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平衡与协调训练

发布时间:2018-12-07 07:07:56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第七 平衡与协调训练

第一节 概述

平衡和协调都属于运动功能的范畴。许多疾病都会导致平衡和协调功能障碍,最常见的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小儿脑瘫、脊髓损伤,帕金森病或帕金森综合症,其他如骨科疾病、外周神经系统疾病等也会影响平衡与协调功能。临床上如果发现平衡功能和协调功能出现障碍,要对其进行积极的治疗,而治疗方法应是综合性的,除了针对病因进行药物或手术等治疗外,最为直接有效的治疗就是进行平衡功能训练和协调功能的训练。要更好的掌握平衡功能训练和协调功能训练的方法,首先要对平衡和协调的定义、分类、维持机制和评定方法等知识有所了解。

平衡

(一) 平衡的定义与分类

1.定义 平衡( balance, equilibrium )在力学上是指物体所受到来自各个方向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使物体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即牛顿第一定律)。人体平衡比自然界物体的平衡复杂得多,平衡在临床上是指身体所处的一种姿势状态,并能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一种能力。

2.分类 人体平衡可以分为以下两大类。

1 静态平衡:指的是人体或人体某一部位处于某种特定的姿势,例如坐或站等姿势时保持稳定的状态。

2 动态平衡:包括两个方面:①自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在进行各种自主运动,例如由坐到站或由站到坐等各种姿势间的转换运动时,能重新获得稳定状态的能力。②动态平衡:指的是人体对外界干扰,例如推、拉等产生反应、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

3.平衡反应 指当平衡状态改变时,机体恢复原有平衡或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包括反应时间和运动时间。反应时间是指从平衡状态的改变到出现可见运动的时间;运动时间是指从出现可见运动到动作完成、建立新平衡的时间。

平衡反应使人体不论在卧位、坐位、站立位均能保持稳定的状态或姿势,是一种自主反应,受大脑皮层控制,属于高级水平的发育性反应。人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有意识的训练,以提高或改善平衡能力,例如体操、技巧等项目的运动员,或舞蹈杂技演员的平衡能力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各种原因引起平衡能力受损后,通过积极的治疗和平衡训练,可以使平衡功能得到改善或恢复。

4.平衡反应形成规律 通常在出生6个月时形成俯卧位平衡反应,7 8个月形成仰卧位和坐位平衡反应,9 12个月形成蹲起反应,12 21个月形成站立反应。

5.特殊平衡反应 除了一般的平衡反应之外,尚有2种特殊平衡反应。

1)保护性伸展反应:是指当身体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原支撑点时,身体所发生的一种平衡反应,表现为上肢和/或下肢伸展,其作用在于支持身体,防止摔倒。

2)跨步及跳跃反应:是指当外力使身体偏离支撑点或在意外情况下,为了避免摔倒或受到损伤,身体顺着外力的方向快速跨出一步,以改变支撑点,建立新平衡的过程,其作用是通过重新获取新的平衡,来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二) 平衡的维持机制

为了保持平衡,人体重心(center of gravity, COG)必须垂直地落在支撑面(base of support)的范围内。支撑面是指人体在各种体位下(卧、坐、站立、行走)所依靠的接触面。站立时的支撑面为包括两足底在内的两足之间的面积。支撑面的大小影响身体平衡。当身体的重心落在支撑面内,人体就保持平衡,反之,重心落在支撑面之外时就失去平衡。一般认为,保持人体平衡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而前庭系统、视觉调节系统、身体本体感觉系统、大脑平衡反射调节、小脑共济协调系统以及肌群的力量在人体平衡功能的维持上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感觉输入 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视觉、躯体觉、前庭觉的传入来感知站立时身体所的处置和与地球引力及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适当的感觉输入,特别是躯体、前庭和视觉信息对平衡的维持和调节具有前馈(feed forward)和反馈(feedback)的作用。

1)视觉系统:由视网膜所收集到的信息经过视觉通路传入到视中枢,提供了周围环境及身体运动和方向的信息。在视觉环境静止不动的情况下视觉系统能准确感受环境中物体的运动以及眼睛和头部的视空间定位。如果躯体感觉受到干扰或破坏,此时身体直立的平衡状态主要是通过视觉系统。视觉系统通过颈部肌肉的收缩使头部保持向上直立的位置和保持水平视线来使身体保持或恢复到原来的直立位,从而获得新的平衡。如果去除或阻断视觉输入(如闭眼、戴眼罩或在黑暗的环境中),此时,姿势的稳定性要比睁眼站立时显著下降。这也是视觉障碍者或老年人出现平衡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2)躯体感觉:与平衡维持有关的躯体感觉包括皮肤感觉(触、压觉)和本体感觉。在维持身体平衡和姿势的过程中,与支撑面相接触的皮肤的触觉、压觉感受器向大脑皮质传递有关体重的分布情况和身体重心的位置;分布于肌肉、关节及肌腱等处的本体感受器(属于螺旋状感觉神经末梢)收集随支持面而变化的信息(如面积、硬度、稳定性以及表面平整度等而出现的有关身体各部位的空间定位和运动方向),经深感觉传导通路向上传递。正常人站立在固定的支撑面上时,足底皮肤的触觉、压力觉和踝关节的本体感觉输入起主导作用,当足底皮肤和下肢本体感觉输入完全消失时(如外周神经病变),人体失去了感受支持面情况的能力,姿势的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需要其它感觉特别是视觉系统的输入。如果此时闭目站立,由于同时失去了躯体和视觉的感觉输入,身体出现倾斜、摇晃,并容易摔倒。

3)前庭系统:包括三个半规管,感知人体角加速度运动,椭圆囊、球囊(耳石器)感知的瞬时直线加速运动及与直线重力加速有关的头部位置改变的信息,经中脑的第四对颅神经(滑车神经)进人脑干。头部的旋转刺激了前庭系统中两个感受器。其一为半规管内的壶腹嵴(运动位置感受器),能感受头部在三维空间中的运动角加(减)速度变化而引起的刺激。其二为前庭迷路内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感受静止时的地心引力和直线加(减)速度的变化引起的刺激。在躯体感觉和视觉系统正常的情况下,前庭冲动在控制人体重心位置上的作用很小。只有当躯体感觉和视觉信息输入均不存在(被阻断)或输入不准确发生冲突时,前庭系统的感觉输入在维持平衡的过程中才变得至关重要。

