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寓言故事

发布时间:2020-01-16 01:59: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篇一:文言文寓言故事

文言文寓言故事

一、狼

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之以刃,少却;

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缘木求鱼,狼则罹之,是可笑也!

翻译: 寓意:

二、稚犬报仇

龟生村民赵五家,犬生子方两月,后随母行,忽为虎噬。五呼邻里,数壮夫持矛逐之,虎捷驰不可及。

稚犬奔衔虎尾,虎带之以走。稚犬为棘刺挂罥,皮毛殆尽,终不肯脱,虎由此系累稍迟,追及毙刃下。

翻译: 寓意:

三、饿死狙公

楚有养狙(jū)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①。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 ,求草

木之实,赋十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箠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 得而取与?

曰:“否,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 ③乎?”言未既,众狙皆寤④。 其夕,相与伺⑤狙公之寝,破栅毁柙⑥,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死。

郁离子曰:“世有以术使民而无道揆者,其如狙公乎?惟其昏而未觉也,一旦有开之,其术穷矣。”

翻译: 寓意:

四、蒙人

蒙人衣以狻猊之皮以适圹,虎见之而走。谓虎畏己也,返而矜,有大志。明日服狐裘而往,复与虎

遇。虎立而睨之。怒其不走也,叱之,为虎所食。

翻译: 寓意:

五、患在鼠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月余,鼠尽而其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

“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翻译: 寓意:

六、荆人畏鬼

荆人有畏鬼者,闻槁叶之落与蛇鼠之行,莫不以为鬼也。盗知之,于是宵窥其垣,作鬼音,惴弗敢

睨也。若是者四五,然后入其室,空其藏焉。

或侜之曰:“鬼实取之也。”中心惑而阴然之。无何,其宅果有鬼。由是,物出于盗所,终以为鬼窃而

与之,弗信其人盗也。

翻译: 寓意:

七、鷧鸟中计

人有鱼池,苦群鷧窃啄食之,乃束草为人:披蓑、戴笠、持竿,植之池中以慑之。群鷧初回翔不敢

即下,已渐审视,下啄。久之,时飞止笠上,恬不为惊。人有见者,窃去刍人,自披蓑、戴笠,而立池中,鷧仍下啄,飞止如故。人随手执其足,鷧不能脱。

翻译: 寓意:

八、猩猩嗜酒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①之人设以醴尊②。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③,勾连相属④

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⑤谓其朋曰:“盍⑥少尝之?慎无⑦多饮矣!”相与⑧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⑨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

者四,不胜其唇吻⑩之甘也,遂大爵 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 追之,相蹈藉 而就絷(13),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14)不免于死,贪为之也。(刘元卿《贤奕编·警喻》)

翻译: 寓意:九、黠猱媚虎

兽有猱,小而善缘,利爪。虎首痒,辄使猱爬搔之不休,成穴,虎殊快,不觉也。猱徐取其脑啖之,

而汰其余以奉虎曰:“吾偶有所获腥,不敢私之,以献左右。”虎曰:“忠哉猱也!爱我而忘其口腹。”啖已,又弗觉也。久而虎脑空,痛发,踪猱。猱则已走避高木。虎跳踉大吼,乃死。

翻译: 寓意:

十、束氏狸狌

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狌.狸狌,捕鼠兽也.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狸狌无所食,

饥而嗥.束氏日市肉啖之.狸狌生子若孙,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嗥,嗥则得肉食,食已与与如也,

熙熙如也。

南郭有士病鼠,鼠群行有堕瓮者,急从束氏假狸狌以去。狸狌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鬓,意为异物

,沿鼠行不敢下。士钕,推入之。狸狌怖甚,对之大嗥。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狌奋掷而出。

翻译: 寓意:

十一、越人溺鼠

鼠好夜窃粟。越人置粟于盎,鼠恣啮,且呼群类入焉。月余,粟且尽,主人患之。人教以术,乃以

糠易粟,浮水面。是夜,鼠复来,欣欣然入,不意咸溺死。

翻译: 寓意:

十二、白雁落网

具区之泽, 白雁聚焉, 夜必择栖.恐人弋己也, 设雁奴环巡之, 人至则鸣, 群雁藉是以瞑.泽人熟其故,

爇火照之, 雁奴戛然鸣, 泽人遽沉其火.

群雁皆惊起, 視之无物也.如是者四、三, 群雁以奴給己, 共啄之.未几, 泽人执火前, 雁奴不敢

, 群雁方寐, 一网无遗者.

