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姓氏文化概述

发布时间:2014-05-23 18:51:4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彝族姓氏文化概述

     彝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姓氏文化民族彝族姓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不管过去还是现在,是彝族系血缘的重要纽带,别婚姻的重要依据。挖掘、整理、研究彝族姓氏虽然仅是一个很专业的文化课题,但是,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中国共产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原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副主席陆定一先生曾指出:姓氏是团结的象征,姓氏有纪念的意义,姓氏存地望的考证,姓氏藏故事的由来,姓氏富人的共同体的渊源。研究姓氏可证历史之误,可解古人之疑,可壮今人之志,可树道德之风,也可通古明今;研究姓氏乃是继承中华人的共同体历史之美好的品德,树立社会主义伦理新风尚的一件大事。

彝族及其历史

“     彝族这一民族称谓是公元1954年进行民族识别后才使用的,在此以前,没有彝族这种称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汉文文献中,先秦至两汉时期叫昆明,汉晋时期称,南北朝至唐初称,唐朝中后期到宋朝称乌蛮,元、明、清三朝多称倮倮。在彝族文献中较为统一的称谓则为,这个称谓在今天彝族内部各支系的自称中均能找到其曾经存在的印迹,诸如撒尼、尼苏、尼泼、聂(尼)苏等。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诺苏支系,直到今天自称,称汉族为

关于彝族的族源,迄今众说纷纭,尚无定论。目前,以土著说为主。土著说的观点论据比较充足,除了汉文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更多的是古彝文文献资料和神话传说等。

彝学研究最新成果之大成的《中国彝族通史》的观点是彝族起源于金沙江流域和澜沧江流域的中国西南地区。

认为,任何一个经得起历史考验的大民族,都不会只有单一的来源。彝族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它的主体是古代西南地区的原住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融合了来自北方的、东方的、南方的和西方的各种人群,逐渐形成了现在这个统称为民族

人类学和考古学资料显示,约170万年前到7000年前,西南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旧石器时代,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

7000年前到公元前45世纪,彝族先民开始了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到公元前45世纪,父系氏族社会开始了,进入了人类文明的新时代。

从彝文古籍记载可知,大约在公元前45世纪,在点苍山为中心的举菊绿姆地区,最早出现了古彝人的父系氏族部落。

有文字记载的彝族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500年以前。

        在众多的民族当中,彝族是一个实行严密的父子连名制因而保存着非常完整的世系谱牒的民族。在彝族社会里,下至普通百姓,上至王候贵族都有世系谱牒,王候贵族世家更是把记述和保存世系谱牒作为非常神圣的国事和家事。有学者发现,一家云南彝族的世系谱牒,到2009年,共有216代。以每代平均25年计算,有5400年。也就是说,仅从这一个家族的世系谱牒来看,有文字记载的彝族历史,已经有5000多年了。

         2012年出版的《中国彝族通史》全面研究了有文字记录的彝族世系谱牒,综合考古和其他史料,把彝族文明的源头确定在以希弭遮为君长的时代,这个时代约在公元前4500年。彝文古籍记载,这个时代最著名的教化师是恒楚史。恒楚史有伟大的功绩,他规范了彝文,创造了天文八卦理论,制定了宗法制度,组织了正规的祭祀活动。恒楚史在彝族文化史上的地位,后人望尘莫及。

         公元前4500年时,彝族先民已经有君、臣、师的政权组织架构,已经有人规范文字、研究天文历法、订立宗法制度、组织正规的祭祀活动,表明已经从原始野蛮时代进入到了文明时代。

          45世纪的希弥遮时代,彝族先民发展了农业和手工业,建立村邑,组织政权,运用文字,实行宗法制度。

           彝族先民笃信天人感应,认为,自然、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同精气太极天文星象息息相关,依此发明了一套天象纪年法。

           据彝文古籍记载,天象纪年法起始于希弥遮时代,每纪120年。希弥遮、遮道古、古珠舒、舒阿列、列阿恒五纪共600年,属乾阳运年天纪相当于公元前45世纪至公元前39世纪。恒乍耿、乍耿作、作阿采、采阿宗、宗阿色五纪600年,属乾阳运年地纪,相当于公元前39世纪。色阿主、主迫能、迫能道、道赤叩、尼弭青五纪600年,属乾阳运年人纪,相当于公元前33世纪公元前27世纪。在这天、地、人三元的1800年中,彝族先民在点苍山一带形成了实索、能尼、史第、师赛、弥觉等强大的氏族部落。公元前27世纪,彝族先民发展了金属冶炼业,活动中心转移到卓阿纪堵,即滇池岸边的晋宁。

           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9世纪,彝族先民进入人文运年时代。

          公元前837年左右,彝族先民的著名领袖人物笃慕成为人皇首帝,开创了七国时代。大西南地区古滇国、夜郎国、蜀国、巴国等都同笃慕分封六国历史有渊源关系。

          秦汉时期,是中华民族形成统一强盛大国的时期。这一时期,彝族先民最早开发了祖国的大西南,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组织等方面,为创建中华一统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其时,大西南彝族先民为主导的滇、夜郎、哀牢等数十个君长国,顺应时势,先后统合到秦汉王朝统治范围内,广大彝族先民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设者。彝族社会的发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此时期,中原地区的官吏、军人以及士、农、工、商人等,源源不断地来到西南地区,或屯田建城、或经商开矿、或办学兴教,以不同的方式推动了西南地区的社会进步。其中,相当一部分汉人变发从俗,成为夷化的南中大姓,使西南地区的民族结构发生了引人注目的变化。

       此时的彝族先民,颁布广泛,支系繁多,生活方式呈现多样色彩,甚至民族称谓也出现了多种多样,有夷、濮、、叟、蛮、哀牢等。

       唐宋时期,是彝族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唐时,在大西南地区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历史上建立过众多君长国有丰富的政治军事经验的彝族先民中,涌现出细奴逻、皮逻阁等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们顺应时势,建立了强大的南诏地方政权。

       南诏近300年历史,均臣属唐朝。

      南诏对西南地区的统治,远超秦汉以来中原王朝在西南的势力范围,为中国西南疆域的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南诏时期,境内各民族的社会发展比较快,中心区域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南诏灭亡后,经历了几个政权不断更替的动荡时期。在乌蛮三十七部的强力支持下,段氏建立了大理国。此时,势力强大的一些乌蛮集团,分别在贵州西部、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建立了罗殿国、罗施国和自杞国。

      元明时期,彝族的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的变体。

       从秦汉到唐宋,大部分中央王朝都是从中原汉族地区兴起,逐步扩展到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西南彝族地区路途遥远,交通困难,中央王朝的统治势力强的时候少,弱的时候多,社会比较混乱,给当地各种政治势力很大的活动空间。

        元朝是从北方草原地区兴起的少数民族王朝,而且是先占领西南地区,再由西向东,最后灭亡南宋。为了巩固大西南的战略基地,元代在西南地区大量驻军,全面推行土官制度,给彝族各部落首领封官赐爵,承认其世袭统治的权力,恩威并施,以夷治夷

        明代,继续推行土司制度,并使之完备。同时,强化卫所制度,向西南地区大量移民,加快了各民族的交融,推动了西南地区的社会发展。

        元明时期实行的土官土司制度,缓和了中央王朝同民族上层之间的矛盾,社会相对稳定,经济有所发展,彝族文化也走向了新的繁荣。

        清朝初期,继续实行土司制度,彝族地区行进在原有的轨道上。

         后来,清朝实施改土归流,激化了中央王朝同民族上层之间的矛盾,彝族地区陷入了长期的社会动荡之中,使人民经历了巨大的苦难。

         清朝后期,人民大众同封建统治者的矛盾日益激化,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的斗争更加尖锐。在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斗争中,彝族人民同汉族以及其他兄弟民族人民一起,表现了伟大的革命精神。

         在东南沿海,有无数的彝族将士在战场上同帝国主义入侵者拼杀。

         在滇西片马等地,彝族人民自发组织起来,痛打英国侵略军。

         在南部边疆,彝族将领蒋宗汉和汉族将领冯子材率领的中国军队,于镇南关、谅山一带,给法国侵略军以毁灭性的打击,挫败了法帝国主义从南部侵略中国的阴谋。

         清末至民国初期,一批彝族人物如云南的禄国藩、陇高贤、黎天才、龙云、卢汉、安思溥、胡国秀以及贵州的安健、余若、,四川的余祥辉、余祥等斩露头角。彝族人民参加了孙中山、祭锷领导的辛亥革命、护国讨袁战争,金沙江及红河沿岸彝族人民开展了反对土司统治的斗争,凉山彝区爆发了反清起义和反奴隶主统治的拉库起义等,有力地促进了民主思潮在彝族地区的传播。

       龙云治滇期间注重地方经济、文化和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出了三民主义革命建设的新云南的总体设想,并抓住机遇修公路、办实业、兴教育、除弊政、练兵丁,著名的一平浪移卤就煤工程、云南炼锡公司、滇黔主滇公路等一大批近代企业和基础设施,就是在此期间兴建成功的。西南彝区,尤其是云南彝区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抗战胜利后,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确定了对以卢汉为首的地方实力派采取又斗争又争取,以争取为主,集中打击蒋介石反动派的方针,在城区利用参议会等合法形式开展反对蒋介石内战、独裁政策和争取地方势力的活动。在农村,则积极发动农民开展反对国民党征兵、征粮、征税的斗争,并逐步引导农民走上武装反蒋的道路。

       在中国共产党的争取和全国革命形势的感召下,1949129,卢汉在昆明毅然率部起义,宣布云南和平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贵阳、广西两个方向给予起义有力配合,并于19501月月忤滇南战役,全歼了盘踞在滇南的敌。195031247,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西昌战役,全歼了盘踞在今四川凉山州境内的国民党军胡宗南、贺国光部。自此,整个彝区得到解放,彝族人民结束了受歧视、受压迫的命运,获得了新生。

       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已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一个字形代表一个意义,文字总数达七万多个,其中比较通用的有五千多个,形成于公元前4500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7年通过了一套以喜德语音为标准的彝文规范方案,主要是简化了彝族文字的笔画,确定819个常用彝字,并试行使用至今。

     目前,全国有3彝族自治州、18彝族自治县、云南86彝族自治乡,具体如下:

      彝族自治州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彝族自治县为云南省的石林彝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寻甸彝族回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峨山彝族自治县,四川省的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广西的隆林各族自治县。

