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道士塔》原文

发布时间:2018-12-27 23:33:3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余秋雨《道士塔》原文

  篇一:道士塔
  《道士塔》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敦煌文化的悲剧命运及其发生的原因,培养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高度责任感。
  2.体味课文散文化的语言;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感情。
  3.培养准确筛选信息的能力,提高阅读水平。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思想感情,拓展思维,关注社会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将文本的解读与情感体验很好的结合起来。在体会作者痛苦愤怒而又无奈的感情中深化认识,上升到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教学方法:诵读法、文本研读法、互动体验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轻松一下,欣赏几幅漂亮的图片。
  课件一:飞天图(我们可以看到,这幅壁画在历经了百年的风霜之后,色彩依然艳丽鲜明) 课件二:洞窟壁画(莫高窟的美无处不在,就连地上的土砖,也刻有莲花图案。) 课件三:敦煌彩塑(柔美的浅笑,婀娜的体态,栩栩如生)
  课件四:这就是我们祖国古代最灿烂文化的代表——敦煌莫高窟,莫高窟是我国最著名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省敦煌县境内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又称千佛洞。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内容最丰富和使用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宝库。
  好,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散文大师余秋雨的这篇文章——道士塔。先来认识一下作者。余秋雨是浙江余姚人,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文化史学家。主要从事文化散文写作和艺术理论研究。在大陆和台湾出版中外艺术史论专著多部,曾赴海内外许多大学和文化机构讲学,著有作品《文化苦旅》、《借我一生》《山居笔记》《文明的碎片》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请同学们看到课文题目,题目是道士塔,可是老师在阅读课文的时候没有找到一处道士塔的字样,但课文的题目却是道士塔,这是为什么呢?看来同学们跟老师一样有着许多疑惑,没关系,这个问题我们学习了文章之后,再来一起讨论探讨。
  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第一部分,看一看,这个道士塔的主人是谁?(板书《道士塔》学生带着问题自学)
  二. 文本研读(理清思路)
  (一)第一部分:
  1.时间差不多了,现在我们就来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这个塔的拥有者是谁? 明确:王圆菉(王道士)
  提问:这是一个道士,可是莫高窟是佛门圣地啊?为什么一个道士死后却被葬在佛教徒所使用的塔中。有没有同学对我国的道教和佛教有所了解的?
  明确:让我们做个简单的界定吧。对信奉道教的人称什么?(道士)对皈依佛门的人称什么?(和尚)在我国,道教和佛教是并行的两大宗教。他们之间既有宗教的某些共性,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我们举一点加以证明。比如在丧葬礼仪上,道士的逝世称为羽化,在羽化之后,他们有两种葬法,一是坐缸,二是棺葬。我们知道,佛教徒,他们的逝世叫做圆寂,其遗体是要经过火化的,其中有道高僧所遗存的骨殖被称为舍利子,一般是要建塔来封存的。
  2.既然这样,那么王道士为什么受到如此奇怪的待遇呢? (那么,是什么?大家一起把这句话大声地朗读出来)
  明确:几经转折,不幸由他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
  提问:刚才我们也说了,敦煌莫高窟是我国也是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
  是一个佛教圣地。那么,一个道士做了佛教圣地的把持,他了解佛教吗? (不了解)
  (二)第二、三部分
  1.那么,一个不了解佛教的人会怎样对待莫高窟?现在我们就来分组浏览文章第二、三部分,让我们自己来讲一讲,在中国二十世纪的初年,在敦煌,发生过怎样的一段历史,有过怎样的一段故事。?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简单的分组,第一、二的同学阅读第二部分,第三、四组的同学阅读课文的第三部分,看一看,这个不懂得佛教的道士,对我们的莫高窟做了什么?老师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阅读过程中大家要手脑并用。(三分钟后)
  A:都看完了吧,好,第一第二组的同学谁来给我们说一说王道士究竟对我们的莫高窟做了什么? 明确:(第二部分第34自然段:他把洞窟刷白,还堆了几个天官、灵师菩萨,破坏了敦煌石窟。)首先是把洞窟刷白, 他刷白的不是洞窟,是壁画。
  B:在他的两遍粉刷之后,什么也没有了,看课文!
