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

发布时间: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黄庭坚诗歌漫谈
黄庭坚是苏门四学士之一。因苏轼诗歌风格的难以复制,加以当时激烈党争带来的文字狱,使得黄庭坚偏重于书斋生活的诗歌得以被青年人效仿,并由此形成了江西诗派。这个新现象很好理解,比如李白的出口成章,想象瑰丽就是无法模仿的,实乃天生李才呀。而像其他一些诗人的诗歌就比较容易模仿,毕竟先天不足不能补,后天水平能努力呀!
黄庭坚在早期做低级官员时,其诗歌比较关注社会现实,《流民叹》等,抨击时弊相当尖锐。元丰八年旧党执政,黄诗歌以书斋题材为主,哲宗绍圣元年旧党失势,黄被贬,惊悸之余其是个较少,内容已书写人生感慨为主。这也很好理解,年轻人嘛大都意气风发,豪言壮语,充满了激情与活力,时不时的也要以拯救天下为己任。等到经历了人生的风雨,少年的棱角也就磨得差不多了,毕竟理想和现实是有很大区别的。反映到其诗歌创作中就是早期的锋芒毕露与老成的圆滑平庸。
黄庭坚诗歌流传至今的有一千九百多首,其诗歌特点是文人气和书卷气很浓厚,诗中的人文意香格外密集。一方面是所用之物乃人文之物,再者就是他刻意为之,在其他题材也努力发掘其中的人文意蕴。反应文人内心情感的波动,当然,有时则太过了。影响到诗歌的意蕴与深度。
黄庭坚引人瞩目的还有他诗歌中鲜明的艺术个性,文章最忌随人后。黄诗不论长短,往往都包含多层次的意思,章法回旋曲折,绝不平铺

直叙。黄诗运用修辞手段善于出奇制胜。黄诗还有声律奇峭的特点,一是句中音节打破常规,二是律诗中多用拗句,
黄庭坚诗歌具有平淡美的特点。作为苏门中人,他的平淡观有着继承的一面,但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他又体现出开拓的一面。主要体现4个方面。首先,创作主体必须具备不俗的人格修养,此不俗重在内在的超越,其次,在形式技巧上主张至法无法,自然无意的自由境界,再次,在内容上提倡言之有物,发挥诗经必行寄托的风雅传统。最后,尤为重要的是,这三方面均可通过读书贯穿的功夫获得。由于他强调古学,并对学古含有仰慕和超越的心理,使得其平淡观又呈现出自成特色的一面。
被称为黄庭坚体或山谷体,也有奇险生硬不够自然的特点。黄诗在晚年克服了上述特点呈现返璞归真的倾向。达到平淡而山高水深的境界。主张诗歌要有所寄托,要批判现实。更强调诗歌要书写性情,应以道德修养为其根本。学士主张循序渐进,一要多读前人作品其次打破技巧束缚自成一家,黄庭坚崇尚杜诗,重视其思想意义,借鉴杜诗的艺术经验,有点石成金说。其追求卓越,体现宋代诗坛的美学风范,其作诗方式字斟句酌法度竟然便于消防。试论循序渐进,提倡杜诗,卫视人们设计了摆脱窘境的策略。并形成诗歌流派。
总之,相对于苏轼天才式的“纵口而成,自然行文”的平淡观,黄庭坚由于强调学问知识,并且落实到具体的法度,语词,命意等方面,能够示人以学径,因而更具操作性,也更能促进诗人的平民化,从而在宋代诗坛上产生更大的影响,所以,我们认为,黄庭坚的平淡观是

从另一个方面标志着宋代诗学的成熟。
题将军岭壁
太行逶迤野云浮,山城伴月雅景殊,峥嵘岁月人作古,将军领上司令部。娲皇宫游记小题
上古神人辞仙阙,作客山城缥缈峰,遥望人间风光好,抟土造人锦上花。题清泉古刹
斜径入山端,古刹云上浮,清泉万年澈,暮鼓千年钟。题黄花洞
料峭未去山城,春意已临石窟,洞天别有风景,烂漫黄花满径。题南天门
万级石阶通天,幽木郁郁掩门,回首呼伴何处,已然身在云端。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1492874f242336c1eb95e6d.html

《黄庭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