2.中枢整合 三种感觉信息输入在包括脊髓、前庭核、内侧纵束、脑干网状结构、小脑及大脑皮层等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加工,并形成产生运动的方案。当体位或姿势变化时,为了判断人体重心的准确位置和支持面情况,中枢神经系统将三种感觉信息进行整合,迅速判断何种感觉所提供的信息是有用的,何种感觉所提供的信息是相互冲突的,从中选择出那些提供准确定位信息的感觉输入,放弃错误的感觉输入。

3.运动控制(输出) 中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下达运动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式控制姿势变化,将身体重心调整回到原来的范围内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当平衡发生变化时,人体可以通过三种调节机制或姿势性协同运动模式来应变,包括踝调节、髋调节及跨步调节机制。

1)踝调节(ankle strategy):是指人体站在一个比较坚固和较大的支持面上, 受到一个较小的外界干扰(如较小的推力) 时,身体重心以踝关节为轴进行前后转动或摆动(类似钟摆运动),以调整重心,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2)髋调节(hip strategy):正常人站立在较小的支持面上(小于双足面积) ,受到一个较大的外界干扰时,稳定性明显降低,身体前后摆动幅度增大。为了减少身体摆动使重心重新回到双足的范围内,人体通过髋关节的屈伸活动来调整身体重心和保持平衡。

3)跨步调节(stepping strategy):当外力干扰过大,使身体的摇动进一步增加,重心超出其稳定极限,髋调节机制不能应答平衡的变化时,人体启动跨步调节机制,自动地向用力方向快速跨出或跳跃一步,来重新建立身体重心支撑点,为身体重新确定稳定站立的支持面,避免摔倒。

此外,前庭神经系统,内侧纵束向头部投射影响眼肌运动,经前庭脊髓通路向尾端投射维持躯干和下肢肌肉兴奋性,经γ运动纤维传出的冲动调整梭内肌纤维的紧张性;而经运动纤维发放的冲动调整骨骼肌的收缩,使骨骼肌保持适当的肌张力,能支撑身体并能抗重力运动,但又不会阻碍运动。交互神经支配或抑制可以使人体能保持身体某些部位的稳定,同时有选择性地运动身体的其他部位,产生适宜的运动,完成大脑所制定的运动方案,其中静态平衡需要肌肉的等长运动,动态平衡需要肌肉的等张运动。上述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结果,使得人体保持平衡或使自己处于一种稳定的状态。

(三) 平衡的评定

包括主观评定和客观评定两个方面。主观评定以观察和量表为主,客观评定主要是指平衡测试仪评定。

1.观察法:观察坐、站和行走等过程中的平衡状态。

2.量表法:虽然属于主观评定,但由于不需要专门的设备,评定简单,应用方便,临床仍普遍使用。信度和效度较好的量表主要有Berg平衡量表 ( Berg Balance Scale )Tinnetti量表 ( Performance-Oriented Assessment of Mobility )以及“站起-走”计时测试 ( the Timed Up & Go test )

3.平衡测试仪: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较快的定量评定平衡能力的一种测试方法,其种类包括Balance Performance Monitor ( BPM ) Balance MasterSmart BalanceEquitest等。平衡测试仪能精确地测量人体重心位置、移动的面积和形态,评定平衡功能障碍或病变的部位和程度,其结果可以保存,不仅可以定量评定平衡功能,还可以明确平衡功能损害的程度和类型,有助于制定治疗和康复措施,评价治疗和康复效果,同时,平衡测试仪本身也可以用作平衡训练,因此,临床应用范围广泛。

平衡的具体评定方法详见本套教材《康复评定学》中有关内容。

、协调

(一)定义

协调 ( coordination ) 是指人体产生平滑、准确、有控制地运动的能力。所完成运动的质量应包括按照一定的方向和节奏,采用适当的力量和速度,达到准确的目标等几个方面。协调与平衡密切相关。协调功能障碍又称为共济失调(dystaxia)

(二)分类

小脑、脊髓、和锥体外系共同参与而完成精确的协调运动,因此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部位不同而将共济失调分为以下三个类型:小脑性共济失调、大脑性共济失调和感觉性共济失调。

1.小脑性共济失调 小脑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其主要功能是维持身体的平衡、调节肌张力和随意运动,因此小脑的损伤除了出现平衡功能障碍外,还可出现共济失调。共济失调是小脑病变的主要症状,急性小脑病变(如脑卒中、炎症)因无代偿,临床症状较慢性病变更为明显。小脑半球损害导致同侧肢体的共济失调。患者由于对运动的速度、力量和距离的控制障碍而产生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上肢较重,动作愈接近目标震颤愈明显,并有快速及轮替运动异常,字愈写愈大(大写症);在下肢则表现为行走时的酩酊步态。

2.大脑性共济失调 额桥束和颞枕桥束是大脑额、颞、枕叶与小脑半球的联系纤维,其病变可引起共济失调,但较小脑病变的症状轻。可包括以下几种类型:

1)额叶性共济失调:见于额叶或额桥小脑束病变。表现类似小脑性共济失调,如平衡障碍、步态不稳、对侧肢体共济失调,肌张力增高、键反射亢进和出现病理征,伴额叶症状如精神症状、强握反射等。

2)顶叶性共济失调:对侧肢体出现不同程度共济失调,闭眼时明显,深感觉障碍不明显或呈一过性。

3)颞叶性共济失调:较轻,表现一过性平衡障碍,早期不易发现。

3.感觉性共济失调:脊髓后索的病变会造成深感觉障碍,从而引起感觉性共济失调。此类患者的协调障碍主要表现为站立不稳,行走时迈步不知远近,落脚不知深浅,踩棉花感,并需要视觉补偿,常目视地面行走,在黑暗处则难以行走。检查时会发现震动觉、关节位置觉缺失,闭目难立(Romberg)征阳性。

