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关键在哪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关键在哪
作者:夏熊飞
来源:《时代邮刊·上半月》2021年第11
民以食为天,这是流传千年的古训,随着食品短缺问题解决,温饱不愁的人们给古训续上了后半句——“食以安为先。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追求也日益丰富,除了味道,卖相、健康、文化内涵等也成为重要考量因素。可说一千道一万,安全却始终是食品的线,放弃对这条底线的坚守,即便色香味俱全,这样的食品也于人无益,甚至可能因其外在优点走红而造成更大范围的危害。
一边是民众对饮食越发关注,《舌尖上的中国》等美食节目征服无数观众;一边是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舌尖上的安全屡屡失守。大型连锁超市卖隔夜臭肉,知名海鲜店死蟹当活蟹卖,网红奶茶店使用过期原料、卫生状况堪忧等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威胁着消费者的健康。 精致美食节目与不容乐观的现实的尴尬对比,显然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打了折扣。其实,在守护食品安全方面,我们已有很多标准,也有丰富的技术可以运用,关键还是要看落实手段、执行力度和治理决心。
据国家卫健委今年9月发布的数据,我国已公布食品安全标准1366项,涉及2万多项指标,覆盖了食品行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所涉及的初级农产品、加工制品等主要食品类别。国家文件提及的最严谨的标准可谓名副其实,全面的标准为食品生产、管理执法、精准识别等提供了依据,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与前提。
可标准再严谨,不加以严格落实,那标准则会被虚置,食品安全就可能失守。食品安全标准涵盖方方面面确有必要,但普通民众不可能在每次消费前都先比对标准,这就需要执法监管部门关口前移,在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加大标准的落实力度,从田间到餐桌为消费者提供全流程的食品安全防护。
在当前食品安全问题治理过程中,有个新的现象值得警惕:同一品牌或商家可能多次出现在执法部门公布的违法违规名单中,即多次因食品安全问题被查处,这在一些网红品牌和大企业中表現得尤为明显。这些品牌与企业财大气粗,罚款对它们而言如九牛一毛,大有花钱买平安的意味。板子打重了才长记性,对屡查屡犯的品牌和企业,不仅要严格处罚,还需要有针对性地设置黑名单,让其违法违规成本高于所得收益,它们自然不敢一再越过食品安全底线。
需要认识到的是,守护食品安全的难度的确呈几何级增长。过去食品消费主要在线下进行,最难监管的是流动小商贩;如今各类电商、外卖、社区团购平台层出不穷,线下转线上让食品消费更便捷,但也给食品安全监管带来了巨大盲区和困难。魔高一尺道高一丈,面对
联网+食品带来的新问题,要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手段赋能食品安全监管。例如曾被大力推广的透明厨房”——在移动互联网的覆盖下,哪怕是再小的一家外卖店,也能实现对其食品生产的源头监管与实时在线监督。
食品安全监管点多线长面广,一些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品牌、企业也总是在与管理部门玩猫鼠游戏,囿于执法监管力量有限,职能部门难免力有不逮。因而管理部门在全力以赴的同时,还应采取激励措施,发动广大消费者参与到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中来,打一场人民战争。食品安全直接关乎消费者生命安全,因此消费者在参与打击治理食品安全问题上有着天然的内生动力,有了无处不在的编外监督员时刻盯着食品安全,食品领域的违法违规行为就将无处遁形。
食品安全无论如何强调与重视都不为过,即便用尽洪荒之力,也须确保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602307a38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e.html

《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关键在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