。分镜头剧本是导演对影片全面设计和构思的蓝图,是摄制组统一创作思想,开展工作的主要依据。它有利于保证摄制工作的计划性。

何为电影艺术的语言?

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即影像和声音结合的艺术。当然,二者在电影中的地位是不相等的。应该明确指出:电影第一,第二。或者说,电影是以为主,为辅的艺术形式。电影艺术的语言主要包括那些内容?影像、声音、剪辑影像、声音、剪辑三者之间的关系:电影是视、听结合的艺术,它首先是,即影像,然后是,即声音,而这些(影像、声音),最后需要通过剪辑才能构成一部完整的电影。

影像:除了演员的表演、物体的造型之外,影像构成的主要元素有:构图、景别、角度、运动、照明、色彩。

声音:语言、音响、音乐。

剪辑:影像剪辑、声音剪辑。影像剪辑是剪辑中的主要内容。影像剪辑主要包括:光学技巧转场剪辑、无技巧转场剪辑。剪辑除了将影像、声音的素材组织成一部电影之外,剪辑还能创造出“113”蒙太奇效果。电影结构的基本单位影片〉场〉镜头(a.影像元素。b.声音元素。镜头是电影结构的基本单位。镜头和场通过剪辑形成影片。剪辑是电影的表达手段,不同的剪辑方式影响到一部影片的质量和风格

如何划分一个镜头?

一个镜头是以下各种解释中的哪一种:

一个景物:一座山,一所楼,一棵树,一个人……

一个景别:一个远景,一个全景,一个中景,一个近景,一个特写……
一段时间:一秒钟,一分钟,五分钟,十分钟……

一段长度:一呎(一呎=0、3048米)──都不对。
正确的应该是马尔丹的定义。
马尔丹讲:
(从拍摄角度讲):镜头是拍摄过程中,摄影机的马达开动至停止这段时间内被感光的胶片;
(从剪辑角度讲):镜头是剪两次与接两次之间的那段胶片;(从观众角度讲):镜头是两个镜头之间的那段胶片。电影影像的景别

思考题:①、如何划分景别?

、举例说明不同的景别在影片中各有什么作用?
、特写在电影中有什么作用?

、举三个好的、和三个不好的特写的例子,谈如何用好特写镜头?
、如何认识和评价景别元素?
一、景别的划分

如何划分景别,讲法很多。我觉得应该主要把握以下两点:、景别划分所指的对象应该是是被摄主体;
、通常的作法是以画格中截取成年人身体部分的多少为划分的标准。
景别定义

远景远距离拍摄所形成的视野开阔的画面介绍环境,表现与环境有关的剧情内容
全景某种特定环境中的被摄主体的整体所构成的画面观众可以看清人物,也可以看见环境
中景被拍摄主体的主要部分所构成的画面引起观众对人物的注意以及对人物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和联想

近景被拍摄主体的局部所构成的画面看清人物表情,介入情感活动
特写被拍摄主体某个特定的不完整局部所构成的画面透视人物、境遇的关键性细节


不同的景别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我国古代绘画有这么一句话近取其神,远取其势部电影的影像就是这些能够产生不同艺术效果的景别组合在一起的结果。
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不同的景别在影片中所起的作用:
二、远景

表现广阔场面的电影画面。如果画面中有人,每个人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作用:
1、介绍环境。

2、抒情。主要是空镜头:蓝天、白云、鹰击长空、大雁南归……
我认为作用如下:

1、常规电影:电影的开头起始于远景。电影的结尾收结于远景。

2、远景的魂魄与张力:
好的远景不应为介绍而介绍,显得单调而呆板;同时,好的远景也不应为抒情而抒情,象个嗲声嗲气的造作的女孩。好的远景应该是浑然的,它既有介绍又有抒情;好的远景应该是有魂魄的。
《黄土地》

第一主角是──“黄土地(大地母亲)
黄土地,只能用大量的远景。

《黄土地》的开头:

1、远景落日时分的千沟万壑。15尺(呎)

