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发布时间:2019-01-22 18:55:0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顾城: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顾城
  
  写诗功力深厚不但新诗了得还精于写旧体诗及创作寓言
  
  故事
  
  诗,顾城是朦胧诗主要代表人物。
  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顾城
  人的生命里有一种能量,它使你不安宁。说它是欲望也行,幻想也行,妄想也行,总之它不可能停下来,它需要一个表达形式。这个形式可能是革命,也可能是爱情;可能是搬一块石头,也可能是写一首诗。只要这个形式和生命力里的这个能量吻合了,就有了一个完美的过程。
  一个彻底诚实的人是从不面对选择的,那条路永远会清楚无二地呈现在你面前,这和你的憧憬无关,就像你是一棵苹果树,你憧憬结橘子,但是你还是诚实地结出苹果一样。
  西方爱情是强烈开放的花朵,东方爱情是两朵花之间微妙的芳香。
  
  自由并不是你不知道干什么好,也不是你干什么都可以不坐牢;自由是你清楚无疑你要干什么,不装蒜,不矫揉造作,无论什么功利结果,会不会坐牢或者送死,都不在话下了。对于惶惑不知道干什么的人来说,自由是不存在的;对于瞻前顾后、患得患失的人来说,自由是不可及的。
  一个人,生活可以变得好,也可以变得坏;可以活得久,也可以活得不久;可以做一个艺术家,也可以锯木头,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有一点,就是他不能面目全非,他不能变成一个鬼,他不能说鬼话、说谎言,他不能在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觉得不堪入目。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
  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里你都在命中。
  贾宝玉是真性情,鲁智深也是真性情;鲁智深一句唱词儿赤条条来去无牵挂,贾宝玉眼泪就下来了,顿时就有了感觉。可是你让贾宝玉抡个棍子去打,那无疑是找死。他们爱好不同,性情很不一样,但是呢,都是真性情,它就通了。
  我到了新西兰一个小岛上,把身体交给了劳动。四年之后,有一天,我忽然看见黑色的鸟停在月亮里,树上的花早就开了,红花已经落了满地。这时候我才感到我从文化中间、文字中间走了出来。万物清清楚楚地呈现在你的心里,一阵风吹过,鸟就开始叫了,树就开始响了。这个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在你生命美丽的时候,世界才是美丽的。
  拓展:
  
  顾城的人物经历
  
  顾城,原籍上海,1956924日生于北京。
  1968年,即12岁时辍学养猪。文革前即开始写诗。
  1969年随父顾工下放山东广北一部队农场。
  1973年开始学画,并进入社会性作品写作阶段。
  1974年回京在厂桥街道做过搬运工、 锯木工、借调编辑等。《北京文艺》、《山东文艺》、《少年文艺》等报刊零星发表作品。
  1977年重新开始写作,在《蒲公英》小报
  
  发表诗作后在诗歌
  
  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并成为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
  1980年初所在单位解体,失去工作,从此过漂游生活。后辞职隐居激流岛。
  1982年加入北京市作家协会。
  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75月应邀赴德国参加明斯特国际诗歌节,随后开始周游西欧和北欧诸国,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后定居新西兰。
  1988年赴新西兰,讲授中国古典文学
  
  ,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加入新西兰国籍并辞职隐居激流岛。
  1992年重访欧美并创作。获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创作年金,在德国写作。
  1993年,又获德国伯尔创作基金,在德国写作。
  1993108日于新西兰所居岛因为离婚与其妻谢烨发生冲突,谢烨受伤倒地,过程成谜,顾城随即自杀,谢烨于其死后数小时不治。
  顾城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
  家庭悲剧
  1979年顾城和谢烨(195874-1993108)在火车上邂逅,为了追求谢烨,顾城赶到上海,天天躺在谢烨家门前木箱子里。198385日在上海与谢烨结婚。1986年参加北京市作协在昌平举办的新诗潮研讨会,结识北京大学中文系女学生李英(19641-201418)1988年顾城夫妻前往新西兰激流岛定居,生有一子木耳,顾城不能容忍小孩夺走妻子对他的爱,谢烨只好将小孩寄养在朋友家中。19907月李英成为第三者,谢烨竟能容忍三人世界。19931月迫于生计问题,顾城在西班牙、荷兰、罗马尼亚等国家讲学。是年3月李英和英国情人约翰离开激流岛,顾城为此大受打击,写下遗书,多次自杀未遂。
  199310月,谢烨收拾行装,准备由奥克兰前往德国,在前往奥克兰的码头被顾城劝回家,顾城在新西兰激流岛寓所与谢烨发生争执,在冲突中谢烨受伤倒地,顾城随即自缢身亡,谢烨在送医院途中死去。顾城杀妻的过程成谜。媒体报道称顾城用斧头杀妻,并称一个儿童已向新西兰警方作证,事发当天他看到顾城躲在顾乡家前面的小径,等约好的谢烨下车往顾乡家走去时,顾城持斧头从背后砍杀了她。199310月《文汇报》。而依据顾乡(顾城之姐)在《顾城最后的十四天》所说,斧头根本就是不相关的偶然在场物件,没有丝毫血迹,与案件无关,谢烨也仅仅是在额头上有个不注意就看不到的小伤口而已。
  因此对顾城杀妻衍生出两种说法,一是蓄意谋杀,二是误伤。
  文学创作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
  
