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养生之道

发布时间:2018-09-30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老子的养生之道

分享日志热门日志老子的养生之道分享老子的养生之 摘要:一提到如何养生,很多人都认为,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就可以增强体质,或者多做运动就可以健康长寿。其实不然。剖析现代人常见养生误区,阐述了老子高明玄妙的养生理论。老子的养生学博大精深,又至简至易,主张天人合一,形神合一,是一种既养形又养神的完美的养生理论,与中医圣典《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一脉相承。本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躯体养生,即养形;二是心灵养生,即养神。可以预言21世纪,老子的养生学在中国必定再度兴起,重放光彩,乃至朗照全球。 一、为何养生有一学者曾说:“人生不寿,是一大罪恶。”为何?人生不寿,让亲者痛,仇者快;人生不寿,有多少责任义务不能完成,有多少理想抱负不能实现,所以我们必须长寿。而且渴望延年益寿,甚至渴望长生不老,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梦想。人生是美好的,要享受美好的人生,必须拥有健壮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灵,这就需要养生学,而中国的养生学,特别是道家的养生学,博大精深,又至简至易,能有效地指导我们走出现在常见的养生误区,获得健康长寿幸福美满的人生。养生者,人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二、养生意识说到养生,很多人都觉得这是老人的是,病人的事,与我们健康人年轻
人无关。非也!养生其实是越年轻越好,越健康越好!年轻的时候,健康的时候,养生事半功倍,如御风而行,一日千里;年老了,生病了,才养生,就事倍功半,如负重登山,举步维艰!1. 防患未然,治其未乱老子说:“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 《德道经》第二十七)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行动要在事情未出现之前,治理要在动乱未发生之前。这包含了多么深刻的智慧!医学家可以从中思悟疗疾的秘诀,政治家可以从中领悟治国的谋略,企业家可以从中体会经商的奥秘,至于我们个人则可以从中明白修身养生的真谛。这道理似乎人人都懂,但是并不是人人都重视,也不是人人都能实行,持之以恒的更是少之又少。中国有句古话:“知易行难。”道理是易懂的,但是做起来就十分困难了。纸上谈兵,夸夸其谈,是没有什么难度的事情,但是这是毫无意义的,只有能运用于实践,才是真本领。其实真正的养生之道,就从这句话开始!首先我们就要培养一种预防意识。这种意识十分重要,没有这种预防的意识,一切养生之道无从谈起。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以为自己年轻力壮,一点病痛,过几天就好,没事的。这种麻痹大意的思想真的不可取。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做过的一个著名实验:第一次把一只青蛙扔到一盆滚烫的开水里,只见那只青蛙落水的一刹那,两只肌肉发达的后腿马上竭尽全力向外一跳,最终死里逃生;第二次又把这只青蛙放进一盆暖水里,这只青蛙
呆在里边,悠闲的游来游去,十分的惬意。可是它却浑然不知它的死期快到了。科学家在那水盆下面慢慢地加热,使这只青蛙也可以慢慢的适应逐渐升高的温度。等温度升得很高了,这只青蛙再也受不了,这时它却发现自己已经浑身无力了,再也没有力量逃离死神的魔掌。这个实验指出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哲理,同时也指出了生命对渐变的环境有着惊人的适应性和依赖性,容易迷失其中而最终导致灾难的道理。突如其来的挑战或灾难往往能使生命奋起反击,发挥出超常的潜力,而安逸舒适的环境,往往容易使生命沉迷其中,放松警惕,丧失斗志,束手就擒。其实我们生活中有许多人就像这只青蛙一样,在暖水里面泡着,逍遥自在,但是却没有注意到水的温度越来越高了,或者干脆视之不见。有人也许会觉得这是危言耸听吧,有这么严重吗?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病的人,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没有人是没病的。许多人看起来十分健康,但实际上是处于“亚健康”状态。《健康报》报道:在我国,亚健康状态人群占总人口的70%,已超过9亿,而他们大多数是2540岁,这正是人生的黄金时代。什么是“亚健康”呢?“亚健康”其实就是不健康。“亚健康”的人和健康的人一样都能吃,能喝,能跑,能跳,不过其身体素质却有三个指标明显下降:一,生命活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比健康的人容易患病;二,生理本能下降,吃不得,睡不着,精神疲乏,无精打采;三,心理承受能力下
