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到 北师大版

发布时间:2020-08-12 19:18:5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秋天到》 教学设计

学目标

  1.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看图||看懂图意。

  2.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初步认识自然段。

  3.认识4个偏旁||学会6个生字。

  4.练习用“秋天”、“一会儿”口头造句。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词义。

  2.初步认识自然段。

  3.识字、写字。

难点:

用“秋天”、“一会儿”练习说话。

  教具准备

  图片||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继续学习观察图画的方法||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初步认识自然段。

  ()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看懂图意。

  ()认识自然段。

  三、教学过程

  ()检查复习。

  1.读汉字:天子上下来一大南飞儿人

  2.读带调韵母:

  3.读三拼音节:

  ()学习新课。

  1.读课题||板书课题:看图学文7秋天到了

  师述:前面我们学习看图学词句||是通过看图||理解句义、词义。现在我们要开始学习看图学文了。这种类型的课文是由生动的图画和说明图意的短文组成的。我们学习的时候||要做到图文结合||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读懂句子和理解词义。

  今天我们学的课题是“秋天到了”。我们一起看到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了哪些变化。

  2.指导看图。按由下到上的顺序观察图画。(出示图画)

  (1)看看地上有些什么?(小草||黄叶)

  ①地上的黄叶是从什么地方来的?(从树上飘落下来的)

  ②叶子为什么会从树上飘落下来?(秋天到了||树叶变黄了||就从树上飘落下来)

  师述:天气凉了||树木为了保持自己身体里的水分养分||度过寒冷的冬天||就把叶子脱落下来了。

  (2)看看天空怎么样了?

  (3)天上有什么?(天上有一群大雁排成一字往南飞)

  (4)谁能看图说说秋天到了||大自然有些什么变化?

  ①自己练习||同桌说。

  ②指名说。(三四个)大家评议。有不完整的地方教师给以补充。

  3.初读课文。

  (1)认识自然段。

  师述:一篇课文往往是由几自然段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个自然段。自然段是一种段的表现形式||在第1句话的前面空两格||也就是两个字的位置||这样的段就叫做自然段。

  现在我们找找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是怎样找到的?

  (2)初读课文||要求能读准字音||读出完整句||不顿词、断句。

  ①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②分自然段练习朗读。

  a.读读第1自然段||看看这个自然段表述的图画上的哪一部分。(学生带着问题||看图自己练读。指名读)

  b.读第2自然段。(同前)

  (3)指名读全课。(23)

  (4)指导学生在自然段前标出序号。教师检查||订正。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图文结合||从图入手||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的一些特征。

  ()读懂每句话||用“秋天”、“一会儿”练习口头造句。

  ()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

  ()学习用“秋天”、“一会儿”口头造句。

  ()背诵课文。

  三、教学过程

  ()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1.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问: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课文里哪些地方讲秋天到了?

  2.学习第1自然段||教师范读后提问。

  (1)1自然段由几句话组成的?每句话讲了什么?(读第1自然段课文||思考问题)自己练习||指名回答问题。(12)板书: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

  (2)“一片片叶子”和“一片叶”有什么不同?(很多片||一片)

  (3)说“一片叶子”落下来行不行?为什么?

  (4)树叶从哪儿落下来?

  (5)说说这个自然段介绍了秋天的哪些特征?(天气凉了||树叶黄了||落下来了)

  (6)谁能读出这几个特征来?

  师述:这个自然段一共三句话。先说天气凉了||接着讲由于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最后讲由于树叶黄了||所以“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三句话之间联系得很紧密。(7)我们练习背背这个自然段。

  ①读时想: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些什么?这几句话是怎样联系起来的?边读边思考这几个问题||背书就容易了。

  ②自己练读。

  ③指名试背。评议以表扬为主。

  2.学习第2自然段。

  (1)看图读第2自然段||说说这个自然段描写的是图画的哪一部分。

  (2)这段话共有几句话?

  (3)读第1句话||讲讲“那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表示程度深||也就是特别的意思)

  板书:天空蓝高

  ①读出天特别蓝||特别高的意思||读第1句。(学生自练||指名读)

  ②天空又蓝又高||也是秋天的特征之一。

  (4)读第2||间:这句讲什么?