翻译: 寓意:

十三、蝜蝂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昂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

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

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翻译: 寓意:

十四、临江之麋

《临江之麋》(唐·柳宗元)

临江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

使勿动,稍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

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三年,麋出门,见 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

悟。

翻译: 寓意:

十五、永某氏之鼠

永有某氏者,畏日,拘忌异甚。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犬,禁僮勿击

鼠。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

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某氏室无完器,椸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昼累累

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其声万状,不可以寝,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如故。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

是乎哉?”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也哉!

翻译: 寓意:篇二: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长:做首领。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子无敢食我也: 2)兽见之皆走: ..

3)吾为子先行:(4)故遂与之行: ..

2.翻译下列句子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

3.根据故事内容给题目写出相应的成语。

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1)“何不试之以足?”(2 曰:“()宁信度( ),无自信也。”

译文:有一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后,他忘记带量好的尺码。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于是返回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卖鞋的也走了,他最终没买到鞋。有人问:“你为何不用脚试试呢?” 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c.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 2)何不试之以足(

3)至之市而忘操之()()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列子学射

列子①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②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②守而勿失:记住他,不要忘记。

译文:列子学射箭,射中了,于是(列子)向关尹子请教(射箭)。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可以。”(列子)回去后再练习了三年,又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不只有射箭是这样的,治国修身也是这样。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请于关尹子( 2)又以报关尹子(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野兔没有再获得,而他自己也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兔走触株( 2)因释其耒而守株()

3)冀复得兔( 4)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宋人为什么不会再得到兔子?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以为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树木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来(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未穷青之技( 2)秦青弗止。

3)响遏行云。( )(4)薛谭乃射求反()

2.翻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一毛不拔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译文:一猴子死了,被带到地府见到了冥王,求冥王让他转世为人。冥王说:“想要做人,就必须把你身上的毛拔干净。”说完就叫夜叉动手拔猴子身上的毛,只拔了一根,猴子就忍受不了拔毛之痛,冥王笑着说:“畜生,看你连把根毛都受不了了,要怎么做人!”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方拔一根( )(2)既欲做人(

3)拔之() 4)不胜痛叫(

2.翻译画线句子。

3.文中有一成语是,它的意思是:

(答案)

狐假虎威

1.(1)不(2)跑(3)你(4)因此

2.(1)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

2)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

3.狐假虎威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的权威,招摇撞骗的人,也说明做事如果不加以分析,往往被假象迷惑。)

郑人买履

1.(1)坐- 2 -2d

3.(1)尺码(2)履(3)到、往;尺码

4.(1)(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

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

5.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言之成理即可)

列子学射

1.(1)向(2)告诉

2.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

3.说明了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守株待兔

1.(1)跑(2)放下(3)希望(4 自己

2 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薛谭学讴

1.(1)尽 2)不,没有(3)阻止(4)道歉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再也不敢说要回家。

3.有,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八)一毛不拔

1.(1)才,刚;(2)已经;(3)代词,代“猴毛”;(4)忍不住

2.看你一毛不拔,又怎么能做得人?

3.一毛不拔;原意是一根毫毛都不肯拔出来,形容十分吝啬自私。

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

司马光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旨。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1.解释括号里的词。(1)众皆弃去( )(2)破之(

2.翻译下面的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

3.“破瓮救人”的故事反映了司马光的机智聪颖。机智聪颖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事例古今中外不胜枚举。请举一例。篇三:寓言故事古文练习

古文练习

1、鹬蚌相争

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钳其喙。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1、解词:曝: 喙:

2、出自本文的成语是:鹬蚌相争, 3、你从鹬蚌身上能学到什么?

2、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槔矣。

1、解释词语:悯:揠:趋: 2、说出此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3、学弈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 用“/”给划线句子断句。2、你怎样评价文中的两个人物? 3 你从文中得到哪些启示?

4、解释词语:善: 援:虽:

4、丑人效颦

西施病心而颦其里,其里之丑人见之而美之,归亦捧心而颦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走。

彼知颦美而不知颦之所以美。 1、你对文中的丑人怎样评价?

2、解词:颦 挈: 3、你从她身上能学到哪些启示?

5、老马识途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地,遂得水。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迹过乎?

1、通过老马识途这个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2、这个故事的道理还可以用孔子的哪句话来概括?