  诗人。与舒婷的 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 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 找光明。经历过文革的一代青年,对顾城的这两句诗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的朦胧诗,是当时激动人心的思想、文学解放潮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代新诗革新的起点。在顾城冥寿50周岁的前一年,四卷本的顾城文学系列首卷――《顾城文选·别有天地》由北方文艺出版社出版。
  据此次顾城文学系列策划人刘曦强介绍,此套四卷本将延续至次年9月出完,整套文选由顾城之城网站站主江晓敏和顾城胞姐顾乡联合编选并注释。总计150多万字的散文
  
  体作品,囊括了顾城旅居海外的1992年至1993年这一创作高峰期的作品,有望展示一个全面而立体的顾城。
  顾城之城站主江晓敏是浙江温岭一所中学的高三语文老师,她于1993年阅读了诗集《海篮》开始接触顾城的诗,“1994年读《诗探索》上面顾城的朋友文昕写的《最后的顾城》,读到顾城铸脚印那个段落
  
  的那一刻,我就深深地喜欢上顾城了。后来读了几乎能搜集到的顾城的所有资料。
  顾城早期的《生命幻想曲》 《分别的海》和后期的《颂歌世界是树木游泳的力量》都让江晓敏特别喜欢。她用概括了顾城为人的最大特点,自然纯净则是她心目中顾城诗歌的最大特 点,他的诗不是做出来的,而是从心间流出来的。读他的诗时,你忘掉了自己是人,你一会儿是瓢虫,一会儿是河流,一会儿又是石头,这是另一层面上的 ’”。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顾城,分享顾城优美的诗句
  
  ,江晓敏于1999年创办了顾城之城网站。
  然而,也有不少当年的诗友,如今却不愿再重新面对顾城
  关于他的事儿,我不想发表任何意见,一位当年颇有影响力的朦胧派诗人以此拒绝受访。另一位当年和未出国前的顾城有过比较多的交往的诗人,则宣称正忙着写一部文化散文书稿而无暇评说旧友。
  朦胧诗阵地《今天》的编辑徐晓在今年年初出版的著作《半生为人》中,对北岛、芒克等诗人有浓墨重彩的回忆,但谈起顾城却没有太多的印象,当时编他的诗主要是北岛,我也只是在公开场合见过他几次而已。
  多数诗友的不愿置评,或许有众多不同的复杂原因。但顾城真的就是这样给人一种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感觉。
  姐姐顾乡比顾城大两岁两个月零三天,顾城在她印象中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爱凑热闹。顾城不到一岁时就会走路,他那 时干得最多的事,是走到离地不高的大穿衣镜前,对着镜子看自己上了幼儿园的顾城还是不爱凑热闹,每次顾乡去接他时,也就不在玩闹一起的孩子群中 找他,他热衷躲在一边看树或者看蚂蚁。
  顾乡回忆,从小博览群书的顾城,一次为了安慰受欺负的同学居然给人家讲起了《三国演义》的故事,并得到了故事的雅号。但同学们围拢着想听他讲时,还是不容易听到他讲故事,因为他不习惯被围在中间但是他又是想讲的,也很想有人听。
  在渴望与外界交流和退回内心的心理拉锯中,顾城只好寻求姐姐当他一个人的听众,姐姐没空听时,无奈之下他就进了别的屋子,隔着床一个人对着墙讲起来
  及至文革的风浪裹挟一切,顾城还是独自在烈日下、在落叶中、在寒风里走,在古城墙上拾一枚旧币,在荒草中间找蚂蚱、蜣螂高音喇叭、滚滚人流、漫天传单,对他如无一般。他嘲笑我(顾乡),痛恨我,不许我去参加集体、社会活动,认定那些事情都很无聊,而我的同学都很庸俗。
  这个活在自己一个人的城堡里的顾城,给人印象最深的、最常见的装束,是戴一顶高高的帽子。19926月在荷兰演讲时是这样,199212月在德国演讲时也是这样。一顶高高的帽子,在诗人的国度里,又何尝不是一顶想像中的王冠呢?他又何尝不是他自己的?顾城后来和妻子谢烨在新西兰激流岛上养鸡种菜的生活也颇有独立王国、自给自足的意味。
  在北京电影
  