2、远景(叠化、横摇)画左向画右摇。落日时分的千沟万壑12
3、远景(叠化)空空的山墚,顾青渐渐走上来。12
4、远景(叠化、摇)由陡然跌落的土崖上摇至月亮。14
5、远景全景(叠化)山墚上顾青远远走来的身影112
6、全景(叠化、横摇)画左向画右摇。深沟纵横的山坡的横段面12
7、全景一中景(叠化)顾青渐渐走下山来的身影。15

8、远景(叠化、横摇)画左向画右摇。落日时分的千沟万壑。12
1──8脚步声渐起……

上面8个镜头中,6个是远景镜头。从这6个远景镜头中,我们不仅了解了环境,们更会感到镜头后面创作者深厚的情感和浓浓的诗意。

为了拍好远景,我们必须用心研究我们所要拍摄的自然环境的特点,找出它们的独特之处。这样我们拍出来的才不是一个个呆板、无生命的景物,而是一个个有生命的、有灵魂的世界。

一般来讲,拍好远景起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季节因素:同一场景,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会有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
、时间因素:同一场景,早晨、中午、晚上,不同的时间,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天气因素:同一场景,晴天、阴天、风天、雨天,不同的天气,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机位、光线因素:摄影机不同的机位,所拍到的场景会有不同的光效效果。一般来讲,拍远景应尽量避免顺光,应采用侧光、或侧逆光。使景物具有层次感和表现力。

由于远景包括的内容较多,观众看清画面的时间也应相对延长。故远景镜头的长度一般不该少于10秒。

三、全景、中景、近景

全景、中景、近景这三类镜头是一部电影中的骨干镜头,或者说是常用镜头,在整部影片中

它们所占的数量比例最大。上到人与人的交流,下到一个人的表情变化,一般都用它们进行表现。

全景一般地表现出主要的拍摄对象(主要登场人物)和他的动作(行为),同时说明动作的地点(环境)以及主要登场人物与环境和其他登场人物(次要的拍摄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
中景强调突出主要登场人物(拍摄对象)的行为和状态(形式)同时表现出他的周围环境。
特写强调突出主要人物在外形、表情、行为、状态上的细节(一些有分量的摄影),同时把它们从周围环境(动作地点)中加以突出。
处理这些常用镜头需要注意的是:
、这三类镜头中,全景往往是拍摄一场戏的总角度。它制约着这一场戏中的所有的分切镜头的光线、影调、色调、以及被摄对象的方向和位置。所以,在一场戏中,全景无论最后剪辑的时候它是接在前面还是接在后面,实拍的时候,都应该先拍。另外,全景镜头的长度一般不应少于3米。
、由于中景是表演场面中的常用镜头,所以全景、中景、近景这三类常用镜头中,中景又常用中的常用‟”。所以,处理中景镜头时,要使人物和镜头调度富于变化,同时还要使构图新颖完美。所以,在一部常规影片中,中景处理的好坏,往往是决定这部影片影像成败的关键。
四、特写

特写是电影元素中的一种特殊元素,它多用来表现人的头部,和被摄主体的细部。
特写元素在电影中的作用:

1、特写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手段之一,它是电影艺术区别于戏剧艺术的主要标志。2特写能够有力地表现被摄主体的细部和人物细微的情感变化,是电影通过细节刻划人物,表现复杂的人物关系,展示丰富的人物内心世界的重要手段。
巴拉兹讲:我们能在电影孤立的特写里,通过面部肌肉的细微活动,看到即使是目光最敏锐的谈话对方也难以洞察的心灵最深处的东西。
·爱浦斯坦在《你好,电影》一文中讲:特写镜头通过近在咫尺的印象增加戏剧性。心中的痛苦也仿佛伸手可及。如果我伸出双臂,我就会碰到你,感到不

安。我悉数着根根痛苦的睫毛。我简直可以感到你的泪水的滋味。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人的脸这样贴近我的脸……”

