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内容

发布时间:2021-02-10 02:52:2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内容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如 何过庆贺这个节日, 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 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下面是出 guo 为您带来的“我们的节 日春节手抄报内容”,希望您喜欢 ! 请点击出 guo() 查看。

守岁

基本含义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 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 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 ; 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 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 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 是春节的习俗之一。

守岁最早在西晋就有记载,百姓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 在日本、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受中国的影响,均有除夕守岁之 说。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 这在魏晋时期就有记载。 除夕晚上, 与家老小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这是炎黄子孙至今仍 很重视的年俗。待第一声鸡啼之后,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均着 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然后走亲串友,相互道贺祝 福。此时的神州大地,处处闪光溢彩,从初一到十五,人们一直沉浸 在欢乐、祥和、文明的节日气氛中。

守岁

习俗介绍 在这“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晚上,家人团圆,欢聚一 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茶点瓜果放满一桌。大年摆供,苹果一大盘 是少不了的,这叫作“平平安安”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 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 不完,还吃昔年粮的意思。 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 北京俗话叫“二米子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 银满盆”的“金银饭”。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 都是 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 春来早,吃柿饼事事如意 吃杏仁幸福 人,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除夕之夜,一 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也有的俗户人家推牌九,掷骰子,赌 梭哈,打麻将,喧哗笑闹之声汇成了除夕欢乐的高潮。通宵守夜,象 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守岁

传说

传说一 在河北省沧州一带,年年夏历腊月,家家户户都从二十三这天 一直忙到三十。三十晚上还要熬夜,叫做“守岁”。这个风俗,跟灶 王奶奶有关。

玉皇大帝的小女儿贤惠善良,很同情天下的穷人。她偷偷地爱 上了一个给人家烧火做饭的穷小伙子。 玉皇知道后十分恼怒, 就把小 女儿打下凡间跟着穷小伙子受罪。王母娘娘同情女儿,从中讲情,玉 皇才勉强地给穷小伙封了个“灶王的职位”。穷小伙成了家家户户的 “灶王爷”,玉皇的小女儿自然就成了“灶王奶奶”了。

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就常常以回娘家探亲为名,从天上 带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东西回来分给穷百姓们。玉皇本来就嫌 弃穷女婿和小女儿,又听说小女儿从天上往回带东西,非常生气,就 规定只准他们每年腊月二十三日回天宫一趟,其余时间不准回天了。

第二年,眼看快过年了,可是穷百姓们还是缺这少那的,有的 连锅盖都揭不开了。灶王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腊月二十三到了, 她打算回娘家去给穷百姓们要点吃的东西回来。 可是,自己家里连点 面星星也没有了,路上没干粮咋办哪 ?百姓们知道后,就你凑一把我 凑一把地弄了些面,烙了两张饼,给灶王奶奶带着上路了。

灶王奶奶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讲了人间苦情,可玉皇大帝不 但不同情,还嫌女儿带回一身穷气,让她当晚就回去。灶王奶奶气得 立即就要走,转念一想,不行,两手空空回去怎么向百姓们交待呀 再说,也不能便宜了狠心的父亲。这时,正好王母娘娘也过来相留, 她便顺势说:“俺不走了,明天扎把扫帚带回去扫扫穷气。”

二十四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扎扫帚, 玉皇来催她快回去。 她说: “催啥哩,眼看要过年了,家里没有豆腐,明日俺要拐豆腐哩。”

二十五这天,灶王奶奶正在切豆腐,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 她说:“催啥哩,明天俺还要割肉哩 !

二十六这天,灶王奶奶刚割了肉,玉皇再次催她快回去。 她说:

“催啥哩,家里穷得连只鸡都养不起,明天俺还要杀鸡哩 ! ” 二十七这天,灶王奶奶正在杀鸡,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 说:“催啥哩,路上带点干粮,明天俺还要发面蒸馒头哩 ! ” 二十八这天,灶王奶奶正蒸馒头,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回去。她 说:“催啥哩,过年要喝喜酒,明天俺还要去打酒哩 ! ” 二十九这天,灶王奶奶刚打酒回来, 玉皇又来催她快点儿回去。 她说:“催啥哩,俺们一年到头连顿饺子都吃不上,明天俺还要包饺 子哩!

三十这天,灶王奶奶正包饺子,玉皇大帝大动肝火,要她今日 必须回去。灶王奶奶准备的东西差不多了,就没有多说话,只是舍不 得离开王母娘娘,一直捱到天黑才离开天宫。这天夜里,家家户户都 没有睡觉,等着灶王奶奶回来。

人们一看灶王奶奶回来了,还带回好多过年的好东西,就都点 起香火、纸码、鞭炮迎接灶王奶奶。这时候,正是除夕夜的五更天。

人们为了纪念灶王奶奶,不忘她的恩德,夏历每年的腊月二十 三要祭灶,三十夜里不睡觉, 叫做“守岁”。也有叫做“熬百岁” 的。 这是为了等着迎接贤惠善良的灶王奶奶从天上回到人间来。 这一习俗 一直流传至今。

春节民谣 忙年歌为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汉族传统民间儿童歌谣。又称 其为过年谣。 忙年歌通过童谣的方式, 完整的描绘了各地汉族民间的 春节习俗。如广为传唱的民谣曰: "二十三,祭灶官; 二十四,扫房日;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 二十七,杀只鸡 ;二十;大初一儿, 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 从民谣中可以知道辛勤劳作了一年的百姓对过 年的期待和对来年幸福生活的美好展望。

民谣

" 二十三,祭灶官 ; 二十四,扫房子 ; 二十五,磨豆腐 ; 二十六, 去割肉;二十七,杀只鸡;二十八,蒸枣花; 二十九,去打酒; 年三十儿, 捏造鼻儿饺子); 大初一儿,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

北京歌谣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 腊八粥,喝几天,哩 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冻豆腐; 二十 六,去买肉 ; 二十七,宰公鸡 ; 二十八,把面发 ; 二十九,蒸馒头 ; 三十 晚上熬一宿 ; 初一、初二满街走。”

太原的《避债谣》

“二十三,保证还 ; 二十四,我发誓 ; 二十五,找老姑 ; 二十六, 找老舅 ; 二十七,不要急 ; 二十八,再想法 ; 二十九,明天有 ; 三十不见 面,初一碰见拱拱手。”

豫东民谣

“二十六,蒸馒头; 二十七,洗一洗; 二十八,贴年画,二十九, 门上瞅; 年三十,吃饺子”。

内容仅供参考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c6bf5d0a0e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d8.html

《我们的节日春节手抄报内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