       云南省的彝族乡为保山市的龙陵县木城彝族僳僳族乡、施甸县摆榔彝族布朗族乡、施甸县木老元布朗族彝族乡、昌宁县彝族苗族乡、昌宁县珠街彝族乡、隆阳区瓦房彝族苗族乡、隆阳区瓦马彝族白族乡、隆阳区杨柳白族彝族乡、隆阳区芒宽彝族傣族乡,大理州的祥云县东山彝族乡、鹤庆县六合彝族乡、弥渡县牛街彝族乡、大理市太邑彝族乡、云龙县团结彝族乡、永平县水泄彝族乡、永平县永和彝族乡、永平县北斗彝族乡、永平县厂街彝族乡、宾川县钟英僳僳族彝族乡、宾川县拉乌彝族乡,昆明市的官渡区阿拉彝族乡、宜良县耿家营彝族苗族乡、宜良县九乡彝族回族乡、富民县罗免彝族苗族乡、晋宁县双河彝族乡、晋宁县夕阳彝族乡,丽江市的华坪县石龙坝彝族傣族乡、永胜县大安彝族纳西族乡、永胜县东风僳僳族彝族乡、永胜县东山僳僳族彝族乡、永胜县光华僳僳族彝族乡、永胜县六德僳僳族彝族乡、永胜县松坪僳僳族彝族乡、永胜县羊坪彝族乡,临沧市的永德县大雪山彝族拉祜族傣族乡、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乡、云县后箐彝族乡、云县栗树彝族傣族乡、云县忙怀彝族布朗族乡、沧源县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乡、临翔区平村彝族傣族乡、凤庆县新华彝族苗族乡、凤庆县腰街彝族乡、凤庆县郭大寨彝族白族乡,普洱市的墨江县龙鱼塘彝族乡、墨江县孟弄彝族乡、澜沧县谦六彝族乡、思茅区云仙彝族乡、思茅区龙潭彝族傣族乡,曲靖市的罗平县旧屋基彝族乡、师宗县龙庆彝族壮族乡,文山州的文山市坝心彝族乡、文山市秉烈彝族乡、文山市东山彝族乡、文山市柳井彝族乡、文山市丘北县八道哨彝族乡、丘北县腻脚彝族乡、丘北县舍得彝族乡、丘北县树皮彝族乡、丘北县新店彝族乡、砚山县维末彝族乡、砚山县干河彝族乡、砚山县盘龙彝族乡、砚山县阿舍彝族乡,西双版纳州的勐腊县象明彝族乡,玉溪市的红塔区洛河彝族乡、红塔区小石桥彝族乡、江川县安化彝族乡、易门县浦贝彝族乡、易门县十街彝族乡、易门县铜厂彝族乡、华宁县通红甸彝族苗族乡、通海县里山彝族乡、通海县高大傣族彝族乡,昭通市的昭阳区青岗岭回族彝族乡、昭阳区小龙洞回族彝族乡、镇雄县果珠彝族乡、镇雄县林口彝族苗族乡、彝良县奎香苗族彝族乡、彝良县龙街苗族彝族乡、彝良县树林彝族苗族乡、永善县马楠苗族彝族乡、永善县伍寨彝族苗族乡、大关县上高桥回族彝族苗族乡、威信县双河苗族彝族乡。

        2010年第六次中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彝族人口871.4393万人,位居全国56民族的第七位。主要分布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重庆等五省(区、市),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一个少数民族

        云南彝族人口共计502.8万,主要分布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林彝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南涧彝族自治县、寻甸彝族回族自治县、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漾濞彝族自治县、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峨山彝族自治县等。

        四川彝族人口共计178万人,主要分布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雅安石棉县、甘孜泸定县、甘孜九龙县等地。

        贵州彝族人口共计84.28万人,主要分布在毕节市、六盘水市、黔西等。

         广西彝族人口共计0.7万多人,主要分布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德峨、克长、者浪、岩茶等4个乡的10多个村和那坡县城厢、百都、下华3个乡的9个村寨,余者居住在西林、田林县内。

         重庆市彝族人口共计0.42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荣昌、綦江等区县。

          国外彝族人主要分布于东南亚和美国、英国、法国等。

           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浩繁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宇宙人文论》用问答形式论述自然观,是彝族哲学思想史上的重要论著;《西南夷志》对研究彝族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还有被译为多种文字并在国内外广为流传的《梅葛》、《查姆》、《阿鲁举热》等史诗。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

彝族姓氏及其文化

       彝族姓氏是彝族特有的文化现象,是整个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规定了彝族人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规范了彝族社会的群体行为和个体行为。

      彝族姓氏不是彝族社会一开始就有的,是彝族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同样,当彝族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彝族姓氏就会消亡。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也就是说,彝族姓氏属于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历史范畴,同任何社会现象一样,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和规律。

       彝族社会中,彝族的氏是总的,姓是分支,部分人没有氏,姓氏带有一定的阶级色彩,这与彝族的社会体制息息相关。

一、彝族的氏

       彝族的氏,俗称家支,其内涵和外延与汉族在夏商周以前的基本相同,统其祖考之所自出。 

“     家支是汉语的习惯称谓,彝语称为,意思是根或源,也叫措颇,指出自一个共同祖先以父系血缘为纽带联结起来的继嗣群体。在这个群体中,随着人口的繁衍,按血缘关系的亲疏,衍生成若干大支和小支,小支之下,便是为数众多的个体家庭。

       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习惯将出自一个祖先通过血缘谱系线索认定的父系亲属群体称作。一个家支的任何一个成员与这个家支的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都可以确切地以谱系的形式表述出来。不论你居住何地,相隔多少年代,只要能连接父系血缘谱系,就是同一家支的成员,同时能拥有这个家支成员应有的权利与义务。在对外家支的交往中,尤其是到了生疏的地方,只要能熟背谱系,证明自己的身份,会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所以,他们都能熟记自己群体的谱系。

       彝族人看来,天下同氏(支)是一家,所以同氏(支)不能婚。直到今天,彝族实行严格的家支外婚,家支内部是严禁通婚的,性关系也被认为是乱伦的。

        彝族的传统社会里,家支除了别婚姻,还有两大功能,一是对内功能,即对家支内部成员起到控制、保护和帮助的作用;二是对外功能,即家支作为一个整体在与外部的联系中,有通过聚合其内部各个成员来控制或与他家支联合,达到维护自己家支利益和荣誉的作用。

         在过去,家支的作用非同小可。直到今天,在诸如就业、养老、医疗、保险等公共社会保障还不是十分健全和完善的广大乡村,对于绝大多数仍然挣扎于温饱线上的农民家族来说,面对生老疾病以及不可预见的突发性灾难时,依旧难以应付自如,他们还得依靠家支这一传统组织的群体力量来分担和消化难以把握的人生遭遇。在地方性村落社区中,家支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内部的互动和交往:一是在农牧生产中的互助,二是日常生活中的互助和礼仪往来。在小家庭制度下,大多数核心家庭的劳动力常常只有夫妇两个,家庭劳动力明显不足,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决定了有的活动需要集中力量、时间突击进行,这对一家一户的小家族即使夜以继日也是很难胜任的。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亲友的帮忙、协助是较为可靠的选择。因此,村落家族常常联合起来从事下列活动:耕种、除草、收获和放牧,相互交换和分享劳动力,尤其在出自一个父亲或祖父的继嗣群体间这种合作更为密切。此外,在这些活动中他们也常常相互交换和分享役畜、生产工具、相互调节种子。不过,更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交往、互助,如诞生、成年、祝寿、乔迁、婚嫁、丧葬、祭祀等礼俗活动中的相互馈赠和慰问;经济生活中的救济面临生存困境的贫穷族人遭遇疾病、天灾时的相互求助;文化教育中的资助成绩优异的贫穷弟子接受高等教育,以及对外来侵害的救护、支援和共负血仇责任等。所有家支对本支成员之间相互援助的责任和义务都有硬性的规定。

         可以说,家支最主要的功能是以家支群体为整体为每个成员提供保护和便利,保证不让每一个成员受难。在小型的继嗣群体中,那些穷困、无子女、生活无靠的老年夫妇或孤寡老人多少会受到来自近亲家族的定期资助和照顾,即使是那些有女儿没儿子的老人也不例外。在他们终老时,近亲族人也会尽力料理后事,使他们体面地离开人世。而那些诚实、本分、努力劳作却因能力、健康、疾病等原因赞成贫困的穷人在生活面临困境时也得族人的救济;一个男孩或女孩在能够自理前若失去了父母,会得到他们近亲的照顾,家族也有责任把他(她)抚养大,并帮助他成家立室。假如一个老人在他年老时,由于没有人照顾,生活无依而乞讨为生,或者去投靠女儿;一个男孩由于失去双亲,无人照顾而流落异乡;一个贫穷的家族由于食物私有制而出现有人饿死,这些都会被视作是一个家支的耻辱。当一个家庭在遭受像火灾这样的毁灭性灾难或因某个家庭成员的过失遭遇巨额赔偿时,这个家庭有权利向整个家支提出援助请求,而作为这个家支的成员不管这个家庭平时与他们有无来往,都应义不容辞的伸出援助之手,帮其渡过难关。在从前,一个家庭因贫穷、负债而沦为嘎加时,家支也有责任和义务帮助这个家庭还债赎身。

        另外,当一个人或家庭遭遇外来侵害,生命和财产受到威胁时,作为整体的家支也有责任和义务提供保护和救援,而当一个人遭到外来杀害时,受害人的家支要么设法除掉凶手,要么威逼杀人者的家支拿凶手偿命,最低限度也要迫使凶手的亲属赔偿受害人的命金。正是这些保障每一个家族、每一个成员生存底线的习俗、制度,使得所有的成员都对家支有着一种强烈的认同感,所有的家支成员都自觉关心家支的名声,关心每一个家支成员的命运。

       家支还惩戒那些触犯家规、违反习惯法以及误入歧途,给家支的声誉和利益带来损害的成员。作为一个高度裂变的亲属组织,从家庭到宗支,都是具有自主性的群体,尽管这些群体之间因为共同的需要存在某些合作,也因为在共利的驱动下常常做些集体性的联合行动,但更多的时候却是自主行动,它们的行为彼此独立。就是作为这些自主性群体的个体成员,也享有充分的自主性,他们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喜好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仅凭共同祖先的伦理基础和道德说教是难以形成具有实质性功能的家支的。这个时候,作为家支会在其内部建立起一套统一的行为规则,规范和约束每个成员的行为。

