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语文湖南卷有答案

发布时间:2022-11-10 20:59:3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绝密★启用前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本试卷满分150,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 答卷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2. 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顺遂suì 吉兆zhào
xīn 楼玉宇qióng B. pǔ méng 清纯chún 震古烁shuò C. 菜畦qí xuán 扶掖yè 耳濡目染rú D. 宫阙què


sǎn 积淀dìng 辱不惊chǒng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冀望 建档 捷足先登 宁缺毋烂 B. 抵御 修葺 玲珑剔透 信马由缰 C. 壁垒 赎职 心驰神往 视如寇仇 D. 缄默


疏浚


得垄望蜀


望风响应
3. 下列选项是四则“遗失启事”的主要内容,其中表达通顺、得体的一项是 A. 本人昨天在体育馆遗失一副红色羽毛球拍,您若及时联系鄙人,不胜感激之至。B. 昨日本人不慎丢失《随想录》一书于阅览室,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谢谢哟。 C. 本人昨日在图书馆不慎丢失黑色眼镜一副,希望拾得者与我联系,不胜感激。 D. 昨日本人遗失饭卡于学校饮食服务中心,恳请拾者高抬贵手交还,万分感激。 4. 下列选项中的诗句填入《夏日西斋书事》一诗画横线处,恰当的一项是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满庭鸟迹印苍苔。 A. 只道林间无人至 B. 小院地偏人不到 C. 门巷深深过客稀


D. 寒气偏归我一家

语文试卷 1页(共10页)
文言文阅读(22选择题12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自戒
郑思肖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何也?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敢断之曰: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终身其行斯言乎!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不敢一毫越理犯分 分:本分 B. 佞残妒,塞于胸间 谲:诡诈 C. 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 劫:劫持 D. 为君子之归 期:希望 6.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
遗善为闾里传 其惧人之拒我也 B.
焦仲卿母所遣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妄以C.
言议人,则几于小人 终身其行斯言乎 空以D.
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自视也,亦若此也 7. 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 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 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 《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语文试卷 2页(共10页)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3分)

2)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4分)

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3分)

(二)文言文断句。3分) 9. 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於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B. 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C. 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 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0.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
度破讷沙(其二)

破讷沙头雁正飞,鸊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①破讷沙:沙漠名。②鸊鹈泉:泉水名。
语文试卷 3页(共10页)


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2分)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

11.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2)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王勃《滕王阁序》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而人之所罕至焉,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10填空题4分;选择题6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4题。
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处在一个受噪音污染的环境中,户外的交通噪音,建筑工地噪音,办公室内的设备噪音、人员噪音,回家后家用电器的噪音、邻里噪音……虽然很多时候这样的声环境只是“不友好”,并没有达到“震耳欲聋”的地步,但日积月累,人们的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表现为心理的神经紧张、暴躁、精神不集中,生理的血压增高、心跳加速、听觉不灵,而且还会影响工作效率。传说的声学控制措施包括减小噪声源的声功率、在传声途径上设计障碍阻隔噪声和振动,增加建筑墙体的隔声性能、设置吸音装置等等。但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有别于一般的噪声控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影响它的因素,可能采取的措施,尽量与其他生态技术(如自然通风)相协调。
从声环境角度考虑,生态建筑的选址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噪声较大的主要街道和工业厂房,以减少室外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很多时候,这样的考虑可以使后续的许多工作得以简化。比如我们综合各国的环境标准和科研成果选定某生态建筑的声学指标为等效声压级45 dBA)以下,其中dBA)是一种A网络计权的噪声分贝数,模拟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反应。如果是一幢乡村别墅,室外的背景噪声甚至可以低达40 dB;但是如果这是一幢闹市区临街的办公建筑,室外的背景噪声高达6070分贝,就会给设计带来很多麻烦。比如,选择隔声性能良好的密闭窗户可以隔绝室外噪声,但显然自然通风就无法实现,人们所处的综合环境仍然是不舒适的。
语文试卷 4页(共10页)