3特写能够帮助观众更直接、更迅速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加深观众对事物和对生活的认识。


巴拉兹讲:一个蚁堆从远处看来仿佛是静止的,但是走近一看,这里却是一片忙碌的活动。如果我们能够很仔细地通过特写来观察灰暗、沉闷的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细微的戏剧性现象,我们便不难发现其中是有着许多非常动人的事情的。

巴拉兹讲:我们对生活面貌认识模糊不清,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的感觉迟钝、眼光短浅和观察不深。我们只是滑行在生活的表层。摄影机已经为我们揭示出作为一切重大事件产生根源的各个重要问题的内核:因为最重大的事件只不过是各个微小因素运动的最后结合。一连串的特写可以使我们看到一个整体变成各个个体的那一刹那间。特写镜头不仅扩大了而且加深了我们对生活的观察。

特写其实是把一些平时我们肉眼不易察觉的东西,放大、夸张给我们看。放大和夸张固然是好,但是,如果都是放大和夸张其实也就没有放大和夸张了。特写如同音乐中的高音,音乐中不可能都是高音。国产电影中特写镜头过多,其弊病是:
、由于都是突出,结果到了真正应该突出的地方也不能突出了。
、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向了不重要的人物和细节上去,干扰了影片的叙事和主题。
所以,特写镜头不能滥用。
五、景别元素的简单评价

我认为:在一部影视作品中,表面上看,就象我们前面所讲述的那样:景别决定了被摄主体在画格中所占比例的大小,所以,不同的景别可以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换句话说景别是电影影像语言中的一种重要的表述语言。

但是,如果我们作更进一步地分析,我们透过现象看本质,那么,我们还应该对景别建立以下认识:
、景别的主观性:在电影的诸多视听元素中没有比景别再主观的东西了。这其实是说:景别集中地体现了创作者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创作者想让他的观众在观看他的作品的时候,到底要充当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形象一点说,创作者是在叫你看什么!,还是在随你看什么。一般来说,较小的景别,由于被摄主体在画格中占有较大的比例,或者说在画格中被强调、被夸张、被放大处理,以,它往往是创作者带有较强指令性地在欣赏者来观看被摄对象,即所谓的叫你看什么!或者说是你们看看呀,这是一张多么沧桑的脸呀!这是一只多么动人的手呀!你们看看,一颗多么晶莹的泪珠现在流出了这双美丽的眼睛呀!……”
、景别决定影片的风格:与第一点相关联,在一部电影中,它的景别元素的运用,直接决定了这部影片的风格特征。如戏剧性因素较强的影片,(不论是商业片还是艺术片)它们必然要运用或者说是依赖近景、特写等较小的景别,来突出其戏剧化特征,来把观众带入其波澜曲折、催人泪下的戏剧化情境;与它相反,戏剧性因素较弱,追求生活化的电影,它们则

也必然更多地使用全景、远景等较大的景别,来减弱人为的戏剧化的倾向,把观众带入那种朴实自然、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非戏剧化情境。镜头的运动思考题:、电影影像中的运动主要由哪些方面的内容构成?、摄影机运动的方式主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举例说明推、拉、摇、移、跟在电影中的作用?
1、长镜头与短镜头长镜头的创作方法
长镜头的创作方法能够增加影片的真实感,使影片更加接近生活,使影片充满生活的魅力。
长镜头的创作方法使电影的影像减少了剪辑所造成的人为的痕迹,使影片更加自然,更加贴近观众。
长镜头的创作方法能够增加观众的参与意识。电影中的长镜头的创作方法与现代文学的是一致的。
长镜头的创作方法不露技巧的技巧。我们不能认为在一部影片中,它的长镜头多,它的镜头的组接少,那么它的电影技巧的处理也就相对地减少了。其实,长镜头的创作方法虽然它是减少了镜头组接的工作,但是,它却得把更多的工作放到镜头拍摄时的场面调度中去。其实也就是把组接溶入到了场面调度之中,或者说是把技巧溶入到了生活和自然之中。因此说,长镜头的创作方法实际上是一种不露技巧的技巧

