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鹧鸪天咏桂花》的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发布时间:2019-01-21 01:36:39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李清照《鹧鸪天咏桂花》的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鹧鸪天·桂花
  
  李清照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注释】
  
  北宋党争期间,诗人和丈夫赵明诚屏居乡里十年之久,这首词写于这段时间。屈原当年作《离骚
  
  》,遍收名花珍卉,以喻君子之美德,唯独桂花不在其列。
  画栏开处用唐人李贺画栏桂树悬秋香诗意。
  (1)试简析第一、二句在全词中的作用。(4分)
  (2)这首词以议论为主,作者借助议论表现了怎样的情怀?试简要概括。(4分)
  3.“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三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感情?
  4.这是一首咏物诗。请简要概括桂花的特点,然后结合诗歌
  
  内容说说它的象征意义。
  5.从题材看,这是一首 词。(1分)
  6.前两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3分)
  7.本词在李清照的词作中独树一帜,除前两句外,全以议论入词。请简要分析后六句作者是怎样展开议论的?(4分)
  8.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桂花形象,试简要赏析(4分)
  9.有人评价这首词风格独特,颇得宋诗之风,即以议论入词,请结合具体的句子
  
  谈谈你的理解。(4分)
  参考答案:
  
  1)(4分)词的第一、二句描写了桂花色淡形柔而香浓的特点,(2分)这样写为后边围绕桂花的品性进行议论做了铺垫。(2分)
  2)(4分)作者认为颜色并不艳丽的桂花是百花中的上品,让梅花嫉妒,令菊花害羞,因为屈原在《离骚》中没有将其收列而为桂花抱屈。(2分)词人借助对桂花的议论,表现了自己清高淡泊、追求高洁品行的情怀。(2分)
  3.运用了拟人、衬托、侧面描写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表达了词人喜爱、赞美桂花的思想感情。
  4.桂花色泽暗淡、轻黄, 秉性柔和、雅致;情怀疏淡,踪迹偏远,香气纯正;朴实无华,具有独特的内在美。桂花是情操高洁、特立独行的君子的象征,又是词人傲视世俗、卓尔不群的正直品格的生动写照。
  5.咏物
  6.前两句是对桂花的直接描写(1分),抓住了桂花色浅体柔、迹远香浓的特点,形神兼备(1分),为下文的议论奠定了基础(1分)。
  7.三四句鲜明地提出观点,不需浅碧深红,桂花自是花中第一流(1分)。五六句用梅花、菊花来衬托桂花的高贵,是中秋之冠(1分)。最后两句借对屈原的抱怨,进一步突出桂花的高洁和高贵(1分)。语言,1分。
  8.这首词刻画了朴素低调的桂花形象。(答出朴素低调”1分)桂花颜色暗淡轻黄,体态轻柔,生长环境迹远,幽静偏僻,香味浓郁。(1分)诗人抒发了对桂花赞美(喜爱)之情(答出赞美喜爱”1分),表达自己淡泊名利,高洁自处的情操(答出淡泊名利,高洁自处”1分)。
  9.词人以议论入词,议论桂花之美。自是花中第一流为第一层议论,是直接赞叹桂花。(1分)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为第二层议论,以”“来衬托桂花,侧面赞美桂花。(1分)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为第三层议论,以嗔怪屈原来间接表达桂花之独特。(1分)三层议论,将自己对桂花的喜爱之情推到极致。(1分)
  【小结】
  
  咏物词一般以咏物抒情为主,绝少议论。但这首词一反传统,以议论入词,又托物抒怀。咏物不乏形象,议论也充满诗意,堪称别开生面。其间或以群花作比,或以梅菊陪衬,或者评论古人,从多层面的议论中,形象地展现了她超尘脱俗的美学观点和对桂花由衷地赞美和崇敬。
  【译文】
  
  色泽暗淡,颜色是轻黄色的桂花体态秉性柔美轻盈,情怀疏淡,足迹幽远,只是把花香留在世上。哪里需要一定是浅绿色或轻红色的花朵才叫美丽呢,(像桂花这样的花),自然是花卉中名列第一的。(与桂花相比),梅花定会嫉妒,菊花也应羞惭,桂花在雕饰有绘画的栏杆边开放的时候,是秋天花卉中百花之首。屈原可说是太没有情致了,不然,为什么当年桂花没有被收录在他的作品中呢?
  【赏析】
  
  从文面字句上,不容易发现这首《鹧鸪天》是一首赞美桂花的咏物词;但倘若知道画栏开处的出处,则不难知道词人所歌咏的对象。唐朝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画栏桂树悬秋香的诗句
  
  ,李清照 画栏开处即是此句的化用,由此推知,这首词赞誉的是桂花。
  第一二句总写桂花的特征——色泽暗淡轻黄 秉性柔和、雅致;情怀疏淡,踪迹偏远(桂树一般生于山中),香气纯正。这两句言简义丰,从”“”“”“”“等方面概括了桂花的外在特征和内在气质,说明桂花朴实无华,不以美艳、娇媚的外表取悦于人,而只将清纯的芳香留给人间。之后,词人转入议论抒情,或间接抒情,或直抒胸臆,将对桂花的喜爱、赞美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词人先将桂花与缤纷艳丽的群花作比,说明桂花无须引人注目的浅碧深红色,那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气质是花中第一流;继而词人运用拟人手法,用梅、菊进行侧面映衬,说明桂花是秋花之冠,使梅花嫉妒,使菊花含羞,这种以美衬美的映衬手法,进一步彰显了桂花的内在美。最后两句,词人情思达到高潮,毫不客气地对骚人屈原进行批评。当年,屈原写《离骚》时,用各种香花芳草来比喻君子的高尚情操,却未将桂花收入。为此,词人直言不讳地批评屈原太缺乏情思,诘问其为何无视桂花的高洁芬芳,竟然不把桂花写进《离骚》中。这有力的诘问,把桂花之美推向了极致,意味深长地将全词收煞。
  显然,词人对桂花的由衷赞美,意在托物抒怀,以物喻人。词人笔下其貌不扬、但质地不凡的桂花,是情操高洁、特立独行的君子的象征,又是词人傲视世俗、卓尔不群的正直品格的生动写照。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da87aa3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7.html

《李清照《鹧鸪天咏桂花》的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