  明确: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
  小结:除此之外,XX同学刚才也说了王道士还塑了几个天师灵官菩萨。看样子,我们的这位王道士,对道教还真带有几分的虔诚。你说的第三点,他破坏了石窟,同学们能不能再说的准确一点, 明确:雕塑。
  C:正确。是雕塑。看课文,才几下
  明确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泥巴
  师:同学们知道吗?关于莫高窟还有有着这样一个神奇的传说:公元336年,一个名叫乐樽的和尚来到了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当时已是傍晚,忽然他看到眼前的鸣沙山金光闪烁,象有无数的佛像在山间跃动。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乐樽和尚被眼前这庄严肃穆的景象惊呆了,既而有所顿悟,他庄重地跪下,朗声发愿:从今要广为化缘,在此筑窟造佛象,使此地成为佛圣地。不久,他的第一个石窟就开工了,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敦煌莫高窟。这敦煌莫高窟,从公元336年到20世纪初年,历经一千多年,世世代代的佛教徒在此开窟造佛像,一千多年历史的沉淀,无数人的心血,才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莫高窟,如今正被这王圆箓悄悄的毁灭着。(留了一会空白)
  2.除了刚才我们分析的这些,王道士还做了什么?第三部分又给我们讲了些什么事?第三、四组的同学?(请你用简洁的语言给我们概括)
  明确:(他把文物送来送去,还用极低的价格跟外国进行贸易。)在这两者当中,谁是主要的? 明确:将文化遗产卖给外国者。他卖的是哪儿的文物?(中国的)再具体一点。一个洞窟里的文物。好,我们一起看到这部分的第1自然段,什么时间?——1900526
  A他辛辛苦苦地清理着一个洞窟中的积沙,这个洞窟是16号洞窟。那天,他无意中听到里面有空空的声音。结果,他发现,在这个洞窟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复洞。里面有数以万计的经卷、文书、绘画、雕塑等诸多作品。这些文物卖给了谁?
  明确:外国的考古家、探险家
  补充:其实啊,在王道士发现的这个藏经洞里,出土的文献大约有数万件,时间上起三国两晋,下迄北宋,历经千余年,内容包括政治、经济、军事等,英国人称之为中国文献遗存的大宝库。不论是从数量还是从文化内涵来看,敦煌文献的出土都可以说是20世纪我国最重要的文化发现。然而在经过了外国文化强盗的一番掠夺之后,如今的藏经洞已经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七零八落。那同学们知道这个藏经洞里有多少文物吗?……
  就老师目前查到的资料而言,有说五万多件,还有说六万多件的。事实的确如此,就像你们刚才告诉我的那样,我们真的不知道这个藏经洞里有多少文物。其实,我们是最应该知道答案的,因为这是我们的祖先给中华民族每个儿女的馈赠,如今,我们对它却知之甚少。只知道,在美国哈佛大 学福格艺术博物馆里,在波士顿博物馆里,在巴黎国民图书馆里,在日本的博物馆里,保存的敦煌文物比我们北京图书馆里的还多的多。同学们,当你们了解了这段历史后,你们的内心涌动着怎样的情绪?(气愤、遗憾、伤心难过)
  (三)品味情感
  1.对外国官员
  提问:其实大家的情绪,作家也有。现在我们就来进行第二环节,请同学们在文章中找一找,读一读,品味一下,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或者说,哪些句子触动了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或者暗合了你刚才的情感?
  明确:偌大的中国一段
  提问:好,请你告诉我们,在刚才的朗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老师再给大家读这一段)刚才这位同学说悲愤,同学们能不能从老师的朗读中体会到,除了悲愤,还有什么样的情感?(无奈、遗憾痛惜)
  A:这个词找的很准确,还有什么?
  B:好,情绪越来越多了,我们请一个同学集中地来说一说。
  总结:其实,作家的情绪大家已经都说出来了。作家的情绪是既爱又恨。我们的眼光可能更多的集中到了我好恨,恨也有很多种,有愤恨,有怨恨,有痛恨,在这里属于哪一种?
