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六讲 马克思恩格斯新世界观的形成 《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导读
一、《形态》的写作背景
(一)与工人运动日益密切的联系,并因而产生的以科学理论武装工人运动的使命感,是马克思恩格斯创作本书的根本动力。 (二)批判各种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哲学基础,通过清算自己过去的信仰来制定新世界观,奠定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作本书的直接动力。 (三)回应鲍威尔、施蒂纳等青年黑格尔派的指责是马克思恩格斯创作本书的直接原因。 二、《形态》的创作过程和出版情况
写作:184511月—18468
出版: 马恩生前只出版了第二卷第四章, 20世纪2030年代用德文、俄文出版了全书。

三、 《意识形态》全书结构
在整个内容中,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最重要(第一卷第一章),是全书的中心内容 《形态》的第一卷包括一个序言和三章:
在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写作本书的目的。首先在于揭露青年黑格尔派同现实的影子所作的哲学斗争的实质。

第一卷第一章标题为 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在这一章中,马克思恩格斯主要是正面阐述唯物史观以及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同时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这一章在理论上最重要,起全书的总论的作用,是全书最有价值的部分。
第一卷第二章标题为圣布鲁诺。这一章是批判鲍威尔,篇幅很小,只有20多页,分四小节。
第一卷第三章标题为圣麦克斯。这一章是批判施蒂纳的。这一章篇幅最大,占第一卷的三分之二,结构也最复杂。 《形态》的第二卷是对各式各样的先知所代表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有一个序言和五章:
序言简要地说明本卷的中心思想。他们把一定的、受历史条件制约的的各生活领域的意识同这些领域本身割裂开来,并且用真正的、绝对的意识即德国哲学的意识的尺度来衡量这个意识。(全集三卷536
第一章“‘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是批判卡贝、泽米希和马特伊的论文。
第四章“‘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是批判真正的社会主义主要代表格律恩的。 最后一章,即第五章真正的社会主义者是批判库尔曼的。 四、第一卷第一章文本结构
形态》
第一卷第一章在全书中占有特殊地位,是由不同时间、不同方面的五个手稿组成的。它正面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作为唯物史观的概论,实际上概括了全书的基本理论内容,集中了全书的精华。以下详细说明其内容和结构:

第一部分(罗马数字Ⅰ,共29自然段):概论。这是对黑格尔以后唯心主义哲学的总的评述。 1 - 9自然段:对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批判。
10-14自然段: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现实的个人及其物质生活条件,研究了生产(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交往(即人与人的关系),另外还研究了唯物史观本身,指出历史过程的基础就是生产的发展(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决定作用)。
15-24自然段:研究分工(生产力的外部表现和所有制(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形式,划分了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的或等级的所有制。 25-29自然段:论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第二部分(罗马数字Ⅱ,共30自然段):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一些基本概念和由唯物史观得出的结论。这一部分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和结论。
1-5自然段:对唯心史观特别是青年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的批判;对青年黑格尔
派关于人的解放的错误观点的批判;对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的批判。 6-9自然段:再次阐述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物质资料生产,考察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四个方面(要素):生产、需要、人自身的再生产、生产关系再生产。
10-25自然段: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分析了社会分工及其后果;私有制、国家的产生以及社会活动的异化;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 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必然性。
26-30自然段:唯物史观的四个结论,比较两种历史观的区别。 第三部分(罗马数字10自然段)阐述了意识形态、上层建筑同社会阶级结构的关系。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的思想,是统治阶级利益的反映。
第四部分(罗马数字,共82自然段):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分析了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结构的依赖关系。
1-29自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30-51自然段:阐明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52-60自然段:阐明无产阶级获得彻底解放的条件,指出历史的发展就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过程。
61-82自然段: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经济结构的依赖关系。探讨了国家、法和所有制(经济基础)的关系(即国家、法和各种意识观念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为私有制服务,随着私有制的发展而不断变化)。
五、第一卷第一章主要内容概述 新历史观