  学院教授崔卫平眼 里,顾城是个比较胆小的人,不是一个爱说话的人,是一个比较退却、喜欢坐在后面的人。崔卫平教授肯定顾城在朦胧诗派中贡献是相当大的,但对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进行了质疑―――“声称环境黑暗而自己光明这种表述是一个任性的表达。一个人不能意识到自己身上阴影的存在、 不自警是可怕的在观照社会时,也要反思自己
  《今天》杂志的重要成员刘自立,对白话是否能写诗表示了根本性的质疑,因此对朦胧诗的整体评价都不太高,他觉得,顾城只是其中一员,也不比别人高明。
  刘 自立是在不认识顾城的时候看过顾城的诗,觉得他像个小孩儿在写诗,又有老小孩儿的成熟,但不是大人写诗。刘自 立认为,顾城的创作,一是比较注重寓意和象征,较少考虑诗歌的音乐性;二是带有某种童话色彩,有所谓顽童性格―――是对文革僵硬的思维模式的反 拨,但这种反抗方式,是以一种孩子的方式完成的。因此,顽童到最后也容易失控,这和他的诗歌的不足、人格缺陷以及与社会沟通的中断,都有联系。刘 自立认为,顾城试图用散文体语言赋予他的诗歌以神秘感和宗教主义,但事实上,寻找光明相信未来,并不新鲜。
  顾城是我国现当代诗歌史上唯一一位童话诗人。他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宣布自己是被幻想妈妈宠坏的孩子/我任性,这一句描述了他自己的一生:任由自己的想法,固执地编织自己的梦,这是顾城的执着,也是他的魅力。在纷繁、肮脏的成人世界里,顾城情愿闭上眼,世界就与我无关了。他甘愿守住的是他自己心中的世界,他要集合起星星、紫云英和 蝈蝈的队伍,向着没有污染的远方出发顾城认为诗是理想之树上,闪耀的雨滴,他要用心中的纯银,铸一把钥匙,去开启天国的门,去表现纯净的 。这种诗观,建立在这样的信念之上:现实世界的不可弥合的分裂,不和谐的痛苦将在诗观中得到解决,以实现人的心灵的绝对自由。这追求在未经涉世的 孩子的眼中和未经人类涉足的大自然中流露出来。《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采用儿童视角,在儿童的理想里改造着成人世界。顾城此诗里的孩童形象如清新的风,敲 击着成人世界的污尘。他在用稚气的理想拯救天地,他要在大地上画满窗子/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悲凉又崇高,非常圣洁。这很有力量,一语 洞悉了大世界的斑驳。而用孩子般的梦想,诉说这一切更具震撼,比成人的呐喊更振耳发聩。北岛呐 喊着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时,顾城却在执着的画着笨拙的自由,他让小河快乐,让长满淡淡的茸毛的丘陵相爱,让每一阵 静静的春天的激动/都成为一朵小花的生日,他没有诅咒黑暗,而是把自由和光明搬进诗中,就像一场暴风雨后,一切都非常平静,世间甚至没有一星尘埃飘动, 受了洗礼般,世界变得干净,心也不染风尘。在西方文学中也经常有这样的艺术形象。在一群污七八糟的人寰世界里,会出现一个非常无辜的小孩子。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浮士德博士》 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小天使,他帮助陷入绝望的音乐家莱维屈恩创作出辉煌的音乐。这个小天使是希望,是一个亮点来平衡这个世界当中所有人的罪。顾城用未涉 世的孩童的眼和心灵感受着成人世界,构建着自己的童话家园。在国外接受采访时,他曾专门对童话作过解释,他特别强调这个是李贽童心说,指未被污染的本心,而不是指儿童幼稚的心,因此他的诗中住着不会流泪的眼睛天空和属于天空的羽毛和树叶淡绿的夜晚和苹果,它们拥有像彩色蜡笔那样美丽的时刻。
  顾城总是戴着一顶用裤腿改造成的帽子,他为什么戴帽子按照他的解释是为了避免尘世间污染了他思想,引用谌赫的话:
