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几种困惑精编版

发布时间:2020-01-23 02:39:24   来源:文档文库   
字号: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几种困惑

家长困惑一:孩子进了中学,在学习上,我是一点儿也帮不上忙了,他不会的问题,我也辅导不了。我该怎么办?

在我们农村遇到这种情况是很普遍的,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每个家长文化水平会有高低。文化低的家长对自己能不能搞好家庭教育,心存疑虑。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家长文化水平较低,同样能搞好家庭教育,也同样能够辅导孩子把学习搞好。

因为,一个孩子要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除了要靠老师精心组织教学,认真传授知识和技能外,也离不开家长的督促。可能文化程度高的家长,有能力具体地辅导孩子学习。而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如果不能够直接辅导孩子学习,可以从培养孩子的自学习惯人手,督促孩子自觉搞好学习。现实生活中就有很多成绩好的学生,家长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却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起了重大教育作用。

如果家长的文化水平较低,您应该从哪几方面人手具体地去指导孩子学习呢?

1.家长可以以表率的作用促进孩子学习。

培养孩子好学上进的品质,激起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本人的表率作用。孩子感到家长对工作、对生活、对自己满腔热情、意气风发,就容易形成热爱生活、好学上进的思想品质,由此形成自觉学习、勤奋学习的思想基础。所以,家长必须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认真学习,加强自身修养,用自己的模范言行去影响孩子,做孩子的表率。

2.家长可以从学习习惯的培养上来督促孩子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搞好学习的重要基础之一。文化程度低的家长,虽然不能在学习的具体内容上对孩子进行指导,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是有能力的。一是不允许孩子边做作业边看电视。教育孩子做作业时,要集中精力,专时专用,不要三心二意。二是要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督促孩子按时回家,不允许孩子在外打闹、游逛,避免形成不良习惯,使孩子的学习、生活都有规律。这样,孩子才能有充沛的精力,也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取得更大的进步。

3.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孩子学习。

良好的学习环境,可以使孩子安心学习。因此家长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呢一是尽量给孩子一个单独学习的地方,以减少干扰。二是在孩子学习时,家长不应为做家务而搞得家里响声不断,电视机声音要开小,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三是要让孩子在学习时有良好的情绪。家长不要在孩子学习时,一会儿指责这,一会儿批评那,唠唠叨叨。这样会影响孩子的情绪,从而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若要指出孩子存在的问题,应尽量在学习前或在学习完以后,这样既不影响孩子的学习,又能收到一定效果。如果是必须中断孩子的学习而马上指出某个问题,家长的态度一定要和蔼恳切,让孩子能够接受,用商量的口气比较好。

4.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交流思想感情的方式促进孩子学习。

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家长无论工作有多忙,都要经常关心孩子,主动询问情况,与孩子交流情感。在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时要有耐心,做到平等相待,使孩子感到家庭的温暖和父母的爱。于是孩子就会有良好的心境学习,就会亲近家长、信任家长,愿意将自己的思想和学校里发生的事告诉家长。这样,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孩子在校的表现,而且可以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有助于家长有针对性地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5.家长可以通过与老师配合的行动来督促孩子学习。孩子的学习主要是在学校进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学习成绩的好与差,家长应该掌握,以便配合老师对孩子及时进行教育。若长期不与老师联系,等问题成堆,老师找到家长时,就增加了教育的难度。孩子成绩差的家长更应经常与老师联系。由此可见,父母自身的基本素质对孩子影响极大,所有的父母亲都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扎扎实实地搞好家庭教育,把子女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材。

所以,家长千万别妄自菲薄,认为自己没有教育好孩子的能力。不过,在生活中,家长的文化水平不高仍然是搞好家庭教育的一大障碍,家长千万不能掉以轻心。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一切有进取心、有责任心的家长都应该做到: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与个人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能力,把孩子教育得更好!