       此外,调停和仲裁家支内部的各种冲突和纠纷,维护家支的稳定也是家支对内的一个显著功能。家支内部的各种冲突和纠纷由房头主持,会同当事人双方协商解决。房与房之间的小型纠纷由家族头人调解,较大的冲突由同级旁系的第三方房头或请其他家族的德古调解。同样,在更大范围的继嗣群体,即同一宗支内的纠纷由支头会同各房头调解,而宗支与宗支之间的冲突则由同级旁系分支的第三方的支头或外家支的德古调解。房与房、支与支之间的冲突,之所以要由第三方的头人来调解和仲裁,倒不完全是因为他们比本房、本支的头人更有威信或影响力,而是因为他们不是直接的利害关系人,由他们出面仲裁更容易被冲突双方所接受。

       家支的功能一般是通过内部制度和组织活动实现的。家支有由家长、支头等构成的组织,有头人议事会(基尔基天)、常规性的议事会(孜沙玛沙蒙格)、应急性的动员会(乌尼蒙格)、资源利用管理会(斯西玛西蒙格)、妇女大会(尼莫冉莫蒙格)等不同层面、不同主题的议事制度。家支借助这些不同形式的议事会制定大量的族规、戒律和禁例等,并通过婚姻、丧葬、祭祀、财产、伦理风尚、权利义务、行为举止等为族人设立形形色色的规范,强制执行。

      家支的功能还通过德高望重称德古苏易等自觉自愿充当裁判的家支头人来实现。德古彝语意为善于判断,不辞辛苦的尊者。彝谚说:彝区的德古,汉区的官府苏易彝语意为给群众办事而受尊敬的人。无论德古苏易,他们都熟悉传统的礼教法规,熟悉本民族、本家支的历史和典章制度。他们社会阅历丰富,能言善辩,办事比较公正。德古的威望一般超出本家支之外,在几个家支联合行动时,发挥组织领导作用。堪称德古苏易的家支头人,他们主要是依靠自己的才干通过长期的办事实践而为彝族群众所公认的。他们之所以被社会承认主要在他们在解决各种纠纷和处理各种重要问题时,一是坚持彝族的传统法规,二是坚持协商,必要时采取神明裁判,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如果在办事中出现明显不公正,而且不能说服不平者,自己就自然地失去德古苏易的地位。德古苏易处理事务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但一般主要是调解家支内外的纠纷,如婚姻、边界、掠夺奴隶、人命、盗窃和道德行为等等;他们在调解纠纷事件后,双方都得付给一定的报酬,报酬没有固定的数额,但一般都较丰厚。

      此外,家支还通过保护族人的生命财产安全,救济贫穷族人等方式笼络人心。这样就把家族、家支和家庭等所有单位上的个体成员整合在了一起。

二、彝族的姓

       彝族的姓,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称做措系,其内涵和外延与汉族在夏商周以前的基本相同,即彝族的姓可以别贵贱,贵者有姓,贱者有名无姓。在彝族社会里,姓同氏不同者,婚姻可通;氏同姓不同者,婚姻不可通。

       现行社会中,彝族的姓和汉族的姓也不一样, 同一个姓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家支(氏),同一个家支(氏)的人也不一定用同一个姓. 如威宁八大土目中安姓有六支,彝良罗姓有六支。有关资料显示,巧家县汉姓彝族有八个彝姓(支),汉姓彝族有六个彝姓(支), 汉姓彝族有七个彝姓(支)。据民国二十七年统计,鲁甸县有四大黑彝、八大白彝和七姓红彝, 并举出彝族使用的汉姓有六十九个。 关于彝族姓氏的有关记录称,  昭通市彝族有汉姓七十四个, 彝姓一百三十九个, 将近两个彝姓人家使用一个汉姓。譬如沙马曲别、沙马石亿,虽然都姓沙马,但他们分属不同的家支(氏),他们之间是可以通婚的。又如阿果,丝子,吉乃,阿扎,曲莫,格博,油木,来则,以来等,虽然姓不同,但都是莫俄家支(氏)的人,他们之间是不能通婚的。

(一)彝族的彝姓

       要弄清楚彝族的彝姓, 应该从彝族的婚俗说起。彝族在定亲之前, 要向对方通报自家的彝姓(彝语叫尼依尼依)。如果彝姓相同则不能开亲。通报不出彝姓的人家, 被视为根骨不正, 受到鄙视, 开亲也比较困难。 对于所假托的汉姓, 就是相同也不计较。可以说, 汉姓相同开亲的彝族比比皆是, 如徐天荣等人写的《云贵边境一恶魔》中, 记载恶魔安尊三(小安四) 的大姐夫名安小友, 小老婆安金华, 都是汉姓相同, 他们的尼依却不是一样。

        据精通彝语的人讲, “尼依在汉语中难以找到一个很合适的对应词。目前在有关彝姓的著作中, 有的将尼依译为姓氏(我们采用此种译义) , 有的译为谱牒, 有的译为族谱。彝良县龙街乡的彝族汉姓罗的人家中, 礼底、卯歹、楼吉、侯尔四个彝姓至今还为后人记住。其中,卯歹、楼吉两支还记住自家彝姓的全称为马课尼依, 语哼卯歹密所尼依, 麻迷楼吉。据了解, 彝姓通常都是这样的两句组成, 每句四字, 一共八字, 极少例外。前一句的开头两字, 是指这个家族的旗号(或叫标志、或叫表征) , 各支采用的旗号不同, 或以山、以水(河、湖) 、以石、以植物、 以动物之类; 后一句的前两个字是指分支()时的祖名或地名, 后两个字即彝姓。以马傈尼依, 语哼卯歹为例, 如果全译, 按其固定格式为: 马傈为旗号, 并在语哼分支()的卯歹家族。卯歹这个彝姓(尼依)就是如此产生的。可惜今天难以找到能将马课语哼译为汉语的人, 况且彝语亦有古今差异, 名词大多数只能音译, 无法义译。据说, 彝族大都是一支人传到九代之后, 逢单代做大斋一次, 就可以分支各自确立彝姓, 变原先的血亲关系为姻亲关系, 可以通婚无禁了。这样不断演变, 彝姓在子孙繁衍中变化、发展。所以, 彝族的血亲和姻亲关系总是盘根错节, 十分复杂, 无法理顺。彝族姓氏(家支) 仿佛一棵大树, 根深叶茂, 不断分了长枝, 向四面八方伸展开去。

        彝族的彝姓颇多。公元1991四川省布拖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委员会曾经作过一项统计,仅是布拖一个县,境内就有294彝族姓。此次编修《彝族千家姓》收到了各地提供的4800多个彝姓。

彝族的这些种类繁多的彝姓有以下几种主要来源:

     一是用祖先名人的名或号作姓。此类姓氏较为普遍,数量较多。《彝族谱牒志乌蒙谱》的记载,乌蒙一姓,源于罗乌蒙。文献称慕阿卧传二十一代到侯德额、德额罗(隆、鲁)、罗乌蒙,以后姓乌蒙;凉山的阿说一姓,源于乌蒙第十二代后裔宋时被封王的乌蒙阿硕(又名罗勺,或毕律阿勺)。乌撒一姓源于名号乌撒。慕克克传到第23麦遮俄索(乌撒)时,由他创建强大的地方政权,以乌撒为号,之后,乌撒成为麦遮俄索后裔的彝族姓。阿鲁、昂卓,都是景火惹所家支的分支成员。景火世有三子,其中,长子景火景克景克阿鲁,阿鲁的后裔姓阿鲁;次子景火嘉布嘉布木惹木惹昂卓,昂卓七子后裔姓昂卓。又如依伙,又称拉马依伙,是阿摸惹古的后裔,拉马四子的家支成员,因其祖先依伙在一棵大柳树下出生而用彝语的柳树名依伙作其名,之后,其子孙就姓依伙。

      二是以统治者的姓氏为姓。如古侯后裔一支昂紫五子,多称姓古尔曲比。有一部分,因曾为曲涅部沙马土司(兹莫)家的属民而称姓沙马。为与其他的沙马姓氏区别,称昂紫沙马。又如贾批,本姓潘景,因曾为土目贾批家的属民而随主子姓贾批。又如牡潘,本姓贾古 贾古惹什的分支。曾沦为牡潘(乌抛)家的属民而随主子姓牡潘

      三是以居住地地名作姓。如布约、热孔、万张、罗洪四姓,他们均为曲涅支乃庚七子后裔,迪俄四子家支成员,只因居住地的地名不同而使用了不同的姓。其中,布约曾居斯母布约”(今昭觉县布约乡),以地名布约作姓;热柯曾居热柯拉达”(今昭觉境内),以地名热孔作姓;万张曾居万张甲谷”(今昭觉境内),以地名万张作姓;罗洪曾居罗洪甲谷”(今昭觉境内),以地名罗洪作姓。

      四是以职业称谓作姓,诸如邱摸、尔古等。彝族分支大典和祭祖场合不可或缺的总指挥,彝语叫邱摸,是一份受人尊重的光荣而神圣的职业,一般推举知情达理任劳任怨的人担任。在彝族的传统社会里,人们往往以在分支大典和祭祖场合当上邱摸为荣。只要有人在分支大典和祭祖场合当任邱摸,其后裔大多自豪地以邱摸这个职业称谓为姓。也因此,在彝族姓中邱摸姓很多。这次编修《彝族千家姓》,我们发现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47个家支用邱摸作姓。尔古在彝语里有巧匠之意。逐渐地尔古这个职业称谓就演变成从事工匠技术作业的彝族人家的姓了。

      五是以绰号作姓。如贾达,本姓金博。据传,在一次建房时,金博昂尤独自一人扛着重木料走过屋梁,人们佩服地叫他贾达(强人),贾达姓氏由此而得。又如嘉萨,双郭阿念(兹莫)家的仆生子,为罗罗宣慰司家的家丁,罗罗家赠给苏尼拉此俄纠的卡巴(酬礼)。奥笃在苏尼家,出门牵马,在家放马,除此之外不做任何事情。放马时,他骑着主人的骏马,旁人羡慕他说井萨(快乐的奴仆),嘉萨姓氏由此而来。