  明确:愤恨
  提问:作家有爱,他的恨是来自于他的爱的,这个爱是什么?对什么的爱?
  明确:对中国文化的深爱,对中国文化命运的关注,对中国文化的深爱,所以,作家的情绪是既爱又恨,是爱恨交加,既痛苦又无奈。好,除了刚才XX同学说的这一段,还有没有其他的地方?
  2.对中国文官
  明确:第二部分第1自然段(真不知道…….是由?)
  提问:
  A作家的情绪怎样?
  B:他们滔滔的奏折,有什么?
  C:请坐,还有其他的吗?
  3.对中国学者
  明确:第四部分
  A:同学们觉得作家的情绪在这里也有变化吗?大家想想,作家的情绪一路行来,这里有没有变化? 明确:有,以前的中国官员对文化不重视,而现在敦煌研究院的专家们却很重视,作者从这里看到了希望。
  小结:所以说,作者一路沉重之后,这里略微有了一点……(激昂)。还有其他的吗?
  4.对王道士
  明确:第二部分的最后一段(读至他满脸困惑不解
  A:如果有时空穿梭机,你会不会去去阻止?
  B:说的不错。但是老师觉得,如果你把这个段落读完,你会对作家的情感有一个更为准确的把握。所以你刚才说到,作家是愤恨,作家仅仅是愤恨吗?如果真的有时空穿梭机,我们回到了那个时代,又会怎么样呢?你先坐下来。我们先来一起朗读这一段文字。
  C:现在,作家的情感最集中的,是什么?
  明确:无奈.世间诸多情感,唯有无奈二字最让人伤痛。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这是不是无奈?那是青年男女之间的无奈,比之于余秋雨的这种无奈,那一种无奈更令我们伤痛一些? D:所以,即使真的有时空穿梭机,我们又能怎样呢?对于这样的中国,这样的民族,正如我们在后文看到的那样,当时不是确也有一批送京的吗?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那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当时运抵京城后,只剩下四千多卷,为了交差,他们把这些珍贵的敦煌文书一分为二,二分为四,最后才凑了八千多卷交上去。这样的民族和国家,我们能怎么样了,作家又能怎样呢?(停顿)还有其他的吗?
  小结:这篇文章很长,应该说充满了感染力的语言比比皆。当我们一遍遍的读着《道士塔》的文字时,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苍凉悲怆的心境,他想要保护国宝,想要唤醒王道士的无知,想要拦下强盗的车队,最终却无能为力,而我们也跟随着作家时而愤怒,时而痛苦,时而忧伤。这一切感情的源头,都只因为谁?......王圆录。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他的摸样,课文中有一段对他的描写。(第一部分第4自然段)(出示他的照片)这就是我们这次事件的主角,看看,他的脸上似乎还有几分……(憨憨的笑容)
  A:如果他现在就站在大家的面前,你会对他做什么,说什么?
  B:顶多换得他一个漠然的表情。如果是老师,老师会离他远远的,再远远的,长长地叹息一声,然后转身离开。那么究竟谁要对这场文化遗产大流失负责任呢?
  C:我们下来看王道士,他有没有责任?
  明确:王道士愚昧而无知。他出卖了我们宝贵的文物。还有谁有责任?(中国官员)
  D:官员。官员怎样?无能。无能我们已经知道了,连运到京城的文物都保护不好,那么腐败何以见得?从课文中去找。
  明确:(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他文雅地摸摸胡子,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茶香缕缕与股股炊烟
  E:好,王道士有责任,官员有责任,还有谁有责任?
