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意识

发布时间:2021-01-01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学段:初中 学科:语文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意识


卫辉市第九中学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意识
卫辉市第九中学 郝素君
内容摘要:学生的阅读意识在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占据决定性地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培养他们的自主精神。其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其次,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提高学生阅读学生的阅读意识在阅读能力形成过程中占据决定性地位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重鉴赏意识培养,引导学生学会圈点批注,认真品味词语,体味语境。另外,培养学生的涵养意识也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只有做好这几方面的问题,才能最终把阅读意识转变为阅读能力,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学习。 关键词:阅读教学 阅读意识 主意体识 问题意识 鉴赏意识 涵养意
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往往失之于章法、程序。换句话说,人们似乎过分强调了“能力”这一结果,而忽视或淡化了对学生进行阅读意识的培养,还没有意识到学生读的“意识”在能力形成过程中所.....占据的决定性地位。我认为,学生的阅读意识不强,是制约当前哲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能力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但必须以意识为前提,以习惯作保证,离开了二者的养成,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其中意识的培养是最关键的一环。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意识? 一、主体意识


所谓主体意识,是指学生从心理上认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且要力求自己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克服学习中的各种疑难的一种思想观念。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阅读教学效果的优劣。当前,阅读教学表现出的一种普遍现象:一方面是,学生的依赖性强,而自主精神差,学生习惯于老师要求怎样就怎样,而不懂得自己应当是学习的主体。另一方面是:学生“自主而自动”的主体意识又时常受到教师不正确方法的冲击和遏止。因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就难免发生扭曲变形。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首先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参与性。二是要导之以法,培养自主精神。强调自主,并非不要教师的诱导点拨而放任自流。如果阅读教学能在教师适时适当的点拨下让学生不断领悟,并且能对学生的好的学习方法加以肯定和鼓励,那么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越来越强,其主体作用就会发挥得更好。学生在不断地品尝到成功乐趣的过程中,其依赖性会逐步被克服,其“自求研索,自求解决”的本领也会相应地得到提高。第三,要鼓励求异,培养创造性。阅读教学最忌古板保守,课堂上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形:教师正讲着,忽然有学生对所讲的内容提出一种新的见解,出乎教师意料。这时,对教师来说有两种选择:一是斥责学生出风头,对其挖苦一番;二是组织大家讨论,看这种见解是否正确,若言之有理自圆其说则肯定,若失之片面或错误,则予以纠正。很明显,第二种做法是正确的。阅读教学中,我们应爱护并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发展其求异思维。


二、问题意识
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四方面的。教师教为了不教,如何使学生自己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主体,应是教学最高目标。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设计能引起每个学生思索的问题,使学生在新知识生长点上找问题,也就是要在实现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面对一篇材料,可能会有一大堆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这就要求老师做到两点:一是要“牵一发而动全身”即能从一堆问题中精选出一两个最有价值的问题,来带动其它问题的解决。 二是使教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富有层次节奏,犹如吃核桃一样引导学生逐渐探求结论。
其次:用教师强烈的问题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要使学生有好问的习惯,教师首先必须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根据学生的实际,为学生作出示范,启发学生体会老师是如何提问题的,并在平时逐步教给学生在学习中寻找问题的方法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处处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在老师一再抛出问题的感染下,他们除了设法寻求问题的答案之外,肯定也会去思考老师是从那方面提出问题的,慢慢地他们就会逐渐具备问什么,怎么问,为什么问的能力。
再次: 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在课堂的互动中,教师应积极地看,积极地听,不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言语表扬,而且还要用微笑、

注视、点头、肯定等手势以及关怀性的接触等方式进行鼓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应及时处理,允许出错,允许改正。鼓励学生求新求异,特别要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 三、鉴赏意识
鉴赏,就是鉴别欣赏,或者说是玩味,是阅读的更高境界。鉴赏意识就是对阅读材料鉴别、欣赏的思想观念,它包括对作品的辨析、评注、认识、理解、欣赏、扬弃等心理因素。其实质是对作品的感知品味和领悟。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学生当阅读能力水平完全可以从其鉴赏水平上加以判定。要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必须注意鉴赏意识的培养,鉴赏意识和鉴赏能力的增强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语感。
如何培养学生鉴赏意识?从内容上看,大自文章的风格流派、想内容、艺术手法、结构布局,小到字词标点、语句语段。从操作方法上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引导学生学会“圈点批注”,认真品味词语。语文教材中的一些篇章都是脍灸人口的名篇,其用词俱是匠心独运,千锤百炼。语文课中的阅读教学就是要抓住这些极富表现力的词语仔细品味,认真体会,培养学生词语品评的能力。
二是引导学生多揣摩,体味语境。古人云:“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叶老也曾说:“一篇好文章只读一遍未必能理解得

透,必须多揣摩。”这“涵泳”“揣摩”的功夫也就是品味鉴赏。例如:《雷雨》的教学中,这真是一群强盗!(走至周萍面前)你是萍…………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句台词看似平凡,但实则是侍萍内心感情的迸发,如不结合语境体味,那独特的表现力,微妙的感情就难以体会到。假如我们进入戏剧的角色置身于作者所营造的语境中,台词的底蕴、内涵便可挖掘出来。“萍”字表达了侍萍终于认出分离30年的亲生儿子的激动心情;后面的那个“萍”字是对周家两代人对她侮辱的控诉、抗争;而中间那个字是两种思想感情的过渡。此时,爱与恨交织,侍萍满腹心酸,欲言又止。
三是引导学生多比较,鉴赏离不开比较,在比较中欣赏作品,同存异,或存同求异,可调动学生研读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把握知识规律,提高认识的深刻性和思维的敏锐性。例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苏轼词乱石穿空一版本又作乱石崩云惊涛拍岸一版本又作惊涛裂岸教学中便可把崩云”“裂岸引入课堂中辨识,进行比较,品评其优劣是非,可收到良好的鉴赏效果。
四、涵养意识
思维涵养意识,是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通过学习人物的思想,悟作品的思想内涵,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不断提高自身思想道德修养水平的思想观念。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重要渠道是阅读教学,为完成大纲规定的德育渗透任务,阅读教学很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涵养意识”,之所以这样说,原因有两个:一是从接受心理角度说,学生对某一种思

想观点的认可完全是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如果学生从心理上予以排斥,再好的说教也丝毫不起作用。二是从思想品格的形成角度来说,严重思想观点要成为学生性格中的一部分,总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潜移默化的“内化”过程。不论是直接地从教师那儿接受还是间接地从书本中获得,学生总是要与周围的人物、社会现实生活作一番比较印证,才决定认同与否。
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涵养意识”,必须处理好四种关系:一是师生关系,教师首先应当成为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榜样”。二是德育与智育的关系,达到两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三是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关系,教师在进行课堂德育渗透的同时更应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四是课文思想内容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关系。以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与课文中的人物、事件或思想观点作对比,以发展的眼光做辩证的分析,吸取、肯定健康的正确的东西,抛弃、否定低俗的错误的东西。
这样,久而久之,学生的涵养意识和水平就会日益得到加强。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6e73b7dfc8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e2.html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意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