-------------如果建筑选址没有办法完全远离室外噪声,我们就需要采取隔声屏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提高小区和建筑本身的自保护性能。声屏障的种类很多,在选择时一定要兼顾--------------------功效( 、美学( )和经济( )三个因素。生态建筑户外声屏障设计的要点往往在于和整体景观的协调及视觉通透性,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担心影响自然通风而选用镂空的围墙或单纯的绿化带隔音,实际上会达不到隔音效果。所以,如果建筑周围的背景噪声非常恶劣,我们在设计时就必须考虑通风与隔声的协调,顾此失彼只会影响--------------------整体的环境效果。
外窗的设计也很重要,可供选用的形式有单层玻璃窗、双层玻璃窗以及双层窗。其中以双层窗的隔声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两层玻璃间的耦合效应,两层玻璃最好选择不同的厚度,玻璃间的空气间隙应大于6毫米。另外,通风隔声窗的概念--------------------近年得到了推广。它采用一中特殊的双层窗构造,之间设置了类似声陷阱的结构。显然,这样的结构必然同时产生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目前如何增加通风效率,提高计权隔声量是通风隔声窗设计和改良的要点。
12. 本文重点介绍了解决生态建筑声环境问题的两条途径,即
--------------------13. 结合文意,依次填入画横线句“在选择时一定要兼顾功效( 、美学(
和经济( )三个因素”括号里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A. 隔声性能 与环境协调 节约材料 B. 有利环保 与环境协调 价格低廉 C. 隔声性能 大方而舒适 价格低廉 D. 有利环保


大方而舒适

节约材料 --------------------14.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人类所处的环境指的是综合考虑了隔声与通风等因素的环境,即生态建筑的声环境。
B. 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控制与一般噪声控制不同,因而传统声学控制措施都不能用--------------------于生态建筑。
C. 从声环境的角度看,如果室外背景噪声低达40 dB,生态建筑就不需要设计户外声屏障。
D. 通风隔声窗容易导致通风效率的降低和声衰减两大弊端,所以在技术方面还亟------------ 需改良。
语文试卷 5页(共10页)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忆韦素园君
现在有几个朋友要纪念韦素园君,我也须说几句话。是的,我是有这义务的。 怕是十多年之前了罢,我在北京大学做讲师,有一天,在教师豫备室里遇见了一个头发和胡子统统长得要命的青年,这就是李霁野。我的认识素园,大约就是霁野绍介的罢,然而我忘记了那时的情景。现在留在记忆里的,是他已经坐在客店的一间小房子里计画出版了。
这一间小房子,就是未名社。
未名社的同人,实在并没有什么雄心和大志,但是,愿意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意志,却是大家一致的。而其中的骨干就是素园。
于是他坐在一间破小屋子,就是未名社里办事了,不过小半好像也因为他生着病,不能上学校去读书,因此便天然的轮着他守寨。
我最初的记忆是在这破寨里看见了素园,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青年,窗前的几排破旧外国书,在证明他穷着也还是钉住着文学。然而,我同时又有了一种坏印象,得和他是很难交往的,因为他笑影少。“笑影少”原是未名社同人的一种特色,不过素园显得最分明,一下子就能够令人感得。但到后来,我知道我的判断是错误了,和他也并不难于交往。他的不很笑,大约是因为年龄的不同,对我的一种特别态度罢,可惜我不能化为青年,使大家忘掉彼我,得到确证了。这真相,我想,霁野他们是知道的。
但待到我明白了我的误解之后,却同时又发见了一个他的致命伤:他太认真;虽然似乎沉静,然而他激烈。认真会是人的致命伤的么?至少,在那时以至现在,可以是的。一认真,便容易趋于激烈,发扬则送掉自己的命,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
我到广州,是第二年——一九二七年的秋初,〔8〕仍旧陆续的接到他几封信,是在西山病院里,伏在枕头上写就的,因为医生不允许他起坐。他措辞更明显,思想也更清楚,更广大了,但也更使我担心他的病。有一天,我忽然接到一本书,是布面装订的素园翻译的《外套》我一看明白,就打了一个寒噤:这明明是他送给我的一个纪念品,莫非他已经自觉了生命的期限了么?
我不忍再翻阅这一本书,然而我没有法。
语文试卷 6页(共10页) 我因此记起,素园的一个好朋友也咯过血,一天竟对着素园咯起来,他慌张失措,用了爱和忧急的声音命令道:“你不许再吐了!”我那时却记起了伊孛生的《勃兰特》他不是命令过去的人,从新起来,却并无这神力,只将自己埋在崩雪下面的么?……
我在空中看见了勃兰特和素园,但是我没有话。
一九二九年五月末........我最以为侥幸的是自己到西山病院去,和素园谈了天。他为了日光浴,皮肤被晒得很黑了,精神却并不萎顿。我们和几个朋友都很高兴。但我在高兴中,又时时夹着悲哀:忽而想到他的爱人,已由他同意之后,和别人订了婚;忽而想到他竟连绍介外国文学给中国的一点志愿,也怕难于达到;忽而想到他在这里静卧着,知道他自以为是在等候全愈,还是等候灭亡;忽而想到他为什么要寄给我一本精装的《外套》?……
一九三二年八月一日晨五时半,素园终于病殁在北平同仁医院里了,一切计画,切希望,也同归于尽。我所抱憾的是因为避祸,烧去了他的信札,我只能将一本《外套》当作唯一的纪念,永远放在自己的身边。
自素园病殁之后,转眼已是两年了,这其间,对于他,文坛上并没有人开口。这也不能算是希罕的,他既非天才,也非豪杰,活的时候,既不过在默默中生存,死了之后,当然也只好在默默中泯没。但对于我们,却是值得记念的青年,因为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
未名社现在是几乎消灭了,那存在期,也并不长久。然而自素园经营以来,绍介了果戈理,陀思妥也夫斯基,安特列夫,绍介了望蔼覃,绍介了爱伦堡的《烟袋》和拉夫列涅夫的《四十一》。还印行了《未名新集》,其中有丛芜的《君山》,静农的《地之子》和《建塔者》,我的《朝华夕拾》,在那时候,也都还算是相当可看的作品。
是的,但素园却并非天才,也非豪杰,当然更不是高楼的尖顶,或名园的美花,然而他是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在中国第一要他多。他不入于观赏者的眼中,只有建筑者和栽植者,决不会将他置之度外。
我不知道以后是否还有记念的时候,倘止于这一次,那么,素园,从此别了!
(选自《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有删节)
15. 谈谈你对文中“沉静着,又啮碎了自己的心”这句话的理解。4分)
语文试卷 7页(共10页)