(三) 协调的维持机制

简单来说,保持人体协调与平衡一样,也需要三个环节的参与:感觉输入,中枢整合,运动控制。但与平衡有所不同,协调的感觉输入主要包括视觉和本体感觉,而前庭觉所起的作用不大;中枢的整合作用依靠大脑反射调节和小脑共济协调系统,其中小脑的协调系统起了更为重要的作用,小脑的损伤除了出现平衡功能障碍外,还可出现共济失调;运动控制要依靠肌群的力量。

以上三个环节共同作用,就可以保证协调功能的正常,无论哪一个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协调功能障碍的产生。

(四) 协调的评定

主要是观察被测试对象,在完成指定的动作中有无异常。主要包括指鼻试验、指-指试验、轮替试验、食指对指试验、拇指对指试验、握拳试验、拍膝试验、跟--胫试验、旋转试验和拍地试验等。这些试验主要观察动作的完成是否直接、精确,时间是否正常,在动作的完成过程中有无辩距不良、震颤或僵硬,增加速度或闭眼时有无异常。评定时还需要注意共济失调是一侧性或双侧性,什么部位最明显(头、躯干、上肢、下肢),睁眼、闭眼有无差别。

协调的具体评定方法详见本套教材《康复评定学》中有关内容。

(金冬梅)


第二节 平衡功能训练

平衡训练方法比较多,掌握了这些方法,才能针对性地训练具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而在训练前,熟悉平衡的影响因素和训练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一、 平衡的影响因素

(一)平衡的维持机制对平衡功能的影响

1.与平衡有关的感觉的作用 视觉、本体感觉、前庭感觉与平衡有重要关系。正常在睁眼时控制平衡以本体感觉和视觉为主,反应灵敏,而在闭目时则需依靠前庭感觉,但反应不如躯体感觉、视觉灵敏。

2.与平衡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 主要有牵张反射、不随意运动和随意运动三个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功能下降,则平衡功能下降。

(二)重心和支撑面对平衡功能的影响

1重心 经过人体重心所作的垂线,必须落在支撑面之上才有可能保持平衡,否则将不利于平衡。重心越低,越容易保持平衡,重心越高,越难保持平衡。平衡状态的优劣,可用重心与支撑面中心的连线同经过支撑面中心所作的垂线所形成的夹角的大小来评定,此夹角越小,平衡越佳,反之则越差。

2支撑面 人坐位时与接触物之间的面积或站立时两足之间的面积为支撑面积,支撑面大、硬、平整时利于保持平衡,小、软、不平时则不利于平衡。

(三)人体应付姿势变化的对策 当姿势变化危及平衡时,体应付的对策有一定的规律。

1.踝对策 当人站在地毯上时,如突然有人向后拉地毯,则身体将有向前倾倒的倾向。此时站在地毯上的人将通过腓肠肌、腘绳肌和骶棘肌的收缩使身体向后以免失去平衡,此时头、躯干成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环节以踝为轴向后摆动。以上反应即为踝对策。

2.髋对策 让受试者站在一根窄的横梁上,即支撑面变小,且不能与全足底接触,此时若后移横梁,为避免失去平衡,受试者将伸直下肢,以髋关节为轴屈髋、前倾躯干,这种依靠髋活动的对策称为髋对策。

3.迈步对策 以站在地毯上的人为例,如有人向后拉地毯的幅度过大,站立者将向前扑倒时,此时踝关节已不能克服,只得主动迈出一步以免失去平衡,此为迈步对策。

二、平衡训练原则

(一)循序渐进

1支撑面由大到小 训练时支撑面积逐渐由大变小,即从最稳定的体位逐步过渡到最不稳定的体位。开始时可以在支撑面积较大或使用辅助器具较多的体位进行训练,当患者的稳定性提高后,则减小支撑面积或减少辅助器具的使用。例如,开始时进行坐位训练,再逐步过渡至站位,站位训练时两足之间距离逐渐变小至并足,然后单足站立再到足尖站立,逐渐增加平衡训练的难度。开始训练时除了支撑面由大变小外,还应由硬而平整的支撑面逐步过渡到软而不平整的支撑面下进行。例如,开始时在治疗床上进行训练,平衡功能改善后,过渡到软垫上和治疗球上训练。

2.重心由低到高 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站立位,这样重心由低到高,逐渐增加平衡训练的难度。

3从睁眼到闭眼 视觉对平衡功能有补偿作用,因而开始训练时可在睁眼状态下进行,当平衡功能改善后,可增加训练难度,在闭眼状态下进行。

4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 首先恢复患者保持静态平衡的能力,即能独自坐或独自站。

静态平衡需要肌肉的等长收缩,因此,可以通过训练维持坐或站立的躯干肌肉保持一定的肌张力来达到静态平衡。当患者具有良好的静态平衡能力之后,再训练动态平衡。

动态平衡需要肌肉的等张收缩。在动态平衡的训练过程中,要先训练他动态平衡,即当患者能保持独自坐或独自站立时,治疗人员从前面、后面、侧面或在对角线的方向上推或拉患者,将患者被动地向各个方向推动,使其失去静态平衡的状态,以诱发其平衡反应,然后让患者回到平衡的位置上。他动态平衡训练中要掌握好力度,逐渐加大,以防出现意外。

当患者对他动态平衡有较好的反应后,最后训练自动态平衡。即让患者在坐位和站立位上完成各种主动或功能性活动,活动范围由小到大。

5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 平衡反应的训练可在床、椅、地面等稳定的支撑面上,也可在摇板、摇椅、滚筒、大体操球等活动的支撑面上。一般先在稳定的支撑面上,后在活动的支撑面上。为增加难度,可在训练中增加上肢、下肢和躯干的扭动等。

(二)综合训练

存在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往往同时具有肌力、肌张力、关节活动度或步态等异常,如果是脑卒中或脑外伤的患者还可能存在认知、言语等功能障碍,因此,在平衡训练同时,也要进行肌力、言语、认知、步态等综合性训练,如此也能促进平衡功能的改善,促进患者各项功能的恢复。