  因为他的灵魂告诉我们,他的诗歌告诉我们,他眼中的世界,总会蒙上了一层薄薄的灰尘,而他的高洁却是与生俱来的。那顶帽子,让他远离了世界,也亲近了世界。
  自杀
  顾城和谢烨原本是非常相爱的,顾城爱谢烨好像爱一个女神一样。但后来很不幸地,英儿介入了他们的感情。
  顾城和英儿,谢烨在一个诗会认识。诗会上朦胧诗被砸得很厉害,但当时英儿力挺顾城。顾城和谢烨很感激,大家关系很好。
  谢烨对于顾城很骄傲,对英儿讲了关于顾城的很多事,顾城的脾气,爱好等等。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这些话英儿都记住了,而且对顾城投其所好,后来顾城对英儿说:我们两个是天生一样的,而谢烨是我后天改造的。这话谢烨也听见了,她表面上没反映,但心肯定给伤透了。
  为了追求他的自由王国,顾城和谢烨去了激流岛。这时候英儿已经和刘湛秋在一起了。却同时和顾城保持着联系。奇怪的是谢烨并没有阻拦,而且在一旁促成这件事。
  刘湛秋也知道英儿此去投奔的是顾城,但他并没想过英儿会成为顾城的情人。原因之一是他很自信,觉得顾城一个毛头小伙子怎么能和他比?原因之二是他相信顾城的人品,不可能趁人之危。
  抛开知识分子,罗曼蒂克,这三个人的关系和现实中的凡人没什么两样,只是更走极端了吧。顾城也许浪漫地想象世外桃源,但是英儿和谢烨却都是很现实的。
  曾经有人问英儿为什么离开了,谢烨回答,名不正则言不顺嘛。
  对于顾城来说,他认为他和英儿的感情仅限于精神层面。他在岛上等着英儿和他一起建立一个精神家园。没有想到,来到他面前的竟然是个物质女孩。
  英儿和顾城情人关系的开始,英儿采取了主动。据谢烨回忆,洗澡的时候英儿指定让顾城送毛巾。顾城不敢送让谢烨送。谢烨就笑着说人家让你送你就去送呗。英儿的意思,在这里可想而知。后来她居然说她的初次是顾城奸,实在是刘湛秋也不能相信的弥天大谎。
  顾城和英儿在一起之后,被英儿吸引。至于被吸引原因,可以参看《英儿》。其实顾城在性方面是很胆怯的(同时可以证明顾城奸英儿不可能)。顾城和谢烨在这方面也并不和谐。谢烨在性方面态度也比较排斥。所以也许是英儿在这方面给了他惊喜。
  谢烨和顾城的孩子小木耳被送了人。因为顾城觉得木耳是个男孩,不能进入他幻想的女儿国。而且小孩子的哭叫让他无法工作,他不喜欢这个孩子。
  但后来顾城给木耳的文章中,说他会在没人看见的时候偷偷对木耳好。他没有办法解决人伦亲情和他幻想的王国的矛盾。
  谢烨带顾城去了德国,期间英儿跟着一个叫老头的跑了,还结了婚。这是没有爱情的婚姻,完全为了绿卡。顾城特别痛苦。这个时候,谢烨和一个叫大鱼的德国朋友(也是中国人)给顾城出主意,让顾城把英儿杀死,然后自杀。同时谢烨和大鱼还帮顾城买凶器。顾城很感激他们。
  为了报答谢烨,顾城想把他们的故事写成一本书,叫《英儿》。书主要是突出谢烨的高贵和容忍。在书完成后,顾城打算和书里写的一样自杀。顾城自己洋洋得意地说:我如果和书里写的一样自杀,书肯定可以热卖。他想通过这本书给谢烨留一笔钱。
  后来书写完了,但并不是谢烨想要的样子,谢烨觉得里面的英儿被美化了。所以很不高兴。更可怕的是,书写完了,顾城竟然不想自杀了。
  据顾城自己说,有天晚上,他看到了在月光下的小木耳。顿时心里明亮了。他决定放弃自己的理想王国,接回小木耳,过正常人的日子。他对小木耳说:我要你带我回家
  他激动地把他的心情告诉谢烨,但谢烨却冷冷地说:一切都已经晚了。
  谢烨已经受够了顾城,她决定接受德国那个叫大鱼的朋友。本来计划等顾城自杀后,大鱼也和他老婆离婚,她们一起生活。但如果顾城不死,这个计划就被破坏了。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83c5db8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9.html

《顾城:一个人应该活得是自己并且干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