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

发布时间:2022-11-09 15:41:58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
来源:新闻出版总署网站2011-10-2418:40:41
柳斌杰谈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1021日,新闻出版总署主持召开出版界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会后,新闻出版总署署长、国家版权局局长柳斌杰就转变发展方式、培育民族精神文化等问题,接受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出版总署门户网站等媒体的联合采访。他强调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加大改革力度,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新贡献。
记者: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出版业乃至整个文化行业的发展有何意义?柳斌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集中探讨文化改革发展的主题,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也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作为出版工作者,一定要抓住这次机遇,用实际行动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否则将愧对我们的这份事业。
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决定》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肩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1


记者:十七届六中全会公报中提到了六项任务,对于这六项任务,您最关注的是哪一项?对这项任务您有什么看法?
柳斌杰:这次全会确定了大发展大繁荣六项任务,这六项任务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相互关联的,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其中的根本问题是改革和发展问题,无论是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还是文艺创作的繁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文化产业的发展、人才队伍的壮大,都离不开深化改革问题。没有这一条,我们其他任务都会落空。
目前,我们的文化发展动力不足,我们的文化产品还不够丰富,关键的问题,说到底,就是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没有发挥出来,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我们通过改革,创造一个好的机制体制,创造出一个有利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环境,这些问题就能解决了,我们整个文化繁荣发展就将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有人说,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很容易,只要你们不管,文化就大发展、大繁荣了。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国家有很多法律、法规来规范文化的生产与传播,也有各方面的力量来监督文化的生产和传播,但是,仍然产生了一些文化垃圾。所以,我们的文化发展繁荣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环境,也就是说我们要在中央决策的指导下,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按照我们应该坚持的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方针去做,才能真正保证我们的文化有一个大发展。
我注意到有些人的言论,他们说,文化领域,我们的大师出不来,名家出不来,作品出不来,是因为我们的环境还不够优越。这是不对的。我以为重要的原因是创造力没有被解放出来。我们的文化产品,数量上,很多位于世界第一,我们的图书,我们的报纸,我们的电视剧,数量居世界第一,我们的电影,我们的印刷复制业,我们的文学创作,也居于世界前列,关键问题是能够产生影响力、竞争力的,有高度文化价值的东西还太少。所
2


以,我们寄希望于改革创造出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以推动中华民族文化创造精神的再度繁荣。我是这样看的。
记者: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道路方面,新闻出版行业将如何行动?
柳斌杰:通过六中全会,全党在文化改革发展上有了新的认识,必将进一步提高新闻出版战线的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文化自觉是我们党的一个优良传统,文化战线的广大职工一直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表现出了高度的自觉。在文化自信方面,通过改革开放,我们的文化进一步焕发了青春活力,尤其是新闻出版战线呈现勃勃生机,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对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满了信心。在文化自觉自信的基础上,我们还应该有文化自强的决心,就是按照六中全会所确定的建设文化强国的目标,实现文化大国的理想,在这方面,我们是清醒的、有把握的,它不只是一种决心,更是我们文化力量之所在。我们有优良的文化传统,现在又有了这样一个文化大发展的局面,建设文化强国就更加有动力。所以,我们的文化自强,是建立在深刻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和文化建设的现实条件基础上提出来的。
出版业聚集了文化建设队伍的一批精英,出版界也是我们文化创造的基础行业。这一批人,就是我们出版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我相信出版界能够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文化的自觉、自信。按照中央的要求,继续当好文化改革发展的排头兵,为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重要贡献。
大家都有一个决心,就是抓住这次全会的机遇,趁势而上,努力工作,开创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新局面,这是大家一致的心声。
记者:新闻出版领域体制改革进入了深水区,同时面临了很多机遇与挑战,我们如何
3