  明确:外国的考古家、冒险家。其实,他们是一群文化强盗。现在就让我们见识一下这些文化强盗的嘴脸。(出示照片、朗读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现在我们看到是斯坦因,他曾经先后两次来到中国,骗取了藏经洞中大部分文物。现在看到的是伯希和,他有点特殊,他是一个有着深厚的汉学功底的学者,他曾经在这个藏经洞里呆了整整三个星期,以每天一千卷的速度阅读了整个藏经洞里的所有的文书。每一张纸片他都翻过。他一边翻阅,一边把这些文物分成凡品和精品,最后,以500两白银的价格换取了6600卷精品中的珍贵文物。在所有盗取敦煌文物的外国强盗中,以斯坦因盗取的数量最多,以伯希和盗取的价值最高。
  F:这些文化强盗是怎样的?(贪婪、无耻)
  G:贪婪我们已经了解了,无耻在哪儿?课文中那些句子可以看出来?
  明确:(第三部分第13自然段)他们时常暗示,是他们的努力,使敦煌文献从黑暗走向了光明。小结:好,学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王道士愚昧而无知,中国官员腐败而无能,外国强盗贪婪而无耻,这三个原因才导致了我们这次文化大流失。那么,老师想问问大家,这次文化大流失折射出来的又是什么呢?
  作者,余秋雨,一个爱国的知识分子,站在现实的舞台,远眺一百多年前的历史,他的眼中,他的笔下,难道仅仅是写一次文化大流失吗?
  明确:民族悲剧。是的,它反映出来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某一段历史时期的生存状态。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泱泱大国的破败,一个民族的衰微。当一个国家如果连主权都不能保存,保护文化,保护文物就只可能是一种奢谈。
  H:现在我们回到上课之前提的那个问题,事情都是围绕着敦煌文物展开,那大家注意没有。为什么作者的文章题目是《道士塔》而不是用敦煌文化或者文化的叹息这样的字眼?
  明确:一个道士做了佛教圣地的主持,一个愚蠢的人做了文化宝库的主人,整个官僚机构对国家宝物置之不理,任由他人盗取。这样的社会本来就是个混乱的社会,作者用一个事物来象征着这个混乱腐败的社会,这就是道士塔。所以说道士塔实际上也是一座民族文化的悲剧塔。
  E:同样,今天当我们再一次走过这道士塔前,听到日本学者用沉重的语调说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时候,同学们认为,这道士塔还有保留的必要吗?大家齐读最后一部分。
  师:好,就把最后一段留给大家自己下去之后再慢慢品味。培根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给每个人在时空坐标中点出那些让人清醒又令人沮丧的一点。王道士的塔就象一个巨大的感叹号,这分明是历史要我们听懂他的这一声长叹啊!大家听懂了吗?下课!
  三.板书设计:
  王道士:愚昧无知
  中国文官:腐败无能
  民族悲剧
  外国冒险家:贪婪无耻
  社会环境:落后、衰微
  四.作业布置:
  思考:当世界已经承认敦煌在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时候,道士塔还有保留的必要吗?
  1、没有必要:他本来就是一个罪人
  2、有必要:塔站立在那儿,就意味着一段屈辱的历史,可以提醒后人不要忘记。(仅仅是提醒我们不要忘了历史吗?他对我们的今天就没有意义吗?有,他还告诉我们,要尊重历史,要重视文化文物的保护工作。
  补充材料:
  1、随州,是我国著名的文物重镇,其境内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古墓葬较多,1978年在此出土的战国曾侯乙墓更是闻名世界。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两件文物是今年8月发现的,是原随州市博物馆的一名干部勾结外人共同掘墓所得。而这个案件只是许多盗掘古墓案中的一件。
  2、襄阳古城墙:至今已有2800年的历史。称华夏第一城池自古就有铁打的襄阳之说 在经济建设的大旗下,襄阳长达58米的古城墙拆了可我们拆的又何止这一点呢?浙江市定海古城被严重破坏了,云南省建水市五官府、进士第、翰林第也在顷刻之间被夷为平地,就连被文物和文化专家称为集建筑、人文和文物价值于一身的北京古老四合院——北京美术馆后街号,也在争议中被强行拆除了。古城破坏了就无法恢复,而历史文脉却不能隔断,正如两院院士吴良镛所呼吁的那样:历史文化的保护永远不会太晚。
  篇二:《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3课《道士塔》
  第3 道士塔
  【文本导读】
  敦煌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科学。敦煌学的研究对象,一是敦煌石窟,窟内陈列着自十六国到元代一千多年间的彩塑和壁画,是一座宏伟瑰丽、举世无双的艺术博物馆;二是藏经洞出土的缮本图书四五万件。就艺术而言,有绘画、建筑、雕塑、装饰图案、书法、文学等大量文物,是我国美术史、建筑史、文学史、书法史、音乐舞蹈史的珍贵史料。就历史而言,涉及政治、军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科技、民俗、中西文化交流等广泛领域。敦煌这座艺术宝库的发现及保存,经历了怎样的一种曲折历程?余秋雨笔下的《道士塔》揭示了这一历史层面。
  【作者卡片】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中国大陆著名的文化史论学者、作家。上海写作协会会长、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南大学、宁波大学客座教授。所著《霜冷长河》《千年一叹》《秋千架》《文化苦旅》《山居笔记》《余秋雨台湾演讲》等长期位居全球华文书籍排行榜前列,是目前世界各地华人社区中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坍弛() ②塑造() ③朔风() ...