      六是语音变化所至。如潘则原是由人名演化为姓氏的潘景,后因变音为潘则

还有,如阿钟,因作战勇敢且不支声,以阿钟(不支声)作姓。阿折,因遇敌勇往直前从不退却,强攻硬拼,用昂折(不退却)作姓。又如马(Ma33,有两种说法。一支姓的,据说是因为用马樱花治疗受孕,彝语称马樱树为铄马,故而得姓。另一支姓的,据说罗罗宣慰司家住地周围夏夜蛙鸣扰人,土司不能安寝,于是让其晚上拿竹竿驱蛙,竹子在彝语中称为,故而得姓。再如更布,彝语即荞麦,即过敏、不适应。因这支人对荞麦过敏而姓更布,至今,该支人过节、祭祀仍不用荞麦作祭品。

(二)彝族的汉姓

      现在,很多彝族人都改用汉姓,有的则两者兼用,这是由于各个民族之间的联系大大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不断加深的结果。

       从《宋书》中记载的彝族姓氏到现在只有一部分还在使用看,彝族开始广泛使用汉姓应该在元、明之后。

        彝族使用汉姓是从土司开始的, 如明初宁州土司归附, 太祖朱元璋嘉之, 赐姓” , 使世袭知州, 学习汉文化。其后裔禄洪, 曾点云南健儿三千,护卫京城, 效忠明末皇上朱由检, 著有《北征集》, 其中《春日北征途次有怀》云: “千里迷故国, 万里赴都城。夜夜闻鸡声, 朝朝祭马行。鸟啼乡思动, 花拂剑光生。一洗腥擅净, 齐歌奏凯声。宋代, 雄冠三十七部的凤氏土司, 亦是十六代传至阿英(凤英)即明弘治三年(公元1490)时才奉例赐姓凤, 帝宠之甚, 晋中宪大夫的。在黔西北、滇东北的安姓、禄姓等汉姓土司、土目, 都是封建皇帝的赐姓。

       元、明以后, 彝族使用汉姓开始逐步普及到贫民百姓之中,在与汉族深度杂居的彝族地区,彝族姓氏不再普遍使用和发展。深度杂居区彝姓为什么逐渐被汉姓取代? 除封建王朝为了便于推行土司制度赐姓外, 流官也要求彝族人使用汉姓。毛奇龄《蛮司合志》卷八记载: “ 诸甸本土; 罗罗和泥人好相杀, 死则偿以财, 家无姓名, 其有名者或递承其父名之字, 顾无姓。弘治中知府陈最以百家姓首八字, 司分一字加于各名之上, 诸甸皆受, 惟纳楼不受。而更主要的原因则是明代大量汉人迁入夷区, 彝人居住地由过去的夷多汉少变为汉多夷少。自然在姓氏上要受到汉族的影响, 促使彝姓逐渐转化为汉姓。

      马学良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初期, 曾在云南武定彝区调查, 认为现代彝族姓氏, 很多是由古代氏族图腾转化来的, 他举了以下数例: 取近音字以为姓, 如彝语琐斥意为” , 梨李音近, 故以李为姓; 取形色以为姓, 如彝语黄牛” , 故以黄为姓; 取义而假其音, 如彝语意为璋子” , 故取汉姓为张。也有为了生存而假托汉姓的, 如广西隆林的韦、王、黄、昊、李、杨等汉姓彝族, 据说是从云南迁徙至广西隆林之后, 为逃避领主和官府的迫剿和迫害, 借当地汉、壮民族大户的姓氏掩护。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种:

     一为皇帝赐姓。土司及土目朝廷赐姓。如:雷波阿卓土司,据《马湖府志》记载,明洪武 4年(公元 1371年)雷波长官司投诚纳土,皇帝赐姓。又如沙马土司家的姓。据传,凉山的沙马土司进京朝拜皇帝,皇帝问他姓名时,因紧张,一时回答不上来,正在用彝语讲:…………”,意即…………”时,皇帝误以为他在回答自己姓,就讲了句安,安宁一方,这姓好。于是,沙马土司及其后裔从此姓

     二为彝、汉杂居相处,便于交往假托邻里汉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部分彝族从世居的高山上搬到坝子里和汉人杂居,在日常的生活交流中,为了便于称呼和记忆,便省去复杂的彝姓,和同村寨的汉人同姓,如周围的汉人姓刘,便取汉姓为刘。宁蒗县境内三个彝姓金古、嘉日、吉伙的彝族,几乎全部用汉姓。因为他们的先民从大凉山迁入宁蒗并居住的今宁蒗县跑马坪乡一带,当时有一回族大户原住民,叫杨茂德,这三支人就假托其姓为

     三为用彝语谐音取汉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派工作队到少数民族地区统计民族人口情况时,因不懂彝文且语言不通,在记录名字时便取彝姓的谐音为汉姓。如:彝姓为马海的汉姓记录为;彝姓为黑基的汉姓记录为;彝姓阿鲁的汉姓记录为;彝姓为阿苏的汉姓记录为,彝姓邱摸的汉姓记录为等等。另外,在彝族的众多姓氏中,有很多姓氏的彝语读音与汉族百家姓中的读音相同或相近,彝族人自己就用读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姓作自己的姓。如:“沙马汉姓汉姓阿鲁汉姓莫色汉姓罗洪汉姓阿苏汉姓”“阿西汉姓为等。 

     四为用彝姓意译为汉姓。彝族人使用的汉姓中,有一大部分是根据彝姓意译过来的。如依伙意为柳树,取汉姓阿都意为狐狸,取汉姓阿糯意为,取汉姓诺布意为,取汉姓曲比姓的意为,故取汉姓之意,也有取汉姓者;金母意为蜜蜂,取之谐音为汉姓,等等。

      五为拜汉人为干爹干妈得汉姓。如:宁蒗彝族自治县第一任副县长嘉日拉火,其汉姓汉名为章思孝,因其祖父拜北胜州土司章天锡为干爹,得汉姓

      为随意取一个汉姓。传统上,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诺苏支系的孩子是没有汉姓汉名的。所以,在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诺苏支系地区,孩子上学的第一天,老师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根据汉族的取名习惯给这些孩子取个汉姓汉名即学名。因而,在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诺苏支系地区上过学的彝族孩子都有两个姓名,一个是彝姓彝名,一个是汉姓汉名。彝姓彝名是出生时村里的长辈根据彝族的命名制度给我取的,汉姓汉名即学名是上学的第一天班主任老师根据汉族的命名制度给取的。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后,彝族姓名不好记,加之汉族及其他民族老师对彝族学生的姓名读音无法进行准确识记,为便于记忆,早期进入凉山地区任教的汉族及其他民族老师就给凉山彝族学生随意取了汉姓汉名,即学名,使用至今。

彝族种类繁多的汉姓汉名,虽然不符合彝族传统的姓氏结构和名字结构,数量也远不如彝姓彝名多,但是对现代彝族特别是对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彝人来讲,汉名汉姓成了使用频率最高的姓名。

(三)彝汉双姓并行不悖

       从开始使用汉姓到现在,彝族姓氏的使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此消彼长的过程,即随着时代的发展,彝族姓氏的使用在逐渐减少,甚至不再使用,汉族姓氏在彝族社会生活中运用得越来越多,甚至占据了主导地位。自元明时期彝族地区大量出现使用汉姓汉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彝族基本上使用汉姓,只有四川凉山还在使用彝族本身的姓氏。

       尽管如此,彝族从使用汉姓起,姓氏就成了双轨制,即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使用汉姓,在彝族文化生活中则使用彝姓。直到现在,已经基本只用汉姓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彝族人还知道自己的彝族姓氏,并且他们的姓氏在祭祖等大型的彝族传统文化活动中还在大量使用。据调查,云南省昆明市禄劝的彝族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的彝族尽管在元明以后多转用汉姓汉名,但直到今天,在家祭、祖祭等彝族文化生活中仍大量使用他们的彝族姓氏。仅禄劝县营盘镇周围就有诏贲(诏僰)、高泼、高康、东康(东康亦为蜂氏)、觉老、乍泼、曲木德勒、芒曲德勒、高奢、罗卧、阿着、阿教(叫)、嗤、妥尼、龙恒、以鲁、斯功、皎莫、俄鲁、阿鲁、卡邓、德来、落尼、阿考、大更、古蔺、吐鲁、本木、阿纳、扫美(撒梅)、罗婺、尼、阿冷、阿丹、阿常、觉摆、卡报(康保)37彝族姓氏,而且,这些彝族姓氏称谓许多都成了当地的村名、地名、山名、寨名、坝名,诸如云龙乡的落尼山、营盘镇的卡邓村、营盘镇的阿教坝、营盘镇卡邓村的阿倮(鲁)咪地等。彝族青年网总编辑阿叫拉诺初中以前就用汉姓汉名叫张承颖,初中以后则转用自己的彝姓彝名。据他讲,禄劝的彝族人使用汉姓特别随意,想用哪个就用那个,就他家来说,他祖父用的汉姓是龙,他父亲用的汉姓是张。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则在现实生活中既使用着汉姓汉名又使用着彝姓名,譬如现任云南彝学学会会长的马立三,其彝族姓名叫沙玛乌鸿万丈。学者邱忠文同时使用的彝族姓名是邱摸巫赍弘,在老家其长辈们只知道他的彝族姓名,不知道他叫什么汉族姓名。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有的则直接将彝族的姓名音译为汉姓汉名,诸如阿苏大岭、拉玛兴高、阿吉拉则、曲比卧龙等。特别在祭祀等传统文化生活中只使用彝族彝族 名。直到近年编修的相关谱牒在续谱时只加续彝族名字不加续汉族名字(学名),汉族名字仅作为备注使用。

       就发展趋势来看,彝族的姓氏慢慢的在现代化,在汉语国家趋于以汉语汉文为载体的现代化,在英语国家则趋于以英语英文为载体的现代化。就目前的发展情况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彝族的姓氏将会消亡歹尽,不复存在。在元明时期,皇帝只是册封各地彝族首领时赐予汉姓,如:贵州宣慰使阿赞龙弟被明太祖朱元璋赐姓;永宁宣慰使奢氏被赐姓等等。可随着时间的流逝,到现在,除了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其他的彝族很多都不再使用自己的彝族姓姓名,只有现代化了的汉姓汉名。在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中也随着彝族地区的发展,很多的人都使用了现代化了的汉姓汉名,虽然大量使用自己的彝姓彝名,但是在单位里使用的都是现代化了的汉姓汉名,在英语国家工作生活的则使用现代化了的英文名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现代化的过程。