  ①大雁南飞与秋天有什么关系呢?(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

  ②这句话里告诉我们大雁怎样飞的呢?(大雁飞的时候总是成群结队的||由头雁带领大家飞行||排队飞行是为了减少空气的阻力)

  板书:大雁往南飞一会儿人字一字

  ③“一会儿”是什么意思?(“一会儿”表示时间不长)

  ④读一读句子||教师重点指导“一会儿……一会儿……”的读法||这句话表示大雁飞行时||两种队形经常的短时间内互相变换。这两个“一会儿”在读的时候||要连得紧一些。(学生自练||读熟||指名读)

  ⑤这个自然段的两句话里描述了几个秋天的特征?都是什么?

  ⑥谁能看着板书试着背背这个自然段。

  板书:天空:蓝高

  大雁:往南飞一会儿一会儿

  ⑦自己练背||指名背。

  3.学习第3自然段。

  (1)这个自然段几句话?说的是什么?看看图||读读课文||再回答。

  (2)“啊!”这句话表示什么?师述:“啊!”表示明白了。从以上描绘图画内容的自然段中知道了这些自然界事物的变化都是因为秋天来了。用这两句话总结了全文。问:你还从哪些地方知道秋天到了?

  ()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

  指名读||齐读。教师评议、指导。

  ()巩固练习||出示黑板||做课后习题。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认识4个新偏旁:(禾木旁)、刂(立刀旁)、人(人字头)、宀(宝盖儿)

  ()学会6个生字:秋、到、气、会、个、字。

  ()能在田字格中规范书写生字。

  ()练习用“一会儿”、“秋天”口头造句。

  ()继续练习背诵课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口头造句。

  ()识字、写字。

  三、教学过程

  ()检查复习。

  指名朗读课文。(12)

  ()认识新偏旁。

  1.||禾木旁。板书“禾”、“”||问:禾苗的禾做偏旁时笔画有什么变化?(5笔捺改为点)跟教师一起读两遍。

  2.||立刀旁。

  教师板书“刂”||问:立刀旁由几笔组成?是怎样组成的?(两笔组成||第一笔短竖||第二笔竖钩)跟教师读两遍。

  3.“人”字做偏旁名称是“人字头”。

  4.||宝盖儿。

  (1)教师板书“宀”||告诉学生这个偏旁叫“宝盖儿”||让学生读两遍。

  (2)“宝盖儿”由几笔组成的?应该怎样记住?一笔点()||二笔左点()||三笔横钩()

  5.指板书让学生读两遍后||指名读。

  ()学习新字。

  1.识记“秋”。

  (1)我们学的这课课题是什么?

  qi&

  板书:秋||拼读音节。

  (2)谁有最好的办法记住“秋”?(用偏旁加熟字的办法记住秋。qi&||左右结构||左边禾木旁||右边“火”字||一共9||秋天的秋)

  让学生用上边的办法自己口述两遍。

  (3)用“秋”口头组词语。

  秋天秋风秋雨收秋秋季

  2.识记“到”。

  (1)这课书的课题“秋天到了”||我们学习“到”字。

  教师板书:到||让学生练习拼读。

  (2)识记字形。

  “到”字不好记||聪明的同学一定能想出办法||比一比谁的办法好。

  ①偏旁加笔画加熟字。

  ②偏旁加旧字去笔画。(“去”字去掉上面“”字是“”)

  ③同学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你们看“到”字的左下部是“土”字吗?和“土”字有什么不一样?(是“土”字||“土”字做为一个字的部件||放在字的左下方时||把第三笔横改为提“”)(3)书空练习。口述内容同“秋”。

  (4)口头组词语。

  来到到达等到迟到

  3.识记“气”。

  (1)秋天的天气怎么样?(天气凉了)

  教师板书:气||让学生拼读。

  (2)识记方法。这个字我们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数笔画的方法||即按笔顺笔画记字形)

  记法是:一笔小撇()||二笔横(?)||三笔横()||四笔横折小弯钩()

  (3)书空练习。(同“秋”)

  (4)口头组词语。

  天气气候生气气味气球

  4.识记“会”。

  (1)大雁往南飞时||队形有什么变化?(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

  (2)教师板书:会||拼读音节。

  (3)“会”是什么结构的字?把你们记住字形办法说一说。(上下结构||上面人字头||下面白云的“云”字)

  (4)口头组词语。

  一会儿开会学会会议会客

  5.自学“个”字。

  6.识记“字”。

  (1)教师板书字||问学生能不能拼读?为什么?