  凛冽() ..
  尴尬() ..
  藩台() 歆羡() 蹊跷() ..?关卡() 婀娜() ..炽热() ?跋涉()
  ?歌载舞???载.??????记.
  ?卡车?????????关卡. ????汤匙.??????钥匙.?禁止?????????禁.
  住宿????
  ???宿?三天两宿.????星宿.落后????大大落落????丢三落四????落埋怨??
  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煌????①???
  ????????②???????
  喧??????③???????
  诅??????④???????
  悔????⑤???????????⑥?????????⑦????? ????⑧?????????⑨???????????⑩???
  ????
  3.近义词辨析
  富裕·富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圣地·胜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曲·委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品味·品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未免·不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本文以道士塔为题,有何意义?
  点拨 本文以道士塔为题,寓意深刻。这座塔既是近代中国文明衰弱的标志,又是民族耻辱的象征。它是曾经发生过的,我们必须正视的悲剧历史的象征。
  2.本文的文眼在哪里?应如何理解?
  点拨 本文的文眼是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敦煌文物被掠走,不能仅仅看成文物流失。这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腐败和愚昧,国土主权尚难保全,对文化遗产更无暇无力保护,珍贵文物横遭劫难,泱泱大国衰微破败可见一斑。从这个意义上说,敦煌的无价之宝竟被斯坦因之流轻轻巧巧地从愚不可及的王道士处骗去、掠取,确实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不懂得文物的价值,更不明了什么是爱国主义,他对宗教的虔诚使固有的愚昧衍生为痴呆和猥琐,他的行为于国于民罪不可赦,但与割地卖国以保王位的统治者相比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况且,王道士是微不足道的。他对祖先馈赠的文化遗产看不牢、守不住,大量糟蹋,以致列强有隙可乘掳掠我国宝,这是酿成民族悲剧的表面原因,而统治者腐败无能、丧权辱国才是民族悲剧的根本原因。
  3.作者在文章中是如何评价王道士这一历史人物的?作者在评价这一人物时表现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点拨 在敦煌文物的破坏、毁弃与流失的过程中,王道士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人物。作者认为王道士首先是敦煌文物的破坏者与出卖者,他不仅破坏了敦煌的壁画,破坏了敦煌的雕塑,而且将大量的文物卖给了外国人,使民族文化精品大量流失到国外,他是敦煌的罪人。
  但是作者最后只是把王道士定位为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王道士出身于农民,因为生活所迫,当了道士。改善居住环境,粉刷房子,塑造天师灵官。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至于出卖文物,更看不出有什么不合适,要王道士去识破外国掠夺者的阴谋不现实;把文物保护的重任都压在王道士身上更没道理。所以作者在文中写道: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在历史长河中,王道士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平常的道士,如果他不是在敦煌,可能什么事也不会发生。作者在对其进行无情批判的同时,又流露出了对他的一种深深的无奈。对于他,作者爱不起来,也恨不起来。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4.如何理解作者把王道士看做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中错步上前的小丑?