三、彝族姓名与彝族姓氏

        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名,那是代替自身的符号,是生下来后得到的第一份礼物。不管在什么国家、有怎样的身份和怎样的职业,我们都会有自己的姓名,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则。无论在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是中国、朝鲜、老挝等发展中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姓名,那是不分阶级、不分等级、不分性别、不分国度的。

       彝族也不例外。每个彝族人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称谓,那就是他或她的姓名。彝族姓名具有自己别具一格的命名方式与称呼规则。

(一)彝族姓名的命名方式

彝族小孩子生下来后有的满3天就由爷爷奶奶给其取名字,无爷爷奶奶者则由外公、大伯等长者给其取名;有的则待到满月时再请长辈取名字。取名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根据母亲生孩子时的命向来取名。指孩子降生时,根据彝族的历法推算孩子的命宫所在方位给孩子取名。传统上,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诺苏支系根据八方图(见八方图及说明)推算孩子出生时的命宫所在,并依此给孩子取名。如某男孩的母亲生他时的年龄为21岁(虚岁),则从依木(南方)起计算,一格为一岁,数到21格时为你瑟方向(东北方)。则该男子的名可为你瑟,或头字为你后加达、恰、步、火等构成名。某女孩的母亲生她时的年龄是25岁(虚岁),则从依我(北方)起开始按逆时针方向数格,一岁一格,数到25为依我(北方),则该女子名可直接为依我,或头字为依后加青、娓、落、张等构成。

  

八方图

      说明: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诺苏支系首先确定四个正方位,确定了四个正方位之后,再在四个正方位之间设下四个副方位,形成完整的八方观。即以水源方为北方称依我意为水流的源头;以水尾方为南方称依木意为水流走的方向;以日出方为东方称布都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以日没方为西方称布金意为太阳倒下的地方。设在正东与东北之间的副方位称你瑟果,意为放牧牛马的地方;设在正南和正西之间的副方位称永生果意为放牧绵羊的地方;设在正东和正南之间的副方位称鲁地伙意为养龙场;设在正北与正西之间的副方位称肯地伙意为养狗场。具体推算时,男子从依木起计算,按顺时针方向推算,女子从依我起计算,按逆时针方向推算。

       二是给孩子取贱名。表示这个孩子肮脏、下贱,以示不让鬼神将其收走和免灾,防止小孩夭折,易于养活,如取名为阿比、克其、可末等,分别指丑陋、狗屎、母狗。

       三是为纪念接生的人或恩人而取名,如在医院出生的女孩可取名叫医生嫫。或找干爹又称保爷取名,根据算命得知八字软的人需要找个保爷(保住他的命的爷爷,一般由别的民族担当,多数为汉族、普米族、摩梭等),并由他取名。依照其民族的习俗取个寓意为健康、吉祥的名字。如:长生、长英、长寿、长保、长秀、永生、永强等。

       四是以猛兽名为男名,以花草名为女名。这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前者如拉龙、日使、俄切等,分别指虎、豹子、熊等,有辟邪、镇鬼之意;后者如史娓、俄娓、里娓等,分别指金花、菜花、春花之意,有美貌、秀丽之寓意。

      五是以新出现的事物名称命名。这种命名方式以社会生产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新名词等事件或名称来命名的居多。如:红军、解放、开放、改革、建设、公社等等。

(二)彝族姓名的称呼规则

       彝族不分男女老幼都有两个名字,即正名和缀名,每个名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组成。一个完整的彝族姓名三个部分组成,即姓氏、正名和缀名。排列顺序为:姓氏+缀名+正名,如邱摸巫赍弘,其中,邱摸是姓氏,巫赍是缀名(尊称),晚辈和同辈称呼时专用,弘是正名,长辈称呼时和叙谱时专用。彝族名字的正名男女有别,通常从字面就可推知其性别。男名常以日、子、木、尔、拉、色为词尾,如弘、子日、约日、尔也、尔呷、赤尔、日木、色子、拉子、日色、友拉等,这些名字专为男子所有,极少有女孩取这些名字的;女名大多以外、红、杂、果、阿木等为词尾,如:启、外、沙红、子杂、日果、友阿木等,这些名字专为女孩所有,除极个别特殊情况以外,极少有男子取这些名字。缀名则另外,彝族男女缀名都没有多大的区别,大多数缀名男女都可以使用,如巫赍、巫牛、巫达、扭牛、阿各、阿呷、乌各、乌只等,既可做男性缀名,也可做女性缀名。

      在日常称呼中,大多只取其一其二很少三者同时使用,具体如何称呼还须视称呼者与被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而定:长辈对晚辈直呼名,以示庄重;晚辈对长辈,必须将表示关系的称谓+缀名(尊称)一起来称呼,以示尊敬;平辈之间可只呼缀名(尊称),也可将对方的姓氏和缀名(尊称)合起来称呼,一般多称呼对方的缀名(尊称)而不加姓氏,以示礼貌;对陌生人或一般的人士,则称呼其完整的姓名即姓氏+缀名(尊称)+正名,以示表达准确无误。

(三)彝族的姓名与彝族姓氏

           在古代,许多的彝族姓名变成了彝族姓氏,但彝族姓氏不完全是彝族的姓名。在现代社会,现行的彝族姓名不可能再变成新的彝族姓氏,倒是受以汉文化为主体的现代文化影响,彝族姓名已经开始汉化,彝族姓氏也趋向汉化。据调查,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已经全面使用汉姓汉名的彝族,在祭祖续谱时,将现实生活中正在使用的汉名记入世系谱。可以想见,将来有一天彝族传统的以彝姓彝名为主的父子连名血缘谱系就会变成以汉姓汉名为主的血缘谱系。

四、彝族的父子连名制谱系及其彝文谱牒的特点

(一)彝族的父子连名制谱系

      父子连名谱就是指父名后面连接着子名或子名前连接着父名并代代相传下去的叙谱形式。其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父子式、祖孙式、姓子式等。其中,父子式是最基本、最普遍的形式。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诺苏支系将父子连名谱系叫做措次是人的意思;是代或辈的意思,合起来就是人的代数或人的辈数的意思。

     历史上,哈尼族、怒族、景颇族、纳西族、傈傈族等彝语支民族,曾经都不同程度地使用过父子连名叙谱制度。彝族则在古代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长期实行了父子连名制,直到今天,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彝族地方还有留存并使用着,尤其在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诺苏支系中保留特别完整。而且,在记忆或记录谱系的时候,谱系的形式十分严格地采用父名+子名(女名)的父子连名格式。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彝族的父子连名制谱系是彝族传统版的DNA

      彝族父子连名制谱系是只记录正名不记录姓氏和缀名的。如阿摸惹古家族阿邱拉玛支系布谷平依家的连名谱系:慕阿乌乌阿摸阿摸济摸济补济补哈补哈密哈密果密果土果土卓卓亚合合阿罗阿罗濮罗濮付付麻觉阿录仁仁阿录阿录巫巫阿莫莫以巫侯巫侯得俄得俄罗罗巫木巫木很很竹俄竹俄库库录库德奢曲举巫仁巫阿乌仁以怕颇比录阿石杜比阿古阿录阿初比约比多濮娄濮罗录录道多阿祖阿部阿岱阿秋那周阿诗地比侯更阿红瓦库都比举足濮石阿以拉罗拉娄侯侯俄娄德初濮代克阿以热可阿国阿诺麻录阿普诺苦鲁兹鲁史鲁颇祖咋尔角尔颇尔史诺我付哈主尔麻尔马嶂地取地诺古取鲁取狄你狄尼思惹尔惹木乌思摸色莫思意色依单以鲁颇阿史其补其莫帕冷切肯阿摸(九子:斯洪、斯都、斯依、斯兹、斯色、斯乌、斯史、斯布、斯普)阿摸斯洪斯洪斯尼斯尼阿邱阿邱拉玛拉玛补国补国平依平依尔西尔西诗摸诗摸果果果果依助依助委惹委惹很足很足阿大阿大克惹克惹阿索阿索依都依都尔他尔他改哈改哈则伙(邱摸巫赍弘)则伙古步(邱摸巫列古步)。从这个谱系里,我们不难发现,叙谱叙到注了完全形式的彝族姓名邱摸巫赍邱摸巫列古步时,谱系中只用正名连接上一代人的正名改哈二字和下一代人的正名古步二字,形成了改哈弘古步,即在之前冠上了其父的正名改哈二字形成改哈,古步之前也只是冠上了其父的正名二字形成弘古步,没有了邱摸(姓)二字,也没有了缀名巫赍巫列二字。这就是说,彝族在记忆谱系和记录谱系时只识记正名不识记姓氏和缀名,即其姓名姓+缀名+正名这个完整的姓名组合中,只取正名记入世系谱,姓氏和缀名两个元素是不记入世系系谱的。

         关于彝族的父子连名制谱系,汉文史籍不乏记载。《新唐书南诏传》对唐代南诏国统治者彝族蒙氏世系记载说父子以名相属。《蛮书》、《唐书》、《资治通鉴》、《云南志略》、《南诏野史》等均有彝族父子连名制的记载。《唐曰》记载南诏国之始祖名蒙柘。蒙柘即孟(希慕遮)。南诏国开国君主细奴逻。其父子连名谱为:细奴逻逻盛炎盛逻皮皮逻阁阁罗凤凤伽异异牟寻寻阁劝劝龙晟、劝利晟晟丰钓钓龙隆舜舜化贞。

        彝文典籍记载的父子连名制谱系资料就更多了。贵州水西翻译整理出版的浩公彝文典籍《西南彝志》中,连名(谱牒志》就占了大部分篇幅。彝族的每个大宗支都有自己的父子连名制谱牒。从20世纪八十年代翻译整理出版的《尼租谱系》看,这种谱牒在滇南,称做玛绍书阿谱书,是串名书的意思。彝族虽有文字,但没有自己民族的编年史。对于自己的历史,常常是通过追溯自己世系的谱系来实现。因此,谱牒中的连名谱对于彝族显得特别重要,也极为重视珍藏,频繁迁徙亦不至遗失。成年男子至少要能背诵自己谱族的若干谱系,否则,要被耻笑为忘祖。从大的方面看,彝族父子连名制谱系可分为:彝族始祖笃慕谱系,经蜀洪水(即洪水漫天传说,其下限在我国西周时期),笃慕由蜀入滇居于乐尼白,由他的六子分居西南各地而形成的六祖分支父子连名制谱系,亦即武、乍、糯、恒、布、默六祖谱系;由六祖各世系分支出来的彝族各宗支谱系,如《尼祖谱系》一书便是慕阿武即武世系分支出来的谱系。

