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初中物理八下《7.5摩擦力》word教案 (2)

发布时间:2020-10-15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五节 摩擦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3、知道摩擦力在生活实际中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的研究
2、学习从实验探究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生活中的摩擦力原理的应用 教学难点:摩擦力的大小的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探究、小组合作、讨论、生活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介绍视频:拔河比赛。问:要想获胜,有什么技巧吗?
2、衣服拉链拉动不灵活了,可以采用什么办法使它更灵活呢?(实物) 3、一把锁锈了,生活中一般怎么办才能打开呢?(实物)
4、两个同学争抢一支钢笔,用力握住和不用力握。比较。为什么呢?(学生上台表演) 注意:只设问,不解决。
等等事例,都与发生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有关。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摩擦力。 二、滑动摩擦力
学生探究活动:把手压在桌面上向前推,在推的过程中,你的手有什么样的感觉? 下面我们用这个实验来研究这种力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发生相对滑动时,会受到阻碍他运动的力,在两个物体接触面之间会产生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提出问题: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作用点在什么地方?方向指向哪儿? 2、摩擦力的作用点在物体表面上,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小车在桌面上向右运动时,桌面对小车的摩擦力向左。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呢?(提出问题)
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粗糙程度、压力、接触面的面积、重力、速度、…… 滑动摩擦力可能跟这些因素有关,要研究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研究?
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有关,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积无关。 结论:滑动摩擦力大小和速度大小无关。
板书: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的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一定范围内,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无关。 三、滚动摩擦力
演示:在桌面上滚动一只篮球,很快听下来。
师问:球在桌面上运动了一段距离,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定义: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滚动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叫滚动摩擦(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做滚动摩擦力。 四、静摩擦力
师:了解了滑动摩擦、滚动摩擦后,我们大家先来看老师做这样一个实验:平木板放一木块,慢慢倾斜木版,木块保持相对静止,没有滑下来,为什么呢?
师讲事例:生活中的静摩擦力 手握杯子、步行鞋子与地面、传输带(投影) 师问:生活中的大家还遇到哪些静摩擦力的现象 生答:公交车上,把手与手之间、鞋子与地面之间、…… 五、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增大有益摩擦 ①增大压力 ②使接触面粗糙 ③用滑动代替滚动 2、减小有害摩擦



①减小压力 ②使接触面变光滑 ③用滚动代替滑动 ④使接触面彼此地分开 六、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

7.1 《力》
【教材分析】
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验)——分析——概括”。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用具】
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力
通过这几幅图“人 弹簧 起重机重物 压路机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 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让学生举事例说明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速度大小改变 ②运动方向改变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 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四、力的示意图
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
1、在物理学中,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该越长。有时还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旁边用数值和单位标出力的大小。 例题加练习
2、画力的示意图步骤: 1.确定受力物体; 2.找出作用点; 3.出受力方向 ; 4.画出带箭头的线段; 5.标出数值和单位;
6.检查同一图若有两个及两个的力时,保证力越大,线段越长; 五、力的相互作用 1、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体验,当你手拍桌子时,手会疼,用船浆用力推岸,船就会离岸而去,在交通事故中,汽车撞断路边的栏杆的同时,车子本身也会“受伤”。这说明了什么? 手会疼,说明桌子对手施加了作用力; 船会离岸而去,说明河岸对船桨施加了作用力; 车子会“受伤”,说明车子受到了墙对它的作用力。

总结: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时,乙物体对甲物体同时也施力。因此,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应用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现象或应用? 师生共同列举:跑步、划船、游泳等;
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③力的作用是相互的;④如何使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

让学生回想气球游戏,找一位同学用本节课所学知识来解释气球会飞出去的原因。教师总结。同时说明火箭发射升空、喷气式飞机飞行也是利用这一原理。 布置作业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设计
7.1
一、力的概念 1.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单位:牛顿,简称牛(N 二、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三、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四、力的示意图 五、力的相互作用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6f0b687a5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f0.html

《教科初中物理八下《7.5摩擦力》word教案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