  点拨 莫高窟被愚昧的道士把持是文化的悲哀,众多的文人、官员不知保护反而随意破坏是民族的悲哀。官员们,无论是知县还是道台,他们对国宝的漠视程度令人吃惊!他们要么不把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回事,要么就从中趁机大捞特捞。失职、渎职司空见惯。王道士是整个事件的直接经手人,国宝是他盗卖出国门的,他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从诸多官员对国宝的态度上看,首先是没人想到要找一个懂得文化的学者来管理莫高窟,更没有人想到要制定珍贵文物的管理措施;再有,官员们本身也漠视国家珍贵文物,要么想方设法占有文物,要么将其作为官场平步青云的赂礼;还有,他们可以挥金如土,但绝出不起把文物运出大漠的运费。因为他们没有保护国家文物的赤肠。
  在中华民族饱受外国列强蹂躏的年代里,不要说把国宝盗卖给外国强盗,就是连国土和国宝一起送人都不是什么稀奇事。因而,一个农民出身的王道士,不过是历史上演的这出悲剧中一个小小的丑角人物,真正酿造这场悲剧的,是昏庸无能的清政府,是贪婪自私而腐败的官员们。
  5.在王道士的背后,还有哪一些人可称真正的历史罪人?
  点拨 王道士是有名有姓的莫高窟的罪人,我们可以唾弃他,可是那真正的历史罪人是文章中所列举的那些可耻、可憎的清廷官员,那些一身假斯文,有点学问却没有一点历史使命感的人们。他们比这个农民出身的道士有学问,有财力,有能力,可是他们却无动于衷,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罪人,那个道士最多也只是一个小丑而已??
  6.为什么说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但是,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点拨他们都是富有实干精神的学者是反语,这些外国专家变卖家产,有的不怕被打、被杀,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与中国官员相比确可称得上是实干了,这也从侧面控诉了中国官员对中国文化的不重视。因此,作为一名学者,作者说在学术上,我可以佩服他们,换一句话说,作者敬佩的是外国学者对文化的重视程度。但外国学者的手段是卑鄙的,他们采取哄骗的手法对中国文化大肆掠夺,这与明抢毫无区别,因此说他们的论述中遗忘了一些极基本的前提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本文以游记的形式,对中国文化历史进行反思。作者深刻地揭露了旧中国封建官吏的腐败昏庸,愤怒地控诉了帝国主义疯狂盗取中国文化遗产的罪行。启示人们:不忘百年国耻,爱护华夏文化。
  二、结构图解
  ??昧、呆滞小丑???二、毁坏文物——糟蹋壁画、敲碎塑?王道士?
  道???追究罪恶?雕、堆塑天师士 ??崇尚文明塔三、出卖文化——发现洞窟、倒送礼品?流失文物统治者??四、遗恨屈辱——诅咒王道士、谴责统治??者、控诉掠夺狂作者?一、把持石窟——卑微渺小、畏缩愚
  三、写作特色
  1.诗化的语言。
  余秋雨散文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他打破了常规的叙事方式,还在于他擅长使用诗化的语言达意传情。课文中几乎每一个语句都以情感着色,都具有凝练的表意内涵,给读者以新鲜感。
  如王道士粉刷壁画,自塑天师和灵官像的描写以及作者写到此处的慨叹等等,都是令人痛彻心肺的。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对着惨白的墙壁、惨白的怪像,脑中也是一片惨白。眼前直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依然一片惨白。像这样的例子文中还有很多,应注意体会。
  2.反讽的运用。
  作者对于文中人物——主要是王道士的戏剧化的呈现,所采用的叙述语调或口气,有很大的反讽成分。如作者写王道士如何用铁锤敲毁古代雕塑,事情干得不赖,才几下,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他要泥水匠把雕像改塑成天师和灵官,泥匠说从没干过这种活计,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点意思就成。作者故意把如此严重的文化毁坏行为,写得这般轻松和无关紧要,这就产生了强烈的反讽效果。
  3.对比手法的运用。
  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来制造反讽的效果。最触目惊心的对比,是当时的中国官员和欧美的学者及冒险家之间的态度差距。在相邻的两段文字中,作者先讲到中国的官员不愿花
  篇三:《道士塔》教案
  《道士塔》教案
  主备人:莫小妍
  授课人:黄飞贞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解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流失的背景史实、明确其悲剧性。
  2、能力目标: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内在联系。