        一个人亡故后,其名字先要上本家家谱,待十三年后整个同宗氏族做斋时,才能再上本氏族的宗谱。父子连名使每个男子都可以循此追溯至本氏族的一个祖先,所以,要求本宗支的男子人人能够背诵父子连名谱系,熟记于心。

         可以说,父子连名是彝族历史纪年的依据。流传于禄劝的《六祖分支》写道:追溯彝族史,叙与众人听君生子继位,父生子连名,首尾须记清。即父名的末一个或两个音节置于子名之前。如凉山彝族谚语所说:不会背诵父亲的系谱,氏族就不认你;不会背诵舅家的系谱,亲戚就不认你。说明父子连名是彝语支民族家支的世代口传史,彝族则用彝文记录,更显其可信。《水西世系》(安氏本末)从1世孟斟(今译希慕遮)到115世额奋明宗(安胜祖)都有彝文记录:1世希慕遮、2世遮道古,3世古珠诗、4世诗雅立、5世立雅密、6世密乍拐、7世乍拐作、8世作阿且、9世且阿宗、10世宗阿贤、11世贤阿基……30世撮珠笃、31世笃慕(笃慕俄)。笃慕为"六祖"之父,明、清汉文史志译作仲牟由。笃慕孙子济火。《镇雄州志》说:旧志稿载,诸葛武侯征蛮,收济火将军,实陇氏之祖。而陇氏家谱亦载。屈流大雄甸始祖穆济济即一人也。又说:州有七星营(今彝良小草坝)为建兴三年武侯会见火济(济火)之处。济火献粮通道,助兵有功,封为罗甸王,世长其地。有关济火助武侯南征的历史,汉文正史和方志都有记载。

        凡是六祖子孙都有父子连名至明、清时期,四川凉山彝族则一直到今天。

        其中布、默两支为:32世慕克克(济济)、33世(济济火)克柏墨、34世柏黑著墨著(火阿德)、35世德舍唔、36世舍唔蒙、37世唔蒙?38?雅糯、39世糯雅洛、40世雅洛勺、41世勺雅默、42世默雅德、43世德雅施、44世施默武、45世武孟迭、4世孟6迭堕、47世堕雅于、48世于俄叔、49世俄叔必额、50世必额勿、51世勿阿纳、52世纳阿宗、53世宗阿补、54世补雅勺、55世勺雅妥、56世妥芒部(妥阿者)。雅妥又译作阿统。妥芒部为镇雄陇氏祖,"芒部"之称由此而来,妥阿者为水西安氏祖。57世芒部阿者阿孟(阿者必额)、58世阿孟阿朋(必额莫翁)、59世阿朋妥蒙(莫翁勺)、60世妥蒙阿武(勺阿迭)、61世阿武不宗(迭雅物)、62世不宗度(物额尼)、63世度麻密尼阿赤(额尼阿赤)、64世麻密耿宗(阿赤阿笃)、65世耿宗努蒙(笃阿迭)、66世努蒙阿局(迭阿纪)、67世阿雅德(纪局阿着)、68世德雅堵(阿着陇)……98世格作阿比(霭翠陇弟)、99世阿比沙娄(陇弟濮直)。至此,已是元末明初。芒部世系100世发绍(土官安慈弟)之后,未见父子连名,以为姓。阿者世系则在洪武十六年(1383年),霭翠遣其妻奢香率五酋入朝,明太祖朱元璋赐其子陇弟姓之后,在使用姓的同时,仍然使用父子连名。继之:100世濮直纳考、101世纳考本则、102世本则陇知、103世陇知陇铺、104世陇铺不玖、105世不玖直把、106世直把安钟、107世安钟直俄、108世直俄陇则、109世陇则保习、110世保习奋洛、111世奋洛陇古、112世陇古陇德、113世陇德陇迭、114世陇迭额奋(安坤)、115世额奋明宗(安胜祖)。安胜祖任水西宣慰使。康熙三十七年即公元1698年病故,无子承袭,改土为流。

       《大定县志水西安氏本末(下)》记载:安氏自汉后主建兴三年至康熙三十七年,凡千四百七十四年,世长水西。其受命于中朝,为蛮长、为罗甸王、为姚州刺史、为顺元宣抚使、为贵州宣慰使、为水西宣慰使,号凡六更。据此,我们可以求出自33世济济火至115世额奋明宗之间(公元225-1698年),每代约18年,芒部至元末明初100世发绍(明洪武十六年实授上知府,朝觐病故),每代也约18年。同水西安氏、芒部陇氏等同宗共祖的南诏国王,其开国君主细奴罗起至舜化贞殁国止,父子连名为十三世,共253年(公元649-902年)每代约19年。从阿甲阿得(木得)算起,至民国十六年,每代约在20-22年之间,较之彝族每代长2-3年。这是因为木氏土司结束游牧生活和与外族通婚都早于笃慕后裔各支有关。故彝族父子连名定在18-20年之间,较切合实际,以此计算;如从济火上溯32世至希慕遮,在公元前415年到前351年之间,正是秦国向西开拓用兵,大量羌人被迫南迁之时。与《后汉书西羌传》的记载相符;从阿统到十一世孙乌蒙始强,在公元946年到968年,正处唐末宋初之间,是乌蛮仲牟由裔各部落氏族"始强"的年代,是今天彝族形成的前身时期,与正史和方志记录基本吻合。如再用去考察到1950年已历四十代的凉山彝族古侯、曲涅两支,就会知道他们进入凉山在公元1150年到1230年,不会早于这个时段即北宋年代。

         虽然彝文文献卷帙浩繁,但无纪年可考,难与中国正史联系。今天,我们根据父子连名测算出的每代平均25年作为彝族历史纪年,虽不如干支纪年、皇帝年号纪年和公历纪年那样准确,却是解决彝族历史无纪年的唯一办法。

(二)彝文谱牒的特点

         谱牒是人类文明史中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我们这里所说的彝文谱牒就是用彝族文字书写的文献性彝族父子连名制谱系,又称为家谱、族谱等,也是本家支历史渊源、迁徙路线和发展历程的第一手资料。

         彝族特别重视谱牒并用以追根溯源,因而,彝人大部分都有自己的谱牒,且每隔三至五代或九代均要按传统在举行祭祀大典时,续修一次家谱。谱牒多用彝文书写,近来也有用汉文编修的,修好后,存放在各家支老大家中,并要求本支的男子人人能够背诵,熟记于心。

         水有源树有根。彝文家谱、族谱、或氏族谱是同宗共祖这个继嗣群体的连接线――男性(有的也含女性)血缘文献,它以特殊的形式回答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的根在哪里?的问题。

按载体分类,彝族家谱可分为:

         1、口传家谱;2、书本(彝文或汉字记彝音)家谱; 3、岩碑家谱(如禄劝凤氏彝文摩崖石刻);4、祠堂碑(如寻甸多素村安氏族 谱碑)家谱; 5、墓碑(如武定上百座彝文墓碑,多数记述了始祖名字、分支情况、迁徙路线)家谱。等等。

按内容分类,彝族家谱可分为:

        1蔺号苏即支系简谱,只记录始祖属哪个,即哪个君长系统的大家支,中间只简单地叙述几个名祖及主要迁徙过程,最后点明是哪个家支(家庭)的子孙。

        2景特苏是根,是点祖名,是书,即寻根书。全书对始祖名及裂变情况作较为详细的叙说。

        3齐(此)咱苏,全部祖先按辈分一代一代的连接,意为代,咱是连接的意思。

         4咪方苏也叫迁徙书,记载祭祖分支迁徙时的祖名、尼以,又译为能夷,即祭祖时取圣水(福禄水)的地点,地形特征等,是记录祭祖分支迁徙地名和路线的

就性质和作用而言,彝族的父子连名制谱系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普遍性、广泛性。一般的世系谱只有帝王将相、名门望族才有,而且代数最多几十代,而彝族则是民众化了,普通彝人都有自己的族谱,或口传或书面(用彝文或用汉文音译记写)。

          2、具有隐秘性。一般每个家族分支后,谱系只能由老大保管,很少示人。特别是放在岩洞里的神灵微里的彝文家谱,只有本家族知道。

         3、具有公平性,特别体现了男女平等。××夫妇,有父系谱、母系谱,即××夫人是谁,她是哪里人,哪个家的女儿,土官如丈夫去世早,孩子尚幼,母亲可代行执政,不必垂帘听政

         4、与汉族大姓谱比较而言,彝文家谱注重祖妣名字、代数、分支祭祖,迁徙而很少有谱序,个别的受汉文化影响才有凡例、遗像、族规家法、祠堂、传记、族产、契约、艺文、年代图表等,但仍然不失其文物价值、资料价值、寻根问祖价值,它是信史,可作为正史的补充。

        5、彝文谱牒所记的历史人物有的与汉文历史相印证,如无明清土司头人、君长等谱可补充汉文史科之不足,弥补了西南夷上百个君长史略之空缺。

需要说明的是:

一、父子连名是记忆方法而不是命名制度。之前,许多学者认为,直到今天还存在于凉山彝族社会的父子连名制就是一种命名制度,其实不然。从2007年春节到2009年底近三年的田野调查中,学者邱忠文发现,尽管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诺苏支系在记忆或记录谱系的时候,谱系的形式十分严格地采用父名+子名的父子连名格式,但取名的时候并不遵循父子连名法则,父子连名仅用于记忆或记录谱系。

二、通常认为彝族的父子连名谱系都是父子连名的,可事实上并非全都这样。如曲涅的十六世孙即阿鲁氏族的二十四世祖阿苏拉则其人,他被传为凉山彝族历史上第一个大祭司,彝文的创造者,盛传他的巫术就是传给他的女儿拉则什西,再流传到后世。非常明显,系谱中的阿苏拉则拉则什西,便是父女连名。再从凉山著名的四大土司之一,出自古侯的阿卓土司的末代杨代蒂的谱系来看,她父名叫些足阿合,父女连名则是些足阿合阿合依足(即杨代蒂)。