家长困惑二:最近,发现孩子撒谎,编瞎话张口就来。老师留了作业,说没有留作业;作业没有做完,说做完了;考试成绩不好,说试卷没发;需要买什么东西,报价要高一些;周末,几个孩子去玩,却说班上搞活动……这些瞎话在事后我们都知道了真相,却因为是一些小事而没有追究,也不知道到底该怎样跟孩子说起这些事?

青少年中说谎的现象比较多,家长确实要费一番脑子对待这个问题。通常认为,青少年中存在三种类型的说谎:

1.为了讨父母欢心。

如有些初中生并没有受到老师表扬,为讨父母欢心,可能会告诉家长老师如何表扬他的。如果您能确认他说的不是真话,可以对他说:只要你努力学习,我就很高兴,至于受到没受到表扬,这没关系。

2.为了逃避惩罚。

有些孩子犯了错误,为了逃避惩罚,会以谎言抵赖。父母的做法首先是不给他们说谎的机会,正面指出他所犯的错误,如果他不承认,可以先让他平静地想一会,再引导他承认错误;一旦他承认了错误,应及时给予表扬。

3.为了表现自己。

十几岁的孩子,由于他们处在儿童和成人之间,既有些幼稚,又血气方刚,争强好胜,再加上他们对事物没有正确的鉴别能力,说谎的原因常常是为了表现自己。倘若家长发现孩子明显地说谎,可视情节轻重对孩子进行不同程度的批评。如果孩子有违法的行为,却对您说谎,那么应当对他进行严厉批评,使他警醒,知道这样做是绝不允许的,要迅速改正;如果是一般的谎言,比如为讨父母欢心、为虚荣心而说谎等,则可以用平静、委婉的语气指出他的弱点,这样,孩子易于接受您的批评。在批评孩子说谎时,全家的态度要一致,不能有的批评,有的放任。

父母可以这样来教育孩子做一个诚实的人:

一是父母要以身作则,对孩子的要求不能满足时,不要采用哄、骗的方法,可向孩子做出解释。如果自己做错了事,应该承认并改正,为孩子树立一个好的 榜样,这样会使孩子觉得说真话是应该的、是正确的。

二是父母可有目的、有意识地问孩子这段时间做错了什么,他说了真话,就给予表扬。

三是父母要用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家长不要盲目地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因为这样不仅易导致孩子撒谎,还易使孩子丧失自信心。

家长困惑三:我的孩子胆子特别小,一到公开场合或跟人说话就脸红,有时到了新的环境,也会局促不安,不敢说话。参加什么活动,他也会畏缩不前,胆怯害羞。

有些孩子在家里有说有笑,蹦蹦跳跳的,非常活泼,可家里来了个陌生的客人或是换了个环境,孩子就表现得扭扭捏捏,从不主动打招呼。

孩子的害羞,可能有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天生秉性如此,缺乏安全感或缺乏与他人交往的经验。另外,如果孩子从小很少见到陌生人,缺乏在众人面前露面的体验,也会使孩子难以适应陌生的环境和事物。不管是天生秉性如此,还是对陌生的客人或环境所产生的反应,如果孩子过分害羞,都会妨碍孩子正常的社会交往。时间长了,害羞的孩子还会表现出内向、沉默、胆小、缺乏自信、没有主见等。在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期,爸爸妈妈应该鼓励孩子跨过害羞这道影响人际交往的障碍。

其实,害羞的心理是绝大多数人都会有的一种心理。具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在交际场所或大庭广众之下,羞于启齿或害怕见人。由于过分的焦虑和不必要的担心,使得孩子在言语上吞吞吐吐,行动上手足失措。长此下去,会不利于同他人正常交往。有的孩子大大咧咧,做错了事就算多说他几句也没问题,可批评害羞的孩子时,家长就要注意措辞了。

尽量以鼓励为主,不要在言语上无意中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平时,不要在别人面前给孩子戴上这孩子就是害羞之类的帽子,这种定性的话只会起到负面的强化作用。时间长了,孩子会以为他就是害羞的孩子。建议家长找老师帮助:自己的孩子当个小组长、科代表等,增加他锻炼的机会。

