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初二第4次课:“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桃花源记》--教师版讲义]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4讲:“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桃花源记》阅读


趣味引入
10分钟)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之“十里”
我们常说十里十里,十里桃林究竟有多大?
翻阅古籍,我们时常可以看见方圆十里这样的说法,方圆亦可称为纵横,即长、宽。《说文解字段注》引《谷梁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明《续文献通考》卷108《乐8》载:周以八尺为步秦以六尺为步。先秦时,同时富有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双重意义,特点是最少以10里为单位计数。这样算来,十里即为一千八百尺,而秦时一尺约为现在的23.1公分,一里即为415.8米,十里就是4158米。
而在现代字典中,作为度量单位,解释为:国市制长度单位,一里(等于五百米)这么算来,十里便是五千米。一个100*100米的正方形为一公顷,一公顷又约等于15亩,一亩地一般能种五十六
株桃树——算来算去,一片十里桃林至少能栽70000棵桃树。开花时真真是如同一片红海,见花见云见天都是嫣红。
(提到这部电视剧相信很多同学都看过吧?追剧的时候,是不是也想有一个那样的十里桃林呢?那么,今天我们来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走进这一片“十里桃林”
1





知识梳理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30分钟)
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字元亮,名潜,世称靖节先生,因其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西南人。他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社会动荡不安,壮志难酬,二十九岁开始,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终于在41岁辞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愿与农民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421,当时陶渊明约57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桃花源诗并记》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春

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这样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二、文言现象整理(一)重点字词
1.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2.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3.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4.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5.缤纷:繁多的样子。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
2



6.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7.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8.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
9.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10.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11.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12.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13.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竟然。
1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15.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
16.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向,先前。(二)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主要有:1)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为动用法。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4)数词活用为动词,数词的使动用法。此外,名词用作状语的现象在古代汉语中也很常见。在现代汉语中,普通名词一般不能用作状语,古今有别。
1.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2.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3.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4.处处志之。志:名词做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5.未果,果:名词作动词,实现(三)古今异义
1.无论:古义:不要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2.妻子:古义:(两个人)妻子和儿女;今义:(一个人)对男子的配偶的称呼,指妻子。
3



3.绝境: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4.鲜美:古义:鲜嫩而美丽(多指植物)今义:滋味好。
5.交通:古义:交错相通,四通八达;今义:各种交通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6.不足:古义:不值得、不必;今义:不够。7.间隔:古义:断绝来往;今义:两个地方分隔开。8.俨然: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9.外人:古义:特指桃花源外的人;今义:局外人。10.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11.仿佛:古义:隐隐约约;今义:似乎,好像。12.开朗:古义:地方开阔,光线充足;今义:乐观,畅快。(四)一词多义
舍:便舍船(舍弃寻:寻向所志(寻找志:处处志之(做标记

屋舍俨然(房子寻病终(不久寻向所志(做的标记中:中无杂树(中间其: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

晋太元中(年间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代词,代指桃花源中的人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原文见典题探究部分,因篇幅原因,不再重复
典题探究
25分钟)典题探究
笔记(解题要点、技巧、重难点)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6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4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1欲穷其林(2便要还家(3处处志之(4欣然规往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
4.用原文语句作答: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5.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
5



什么不愿离开?
6.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参考答案:
1.穷尽、走尽;通“邀”,邀请;做标记;计划,规划
2.(1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个跟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3.第一问:渔人的行踪。第二问: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4.(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
5.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
6.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
15分钟)当堂练习
题目
一、阅读下面诗句,回答问题。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总结(错因)
6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2.“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3.能否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改为“望”字?为什么?
参考答案:1.心远地自偏
2.“悠然”写出了诗人那种恬淡、闲适的心情
3.不能。“见”表现的不是诗人对山的有意观望,而是在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的状态。
二、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三峡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1沿溯阻绝2引凄异
溯:属: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翻译: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翻译:
4.阅读文中画线的语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的
脑海中呈现出的是怎样一幅画面。答:
4.请你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1上文描绘了三峡的景色。说到三峡,你会想到的古诗是2)当你眼前呈现出长江宽阔的江面上帆船航行的景象时,你会想到的古诗

参考答案:
1.1)逆流而上2)连续不断
2.1)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2)即使乘着快马驾着清风,也不如船行得快。
3.每当蠢动之际,三峡的景象格外美丽,江水滔滔,鱼儿在其中欢唱,树木茂盛不受拘束任意生长,山势高耸,清朝茂盛,色彩鲜艳生机勃勃。意境明快,让人感到心情愉悦。
4.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其他也可)2)潮干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其他也可)



三省吾身:8



家庭作业
一、文言文阅读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10分钟,学生完成作业30分钟左右)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①。甫②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③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
【注释】①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②甫:刚。③洵(n:确实。④浣:洗衣。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黄发垂髫②甫行数里(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阡陌交通(..②悉如外人(③其丈夫方担粪灌园(④自恨不如远甚也(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翻译下列句子。①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答案】tiáo
2.【答案】①田间小路②全都③正,正在④遗憾3.【答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答案】①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②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5.【答案】安居乐业和谐安宁自得其乐
姓名:家长签字:时间:
10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7a785e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a2.html

《初二语文-初二第4次课:“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桃花源记》--教师版讲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