16. 简析“一九二九年五月末”这一自然段情感表达的特点。5分)

17. 综观全文,分析鲁迅笔下韦素园形象的特点(6分)

18. 文章的结尾部分鲁迅说“在中国第一要他多”,联系现实,谈谈你的认识。6分)

六、选做题(1219,20题任选做一题) 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提示】俄国作家屠格涅夫中篇小说《木木》描述的是:农奴盖拉新又聋又哑,是庄园的看门人。他爱上了洗衣女塔季雅娜,后来却被女农奴主指配给了一个酒鬼。在送塔季雅娜走的路上,盖拉新捡回了一只小狗,唤做木木,从此木木成了他生活的慰藉……
下面是从《木木》中截取的一段文字:
他从宅子里出来,马上发觉木木不见了;他从不记得,“她”有过不在屋外等着他回来的事,于是他跑上跑下,到处去找“她”用他自己的方法唤“她”……他冲进他的顶楼,又冲到干草场,跑到街上,这儿那儿乱跑一阵。…… “她”丢失了!他便回转来向别的佣人询问,他做出非常失望的手势,向他们问起“她”来;他比着离地半俄尺的高度,又用手描出“她”的模样。……有几个人的确不知道木木的下落,他们只是摇摇头,别的人知道这回事情,就对他笑笑,算是回答了。总管做出非常严肃的神气,在大声教训马车夫。盖拉新便又跑出院子去了。
他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从他那疲倦的样子,从他那摇摇不稳的脚步,从他那尘土满身的衣服上看来,谁都可以猜到他已经跑遍半个莫斯科了。他对着太太的窗子默默地站着,望了望台阶,六七个家奴正聚在那儿,他便掉转身子,口里语文试卷 8页(共10页)
还叫了一次“木木”。没有木木的应声。他走开了。大家都在后面望他,可是没有人笑,也没有人讲一句话。……第二天早上那个爱管闲事的马夫安季普卡在厨房里讲出来,说哑巴呻吟了一个整夜....... 1)用第一人称视角,描述“我”(盖拉新)“呻吟了一个整夜”的心理活动。6分)