降。“亚健康”貌似健康,这是因为人体自身有着惊人的适应力和代偿能力,所以即使长期处于病态平衡也不易发觉。中医认为人体内阴阳要维持在一种平衡的状态,人才会健康,否则就会生病。而病态的阴阳平衡,其实是人体处于一种入不敷出的状态,但是为了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和工作生活,迫不得已透支储存在身体内的生命能量,来保持阴阳平衡。打个比喻,就像现在的“提前消费”一样,现在没钱用了,就借未来的钱来花,就是所谓的子吃卯粮。很多人快将未来的“钱”透支光了,却还得意洋洋,挥金如土。等到病来如山倒,才猛然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悬崖的边缘。为时晚矣。《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上也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之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2.防微杜渐,日积月累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作于羸土。(《德道经》第二十七章 羸:《說文》“瘦也”。羸土,即土少之義。通行本則用“累”。需要双手才能合抱的大树是由微细的树苗生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由一小堆一小堆的泥土建起来的。古人曾苦口婆心地教诲我们:“防微杜渐,居安思危。凡理大小事务,皆当一体留心。所谓防微杜渐者,以事虽小而不防之,则必渐大;渐而不止,必至于不可杜也。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疾病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养生也是一个铁杵
磨成针的功夫,需要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毅力。养生虽不易,但养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养生好,远离病痛的折磨,还可为将来节省一大笔医疗费,不连累亲人朋友;养生好,更可延年益寿,百病不侵,身心和谐,精神愉悦,尽情享受人生的美好。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曹操曾写了一首《龟虽寿》,勉励人们养生益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三、养生之法人是由两大系统构成的,一个是躯体系统,另一个是精神系统。老子的养生之道主张形神合一,养神为主。1. 养形之法形是神的载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一个健壮的身体是养生的基础。如何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呢?老子的答案让人瞠目结舌。﹝1﹞粗茶淡饭,饮食养生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德道经》二十六章)以无为的心态去作为,以无事的心态去从事,以恬淡的滋味为滋味。老子主张饮食宜粗茶淡饭。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古人总结的经验非常精辟。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活富裕起来了,饮食业也随着兴旺发达起来了。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喜欢吃是出了名的。天上飞的,除了飞机不能吃,其它的都吃过了;水里游的,除了潜水艇不能吃,其它的都吃过;地上跑的,除了汽车不能吃,其它的也都吃过了。但是中国人