蒙太奇的创作方法蒙太奇的创作方法形成的镜头组接关系,能够鲜明、有力地表现戏剧性,制造冲突,表现故事、人物和思想。
蒙太奇的创作方法形成的镜头组接关系,有利于表现特殊的电影时空关系。蒙太奇的创作方法能够使电影形成较快的节奏。这与今天人类生活的快节奏一致。蒙太奇的创作方法更加合乎一般电影观众、电影消费者的电影观赏习惯。
我认为:从实际的考察出发,电影的特性主要有两个:1.电影是商品。电影是一种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这就是说电影的票房属性。没有票房,电影立刻灭亡。2.电影属于人民。观众看电影的状态,主要是放松消遣,而不是接受教育。电影百年的历史证明,蒙太奇创作方法是电影实现票房价值的有力手段。
最后应该指出的是,如果一定要对蒙太奇的创作方法长镜头的创作方法做一个好坏、优劣的判别,这不是对待艺术所应持的态度。应该说,两种方法各有优劣。我们应该注意的是:蒙太奇的创作方法长镜头的创作方法的不同之处。条条大路通罗马。重要的是:为了达到我们所期望达到的效果,我们应该学会和掌握各种各样的手段。
2.运动镜头与静止镜头1、推镜头(推)
两种情况:
A、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
B、采取变焦距镜头,从短焦距调至长焦距推镜头的作用:、介绍:镜头的移动把我们带入故事环境。

、突出一个重要的戏剧元素。、内心表现。2、拉镜头(拉)两种情况:
A摄影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
B采取变焦距镜头,从长焦距调至短焦距。拉镜头的作用:、作为结论;、表现在空间中远离;
、孤独感、痛苦感、无能为力感和死亡感。3、摇镜头(摇)
在拍摄一个镜头时,摄影机的机位不动,只有机身作上下、左右的旋转等运动。摇镜头的作用主要是:、介绍环境。
、从一个被摄主体转向另一个被摄主体。、表现人物的运动。
、代表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表现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4、移动镜头(移)
摄影机沿水平方向作各方面的移动。是垂直方向)两种情况:
A、人不动,摄影机动;B、人和摄影机都动。(接近,但是,速度不一样)5、跟镜头(跟)
摄影机跟随被摄主体一起运动。
的区别:、摄影机的运动速度与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一致;、被摄主体在画面构图中的位置基本不变;、画面构图的景别不变。6、静止镜头
要树立大的运动观念。在这种观念下,静止镜头也是一种电影运动的一种。如《悲情城市》的静止景深镜头。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一部影片的实际拍摄中,推、拉、摇、移、跟和静止,往往是综合运用的。不应该把它们严格分开。
课堂练习:
用一段镜头描述大街上警察追捕小偷的情形(要求用到镜头的运动,标注景别)
课后作业:段观看经典影片中一段追捕镜头,并写出文字分镜头脚本。(要求用到镜头的运动,标注景别)

电影创作中的运动处理
我认为:在影像部分,运动、照明、色彩(声音部分主要是音响)都是极为重要的内容。所以,如果你要创作一个剧本,或者你接到一个剧本,你要去当导演,以上这几个问题,一