2)自选欣赏角度,谈谈所选文段是如何塑造盖拉新这个人物形象的。(6分)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伦敦当地时间1817时,随着中国与土耳其主宾国活动交接仪式的正式举行,为期3天的伦敦书展落下帷幕。
在此次书展上,中国以迄今最大规模的主宾国活动隆重登场,向英国及来自世界各国的出版商、版权交易商展示了中国现当代文学及各类图书出版现状。今年的中国展台上有近3 000种英文图书展出。书展推出的中国作品包括《钱钟书英文散文选》和苏童的《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书的英文版,以及《红楼梦》、《聊斋志异》、《孙子兵法》、《论语》等中国古典名著英文版。
伦敦书展落下了帷幕,但书展对中英两国文化交流所产生的重大推动意义,将留下长远影响。正如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所指出,长期以来,中英文学的交流有点失衡,不对等。中国读者对英国文学的了解,远比英国读者对中国文学了解得多,英方对中国文学的了解仅限于古典文学,像《红楼梦》等。中国一般读者,对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勃朗特姐妹等,直到当代作家作品,如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哈利波特》等都非常了解。
2013年度伦敦书展将于明年415日—17日举行,市场焦点主宾国是近年出版业蓬勃发展的土耳其。
语文试卷 9页(共10页)
(选自《人民日报》2012420日第4版“要闻”版,有删节)
1)请为上述消息拟一个标题并阐述理由。(6分)

2)根据上述消息,自选角度,写一段新闻短评。(6分)