的体质却没有因此增强,反而现代病富贵病在蔓延肆虐,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病、癌症等等,这些病我们现在已经司空见惯了。为什么天天大鱼大肉、山珍海味,我们的健康却没有相应提高,反而越来越坏了呢?因为真正的饮食之道,不在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之中,而在粗茶淡饭之中。尚健在的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说吃粗茶淡饭最香。他的家人说要给他补充营养,而他却觉得那是浪费。因为粗茶淡饭是最好的营养品。季老今年已经九十七岁了,但依然身轻体健,说话利索,思维敏捷。季老的早餐经常是烤馒头片或面包,一杯清茶,一碟炒花生米。这个习惯半个世纪都未曾改变。两顿正餐也是以素食为主,荤腥吃得很少。季老曾戏言他的养生之道就是:“每天饭菜必食七粒花生米二个西红柿。”有客人来了,或儿女们回家了,才多做几个菜。很多人以为不多吃点肉,就会缺少营养。可是事实让人目瞪口呆!世界最著名的中长跑之王,卡尔.刘易斯是一个严格的素食者。卡尔回忆自己的运动生涯时说:“我发现一个人能不需要动物蛋白质而成为一名成功的运动员。事实上,我的赛道赛跑成绩最好的一年是我吃严格素食的第一年。此外,通过继续吃严格素食,我的体重在控制之中,我喜欢我看上去的样子。 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游泳冠军茂林罗斯也是一个素食者,他的速度惊人,持久有力。据体育界人士分析,罗斯游泳不但速度惊人,耐力特强,而且每次比赛到最
后关头时,速度还要加倍。而他的出现,更是掀起了西方的运动员吃素的风潮。从此以后,素食冠军如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包括奥运角力选手康贝尔,六度拿到铁人三项运动冠军的史考特和职业美式足球选手席尔。这些人都是吃全素或者基本吃素(比如不吃肉,仅吃一点鱼。据调查研究,许多百岁老人都是以素食为主,就是基本吃素,很少吃肉。为什么多吃肉不好呢?中国著名的环保专家、北京麋鹿苑负责人郭耕说:“我举一条证据诸位就可明白:无论大小畜生被人捆缚要杀的时候,是多么痛苦,多么怨恨。既起了嗔恨心,毒素就会流遍全身,所以肉食多含有毒素。这种毒是很厉害的。比如喂乳的妇人,若是生气,乳汁就含有毒素,婴儿吃了就易害病。不信你若看到有婴儿的妇女发怒生气的时候,把她的乳汁挤出一点来放在太阳里晒一会,就变绿色,正常的乳汁被太阳晒是白色的。”所以母亲生气的时候千万不要给婴儿喂乳,不然婴儿很易生病!事实无情地证明了,素食对人的益处,老子养生思想的科学性和深刻性。﹝2﹞呼吸绵绵,柔和如婴 “不是我不明白,是这个世界变得太快。今天很多人都有此慨叹。在这个急功近利、人心浮躁的社会,人们背负沉重的生存压力,为了一日三餐绞尽脑汁,奔波劳碌,心灵经常处于一种焦虑紧张的状态。这种心灵的焦虑紧张又导致了人们呼吸节奏的加快。据调查,现代人呼吸的速度比《黄帝内经》记载的古人快一倍,古人一呼一吸平均大
6.4秒,而今人只需约3.3秒。呼吸快,人的新陈代谢就加快,细胞分裂就加快,衰老就加快,所以呼吸的速度对人的寿命有重大的影响。所以老子说:“抟氣致柔,能如嬰兒乎?” 《德道经》第五十四章)呼吸要柔和缓慢,能像婴儿一样吗?呼吸节奏的减慢,意味着新陈代谢、血流速度减慢,心脏负荷减轻,能量消耗减少。著名中医学家杨力说:“呼吸频率频越慢,寿命越长。”大家都知道,龟是一种长寿的动物,可以活几百年,有的甚至可以长寿千年。据《史记·龟策列传》记载:“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年,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科学家认为,龟的长寿与它的呼吸方式有密切的关系。龟呼吸非常缓慢,每分钟只有12次,而人每分钟却高达1020次。中国古代就有一种龟息功,模仿龟呼吸的方式以延年益寿。龟呼吸缓慢,而且是用腹式呼吸的。这种特殊的呼吸方式,也是龟得以长寿的原因。腹式呼吸对人健康十分有益。因为腹部藏着许多重要的器官,如肝、肾、胃、胆、大肠、小肠、膀胱等,这些器官发挥着人体消化、生殖、内分泌、泌尿等众多重要功能,而腹式呼吸能对腹部器官进行一种天然的按摩,改善其血液循环,促进其生命活动,激发其生命潜能。而我们平常是胸式呼吸,腹式呼吸退化,腹部运动减弱,身体内的废物易于堆积,血流易于阻滞。腹式呼吸还有一大好处,就是促进肠蠕动,加速体内毒素的排出,减少自体中毒,以达到减缓衰老
的作用。古人常说:“若要长生,肠中常清;若要不死,肠中无屎。”这的确是真理。如何进行腹式呼吸呢?腹式呼吸的原则是把腹式呼吸跟胸式呼吸配合进行,就是在胸式呼吸的同时增加腹部的鼓起及回缩。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种叫做顺式呼吸,就是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第二种叫做逆式呼吸,就是反过来,吸气时将腹部收缩,呼气时再把腹部鼓起。每天休息时,可以找一个空气清鲜的地方,做十分钟深呼吸。3﹞寻觅善地,风水养生老子曰:“居善地,心善潚”(《德道经》第五十二章 “善”字义:《说文》“善,吉也”。会意字,从言,从羊。言是讲话,羊是吉祥的象征。所以“善”字本义:吉祥。居住在一块善地上,心就好像一片清澈而深的水。那么,什么是“吉祥地”呢?所谓“吉祥地”,就是指风水宝地。在一块风水宝地上生活,自然身心舒畅,容易健康长寿。全世界有五大长寿区,中国就有两个,一个是新疆的南疆,一个是广西的巴马。这两个地方都是山区,并有多条河流。巴马百岁以上的老人全部住在农村,绝大部分又住在离山顶200米处的山腰。其原因就是农村和山区山清水秀,植物多,负离子含量高,空气清新,污染少,阳光充足。何谓“风水”?著名中医学家杨力教授认为:“风水,其实就是各种物质场的综合作用,各种场包括气场、磁场、电场……构成了环境的综合影响,而气场又是其中最主要的。任何一个环境空间都存在着良性场和非良