害羞的孩子在一群孩子中往往不显眼,因为不管做什么事,他都躲在别人的后面。因为害羞,他会失去在人前表现的机会,表现的机会少了,孩子更害羞了。这是一个容易打击孩子自信心的恶性循环。

家长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来改变害羞的孩

1.创造机会让孩子与生人交往。

与孩子同行的时候,停下来跟友善的陌生人聊几句。平时可以多让孩子外出买东西,办一些简单的事。

2.允许、鼓励孩子结交活泼外向的朋友,让朋友带着他结识其他的孩子,逐渐加入伙伴们的群体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怕羞,千万不要讥笑孩子。有一种非常普遍的情形,是父母当着孩子的面,把孩子所做的可笑的事向别人讲述,这些也许父母没有意识到,可孩子的心是非常敏感和脆弱的,以后孩子就更不敢在生人面前露面了。

家长困惑四:不少父母还有这样的感觉:孩子越大与自己之间越无话可说。这是怎么回事?

这实际上是由家长长期缺乏与孩子的交流造成的。在非假期的时间里,孩子忙着上课、做作业,家长忙着工作和应酬,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致使有些孩子和家长无话可说,而有些家长与孩子的交流往往也是停留在无效层面上,如问:学习怎么样啊?答:还行。时间都安排好了吧?答:差不多。这基本上就属于对孩子了解较少,交流较浅的无效沟通。要改变这一现状,家长必须运用好假期这个时间,同时家长与孩子交流一般要把握主动、平等、耐心的原则。改变原来可能存在的居高临下,动辄打骂,要不不说话,说话就吵架的状态,改善关系,做到和谐。

1 主动:特别是平时与孩子交流较少的家长,更要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保持主动。但是主动并是不是盲无目的的乱问,没话找话说。说的前提是听。只有多听多了解,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交流。不要把所有的话题都放在学习上,总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可以交流的话题很多,体育、明星、电影、新闻等等。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并且自己也了解孩子喜欢的事情,才能够更有共同语言。这方面,家长不要奢求孩子会主动地了解家长的兴趣爱好,然后去学习相关的的内容,寻找共同的话题。家长可以在这一方面采取主动,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然后引导孩子了解更多的事情,了解不同年代的生活。(但是避免每次都是,我小时候、、、、、、,这种对比往往很难引起孩子的共鸣。论点最好能够与时俱进。)

2 平等:孩子现在已经十四五岁,属于自以为成熟的年龄。但是这个时期,可能也就三四成熟。那家长与孩子交流的时候,如果是一味的居高临下,那与孩子的交流很难深入、有效。如果两期(更年期和青春期)相对,那更是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往往就会出现我们经常见的,要不不说话,说话必吵架的境界。做的比较好的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既传统又现代,既是家长又是朋友。让孩子能坦然的说出自己的心事和困惑。多倾听孩子的声音,坐下来平等的交流。

3 耐心:孩子讲得很多事情,可能作为家长并不是很感兴趣。孩子觉得天大的事,家长可能觉得很无所谓。但是如果想与孩子能够有效地交流,就要耐心的听孩子把话说完。生活中我们可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景象:当一个能干且雷厉风行的女同事成了妈妈,就会不厌其烦的讲述孩子的趣事。即使其他人听的并不是那么有趣,自己仍然是乐不可支,而且口中经常会出现叠词:吃饭饭,睡觉觉等等。这就是由对孩子的爱带来的转变。那孩子到青春期这个年龄,对一生也是至关重要的时期。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能够耐心的像原来对待婴儿的时候,那样去细致的了解孩子的想法,对孩子的成长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与孩子的交流,家长要把握的大原则就是: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多多去了解孩子的想法,通过科学的交流去影响孩子。因为孩子在自以为成熟的年龄,比单纯的不成熟还难以交流,不会轻易的接受别人的观点,感觉自己有主见。所以只有爱心加上科学,才能够与孩子真正有效的交流,让孩子在家长的指导下,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2haoxitong.net/k/doc/21c8a29c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a9.html

《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几种困惑精编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