写作(60分)
2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伸出是温暖的服务,摊开是放飞的想象,张大是创造的力量,捧起是收获的快乐……
根据上述图文,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语文试卷 10页(共10页)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南卷)
语文答案解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 1.【答案】A 【解析】B项“捕获”读音为“C项“炫目”的读音为“xuànD项“积淀”的读音为“diàn。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牢记“多音读次音,形声莫套读和方言要纠错”三大原则,平时的读和说中使用普通话,练习普通话,这样才能减少方言读音的影响,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答案】B 【解析】难度不大。具体为A项中的“宁缺毋烂”应为“宁缺毋滥”C项中的“赎职”应为“渎职”D项中的“得垄望蜀”应为“得陇望蜀”。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平时正确的读写的积累,否则很容易错选。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3.【答案】C 【解析】A项错在“鄙人”谦辞,旧时用于自称,此处不得体。B项错在“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D项错在“高抬贵手”,这个成语是旧时恳求人原谅或饶恕的话。意思是您一抬手我就过去了。不合语境。 【考点】语言得体,与生活联系紧密,病句与成语。 4.【答案】B 【解析】先看内容照应,这首诗是《夏日西斋书事》,诗人以细致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幽静清美的夏日图画,体现了诗人此时宁静淡远的心境和情趣,那么“小院地偏”正是一“心远地自偏”的意境,这种人迹罕至的偏僻小院更符合当时诗人的心境,且与下句“满庭鸟迹印苍苔”相照应。再看平仄押韵,这是一首七言绝句,第三句末字不押韵且为仄声,即可排除CD;从平仄来讲,二三句中平仄相粘,三四句平仄相对,且主要246三个字,第二句为“影、沉、势”,即仄平仄,那么所填这句所对应的三个字亦应为仄平仄,那么,A项是仄平平,B项是仄平仄,C项是仄平仄,D项是仄平仄,语文试卷 5页(共10页) 即排除A项;解答本题首先需要通读全诗,理解诗意,诗意理解准确的话,可以直选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准确、鲜明、连贯,古诗文阅读理解能力。 二、文言文阅读 5.【答案】C 【解析】“劫”有三种解释:①劫持,强夺;《荆轲刺秦王》中有“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②威逼,胁迫;《六国论》中有“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哉”。③佛教用语,天地一成一败叫一劫,成语中有“万劫不复”。此处根据语境用代入法即可推出,这里应该是“威逼,胁迫”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6.【答案】D 【解析】A项两个“为”均表被动,B项两个“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C两个“以”均作介词,解释为“用、拿”,D项第一个“其”表反问的语气词,第二个“其”代词,可译为“它们”。解答本题既需要考生熟知大纲规定的18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回到上下文,利用语言环境帮助理解虚词,同时还需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7.【答案】D 【解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这是一篇“自戒”的文章,故不存在“劝谏他人”。解答本题需要考生的细心,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比对选项与原文信息的异同,难度不大。
【考点】分析综合能力。
8.【答案】(1)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2)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
3)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解析】需要考生注意的得分点1行:一词多义,此处指品行;森然,严明的样子;法度,名词作动词,符合法度。
语文试卷 6页(共10页) 2)虽,即使。与,给予。无故,古今异义,无缘无故。妄:胡乱,引申为行为不正。 3)若人,这样的人。益,对……有好处。两个“也”字判断句。本题的三个文言翻译句子,特别需要理解的是实词意思,考生务必把语句放到原文上下文语境中整体考虑,以提高理解的正确率,还需注意翻译语句的通顺合理。 【考点】文言文翻译。 9.【答案】B 【解析】本题新颖而又回归课本,对很多考生来说是熟悉的陌生题。单凭感觉很难选出答案,需要冷静地去分析对与错。这四段文字均出自人教版高中必修与选修教材的课后练习题中。 【考点】文言断句。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 10.【答案】(1)边塞。
2)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 【解析】诗题一作“塞北行次度破讷沙”。据说唐代丰州有九十九泉,在西受降城北三百里的鸊鹈泉号称最大。唐宪宗元和初,回鹘曾以骑兵进犯,与镇武节度使驻兵在此交战,诗应是概括了这段历史。“破讷沙”系沙漠译名,亦作“普纳沙”。这首诗主要赞颂边塞将士的英雄气概,不写战斗而写战归。取材上即以偏师取胜,发挥了绝句特长。篇造境独到,声情激越雄健,颇得盛唐神韵。
诗的头两句写部队凯旋越过破讷沙的情景。从三句才写“平明日出”可知,这时黎明还没有到来。军队夜行,“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时而铮鏦之鸣响。栖息在沙碛上的雁群,却早已警觉,相呼腾空飞去。“战初归”是正面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写其影响所及。首句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其声,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三句写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语文试卷 13页(共10页)