(三)注意安全 训练平衡功能的原则是在监护下,先将患者被动地向各个方向移动到失衡或接近失衡的点上,然后让他自行返回中位或平衡的位置上。训练中要注意从前面、后面、侧面或在对角线的方向上推或拉患者,让他达到或接近失衡点;要密切监控以防出现意外,但不能扶牢患者,否则患者因无需做出反应而失去效果;一定要让患者有安全感,否则因害怕而诱发全身痉挛出现联合反应,加重病理模式。

总而言之,在注意安全性的前提下,因人而异,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复杂性,逐步改善平衡功能。

三、平衡训练方法

平衡训练时,一般先从卧位(如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开始。因为卧位的支撑面最大,最稳定,患者比较容易掌握平衡技巧。逐渐过渡到最不稳定的体位(如站立位)。训练顺序为:仰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站立位。其中对于截瘫的患者,主要训练体位是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站立位,而对于偏瘫患者则主要训练体位是仰卧位坐位站立位。不论在什么体位下训练,首先需要控制头部的稳定,其次是颈部和躯干肌肉的协同收缩,来保持躯干的稳定性

平衡训练方法按不同的因素可以分为不同的种类。按患者的体位可以分为卧位、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训练、肘膝跪位训练、双膝跪位训练、半跪位训练、坐位训练、站立位训练;按是否借助器械如平衡板、训练球或平衡仪等可以分为徒手平衡训练和借助器械平衡训练;按患者保持平衡的能力可分为静态平衡训练、自动态平衡训练和他动态平衡训练;按患者的疾病类型可以分为脑卒中或脑外伤患者的平衡训练、脊髓损伤患者的平衡训练、帕金森综合症患者的平衡训练等等。具体训练方法按体位顺序叙述如下。

(一) 仰卧位

此种体位下的平衡训练主要适合于偏瘫患者。平衡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躯干的平衡训练,所采用的训练方法是桥式运动。

1.桥式运动的目的:是训练腰背肌和提高骨盆的控制能力,诱发下肢分离运动,缓解躯干及下肢的痉挛,提高躯干肌肌力和平衡能力。故应鼓励病人于病情稳定后尽早进行桥式运动。

2.桥式运动的方法:病人仰卧位,双手放于体侧,或双手交叉组指相握,胸前上举,注意患手大拇指放在最上面,以对抗拇指的内收和屈曲,下肢屈曲支撑于床面,患者将臀部抬离床面,尽量抬高,即完成伸髋、屈膝、足平踏于床面的动作。因完成此动作时,人体呈拱桥状,故而得名“桥式运动”。双侧下肢同时完成此动作为双桥运动,单侧下肢完成此动作为单桥运动(8-12)

3.桥式运动的训练方法:当病人不能主动完成抬臀动作时,可给以适当的帮助。治疗师可将一只手放在患者的患膝上,然后向前下方拉压膝关节,另一只手拍打患侧臀部,刺激臀肌收缩,帮助患髋伸展(8-3)。在进行桥式运动时,病人两足间的距离越大,伸髋时保持屈膝所需的分离性运动成分就越多。随着病人控制能力的改善,可逐渐调整桥式运动的难度,如由双桥运动过渡到单桥运动。

(二)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

此种训练体位主要适合截瘫患者,是上肢和肩部的强化训练及持拐步行前的准备训练。

1.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体重,保持静态平衡。开始时保持的时间较短,随着平衡功能的逐渐改善,保持时间达到30min后,则可以再进行动态平衡训练。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体重,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的肩部。训练开始时推动的力要小,使患者失去静态平衡的状态,又能够在干扰后恢复到平衡的状态,然后逐渐增加推动的力度和范围(8-4)

3.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体重,自己向各个方向活动并保持平衡。

(三)肘膝跪位

此种训练体位同样主要适合截瘫患者,也适用于运动失调症和帕金森综合症等具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

1.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肘膝跪位,由肘部和膝部作为体重支撑点,在此体位下保持平衡。保持时间如果达到30min,再进行动态平衡训练。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肘膝跪位,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推动的力度和幅度逐渐由小到大。

3.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肘膝跪位。

1)整体活动:患者自己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活动身体并保持平衡,也可上、下活动躯干并保持平衡。

2)肢体活动:然后可指示患者将一侧上肢或下肢抬起并保持平衡,随着稳定性的增强,再将一侧上肢和另一侧下肢同时抬起并保持平衡,如此逐渐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复杂性。

(四)双膝跪位和半跪位

这两种训练体位也主要适合于截瘫患者。双膝跪位平衡掌握后,再进行半跪位平衡训练。

1.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然后保持平衡。静态平衡保持达到30min后,可进行动态平衡训练。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

1)治疗床上训练:患者跪于治疗床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

2)平衡板上训练:患者跪于平衡板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由于平衡板会随着患者身体的倾斜而出现翘动,从而提供了一个活动的支持面,增加了训练的难度。

3.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

1)向各个方向活动:患者自己向各个方向活动身体,然后保持平衡。

2)抛接球训练:治疗师在患者的各个方向向患者抛球,患者接到球后,再抛给治疗师,如此反复。抛球的距离和力度可逐渐加大,以增加训练难度。

无论是患者自己活动,还是抛接球训练,都可以先在治疗床上进行,然后在平衡板上进行,逐渐增加训练的复杂性。

(五)坐位

对于截瘫的患者,在进行平衡训练时应该由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逐渐到坐位和站位。而对于偏瘫患者则主要是进行坐位和站位的平衡训练。

偏瘫患者早期多由于不能保持躯干的直立而不能保持坐位平衡,截瘫的患者如果躯干肌肉瘫痪或无力也难以保持坐位平衡,还有许多其他疾患如帕金森病等也会引起坐位平衡障碍,这些情况均需要进行坐位平衡训练。坐位平衡训练主要包括长坐位平衡训练和端坐位平衡训练,前者多适用于截瘫患者,后者多适用于偏瘫患者。