由此可见,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级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种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

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想象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 现实的个人
其一: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其二:人们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同时间接地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本身。

其三: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历史关系的四个方面
其一: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生产)

其二: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生产是第一个历史活动。(再生产)

其三:一开始就进入历史发展过程的第三种关系是: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命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繁殖。 ……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德国除外)。(人口生产)


其四:这样,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 ……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社会关系生产)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生活决定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意识的产生时,不是从纯粹意识出发,而是从实践的、对别人也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开始的。


只有现在,在我们已经考察了原初的历史的关系的四个因素,四个方面之后,我们才发现:人还具有“意识”。但是这种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

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语言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我自身而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也和意识一样,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才产生的。 ……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
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如果在全部意识形态中,人们和他们的关系就像在照相机中一样是倒立呈像的,那么这种现象也是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正如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倒影是直接从人们生活的生理过程中产生的一样。
这种历史观……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形成,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通过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通过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的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因为每一个企图取代统治阶级的新阶级,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得不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就是说,这在观念上的表达就是: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把它们描绘成惟一合乎理性的、有普遍意义的思想。
(三)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基础。 生产关系的概念。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行动或活动的关系。这种活动的基本形式当然是物质活动,一切其他的活动,如精神活动、政治活动、宗教活动等取决于它。
已成为桎梏的旧交往形式被适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成为桎梏,然后又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这些条件在历史发展的每 一阶段都是与同一时期的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所以它们的历史同时也是发展着的、由每一个新的一代承受下来的生产力的历史,从而也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
(四)市民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由此可见,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
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级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
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理论的产物和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而且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种当然也能够完整地描述事物(因而也能够描述事物的这些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五)共产主义
其一:共产主义是现实的运动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共产主义和所有过去的运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推翻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并且第一次自觉地把一切自发形成的前提看作是前人的创造,消除这些前提的自发性,使它们受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支配。因此,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共产主义所造成的存在状况,正是这样一种现实基础,它使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状况不可能发生,因为这种存在的状况只不过是各个人之间迄今为止的交往的产物。 其二:实现共产主义必须消灭社会分工

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 其三:取决于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如果还没有具备这些实行全面变革的物质因素,就是说,一方面还没有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不仅反抗旧社会的个别条件,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的革命群众,那么,正如共产主义的历史所证明的,尽管这种变革的观念已经表述过千百次,但这对于实际发展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我们不想花费精力去启发我们的聪明的哲学家,使他们懂得:如果他们把哲学、神学、实体和一切废物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如果他们把“人”从这些词句的统治下——而人从来没有受过这些词句的奴役——解放出来,那么“人”的“解放”也并没有前进一步。

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的。

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决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
这种异化(用哲学家易懂的话来说)当然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要使这种异化成为一种不堪忍受的力量,即成为革命所要反对的力量,就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同时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而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速发展为前提的。

另一方面,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的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了)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其四:普遍交往

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
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其五:共产主义的意识
从这个阶级中产生出必须实行彻底革命的意识,即共产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当然也可以在其他阶级中形成,只要它们认识到这个阶级的状况;那些使一定的生产力能够得到利用的条件,是社会的一定阶级实行统治的条件,这个阶级的由其财产状况产生的社会权力,每一次都在相应的国家形式中获得实践的观念的表现,因此一切革命斗争都是针对在此以前实行统治的阶级的;迄今为止的一切革命始终没有触动活动的性质,始终不过是按另外的方式分配这种活动。

革命之所以必需,不仅是因为没有任何其他的办法能够推翻统治阶级,而且还因为推翻统治阶级的那个阶级,只有在革命中才能抛掉自己身上的一切陈旧的肮脏东西,才能成为社会的新基础。
六、评述:三点评价
《形态》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哲学和青年黑格尔派哲学思想的批判和超越。 《形态》实现了与自己以往的信仰、哲学的彻底决裂。
《形态》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揭示了社会发展运动的一般规律。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51ec909f0b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b.html

《德意志意识形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