性场。”据报导,韩国计划在2008年之前完成"风水申遗"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则可能会申报成功的。种种迹象表明,韩国从总统、联合国秘书长到平民都将风水摆上桌面。受到韩国端午申遗成功的前车之鉴,中国人开始有些着急了,在200499日,“首届中国建筑风水文化与健康地产发展国际论坛”开进人民大会堂。这个建筑风水论坛还是由建设部直属事业单位主办,这在新中国还是第一次。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其实,风水有一定科学根据,与地理学、建筑学、心理学、气象学有很大关联。风水,看不见,摸不着,却的确是客观存在的。比如,广东和湖南的风水不一样,所以湖南产的辣椒和广东产的就不一样。湖南人常说广东的辣椒不好吃,没味道。甚至同一棵辣椒,不同方位长出来的也不一样。大家都知道,在一个房间里,通常有一个信号死角,手机的信号很难收到。还有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只老乌龟放进一间屋子里的任一个角落。那只乌龟,先在屋子里慢悠悠的溜达几圈,然后找一个角落呆着,一动不动。第二天,它依然守在那,不肯离去。科学家又把它赶到另一个地方。第三天,科学家竟发现那只乌龟又回到了原处。可见动物都懂风水的,而我们人却不懂。风水既然这么重要,那么如何看风水呢?简单点说山青水秀、山环水抱的地方风水就好。一个地方风水好不好,一个修养好的人马上可以觉察到。比如说,所谓的“鬼屋”,人
一去到那,就有一种阴森森的感觉,让人心惊肉跳,此非久留之地,赶紧溜吧。就个人而言,阳盛阴虚的人宜挑选阴气足的地方居住,向北、背日、海边、河边、湖边、树多、低处……这些地方阴气重,负离子多;阳虚阴盛的人则宜挑选阳气足的地方,向南、向日、向东、高处……这些地方阳气足。在房间安置桌床,肾虚者宜安置在北方,心虚者宜安置在南方,肝虚者宜安置在东方,肺虚者宜安置在西方。总之,风水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所以养生必须选择一块善地。人的命运由什么决定的呢?古人曾说:“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可见风水在人的一生中地位是多么重要!当然,饮食风水对人的形有重大的影响,同时对人的神有显著的影响。形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可分割的,互相影响的!本文之所以分为养形和养神之法,只是为了行文的方便而已。2.养神之法《内经》上说:“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中国历代养生家都认为:“养生先养神,神静身自正。”唐代著名养生家王冰也认为“太上养神,其次养形。”古人有“百病皆由心生”之说。这是非常深刻的观点。心病是一种更可怕的疾病,能杀人于无形。所以北京有一位著名中医刘逢军说:“健康的根本在心,一切法从心生,心净则身净,所以得病了,不要向外求,要靠自己自身的修复系统来修复自己的疾病,其实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动物的病都是靠自己,人也能。人是一切生物中
构造最完美的灵体,健康的身体是人生来就具足的;人的健康状况的调节是靠人体本身所具有的调节修复系统来完成的,而不是靠外部因素,外部因素只能起辅助作用。 人的大部分生病现象是人体在调节、清理身体垃圾时所表现的现象,是人体自动调节平衡所表现出的状态,所以应该把它们当成正常的生理现象,而不应该去把它当成病因来消灭。所以当人在生病的时候,一定不要有怨恨嗔恚心,心里要安定,心定则气顺,气顺则血畅,气顺血畅则百病消。 1﹞见素抱朴,清心寡欲老子云:“见素抱朴,少私而寡欲,绝学无忧。《德道经》第六十三章)見:《說文》“視也”又爲“現”的古字。素:指事物的本色,沒有染色的白色絲綢。《說文》“素,白緻繒也。”段註:“帛之白而細者也。質樸無華的,本質的,平白的等義。抱:用手臂圍住,捧等義。通“保”,保護、愛護、持守之義。 樸:指未經加工的木材。此话大意就是保持素朴天然,减少私心欲望,这样掌握了绝顶的学问也不会有忧患。轻微的七情六欲对人的心身是有益的,但往往容易过度。古人有一首《十不足》,生动地刻画了人心的贪得无厌:终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缺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要下,又虑出门没马骑。将骑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