3、解词:返:遂

6、滥竽充数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缗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1、请用“/”给寓言断句。 2、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7、子罕不受玉

宋之鄙人得璞玉而献之子罕,子罕不受,鄙人曰:“此宝也,宜为君子器,不宜为细人用。”

子罕曰:“尔以玉为宝,我以不受子玉为宝。” 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1、解词:鄙人: 宜:器: 尔: 2、你从子罕身上学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

谨记作业:1、要把所有古诗文默写的滚瓜烂熟,包括《沙与沫》并能会恰当运

用仔细阅读抄的作业题。2要把1---8课的字词认真的写一遍,特别是成语的解释。包括对联,写在默写纸上。3、要把讲过的课文练习册都做完。4、反思总结这一段时间学习方法和解题方法。

买椟还珠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翡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鬻珠也。

1、请用“/”给寓言断句。 2、解词:缀: 鬻:

3、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以得履,乃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这则寓言给我们什么启示?

矛盾

楚人有盾与矛者誉之者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不能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2

唇亡齿寒

晋献公以垂棘之璧假道于虞而伐虢,大夫宫之奇谏曰:“不可。唇亡而齿寒,虞`虢相救,非相德也。今日晋灭虢,明日虞必随之亡。”虞君不听,受其璧而假之道。晋已取虢,还反灭虞。

杞人忧天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朝三暮四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逊驯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芋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

俄而曰:“与若芋,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对牛弹琴

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转为牛虻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躞而听。

刻舟求剑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以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以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引婴投江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 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曾母投杼

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 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 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 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两败俱伤

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南辕北辙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中道而返衣焦不申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地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揠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槔矣。

1、解释词语:悯:揠:趋: 2、说出此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指鹿为马

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或言鹿(者),高因阴中诸言鹿者以法。后群臣皆畏高。

曾子杀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3篇四: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①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长:做首领。

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子无敢食我也: 2)兽见之皆走: ..

3)吾为子先行:(4)故遂与之行: ..

2.翻译下列句子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

3.根据故事内容给题目写出相应的成语。

4.请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郑人买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1)“何不试之以足?”(2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一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后,他忘记带量好的尺码。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于是返回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卖鞋的也走了,他最终没买到鞋。有人问:“你为何不用脚试试呢?” 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而置之其坐 2)反归取之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 ....

c.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

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

1)反归取之() 2)何不试之以足( )(3)至之市而忘操之()()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

5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列子学射

列子①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

②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

然。”

①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②守而勿失:记住他,不要忘记。

译文:列子学射箭,射中了,于是(列子)向关尹子请教(射箭)。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可以。”(列子)回去后再练习了三年,又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不只有射箭是这样的,治国修身也是这样。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请于关尹子( 2)又以报关尹子( ..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野兔没有再获得,而他自己也成了宋国人的笑柄。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兔走触株( 2)因释其耒而守株() ..

3)冀复得兔( 4)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宋人为什么不会再得到兔子?

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以为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树木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来(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1)未穷青之技( 2)秦青弗止。 ..

3)响遏行云。( )(4)薛谭乃射求反() ..

2.翻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3.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一毛不拔

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译文:一猴子死了,被带到地府见到了冥王,求冥王让他转世为人。冥王说:“想要做人,就必须把你身上的毛拔干净。”说完就叫夜叉动手拔猴子身上的毛,只拔了一根,猴子就忍受不了拔毛之痛,冥王笑着说:“畜生,看你连把根毛都受不了了,要怎么做人!”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方拔一根( )(2)既欲做人( ..

3)拔之() 4)不胜痛叫( ...

2.翻译画线句子。

3.文中有一成语是,它的意思是:

狐假虎威

1.(1)不(2)跑(3)你(4)因此

2.(1)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

2)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

3.狐假虎威

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的权威,招摇撞骗的人,也说明做事如果不加以分析,往往被假象迷惑。)

郑人买履

1.(1)坐- 2 -2d

3.(1)尺码(2)履(3)到、往;尺码

4.(1)(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

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

5.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言之成理即可)

列子学射

1.(1)向(2)告诉

2.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

3.说明了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

守株待兔

1.(1)跑(2)放下(3)希望(4 自己

2 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薛谭学讴

1.(1)尽 2)不,没有(3)阻止(4)道歉

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再也不敢说要回家。

3.有,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

(八)一毛不拔

1.(1)才,刚;(2)已经;(3)代词,代“猴毛”;(4)忍不住

2.看你一毛不拔,又怎么能做得人?

3.一毛不拔;原意是一根毫毛都不肯拔出来,形容十分吝啬自私。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1db149d4581b6bd97e19ea3c.html

《古文寓言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