定要特别用心地去考虑。
创作中如何处理运动元素(主要指摄影机运动)1、总的运动风格:
你将来的影片到底是一种什么风格,是纪实的,还是表现主义的,还是商业片?这是一个大问题,是个路线问题,以后我们讲的每一部分如照明、色彩、音响等,都要首先考虑这个问题。那么,你的影片是一个什么风格,你就应该采用一种与它相适应的运动方式。A、纪实风格的作品:
、多用长镜头,以减少大量镜头组接所造成的人为的痕迹。运用长镜头的时候,摄影机的运动、被摄物的运动,要努力和生活中该事物的运动方式、运动速度、运动时间等相一致。
、摄影机要尽量隐藏。注意这并不是说要在画面上看不到摄影机,而是要使观众感不到摄影机的存在。
B、浪漫、夸张、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
对摄影机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可用长镜头,也可用短镜头,运动可有可无,运动的速度可慢可快,摄影机可藏也可不藏。C、商业片:(特别是动作片)
镜头长、短无所谓,摄影机藏与不藏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不管是被摄物还是摄影机一定要不停的运动,要充分地运动,要夸张地(违反生活常态)运动。总之,要通过运动,达到吸引观众、刺激观众,达到卖钱的目的。
2、具体人物的运动处理:
作品中的主要人物都要有运动方案。要根据人物的①年龄特点、②性别特点、③生理特点、健康情况和精神状态,来制订不同的运动方案。老头、老太太,病人、失恋者、存在主义者、男大学教师,镜头要少动(《鸟人》;少男、少女、春风得意者、热恋者、浪漫主义者、女大学生摄影机的镜头要多动(《恋人曲》3、具体场景、具体段落的运动处理:
上面的“1”是指整个影片而言。在一部影片中,一个具体的场景、一个具体的段落也要有它具体的运动处理方案。这些具体的场景和段落在一部影片中,它们的运动风格有时候它们是一致的;但是,更多的时候它们是不完全一致的。如影片中的葬礼的段落,镜头当然应该少动,或者干脆是静止的;相反,影片中的婚礼的段落,镜头就应该多动。4、现场能够为运动提供的可能性与观赏性:
可能性:在一间小屋里,就无法拍大量的追杀,应换另一个场景如废料场,或者搭一间小屋的景,从四面墙拍小屋。
观赏性:用飞机跟拍火车,绝对比汽车跟拍火车的效果好。在超级市场里拍追杀肯定比在废料场或者烂菜地里拍追杀,更能刺激观众。《警察的故事》大砸彩电、冰箱。中国人看了兴奋不已。
电影影像的角度

思考题:、电影镜头的角度主要有哪些变化?
、举例说明,不同的角度会产生什么不同的艺术效果?一、镜头角度的划分
两大类: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1、垂直变化:平角;②仰角;③俯角。(示意图)

平角:
电影中绝大部分镜头的角度是平角。
注意:电影中的平角是指成年人视力水平线的平角。有些影片为了达到特殊的艺术效果,便采取压低平角,即变成儿童的视力水平线的平角,甚至是动物的视力水平线的平角:
儿童:《城南旧事》《锡鼓》动物:《库车》《白比姆黑耳朵》仰角、俯角:
仰角、俯角是电影镜头的特殊角度。2、水平变化:
正面(0,侧面(90,背面(180
正面角度:显得庄重、正规,如拍领袖作报告。另外,正面角度易于较准确、较客观、较全面地表现人或物的本来面貌。
侧面角度:显得活泼、自然。它是一部影片中用得最多的角度。
背面角度:显得含蓄、丰富。
在一部影片中,所谓的正面角度、侧面角度、背面角度不是绝对的090度,或者180。它们应该是090180度。
二、角度在电影中的作用:
角度在电影中异常重要。
巴拉兹讲:每一个物体本身(不管它是人还是动物,自然现象还是人为现象),都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形状,这决定于我们从什么角度去观看它和描绘下它的轮廓……每一个形状都代表一种不同的视角,一种不同的解释,一种不同的心情。一个视角代表着一种内心状态。因此,再也没有比镜头再主观的东西了。
巴拉兹讲:影片里每一个物体的外形都是由两种外形构成的:一种是物体本身的外形,它是脱离观众而独立存在的;另一种是以观众的视角和画面的透视法为转移的外形……”巴拉兹讲:电影艺术中的基本信条之一就是:任何一个画面都不允许有丝毫中性的地方,它必须富有表现力,必须有姿势、有形状。每个镜头都有它的角度,而镜头的角度将会引导观众的视角,并导致观众对镜头中被摄对象的评价。