位,每日思想要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这正所谓欲壑难填。“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德道经》第七章)“故知足之足,恒足矣。(九)知足常乐。所以人真正的幸福就在少私寡欲中。“……味无味。《德道经》第二十六章)以恬淡的滋味为滋味。当我们能够品味恬淡的滋味的时候,我们便会发觉,恬淡的滋味最有味。《黄帝内经·古天真论》也说:“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减少私欲,心安定不害怕,劳动形体而不使其疲倦…… “其次有圣人者,……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圣人以恬淡愉悦的心境为追求,以自乐自得的心态为有功, 形体就不会败坏,精神就不会耗散,也可以活到百岁。保持恬淡愉悦的心境对心身非常有益,祛病延年、长命百岁不再是梦。﹝2﹞虚无寂静,心无杂念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却忽视了“静”对生命的意义。老子云:“至虚极也,守情表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德道经》第六十章 情:《說文》“人之陰氣有欲者”。感情、愛情等義。通“誠”,真誠、真實。情亦通“靜”《廣韻》:情,靜也。乙本作“靜”《說文》“表,上衣也。《玉篇》“表,外也,上衣也,書也,威儀也,明也,表也。”另有表現、表明、表示等義。乙本
作“督”。通行本作“致虛極,守靜篤”。老子是说当我们的心灵达到了虚无的极致,坚守住清静的境界,我们就会发现千千万万的杂念在我们的心里波涛汹涌,这时候应该静观,让其平静下来,回到它们的本原,静坐就有这样的功效。科学家对此方法进行过实验研究,结果发现人体在静坐时,全身肌肉放松,心率、呼吸及大脑电波缓慢,高度有序,耗氧量减少,基本代谢率降低,免疫功能增强,全身小血管舒张,血中肾上腺素与其他紧张激素下降、大脑皮层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皮层功能同步化增强,神经功能协调统一等一系列生物生理变化,对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及延缓衰老均相当有利。因为我们后天的七情六欲会干扰体内气血的运行,只有心静下来了,情定欲清,气血才会恢复自然的运行。后天的七情六欲,是人的本性,本无可厚非,如果在一定波动范围内,对我们的影响是有的,不过不大。但忧虑、恐惧、愤怒、憎恨、嫉妒,这些不良的情绪对人的心身最为有害,要坚决去掉。在我们十分疲劳的时候,自然就不想动,喜欢坐着一动不动,“闭目养神”,这就是静坐,只是我们没注意而已,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劳乃入静”“闭目养神”后,我们的精力又旺盛士起来了,生活中我们应该注意积极的休息,不要等到累了才休息。积极的休息能使人很快恢复精力,而消极的休息却非常耗时费力。跑过长跑的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如果连续不断地跑完全程,肯定累得气喘如牛,体力很久都不
能恢复过来;如果跑一段,休息一会,再跑一段,跑到终点也会觉得很轻松。这个道理与“防患未然,治其未乱”是相通的。道家在静养生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在我们休息的时候,或晚上睡觉前,我们可以静坐十分钟,或者静立,静卧,都可以,静坐的时候,保持全身自然放松,两眼微闭,舌顶上腭,心无杂念,然后调整呼吸,逐渐缓慢深长起来,养生以静养为主,运动为辅,特别是老人和病人。因为运动只能疏通经脉,促进气血的运行,不能增加气血,反而要消耗能量;静养则可养气血,补亏损。虚无寂静,心无杂念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心中有太多的烦恼...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344c193f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a.html

《老子的养生之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