人们把古侯、曲涅前后的系谱全看作父子连名,这是由于父权巩固后,习惯于用父权的观念看历史,认为人类自远古以来就是父权、父系,便把母亲、母权都忘了,不仅把父女连名看成父子连名,甚至还有把表征母权的母女连名也看作父子连名了。在使用彝语北部方言的彝族地区,在很长的一个历史时期里,人们整理出版的彝族谱系都是父子连名谱系,没有了女子连名谱系。到本世纪初,有的家族在编纂谱牒时才重新考虑把部分女子姓名记入谱系。于20097月阿摸惹古家族出资整理,由云南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的《阿摸惹古家谱》第一次把女子姓名纳入谱系进行记录,可以看作是这种思想的发端。

彝族姓氏的起源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没有了无姓氏的个人。即便有,我们也称他(她)为无名氏。可以说,无名氏这个称谓,便是我们赋予他(她)的姓氏。但是,作为姓氏,它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有的,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

     彝族姓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

      作为血脉延续的姓氏,最早出现在中国。据考证,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有了姓。那时是母系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所以字是组成,形象的说明最早的姓跟母亲有关。

        说到姓氏的起源,就不能不讲我国上古时期著名的部族首领伏羲氏。他不仅被列为三皇之首,还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史载,伏羲生于成纪(今甘肃天水),建都於陈,死后亦葬于陈。淮阳自古就称太昊之墟,就是传说中的陈都。伏羲氏贡献颇多,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正姓氏,通媒妁,制嫁娶

        在原始社会之初,人们群居杂婚,难免近亲婚育的弊端,伏羲氏认识到这种危害,制定了一套同姓不婚的嫁娶礼仪制度,从而避免了血亲通婚,实现优生繁衍。姓作为远禽兽,别婚姻的符号,是中华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记,经过数千年的分衍发展,至今中国历史上使用过的姓氏已有2.2万多种,这些姓氏有的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绝大部分代代相传,延绵不断,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纽带。可以说中华万姓同根,根在伏羲氏,而羲皇故都淮阳,正是中华姓氏最初的发源之地,滥觞之地。《三坟》曰:伏羲氏,燧人子也,因风而生,故为风姓

“         姓者,生也因生赐姓,这是血缘传承的标志;者,旁支别属也,胙土命氏,这是地位身份的象征。重血统,而重地域;一纵坐标,一横坐标。两者交叉,便把每个人固定在了唯一的靶心上,给后人回溯历史,提供了无上的方便。合流以后,升为都站到了表示血统的那一边。于是中国人又发明了地望,再次建立起地域、身份之坐标。这纵横坐标的发明,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真可誉为第五大发明。要知道,多数欧美国家迟至中世纪中期才开始采用姓氏制度,而朝鲜、越南等亚洲国家亦至10世纪左右才相继使用姓氏,日本更迟至1870年(明治三年)才准许百姓取姓。中国也许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氏制度的国家。

而外,中国人又发明了是用来区别同、同””中之不同个体的。之外,中国人又发明了是从孳乳发展出来的另外的

之外,中国人更发明了。这的发明,恰表现了中国先人秩序中求活络、强制中求自由的灵活精神的精神是自由、取法灵活,不受限制。

可以说是姓氏文化中的一包调味剂,常常叫人回味无穷。

由姓氏而家庭,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民族文化民族族精神。

         一姓有一姓之个性,传统所养,基因所逼,个体很难逃脱其规律。或帝王气不足,或侧重政治、军事,或五世六公九代封侯,或数世科名,门第清华,或专心于一门而成工商世家、书画世家、医药世家……家族文化乃是中华文化之缩影,在家族文化里,吾人既可读到政治、经济、教育、道德,又可读到祖先之生存状态,处世心境、价值观念,更可读到吾土吾民之悲欢离合,之生灭盛衰,之死去活来。

          若干民族组成一个原始部落,部落内各氏族又独立存在,同时,各氏族之间又有着密切的婚姻联系,姓就作为识别和区分氏族的特定标记符号应运而生。中国最早的姓都带有字,如姬、姜、妫、姒等,可以推断早在母系氏族时期,彝族的姓已经形成,是由母权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所决定的,其作用就是便于通婚与鉴别子孙后代的归属。同姓内部禁止婚配,异姓氏族之间可以通婚,子女归母亲一方,以母姓为姓。

         黄帝时已有胙土命氏。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和阶级社会、国家制度的形成,出现了赏赐封赠土地以命氏的习惯。继而,氏之源起,形成滥觞,出现以各种形式得氏的现象。至此,姓和氏的属性分野,实质上已不太明显。

          所以,我们说,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的彝族,其姓氏同样起源于人类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制时期。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彝族社会历史的进一步发展,彝族姓氏及其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唐朝时期,在彝族统治阶级里出现了大量的姓氏,如蒙氏”“乌蒙氏”“奢氏等等。蒙氏是唐朝时期南诏国王室的姓氏;乌蒙氏是宋钦宗赐封的乌蒙王的姓氏;奢氏是川南彝族地方首领的姓氏。明初明太祖朱元璋赐姓,由于改土归流,家在清朝时远走云贵各地,改姓,明清时期彝族著名诗人余昭余珍就是其后代。元末明初,彝族普通百姓家族也开始使用姓氏,如曲木曲比吉子等,而且同姓不同家族的姓氏出现了很多,如邱摸沙者邱摸聂乃邱摸拉玛邱摸吉尼邱摸等等。沙者邱摸聂乃邱摸都是乌蒙家族中聂乃惹所(三子)家支成员的分支;拉玛邱摸阿莫惹古(九子)家族中拉玛惹尔(四子)家支成员的分支;吉尼邱摸吉尼惹黑(八子)家族的分支。曲比也有两种,沙玛曲比哦齐曲比。这种现象在彝族姓氏中是很普遍的。彝族姓氏的来源主要是祖先的姓名,这是由彝族的父子连名制谱系而来的。而当时祖先的名字很多都来自于生活,有的是动物名:如阿祝(狐狸)、阿海(老鼠)、克惹(小狗)、阿张(乌鸦)、阿牛(猴子)等;有的是职务名:如尔古(工匠师)等。有的是地名:如莫伙(峨边莫伙拉达:今乐山市和峨边县境内)、日史(日史普吉:今凉山普格县)、阿勒(阿勒南瓦:今凉山金阳县南瓦、土沟等乡)、玛海(玛海伙吉:今凉山金阳县马依足乡)等。

             有学者认为,彝族姓氏与彝族自称有一定的关系。他们认为,现今众多的彝族自称或他称中部分源于早期的彝族姓氏。诸如诺苏纳苏聂苏”(或后面加,彝语意为”)等自称和他称。据不完全统计,直到解放前夕,还有纳罗泼迷撒泼濮拉泼濮瓦泼阿西泼撒尼泼里泼葛泼罗泼罗武泼阿哲泼六米勒苏泼山苏阿租泼格濮阿武他鲁苏撒摩都六得濮纳查拉乌苏纳若咪西苏罗罗白罗罗黑罗罗等几十种。

               彝族的姓氏和彝族的族源也有一定的联系。彝族不是一个单源民族体,而是一个多源族群融合而成的民族体,其姓氏及其文化也融合了各个历史阶段不同族群的姓氏。有学者认为,古羌人与西南土著部落融合为僰,昆明人与()的融合是彝族姓氏文化形成过程中两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在60007000年前,住在我国西北河湟地区的古羌人,开始向四面发展,一支向祖国的西南方向游弋。到3000多年前,这支向西南游弋的古羌人沿金沙江在安宁河流域的邛都和普渡河流域的滇池定居。滇池和邛都的居民,史称青羌蛮夷郡夷等,并不断和当地的()人、僚、汉人等融合,成为彝族的先民,其姓氏成为后来彝族姓氏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

              彝族姓氏起源的形式很多,并且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同姓异源,或异姓同源,等等,情况十分复杂。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出现新的姓氏。

彝族姓氏的形成

                彝族姓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且具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和特色。

       根据彝族史料推测,彝族的姓氏可能形成于父系社会时期,彝族父子连名制时代。现在能看到的比较完整的关于彝族姓氏的彝文记录是《安氏世记》(水西安家世谱)。安氏父子联名至七十二世纳知陇铺,明朝赐姓安, 自此不用父子联名而用汉名至安坤。加上陇铺至安坤十二代,共计八十四代。史家认为第一代当在东汉晚年, 即六祖分支时期。 如上溯至三十世祖希母遮,约为公元前五世纪时期。从汉文史料中也可以看到彝姓的影子。宋史《沪州蛮传》中记载的斧望个恕、沙取禄路, 以及清史《世宗实录》中记载的施额者布、法漏者约、扁刀说革等。据了解,施额法漏在今彝良县境, 曾作地名使用。说革则在镇雄。

            彝族人和其他民族一样,见了面,总是要问姓名,如果发现跟自己是同一个姓就会倍感亲切,认为两人五百年前是一家,其实不一定。编写《彝族千家姓》时,我们调查发现,彝族的一个姓可能有多个来源,比如说彝族的姓邱摸就有40多个来源,有些是来自拉玛家支成员,有些是来自聂乃家支成员。这就是说,就彝族而言,见了面,只问姓名特别是只问汉姓汉名的话,无法确定两者是否属于一个家族,必须问一问家支,盘一盘谱系才能确定两者的确切关系。

                追溯彝族姓氏形成的渊源,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是以祖先的名字作后辈的姓。如吉克,原是祖先的名字,之后作为姓,再后来子孙不断繁衍,就有了阿约、尼色、吉木、吉补等姓氏。彝族自古实行父子连名制,祖先的名字逐渐演变成后代的姓,后代子孙繁衍多了,形成若干支系,后代的名字又逐渐演变成其子孙的姓。因此,虽然从字面看各是各的姓,按其家谱,却是同一支系。

二是以职业或某种特点为姓。如尔古,意为能工巧匠、手艺人等。原来,这些手艺人和工匠,因为有一技在身,到处受人尊敬,而以此自诩,久而久之,所操职业便成了其代名词,后来又逐渐演化为姓氏。又如苏呷,原意为富有、富裕之人,由于这些富裕人家有一定的财产,有的人便故意隐去其真名实姓,直呼其为苏呷,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姓氏。

三是统称赤黑。原是一种统称,汉族或其它民族的人被人贩子卖到彝乡做奴隶,或彝族统治者出兵直接掠夺来做奴隶的,因为他们不是土生土长的彝族,没有彝族的姓氏,便统统称之为赤黑,以示区别,后来赤黑一词也就逐渐成为一种姓氏。当然,也还有其它的情况。