1.长坐位平衡训练:临床中患者会根据自身的残疾情况而选用最舒适的坐姿。一般来说截瘫患者多采用长坐位进行平衡功能训练。

1)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长坐位,前方放一面镜子,治疗师于患者的后方,首先辅助患者保持静态平衡,逐渐减少辅助力量,待患者能够独立保持静态平衡30min后,再进行动态平衡训练。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长坐位。

治疗床上训练:患者坐于治疗床上,治疗师向侧方或前、后方推动患者,使患者离开原来的起始位,开始时推动的幅度要小,待患者能够恢复平衡,再加大推动的幅度。

平衡板上训练:患者坐于平衡板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

3)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长坐位。

向各个方向活动:可指示患者向左右或前后等各个方向倾斜,躯干向左右侧屈或旋转,或双上肢从前方或侧方抬起至水平位,或抬起举至头顶,并保持长坐位平衡。当患者能够保持一定时间的平衡,就可以进行下面的训练。

触碰治疗师手中的物体:治疗师位于患者的对面,手拿物体放于患者的正前方、侧前方、正上方、侧上方、正下方、侧下方等不同的方向,让患者来触碰治疗师手中的物体。

抛接球训练:抛球、接球训练可进一步增加患者的平衡能力,也可增加患者双上肢和腹背肌的肌力和耐力。在进行抛接球训练时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向患者抛球,同时可逐渐增加抛球的距离和力度来增加训练的难度(8-5

2.端坐位平衡训练:偏瘫患者多采用端坐位平衡训练。能很好的保持端坐位平衡,才能进行站立位的平衡训练,为步行做好准备。

由于脑卒中的偏瘫患者多年老体弱,突然从卧位坐起,很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出现头晕、恶心、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出冷汗、心动过速、脉搏变弱等,严重的甚至休克。为预防突然体位变化造成的反应,可先进行坐起适应性训练。先将床头摇起30°,开始坐起训练,并维持1530min,观察患者的反应,23天未有明显异常反应者即可增加摇起的角度,一般每次增加15°,如此反复,逐渐将床摇至90°。如病人在坐起时感觉头晕、心率加快、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将床摇平,以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对一般情况良好的患者,可直接利用直立床,调整起立的角度,帮助患者达到站立状态。

当患者经过坐起适应性训练后,则可以进行下面的训练。

1)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端坐位,开始时可辅助患者保持静态平衡,待患者能够独立保持静态平衡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动态平衡训练。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端坐位。

治疗床上训练:患者坐于治疗床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推动的力度逐渐加大,患者能够恢复平衡和维持端坐位。

平衡板上训练:患者坐于治疗板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

训练球上训练:患者坐于训练球上,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因为治疗球支撑体重,是一个活动的而且较软的支撑面,更难保持平衡,从而增加了训练的难度(8-6

3)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端坐位。

向各个方向活动:可指示患者向各个方向活动,侧屈或旋转躯干,或活动上肢的同时保持端坐位平衡。

触碰治疗师手中的物体:治疗师位于患者的对面,手拿物体放于患者的各个方向,让患者来触碰治疗师手中的物体。

抛接球训练:治疗师要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向患者抛球,并逐渐增加抛球的距离和力度。

可以让患者先在治疗床上自己活动、触碰治疗师手中的物体或和治疗师抛接球,平衡功能改善后,再坐在平衡板或治疗球上,在活动的支撑面上训练,增加训练难度,这样有利于平衡功能的进一步改善。

(六)站立位

患者的坐位平衡改善后,就可以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无论是偏瘫、截瘫还是其他情况引起的平衡功能障碍,进行站立位的平衡训练,都是为步行做好准备,并最终达到步行的目的。

1.静态平衡训练:先进行辅助站立训练,然后进行独立站立训练。

1)辅助站立训练:在患者尚不能独立站立时,需首先进行辅助站立训练。

可以由治疗师扶助患者,也可以由患者自己扶助肋木、助行架、手杖或腋杖等,或者患者站于平行杠内扶助步行。

当患者的静态平衡稍微改善后,则可以减少辅助的程度,如由两位治疗师扶助减少为一位治疗师扶助,或由扶助助行架改为扶助四脚拐,由四脚拐再改为三脚拐,再改为单脚拐。

当平衡功能进一步改善,不需要辅助站立后,则开始进行独立站立平衡训练。

2独立站立训练:患者面对镜子保持独立站立位,这样在训练时可以提供视觉反馈,协助调整不正确的姿势。独立站立并可保持平衡达到一定的时间,就可以进行他动态站立平衡训练。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面对镜子保持独立站立位。

1)硬而大的支撑面上训练:患者站在平地上,双足分开较大的距离,有较大的支撑面,利于保持平衡。治疗师站于患者旁边,向不同方向推动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推动的力度和幅度,增加训练的难度。

2)软而小的支撑面上训练:随着平衡功能的改善,可以由硬的支撑面改为小软的支撑面,例如站在气垫上或软的床垫上等等,也可以缩小支撑面,并足站立,或单足站立。然后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使其失横后再恢复平衡。

3)活动的支撑面上训练:可以提供活动的支撑面给患者站立,如平衡板,进一步增加训练的难度。然后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

3.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仍需要面对镜子站立,治疗师站于患者旁边。自动态平衡的训练方法较多,具体如下。

1)向各个方向活动:站立时足保持不动,身体交替向侧方、前方或后方倾斜并保持平衡;身体交替向左右转动并保持平衡。

2)左右侧下肢交替负重:左右侧下肢交替支撑体重,每次保持510秒,治疗师需特别注意监护患者,以免发生跌倒,也需注意矫正不正确的姿势。

3)太极拳运手式训练:可以采用太极拳的运手式进行平衡训练。运手式是身体重心一个连续的前后左右的转移过程,同时又伴随上肢的运动,因而是一个训练平衡的实用方法。

4)触碰治疗师手中的物体:治疗师手拿物体,放于患者的正前方、侧前方、正上方、侧上方、正下方、侧下方等各个方向,让患者来触碰物体。

5)抛接球训练:在进行抛接球训练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向患者抛球,同时可逐渐增加抛球的距离和力度来增加训练的难度。

6)伸手拿物:拿一物体放于地面上距离患者不同的地方,鼓励患者弯腰伸手去拿物体(8-7)