我认为:角度在电影中的具体作用如下:
1、表现剧中人物的主观视线,表现剧中人物的心理感受。主观镜头。2、表现制作者的视线,表达制作者的主观评价:
3、剧中人物视线与观众的视点合一。取得观众的心理认同。双视线:剧中人、观众。其实也是三视线包括制作者)4、刻划人物:
《黄土地》拍翠巧几次挑水,开始是俯角,后来是仰角。
三、角度与景深
电影镜头角度的核心是一个视点问题,一个怎么看问题。电影镜头景深,我体会是一个场面调度问题。但是,说到底,它也是一个角度问题。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的是:电影元素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机械地划分不是电影,不是艺术,而是数学。我们划分元素,并将元素分别讲述的目的是为了提醒大家对电影元素中的各个元素有更加明确、更加深入的认识。

首先,电影镜头的景深是指一个镜头中的众多被摄物之间的关系。
其次,景深镜头是电影镜头中的、包含制作者特殊想法的、制作者精心安排的特殊镜头。最后,景深往往与双表演区、多表演区相关。景深具体表现为两种情况:1、清晰区与模糊区:
所谓清晰区与模糊区,就是电影镜头的前景和后景,一个清楚,一个模糊。主要有两种情况:
A、双表演区,清晰区与模糊区相互置换。置换代替了镜头的组接。特别是日本电影(低成本),和日本、韩国的电视剧中。这种处理的弱点是:显得不够专业,懒。优点是:有一种特殊的神秘的效果。B、表达主观的感受,即所谓的主观强调。
《一个与八个》老烟鬼。焦点的由,写老烟鬼跨越两个境界,写老烟鬼的灵魂的转变。
2、全景深:
一个镜头之中,没有清晰区与模糊区的区别。前景和后景同样清楚。
景深镜头往往是长镜头。说到底,景深镜头是把十几个、几十个镜头安排到一个镜头中拍摄。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场面调度。
需要注意的是:景深镜头在电影中又可以分为运动景深镜头静止景深镜头运动景深镜头的核心是纪实,是表现生活的状态。以欧洲电影为代表。《阿基米的后宫的茶》工厂被占领
静止景深镜头则是一种东方式的距离和冷静。以侯孝贤、杨德昌、李安为代表。《悲情城市》开头。
《悲情城市》医院救护《悲情城市》结尾。
此时,我们已经进入了长镜头。我们在长镜头部分再详细论述。四、角度与艺术:
比电影角度、或者说摄影机角度更高层面的是:人的境界,人的世界观,人的看生活的视角。时代上下五千年,社会三百六十行,至于我们人,更是芸芸众生。你的选择是什么?你的视角是什么?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视角。《雨人》与《鸟人》,选择的都是不正常的人。但是有差别。贾樟柯的视角。
《张大吹》的视角:
一个人的视角也会有变化。
父亲:朱自清的《背影》与我的父亲。
陈凯歌随着年龄变化,视角也有变化。《黄土地》的视角是土地,是豪情万丈的恰同学少年时候的作品。我一直认为:《黄土地》是陈凯歌最好的电影。《孩子王》是极强的文化批判。《边走边唱》很做作。《霸王别姬》很好,是陈凯歌最成熟的作品。陈凯歌有了儿子之后,更注意普通人的情感。拍摄了《和你在一起》杨德昌从《独立时代》到《麻将》到《一一》。我认为:《一一》是华语电影中最好的作品。年龄的变化,视角也有变化。现在杨德昌已经到了了。是什么?是最小,同样,也是最大。电影影像的构图


思考题:①、一部影片中的构图应该遵守什么原则?、如何使一个画格的构图具有形式上的美感?、构图能否在形式上不具美感,为什么?

