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写范文中国十大悍匪悍匪为何“复活”模板

发布时间:2020-06-18 09:19:22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中国十大悍匪【悍匪为何“复活”】

  “悍匪”周克华被击毙十多天,在无厘头的网络谣言中却一波又一波不断“被复活”,“谣言攻防战”轮番上演。  第一轮网络“谣言攻防战”集中在周克华到底是被击毙还是自杀的问题上。第二轮集中在质疑死者是不是周克华本人。  造成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  1947年,美国心理学家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Gordon Willard Allport)认为谣言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故事的主题必须对传谣者和听谣言有某种重要性;第二,真实的事实必须有某种模糊性掩盖起来。依据这两个基本条件,他们提出了谣言的基本法则:事实的重要性和模糊性与谣言传播有关,并用公式R=i×a来表示。公式中,R=谣言(rumor), i=重要性(important),a=模糊性(ambiguity)。R表示谣言流行的强度和广度;i表示事件对于某一群体人员的重要性;a表示该事件或证据的模糊性;当i与a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时,谣言方可产生。这说明:事件对于某群体越重要,事件的模糊程度越高,则谣言产生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传播的强度就越高、传播的范围就越广。  周克华事件中,警方对击毙周克华的过程披露的信息较少。重庆警方虽在当天便召开新闻发布会,但属于新闻发布规定动作,而非对于“自杀”质疑的针对性回应,加之缺乏专业证据支撑,周克华自杀的谣言并未被排除。反倒是一些网民,如果壳网的“我是法医”在事件发生第二天就根据公开的现场照片,通过专业的分析,用平实直白的语言分析出周克华应该是被击毙而非自杀的结论,受到一些网民热捧。  在第二轮面对死者是不是周克华本人的质疑,警方的反应速度过慢。在谣言发出的3天后才在微博上作出回应,且回应仅为文字表述,并无物证进行支撑。直到21日,传言被误杀的长沙民警段某亲自现身,接受媒体采访,才基本破除了“死的不是周克华”说法。  官方的信息发布时效差、频率低、内容少,不能满足重大突发事件中公众对于信息的需求。造成合理质疑在得不到回应过后“发酵”成谣言,严重扭曲事件的本来面目。  微博时代,危机发布宜遵循1小时黄金原则,在1个小时内迅速发布辟谣信息,否则辟谣难抵传谣。任何部门都要增强应对公共事件的能力,及时面对各类媒体,第一时间将事件的真相公之于众,切莫让谣言发酵并放大;同时还应谨防“塔西佗陷阱”。  “塔西佗陷阱”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通俗地讲就是指当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或公信力趋低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这一定律在近年来的社会群体突发事件中有所体现。  此次的周克华事件引发广泛网民质疑并非个案,对官方信息的过度质疑折射出民众有强大的焦虑、不安全感和对一些政府部门的不信任感。  政府应当从两方面入手,改进官方信息发布渠道,逐渐重塑政府的公信力。一是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的提供者,有责任和义务及时发布公众感兴趣的信息,特别是在重大公共事件发生时,从而挤压谣言散布的空间。二是在发布信息时,要以公众的需求为导向,而不是站在部门利益上自说自话,不考虑公众的感受。  在奥尔波特的谣言公式的基础上,1953年克罗斯试图通过在公式中加入传播者即人的因素来进一步完善该公式:R=i×a×l/c,这里的c(critical ability)表示的是“人的判断能力”。这个公式表明:谣言的传播同“人的判断能力”成反比,人的成熟能够成功抵挡谣言对个人的影响、甚至阻挡谣言的进一步扩散。谣言是漫天飞舞,还是尘埃落定,除了取决于事件的重要性和模糊性外,还取决于公众是否对该事件具有理性的认识和评价。  因此,在新媒体时代,网民判断力高低,直接关系到谣言是否“止于智者”。  “悍匪复活”的个案表明,网络谣言对社会整体舆论的形成和改变带来频繁的冲击,针对网络谣言愈演愈烈的现象,有必要加强对舆情的引导与管理。而涉事舆情方也应树立网络舆情意识,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时刻绷紧“舆情”这根弦,对具体事件溯源,找出事件传播的源头、首要传播媒介、初始信息的细节等,当着公众的面剔除舆情中的“水分”,以便精细梳理舆情燃点,实时把握舆情动态。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5d09e7784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54.html

《小度写范文中国十大悍匪悍匪为何“复活”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