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极有生气的壮观景象。风沙迷漫的大漠上,来很难见到天清日丽的美景,而此时这样的美景竟出现在战士的眼前。同时,战士的归来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个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们的甲胄发出。这里,境与意,客观的美景与主观的情感浑然一体,物我不分。清人吴乔曾在《围炉诗话》里对这首诗解读说:“七绝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1.【答案】(1)洞庭波兮木叶下 2)钟鸣鼎食之家 青雀黄龙之舳 3)常在于险远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解析】需要注意的是错别字现象,1)中的“兮”有可能误写为同音字,2)中的“鼎”、“舳”注意笔画和偏旁,(3)中的“……者……也”不能写丢。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四、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 12.【答案】选址 提高自保护性能
【解析】本文一共有四段文字,第一段阐述存在的问题,第二至四段说明解决的途径与办法。从第二段开头可以看出“从声环境角度考虑,生态建机的选址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噪声较大的主要街道和工业厂房,以减小室外噪声对环境的影响”,“选址”应是这段话的中心。第三段的中心句也在开头,“如果建筑选址没有办法完全远离室外噪声,们就需要采取隔声隔障、通风隔声窗等措施提高小区和建筑本身的自保护性能。这是一个假设复句,重心在后面,而中心词则是“自我保护性能”。 【考点】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和归纳。 13.【答案】A 【解析】本题是今年高考客观题中比较容易的一个题目,“隔声性能”讲的是功效,“协语文试卷 8页(共10页)
调”属于美学范畴,“节约材料”讲的是经济问题。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14.【答案】C 【解析】A项梳理主干,等于“综合环境”即“生态建筑的声环境”,显然是错误的。B项属于典型的强加因果,D项根据最后一句话可知“如何增加通风效率,提高计权隔声量是通风隔声窗设计和改良的要点”,“如何增加通风效率”属于改良范围,但“声衰减”取代了“提高计权隔声量”,这是典型的张冠李戴。 【考点】结合文本进行推断的能力。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
15.【答案】①韦素园这样的人面对当时的社会,如果保持沉默的话,内心就会十分痛苦;②表现了鲁迅对韦素园认真、激烈性格的透彻了解,及对他这种性格严重影响健康的痛惜与无奈。
【解析】抓住关键词“沉静”和“啮碎了自己的心”由表及里发掘人物的性格和情感内涵。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16.【答案】①该段先写见到韦素园的高兴,后写高兴中的悲哀,由喜至悲,情感跌宕起伏;②运用排比句式,描写了作者一连串的心理活动,充分表达了对韦素园处境和命运的关切与忧虑。
【解析】情感概括并不困难,突出了由喜至悲的过程,情感表达的特点要注意排比手法的“指————点”。作者在叙述中糅入议论与抒情,配之以凝重、诚挚的笔调,突出地显示了鲁迅对韦素园的爱重与怀念。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17.【答案】①韦素园是一个“瘦小,精明,正经”的进步文学青年;②他有一种踏实苦干的精神,虽然穷困但仍“钉住着文学”支持、经营未名社;③他性格认真而激烈,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
【解析】先概括要点,再列举事实,把定性分析和举例分析结合起来,注意原文的引用和关键词的提取。文章中有关韦素园的文字,基本上都与未名社的活动相联系,作者在语文试卷 9页(共10页)
肯定未名社的立场上肯定韦素园对于未名社所起的作用,自始至终将韦素园泛在未名社的工作中加以考察,也就是在整个新文学背景中来评价韦素园这一文学青年,而绝非以个人的好恶论功过,这就使这一人物回忆篇章有了更深广的内涵。对于自己患病与对待朋友咯血的不同态度的对比,在比较中突显“关爱别人胜过关心自己”的性格。 【考点】欣赏作品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18.【答案】①鲁迅把韦素园比喻为“楼下的一块石材”“园中的一撮泥土”,赞赏了他认真踏实的精神;并希望中国有更多的像韦素园这样的人。②当今中国需要大力弘扬这种认真踏实的精神,一方面,我们要像韦素园一样做一个甘于奉献,脚踏实地干实事的人;另一方面,我们不要忽视干实事的人,要看到他们对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和贡献。
【解析】《忆韦素园君》是鲁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通过记叙与韦素园君相识、交往的若干情景,展现了韦素园认真而激烈的个性以及对朋友的关怀与友爱,并肯定他“在默默中支持了未名社”的努力与功绩,从而赞美韦素园宁愿作为无名的基石,无名的泥土,“切切实实的,点点滴滴的做下去”的实干精神。注意联系实际,分点作答。 【考点】探究文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六、选做题(1920题任选做一题)
19.【答案】1)以“我”为叙述人称,以“痛苦”为基本心理,可以结合焦急、自责、思念、担心,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设想等进行心理描述。
2)所选文段通过叙写盖拉新在木木丢失后的焦急和痛苦,塑造了一个善良、敏感、执着和饱受折磨的农奴形象。
【解析】(1)答题要求:注意人称(第一人称)、表达方式(描述)写作方向(人物心理活动)。
2)答题角度:可以从以下角度分析:①叙事视角的角度;②情节设置的角度;③动作的角度;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角度。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
【考点】外国小说阅读,强调的是外国小说的叙事角度和写作实践,外国小说鉴赏,调的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有创意的解读。
语文试卷 16页(共10页)