7)平衡测试仪训练:平衡测试仪除了可以用来客观地评定平衡功能,还可以用于平衡功能的训练。训练时,患者双足放在测试仪的测力平台上,在仪器的显示屏上通过不同的图标来显示双足所承担的体重。正常人每侧足承受体重的50%,通过有意识的将体重转移到一侧下肢,可以提高对自动态平衡能力的训练。

在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时,要注意随时纠正患者的站立姿势,防止患膝过伸等异常姿势。

特殊的平衡训练

(一)Frenkel平衡体操训练

Frenkel平衡体操训练是中枢神经系统再学习的训练技术。其训练的主要原则为先简单后复杂、先粗后细、先快后慢、从残疾较轻的一侧开始的系统有序的训练。患者通过视、听、触的代偿强化反馈机制,反复学习和训练基本动作,能熟练掌握后逐渐再学习复杂动作,以不同的协调运动模式,控制重心变化,建立新的平衡。其训练方法如下。

1.卧位 患者平卧于治疗床上,头略高能看到下肢的运动。双下肢轮流伸展、屈曲、上抬及保持平衡悬空位。

2.坐位 患者坐在椅子上,两手握住前面的肋木,两足后移,上身前屈,重心移到足上,起立、坐下、轮流用脚尖点击地面上所画的点等。

3.立位 患者两足分开再靠拢;身体左右、前后晃动;交替单足站立并保持平衡;平衡杆内双手抓握或不抓握扶杆,左右晃动身体保持平衡。

4.步行 患者立位,练习重心移动横走、前进、后退、原地转及双足轮流跨越障碍,走横8字训练等。

5.手运动 指导患者依次从达到小、有节律的用手来指桌上粉笔画的球、拔木钉、抓球等训练。

6.负重 用沙袋做重物或用弹力绷带固定四肢近端关节,以产生阻力感,也可以与其他训练同时进行。

(二)前庭功能训练

前庭主要是感受人体运动时的加速度或减速度。对于前庭功能障碍的患者,其平衡功能的训练方法有其独特性。双侧前庭功能完全丧失的患者或前庭功能障碍合并视觉或本体感觉障碍时,疗效较差。但对部分功能损伤的患者则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改善。

1992Susan等设计了一套提高前庭适应性和在平衡中诱发视觉和本体感觉参与的提高平衡功能的训练,具体方法为:

1患者双足尽可能靠拢,必要时双手或单手扶墙保持平衡,然后左右转头,再单手或双手不扶墙站立,时间逐渐延长并仍保持平衡,双足再靠拢些。

2患者步行,必要时他人给予帮助。

3患者练习在行走中转头。

4患者双足与肩同宽站立,直视前方目标,逐渐使支撑面变窄,即双足间距离缩短至1/2足长,在进行训练时,双眼先断续闭拢,然后闭眼时间逐渐延长,同时,前臂先伸展,然后放置体侧,再交叉于胸前,在进行下一个难度训练之前,每一体位至少保持15s,训练时间总共为5-15min

5患者站立于软垫上,可从站立于硬地板开始,逐渐过渡到在薄地毯、薄枕头或沙发垫上站立。

6患者在行走中转圈练习,从转大圈开始,逐渐变得越来越小,两个方向均应练习。

此外,还可以让患者坐在可以转动的椅子上如电动轮椅,进行前庭旋转训练,具体方法如下:

1.患者坐在可折叠的椅子上,头直立轻靠在椅背上,脚放在踏板上身体放松,并加3条安全绑带,分别绑住患者的胸部、下腰部和脚踝部。通过治疗师控制旋转的速度,使患者被动感受加速度的变化。

2.患者睁眼平躺于转椅上,转椅逆时针加速至180°/s,按治疗师口令进行左右主动转头运动,5min头部运动后,转椅减速停止,休息5min后,患者闭眼,顺时针加速至180°/s,再次做头部左右转动运动,5min后,转移减速停止。

3.患者睁眼坐于转椅上,头与躯干呈90°,转椅逆时针加速至180°/s,按治疗师口令作头前倾运动,共6次,轮椅减速停止,休息5min后,闭眼顺时针加速至180°/s,再作头前倾运动6次,然后轮椅减速停止。

(三)本体感觉训练

本体感觉主要感受关节的位置。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下肢开链运动 不能站立的患者,可在卧位进行双下肢交替屈曲、伸展练习,内收、外展练习等。

2.下肢闭链运动 背部靠墙而立,双足肩宽,保持不动,进行下蹲、站起训练,速度可由慢逐渐加快。

3.平衡板训练 患者站立于平衡板上,进行重心转移训练,速度快慢交替。

4.棉垫上训练 在棉垫上进行重心转移、外力干扰训练、抛接球训练和行走等。棉垫是软的支撑面,因而在棉垫上进行训练平衡,有助于改善本体感觉。

5.复杂行走 练习前进、后退、侧向走、8字走及S型走,绕过障碍物行走,上下楼梯等等。速度需快慢交替。

6.复杂地面上行走 在行走的路线上放置高矮不同的台阶,或硬度不同的小棉垫,或台阶和棉垫交替放置,让患者在上面行走。

五、临床应用

(一)注意事项

在进行平衡训练前,治疗师要明确的注意事项:

1.平衡功能训练适用于具有平衡功能障碍的患者,也适用于正常人群。

2.当患者具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力衰竭、严重感染或严重的痉挛等,则暂不宜进行平衡训练。

3.训练时,治疗师要在患者旁边密切监护,以免发生跌倒;并且在训练中要给患者口令,以提示、指导或鼓励患者完成相应的动作或任务;要让患者面对镜子进行姿势矫正。

4.训练前、训练中和训练疗程结束后,要注意平衡功能评定,以了解存在的问题、制定或修改训练方案。

5.要注意综合训练。平衡训练不是单独进行的,要保持平衡还需要患者有适当的肌力、肌张力和关节活动度等,因此在进行平衡训练的同时,还要进行相关的肌力等其他方面的训练。