  3、情感价值:体会作者贯穿全文的悲怆苍凉的情感。增强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处于矛盾心理下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全面把握课文的内容及其内在联系,体会作者悲怆苍凉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有一种文化,源远流长,从1600年前,绵延至今;有一种文化,灿烂辉煌,从100年前,就引来各方贪婪而攫取的目光;有一种文化,命途多舛,只要短短的10年,就成了我们永久的痛?? 它,就是我国古代最灿烂的文化代表——敦煌文化。那它究竟是怎样成了我们永久的痛的?谁应为它的悲剧负责?让我们跟随散文大家余秋雨,走进他的《文化苦旅》,走进他的《道士塔》,去感受那份痛,去触摸那份痛。
  二、介绍余秋雨
  三、研析课文
  1、整体把握
  本文共四节,请大家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明确: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
  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
  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
  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
  2、内在情感
  我们可以看到课文每一部分都是上一部分的内在延伸,思想内容上在逐步深化。但这仅仅只是概括了每部分的内容,我们要的是读懂文字背后的内涵。其实每一节都在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每部分都有作者想要突出的本质内容,而作者的情感也是随之而动的。这才是我们所要把握的重点。
  (1)、第一部分,通过对莫高窟道士塔的介绍引出了王圆录和莫高窟的关系。那他们之间是一个什么样的关系?作者又是如何看待的? (其实就是一个民族和一段历史的关系。在课文中有作者的原话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一个湖北麻城的农民当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国最灿烂的文化,而他只是从外国冒险家手里接过极少的钱财,让他们把难以计数的敦煌文物一箱箱运走,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这一叙述表达作者无比沉痛的心情。)
  (2)、第二部分,叙述了王道士在敦煌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看出这段文字作者想要突出的是什么呢? (作者特别写出了王道士对敦煌文物的破坏性行为以及自己心中的历史沉重感,所以他要突出的是愚昧和痛心。这愚昧显然不只是王道士的愚昧,如果是也不会如此痛心,我们从作者的叙述中知道是为那个民族的愚昧,那段历史的愚昧而痛心!)
  (3)、第三部分,写王道士发现敦煌藏经洞的情况和他对藏经洞的处置情况。(突出屈辱和悔恨。这真是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这段文字读来都让人心痛,粉刷价值连城的壁画都让人觉得荒谬了,更不用说为了几个银钱大卖宝物。其中对王道士品位的描写和王道士送客的描写十分精彩,冷静而客观,沉郁而无奈。作者的情感也被推向了一个高潮,终于怒吼出了:我好恨!这种,不是对劫掠者的恨,而是对被劫掠者的恨;是民族的悔恨,是历史的悔恨。作者的心是及其苍凉悲怆的。)
  (4)、第四部分,写中国敦煌研究家们的辛勤工作,表达对敦煌历史的忧思,同时给世人以警醒。(这是作者在之余给读者广阔的思考余地。虽然国际学术讨论会给出了一个光明的结论,但中国专家们没有太大激动,只是默默离开了会场,走过王道士的圆寂塔前。我们的敦煌学者忍辱负重几十年并不是为了一个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的结论,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在属于自己的土壤中才能真正焕发出它的光彩。所以光明背后仍是伤感与痛楚,耻辱与愤懑,作者只能用惜墨如金的一笔给人以无限思考。)
  小结: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注重把握作者的思想脉络,注意一些关于作者情感态度的语句的表达,只有用心去读去理解才能引起共鸣,才能深刻理解到文字背后的内涵。
  四、反思
  了解了敦煌文化、敦煌文化流失的史实,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注意精神。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起悲剧性,思考造成这出悲剧的原因。
  2、了解重要语句所蕴涵的意义,并注意对词语感情色彩的品味。
  【教学过程】
  、思考谁之罪?