彝族姓氏的形成具有四大主要特色。首先最重要的一个特色是,有些不同的姓氏可能属于同一个支系,同一姓氏又有可能分属不同的支系。如沙马、曲比、乃保、阿约、吉木、阿力、赤、哈马等都属曲毕支系,阿黑、阿措、拖觉、阿苦、阿子、嘿哈、火布、吉斯等都属尼波支系。某些姓氏从字面和读音来看完全一样,但因所属的支系不同而具体含义也可能大相庭径。同是沙马,就有沙马曲比、沙马什亿;同是阿力,有阿力赤、阿力威、阿力曲比、阿力曲术。他们分属不同支系,之间没有一点儿血缘关系,相互之间可以通婚。

其次的一个特色是,彝族姓氏以两个音节组成的复姓居多,占彝族姓氏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单音节的比较少,没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姓氏。除少部分无确切的含义之外,大多数彝族姓氏均具有一定的含义,以取名的方式不一而定。如:阿杜——狐狸;沙井——糖;日——豹子;阿渣——喜鹊;阿尔——重;则——海椒;威史——红猪;阿黑——鼠;马——竹子;等等。

第三个特色是,彝族的姓氏是一个群体的指称,是用来区分群体的符号,而名字是个人的指称,是用来区分个体的符号。换句话说,就是一个姓氏代表一群人,而一个名字只代表一个人。

第四个特色是,彝族的姓氏是裂变的谱系结构及其复杂的血缘关系的象征符号,具有指代血缘关系和族属的功能,是可以延续下去的;名字则只指代特定的某个人,不一定延续下去。

彝族姓氏的主要特点

      彝族的姓氏主要由两个字组成。首先是在作为统治阶级的贵族里面产生了姓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百姓与下层社会的奴隶都是没有姓氏,只有名字。彝族的姓氏主要来源于祖先的名字,也有来源于地名的。这在彝族姓氏文化中是很明显的特点。在成家以后,彝族的女性还是要保留父系家族的姓氏。

具体而言,彝族姓氏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唯一性。在古代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彝族实行的是父子连名制,即父亲名字加儿子的名字,儿子的名字加孙子的名字,照此类推,一代接一代,如一条环环相扣的链条,一直延续下去。关于彝族的父子连名制,汉族文献《新唐书南诏传》、《蛮书》、《唐书》、《资治通鉴》、《云南志略》、《南诏野史》等均有记载。《资治通鉴》记载到:细奴逻、逻盛、盛逻皮、皮逻阁、阁罗凤、凤迦异、异牟寻等。彝文典籍记载的就更多,在贵州水西翻译整理出版的《西南彝志》中,父子连名制的谱牒就占了大部分篇幅,每个大的家支都有自己的父子连名制谱碟。直到今天,在大小凉山依然还保持有父子连名制的姓氏传统。可以说,彝族这种父子连名制的姓氏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二是庞大性。彝族姓氏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四川凉山州彝学20123月至12月的调查统计显示,仅四川省就有3280多个姓,经过合并同类型姓氏后,依然还有1680个。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2012年上半年调查统计显示,仅云南宁蒗主有1200多个姓氏,经过合并同类型姓氏后,依然还有600多个。1991年布拖县民语委所作的一项统计表明,该县就有彝族姓氏294种。1988年昭通地区民委调查,彝姓有143个,汉姓74个。虽然,这些数字不是十分准确,但说明了一个问题,彝族姓氏的数量是十分庞大的。

三是复杂性。彝族的姓氏主要来自于祖先的名字,如聂乃勒尔,聂乃是氏(家支),勒尔是姓。聂乃和勒尔都是祖先的名字,但是聂乃是勒尔的祖先。聂乃在先,而且聂乃在当时的地位极高,所以成为了家族的氏,在凉山称聂乃氏。勒尔是聂乃的七世孙,成为了姓。勒尔有六个儿子,又从六个儿子的子孙里分出了首比吉胡吉伍曲木等。首比吉胡等都成了姓。目前,彝族姓氏形成既有彝姓、汉姓,又有单姓、复姓和其他姓,甚至一个人会有两个乃至两个以上的姓氏的复杂特征。

四是阶级性。彝族姓氏上下尊卑明显,带有等级色彩。历史上,彝族社会里人被分为五个等级,即:兹、莫、曲、井、呷西。兹、诺两个等级是统治阶级,曲、阿加、呷西是被统治阶级。被统治阶级中曲和部分阿加是有姓氏的,但是一部分阿加和呷西是没有姓氏的,他们有的跟着使用主人的姓氏,有的就一直没有姓氏。

五是包容性。彝族姓氏在长期的发展中,吸收了许许多多外民族姓氏文化的精华,这也是社会发展民族融合的必然结果。在中国,对彝族姓氏文化影响最大的是汉族姓氏。彝族在元朝末年开始出现大量的汉姓,如水西土司开始姓,永宁府舍氏土司也改姓,乌蒙土司改姓等等,大多数贵族子弟也开始学习汉族文化

六是女性的姓氏始终不变。彝族女性不管是出嫁前还是出嫁后都跟着本家族家支姓,不会发生变化。而汉族的女性出嫁前使用本家族姓氏,出嫁后改用丈夫家族的姓氏,入赘的男性要改用女方的姓氏。从这点上看,彝族与汉族婚俗不同,也说明彝族是非常注重血缘关系的。

彝族姓氏的基本功能

           《白虎通义》卷3《姓名》讲,姓和氏在汉族古代社会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有严格的区别。姓是为了重人伦,别婚姻,用于确定血统,防止近亲结婚,早在周代,同姓不婚就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一个准则。而氏的作用则在于贵功德,贱伎力,即用于区别人们的不同社会地位。而彝族姓氏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判别是否属于同一家支、判断身份的高低贵贱,以姓氏别婚姻,而名则仅是指代个人的符号。

                 彝族姓氏不只是个人的事,亦不只是家庭的事,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关系着我们的血脉与历史,通常是彝族维系血缘的隐形 纽带。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我们的生命之所由来,从而打开久郁心中的大结: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通过姓氏,我们能知道自己肉体、心灵、心理之血脉传承,从而使自己不致于太昧于自己之短暂人生。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寻根问祖不在祈福于祖先,而在明白我们自身: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

                通过彝族姓氏,我们能知道古代彝族社会的姓氏也曾有高低贵贱之别。彝族(支)曾经为贵族所独有,丢即是丢贵族之地位,故在传统的彝族社会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姓氏,贱者有名无姓氏 在传统的彝族社会里,有者贵,无者贱,这是常理。据说,在传统的彝族社会里有贵族身份的男子是既称”“又称,而贱者和妇人只称,不称”“ 所以,在彝族奴隶制社会里,奴隶们就只有名,没有姓氏可言。

              通过彝族姓氏,我们能知道彝族中什么人与什么人之间可以通婚,什么人与什么人之间不能通婚。氏(家支)是一道门槛,我们的祖先4500年前就已经规定,所有的男女均不能跨越这道门槛,而走进婚姻的殿堂。但同姓可婚不是同姓不婚,若谓重在别贵贱则重在明婚姻氏同姓不同,婚姻不可通,姓同氏不同,婚姻则可通。”“可改变,而,则是不变的。

彝族姓氏的文化传承

       彝族姓氏文化传承是指姓氏文化彝族这个民族共同体内的社会成员中作接力棒似的纵向交接的过程。这个过程因受生存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制约而具有强制性和模式化要求,最终形成文化的传承机制,使彝族姓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具有稳定性、完整性、延续性等特征。也就是说,彝族姓氏文化传承是姓氏文化具有彝族特性的基本机制,也是姓氏文化维系彝族这个共同体的内在动因。彝族社会每个成员正是通过习得和传承共同的民族文化而结成为一个稳定的彝族这个共同体的。这在原始的或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支系中更为明显。 彝族的姓氏文化传承,与整个彝族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机体的发育、成长、发展、完善有着密切的联系。

         彝族姓氏文化的传承,与彝族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和社会机体的发展、发育和完善有着紧密的联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社会历史 的不断发展,彝族姓氏文化也在社会变迁中传承不止,变化不断。与产生之初相比,在实质和内容上都发生了不同程度和不同形式的变化,有的改变了所有存在的形态;有的被新文化内容所取代;有的则融入了新的文化内容。在传承过程中,彝族的姓氏文化已逐渐失去了其原生态性和完整性。

           文化传承活动是由传和承两极相连接,不断往前推进的动态过程。文化传承是传和承的结合体,任何一个传承者都处于文化传承的环节中。彝族姓氏文化的传承主要表现在父子联名谱系的教育上,由长辈或年老者传递给晚辈或年少者,他们中间任何一个人,都是整个姓氏文化的传承者。彝族姓氏文化传承就是由这些传承者代代相承而完成的。

人类文化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而最常用的是人们之间的口耳相传、文本传送、行为示范和电子传动等。彝族姓氏文化的传承方式主要为口耳相传、文本传递。

1、口耳相传

口耳相传是指人们在传播、传授文化时,传者口头传播,受者耳朵收听后铭记下来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这是最古老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也是流传至今最普通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彝族尽管有自己的文字,但文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只掌握在毕摩祭祀者手中且只在各种祭祀场合使用,没有与普通知识的传承联系起来。所以,彝族姓氏文化的传承,过去以口耳相传为主。目前,尽管出现了许多谱系文本,社会生活中口耳相传的文化传承方式在彝族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至今仍在延续。

2、文本传递

文本传递是指文化知识用文字符号的形式记录在石板、木板、树皮、布帛、纸张等物体上进行传播、传授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就彝族姓氏文化的传承而言,在1949年民主改革以前,这种文本相传的文化传承方式限于少数掌握彝族文字的毕摩及其家支成员之间。1949年民主改革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谱书籍的增加,文本传递成为彝族姓氏文化传承的主要方式。如果仅靠口耳相传的方式来传承彝族姓氏文化难免出现纰漏,只有配合运用文本相传的方式来传承彝族姓氏文化才是坚固有效的,这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发育成熟和文化社会文明的体现。目前,彝族地区各家支或各民间机构收集整理的家谱、姓氏录等,无论是正式出版的或是内部资料,无论是纸媒的或是电子的,都是传承彝族姓氏文化的最佳介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39c7844bb68a98271fefaab.html

《彝族姓氏文化概述.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