调整产业发展结构,寻找发展内生动力,出版更多优秀作品和畅销作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柳斌杰: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调整新闻出版行业的结构,这个调结构包括调产业结构、调企业结构、调产品结构、调消费结构,这些都需要全面调整。
在过去计划经济的模式下,出版的资源配置,采用了与行政机制相联系的一种方式,不能适应当前大发展的需要,我们要采取措施,首先是要调整企业结构,解决出版单位比较散、比较小的问题,要集中组建大型的、国内一流的、世界知名的出版产业集团,培育成我们的战略投资者市场主体。目前国家级的三大出版集团已经组建,地方上的出版企业也在进一步重组之中。我们要集中力量造就大型骨干企业;产品结构要调整,我们目前的产品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许多新闻出版产品重复、雷同,我们正在产品结构上加大调整力度,特别要生产分众化、对象化的出版产品,以满足各个层次、各种不同文化程度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产业的结构也要调整。过去我们以传统的纸质出版为主,形成了大批国有出版单位,包括图书、报纸、期刊、音像、电子出版单位。随着新技术的快速发展,我们要利用互联网、数字化这样一些现代传播技术形成一些新的传播产业,打造我们国家的数字出版平台,使我们传统的产业结构逐渐向新兴的产业结构转换。
另外,要转变发展方式。我们集中建设产业带、产业园区、产业基地,比如,我国音乐生产集中在广东、上海、北京三大基地,每一个音乐基地都建成国际大型的,音乐制作人、音乐传播者高度集中的园区。数字出版、印刷、复制行业也要建设大型园区,使政策、技术、人才相对聚集起来,以利于行业的发展。这方面,我们已经采取了重大措施。下一步将按照全会精神,进一步把它调整好,最终目标就是利用现代的先进技术、现代的传播手段、现代的市场体系,生产更多的优秀精神产品。

4


文化的根本在精神,精神内容是文化的魂,魂要附在体上,而体就是各种载体或渠道,光体强了不行,还要把精神内容创造出来。要建立自主创新机制体制,鼓励全社会参与文化精神、文化内容的创造。我们现在每年出版文艺作品4000多种,其中长篇小说有3000部,这在世界范围内是罕见的。下一步我们要在繁荣创作、引导创作方面下工夫,出精品,出传播久远、有文化传承价值的精品,更好地发挥出版业在传承文明、积累文化、引导社会风尚方面的作用。
记者:今天的人们越来越习惯于视觉性阅读,看电视,看DVD,网上浏览,满街的报纸上也是大量的图片,连以前以声音见长的音乐也被MTV化,再著名的世界名曲也被简单的画面配成MTV,人们越来越喜欢用眼睛思维,而懒得用大脑进行思想。您刚才提到文化的根本在精神,精神内容是文化的魂。面对这样的快餐文化,对于民族灵魂的建设、精神世界的建设大概是没有多大好处的。这个方面,新闻出版业如何行动,以提升我们民族的文化素质?
柳斌杰:文化的精神是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应该说文化是一种环境,是一种生活方式。从本质上讲,它像阳光、空气、水一样,对每一个人都要产生作用,这是不可否认的。长期以来我们形成了以教育和阅读来培育人的文化精神、训练人的思维能力这么一个传统,所以我们办学校、搞出版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到了近代,特别是最近一些年来,出现了新的传播方式,文化的样式随之发生了变化。比如影视、网络文化非常活跃。这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了一些人,特别是年轻人阅读的习惯、阅读的方式及接收信息的渠道,这个现象的确有。
但真正文化精神的培育,必须要通过深度地阅读思考,才能变成人们的精神营养,单纯的视觉享受,不能解决文化上的一些本质问题。国外的一些学校里不使用数字化、音像化产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会影响人们的智力发育,会影响人们的思维逻辑、思维

5


方式的培养。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重视读书的民族,很多家长不允许孩子多看电视这一点就可看得出。目前所出现的阅读方式的变化,我们也要辩证地去分析。从本质上,我们倡导深度阅读,以提高人们的文化品味与精神品质。另一方面,我们的文化建设重视的不是传播的形式,而是文化的内涵。
6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e0cd4f26bcd126fff7050b43.html

《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