20.【答案】1)伦敦书展:让更多的读者了解中国。
2)伦敦书展(所选消息内容)的意义主要在于展示了中国出版业蓬勃发展的现状,扩大了中国书籍在世界的影响,为中西文化的沟通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媒介,增进了西方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促进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解析】(1)答题要求:所拟标题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词语:“伦敦书展”“中国”。所拟标题必须紧扣事实主要信息作简明扼要的陈述,概括、突出地提示整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对所拟标题理由的阐述须言之成理,持之有据。
2)答题要求:体裁应该是新闻短评。所写短评应是基于所提供的新闻事实或新闻事实的某一部分所作的评论,言之成理,持之有据,结构基本完整。
答题角度:考生答题可从如下角度切入:“展示”的角度;“交流”的角度;“平台”的角度;④“影响”的角度;⑤“推动”的角度。如考生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但言之成理也可。重视规范答题,注意观点鲜明、答题简洁。 【考点】新闻标题及其理由分析,新闻评论的写作。 七、写作
21.【解析】“一幅图,四句话,图文并茂。”今年作文命题形式创意十足。虽是材料作文,但不仅限于文字材料,还在试卷上提供了图画。而图画以照片形式呈现,有别于一般的新闻图画或者漫画图画,可以说是全国高考中第一次出现这样的新命题形式。虽然命题形式新颖,但配上的四句文字材料给图画做了提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难度,符合高考作文“让绝大多数考生都有话可说”的原则,不至于使考生对着图画找不着北。作此题主要是抓住文字提示,可从服务、想象、创造、收获等方面立意,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进行深化阐述,也可以综合多个方面成文。
命题的创新给了考生多角度发挥的余地,但因为文字提示给了考生方向,这种图文作文题型在湖南高考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所以预测几率较低。不过,只要紧紧切合题目给出的图片和四句话的文字材料来写作,得分的难度并不大。多点融合更易得高分,从四个点下手展开行文,通过自然圆润的过渡升华主题,更能突显考生的文字驾驭能力,得高分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不过,如果考生就某一项深入发掘,行文自然通畅,也应该能写出不错的文章。
语文试卷 5页(共10页) 其次,考生积累的素材是否典型、感受是否深刻到位、是否抓住了立意的中心、篇布局等因素也会影响到作文的得分。
今年湖南的高考作文题贴近生活实际,很好地抓住了当今浮躁复杂的人际关系大背景。“伸出你的手,手拉手”精神的可贵,对于这一话题,人人都有话说,学生都有感想,有东西可写。学生可以联系社会现象,关注道德滑坡、人情淡薄的一些反面例子,引入重大的、备受关注的典型正面事例,如“最美妈妈”吴菊萍这个例子就很不错。考生从正面立意、行文,就能得到不错的分数。
考题具体多向性。在考题里,“手”是一个意象,一份寓意,一种语言,一种表达。应当说,每一种理解均可以成为一个思维的触发点,联想的拓展点,创意的生长点。“温暖”,如“想象”,如“创造”,如“收获”,均可成文。同时,这些点与点之间的呼应、组合、重构,又可能营建更大的思维空间与意义空间。如“温暖”+“想象”+“创造”或“想象”+“创造”+“希望”等等,或某两个元素的叠加。这种组合显然是多向的、多维的、多层的。仅从言说与成文的角度看,你可以写那种有情境、有细节、有体验的温暖故事,以情取胜,以感动为目的;当然也可以发表关于想象、创造、希望之类的各种议论,并佐以各种例证。
其三,考题具有文学性。“手”作为命题的重要元素,它的独特性在于它是形象的、传情的、隐喻的。形象是文学的存在方式,审美的存在方式。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手便是爱与温暖的传递。“牵手”是爱恋,“分手”是伤感,“捧手”是呵护,“放手”是飞翔,“动手”是创造。与“手”相关的一切想象,基本上指向明媚的精神气息和感动的心灵世界。
如果考生足够地心思细腻,均能从“手”这个细节出发,让创意走得很远,亦走得很美。这对于我们身处的这个道德生态被严重毁损的时代,对于食品安全严重危及我们自身生命的时代,不啻为一道阳光。
我们太需要一种真善美的照耀。教育的过程,作文的过程,也应是我们心灵救赎的过程。当同学们的手在智慧的大脑指挥下“伸出”“摊开”“张大”“捧起”的时候,他们的身心得到了健康成长,写作灵感也深深地植入了大脑。

语文试卷 6页(共10页)
语文试卷 19页(共10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46b552d234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9d.html

《2012年高考语文湖南卷有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