(二)偏瘫患者的平衡训练

脑卒中、脑外伤或脑肿瘤等疾病可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偏瘫,对于偏瘫患者,训练体位顺序应为仰卧位→坐位→站立位,具体方法如下。

1仰卧位训练

平衡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躯干的平衡训练,所采用的训练方法是桥式运动;此外可进行重心转移,患者可以向左右、上下移动身体或向左右转动身体。

2.坐位训练

由于脑卒中的偏瘫患者多年老体弱,突然从卧位坐起,很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为预防突然体位变化造成的反应,可先进行坐起适应性训练。当患者经过坐起适应性训练后,则可以进行端坐位平衡训练。

1)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端坐位,开始可辅助患者保持静态平衡,然后再进行动态平衡训练。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端坐位,治疗师对患者进行外力干扰训练,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患者开始可坐于治疗床上,坐于平衡Bobath球上,通过支撑面的改变增加训练难度(8-4)

3)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端坐位,治疗师指示患者向各个方向活动,侧屈或旋转躯干,或活动上肢的同时保持端坐位平衡。还可以进行触碰物体训练和抛接球训练。

3.站立位训练

站立位的平衡训练,是为步行做准备。

1静态平衡训练 先进行辅助站立训练,然后进行独立站立训练。

辅助站立训练:可以由治疗师扶助患者,也可以由患者自己扶助肋木、助行架、手杖或腋杖等,或者患者站于平行杠内扶助步行。当患者的静态平衡稍微改善后,则可以减少辅助的程度

独立站立训练:患者面对镜子保持独立站立位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面对镜子保持独立站立位,治疗师对其进行外力干扰训练。硬而大的支撑面上训练: 如在地面上,并可逐渐缩小两足之间的支撑面积;软而小的支撑面上训练:如气垫或软垫上;活动的支撑面上训练:如平衡板上。

3自动态平衡训练 患者仍需要面对镜子站立,治疗师站于患者旁边。可进行重心转移训练、左右侧下肢交替负重、太极拳云手式训练、触碰物体训练、抛接球训练伸手拿物训练、平衡测试仪训练等等。进行站立位平衡训练时,要注意随时纠正患者的站立姿势,防止患膝过伸等异常姿势。

4Frenkel平衡体操训练 在卧位、坐位和站立位均可以采用Frenkel平衡体操中的动作进行平衡训练。

(三)截瘫患者的平衡训练

脊髓损伤或肿瘤等都可导致患者出现截瘫,截瘫患者主要训练体位是前臂支撑下的俯卧位→肘膝跪位→双膝跪位→半跪位→坐位→站立位。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前臂支撑下俯卧位训练 是上肢和肩部的强化训练及持拐步行前的准备训练。

1静态平衡训练 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体重,保持静态平衡。

2他动态平衡训练 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体重,治疗师向各个方向推动患者的肩部进行外力干扰训练

3自动态平衡训练 患者取俯卧位,前臂支撑上肢体重,自己向各个方向活动并保持平衡。

2肘膝跪位训练 此种训练体位适合截瘫患者运动失调症和帕金森综合症等具有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

1静态平衡训练 患者取肘膝跪位,由肘部和膝部作为体重支撑点,在此体位下保持平衡。

2他动态平衡训练 患者取肘膝跪位,进行外力干扰训练。

3自动态平衡训练 患者取肘膝跪位,进行重心转移训练

整体活动:患者自己向前、后、左、右各个方向活动身体并保持平衡,也可上、下活动躯干并保持平衡。

肢体活动:然后可指示患者将一侧上肢或下肢抬起并保持平衡,随着稳定性的增强,再将一侧上肢和另一侧下肢同时抬起并保持平衡,逐渐增加训练难度和复杂性。

3双膝跪位和半跪位训练

双膝跪位平衡掌握后,再进行半跪位平衡训练。

1静态平衡训练 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然后保持平衡。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双膝跪位或半跪位,先在治疗床上后在平衡板上进行外力干扰训练

3自动态平衡训练 患者取双膝跪位或半跪位,进行重心转移训练或抛接球训练。需注意逐渐改变支撑面增加训练的难度。

4坐位训练 临床中截瘫患者会根据自身的残疾情况而选用最舒适的坐姿一般来说截瘫患者多采用长坐位进行平衡功能训练。

1)静态平衡训练:患者取长坐位,前方放一面镜子,治疗师于患者的后方,首先辅助患者保持静态平衡,逐渐减少辅助力量,患者能够独立保持静态平衡30min后,再进行动态平衡训练。

2)他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长坐位坐于治疗床上,治疗师对其进行外力干扰训练。

3)自动态平衡训练:患者取长坐位。可指示患者进行重心转移训练、触碰物体训练、抛接球训练等。

5站立位训练

截瘫患者的站立位训练和偏瘫患者的基本相同,见前文所述。

(金冬梅)

                                     


第三节 协调功能训练

协调训练强调动作的完成质量,要掌握协调训练方法,需先了解协调的影响因素和协调训练的原则。

、协调的影响因素

1.与协调有关的感觉的作用 视觉、本体感觉与协调有重要关系。视觉对协调功能有补偿作用,本体感觉同样有益于协调的维持。

2.与协调有关的运动控制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的功能越接近正常,则协调功能越接近正常。

3.动作的频率 协调动作的频率越低,越易保持协调,反之,协调动作的频率越高,则越易失去协调性。

4.其他因素 如精神、心理、认知和患者的主动性等。患者有抑郁或焦虑情绪会影响协调训练的效果,认知功能差则训练效果可能不明显,主动性差也会影响训练效果。

、协调训练原则

1.协调训练的目的 是改善动作的质量,即改善完成动作的方向和节奏、力量和速度,以达到准确的目标。

2.其训练的基本原则

1)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先进行简单动作的练习,掌握后,再完成复杂的动作,逐步增加训练的难度和复杂性。