  敦煌文化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却横遭抢劫大量流失。这场悲剧成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痛,在痛之余我们也在思考,是谁酿成了这出悲剧?请大家展开讨论。
  ﹙一﹚走进千古罪人——王道士
  1、我们先来看看王道士的所作所为,请大家在课文当中找到他的罪状
  粉刷墙壁(第二节第三段)、砸碎塑像(第二节第4段)出卖文物(第三节6-11段)、报送官员(第三节前部分)
  2、对于这样的道士你做何评价?
  (愚昧、贪婪、无知、麻木、小丑、罪人??
  3、对他,余秋雨先生是怎样评价的?找同学起来读一读。
  A、历史已有记载,他是敦煌石窟的罪人。
  B、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默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承担起这笔文化重债,我们也会觉得无聊。
  C、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这出悲剧中错步向前的小丑。
  请大家认真品味这几句话,多读几遍,重点理解最后一句话,思考为什么说他只是一个小丑?
  明确:对于整个悲剧,王道士是偶然也是必然。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一个时代的悲剧。王道士不懂得文物的价值,更不明白什么是爱国,他的行为于国于民罪不可赦,但比起卖国求荣的统治者不过是
  巫见大巫。所以他只是那个时代的怪胎,是那个时代给他提供了祸及千古且千载难逢的机遇,他成了错步上前的小丑。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我们去向谁声讨呢?
  (二)、直面罪魁祸首——统治阶级(满清官员)
  对王道士罪行的声讨与审判没有消解作者的愤怒,减轻作者的沉痛。即使没有王道士,国宝的流失也是必然。统治阶级腐败无能,丧权辱国,对祖先遗留的民族文化遗产不仅看不牢守不住,反而大量糟蹋,以致于列强有机可乘,这才是酿成这出悲剧的根本原因。
  二、品味精彩语句、语段
  本文有较强的技术感染力,得力于两点:一是诗化的语言,二的传神的细节。
  诵读、品味。
  1夕阳西下,朔风凛冽,这个破落的塔群更显得悲凉。
  品味:夕阳、朔风、破落的塔群,如画如诗,渲染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把读者引入到那个可悲的时代,去追溯那一段可悲的历史。
  2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品味:外国掠夺者掠走大量珍贵文物,老弱的民族被野蛮地宰割。
  3王道士起得很早——他达观地放下了刷把。
  品味:王道士把这巨大辉煌的文物宝库当作了自己的农家小院,愚昧无知的王道士,认真地毁坏珍贵文物,令人扼腕痛惜。
  4当几面洞壁全部刷白——再作下一步筹划。
  品味:可悲!可叹!可恨!看似轻松的描述中寓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
  5今天我走进这几个洞窟——依然一片惨白。
  品味:时空错位,作者竟闯入这历史悲剧的舞台,想拦止住王道士手中的刷把和铁锤,甚至想向他跑求。表达了作者极度痛惜之情。
  6中国是穷——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物。
  品味:有这样腐朽的政府,有这样腐败的官员,敦煌文物的遭遇可想而知。作者痛恨、痛惜、痛心之情可见。
  7王道士频频点头——两道深深的车辙。
  品味:这两道深深的车辙,明明是两道深深的历史伤痕!
  8我有时甚至狠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
  品味:反语,这是作者对当时政府极端失望后的激愤之辞。
  9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
  品味:这话从外国学者口中说出,回击了前文外国掠夺者说中国人无法研究敦煌文物的借口,同时也证明中国人在屈辱中奋起,中国学者越是屈辱越是加紧研究,中国人有能力,也有决心研究和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三、布置作业
  学习了这篇课文,相信同学们有很多的感触,下面请大家翻开我们《学习的艺术》的课前导航,认真阅读后再结合我们所学的课文写一篇400字左右的随感。(《谁是敦煌的罪人》《学者还是强盗》《主权回归与文物回归》《敦煌再辉煌》??标题仅供参考)
  四、反思
  增强了学生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0befc04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f8.html

《余秋雨《道士塔》原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