影像结构的基本组织单位是镜头。而镜头实际上还可以再分,即画格一个镜头是由无数的画格组成的。(电影每秒24格)
本节我们讨论的构图其实就是画格的构图。
画格构图的理论上的探讨,如画格的写实性、表意性、隐喻象征意义、符号学意义等,这是理论家的命题。我们不在这里探讨,大家有兴趣可看巴赞、爱森斯坦、米特吕、克拉考尔等人的著作。这里,我们仅从创作的角度讨论我们在电影创作中如何处理好构图元素。我认为:处理好一部影片中的构图元素,起码应考虑以下三点,或称三原则,即:①美学原则;②主题服务原则;③变化原则。其中,美学原则主题服务原则是就单个画格的构图而言。而变化原则则是就整个一部影片的构图而言。
一、美学原则
电影是一门艺术,所以它的构图首先要美,要艺术。换句话说,就是要具有视觉上的美感,使人看起来舒服,看起来好看。
怎样使一个画格的构图具有视觉上的美感?我觉得它不应该仅仅理解为:画格中所拍摄的内容都是一些美好动人的景物:青山,绿水,鲜花,美人……画格中拍摄的内容美,──拍什么?仅仅是画格具有美感的一个方面,它不是全部,还有比它更重要的,就是──“么拍?怎么拍?”──即不同的拍法,它可以使美的东西拍出来不美,它也可以使看来平常的东西,拍出来之后,看起来好看。
怎么拍?是一个形式美的问题。这一节中,我们主要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要使一个画格的构图具有形式上的美感,影响的因素很多,诸如:光线、色彩、影调层次、虚实对比、远近对比、大小对比,高低对比等等。这是一门专门的摄影构图的学问。我们不能在这里一一细讲(光线、色彩我们后面讲)。我们仅从创作的角度讲几个应该注意的问题。
主体与陪体:
一个画格中所表现的人或者物,无论多少,它们都可以分为两大类:主体和陪体。如何区分主体和陪体:、主体、陪体不能理解为甲在画格中大,乙在画格中小,甲就是主体,乙就是陪体。、主体、陪体不能理解为甲在画格中居前景,乙在画格中居后景,甲就是主体,乙就是陪体。
、主体、陪体区分的关键是看它们在画格中所起的作用的大小,作用大的是主体,作用小的是陪体。
从创作角度讲,一个画格中的构图具有形式上的美感,应做到以下几点:
、主体不要居中
美术、绘画中有黄金分割原则这是画家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的审美经验。
黄金分割原则即:1∶1.618
近似值:2∶3;3∶5;5∶、水平线不要上下居中,不要一分为二地分割画面。、色调、布光等不要一分为二地平分画面。

如在低调的场面中,三分之二应该是暗色调,三分之一应该是亮色调;在高调场面中,三分之二应该是亮色调,三分之一应该是暗色调。(①──其实都是从黄金分割原则派生出来的。、主体不要过分孤单
这就是说,主体不能在画格中显得空空荡荡。
、主体、陪体应该主、陪分明,不应喧宾夺主。、人或物的断续线不应一字排开,应高低起伏、错落有致。、人或物之间的距离不应均等,应有疏有密。、水平线及景物连天线不应歪斜不稳。、人最好不要完全正面,应与画格形成一定的角度。、构图不应雷同、抄袭。
影响画格构图形式美还有许多因素,如景别、角度、照明、色彩等等。这些内容我们后面还要专门讨论。
二、主题服务原则在一部影片当中,画格的构图无疑也是影片诸形式中的一种形式。而影片的主题或者说故事,才是影片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构图也必须为主题服务。
三、变化原则
以上两点美学原则主题服务原则是就一部影片中的单个具体的画格的构图而言的。那么,对于由千万个单个画格所组成的整部影片的画格的构图而言,所要遵循的原则就变化原则电影不是照片。观众不能忍受一部构图没有变化的电影。而变化也正是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和它的魅力之所在。一部电影的变化可谓千变万化,除了构图所表现的内容的变化外,构图形式的变化也是一种重要的变化。下面我们所讲的景别、角度、运动(摄影机运动)照明、色彩等都属于构图形式的变化。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489b096daef5ef7ba0d3c85.html

《动画分镜头脚本教学大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