2重复性训练:每个动作都需重复练习,才能起到强化的效果,这种动作才能被大脑记忆,从而促进大脑的功能重组,而进一步改善协调功能。

3)针对性训练:针对具体的协调障碍而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这样更具有目的性。

4)综合性训练:协调训练不是孤立进行的,即在进行针对性训练的同时,也需要进行相关的训练,如改善肌力的训练、改善平衡的训练等等。

、协调训练方法

(一)与平衡功能训练的区别

协调功能训练的方法与平衡功能训练方法基本相同,二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

平衡功能的训练侧重于身体重心的控制,以粗大动作、整体动作训练为主;协调功能训练侧重于动作的灵活性、稳定性和准确性,以肢体远端关节的精细动作、多关节共同运动的控制为主,同时强调动作完成过程的质量,例如在动作的完成是否正确、准确、在完成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肢体的震颤等。协调功能评定的方法如指鼻试验、轮替试验等,这些动作既可以用来进行评定,同时也可以用来进行协调训练。具体的训练方法主要包括轮替动作的练习和定位的方向性动作练习两个方面。

(二) 上肢协调训练

上肢协调训练包括轮替动作练习定位方向性动作练习、节律性动作练习和手眼协调练习

1.轮替动作练习 主要根据关节的活动方向而进行。

1)双上肢交替上举:左、右侧上肢交替举过头顶高度,手臂尽量保持伸直,并逐渐加快练习的速度。

2)双上肢交替摸肩上举:左、右侧上肢交替屈肘、摸同侧肩,然后上举(8-8)

3)双上肢交替前伸:上肢要前伸至水平位,并逐渐加快速度。

4)交替屈肘:双上肢起始位为解剖位,然后左、右侧交替屈肘,手拍同侧肩部。逐渐加快速度。

5)前臂旋前、旋后:肩关节前屈90º,肘伸直,左右侧同时进行前臂旋前、旋后的练习。或一侧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另一侧练习。

6)腕屈伸:双侧同时进行腕屈伸练习,或一侧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另一侧练习。

7)双手交替掌心拍掌背:双手放于胸前,左手掌心拍右手掌背,然后右手掌心拍左手掌背,如此交替进行,逐渐加快速度。

2.方向性动作练习 包括以下的方面

(1)指鼻练习:左、右侧交替以食指指鼻,或一侧以食指指鼻,反复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另一侧练习。

(2)对指练习:双手相应的手指互相触碰,由拇指到小指交替进行;或左手的拇指分别与其余四个手指进行对指,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右手,或双手同时练习。以上练习同样要逐渐加快速度。

(3)指敲桌面:双手同时以五个手指交替敲击桌面,或一侧练习一定时间,再换另一侧练习。

(4)其他:画画,下跳棋等等。

3.节律性动作练习

以上的轮替动作和方向性动作练习过程中,每一个动作练习都需注意节律性,先慢后快反复多次练习,逐步改善协调能力。

4.手眼协调练习

1)插木棒、拔木棒:从大到小、依次将木棒插入孔中,然后再将木棒拔出,反复多次练习。

2)抓物训练:如将小球放在桌子上,让患者抓起,然后放在指定的位置;或者将花生、黄豆等排放在桌子上,让患者抓起放入小碗中。

3)画画或写字:无论画画或写字,开始可以让患者在已有的画上或字上描写,然后在白纸上画或写。

4)下跳棋、拼图或堆积木等:这些作业训练均有助于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三) 下肢协调训练

下肢协调训练包括轮替动作练习、整体动作练习和节律性动作练习

1.轮替动作练习

1)交替屈髋:仰卧于床上,膝关节伸直,左右侧交替屈髋至90º,逐渐加快速度(8-9)

2)交替伸膝:坐于床边,小腿自然下垂,左右侧交替伸膝。

3)坐位交替踏步:坐位时左右侧交替踏步,并逐渐加快速度。

4)拍地练习:足跟触地,脚尖抬起作拍地动作,可以双脚同时或分别做。

2.整体动作练习

1)原地踏步走:踏步的同时双上肢交替摆臂,逐渐加快速度。

2)原地高抬腿跑:高抬腿跑的同时双上肢交替摆臂,逐渐加快速度。

3)其他:跳绳,踢毽子等等。

3.节律性动作练习

同上肢协调训练一样,下肢的轮替动作和整体动作练习过程中,也需注意节律性,先慢后快反复多次练习,逐步改善协调能力。

协调训练开始时均在睁眼的状态下进行,当功能改善后,可根据具体情况,将有些训练项目改为闭眼状态下进行,以增加训练的难度,如:指鼻练习、对指练习等等。

四、临床应用

(一)注意事项 在进行协调功能训练时,治疗师要明确的注意事项:

1.协调功能训练适用于具有协调功能障碍的患者。

2.当患者具有严重的心率失常、心力衰竭、严重感染或严重的痉挛等,则暂不宜训练。

3.训练前、训练中要注意协调功能评定,以了解问题所在,制定或修改训练方案。

4协调功能训练不是孤立进行的,要同时进行相应的肌力训练、平衡功能训练等其他训练。

(二)小脑性共济失调的训练 患者由于对运动的速度、力量和距离的控制障碍而产生辨距不良和意向性震颤,上肢较重,并有快速及轮替运动异常,大写症;在下肢则表现为行走时的酩酊步态。因此具体训练方法如下。

1.上肢协调训练

1轮替动作练习:双上肢交替上举或交替摸肩上举双上肢交替前伸交替屈肘前臂旋前、旋后腕屈伸双手交替掌心拍掌背。动作练习注意节律性,先慢后快。

2)方向性动作练习:指鼻练习对指练习指敲桌面画画下跳棋等。动作练习注意节律性,先慢后快。

3手眼协调:插拔木棒、抓物训练、画画、写字、下跳棋、拼图或堆积木等。这些作业训练均有助于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2.下肢协调训练

1轮替动作交替屈髋交替伸膝坐位交替踏步拍地练习

2整体动作原地踏步走原地高抬腿跑跳绳踢毽子等。

下肢协调训练时也需注意动作的节律性,先慢后快逐渐练习。

训练开始时在睁眼的状态下进行,功能改善后,将有些训练项目改为闭眼状态下进行,如:指鼻练习、对指练习等等。

金冬梅)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9e69237a32d7375a41780cd.html

《第七章 平衡与协调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