  (2)方法:启发学生自学||指名说。(上下结构||上面宝盖儿||下面儿子的“子”一共6||人字的“字”)

  (3)口头组词语。

  人字大字写字识字字帖字典

  7.巩固字形和读音。教师指黑板||让同学读。(顺读、混读)

  ()指导书写。

  1.||启发学生自学。

  (1)整体位置||左窄右宽||“火”字过竖中线。四边与边线距离相等。

  (2)看准每一笔位置。

  第一笔平撇占左上格下角。第二笔横压横中线||第三笔竖从撇中起笔直写下来||距边线三分之一处收笔||头要圆。第四笔斜撇||从横竖交叉点起笔||到距边线三分之一处收笔||有尖。第五笔点||点在横竖交叉处下面。第六笔点||点在横竖中线交叉处(中心点)。第七笔竖撇||从竖中线右边与第一笔撇对齐起笔||撇过竖中线||到第三笔竖旁收笔||有尖。第八笔小撇||从横中线上交于第五笔点起笔||撇过横中线。第九笔捺||对齐第六笔点起笔||捺到右中格中间顿笔写捺脚。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2.||启发学生自己观察整体与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到”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各占什么位置?

  (2)左边上半部占什么位置||第一笔应写在什么地方?下半部占什么位置?右边小竖写在什么地方?竖钩呢?

  (3)教师带写||学生仿写字头。

  3.||启发学生自己看田字格字帖||找准位置。

  教师范写。第一笔小撇写在左上格对角线上||第二笔横写在上半格上间靠上。第三笔短横写在第一横和横中线中间。第四笔横折小弯钩||压横中线起笔||到右上格的左下角顿笔写折||向左弯一点儿后||向右下格写小弯钩。

  4.||启发学生自学。

  提示||上面人字头||撇、捺都压竖中线起笔||到横中线收笔。下面“云”字二横||在横中线的上、下各写一横。

  5.||人字头与“会”相同。

  6.||指导学生找准位置。

  (1)整体位置||上紧下松。

  (2)部件位置||宝盖儿写在上半格中间。“子”字大横压横中线。

  ()指导口头造句。

  1.指导用“秋天”口头造句。

  (1)读句子:秋天到了。问:秋天怎么样了?(秋天到了)

  (2)用“秋天”这个词语练习说话||要想秋天怎么样了?这个“怎么样”是和秋天有关系的事。如:秋天||菊花开了。因为菊花只有秋天才开||代表了秋天的特征。如果“怎么样”说的是在哪个季节都能做的事||就不对了。例如:秋天||我写完作业了。这个句子中的后半句和秋天没有关系||没有表现出秋天的特征。

  (3)请同学们说说秋天怎么样了?你想出什么与秋天有关系的事了?

  启发学生想的范围大一些||如大自然的变化||农业方面的收获等。

  (4)练习口头造句||先自己练说||再指名说。(尽量不要雷同)

  2.指导用“一会儿”口头造句。

  (1)读课文中原句。

  (2)用“一会儿”练习说话||要写在很短的时间里做的事。如:课下||我和同学们做了一会儿游戏。

  (3)说说都有什么事情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进行。

  (4)用“一会儿”练习说话。

  ()练习背诵。

  1.用填空形式练习背诵。

  7秋天到了

  天气()()。树叶()()。一()()叶子()()()落下来。天空那么()||那么()。一()大雁往()||一会儿()()()()||一会儿()()()()字。

  啊!秋天()()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2.按板书背诵课文。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天气树叶一片片叶子天空一群大雁一会儿……一会儿啊秋天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3.分自然段练习背诵。

  4.全课背诵。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a5c9f1747b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1.html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秋天到 北师大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